构建教师成长机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教师成长机制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高桥镇中心小学推进“强师工程”汇报材料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全面推进强师兴教的新一轮“强师工程”是实现我区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高质量内涵发展”重要举措,也是我区全面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教”战略的根本保障。

自07年全区召开“强师工程”工作会议以来,我校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着力推进“强师工程”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来抓,组织成立了校推进“强师工程”工作办公室,及时制定出台《高桥镇校推进“强师工程”五年规划》。学校以“面向全员、突出骨干、注重实效”为原则,以加强师德教育为前提,以强化教师研修为核心,以搭建成长平台为载体,以完善制度改革为动力,强化各项“强师工程”保障措施,对新一轮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认真规划、认真落实、认真实践,全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视野开阔、专业基础扎实、教学与科研能力强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至今已初见成效,开创了一条具有高小特色的有利于教师自主发展和专业成长的“强师”之路,为学校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后劲。现总结如下:

一、以强化教师师德建设为前提,激发教师内在职业动力。

“教以德为先”,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首要问题。为此,学校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推进“强师工程”的攻坚工程来抓,着力构建行之有效的师德建设管理机制。二年来紧紧抓住责任、爱心二个重点,以学校、教研组、个人“三个结合”为基本形式,通过理论学习内增素质,狠抓规范行为外塑形象。学校相继开展了“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师德系列教育和“教师阅读年”读书系列二大活动,通过政治学习,专题讨论,师德演讲,典型引路等形式,实施三查三比(查教学工作比奉献精神、查专业思想比安心工作、查以身作则比教书育人)的师德监督机制,着力培养教师牢固树立五个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促进教师的师德水准提高,保障教育教学

质量。为了构建便于操作的师德研修机制,学校还新制定并出台了涵盖日常师德考评、应时性师德专修、年度师德研修在内的《高桥镇校师德研修评价制度》。

二、以强化教师研训为核心,提高教师专业业务素质。

推进“强师工程”,提升教师的专业业务素质是关键。我们以新课程、新教材的学习培训为载体,加强新的教育理念、思想的学习,促进教师从“经验型”转向“研究型”转变。

1、注重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二年来,学校以区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和“高桥镇教师阅读年”等系列活动的开展为契机,以“一个重点,两类学习,三个层面”促进教师学习。一个重点即网络学习,开辟高桥镇校青年教师成长在线、教师博客等网络平台,引导教师要在网络中有选择地学习。两类学习即坚持政治学习与坚持业务学习两手抓。三个层面:理论层面,如教育名著、专著,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自学一本,要求精读和撰写读书笔记;理论与实践结合层面,通过学习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探索层面,新课标、案例等的开发实施,如自编出版《搭建学生发展的100个成功平台》等专著。

2、强化校本教研,全面推进教师专业成长。二年来,我们注重校本实践的层次性、多元化、师本化,通过丰富的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通过印发材料、例会学习、专家讲座、沙龙研讨、网络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并引导教师积极开展同伴交流与互助的“集体备课”与“说课”相结合的常规教研活动,上一学期起还举办45周岁以下全体教师的“四级”校级公开课(新教师过关课、师徒结对汇报课、校级名师示范课、新课改专题研究课)活动,教师们的学科思想在交流中相互碰撞,在交融中达成共识。

3、推广行动研究,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教师教科研能力水平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二年来,我们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发挥教育科研对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师群体导向和推进作用,聘请了市文联副主席周静书、原教研室主任严惕非等担任顾问,引领教师从“校本教材开发、课堂教学创新、轻负担高质量”三个重点开展钻研。结合实际,学校参与承担并完成了“电子平

台下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梁祝文化校本课程研究”等多项省、市级课题的研究且获奖,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业务能力的迅速提升。

三、以搭建成长平台为载体,加快优秀教师培养步伐。

为了将“强师”目标落到实处,同时也给广大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我们在分析学校教师队伍现状的基础上,抓住区教育局推进“强师工程”这一机遇,及时设立了优秀教师阶梯培养三大工程:着眼于教师教育教学常规基本功的培养与提高的红专工程、着力于教师教学风格与特色的形成与打造的中坚工程、以名师的引领带动以辐射整个教师团队的名师工程。并及时出台了与之相配套的《高桥镇校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星评定细则》。08年下半年开始试行评定,有28位教师自主进行了申报,其中有16名教师通过了校级各级名师考核,有2位教师被评为区级学科骨干教师。

学校引领全体教师结合三大工程人人制定相应的“个人发展规划”。以促进青年教师适应性发展为目标的红专工程,学校实施以“师傅带教的新手成长制”,让新手有效提升教学能力,促进经验的快速形成。以促进经验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中坚工程,学校通过“专家介入的教育视导制”,由校内本学科资深教师组团进入课堂视察、引导、点拨,促使较快成长为学科骨干。以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名师工程则通过“自主完善的项目研修制”,引导教师系统研究教育教学问题,自行物色区内外的专业导师,实行自主研修、自主完善,争取成为区级名优教师。为了使“个人发展规划”落到实处,我们采取了学期“个人反思”的形式,帮助教师通过反思来了解自身的目标推进情况,将学期“个人总结”改成学期“个人反思”,根据个人发展规划的年度目标,从“学期目标达成度,有什么好的做法,还存在哪些不足,今后努力的方向”等四个方面反思一学期来的自我发展情况,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落实改进措施。通过教师自行设定目标,学期反思,自我改进,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四、以完善制度改革为动力,促进教师群体可持续发展。

1、建立激励性考评制度,发挥好制度的引领作用。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评体系是推进“强师工程”的根本保障。为追求制度的功能和价值最大化,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