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冲刺中考测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综合能力测试题【有答案】
(100分,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Na—23Cl—35.5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3分,
共35分)
1.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聚乙烯塑料制得食品袋
B.用食盐制得纯碱
C.将液态空气分离制得氧气
D.将石油分馏制得汽油
2.分类和归纳是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锂、汞都属于金属元素
B.锌、碘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C.尿素、硝酸钾都属于复合肥
D.塑料、合成纤维都属于合成材料
3.“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措施:①少用煤作燃料;②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③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④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⑤焚烧废旧塑料解决“白色污染”,其中符合该主题的有效措施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人体摄入过量的铝会对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

但现实生活中,却“铝禁不止”。

下列应用不科学的是()
A.使用含铝膨松剂制作油条
B .使用铁锅代替铝制炊具
C .用纸盒代替铝制品易拉罐盛装饮料
D .用氢氧化镁代替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
5.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6.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 B
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 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 C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温度升高,原子变大 D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都含有相同原子
7.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钢中含碳量低于生铁中的含碳量
B .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小
C .铝、铁、铜都是银白色金属
D .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
8.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B .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C .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物质,硝酸铵中没有金属阳离
子,不属于盐
D .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9.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 ;②2NH 3;③SO 2;④Ca +2O ;⑤Mg 2+;⑥2OH -;⑦H 2
O 。

A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C.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
11.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微观图示的理解,正确的是()
(第11题)
A.参加反应的和微粒个数之比为3:2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均发生了改变
D.由和分别构成的物质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
12.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

若1.3 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 g D,则在此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为()
A.4:9
B.8:1
C.10:11
D.13:44
13.现有化学反应:甲+乙→丙+丁,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丁为水,则甲、乙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是酸或碱
B.若甲为碱,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若甲为CO,丙为金属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不是置换反应
D.若甲为酸,则丙或丁中一定有一种物质为盐
1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Ba2+、SO2-4、NO-3
B.Fe2+、SO2-4、OH-
C.Na+、NO-3、OH-
D.Ag+、NO-3、Cl-
15.下列各选项中,实验操作一定能够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9分)
16.(6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________。

(2)铁离子________。

(3)5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

(4)3个水分子________。

(5)可防作物倒伏的复合肥料________。

(6)标出硝酸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17.(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西瓜有甜味,主要是因为含有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________。

(2)为了预防佝偻病和发育不良,提倡幼儿及青少年适当食用富含________元素的食物。

(3)某服装标签上写着“涤纶56%棉44%”,其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________。

(4)某市国家档案馆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照明,太阳能是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5)南宁市采用LNG(液态天然气)作为燃料的新能源公交车已相继投入使用。

煤、________和天然气都属于常见的化石燃料。

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___、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18.(8分)铝、铁、铜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铝、铜两种金属都能用于制导线,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良好的________。

(2)铝在空气中不易被锈蚀,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铜锈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由此我们可以得到铜生锈是铜和氧气、水、__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实验验证铝、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

(每步反应金属均有剩余)
若甲试管中无明显现象,乙试管中的金属b为________时可以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丙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金属a、b、c依次为铁、铝、铜时,则无法比较________和________的活动性强弱。

(第18题)
(第19题)
19.(12分)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________,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

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小丽同学发现,取用氢氧化钠溶液后试剂瓶要盖瓶塞,依据反应③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会变质,如果该溶液变质,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选择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

A.稀HCl
B.酚酞试液
C.CaCl2
D.Ca(OH)2
(3)为了验证反应④,小丽将无色酚酞试液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________。

(4)依据反应②,KOH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________。

A.H2SO4
B.BaCl2
C.CuSO4
D.Na2CO3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硫酸铵[(NH4)2SO4]、磷酸二氢钙[Ca(H2PO4)2]、亚硝酸钠(NaNO2)、硝酸钾(KNO3)等属于盐,其中又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7分)X、Y、Z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第20题)
(1)若X、Y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Z为气体单质,能供给呼吸,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X转化为Y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X、Y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X为固体单质,Y可以用于灭火,Z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则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三种物质均含有钙元素,X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Z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21.(10分)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用图A所示装置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图B所示装置在空气中点燃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________。

(第21题)
(3)图C所示装置是探究铜生锈的部分实验,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实验所用铜片形状、大小相同。

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铜片保持光亮,试管②中铜片表面出现绿色锈渍。

对比试管①②的实验现象,得
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同学用图D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他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50 mL,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

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利用图D 所示装置,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甲同学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__换成______________,实验步骤与甲同学完全相同,对比两个实验的现象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22.(9分)(1)氢化钙(CaH2)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探究小组将Na2CO3溶液滴加到C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Ca(OH)2
猜想三:NaOH和________猜想四:NaOH、Na2CO3和Ca(OH)2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
【拓展延伸】在分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