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对流换热》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6章-对流换热1PPT课件
一、换热微分方程
由牛顿冷却定律:
q w ,xh x(tw-t ) W m 2
由傅里叶定律与牛顿冷却公式:
对流换热过程
hxtw t y tw ,x
微分方程式
W (m 2C ) (62)
-
22
五、流动边界层
层流
过渡流
湍流
u
y
x
xc
层流底层 缓冲层
五、流动边界层
2. 实验测定 若用仪器测出壁面法向
一、牛顿公式
qht QhAt
15 16
只是对流换热系数 h 的一个定义式,它并没 有揭示 h 与影响它的各物理量间的内在关系
本章的目的就是要揭示这种联系,即求解表面换 热系数h的表达式。
6.2 影响对流换热的主要因素
影响对流换热系数 h 的因素有以下 5 方面 流体有无相变 流体流动的起因 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 流体的流动状态 流体的物理性质
6.3 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
一、能量微分方程
作为一种能量输运过程,对流换热过程必然 遵循能量守恒原理,对流过程中的流体温度场 应是能量守恒原理与对流换热具体的热量输运 形式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其数学描述称为能量 守恒微分方程,简称能量方程。
在对流换热过程中: 能量守恒原理 —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量输运形式 — 导热+对流。
质量*加速度=体积力+压力+粘滞力
D D u uu u xv u yw u z
(u
uuvu) x y
Fx
px (x2u2
y2u2)
(v
uvvv) x y
Fy
py (x2v2
y2v2)
二、动量守恒微分方程(Navier-Stokes)
稳态下自然对流:
《传热学》第五章 对流换热分析PPT演示课件
4个方程,4个未知数(h,u,v,t), 理论上存在唯一解, 可通过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24
求解结果 局部表面传热系数:
或可写成:
其中:
——准则方程
——无量纲流速 ——无量纲物性 ——无量纲换热强度
准则方程的意义——
把微分方程所反映的众多因素间的规律用少数几个准则来概括, 从而减少变量个数,以便于进行对流换热问题的分析、实验研究 和数据处理。
将上式在x,y两个方向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得到Navier-Stokes方程: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
11
将其代入Navier-Stokes方程,并采用连续方程化简,得到:
对稳态流动:
惯性力
体积力 压强梯度 黏滞力
当只有重力场作用时:
12
四、能量微分方程式
推导依据—— 内能增量=导热热量+对流热量 1.导热热量:
外掠平板全板长平均换热准则方程:
29
第六节 相似理论基础
相似原理的意义——通过实验寻找现象的规律以及指导推广应用实验。
一、物理相似的基本概念
1.几何相似
LA、LB——几何相似准则
30
2.物理现象相似
以管内流动为例,当两管各r之比满足下列 关系时:
若: 则速度场相似。 以外掠平板为例,当x,y坐标满足下列关系时:
《传热学》
1
第五章 对流换热分析
研究对象——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传热过程
研究目的——确定牛顿冷却定律
中的h
对流表面 传热系数
局部对流表面传热系数hx 平均对流表面传热系数
Isaac Newton(1642-1727)
确定对流表面传热系数的四种方法
分析法
类比法 数值法 实验法
24
求解结果 局部表面传热系数:
或可写成:
其中:
——准则方程
——无量纲流速 ——无量纲物性 ——无量纲换热强度
准则方程的意义——
把微分方程所反映的众多因素间的规律用少数几个准则来概括, 从而减少变量个数,以便于进行对流换热问题的分析、实验研究 和数据处理。
将上式在x,y两个方向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得到Navier-Stokes方程: 对于不可压缩流体:
11
将其代入Navier-Stokes方程,并采用连续方程化简,得到:
对稳态流动:
惯性力
体积力 压强梯度 黏滞力
当只有重力场作用时:
12
四、能量微分方程式
推导依据—— 内能增量=导热热量+对流热量 1.导热热量:
外掠平板全板长平均换热准则方程:
29
第六节 相似理论基础
相似原理的意义——通过实验寻找现象的规律以及指导推广应用实验。
一、物理相似的基本概念
1.几何相似
LA、LB——几何相似准则
30
2.物理现象相似
以管内流动为例,当两管各r之比满足下列 关系时:
若: 则速度场相似。 以外掠平板为例,当x,y坐标满足下列关系时:
《传热学》
1
第五章 对流换热分析
研究对象——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传热过程
研究目的——确定牛顿冷却定律
中的h
对流表面 传热系数
局部对流表面传热系数hx 平均对流表面传热系数
Isaac Newton(1642-1727)
确定对流表面传热系数的四种方法
分析法
类比法 数值法 实验法
对流换热1幻灯片课件
运动粘度,ν= μ/ρ
体积膨胀系数,α
h 流体内部和流体与壁面间导热热阻小
,ch单位体积的流体能够携带更多的能量
h 有碍流体流动、不利于热对流
h 自然对流换热增强
• 贴壁处热量传递机理
– 粘性流体亦即实际流体,其粘性用粘度或表观粘 度来表征。实际流体的这种粘性作用一般仅限于 壁面附近的流体层,称为边界层。边界层理论是 粘性流体流动的基本理论。
湍流(紊流),Turbulent Flow 流线呈杂乱的不规则运动
Turbulent Flow
层流,Laminar flow 整个流场呈一簇互相平行的流线
h湍流>h层流
• 流体的热物理性质:
导热系数,λ 密度,ρ 比热容,c
不同物性参数最终以准则这种无量纲综 合量的形式来影响对流换热系数h。
动力粘度, μ(η)
对流换热1
• 一般约定Φ, q总取正值,因此当tw>tf时,Δt= tw-tf,当tw<tf时,Δt=tf-tw。
• 对流换热与热对流不同,既有热对流,也有导 热,不是基本传热方式。
• 由于流体的粘性和受壁面摩擦阻力的影响,紧 贴壁面处会形成速度梯度很大的边界层。
– 如河流中间的水流速度大,而靠近河岸的水流速度 很慢。
量微分方程及连续性微分方程,共计六个
方程。 • 能量微分方程
t
h t y y0
– 其推导过程与导热微分方程类似
– 推导过程中假定流体是常物性
– 对于微元体的热平衡式是
由导热进入微元体的热量Q1+由对流进入微元体的热量Q2 =微元体中流体的焓增ΔH
• d时间内、沿x轴方向导 入与导出微元体净热量:
▪ν表示边界层内流体的速 度场,u∞(最好用uf,以 示统一)表示流体的主流 速度,通常规定达到主流 速度uf的99%处的距离为 边界层厚度δ。沿着流动方 向,边界层厚度在增大。
传热学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课件
特征数方程中的 几位人物
传热学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课件
(4) 与 t 之间的关系及 Pr
对于外掠平板的层流流动: uco,n st
动量方u程 u x: v u y y 2u 2
d d
p 0 x
此时动量方程与能量方程的形式完全一致:
u
t x
v
t y
a
2t y2
表明:此情况下动量传递与热量传递规律相似
上述理论解与实验值吻合。
普朗特边界层理论在流体力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传热学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课件
5.3 流体外掠等温平板传热的理论分析
当壁面与流体间有温差时,会产生温度梯度很大的温度 边界层(热边界层, thermal boundary layer )
厚度t 范围 — 热边界层或温度边界层
预期解的形式
传热学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课件
4. 如何指导实验
• 同名的已定特征数相等 • 单值性条件相似: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几何条件、
物理条件
实验中只需测量各特征数所包含的物理量,避免了测量的盲 目性——解决了实验中测量哪些物理量的问题 按特征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整理实验数据,得到实用关联式 ——解决了实验中实验数据如何整理的问题 可以在相似原理的指导下采用模化试验 —— 解决了实物 试验很困难或太昂贵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试验的问题
Nu — 待定特征数 (含有待求的 h)
Re,Pr,Gr — 已定特征数
特征关联式的具体函数形式、定性温度、特征长度等的确 定需要通过理论分析,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经验性。
传热学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课件
关联式中的待定参数需由实验数据确定,通常由图解法 和最小二乘法确定。如通过相似原理或理论分析,预期
传热学对流换热ppt课件
总结词
优化对流换热过程,提高传热效率是传热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详细描述
对流换热是传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优化对流换热过程、提高传热效率对于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探索对流换热的优化方法和技术,为实现高效传热提供理论支 持。
THANKS
感谢观看
02 通过求解这些方程,可以得到流体温度场和物体 温度场的分布,进而分析对流换热的规律和特性 。
02 对流换热的数学模型是研究对流换热问题的重要 工具,可以用于预测和分析各种实际工程中的传 热问题。
03
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
流体物性参数
01 密度
密度越大,流体质量越大,流动时受到的阻力也 越大,对流传热速率相对较快。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工业炉的热能回收主要涉及对流 换热器的设计和优化,需要考虑 传热效率、热损失、设备成本等
因素。
通过对流换热技术回收工业炉的 热量,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
环境污染。
建筑物的自然通风设计
建筑物的自然通风设计利用对流 换热原理,通过合理设计建筑布 局、窗户位置和大小等,实现自
然通风,降低室内温度。
传热学对流换热ppt 课件
目录
• 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 • 对流换热原理 • 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 • 对流换热的实际应用 • 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方法 • 对流换热研究的未来展望
01
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
对流换热定义
总结词
对流换热是指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
详细描述
对流换热是指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是传热学中的一种基本现象。当流体与固 体表面接触时,由于温度差异,会发生热量从固体表面传递到流体的过程。
在对流换热过程中,热传导与对流同时存在,共 02 同作用,两者相互关联,共同决定热量传递的速
优化对流换热过程,提高传热效率是传热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详细描述
对流换热是传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优化对流换热过程、提高传热效率对于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探索对流换热的优化方法和技术,为实现高效传热提供理论支 持。
THANKS
感谢观看
02 通过求解这些方程,可以得到流体温度场和物体 温度场的分布,进而分析对流换热的规律和特性 。
02 对流换热的数学模型是研究对流换热问题的重要 工具,可以用于预测和分析各种实际工程中的传 热问题。
03
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
流体物性参数
01 密度
密度越大,流体质量越大,流动时受到的阻力也 越大,对流传热速率相对较快。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工业炉的热能回收主要涉及对流 换热器的设计和优化,需要考虑 传热效率、热损失、设备成本等
因素。
通过对流换热技术回收工业炉的 热量,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
环境污染。
建筑物的自然通风设计
建筑物的自然通风设计利用对流 换热原理,通过合理设计建筑布 局、窗户位置和大小等,实现自
然通风,降低室内温度。
传热学对流换热ppt 课件
目录
• 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 • 对流换热原理 • 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 • 对流换热的实际应用 • 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方法 • 对流换热研究的未来展望
01
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
对流换热定义
总结词
对流换热是指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
详细描述
对流换热是指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是传热学中的一种基本现象。当流体与固 体表面接触时,由于温度差异,会发生热量从固体表面传递到流体的过程。
在对流换热过程中,热传导与对流同时存在,共 02 同作用,两者相互关联,共同决定热量传递的速
传热学课件第六章--单相流体对流换热
1 3
紊流: Nu 4.69 Re
0.27
Pr
0.21
Gr
0.07
d L
0.36
其中Gz=Re· Pr· d/L 为格雷茨(Graetz)准则数,定性温度 依然是平均温度tm。
第一节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一、定性分析(基本概念)
2>.对于换热状态
Re>104紊流
入口段 h h hx
充分发段
h∞
x/d
x↑→(层流)↑→hx↓,x↑↑→边界层转入紊流→ c↓→ hx↑, x↑↑↑→ c不变而↑→ hx↓,x↑↑↑↑→ c不变且=R→ hx不变。 此时hx不变的距离(即进口段长度):L/d=10~45
第三节
自 然 对 流 换 热
三、自然对流与受迫对流换热并存的混合对流换热
当Gr/Re2≥10时:作纯自由流动 当Gr/Re2≤0.1时:作纯受迫流动 当0.1<Gr/Re2<10时:作混合流动 横管内混合对流换热可按下式估算:
f 层流: Nu 1.75 w
0.14
1 Gz 0.012 Gz Gr 3 4 3
q
he
e t w1 t w 2 t w1 t w 2
e/=Nu 故e/即为有限空间自由对流换热的努谢尔特数。 另外一般地说: 对于:水平夹层:Gre<1700时 均作纯导热处理 垂直夹层:Gre<2000时 此时可认为夹层内无环流产生。
第三节
自 然 对 流 换 热
一、无限空间自由流动换热(大空间自然对流)
指热(冷)表面的四周没有其它阻得自由对流的物体存在。 一般准则方程式可整理成: Nu=f(Gr· Pr) 一般Gr· Pr>109时为紊流,否则为层流。 对于常壁温的自由流动换热,其准则方程式常可整理成: Num=C(Gr· Pr)mn C、n可参见表6=5,注意使用范围、定型尺寸、定性温度。 令:Ra=Gr· Pr Ra为瑞利准则数。 既适用常壁温也适用常热流边界的实验准则方程式,常见的 为邱吉尔(Churchill)和朱(Chu)总结的式6-19,20。
对流换热ppt 精品
Page 10
4、对流换热的分类
Page 11
二、对流换热计算公式----牛顿公式
tw t f t aAt 1 R A tw t f t 或 q a t 1 r
α——比例系数(亦称对流换热系数) ,对流 换热强度的标志 。
即为牛顿冷却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就是:固体 对流体的传热量Φ,与壁面积A成正比,与壁面 和流体间的温度差Δt成正比。
2) 设备的散热等。
Page 7
换热器中管内(管外)壁与流体间的对流换热
Page 8
3、对流换热的特点
(1) 导热与热对流同时存在的复杂热传递过程 (2) 必须有直接接触(流体与壁面)和宏观运动;也必须有 温差 (3) 由于流体的粘性和受壁面摩擦阻力的影响,紧贴壁面处 会形成速度梯度很大的边界层。
t — 热边界层厚度 与t 不一定相等
流动边界层与热边界层的状况决定了热量传递过程和 边界层内的温度分布 Page 18
(2)温度边界层特点
温度边界层相对壁面尺寸是极小量;
层内温度变化(梯度)很大,层外可认为不变 化;
层流边界层内传热主要为壁面法向方向导热, 换热较弱,边界层内温度分布呈抛物线型; 紊流边界层内层流底层主要为壁面法向方向导 热,该层是主要热阻;而底层外的紊流核心区 主要依靠漩涡扰动的混合作用传热,对流换热 较强; 总之:对流换热=(导热+热对流)综合作用。
主流区
uf
y uf
uf
边界层界限
紊流边界层
层流边界层
x 平板上的流动边界层发展
Page 15
层流底层
(2)速度边界层的重要特性
流场可划分为主流区和边界层区,边 界层内才有粘性。 边界层流态分层流和紊流,而紊流边 界层有层流底层。 边界层的厚度与壁的尺寸相比是极小 值,只的几毫米厚。 层内速度梯度很大。
4、对流换热的分类
Page 11
二、对流换热计算公式----牛顿公式
tw t f t aAt 1 R A tw t f t 或 q a t 1 r
α——比例系数(亦称对流换热系数) ,对流 换热强度的标志 。
即为牛顿冷却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就是:固体 对流体的传热量Φ,与壁面积A成正比,与壁面 和流体间的温度差Δt成正比。
2) 设备的散热等。
Page 7
换热器中管内(管外)壁与流体间的对流换热
Page 8
3、对流换热的特点
(1) 导热与热对流同时存在的复杂热传递过程 (2) 必须有直接接触(流体与壁面)和宏观运动;也必须有 温差 (3) 由于流体的粘性和受壁面摩擦阻力的影响,紧贴壁面处 会形成速度梯度很大的边界层。
t — 热边界层厚度 与t 不一定相等
流动边界层与热边界层的状况决定了热量传递过程和 边界层内的温度分布 Page 18
(2)温度边界层特点
温度边界层相对壁面尺寸是极小量;
层内温度变化(梯度)很大,层外可认为不变 化;
层流边界层内传热主要为壁面法向方向导热, 换热较弱,边界层内温度分布呈抛物线型; 紊流边界层内层流底层主要为壁面法向方向导 热,该层是主要热阻;而底层外的紊流核心区 主要依靠漩涡扰动的混合作用传热,对流换热 较强; 总之:对流换热=(导热+热对流)综合作用。
主流区
uf
y uf
uf
边界层界限
紊流边界层
层流边界层
x 平板上的流动边界层发展
Page 15
层流底层
(2)速度边界层的重要特性
流场可划分为主流区和边界层区,边 界层内才有粘性。 边界层流态分层流和紊流,而紊流边 界层有层流底层。 边界层的厚度与壁的尺寸相比是极小 值,只的几毫米厚。 层内速度梯度很大。
传热学-对流换热PPT课件
传热学-对流换热
对流换热:工程上流体流过一物体表面时的热量传递过程。 自然界中的种种对流现象 电子器件冷却 强制对流与自然对流
沸腾换热原理 空调蒸发器、冷凝器 动物的身体散热
➢ 热对流(Convection)
流体中(气体或液体)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由于 发生相对的宏观运动而把热量由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
ρ↑、c ↑(单位体积流体能携带更多能量)→h↑ 4、动力粘度 µ [N.s/m2]、运动粘度 ν=µ/ ρ [m2/s]
µ ↑(有碍流体流动,不利于热对流)→h↓ 5、体膨胀系数 α [1/k]
α ↑(自然对流换热增强)→h↑
四、换热壁面的几何尺寸、形状及位置
影响到流体沿壁面的流动状态、速度分布和温度, 从而影响对流换热系数。
内部流动对流换热: 管内或槽内
外部流动对流换热: 外掠平板、圆管、 管束
五、 流体有无相变(流体相变):
单相换热 Single phase heat transfer: 相变换热 Phase change:
凝结、沸腾、升华、凝固、融化等
流体相变时吸收或放出汽化潜热比比热容大得多, 且破坏了层流底层强化了传热。
5、层流底层(贴壁流体层)
流体在做湍流运动时,在管壁附近形成一层 流速很低的极薄的层流,称为层流底层。
层流底层的厚度随着流速的增加(即Re增加) 而减薄。
湍流核心
层流底层
二、边界层
(一)速度(流动)边界层
1、速度边界层的形成原因 粘性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时,
由于流体与壁面之间摩擦阻力 的影响,壁面附近的流体速度 会减小,即从来流速度减小到 壁面的零速度。 2、速度边界层图,见右图。
W/(m2 C)
——当流体与壁面温度相差 1°C时、单位壁面面积 上、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对流换热:工程上流体流过一物体表面时的热量传递过程。 自然界中的种种对流现象 电子器件冷却 强制对流与自然对流
沸腾换热原理 空调蒸发器、冷凝器 动物的身体散热
➢ 热对流(Convection)
流体中(气体或液体)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由于 发生相对的宏观运动而把热量由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
ρ↑、c ↑(单位体积流体能携带更多能量)→h↑ 4、动力粘度 µ [N.s/m2]、运动粘度 ν=µ/ ρ [m2/s]
µ ↑(有碍流体流动,不利于热对流)→h↓ 5、体膨胀系数 α [1/k]
α ↑(自然对流换热增强)→h↑
四、换热壁面的几何尺寸、形状及位置
影响到流体沿壁面的流动状态、速度分布和温度, 从而影响对流换热系数。
内部流动对流换热: 管内或槽内
外部流动对流换热: 外掠平板、圆管、 管束
五、 流体有无相变(流体相变):
单相换热 Single phase heat transfer: 相变换热 Phase change:
凝结、沸腾、升华、凝固、融化等
流体相变时吸收或放出汽化潜热比比热容大得多, 且破坏了层流底层强化了传热。
5、层流底层(贴壁流体层)
流体在做湍流运动时,在管壁附近形成一层 流速很低的极薄的层流,称为层流底层。
层流底层的厚度随着流速的增加(即Re增加) 而减薄。
湍流核心
层流底层
二、边界层
(一)速度(流动)边界层
1、速度边界层的形成原因 粘性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时,
由于流体与壁面之间摩擦阻力 的影响,壁面附近的流体速度 会减小,即从来流速度减小到 壁面的零速度。 2、速度边界层图,见右图。
W/(m2 C)
——当流体与壁面温度相差 1°C时、单位壁面面积 上、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对流换热计算——传热学课件PPT
l
2
散热量
1 hAtw t hdltw t
4.483.14 10102 250 10 112.5W
水平部分
Grm
计算已定准则
Grm
gtl 3 2
竖直管部分
Grm
gtl3 2
gtl3
Tm 2
9.81 50 10 23 30 273 16106
2
4.0471010
计算公式
Num
0.11Gr
Pr
1/ 3 m
0.11
4.0471010
0.701 1/3
335.5
计算表面传热系数 h Numm 335 .5 2.67 102 4.48W/ m2 K
选取公式 Num 0.0266Re0m.805 Prm1/3 0.02661.0607105 0.805 0.702 1/3 262.6
计算表面传热系数
h
Numm
do
262.6 2.164102 35102
19.6W/
m2 K
计算散热量 hAtw t hdHtw t 19.63.14 0.351.753115 603.55W 5.5106 J
•
计算表面传热系数 h Nu f f
di
250.8 58.65102 28103
5253.4W/
m2 K
• 根据热平衡计算内壁温度 ' hAl twi t f
twi
' hAl
tf
'
hdil
tf
5253
41.21103 3.14 28103
1.7
15
67.5℃
从管内壁到管外壁进行的热量传递过程为通过圆筒壁的导 热,所以可以根据圆筒壁导热量计算公式计算管外壁温度
传热学第五章对流传热理论基础课件
研究对流换热的方法:
(1)分析法 (2)实验法 (3)比拟法 (4)数值法
第五章 对流换热
3
5 对流换热的影响因素
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流动起因; (2)流动状态; (3)流 体有无相变; (4)换热表面的几何条件; (5)流体的热物理性质
以流体外掠平板为例:
我们所要得到的是:
(1)当地热流密度和总的换热量
u v 0 x y
( u
u
u x
v
u y
)
Fx
p x
(
2u x 2
2u y2 )
( v
u
v x
v
v y
)
Fy
p y
(
2v x 2
2v y 2
)
c
p
t
u
t x
v
t y
2t x2
2t y 2
第五章 对流换热
29
4个方程,4个未知量 —— 可求得速度场(u,v)和 温度场(t)以及压力场(p), 既适用于层流,也适用 于紊流(瞬时值)
dy
c p
(vt) y
dydx
第五章 对流换热
32
Q导热
2t x2
dxdy+
2t y2
dxdy
Q对流
c p
(ut) x
dxdy
c p
(v t) y
dxdy
c
p
u
t x
v
t y
t
u x
t
v y
dxdy
c
p
u
t x
v
t y
dxdy
U
cpdxd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流体与壁面之间摩擦阻力 的影响,壁面附近的流体速度 会减小,即从来流速度减小到 壁面的零速度。 2、速度边界层图,见右图。
u 0.99u
3、速度边界层定义 把紧靠壁面、速度变化比较剧烈的流体层叫做速度
(流动)边界层。
• 理想流体:在速度边界层外,速度梯度等于零,粘性力 等于零。这样的流体称为理想流体。
二、表面传热系数 h
h
A(tw t )
W/(m2 C)
——当流体与壁面温度相差 1°C时、单位壁面面积上、 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h 是一个表征对流换热强弱的非物性参数。 h 受诸如流速、流体物性参数、固体的形状和位置等 许多因素的影响。 如何确定h及增强换热的措施是对流换热的核心问题。
h 只是对流换热系数的一个定义式,它并没有揭示与 影响它的各物理量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对流换热的任务就 是要揭示这种内在的联系,确定计算表面换热系数h的表 达式。
第六章 对流换热
本章教学内容
6-0 有关概念 6-1 牛顿冷却公式和表面传热系数 6-2 影响对流换热的主要因素 6-3 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 6-4 对流换热的无量纲准则 6-5 自然对流换热的计算 6-6 强制对流换热的计算
对流换热:工程上流体流过一物体表面时的热量传递过程。 自然界中的种种对流现象 电子器件冷却 强制对流与自然对流
(四)热边界层厚度与热阻的关系
热边界层越薄,其热阻越小,换热越强。
(五)边界层的特点
1、热边界层和速度边界层的厚度很小; 2、边界层内速度梯度和温度梯度很大; 3、引入边界层后,流动区域可分为边界层区(粘性流体)
和主流区(理想流体); 4、边界层内亦有层流和湍流两种状态。
6-1 牛顿冷却公式和表面传热系数
体层,这一流体层叫做热(温度)边界层。
t tw t t tw 99%
(三)对流换热强度与流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1)流体静止时,完全依靠导热,此时dt/dy最大;(只有 热边界层)
(2)层流状态时,以导热为主, dt/dy较大,对流换热较弱; (有热边界层和层流速度边界层)
(3)湍流状态时,对流很强,导热可忽略, dt/dy很小;在 壁面附近的层流底层,此处主要依靠导热, dt/dy较 大。(有热边界层、湍流速度边界层及层流底层)
Re的值界于上、下临界雷诺数之间时,流体处于层流 到湍流的过渡状态,这一区域称为过渡区。
5、层流底层(贴壁流体层)
流体在做湍流运动时,在管壁附近形成一层 流速很低的极薄的层流,称为层流底层。
层流底层的厚度随着流速的增加(即Re增加) 而减薄。
湍流核心
层流底层
二、边界层
(一)速度(流动)边界层
1、速度边界层的形成原因 粘性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时,
对流换热的实例
1) 暖气管道;2) 电子器件冷却;3)内燃机气缸、活塞的冷 却。
对流换热的特点
✓ 流体的宏观运动 + 微观的导热,导热与热对流同时 存在的复杂热传递过程
✓ 必须有直接接触(流体与壁面)和宏观运动;也必须 有温差
✓ 由于流体的粘性和受壁面摩擦阻力的影响,紧贴壁面 处会形成速度梯度很大的边界层对流换热的机理与通 过紧靠换热面的薄膜层的热传导有关。
沸腾换热原理 空调蒸发器、冷凝器 动物的身体散热
➢ 热对流(Convection)
流体中(气体或液体)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由于 发生相对的宏观运动而把热量由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
自然界不存在单一的热对流,必然同时伴随着热传导。
➢ 对流换热
流体流过与其温度不同的固体壁面时发生的热量传递 过程。
既有热对流,也有导热。 不是基本传热方式。
(二)热边界层(温度边界层)
1、热边界层的形成原因 流体流过壁面时,如果流体与壁面之间存在温差而进行
对流换热,沿壁面法线方向流体的温度从壁面温度变到主 流温度。
近壁流体中温度梯度的存在,说明流体与壁面之间有热 量的传递3、热边界层定义 对流换热时壁面附近出现一层温度变化比较剧烈的流
一、对流传热基本方程——牛顿冷却定律
热流体被冷却: 冷流体被加热:
Q hA(t f tw ) Q hA(tw t f )
式中:Q ── 对流传热速率,W; h ── 对流传热系数,W/(m2·℃); Tw,tw ── 热流体,冷流体侧壁温,K或者
℃;
Tf,tf ── 热、冷流体平均温度,℃; A ──传热面积,m2。
杂现象。
3、临界速度 uc
两种流动状态相互转换时的流体流动速度。
uc
Rec
d
uc ——临界速度
d ——管道直径 ——运动粘度 Rec ——临界雷诺数
4、雷诺数和临界雷诺数
雷诺数Re定义式:
Re ud
临界雷诺数Rec:速度等于临界速度时的雷诺数。
• 临界雷诺数Rec可作为判别层流、湍流的依据。 Re < Rec (下) : 层流 Re > Rec (上) : 湍流
2、牛顿内摩擦定律
流体运动所产生的内摩擦力与沿接触面法线方向的速度
梯度成正比,与接触面的面积成正比,并与流体的物理性
质有关。
f A du
dy
du
dy
3、表示流体粘性大小的物性指标 动力粘度 µ ,单位 kg/(ms) 运动粘度ν,单位 m2/s
/
粘性是流体的一种物理属性,µ或ν的大小与流体种类 有关。对同一流体,其值又随温度而异。
h不是物性参数,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函数。
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由newton公式转换为影响对流 换热系数的因素。
对流传热过程分类
6-0 有关概念
一、实际流体的粘性和运动状态 (一)实际流体的粘性 1、粘性 是指流体流动时流体内部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 • 体现流体内摩擦力及粘性作用的实验
由于各层流体之间的速度不同,相互间就存在着相对滑 动,即流体发生了剪切变形,于是各层之间产生出一种抵抗 变形的力,称为内摩擦力或粘性力。
(二)实际流体的运动状态
1、雷诺实验
1883年,雷诺在有水流动的玻璃管进口处注入有颜色的 液体后发现的现象。
2、层流和湍流
层流:整个流场呈一簇互相平行的流线。 特点:流体具有明显分层流动现象,相邻两层之间不存
在流体微团的混杂,而只有分子间的相互交换。
湍流(紊流):流体质点做复杂无规则的运动。 特点:流体在流动的垂直方向上出现明显而不规则的混
u 0.99u
3、速度边界层定义 把紧靠壁面、速度变化比较剧烈的流体层叫做速度
(流动)边界层。
• 理想流体:在速度边界层外,速度梯度等于零,粘性力 等于零。这样的流体称为理想流体。
二、表面传热系数 h
h
A(tw t )
W/(m2 C)
——当流体与壁面温度相差 1°C时、单位壁面面积上、 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h 是一个表征对流换热强弱的非物性参数。 h 受诸如流速、流体物性参数、固体的形状和位置等 许多因素的影响。 如何确定h及增强换热的措施是对流换热的核心问题。
h 只是对流换热系数的一个定义式,它并没有揭示与 影响它的各物理量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对流换热的任务就 是要揭示这种内在的联系,确定计算表面换热系数h的表 达式。
第六章 对流换热
本章教学内容
6-0 有关概念 6-1 牛顿冷却公式和表面传热系数 6-2 影响对流换热的主要因素 6-3 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 6-4 对流换热的无量纲准则 6-5 自然对流换热的计算 6-6 强制对流换热的计算
对流换热:工程上流体流过一物体表面时的热量传递过程。 自然界中的种种对流现象 电子器件冷却 强制对流与自然对流
(四)热边界层厚度与热阻的关系
热边界层越薄,其热阻越小,换热越强。
(五)边界层的特点
1、热边界层和速度边界层的厚度很小; 2、边界层内速度梯度和温度梯度很大; 3、引入边界层后,流动区域可分为边界层区(粘性流体)
和主流区(理想流体); 4、边界层内亦有层流和湍流两种状态。
6-1 牛顿冷却公式和表面传热系数
体层,这一流体层叫做热(温度)边界层。
t tw t t tw 99%
(三)对流换热强度与流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1)流体静止时,完全依靠导热,此时dt/dy最大;(只有 热边界层)
(2)层流状态时,以导热为主, dt/dy较大,对流换热较弱; (有热边界层和层流速度边界层)
(3)湍流状态时,对流很强,导热可忽略, dt/dy很小;在 壁面附近的层流底层,此处主要依靠导热, dt/dy较 大。(有热边界层、湍流速度边界层及层流底层)
Re的值界于上、下临界雷诺数之间时,流体处于层流 到湍流的过渡状态,这一区域称为过渡区。
5、层流底层(贴壁流体层)
流体在做湍流运动时,在管壁附近形成一层 流速很低的极薄的层流,称为层流底层。
层流底层的厚度随着流速的增加(即Re增加) 而减薄。
湍流核心
层流底层
二、边界层
(一)速度(流动)边界层
1、速度边界层的形成原因 粘性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时,
对流换热的实例
1) 暖气管道;2) 电子器件冷却;3)内燃机气缸、活塞的冷 却。
对流换热的特点
✓ 流体的宏观运动 + 微观的导热,导热与热对流同时 存在的复杂热传递过程
✓ 必须有直接接触(流体与壁面)和宏观运动;也必须 有温差
✓ 由于流体的粘性和受壁面摩擦阻力的影响,紧贴壁面 处会形成速度梯度很大的边界层对流换热的机理与通 过紧靠换热面的薄膜层的热传导有关。
沸腾换热原理 空调蒸发器、冷凝器 动物的身体散热
➢ 热对流(Convection)
流体中(气体或液体)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由于 发生相对的宏观运动而把热量由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
自然界不存在单一的热对流,必然同时伴随着热传导。
➢ 对流换热
流体流过与其温度不同的固体壁面时发生的热量传递 过程。
既有热对流,也有导热。 不是基本传热方式。
(二)热边界层(温度边界层)
1、热边界层的形成原因 流体流过壁面时,如果流体与壁面之间存在温差而进行
对流换热,沿壁面法线方向流体的温度从壁面温度变到主 流温度。
近壁流体中温度梯度的存在,说明流体与壁面之间有热 量的传递3、热边界层定义 对流换热时壁面附近出现一层温度变化比较剧烈的流
一、对流传热基本方程——牛顿冷却定律
热流体被冷却: 冷流体被加热:
Q hA(t f tw ) Q hA(tw t f )
式中:Q ── 对流传热速率,W; h ── 对流传热系数,W/(m2·℃); Tw,tw ── 热流体,冷流体侧壁温,K或者
℃;
Tf,tf ── 热、冷流体平均温度,℃; A ──传热面积,m2。
杂现象。
3、临界速度 uc
两种流动状态相互转换时的流体流动速度。
uc
Rec
d
uc ——临界速度
d ——管道直径 ——运动粘度 Rec ——临界雷诺数
4、雷诺数和临界雷诺数
雷诺数Re定义式:
Re ud
临界雷诺数Rec:速度等于临界速度时的雷诺数。
• 临界雷诺数Rec可作为判别层流、湍流的依据。 Re < Rec (下) : 层流 Re > Rec (上) : 湍流
2、牛顿内摩擦定律
流体运动所产生的内摩擦力与沿接触面法线方向的速度
梯度成正比,与接触面的面积成正比,并与流体的物理性
质有关。
f A du
dy
du
dy
3、表示流体粘性大小的物性指标 动力粘度 µ ,单位 kg/(ms) 运动粘度ν,单位 m2/s
/
粘性是流体的一种物理属性,µ或ν的大小与流体种类 有关。对同一流体,其值又随温度而异。
h不是物性参数,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函数。
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由newton公式转换为影响对流 换热系数的因素。
对流传热过程分类
6-0 有关概念
一、实际流体的粘性和运动状态 (一)实际流体的粘性 1、粘性 是指流体流动时流体内部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 • 体现流体内摩擦力及粘性作用的实验
由于各层流体之间的速度不同,相互间就存在着相对滑 动,即流体发生了剪切变形,于是各层之间产生出一种抵抗 变形的力,称为内摩擦力或粘性力。
(二)实际流体的运动状态
1、雷诺实验
1883年,雷诺在有水流动的玻璃管进口处注入有颜色的 液体后发现的现象。
2、层流和湍流
层流:整个流场呈一簇互相平行的流线。 特点:流体具有明显分层流动现象,相邻两层之间不存
在流体微团的混杂,而只有分子间的相互交换。
湍流(紊流):流体质点做复杂无规则的运动。 特点:流体在流动的垂直方向上出现明显而不规则的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