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_力的分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的分解》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力的分解概念,强化“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
2.初步掌握一般情况下力的分解要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定分力的
方向。
3.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分力。
4.尝试运用力的分解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物理问题。
5.能区别矢量和标量,知道三角形定则。
【学习重点】力的分解方法及矢量相加法则。
【学习难点】
力分解时如何判断力的作用效果及确定两分力的方向。
【课堂精讲】
一、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
注意:几个分力与原来那个力是 ,它们可以互相,并非 !!!
2.遵循方法:。把一个已知力F作为
平行四边形的 ,那么与力 F 的平行四边
形的两个 ,就表示力F的两个。
3.如果没有其它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
可以作出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力F可以有对分力。
思考问题: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分解已知力?
二、确定分力原则
例1: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有一个物体,
该物体受到的重力G能对物体产生哪些效果?应
当怎样分解重力?分力的大小各是多大?
思考:1.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求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2.斜面倾角变大, 分力如何变化?
3.联系实际:高大的桥为什么要造很长的引桥?
例2.拖拉机拉着耙,对耙斜向上的拉力F,F能对物体产生哪些效果?应当怎样分解拉力F?分力的大小各是多大?
方法小结:
三、矢量相加的法则
例3.一个人从A走到B,又从B走到C。用作图法画
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这个人的位移是?
1.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从面求出合矢量的方法。
2. 和实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一种规律的不同表现形式.
3.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又有,相加时遵从的物理量。如:力、速度等
(2)标量:只有,没有,求和时按照的物理量.
如:时间、质量、长度等
例4.求各组共点力的合力
课堂小结:
【课堂自主检测】
小球静止在斜面和挡板之间,请分解小球所受的重力?
求斜面和挡板对物体的弹力?
【课后作业】
1.上交作业:课后题3个
2.《三维设计》P45
《力的分解》学情分析
如何学好《力的分解》知识,正确掌握力的分解方法,对于刚进入高一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是有一定困难的。困难的原因:一是不知一
个力如何进行分解;二是不清楚分解后的分力与合力究竟是什么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从一开始就正确掌握力的分解方法。
学生通过力的合成的学习,已基本明确了力的特征和力矢量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等效与替代的思想。比较容易接受力的分解的含义和遵循的规律,但对力按效果分解的方法较难理解。这节课在设计中增加了多处学生参与的活动,通过亲身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增进学生对力按效果分解方法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归纳问题的能力。
为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通过展示、分析日常生活中应用力的分解的现象,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感受物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现象的习惯,用物理语言解释生活现象,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力的分解》效果分析
本节课完整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整节课志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兴趣驱使下对物理规律进行深入探讨,并掌握新学知识。本节课的实施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学生由情景实验入手,表现了极大的学习兴趣,给整节课奠定了良好的氛围基调。
课堂上教师在授课方式上的激情投入和引导,也在一定程度感染了学生;师生间的互动,也使学生了有学习的“主人翁”精神,并从
中提出了创新的思维,表现了较高的教学效率,充分解放学生的形象思维,更快接受物理情景,从而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物理问题思考。
知识与巩固练习环环紧扣,难度递增,有代表性,使整节课虽氛围轻松却知识紧凑,符合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掌握过程,体现了国家对于高中教育新课改的指导思想。
《力的分解》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力的分解》选自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五节。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在《力的分解》之前让学生经历重力、弹力、摩擦力及“力的合成”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的方法,并通过力的图示法认识到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知识、技能和方法论基础。本节内容主要是力的分解的方法,涉及到按照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和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来确定分力的大小。从整个高中物理力学知识体系来看,分解法是处理矢量运算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它为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和之后的电磁学中的受力分析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强化和巩固矢量运算普遍遵循的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力的分解》教学内容是整个力学知识体系的核心之一,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根据所确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我认为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的方法。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是一般情况下力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在利用力的分解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会表现出较大的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实验,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和亲身操作这些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感受并体会到力的作用效果,从而确定分力的方向,突破了难点。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在力的分解按力的作用效果的知识时采用体验、实验的策略,让学生动手实验,直接观察获得直接经验和直观感受,对作图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采用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师生对话共同总结归纳的策略,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本节课通过设问、实验、练习等环节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参与,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力的分解》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个力只能分解成惟一确定的一对分力
B.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分力
C.已知一个力和它的一个分力,则另一个分力有确定值
D.已知一个力和它的两个分力方向,则两分力有确定值
2.已知某力的大小为10 N,则不可能将此力分解为下列哪组力()
A.3 N、3 N
B.6 N、6 N
C.100 N、100 N
D.400 N、40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