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1)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1)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1)”教学设计
说明:教师通过视频课程教学设计,明确本节课所教授的知识体系或技能方法,并通过一定的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①希尔的实验说明水的光解产生氧气,是否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全部都来自于水?
不能说明。

希尔反应仅说明了离体的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

该实验没有排除叶绿体中其他物质的干扰。

也并没有直接观察到氧元素的转移。

②希尔的实验是否说明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
能够说明。

希尔反应是将离体的叶绿体至于悬浮液中完成的。

悬浮液中有H2O,但没有合成糖的另一种必需原料——CO2,因此,该实验说明水的光解并非必须与糖的合成相关联,暗示着希尔反应是相对独立的反应阶段。

③分析鲁宾和卡门的实验,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的氧元素全部来源于水,而并不来源于CO2。

④尝试用示意图来表示ATP的合成与希尔反应的关系。

(4)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十分复杂,它包括一系列化学反应。

根据是否需要光照,这些化学反应可以概括地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①光反应阶段
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以下两个方面用途。

一是将水分解成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 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

NADPH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1)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1)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具体内容包括: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反应与暗反应的相互关系,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能够描述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联系。

2. 学习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实验器材(光合作用实验装置)、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际情景,引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光合作用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习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3. 内容讲解:(1)光反应:介绍光反应的场所、条件、过程及产物。

(2)暗反应:介绍暗反应的场所、条件、过程及产物。

(3)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通过图解方式,展示光反应与暗反应的相互关系。

4.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

5. 例题讲解:针对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应用,进行典型例题讲解。

6. 随堂练习:布置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1)光反应(2)暗反应2.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3.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答案:(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反应、暗反应。

(2)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应用。

但部分学生对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2.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教学重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教学难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原理2、绿叶中色素的分类、颜色、对不同光的吸收情况3、叶绿体的结构及功能二、导入新课今天天气很好,阳光明媚,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天气对植物有什么益处?答: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其实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历程,许多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才逐步认识了光合作用的原理。

三、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可由学生分别扮演科学家为同学们讲解和演示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研究过程及结果,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

1、普利斯特利(英)实验燃烧的蜡烛在密闭的容器内很快熄灭,而把燃烧的蜡烛与绿色植物放在一起,则在一段时间后才熄灭。

思考: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有人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却没有成功,为什么?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忽略了那个重要因素?2、英格豪斯(荷兰)实验指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下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绿叶下才能更新空气。

思考:实验相对于普利斯特利有什么改进之处?结论?1785年,光合作用有了什么进展?这个认识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中,光能哪里去了?3、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思考:光能转换成化学能,贮存在什么物质中呢?4、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实验思考:暗处理目的?实验中设置了对照吗?如何对照的?碘蒸汽处理目的?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5、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实验思考:恩格尔曼实验的结论是什么?恩格尔曼的实验方法有什么巧妙之处?6、鲁宾和卡门(美)的实验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的实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7、美国科学家卡尔文追踪检测探明了二氧化碳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这一途径被称为“卡尔文循环”。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难点:应用光合作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实验装置。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光合作用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Step 2:讲解光合作用的原理1. 讲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进行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2. 讲解光合作用的方程式:光合作用的方程式为:6CO2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解释方程式中各个物质的含义和作用。

3. 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解释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和作用。

Step 3:讲解光合作用的应用1. 农业应用:解释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控制光合作用的条件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2. 能源应用:解释光合作用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如利用植物进行生物质能源的生产。

Step 4:实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如为什么蔬菜要放在阳光下养殖等,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Step 5:实验展示进行一个简单的光合作用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Step 6: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学生对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的理解,并进行评价。

Step 7: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的小论文,并根据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教学延伸:1. 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讨光合作用的更多应用领域。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设计和实施,并进行实验报告。

3.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光合作用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意义。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生物学教材的高中阶段,主要涵盖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具体包括光合作用的定义、反应式、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以及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掌握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2. 培养学生运用光合作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难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以及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生物课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张农田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农田中的植物是如何生长壮大的?它们生长的过程中有哪些生物化学反应?2. 知识讲解:(1)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2)讲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通过光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H],同时ATP;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

(3)阐述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通过合理施肥、灌溉等措施,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光合作用能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效应,保护生态环境。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如何通过调整光照、温度等因素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4. 随堂练习: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光合作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如如何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5. 板书设计:光合作用原理及其应用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光能分解水,氧气和[H]ATP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利用ATP和[H]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应用:农业生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环境保护: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效应六、作业设计答案: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七章第一节“光合作用”,主要内容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掌握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2. 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理解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

3. 掌握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了解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

4. 了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原理及其应用。

难点: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与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

2. 基本概念: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引导学生学习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3. 光合作用原理:a. 光反应:介绍光反应的场所、过程及产物。

b. 暗反应:介绍暗反应的场所、过程及产物。

c.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通过图示讲解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与区别。

4.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介绍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5. 光合作用的应用:a. 农业生产: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

b. 环境保护:光合作用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6.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如何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7.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课后习题,讲解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点。

8.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光合作用的概念、化学方程式。

2. 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场所、过程及产物。

3.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4.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光合作用的概念。

b. 简述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与区别。

c. 论述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d. 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答案:a.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光合作用原理及应用的教案

光合作用原理及应用的教案

光合作用原理及应用的教案一、引言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能量来源,并且是维持生态平衡所必需的。

本教案将介绍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其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二、光合作用原理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其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1. 光反应光反应是光合作用的第一个阶段,其过程主要包括光能的吸收和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光反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光能的吸收: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特别是蓝光和红光。

光能被吸收后,进入光合色素分子的反应中心。

-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光合色素分子的反应中心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电子的跃迁,产生高能态的电子和氧化还原酶。

- 流动电子传递:高能态的电子通过一系列酶的媒介,按照电子传递链的顺序依次流动。

在电子传递的过程中,会释放能量,用来推动H+的积累。

- 光化学位的转化:H+的积累使得反应中心内部H+浓度升高,从而形成化学位。

2. 暗反应暗反应是光合作用的第二个阶段,其过程主要包括将光化学位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暗反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CO2固定:通过酶的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已经形成的化学位结合,产生丙酮酸。

- 丙酮酸转化:丙酮酸通过酶的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和其他有机物质。

葡萄糖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有机物质,可以通过其它代谢途径转化为其他生物活性物质。

三、光合作用的应用光合作用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过程,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1. 农业生产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基础,农业生产离不开光合作用。

通过加强光照、调节二氧化碳浓度和供给充足的水分,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2. 能源生产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有机物质,包括木质纤维和生物柴油。

利用这些有机物质可以生产生物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

3. 生态环境改善光合作用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

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生理作用,是植物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光合作用的原理以及将其原理应用于教学设计的方式。

一、光合作用原理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是一种细胞呼吸的反应。

它是靠叶绿素等色素的作用,在叶绿体内进行的。

2. 在光合作用中,光能被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色素(主要是叶绿素)吸收,光合色素分子被激发后,释放出高能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逐步转移,产生ATP和NADPH。

3. 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叶绿体内膜上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得光合电子传递链激发,产生了足够的电子能量,将ADP和NADP+还原成ATP和NADPH。

4. 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CO2和H2O经过多道酶促反应,最终合成葡萄糖和氧气。

这些有机分子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能量和原料。

二、光合作用应用教学设计1. 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观察叶绿素的作用,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光合作用的过程。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动画和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对光合作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更生动地学习光合作用的原理。

3. 进行实地教学,带领学生走进植物园或者田野,观察不同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和生长情况,了解不同环境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影响。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在自然界的作用。

4. 利用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分组进行光合作用相关的研究项目,比如设计光合作用模型或者开展光合作用机理的研究。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共同学习、讨论,更深入地了解光合作用原理。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其对自然生态和植物生长的兴趣,启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光合作用不仅是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愿通过本文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光合作用原理。

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教学设计一、光合作用概述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和一些藻类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这一整个化学过程主要源自于植物中的叶绿体和叶片的作用。

光合作用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化学过程之一,它实现了地球上有机物质和氧气的循环再生。

二、光合作用原理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光反应阶段、碳反应阶段和能量转化阶段。

1.光反应阶段:在光反应阶段,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太阳光能,并将能量转化为电能。

此过程中,叶绿素等色素能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并将这些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碳反应阶段:在碳反应阶段,二氧化碳被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

这个过程需要酶的参与,并且需要光反应阶段产生的电能来驱动。

3.能量转化阶段:在能量转化阶段,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

这个过程是通过将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实现的。

三、光合作用过程1.叶绿体的分布:叶绿体是一种能够吸收和利用光能的有机小器官,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片和茎部。

2.光合分子的形成:当二氧化碳和水进入叶绿体时,它们会在光合色素和酶的作用下,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形成淀粉等有机分子。

3.营养物质的转化: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不仅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还通过气孔释放氧气。

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关联的两个过程。

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而呼吸作用则是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而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

五、光合作用的应用光合作用在农业、林业、生态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1.农业:通过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可以增加粮食和蔬菜的产量。

例如,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调整作物的种植密度、合理施肥等措施可以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2.林业:在林业方面,通过选择适当的树种和种植密度,以及合理的抚育管理,可以提高林地的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增加林木的生长速度和木材产量。

教学设计_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设计_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分 析 影 响 因 素
解 释 生 活 现 象
引导学生 自主分析 科学史实 间的逻辑 关系。通过 学生自发 的思考过 程,体会人 们对光合 作用的认 识过程。
教师活动
设计目的
展示同学们的概念图,要求其说明逻辑关系。请同学自己分析其中合理或不 合理之处。 这里要注意分析学生以何种线索将各个科学史实联系在一起。大多数同 学会习惯一时间为线索把各个史实串联起来。但实际上,各个试验间更多的 是互相驳证。往往是有了某个试验的产生,在其证明某种观点的同时会引发 引 导 学 生 新的问题。后来者才根据各自的不同立场,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同一个科学 自主阅读, 现象。在此,需要多多启发学生,从逻辑关系的角度去分析、排列各个史实。 根 据 提 问 依据这些科学史实,请回答以下问题: 掌握光合 1、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中,有没有借助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举例 作用的具 2、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和条件分别是什么? 体过程。 3、按照以下形式 原料 反应产物,请试推断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同学发言,教师点评归纳。
设计目的 引导学生 分析影响 光合强度 的因素,并 尝试CO2+H2O

叶绿体
(CH2O)+O2
该反应式只是光合作用的最终结果的体现,实际上光合作用并不这么简 单。 阅读 P103~104 回答以下问题: 1、光合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每个阶段的相关反应式有哪些 3、每个阶段的反应场所在细胞的何处 4、氧原子在反应中是如何传递的 展示表格 阶段 场所 相关反 应式 分析各个反应式中反应产物与反应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氧元素在光合作 用过程中的来龙去脉。绘制光合作用图解。 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中,各个子反应式中,物质的交流,进而理 解鲁宾和卡门试验的意义——研究清楚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是来自于水 的光解,而不是其他物质。 图像展示光合作用图解

高中生物教案《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高中生物教案《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应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o掌握光合作用中光能转换为化学能的过程,以及有机物的合成和氧气的释放。

o了解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o通过实验观察和模拟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o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理解光合作用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探索自然奥秘的意愿。

o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到光合作用在维护生态平衡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的过程。

•难点: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相互关系和协同作用。

教学准备•实验材料: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光源、光合作用模拟实验装置等。

•多媒体课件,包含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动画演示等。

•相关光合作用的案例资料,如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光合作用的生态意义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植物叶片的绿色和生长过程,引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并提问学生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简要介绍光合作用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o介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包括光的吸收、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

o讲解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还原和三碳化合物的再生。

o通过图示和动画演示光合作用中光能转换为化学能的过程,以及有机物的合成和氧气的释放。

2.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o介绍光合作用在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圈能量流动中的重要作用。

o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三、实验操作1.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o学生分组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观察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和颜色。

o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2.光合作用模拟实验o利用光合作用模拟实验装置,观察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优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课方案生物必修 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给和利用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教课方案(一)、教课思想本节课的设计紧贴课程标准重申的主旨:培育学生的科学修养;联合研究实验,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感性过渡到理性;充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经过自主学习达成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和理解,充分表现了学生在讲堂中的主体地位;充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经过教师的要点引导和难点打破,帮助学生达成从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和理解升华到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从而真实转变为能力和修养。

因为本节课的知识重视在理解水平,所以在讲堂练习的选择上也应重视于知识的应用,在选题上应同时重视知识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

(二)、学情剖析本届学生在初中接触到生物学,但本节课的生物学知识支撑上比较单薄,可是关于生物学也有必定的认识,加上本届学生思想较矫捷,对学习生物学有着浓重的兴趣,所以能够组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开自主研究。

本课时重申关于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因为我校学生大多是城市孩子,关于农业生产的田间管理感性认识不足,所以本节课的知识点应密切联合学生熟知的社会生活(诸如光照充分的地方植物生长好、室内不适合种植开花植物等),从而能够经过创建学生熟习的情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和研究问题的主动性。

(三)、教材剖析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课,主要介绍了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应用等知识。

教材介绍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几个经典实验,有益于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谨慎的科学态度,培育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光合作用的过程介绍了光反响和暗反响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经过学习光合作用强度,引导学生研究环境要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使知识获得迁徙和应用。

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应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应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以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提高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研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来设计教与学的过程。

通过展示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科学家设计的科学实验,突出生物学的“实验学科”特点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特点。

充分利用光合作用的图解及列表比较方法学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及暗反应阶段过程及两者关系。

二、考纲要求1.评述光合作用的发现史(Ⅱ)2.阐明光合作用过程(Ⅱ)3.概述光合作用的实质(Ⅱ)三、教材分析光合作用是整个第五章乃至整个必修一教材中处于重要地位。

本章节内容按照课标安排应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

第二课时学习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其中还要完成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材以科学发现史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分析科学家所设计的实验更加深刻认识到光合作用的本质。

对于光合作用的过程教材以过程图解的形式直观简洁的反应了光合作用整个过程中的物质、能量变化及条件。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对光合作用大体内容基本了解,但是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有待于系统研究,对光合作用详细的过程有待深入探究。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

五、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对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2.学生能够画图描述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3.学生能够列表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说出两者的区别及联系六、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命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为植物提供能量,还产生氧气释放到大气中。

因此,深入了解光合作用原理,并掌握其应用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设计教学内容,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一、光合作用原理光合作用是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通过光能驱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同时产生氧气的生物化学过程。

其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1. 光能吸收:叶绿体内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其中最主要的是吸收蓝光和红光。

这些光能被传递到反应中心,激发电子进入激发态。

2. 光合色素反应:光激发的电子在反应中心和电子传递链中依次流动,产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其中包括光系统I和光系统II的相互作用。

这些反应最终导致电子从水分子中释放出来,并生成氧气。

3. 光化学反应:反应中心中的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流动,并释放出能量。

这个能量用于将二氧化碳还原成有机物(如葡萄糖),以及产生其他细胞所需要的能量。

4. 光合产物输出:在光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被输出到植物体内其他组织,并为植物提供能量和营养。

二、教学设计1. 实验教学:通过设置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参与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光合作用原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操作和观察,例如通过酚酞试剂的变色反应观察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光合作用。

通过播放动画、实验视频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自主探究光合作用的原理。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自主完成一个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项目。

可以是制作海报、设计PPT或展示板等形式,让学生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增强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课堂讲授: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进行互动讨论,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教案: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教学目标:1.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包括反应方程、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光合色素的作用。

2.掌握光合作用的应用,如光合作用在食物生产中的作用、光合作用在能量转化中的作用等。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光合作用过程和结果。

二、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原理,包括反应方程、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光合色素的作用。

2.光合作用的应用,如光合作用在食物生产中的作用、光合作用在能量转化中的作用等。

三、教学难点:1.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深入理解。

2.实验操作技巧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法,呈现知识点。

2.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光合作用过程和结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引入课题:通过问题引入,如“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进行自养的吗?”2.激发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Step 2: 光合作用的原理(20分钟)1.讲述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原理,包括反应方程和反应过程。

2.介绍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光合色素的作用。

3.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加深对光合作用原理的理解。

Step 3: 光合作用的应用(20分钟)1.讲解光合作用在食物生产中的作用,包括植物光合作用和人类食物生产的关系。

2.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探索光合作用在能量转化中的作用。

3.引导学生探索光合作用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中的应用。

Step 4: 实验观察(3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光合作用过程和结果。

2.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发现光合作用的特点和规律。

Step 5: 总结(10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总结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六、教学评价:1.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2.提问: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评价学生对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的理解程度。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生物教材《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反应过程及影响因素;2. 了解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合作用反应过程的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2. 学具:笔记本、教材、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1)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类型及特点。

(2)光合作用反应过程:讲解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3)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分析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了解光合作用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2)组织学生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观察不同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变化。

4. 例题讲解:(1)讲解光合作用的相关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2)分析农业生产中光合作用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随堂练习:(1)设计光合作用的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2. 光合作用反应过程光反应:水的光解、ATP的暗反应:CO2的固定、C3的还原3.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4.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

(2)解释光合作用反应过程。

(3)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材《生物学》第五章第三节“光合作用”,具体内容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原理、过程以及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原理和过程,理解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3.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合作用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原理和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模型、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教材、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进行生长的,进而引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2. 基本概念:介绍光合作用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植物在光照下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4. 例题讲解:讲解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分析反应式中的物质变化。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反应式计算光合作用的产物,巩固所学知识。

6. 重点讲解:详细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

7. 教学难点突破:通过模型演示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反应式的应用。

8.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介绍光合作用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光合作用的概念2. 光合作用反应式3. 光合作用的过程4.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答案:(1)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照下,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反应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2)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提高作物产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植物生长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了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些微生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这一过程对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因此,对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是一份关于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的教学设计。

目标:1.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原理。

2.了解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掌握一些光合作用的应用和其意义。

教学步骤:第一步:概念介绍(20分钟)1.引入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概念,激发学生对该话题的兴趣。

2.掌握光合作用的定义和简要原理。

3.通过使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第二步:光合作用的原理解释(30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从不同的角度(生物角度、化学角度、能量转化角度等)来讨论光合作用的原理。

2.每个小组被要求分享他们的发现,教师就其中的关键观点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复盘。

第三步:实验展示(30分钟)1.带领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以直观地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A.将叶子放入酒精中,去除叶绿素。

B.将去色的叶子置于将底部封严的试管中。

C.将试管置于阳光下的30分钟。

D.观察实验结果,并按照实验现象,分析其根源。

2.教师导引学生思考实验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得出光合作用需要光能的结论。

第四步:生态系统中的光合作用(30分钟)1.通过多媒体资源展示光合作用在自然界中的普遍存在。

2.通过对一些生态系统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例如CO2减少、氧气释放、食物链的存在等。

3.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光合作用帮助保护环境。

第五步:应用实例展示(30分钟)1.使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一些光合作用的应用案例,如太阳能电池板和能源生产等。

2.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如何进一步利用光合作用来解决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第六步:总结与评估(20分钟)1.学生回答一些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以评估他们对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教学设计富源县第二中学刘兴荣1.设计思想“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是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教材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四节第二、三课时的内容。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该部分的要求是“认识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索过程,并总结。

”要求教师按“理解水平”进行教学。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高中生物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科学素养,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该部分内容的教学以“自主探索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思想,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识图、析图、信息获取、信息处理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教学分析2.1.教学重点和难点2.1.1.教学重点:普利斯特利实验过程、萨克斯实验过程及原理、鲁宾和卡门实验过程及原理、对光合作用过程图解的理解。

2.1.2.教学难点:对光合作用过程图解的理解。

2.2.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是两课时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是光合作用研究历程。

首先是普利斯特利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可更新空气;萨克斯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鲁宾和卡门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水。

通过对这三位科学家的实验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得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第二课时是依据卡尔文实验总结出光合作用图解,通过对图解的学习和讨论可以总结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再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进行讨论,可以得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推理能力,第二课时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识图、析图、信息获取、信息处理能力和理解能力。

2.3.学情分析2.3.1.知识基础方面:学生通过前一段(初中)的学习,已经对光合作用有了大体的认识,如“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制造营养”等,在上一节课已经对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的结构、叶绿体中所含有的色素进行了学习,具备了对“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的学习铺垫了基础。

2.3.2.能力与思维方面:学生的能力与思维有差异,特别是思维方面,有的逻辑思维强而有的形象思维差,有的形象思维强但逻辑思维差,等等。

这样,在读图、析图时,教师应对少数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应加强指导、督促,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讨论中得到升华、得到发展。

2.4.教学条件分析本部分的教学内容多是介绍科学家的经典实验,为了给学生动态、直观的感受,教师应多借助多媒体。

另外,根据学生对实验的感受,巧妙设疑,使教学过程层层递进。

3.教学目标3.1.知识了解光合作用的研究历程;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应用光合作用的原理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2.技能通过对光合作用研究历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识图能力以及图文转换能力;通过对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光合作用研究历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实验的科学素养和科学、严谨的实验精神;通过对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科学情感。

4.教学模式和策略4.1.教学模式:在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快乐、探究”的教学理念,本部分的内容从“自主、探究、合作”三个维度进行教学。

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指导,用“设疑”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融合讨论、比较、归纳总结等多种方法,并辅以多媒体,给学生以多角度的感知,引发多维度的思维,使学生在多方面的能力上得到培养、提升。

4.2.教学策略教学用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第二课时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原理及应用。

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索过程,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直观形象的呈现实验过程,分化教学难点;采用“设疑导入引导探索 归纳总结 拓展升华”的教学程序。

4.3.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动态过程,提出问题让小组分析、讨论,教师再总结小组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果。

5.教学过程④物质变化 a.水的光解:b.ATP 形成:能量转变:⑤[H]和ATP 用于暗反应 2、暗反应阶段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P 103图5-15 “光合作用过程图解”暗反应部分并思考下列问题。

(屏幕展示)(1)暗反应的场所在何处?(2)暗反应的条件是什么?是否一定不能有光? (3)CO 2发生了哪些变化?(4)暗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怎样? 试用反应式写出物质变化。

(屏幕依次展示并讲解) ①发生部位:叶绿体基质中②反应条件:多种酶、CO 2,不需要光 ③CO 2被固定和还原 ④物质变化a.CO 2固定:352C 2C CO −→−+酶; b.C 3化合物还原:52/]H /[ATP 3C O )CH (C 2+−−−−→−酶。

能量转变: ATP 中活跃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

设疑: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与暗反应有什么联系?(屏幕展示)1、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光反应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H]和ATP 。

2、暗反应是光反应的继续,暗反应为光反应的进行提供合成ATP 的原料ADP 和Pi 。

3、两者相互独立又同时进行,相互制约又密切联系。

对照板书适时巩固,对较难理解的寻求老师帮助。

自学课本,独立思考,强化记忆,并给与评价。

在已有的知识背景下让学生主动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归纳整理出本课的重要知识点,在此过程中全面掌握光合作用的全过程,注重反应式。

对照板书适时巩固,对较难理解的寻求老师帮助。

根据问题,认真读图并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述。

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并认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自学、识图能力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述。

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检查上一节课的课中活跃化学能光能ATP →遵照上述教学设计,我实施了这节内容的教学活动,时间充沛,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并取得了成功。

主要表现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都很深入,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学习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但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应该注意的地方,如果能够做好这些,课堂教学的效果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1、指导思想明确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完成从对知识的初步理解深化到综合理解和应用上,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真正地发挥主导作用,这样就保证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新课程理念。

2、教学设计特色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方式,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探究性学习为主体来获取知识,强调了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通过分组学习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这是本节的显著特色。

3、课前准备充分使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完成基础学案和板书提升落实知识体系,有利于课堂活动的连续性和递进性。

例题贴近生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教学效果评价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这一部分,让学生分组分配好任务,每一组负责一个科学家的发现过程及分析,先自学并查找有关资料,再小组讨论归纳,课堂用来展示归纳并解答疑难问题。

学生模拟了当时科学家的发现过程,兴趣浓厚,把自己置身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中,体会了科学家探索科学的方法,其他同学通过提问方式加深了对实验的理解和分析,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光合作用的过程这部分相对比较难懂,学生学起来感到困难,先让学生自学,对这一部分有个大概的了解,再通过完成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更进一步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再通过疑难解答掌握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关系,最后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光合作用的整个过程,使课堂容量加大,教学进度加快,课堂效率提高,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体会。

让微观的生命过程直观化,有得于学生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主体,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只是起到组织和引领的作用,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最后由学生畅所欲言,说说由光合作用过程联想到了什么,学生发挥联想、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的动态观,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激起,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需改进的地方(1)思想观念转变不彻底,不能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导致教师讲的过多;(2)由于担心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3)导学案与板书重复;(4)精选例题少,用课外练习来补,占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5)另外本节分2课时讲,总觉得知识体系不完整,不大连续。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我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法,不断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力争把时间多给学生一点,引导学生探究,组织好学生讨论,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