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实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故事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分析40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分析40例1、【单选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第()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单选题] *A.一(正确答案)B.二C.三D.四2、【单选题】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曾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说明了信念的()[单选题] *A.持久性B.执着性(正确答案)C.实践性D.超越性3、我国行政执法的主体包括()。
*A、中国共产党人B、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正确答案)C、各级政府中享有执法权的下属行政机构(正确答案)D、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4、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到底根源于()。
[单选题] *A、社会经济关系(正确答案)B、在法律上的反映C、全体人民的意愿D、统治阶级的意志5、【单选题】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年制定的宪法。
[单选题] *A、1949B、1950C、1952D、1954(正确答案)6、下列关于《共同纲领》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是()。
[单选题] *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新中国的临时宪法(正确答案)由全国人大制定由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7、38.在七年级(2)班,尽管每位同学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不同,但大家相处得很融洽,在老师的引导以及班于部的努力下,许多矛盾得以轻松化解。
这说明该班同学学会了()①彼此接纳、尊重②相互理解、包容③共同努力学习④努力消除差异[单选题] *A.①②(正确答案)B.①③C.①④D.②④8、【单选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紧密关联,都是()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选题] *A、中国旗帜B、中国道路C、中国制造D、中国精神(正确答案)9、【单选题】人有两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4.1《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4.1《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课题《夯实法治基础》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知道法治对个人的作用和对国家的重要意义。
理解法治要求实行良法和善治。
掌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和要求。
重点掌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和要求难点理解法治要求实行良法和善治。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以问题导入——思考:从此案件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提示:有些人将自己私利置于集体利益之上。
因此,仅靠道德说教是不够的。
社会秩序不能仅靠道德来维护,我们必须依靠法律来治理国家。
重点问题:1. 法治的含义、作用?2. 法治的要求是什么?3. 依法治国的提出,地位,总目标是什么?4.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引出本课主题—夯实法治基础结合疫情期间发生的真实案例,能得到哪些启示?社会秩序仅靠道德说教可以吗?引出法律来治理国家结合课堂的图片,公职人员辛勤付出,究竟是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结合视频思考:民法典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民法典作为良法,如何处理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游戏和网络讲授新课第一目<选择法治道路>探究一:法治的作用(个人)思考:在这些公职人员辛勤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提示: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法治的作用:个人)探究二:法治的要求—良法思考:民法典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提示: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新中国截至目前体量最为庞大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民法典是保护私权利的法律汇总,某种意义上讲,民法典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也是公民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师德小故事初中
师德小故事初中引言师德是教师职业中最为重要的品质之一。
一个优秀的老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教学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
在初中阶段,师德的培养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学生性格形成和世界观塑造的关键时期。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一些关于师德的小故事,希望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师德的重要性。
故事一:杨老师的真诚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一位语文老师叫杨老师。
她是一位非常热爱教学的老师,总是充满活力地站在讲台上。
每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她总是真诚地倾听,并尽力帮助我们解答。
即使是最基础的问题,她也从不嫌弃我们,而是耐心地给予指导,让我们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和成长的喜悦。
杨老师还经常鼓励我们多读书、多思考,她说:“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和思考,我们才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世界,并且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她自己就是一个阅读爱好者,经常推荐我们一些好书,让我们能够从中汲取知识的智慧。
杨老师的真诚和教诲让我们都受益匪浅,她是我们初中时代最值得敬仰的师德楷模。
故事二:王老师的关心王老师是我们班主任,她是一位非常负责任的老师。
每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她总是第一时间关心和安慰我们。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家庭原因心情不好,成绩一落千丈。
王老师察觉到了我的问题,主动找到我,耐心地倾听我的烦恼,并给予了我很多建议和鼓励。
她说:“每个人都会有低谷的时候,但是关键在于如何克服困难,重新振作起来。
”王老师的关心让我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暖和师德的力量,我重新树立了自信,并且主动寻求帮助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
故事三:刘老师的坚持刘老师是我们的体育老师,他是一位非常有耐心和毅力的老师。
每当我们参加体育训练时,他总是要求我们克服困难,不放弃,持之以恒。
在长跑训练中,我曾经因为体力不支而想要放弃,刘老师却一直在身后鼓励我,坚持不懈地让我跑完全程。
他说:“只有坚持到最后,我们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通过他的言传身教,我认识到了坚持的重要性,并且明白了只有通过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生德育教育故事
初中生德育教育故事夏雨是一个初中生,他热爱学习,乐于助人,德育表现良好。
他的德育教育故事如下:有一天,夏雨正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看到一个老奶奶一瘸一拐地走在街头。
夏雨心生同情之情,上前关心地问道:“奶奶,您需要帮助吗?”老奶奶望着夏雨,微笑着说:“谢谢孩子,我只是走得有些慢。
”夏雨心里明白,老奶奶的腿脚不便,需要帮助。
他毫不犹豫地说:“奶奶,我来帮您扶着,走到您的目的地吧。
”夏雨搀扶着老奶奶,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虽然老奶奶走得慢,但夏雨一点也不嫌弃,他将老奶奶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
两人的目的地是十几分钟外的一家菜市场,夏雨坚持把老奶奶送到目的地后,才告别离开。
夏雨的同学小明看到这一幕后,心生敬佩之情。
他也懂得了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从此以后,小明有机会便会主动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夏雨的善举并没有停止。
一天,夏雨听说他的同学小华家里着火了,他马上跑到小华家,看到小华一家人慌乱无助地站在门口,他立刻上前询问情况。
小华说:“夏雨,我的家着火了,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
”夏雨冷静下来,他知道不能慌乱,稳定了一下大家的情绪。
他迅速拿起电话拨打了119报警电话,并告诉小华一家要立刻撤离危险地带,找到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
夏雨接着通知了小华的邻居,让他们也赶紧撤离。
在等待消防车赶到的过程中,夏雨安慰着小华一家,让他们保持镇静,同时勇敢地站在火场外等待救援。
最终,消防车赶到了火场,成功扑灭了火势,没有人受伤。
大家对夏雨充满感激和敬佩,说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夏雨并没有因为别人的赞美而骄傲自满,他继续保持着一贯的谦虚和善良。
有一天,夏雨来到学校的操场上,发现一个同学正哭得泣不成声。
他上前安慰道:“同学,你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吗?”同学抹着泪说:“我不小心把自行车弄坏了,爸爸一定会很生气。
”夏雨听后笑了笑说:“没关系,我帮你修好它,你爸爸也不会生气的。
”夏雨知道同学叫小明,是一个非常爱钻研的孩子,他经常在学校的红楼修理各种东西,对此非常熟练。
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育教学案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育教学案例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育教学案例1. 概述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如何将信息化教育手段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有效结合,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育教学案例,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信息化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意义在信息时代,学生接触和获取信息的途径日益多样化,并且信息量巨大。
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他们正确处理信息、辨别是非、判断价值的能力。
3. 常见的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育教学案例提供一些常见的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育教学案例,以便教师和学生借鉴和参考:3.1 网络谣言的辨识与应对通过介绍网络谣言的特点、危害和常见辨识方法,引导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正确对待信息,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鉴别能力。
3.2 法律与伦理的冲突案例分析选取一些法律与伦理存在冲突的案例,例如尊重隐私与网络安全之间的矛盾,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激发他们思考伦理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并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3.3 虚拟社交平台的安全使用通过讲解虚拟社交平台的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社交平台,加强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个人隐私保护意识。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在信息化时代,将信息化教育手段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十分必要且有效。
信息化教育能够提供更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拓宽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道德价值观的途径。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工具、辨别是非和判断价值的能力,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5. 总结和回顾初中道德与法治信息化教育教学案例的设计和实施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芳龄特点和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帮助他们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
初中道德法治案例情景模拟
初中道德法治案例情景模拟
情景一:校园作业抄袭事件
在一个初中班级里,小明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小强则常常埋头苦读,但成绩不太理想。
某天,老师布置了一份作业,小明完成得很出色,而小强却无法完成,于是他决定抄小明的作业交上去。
小明发现了小强的举动,心里十分矛盾。
他知道抄袭是不对的,但又不想惩罚
小强,毕竟他是个看似努力的人。
这时,小强主动找到小明,请求不要告发他。
小明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
情景二:电子设备使用纠纷
在学校的电脑实验室,小华借用了小李的数码相机,但在归还时发现屏幕被摔
碎了。
小华承认自己的过失,但表示无法赔偿。
小李因为这台相机很重要,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这样的情况下,小华应该如何承担责任呢?
情景三:学校偷窥事件
在学校的更衣室里,小丽发现小亮在尝试偷窥女生的行为。
小丽很困惑,应该
如何应对这种不道德行为呢?
在这个情况下,小丽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这一事件呢?
结语
这些案例情景模拟,展示了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道德法治问题。
学生们
应该学会正确的处理这些问题,保持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出生命的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甘于平凡,也乐于创造生命的伟大。
【能力目标】1.增强运用给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2.初步形成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的精彩,能力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
【知识目标】1.认识到不同的生活态度,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2.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依存,在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3.明确生命虽然平凡,却也能够创造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生命的贫乏与充盈,认识到不同的生活态度,会有不一样的人生;2.理解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依存,在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
【难点】认识到生命的平凡与伟大。
三、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青春烈火》,边听边思考:什么是烈火青春,如何成就烈火青春?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学习《活出生命的精彩》。
环节二:新课讲授1.贫乏与充盈过渡语:同学们,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会和许多人相遇,会有很多人吸引着你,那么介绍一下你的偶像,说一说他们的美好品质。
活动一:介绍你的偶像教师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偶像,举出他\她的重要事迹以及你喜欢他\她的原因。
学生分享,教师进行总结:同学们的偶像都有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与经验,都在创造人生的价值。
其实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会影响人们的生命的质量。
活动二:16岁的自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材料,大胆设想16岁的自己,思考下列问题:(1)同是16岁的中学生,生活环境不同,身上却有相同的地方,请你说说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2)你期待自己的16岁时将会是什么样的?(3)如何让生命充盈?学生回答:我希望我的16岁是阳光灿烂的,取得好的成绩,有很多好朋友,也希望通过参加活动得到实践。
教师总结:生命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同学们现在还是人生的起点,一定要热爱学习,乐于实践,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他人服务,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让生命充满色彩和活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学故事。我们不乱扔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学故事。
我们不乱扔
在这节课中,我们研究了不乱扔垃圾,爱护公共环境的重要性。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空间,教育学生注意保持公共环境的卫生,特别是我们研究和生活的环境。
我为了让孩子理解课文中“我喜欢哪种环境”的意思,展示了一组垃圾成堆的环境图片,并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看了这组图片的感受。
然后,我展示了___中现实生活的场景图片,并与
前一组环境图片做比较,引导他们说出他们喜欢哪种情境。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记住环保的重要性。
虽然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了“不乱扔果皮纸屑”的说教,但是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
为了强化意识,我除了按照教材上的要求“看图说话”外,还让学生互相监督,养成随时捡拾垃圾好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虽然孩子们不能够时时刻刻地想到环境保护,但是我们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更加重视环保,一部分孩子自己主动地去扔垃圾了,这是一个不错的效果。
其实,孩子不把垃圾扔到垃圾箱并不是因为他们懒惰不去扔,而是环保的概念在他们的小小心灵中还没有定位、没有记住。
孩子们的乱丢垃圾现象多数是无意识的,因此老师需要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
现在,班里有意识的孩子不仅自己能做得很好,还能提醒别的小朋友扔垃圾。
如果哪个小朋友没有将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会自己替他捡起来,有的就一直追着那个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进去。
这表明孩子的确有能力,我们要相信孩子!。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的梦想》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的梦想》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第⼋课中国⼈中国梦第1课时我们的梦想1 教学分析【教学⽬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民族复兴梦。
教学难点:新时代、新征程。
2 教学过程⼀、导⼊新课由中国⾳乐家协会主办的“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程——《听见中国听见你》2017年度优秀歌曲推选活动”⼊选的20⾸精品歌曲之⼀精准扶贫主题歌曲《⼭杏花开的时候》描绘了⽼百姓看到扶贫⼲部在⼭杏开花的春天来到了⾃⼰的村⼦,带领乡亲们修路架桥,把⼭前⼭后的⼭杏都运出了村⼦,卖到全国各地。
“⼭杏花”这⼀形象为⼈们描绘出⼀幅春光⽆限、丰收在望的美好场景,象征⽼百姓对幸福美好⽣活的热切向往。
思考:歌曲《⼭杏花开的时候》反映了⼈们的什么⼼声?教师总结:反映了对美好⽣活的向往,过幸福⽣活的社会梦想。
⼆、新课讲授⽬标导学⼀:民族复兴梦(⼀)中国梦的追求1.材料呈现:全⾯⼩康是全体中国⼈民的⼩康,不能出现有⼈掉队的情况。
“⼗三五”时期,必须横下⼀条⼼,加⼤⼒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现⾏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脱贫攻坚⼀定要抓住精准,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找对“穷根”,明确靶向。
2.问题: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提⽰:我国现在的⼩康存在不平衡现象。
3.教师总结:(1)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夙兴夜寐,执着地追求实现⼩康、过幸福⽣活的社会梦想。
(2)新中国成⽴以来,尤其是改⾰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历经艰苦探索,重新焕发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康的历史性跨越。
百年梦想插上了腾飞翅膀。
(3)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标是,到建党⼀百年时,全⾯建成⼩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百年时,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梦的内涵1.阅读教材第106-107页“探究与分享”。
2.问题:你同意这些说法吗?你是如何理解中国梦的?3.共同总结:(1)不同意。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案背景学习中有苦更有乐。
作为初中生,面对初中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学生会遇到很多困难,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因而产生畏难情绪,这对学生的学习信心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帮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内心激发学生的实践性学习兴趣,逐渐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调控,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就显得十分必要。
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真正做到珍惜学习机会,热爱学习。
二、教材分析1、本课的地位、作用本框题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主要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本课《享受学习》的教学主题是让学生认识学习,感受学习,从而领悟学习带来的无穷乐趣,能够喜欢学习。
教学设计应通过体验的教学方式从学生已有的学习,尤其是进入中学这一阶段对学习的亲身感受出发让学生体会学习中的快乐,进而让学生感受到享受学习权利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其次,从探索世界奥妙的角度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体会学习的快乐。
2、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到学习苦中有乐,领会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能够喜欢学习;懂得良好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从而学会感激家庭、感激学校、感激社会,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及终身学习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感悟。
知识与能力目标:懂得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是苦乐交织的一种认识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活动;意识到学习能不断认识和发现自我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无穷快乐。
同时提高自主学习、克服困难和辨证思维的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验学习活动的苦与乐,认识学习的必要性。
道德与法治教学故事
道德与法治教学故事
故事一:门外之鹿
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鹿,一只生活在山间,另一只生活在山外。
山外的鹿每天都可以有好的食物吃,而山间的鹿对食物的来源十分艰难,每天只能吃一点山上的少许草,把肚子空空的。
有一天,山外的鹿看到山间的鹿又饿又累,就建议它去山外去找点好吃的,而山间的鹿却害怕,因为它觉得自己不敢离开自己的家,不敢离开自己枯萎的草地,所以拒绝了山外鹿的邀请。
山外鹿听到这样的话很生气,因为它觉得自己在友情上做了尽力,可以让它至少不会再饿着肚子了,但却被山间的鹿嫌弃。
于是,山外鹿给了山间的鹿一个教训:「会受到朋友的帮助,而不是被动等待有人来帮你。
」
故事二:小猫学会飞
小猫有一天发现自己可以飞,它兴奋极了,他开始把自己毛茸茸的尾巴抖动,然后往上挣扎,终于他成功的飞到树木的叶子上。
小猫很自豪的发出一声欢呼,又一次的把尾巴抖动,但
是它却发现自己的尾巴竟然被卡在了树枝上,它无可奈何的只能叫出声,期待着有人来救它。
就在这时,一只乌鸦飞过来,它看见小猫的困境,便落在树枝上,用它的喙把小猫的尾巴拨了下来,小猫便自由了。
小猫十分感动,谢谢了它们,然后小猫就继续学习如何更优秀的把自己的尾巴抖动,好让自己可以飞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去。
小猫学会了:人不能分开,总要有朋友帮助,彼此之间才能相互协助,实现梦想。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遵守规则教学课件
违背了规则,我 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自 己的良知,还有可能 会失去自由,甚至是 生命。
同学们怎么看待插图中人物的“自由”?
欠债还钱, 天经地义
只为索要工程“介绍费”, 竟采取非法拘禁他人的犯罪手段, 结果钱没要到,兄弟三人却因触 犯法律被抓,可谓得不偿失。
➢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
B.自觉遵守规则 D.学会放弃自由
基础训练
6.在一个公厕里,一个七岁的小男孩小便后,因不会使用新 型冲水器,于是就到外边求助大人帮助他完成冲水这个步 骤。下列对这件事的看法错误的是( A ) A.小男孩有些小题大做,没有必要 B.小男孩心中有规则,并自觉遵守规则 C.我们要学习小男孩的这种自律精神 D.人人遵守规则,才能让大家更好地享受生活
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 提下,提醒、监督、帮 助他人遵守规则。
方法与技能
劝导的技巧
1 有“礼”。
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
2 有“理”。
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告 诉他: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 么做。
3 有“节”。
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 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如人身安全 受到威胁,要机智地向他人求助,或拔打110报警 电话寻求支援。
探究与分享
教材31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儿童的平均 身高也在增长。根据这种情况,2010年,全国铁 路儿童票的身高限制从1.1米至1.4米调整为1.2米 至1.5米,即随同成年人旅行的身高1.2米到1.5米 的儿童,享受半价客票优惠。
你还知道哪些被改进的规则?说说为什么有 这些变化。
为什么要改进规则呢?
初中道德与法治_《生命因奉献而精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导入:1、巴金说:“人吃米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米。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么活着是为了什么呢?2、欣赏数字故事《美丽的生命》。
思考:“看了数字故事,我们有怎样的感受?你觉得这些人的生命美吗?美在哪里?”学生:奉献老师:正因为这些人的奉献,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而他们的生命也因为奉献而变的更加美丽。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寻关于奉献的话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关于“美丽生命”的话题,古往今来,无数先贤智者、仁人志士,都有追求“美丽生命”的答案。
下面让我们走进《朗读者》栏目,一起聆听先贤智者、仁人志士的声音,下面有请节目主持人。
2、下面,把时间交给了老师,回到我们的课堂。
请大家思考感悟:“美丽生命”如何才能去实现?生答老师总结:对,美的生命是有价值的生命,是有人生意义的生命。
小草把绿色献给大地,清泉用甘醇浇灌秧苗,红日用光和热驱走严寒,人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生命的价值。
3、老师:付出和奉献创造生命的价值,创造生命的美好,那么,你还知道具有奉献精神的故事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人物——2016感动中国人物,大家谁知道他们的故事。
你还知道具有奉献精神人物的故事吗?——这样的人可以是你课下搜集的,也可以是自己生活中身边人的故事。
4、有人说,只有干轰轰烈烈的大事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有人说,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好本职工作也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你是怎样想的,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答5、那么,不同的生命的人,生命价值的体现的形式是不是一样的呢?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每个人处在不同环境、岗位,以不同的形式做着贡献,以不同的形式体现生命的价值请同学们思考:有没有人的生命价值没有,甚至是生命对他人、对社会有害无益呢?5、下面请六组同学阅读:《有的人》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对比两种人生命价值,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学生回答师生总结: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而在于是否为社会、他人有所奉献。
三、情景剧场,走进生活老师过渡:在我们追求美丽生命,多彩生活的路上,奉献更给我生命更多的东西?1、下面请看情景剧表演《小明变快乐了》老师:请同学们思考:现在的小明越来越快乐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的小明,感到自己是个“大傻瓜”,为什么?通过同学们的反思感悟,我们能得出奉献给我们带来什么东西?2、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故事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故事在初中教育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还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
本文将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来说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故事开始于一个普通的初中班级。
班级里有一名学生叫小明,他是班级里的班长。
小明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但有一次他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有一天,小明在学校食堂吃午饭时,看到有同学偷偷把一袋饼干放进自己的口袋里。
小明心里很矛盾,他知道偷东西是不对的,但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最后,小明选择了保持沉默。
过了几天,学校食堂的工作人员发现了饼干的丢失,并决定进行调查。
调查的过程很顺利,因为监控录像清楚地显示了小明旁边同学的行为。
小明被盗窃的同学指认并被带到校长办公室接受处罚。
校长在对小明进行谈话时,小明承认了自己的沉默和错误。
校长非常失望,他告诉小明,作为班长,他有责任维护班级的纪律和公平性,但小明的行为违反了这些原则。
校长决定给小明一个机会来改正自己的错误,并同时提醒他,保持沉默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
接下来的几天,小明在班级里感到非常尴尬和内疚。
他意识到他在面对道德抉择时没有勇气,他也明白了为什么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讲述了关于诚实、勇敢和责任的故事。
小明被这些故事深深地打动,他决心要改正自己的错误,并在班级里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榜样。
小明主动找到班级里的同学,道歉并承诺以后会保持诚实。
他还向学校食堂的工作人员道歉,表示自己会更加关注学校的秩序和公平性。
小明的行动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共鸣。
大家感谢他的勇气和诚实,并表示会向他学习。
班级重新建立了秩序,同学们也更加注意遵守规则和法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
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责任感。
在教育中,故事往往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理解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
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核心素养——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
探索篇誗核心素养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核心素养———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代清华(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实验中学,山东青岛)创设生活情境是初中学科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应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热情,还能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是非辨别意识,为社会培养坚强独立、积极向上、拥有健全人格的人才。
基于此,从三个方面探讨创设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紧贴实际生活,创设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能产生带入感,提高参与度,而联系实际生活,可以最大化地引发学生的情感认知,进而为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素养提供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实效性。
但生活情境的创设不是随意地从实际生活中汲取素材的,而要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结合,挑选具有品德教育意义的实际生活素材,这样才能起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守护生命”的教学中,教师利用网络的便捷,对500名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初中生睡眠时间不足,经常晚睡晚起。
教师联系初中生实际生活习惯的调查内容创设情境,分析初中生日常生活中晚睡的原因,并适当引出长期的晚睡对人类生命的危害。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中,联系自身的日常生活习惯,发现自己与情境中相同的地方,扩大学生的情感认知,反思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体会生命的可贵之处,认识到守护生命、重视健康的重要性。
二、结合当下的时事热点,创设生活情境初中生都是未成年人,社会经验、阅历不足,思想较为单纯,好奇心重,对一些社会生活现象的是非辨别的界限认识不清晰,容易受到周围人和其他信息来源的影响。
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当下的时事热点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讨论热情,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中理解教学内容知识,并在讨论中辨别是非,弥补生活经验不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个人知识层面,提升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德育目标,进而培育初中生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小故事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小故事一、小狐狸的诚实从前,有一只聪明的小狐狸,它非常喜欢偷蛋。
一天,小狐狸又偷了一颗鸡蛋,高兴地跑回洞穴里。
可就在这时,一只大老鹰飞过来,看见了小狐狸嘴里的蛋。
大老鹰严厉地问:“小狐狸,这个鸡蛋是你偷的吗?”小狐狸心虚地点了点头。
大老鹰责备地说:“偷东西是不对的行为,你必须要明白这一点。
做人要诚实,不可以用欺骗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你现在应该将这颗蛋交还给鸡妈妈。
”小狐狸明白了大老鹰的教诲,它领悟到了诚实的重要性,立刻将蛋放回了原处。
从那天起,小狐狸再也没有偷蛋的念头,变得诚实正直,受到了大家的尊重。
二、助人为乐的小志愿者一天,初中生小明在学校的操场上看到一个小女孩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那里,样子很伤心。
小明心怀善意,走过去询问她的情况。
原来,小女孩名叫小丽,刚刚转学到这个城市,她迷路了,不知道怎么回家。
小明立刻主动帮助她查找地图,并询问她家的地址。
小丽感激地告诉了小明地址,两人一起走到了小丽家门口。
正当小丽要回家的时候,她突然想起自己还没有交到新朋友。
她害怕一个人在新学校中感到孤单。
小明立刻主动承诺:我可以带你去学校介绍给我的朋友们认识,让你快速融入我们。
从那以后,小明和小丽成了最好的朋友,小丽通过小明介绍,很快结交了其他同学,融入了新的环境。
小明帮助别人的行为感染了身边的同学,一起参与到各种志愿活动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友谊的火种初中生小海非常羡慕他的同班同学小云,因为小云不仅能力出众,而且人缘很好,是班级的风向标。
小海梦想着能像小云那样受到大家的欢迎,于是他不停地模仿小云,试图给人留下好印象。
可是,不管怎么努力,小海都无法像小云那样受人欢迎。
有一天,小海的想法突然改变了。
班上的一位同学,因为病情突然加重,住进了医院,每天都需要人照顾。
小海心生一计,他便主动去医院陪伴这位同学,送去了班级里其他同学准备的礼物和祝福。
从此,小海的改变让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他渐渐受到班级里的尊重和喜欢。
关注核心素养 打造魅力课堂——以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走近老师》教学为例
动,学习应与一定生活情境相联系。当学习内容和学生 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 高。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生 活实际,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走近老师》 中的“风格不同的老师”时,笔者设计了一个“真心话大 表白——我们老师很特别”活动:请同学们在卡片上用 最简洁的语言描述班级任课老师的风格特征,让其他同 学来猜猜卡片上描述的是谁。描述的同学不能说出这 个老师的年龄和所教学科,可以多角度描述,如外貌、爱 好、性格、上课特色等等。然后让学生探究思考:造成每 位老师风格迥异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这些差 异的?
三、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实效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抽象性、逻辑性很强,因此教 师在课堂教学中,科学优化教学环节,合理整合课程资 源,认真设计教学流程,至关重要。教师要注重引导学 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 习,体会学习带来的快乐。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在课堂 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被关注和 积极思考的状态,促使其积极体验和感受,从而获得情 感上的认同和认识上的提高。课堂上,教学环节自然流 畅,教学过程井然有序,教学效果才能明显提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走近老师》 时,笔者将教学分为四个环节展开,层层推进:第一环节 “教师职业初了解”,第二环节“教师职业我深知”,第三 环节“风格迥异我尊师”,第四环节“课外拓展我能行”。 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问题,都要做到环环相扣,过渡自 然,思路清晰,构建合理,使学生一目了然。整节课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_《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二框《深深浅浅话友谊》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友谊会给我们带来快乐,也会带来烦恼。
要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能认同友谊的一些重要特质,接受友谊的改变,能体会到竞争本身不会伤害友谊,认同友谊必须要坚持原则。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故事情景分析、合作探究等方法,懂得友谊的特质,澄清对友谊的认识误区,正确处理交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辨别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友谊最重要的一些特质;认识到对友谊的理解会存在的一些误区。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友谊的特质、友谊的澄清教学难点:友谊的澄清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反思性教学四、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活动一:一起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师导入:我们都渴望友谊地久天长,渴望与朋友建立真挚持久的友情,那么什么样的友情才是真挚持久的友情呢?朋友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有时也会带来烦恼和困惑,那么如何解决与朋友交往中的烦恼和困惑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悟友谊的特质、澄清我们对友谊的困惑和认识误区,一起来学习《深深浅浅话友谊》(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活动二:运用经验,请你选择在你和你的朋友之间,你最看重的是什么?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三项,并说一说理由。
理解、信任、忠诚、趣味相投、诚信、友善、相互喜欢、支持、亲密无间、平等、陪伴、帮助……师生归纳:理解、信任、忠诚、亲密无间等都是友谊的一些特质。
正是朋友之间相互理解信任、相互喜欢、彼此忠诚等等,让我们和朋友之间形成了亲密的关系。
友谊本质上是我们与朋友之间的一种亲密的关系。
过渡语:友谊还有哪些特质是比较重要的呢?我们通过《小杰和他朋友们的故事》一起来探究一下。
活动三:观看视频故事《小杰和他的朋友们(一)相识相知》,感悟友谊故事内容:小杰旁白:今天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小亮,是随着进城务工的父母转学到这里的。
他穿着朴素,人看起来呆呆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守护生命》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守护生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生命可贵,树立守护生命的责任意识,增强安全意识。
养成关心身体状况的习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的态度以及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对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能力目标: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形成一定的分析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
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和调控情绪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守护生命包括爱护身体、关注心理健康和养护精神三个方面;理解自己的生命是宝贵的;理解关心身体和心理状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是一种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态度。
理解精神富足,养护精神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守护生命要做的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
分析:初一的学生对于生活习惯问题认识不深,自制力差;需要引导学生重视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并且理解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的重要性,明确这是一种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态度,并乐于落实到行动中。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情景1:Twitter上引起热烈讨论的一张照片。
小女孩名叫Adi Hudea,4岁。
照片拍摄于2015年,叙利亚与土耳其交界的Atmen难民营。
看到摄影师举起长长镜头对准她的时候Adi以为那是一把枪。
于是,她举起双手表示投降。
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受到万千宠爱的宝贝却要随时要面对着人生的终极威胁 ----死亡。
当时,她抿着嘴,恐惧发自内心,浑身颤抖,举起双手的动作如此熟练。
展示情景2:这张照片拍摄于2015年也门撤侨现场,中国海军姐姐牵着这位小妹妹准备登上回中国的军舰。
问题:两个战火中的小女孩何以震撼全世界?【归纳】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和健康是最基本的,珍视生命、守护生命是国家的责任。
守护生命也是我们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态度。
本节课,让我们一起探究如何守护生命。
【新课讲授】环节一:爱护身体1.爱惜健康,拒绝不良生活习惯【展示情景】体育课后,大汗淋漓地冲进教室小李同学迅速打开空调,温度调到最低16℃。
站在空调口处吹风乘凉,心满意足地喊着:“热死我了!好凉快!”其他同学也纷纷凑过来。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故事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故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故事马家岗中学王远平二〇一八年七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故事我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已经十年了,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学生不爱学,教师教学累,授课效果却不太理想。
通过不断的教学体会,我认为面对现在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还有感情也就是教师的爱。
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
学生需要老师的抚慰,盼望老师的理解,同时更害怕受到来自老师的伤害。
所以和学生相处,必须用真心去接纳学生,用真情去投入,并且对象是全体学生。
我相信扎实的基本功、高尚的敬业精神加上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这样的教师一定会被学生所承认,一定会受学生爱戴。
这一定是每一位教师孜孜不倦所追求的。
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反思,并且在反思中逐步成长并走向成熟。
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
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
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他们的能力素质的培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而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
一句话,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转,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
就拿我去年教学节开设的一节公开课来说,课题是“认识自我”,由于是公开课,所以要试讲几次,那我就拿试讲课和公开课对比来讲一下初中政治教学。
试讲课我首先以一则神话故事—逞强的青蛙导入教学,通过学生的阅读,然后回答,青蛙为什么会死?学生回答因为没有自知之明。
从而进入新课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也注意设置了情境,用公交车上的一幕幕通过学生的分析来揭示,人不仅具有外在美,更重要的是内在美;紧接着我又设置了两张表格来让学生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会全面地认识自己。
最后教师加以小结。
当时设计这节课时觉得已经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但实际上课堂气氛不活跃,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收获也较少,没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故事
马家岗中学
王远平
二〇一八年七月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故事
我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已经十年了,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学生不爱学,教师教学累,授课效果却不太理想。
通过不断的教学体会,我认为面对现在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还有感情也就是教师的爱。
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
学生需要老师的抚慰,盼望老师的理解,同时更害怕受到来自老师的伤害。
所以和学生相处,必须用真心去接纳学生,用真情去投入,并且对象是全体学生。
我相信扎实的基本功、高尚的敬业精神加上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这样的教师一定会被学生所承认,一定会受学生爱戴。
这一定是每一位教师孜孜不倦所追求的。
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反思,并且在反思中逐步成长并走向成熟。
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
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
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他们的能力素质的培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而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
一句话,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转,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
就拿我去年教学节开设的一节公开课来说,课题是“认识自我”,由于是公开课,所以要试讲几次,那我就拿试讲课和公开课对比来讲
一下初中政治教学。
试讲课我首先以一则神话故事—逞强的青蛙导入教学,通过学生的阅读,然后回答,青蛙为什么会死?学生回答因为没有自知之明。
从而进入新课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也注意设置了情境,用公交车上的一幕幕通过学生的分析来揭示,人不仅具有外在美,更重要的是内在美;紧接着我又设置了两张表格来让学生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会全面地认识自己。
最后教师加以小结。
当时设计这节课时觉得已经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但实际上课堂气氛不活跃,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收获也较少,没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课后,同事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我根据他们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思考将整节课进行了修改,所以,公开课有了一定的修改。
在公开课上,我首先将情境导入作了较大的修改,将原先的故事删除,改为照镜子活动,由我首先拿出一面小镜子照照自己,向学生说:“今天的气色还不错,满精神的”,然后将镜子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也照一照自己,并依次传递给每一个同学,然后,我再问同学,照过镜子后,你看清自己了吗?由此导入教学。
这样我发现,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也为下面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将公交车上的场景由原先的简单图片呈现,换用了fiash动画,这样也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回答起问题来也比试讲课容易、准确得多。
紧接着的两张有缺点的表格我继续沿用了,但在学生回答时我却注意挖掘孩子的答案,进行及时的教育,例如:有一个孩子平时有不遵守纪律的缺点,有爱劳动的优点,他已经看到了这一切,较全面地看待了自己,我就对他加以及时的表扬,而且,我发觉这节课他十分地遵守纪律,而且积极回答问题,表现很好。
所以,我有及时地对他加以鼓励,让他明白人不是一层不变的,缺点是可以改掉的,今天你就做得很棒,以后要继续努力。
.这样一来,让这个孩子在这节课上真的有所收获,真正长大了。
我也抓住这一时机以这个孩子的表扬和鼓励作为课堂小结,显得十分的自然。
总的来说,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孩子
通过这节课也确实有所收获,所以,是成功的。
两节课的教学效果后节明显好于前街,这一对比让我对初中政治教学有个更深的思考:在政治教学中,一个良好的开头可以使后面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趣味性的情景导入非常重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中积极思考;初中政治教学的事例列举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身份,这样才能引起共鸣,让学生真正融入教学;每节课的教学要让孩子有所收获,所以,对于孩子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行为和表现时,要能及时地加以点评,让他今后的行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也正是七年级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
总的来说,初中政治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很重要,还有很多需要去探讨和研究,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及时总结,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
通过实践,我发现课前时事演讲和音乐穿插教学效果很好。
课前演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使大家自我表现欲得到满足。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时事演讲提出明确要求:必须是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新闻;必须有自己的评论;时间不超过3分钟;不许播报娱乐新闻和广告。
初中生由于身心发育逐渐成熟,其自尊心、自信心日趋强烈,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认同,反感别人对自己喋喋不休的说教,并有强烈的表现欲。
课前时事演讲正好符合学生的这种心态,所以很受学生欢迎。
课前时事演讲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
比如在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有位学生就以近几年来沙尘暴频繁袭击北方,我们县也出现浮尘天气这一事件发表了见解。
他认为这是某些人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公共财产,他大声呼吁同学们要勇于挺身而出,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并把着眼点放在大家要“保护环境”这一主题上来。
演讲结束了,学生的热情依然很高涨,此时我开始了这一课的讲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一种教学方法是课中穿插音乐,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注意力,改变学
生长期以来对政治课枯燥无聊的看法,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
在讲《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一课时,我给学生们放了一首傅笛生的《众人划桨开大船》:“一只竹篙耶,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吆,开动大帆船;一棵小树耶,弱不经风雨;百里森林吆,并肩耐岁寒,耐岁寒……”通过这首慷慨激昂的歌曲,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们明白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仅凭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大家心连心手挽手,才能最终实现。
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尝试过插播公益广告、通过小品演绎教材内容等方法。
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总之,教无定法,教学有法。
只要我们广大政治教师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大胆搞好教学改革和创新,勇于探索,思想政治课是可以为学生所喜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