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章习题及答案整理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解答(完整版)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解答(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79ed1af46527d3250ce000.png)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解答一、复变函数部分习题解答第一章习题解答1、证明Re z 在z 平面上处处不可导。
证明:令Re z u iv =+。
Re z x =,,0u x v ∴==。
1ux∂=∂,0v y ∂=∂,u v x y ∂∂≠∂∂。
于是u 与v 在z 平面上处处不满足C -R 条件, 所以Re z 在z 平面上处处不可导。
2、试证()2f z z=仅在原点有导数。
证明:令()f z u iv =+。
()22222,0f z z x y u x y v ==+ ∴ =+=。
2,2u u x y x y ∂∂= =∂∂。
v vx y∂∂ ==0 ∂∂。
所以除原点以外,,u v 不满足C -R 条件。
而,,u u v vx y x y∂∂∂∂ , ∂∂∂∂在原点连续,且满足C -R 条件,所以()f z 在原点可微。
()0000x x y y u v v u f i i x x y y ====⎛⎫∂∂∂∂⎛⎫'=+=-= ⎪ ⎪∂∂∂∂⎝⎭⎝⎭。
或:()()()2*000lim lim lim 0z z x y z f z x i y z∆→∆→∆=∆=∆'==∆=∆-∆=∆。
22***0*00limlim lim()0z z z z z z zzz z z z z z z z z=∆→∆→∆→+∆+∆+∆∆==+−−→∆∆∆。
【当0,i z z re θ≠∆=,*2i z e z θ-∆=∆与趋向有关,则上式中**1z zz z∆∆==∆∆】3、设333322()z 0()z=00x y i x y f z x y ⎧+++≠⎪=+⎨⎪⎩,证明()z f 在原点满足C -R 条件,但不可微。
证明:令()()(),,f z u x y iv x y =+,则()33222222,=00x y x y u x y x y x y ⎧-+≠⎪=+⎨+⎪⎩, 33222222(,)=00x y x y v x y x y x y ⎧++≠⎪=+⎨+⎪⎩。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解答(完整版)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解答(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327a73031126edb6f1a1034.png)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解答一、复变函数部分习题解答第一章习题解答1、证明Re z 在z 平面上处处不可导。
证明:令Re z u iv =+。
Re z x =,,0u x v ∴==。
1ux∂=∂,0v y ∂=∂,u v x y ∂∂≠∂∂。
于是u 与v 在z 平面上处处不满足C -R 条件, 所以Re z 在z 平面上处处不可导。
2、试证()2f z z=仅在原点有导数。
证明:令()f z u iv =+。
()22222,0f z z x y u x y v ==+ ∴ =+=。
2,2u u x y x y ∂∂= =∂∂。
v vx y∂∂ ==0 ∂∂。
所以除原点以外,,u v 不满足C -R 条件。
而,,u u v vx y x y∂∂∂∂ , ∂∂∂∂在原点连续,且满足C -R 条件,所以()f z 在原点可微。
()0000x x y y u v v u f i i x x y y ====⎛⎫∂∂∂∂⎛⎫'=+=-= ⎪ ⎪∂∂∂∂⎝⎭⎝⎭。
或:()()()2*000lim lim lim 0z z x y z f z x i y z∆→∆→∆=∆=∆'==∆=∆-∆=∆。
22***0*00limlim lim()0z z z z z z zzz z z z z z z z z=∆→∆→∆→+∆+∆+∆∆==+−−→∆∆∆。
【当0,i z z re θ≠∆=,*2i z e z θ-∆=∆与趋向有关,则上式中**1z zz z∆∆==∆∆】3、设333322()z 0()z=00x y i x y f z x y ⎧+++≠⎪=+⎨⎪⎩,证明()z f 在原点满足C -R 条件,但不可微。
证明:令()()(),,f z u x y iv x y =+,则()33222222,=00x y x y u x y x y x y ⎧-+≠⎪=+⎨+⎪⎩, 33222222(,)=00x y x y v x y x y x y ⎧++≠⎪=+⎨+⎪⎩。
高中物理物理解题方法:数学物理法习题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物理解题方法:数学物理法习题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e850f6650e52ea54189894.png)
高中物理物理解题方法:数学物理法习题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数学物理法1.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 的光滑绝缘半球面开口向下,固定在水平面上.整个空间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一电荷量为q (q >0)、质量为m 的小球P 在球面上做水平的匀速圆周运动,圆心为O ′.球心O 到该圆周上任一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02πθ<<).为了使小球能够在该圆周上运动,求磁感应强度B 的最小值及小球P相应的速率.(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答案】min 2cos m g B q R θ=cos gRv θθ=【解析】 【分析】 【详解】据题意,小球P 在球面上做水平的匀速圆周运动,该圆周的圆心为O’.P 受到向下的重力mg 、球面对它沿OP 方向的支持力N 和磁场的洛仑兹力f =qvB ①式中v 为小球运动的速率.洛仑兹力f 的方向指向O’.根据牛顿第二定律cos 0N mg θ-= ②2sin sin v f N mR θθ-= ③ 由①②③式得22sin sin 0cos qBR qR v v m θθθ-+=④由于v 是实数,必须满足222sin 4sin ()0cos qBR qR m θθθ∆=-≥ ⑤由此得2cos m gB q R θ≥⑥可见,为了使小球能够在该圆周上运动,磁感应强度大小的最小值为min 2cos m gB q R θ=⑦此时,带电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为min sin 2qB R v mθ=⑧由⑦⑧式得sin cos gRv θθ=⑨2.如图所示,在x ≤0的区域内存在方向竖直向上、电场强度大小为E 的匀强电场,在x >0的区域内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现一带正电的粒子从x 轴上坐标为(-2l ,0)的A 点以速度v 0沿x 轴正方向进入电场,从y 轴上坐标为(0,l )的B 点进入磁场,带电粒子在x >0的区域内运动一段圆弧后,从y 轴上的C 点(未画出)离开磁场。
数学物理方法课后答案 (2)
![数学物理方法课后答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cd34ad64783e0912a2162a18.png)
2
2+ 4 i
1+i
[( x 2 − y 2 ) + 2ixy ](dx + idy )
86 − 6i 3
= ∫ [ x 2 − (3 x − 2) 2 + 2ix(3 x − 2)](1 + 3i ) dx = −
(3)沿1 + i 到 2 + i ,再到 2 + 4i 的折线。
I =∫
2 1
2+ 4 i
L
∫ ∫
L
f (ξ )[
f (ξ ) Δ z ∫ L (ξ − z ) 2 (ξ − z − Δ z ) d ξ
ξ − z ( ξ − z − Δz )
2
d ξ , 现 在 讨 论 能 否 找 到 δ ( ε ), 使 当 Δ z < δ 时 d ,同 时 将 2
上 式 成 立 。 因 本 题 是 讨 论 Δ z → 0时 的 积 分 极 限 , 不 妨 令 Δ z < min z − ξ = d 代 入 有 Δ I ≤ δ
4 4 1 1 0 0
I3 = ∫ {[2(t2 + 3) + (2t)2 ]2dt + [3(2t)-(t2 + 3)]2tdt} = ∫ (24t 2 + 12 − 2t 3 − 6t )dt =
数学物理方法第三版答案
![数学物理方法第三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9b452c79563c1ec5da7142.png)
数学物理方法第三版答案【篇一:数学物理方法试卷答案】xt>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柯西问题指的是( b ) a.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 b. 微分方程和初始条件. c.微分方程和初始边界条件. d. 以上都不正确. 2.定解问题的适定性指定解问题的解具有( d)a.存在性和唯一性. b. 唯一性和稳定性. c. 存在性和稳定性. d. 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性.??2u?0,?3.牛曼内问题 ??u 有解的必要条件是( c)??n?f??a.f?0.b.u??0.c.?fds?0. d.?uds?0.???x(x)??x(x)?0,0?x?l4.用分离变量法求解偏微分方程中,特征值问题??x(0)?x(l)?0的解是( b )n?n??n???n??x ).b.( ?x ). a.( ??,cos?,sinllll????(2n?1)?(2n?1)??(2n?1)???(2n?1)??x ).d.( ?x ). c.( ??,cos?,sin2l2l2l2l????22225.指出下列微分方程哪个是双曲型的( d )a.uxx?4uxy?5uyy?ux?2uy?0. b.uxx?4uxy?4uyy?0.c.x2uxx?2xyuxy?y2uyy?xyux?y2uy?0. d.uxx?3uxy?2uyy?0.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2u?2u?2?2?0, 0?x??, t?0?t?x??1.求定解问题?ux?0?2sint, ux????2sint, t?0的解是(2sintcosx).??ut?0?0, utt?0?2cosx, 0?x????2.对于如下的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a(x,y)uxx?2b(x,y)uxy?c(x,y)uyy?dux?euy?fu?0其特征方程为( a(x,y)(dy)2?2b(x,y)dxdy?c(x,y)(dx)2?0). 3.二阶常微分方程y(x)?或0).4.二维拉普拉斯方程的基本解为( ln1().r1 ),三维拉普拉斯方程的基本解为r113y(x)?(?2)y(x)?0的任一特解y?( jx44x1(x) 3225.已知j1(x)?222sinx, j1(x)?cosx,利用bessel函数递推公式求??x?x23j3(x)?(221221dsinx(sinx?cosx)??x()()). ?xx?xdxx三、(15分)用分离变量法求解如下定解问题2??2u2?u??t2?a?x2?0, 0?x?l, t?0??u??u?0, ?0, t?0 ??xx?l??xx?0?u?x, utt?0?0, 0?x?l.?t?0?解:第一步:分离变量(4分) 设u(x,t)?x(x)t(t),代入方程可得x(x)t(x)x(x)t(t)?ax(x)t(t)??2x(x)at(x)2此式中,左端是关于x的函数,右端是关于t的函数。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集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3989081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d.png)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集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习题1,计算:(1),1)(1i ---。
(2),iii i 524321-+-+。
(3),5(1)(2)(3)i i i ---。
(4),4(1)i -。
(5),bi a +。
2,求下列复数的实部u 与虚部v ,模r 与幅角θ:(1),ii i i 524321----。
(2),1(2n+, 4,3,2=n 。
(3),i +1。
(4),3)i -。
(5),231i -。
3,设211i z +=,i z -=32,试用三角形表示21z z 及21z z 。
4,若21=+Z z θcos ,证明21=+m m zz θm cos 。
5,求下列复数z 的主幅角z arg :(1),iz 312+-=。
(2),6)z i =-。
6,用指数形式证明:(1),(1)2i i -+=+。
(2),i ii2125+=+。
(3),7(1)8(1)i i -+=-+。
(4),1011(12(1)--=-。
7,试解方程44(0)z a a +=>。
8,证明:(1),1212Re()Re()Re()z z z z +=+ ;一般1212Re()Re()Re()z z z z ≠。
(2),1212Im()Im()Im()z z z z +=+ ;一般1212Im()Im()Im()z z z z ≠。
(3),2121z z z z = ;一般2121z z z z +≠+。
9,证明:(1),2121z z z z +=±。
(2),2121z z z z ⋅=。
(3),1122(z zz z = (02≠z )。
(4),121212122Re()2Re()z z z z z z z z +==。
(5),()z z ≤Re ,()z z ≤Im 。
(6),2121212z z z z z z ≤+。
(7),222121212()()z z z z z z -≤+≤+。
高考物理物理解题方法:数学物理法习题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
![高考物理物理解题方法:数学物理法习题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c99d016294dd88d1d26b01.png)
高考物理物理解题方法:数学物理法习题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一、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数学物理法1.两块平行正对的水平金属板AB ,极板长0.2m L =,板间距离0.2m d =,在金属板右端竖直边界MN 的右侧有一区域足够大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3510T 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两极板间电势差U AB 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右图所示。
现有带正电的粒子流以5010m/s v =的速度沿水平中线OO '连续射入电场中,粒子的比荷810C/kg qm=,重力忽略不计,在每个粒子通过电场的极短时间内,电场视为匀强电场(两板外无电场)。
求: (1)要使带电粒子射出水平金属板,两金属板间电势差U AB 取值范围;(2)若粒子在距O '点下方0.05m 处射入磁场,从MN 上某点射出磁场,此过程出射点与入射点间的距离y ∆;(3)所有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t 。
【答案】(1)100V 100V AB U -≤≤;(2)0.4m ;(3) 69.4210s -⨯ 【解析】 【分析】 【详解】(1)带电粒子刚好穿过对应偏转电压最大为m U ,此时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加速大小为a ,时间为t 1。
水平方向上01L v t =①竖直方向上21122d at =② 又由于mU qma d=③ 联立①②③得m 100V U =由题意可知,要使带电粒子射出水平金属板,两板间电势差100V 100V AB U -≤≤(2)如图所示从O '点下方0.05m 处射入磁场的粒子速度大小为v ,速度水平分量大小为0v ,竖直分量大小为y v ,速度偏向角为θ。
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则2mv qvB R=④ 0cos v v θ=⑤2cos y R θ∆=⑥联立④⑤⑥得20.4m mv y qB∆== (3)从极板下边界射入磁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
如图所示粒子进入磁场速度大小为v 1,速度水平分量大小为01v ,竖直分量大小为v y 1,速度偏向角为α,则对粒子在电场中011L v t =⑦11022y v d t +=⑧ 联立⑦⑧得101y v v =101tan y v v α=得π4α=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则211mv qv B R ='⑨ 1mv R qB'=⑩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12π2πR m T v qB'==⑪在磁场中运动时间2π(π2)2πt T α--=⑫联立⑪⑫得663π10s 9.4210s t --=⨯=⨯2.如图所示,ABCD 是柱体玻璃棱镜的横截面,其中AE ⊥BD ,DB ⊥CB ,∠DAE=30°,∠BAE=45°,∠DCB=60°,一束单色细光束从AD 面入射,在棱镜中的折射光线如图中ab 所示,ab 与AD 面的夹角α=60°.已知玻璃的折射率n=1.5,求:(结果可用反三角函数表示)(1)这束入射光线的入射角多大?(2)该束光线第一次从棱镜出射时的折射角. 【答案】(1)这束入射光线的入射角为48.6°; (2)该束光线第一次从棱镜出射时的折射角为48.6° 【解析】试题分析:(1)设光在AD 面的入射角、折射角分别为i 、r ,其中r=30°, 根据n=,得: sini=nsinr=1.5×sin30°=0.75 故i=arcsin0.75=48.6° (2)光路如图所示:ab 光线在AB 面的入射角为45°,设玻璃的临界角为C ,则: sinC===0.67sin45°>0.67,因此光线ab 在AB 面会发生全反射 光线在CD 面的入射角r′=r=30°根据n=,光线在CD 面的出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i′="i=arcsin" 0.75=48.6°3.如图所示,在xOy 平面的第一、第四象限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第二象限有一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方向沿y 轴负方向。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2及答案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2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b50ba7284ac850ad02427d.png)
1. 计算221z dz z z --⎰的值,Г为包含圆周|z|=1在内的任何正向简单曲线。
解:我们知道,函数221z z z--在复平面内除z=0和z=1两个奇点外是处处解析的。
由于Г是包含圆周|z|=1在内的任何正向简单闭曲线,因此它也包含这两个奇点。
在Г内作两个互不包含也互不相交的正向圆周C1与C2,C1只包含奇点z=0,C2只包含奇点z=1。
那么根据复合闭路定理得: 221z dz z z --⎰=22122121c c z z dz dz z z z z --+--⎰⎰1122111111c c c c dz dz dz dz z z z z =+++--⎰⎰⎰⎰ =02204i i i πππ+++= 2. 求积分0cos i z zdz ⎰的值。
解:函数cos z z 在圈平面内解析,容易求得它有一个原函数为sin cos z z z +.所以 00111cos [sin cos ]sin cos 11122ii z zdz z z z i i i e e e e i e i ---=+=+--+=+-=-⎰ 3..试沿区域i 1ln(1)Im()0,Re()0||1,1z z z z dz z +≥≥=+⎰内的圆弧计算积分的值。
解:函数ln(1)1z z ++在所设区域内解析,它的一个原函数为21ln (1),2z +所以 i 222112222ln(1)11ln (1)|[ln (1)ln 2]12211ln 2ln 22243ln 2ln 2.3288i z dz z i z i i πππ+=+=+-+⎡⎤⎛⎫=+-⎢⎥ ⎪⎝⎭⎢⎥⎣⎦=--+⎰ 4.求下列积分(沿圆周正向)的值:1)||41sin 2i z z dz z π=⎰; 2)||412z 13z dz z =+-⎰(+); 解:由柯西积分公式得: ||41sin 2i z z dz zπ=⎰=0sin |0z z ==; ||4||4||12221226z 1313z z z dz dz dz i i i z z z πππ==+=•+•=+-+-⎰⎰⎰(+)= 5..求下列积分的值。
数学物理方程课后参考答案第二章
![数学物理方程课后参考答案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14e5547701f69e31433294ec.png)
第 二 章 热 传 导 方 程§1 热传导方程及其定解问题的提1. 一均匀细杆直径为l ,假设它在同一截面上的温度是相同的,杆的表面和周围介质发生热交换,服从于规律dsdt u u k dQ )(11-= 又假设杆的密度为ρ,比热为c ,热传导系数为k ,试导出此时温度u 满足的方程。
解:引坐标系:以杆的对称轴为x 轴,此时杆为温度),(t x u u =。
记杆的截面面积42l π为S 。
由假设,在任意时刻t 到t t ∆+内流入截面坐标为x 到x x ∆+一小段细杆的热量为t x s xuk t s x u k t s x u k dQ x x x x ∆∆∂∂=∆∂∂-∆∂∂=∆+221 杆表面和周围介质发生热交换,可看作一个“被动”的热源。
由假设,在时刻t 到t t ∆+在截面为x 到x x ∆+一小段中产生的热量为()()t x s u u lkt x l u u k dQ ∆∆--=∆∆--=111124π又在时刻t 到t t ∆+在截面为x 到x x ∆+这一小段内由于温度变化所需的热量为()()[]t x s tuc x s t x u t t x u c dQ t ∆∆∂∂=∆-∆+=ρρ,,3由热量守恒原理得:()t x s u u lk t x s x uk t x s t u c x t ∆∆--∆∆∂∂=∆∆∂∂11224ρ消去t x s ∆∆,再令0→∆x ,0→∆t 得精确的关系:()11224u u l kxu k t u c --∂∂=∂∂ρ或 ()()11222112244u u l c k xu a u u l c k x u c k t u --∂∂=--∂∂=∂∂ρρρ 其中 ρc k a =22. 试直接推导扩散过程所满足的微分方程。
解:在扩散介质中任取一闭曲面s ,其包围的区域 为Ω,则从时刻1t 到2t 流入此闭曲面的溶质,由dsdt nuDdM ∂∂-=,其中D 为扩散系数,得 ⎰⎰⎰∂∂=21t t sdsdt nuDM 浓度由u 变到2u 所需之溶质为()()[]⎰⎰⎰⎰⎰⎰⎰⎰⎰⎰⎰ΩΩΩ∂∂=∂∂=-=2121121,,,,,,t t tt dvdt t uC dtdv t u C dxdydz t z y x u t z y x u C M两者应该相等,由奥、高公式得:⎰⎰⎰⎰⎰⎰⎰⎰ΩΩ∂∂==⎥⎦⎤⎢⎣⎡⎪⎭⎫ ⎝⎛∂∂∂∂+⎪⎪⎭⎫ ⎝⎛∂∂∂∂+⎪⎭⎫ ⎝⎛∂∂∂∂=21211t t t t dvdt t uC M dvdt z uD z y u D y x u D x M 其中C 叫做孔积系数=孔隙体积。
高中物理物理解题方法:数学物理法习题知识归纳总结附答案
![高中物理物理解题方法:数学物理法习题知识归纳总结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315eaa2e3f5727a5e962e8.png)
高中物理物理解题方法:数学物理法习题知识归纳总结附答案一、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数学物理法1.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y轴右侧有一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分成I和II两个区域,I区域的宽度为d,右侧磁场II区域还存在平行于xoy平面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22B qdm,电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
坐标原点O有一粒子源,在xoy平面向各个方向发射质量为m,电量为q的正电荷,粒子的速率均为v=qBdm。
进入II区域时,只有速度方向平行于x轴的粒子才能进入,其余被界面吸收。
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求:(1)某粒子从O运动到O'的时间;(2)在I区域内有粒子经过区域的面积;(3)粒子在II区域运动,当第一次速度为零时所处的y轴坐标。
【答案】(1)π3mqB;(2)221π2d d+;(3)0【解析】【详解】(1)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2vBqv mR=则轨迹半径为mvR dqB==粒子从O运动到O'的运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60θ︒=周期为22R mT v Bq ππ== 所以运动时间为63T m t qBπ== (2)根据旋转圆的方法得到粒子在I 区经过的范围如图所示,沿有粒子通过磁场的区域为图中斜线部分面积的大小: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得面积为2212S d d π=+(3)粒子垂直于边界进入II 区后,受到的洛伦兹力为22q B d qvB m=在II 区受到的电场力为222q B d qE m=由于电场力小于洛伦兹力,粒子将向下偏转,当速度为零时,沿y -方向的位移为y ,由动能定理得2102qEy mv -=-解得212mv y d qE=⋅= 所以第一次速度为零时所处的y 轴坐标为0。
2.半径为R 的球形透明均匀介质,一束激光在过圆心O 的平面内与一条直径成为60°角射向球表面,先经第一次折射,再经一次反射,最后经第二次折射射出,射出方向与最初入射方向平行。
数学物理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数学物理方法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7d4f6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2.png)
数学物理方法课后习题答案数学物理方法课后习题答案数学物理方法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将数学和物理相结合,为解决物理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方法。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习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针对数学物理方法课后习题给出一些答案和解析。
1. 假设有一根长度为L的均匀细杆,质量为M,细杆的一端固定在原点O,另一端可以自由运动。
求细杆的转动惯量和转动轴上的质心位置。
解析:首先,根据细杆的定义,我们可以将细杆看作是一根连续分布的质点链。
设细杆的质心位置为x,将细杆分为两段,一段长为x,质量为m1,另一段长为L-x,质量为m2。
由于细杆是均匀的,所以m1/m2=(L-x)/x。
根据转动惯量的定义,细杆的转动惯量为I=∫r^2dm,其中r为质点到转动轴的距离,dm为质点的质量微元。
对于细杆的转动惯量,可以将细杆看作是一根连续分布的质点链,所以I=∫r^2dm=∫x^2dm1+∫(L-x)^2dm2。
根据质心的定义,细杆的质心位置为x=(m1*x+m2*(L-x))/(m1+m2)。
将m1/m2=(L-x)/x代入,化简得到x=L/2,即细杆的质心位置在中点。
2. 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沿着x轴运动,其位置关于时间的函数为x(t)=Acos(ωt+φ),其中A、ω和φ为常数。
求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关于时间的函数。
解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位置函数,可以求出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首先,速度的定义为v(t)=dx(t)/dt。
对位置函数求导,得到v(t)=-Aωsin(ωt+φ)。
然后,加速度的定义为a(t)=dv(t)/dt。
对速度函数求导,得到a(t)=-Aω^2cos(ωt+φ)。
所以,质点的速度关于时间的函数为v(t)=-Aωsin(ωt+φ),加速度关于时间的函数为a(t)=-Aω^2cos(ωt+φ)。
3. 一个质点受到一个外力F=mg和一个阻力F=-kv的作用,其中m为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k为阻力系数。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a93c40d16fc700abb68fcbc.png)
z z c ( 0为复常数, c为实常数 )
四川大学数学学院 邓瑾
第二章习题
6. 求下列函数的解析区域: (1)
f ( z ) xy iy
16. cos z在哪些曲线上取实数值. 17. 求下列各值:
(1) Ln( 1), ln( 1); Lni , ln i; L(3 2i ), ln( 2 i ) (2) 1 2 , ( 2) 2 , 2i , (3 4i )1 i (3) cos(2 i ), sin 2i
e d z , 并证明 z
z
0
14. 求积分
6
e cos cos(sin )d .
(1 z
C
z2
2 2
)
dz , 其中C为包围 i 且位于上半
平面的围线.
四川大学数学学院 邓瑾
四川大学数学学院 邓瑾
20. 求解析函数 f ( z ) u iv, 使其分别满足下列条件:
1 sin( n 1 2 ) 1 2 2sin k 1 2 n cos( n 1 1 2 ) (2) sin k cot 2 1 2 2sin k 1 2 (1) cos k
n
0 .
3. 利用复数的三角式或指数式计算下列各题:
(1) i (1 3i )( 3 i ); (2) ( 3 i )3 ; (3) 3 1 i
一、必做题 5i 1. 计算 2 3i 2. 用三角式及指数式表示下列复数,并求辐角一般值:
z 2 2i; z 3i; z 1 cos i sin
第一章习题
二、选做题 5. 如果是1的立方根的一个复根,求证: 1 2 0. 7. 用复数的指数式证明下列等式:
数学物理方法课后答案
![数学物理方法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afb266be1e650e52ea99d1.png)
数学物理方法课后答案【篇一:数学物理方法习题】1、求解定解问题:utt?a2uxx?0,(0?x?1),u|x?0?u|x?l?0,l?n0hx,(0?x?),?ln0?(p-223) ?u|t?0??hl(l?x),(?x?l),?ln0?l???n0u|t?0?0,(0?x?l).2、长为l的弦,两端固定,弦中张力为t,在距一端为x0的一点以力f0把弦拉开,然后撤出这力,求解弦的震动。
[提示:定解问题为 utt?a2uxx?0,(0?x?l),u(0,t)?u(l,t)?0,?f0l?x0x,(0?x?x0), ??tlu(x,0)???f0x0(l?x),(x?x?l),0??tlut|t?0?0.] (p-227)3、求解细杆导热问题,杆长l,两端保持为零度,初始温度分布u|t?0?bx(l?x)/l2。
[定解问题为k?22u?au?0,(a?)(0?x?l),xx?tc???] (p-230)u|x?0?u|x?l?0,??u|t?0?bx(l?x)/l2.???4、求解定解问题??2u?2u2??a?0,0?x?l,t?022??t?x?ux?0?0,ux?l?0. ??3?x?u?u ?asin,?0.?t?0l?tt?0?4、长为l的均匀杆,两端受压从而长度缩为l(1?2?),放手后自由振动,求解杆的这一振动。
[提示:定解问题为?utt?a2uxx?0,(0?x?l),?ux|x?0?ux|x?l?0,??](p-236) ?2u|?2?(?x),t?0?l?ut|t?0?0.??5、长为l的杆,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力f0而伸长,求解杆在放手后的振动。
[提示:定解问题为?utt?a2uxx?0,(0?x?l),?u|x?0?0,ux|x?l?0,??] (p-238)x?uxf?0?u(x,0)??0dx??0,?xys?ut|t?0?0.??6、长为l的杆,上端固定在电梯天花板,杆身竖直,下端自由、电梯下降,当速度为v0时突然停止,求解杆的振动。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答案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2e412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4.png)
数学物理⽅法习题答案数学物理⽅法习题答案:第⼆章:1、(1)a 与b 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以0z 为圆⼼,2为半径的圆。
(2)左半平⾯0,x <但是除去圆22(1)2x y ++=及其内部;圆2211()416x y -+= 2、2,cos(2)sin(2)ie i πππ+; 32,2[c o s (3)s i n (3)iei πππ+; ,(c o s 1s i n 1ie e e i ?+ 3、2k eππ--; (623)i k eππ+; 42355c o s s i n 10c o s s i n s i n-+; 11()sin ()cos 22b b b b e e a i e e a --++- 1()c o s2y y ay b e e x e ----4、(1)2214u υ+=变为W 平⾯上半径为12的圆。
(2)u υ=- 平分⼆、四象限的直线。
5、(1) zie iC -+; 2(1)2i z -; ln i z,,()22u C f z ??υ==+=6、ln C z D +第三章:1、(1)i π(2)、 iie π-- (3)、 0 (4)、i π(5)、6i π2、设()!n z z e f n ξξ=z 为参变数,则()122011()1(0)2!2!1()()!n z n n n l l n n n n z z n z e d f d f i n i n z d z z e e n n d n n ξξξξξξξξπξξπξξ+=======??第四章:1、(1)2323()()ln 22z i z i z i i i i i ---+-+-(2)23313(1)2!3!e z z z ++++(3)211111()()[(1)(1)](1)11222k k k kk k z z i i i z z z i z i z i ∞=---=-=--++--<+-+∑2、(1)n z ∞=--∑(2)11()43f z z z =--- ①3z <时 11011()34kk k k z ∞++=-∑ ,34z <<时11101134k kk k k k z z -∞++=-∞=-∑∑,4z >时11111()43k kk k k z z -++=-∞-∑ ②11011()34kk k k z ∞++=-∑③ 031z <-<时1(3)kk z ∞=---∑,041z <-<时11()(4)k kk z ∞=-∑,41z ->时,21()(4)kk k z ∞=--∑ 3、(1)两个奇点 1,z z ==∞ 所以,1z =为()f z 的⼆阶极点。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解答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895d3e3583c4bb4cf7ecd1ff.png)
第一章 复变函数1.1 复数与复数运算【1】下列式子在复数平面上各具有怎样的意义? 5,arg ,Re ,z a z b αβ<<<<(,,a αβ和b 为实常数)解:射线ϕα=与ϕβ=,直线x a =与x b =所围成的梯形。
7,111z z -≤+解:11111z z z z -≤⇒-≤++,令z x iy =+,则11z z -≤+即()()2222110x y x y x -+≤++⇒≥。
即复数平面的右半平面0x ≥。
【2】将下列复数用代数式,三角式和指数式几种形式表示出来。
3,1+解:代数式即:1z =+;2ρ=,且z 的辐角主值arg 3z π=,因此三角式:2cos2sin33z i ππ=+;指数式:232i k i z e eππϕρ⎛⎫+ ⎪⎝⎭==,k ∈ 。
7,1i 1i-+解:21i (1i)2i i 1i(1i)(1i)2---===-++-,因此,其代数式:i z =-,三角式:33cos sin22z i ππ=+;指数式:322i k i z e eππϕρ⎛⎫+ ⎪⎝⎭==,k ∈ 。
【3】计算下列数值。
(a ,b 和ϕ为实常数)2,解:将被开方的i 用指数式表示:22ei k i ππ⎛⎫+ ⎪⎝⎭=,k ∈ 。
那么2322eexp 63i k k i ππππ⎛⎫+ ⎪⎝⎭⎡⎤⎛⎫==+ ⎪⎢⎥⎝⎭⎣⎦,k ∈ 。
7,cos cos 2cos 3cos n ϕϕϕϕ++++ 解:因为,cos R e (1)ik k e k n ϕϕ=≤≤,因此()[]2323cos cos 2cos 3cos R e R e R e R e (1)R e R e 1cos cos(1)sin sin(1)R e 1cos sin 222sin sin cos 222R e 2sin sin 2i i i in i in i i i in i n e eeee e eeeee n i n i n n n i ϕϕϕϕϕϕϕϕϕϕϕϕϕϕϕϕϕϕϕϕϕϕϕϕϕϕ++++=++++⎡⎤-=++++=⎢⎥-⎣⎦⎧⎫-++-+⎪⎪=⎨⎬--⎪⎪⎩⎭++⎛⎫- ⎪⎝⎭= 222(1)2sin 2R e sin cos 2221(1)sin sin sin sin cos 22222R e sin sin2sin222n i i n i n e i e n n n n e ϕϕϕϕϕϕϕϕϕϕϕϕϕϕ++⎡⎤⎢⎥⎢⎥=⎛⎫⎢⎥- ⎪⎢⎥⎝⎭⎣⎦⎛⎫++- ⎪⎝⎭===1.2 复变函数【2】计算下列数值。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答案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44e39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7.png)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答案数学物理方法习题答案数学物理方法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
它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中的现象和规律,通过数学的方法来描述和解释这些现象和规律。
在学习数学物理方法的过程中,习题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数学物理方法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求解微分方程:dy/dx = x^2 + y^2解:将方程改写为dy/(x^2 + y^2) = dx,然后对两边同时积分得到:arctan(y/x) = x + C其中C为积分常数。
将等式两边同时取正切,得到:y/x = tan(x + C)即为所求的解。
2. 求解偏微分方程:∂u/∂t = a^2(∂^2u/∂x^2 + ∂^2u/∂y^2)解:假设u(x, y, t) = X(x)Y(y)T(t),将其代入方程得到:X(x)Y(y)T'(t) = a^2(X''(x)Y(y) + X(x)Y''(y))整理得到:T'(t)/a^2T(t) = X''(x)/X(x) + Y''(y)/Y(y)由于等式两边只依赖于不同的变量,所以必须等于同一个常数,设为-k^2。
于是得到三个常微分方程:T'(t)/a^2T(t) = -k^2X''(x)/X(x) = -k^2Y''(y)/Y(y) = -k^2解这三个方程,得到:T(t) = C1e^(-a^2k^2t)X(x) = C2sin(kx) + C3cos(kx)Y(y) = C4sin(ky) + C5cos(ky)将三个方程的解合并,得到原方程的通解:u(x, y, t) = Σ[C1e^(-a^2k^2t)][C2sin(kx) + C3cos(kx)][C4sin(ky) + C5cos(ky)]其中Σ表示对k的求和。
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章
![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28fc9cd0763231126fdb110f.png)
证 设光滑曲 C由线参数方程给出
zz(t)x(t)i y(t), t
正方向为参数增加的方向,
参数 及 对应A 于 及起 终 B , 点 点
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章
6
并 z ( t) 且 0 , t,
如f(果 z) u (x ,y) iv(x ,y)在 D 内处 , 处 那u 么 (x,y)和 v(x,y)在 D内均为连 , 续函
n
n
f(k)zk [u(k,k)xkv(k,k)yk]
k1
k1
n
i[v(k,k)xku(k,k)yk]
k1
C f(z)dz CudxvdyiCvdxudy
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章
9
公式 C f(z)dz CudxvdyiCvdxudy
在形式上可以看成是
f(z)uiv与 dzdxidy相乘后求 : 积
f(z)dzf ( z ) d z f ( z ) d z f ( z ) d z .
C
C 1
C 2
C n
在今后讨论的积分中, 总假定被积函数是连续的, 曲线 C 是按段光滑的.
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章
12
性质:
设L是简单逐段光滑曲线,f,g在L上连续,则
(1)f(z)dz f(z)d;z反转积分路径,积分反号
z2
z2
f(z)dzudxvdyivdxudy
z1
z1
z1
因此可得到复变函数的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充要条件
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章
24
单连通区域柯西定理:
如果函数f (z)在闭单连通域B 上解析,则沿B上任一分段光滑 闭曲线l(也可以是B的边界), 有
f (z)dz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解:1.组合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3分)
组合系统传递函数为
(1分)
2、已知子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如下,求组合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组合系统如图2所示。
,u y
图2
解:组合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3.已知两个子系统S1和S2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分别为:
将其并联成如图所示的组合系统,求解下列问题:y
第二章答案
一、简述
1.简述状态空间描述与输入/输出描述的不同。
解:输入/输出描述是系统的外部描述,是对系统的不完全描述,用微分方程及其对应传递函数表征;状态空间描述是系统的内部描述,是对系统的完全描述,用状态空间表达式表征。
2.线性定常
解:特征值不变,传递矩阵不变,可控性及可观测性不变。
其中,S1: S2:
解:
6、求如下并联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11A
其中,S1: S2:
S2:
解:组合系统状态空间描述:
6、求如下串联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和传递函数。
其中,S1:
S2:
解:串联后组合系统状态空间描述为
串联后组合系统传递函数
五、求G(S)
1.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如下,求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G(s)
矩阵A可以化为对角线规范形。
三、求状态空间描述
1、给定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1)写出系统的可控标准型状态空间描述。
解:由传递函数
可写出原系统的能控标准形
2.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分别写出系统的能控、能观状态空间表达式。
解:
能控标准型: (2分)
能观标准型:
3.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分别写出系统的能控、能观状态空间表达式。
二、多选题
1.对于n阶线性定常系统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BD)
A当系统矩阵 具有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时,则矩阵A
可化为对角线规范形;
B系统矩阵A的n个特征值 两两互异,则矩阵A可化为对角
线规范形;
C系统矩阵A有重特征值,则矩阵A不能化为对角线规范形;
D系统矩阵A有重特征值,但重特征值的几何重数等于其代数重数,则
解:能控标准型: (2分)
能观标准型:
3.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1)写出系统的可控标准型状态空间描述。
解:(1)由传递函数 可写出原系统的可控标准型
4.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1)写出系统的可控标准型状态空间描述。
解:1)由传递函数 ,可写出原系统的可控标准型
5、已知系统传递函数为 ,写出系统的能控状态空间表达式。
解:可控标准形,
5、 如图电路,写出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选择状态变量x=uc,输入变量u=e(t),输出变量y=uc。
解:
6、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如下,求系统的输出变量和输入变量之间的微分方程。
解:
7.已知系统传递函数为
求出一个状态实现,
解:此题答案不唯一
四、求组合系统
1、已知子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如下,求串联后组合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及其传递函数矩阵。组合系统如图所示。
; 。
解:
2.已知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为
求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 。
解:
3.已知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为
求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 。
解:
六、已知某矩阵的特征值为 , 的代数重数为3,几何重数为1;
的代数重数为2,几何重数为2,试写出该矩阵的约当规范形。
解:
(1)写出组合系统的状态方程及输出方程;
(2)求出组合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
(1)
(2)
4.已知子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如下,求串联后组合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及其传递函数矩阵。组合系统如图3所示。
: , u=u1y1=u2y2=y
: 图3
解:(1)组合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2)组合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5、求如下串联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