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氨磺必利的药理机制汇总结合 ppt课件
药理学磺胺类 ppt课件
![药理学磺胺类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d8b672312b3169a451a439.png)
[问题]
• 为什么服用本类药物时需大量饮水,必 要时同服NaHCO3?
• 为什么不能和酸性药物同服?
• 为什么复方新诺明比单用SMZ药效好?
PPT课件
1
•
磺胺类药物是人类最早用于治疗全身性感染 的人工合成抗菌药。
• 自20世纪30年代问世以来,曾在控制细菌性 感染方面作出过巨大贡献。 • 40年代以后,由于各种高效低毒的抗生素及 喹诺酮类药物陆续出现,使磺胺药的应用范围 受到很大限制。
PPT课件 12
4 排泄 肠道难吸收类磺胺主要随粪便 排出,如SASP主要用于肠道感染。 而易吸收类则主要经肾排出,以 原形排泄者,适用于泌尿道感染, 如SIZ等。
PPT课件 13
[临床选择应用]
1 全身性感染 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泌
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等,可选用肠
道易吸收类磺胺治疗。 •SIZ (磺胺异恶唑) 短效、 抗菌效率
强、 乙酰化率低、 尿中不易析出结晶,
适于治疗尿路感染。缺点:排泄快、半衰
期短。
PPT课件 14
•SD ( 磺胺嘧啶) 中效 、作用较强、血 浆蛋白结合率低,易扩散至组织及脑脊液 中,是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物。 缺点:溶解度低,易在尿中析出结晶。注 意肾损伤。 •SMZ (磺胺甲恶唑) 中效 、T1/2与甲氧 苄啶(TMP)相近,两药合用不仅血药浓 度的时程一致,且作用大大增强。缺点: 乙酰化率较高,长期用药,宜加用 NaHCO3。
PPT课件 21
• 抗菌作用及机理 TMP为广谱抗菌剂,抗菌谱与磺胺药相似而 作用更强。 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阻 碍四氢叶酸的合成。如与磺胺类合用,则细菌 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因而抗菌作用可增 强数倍乃至数百倍,也扩大了抗菌谱,甚至出 现杀菌作用,故TMP又称磺胺增效剂。也有报 道TMP能增强多种抗生素的抗菌作用,也称抗 菌增效剂。单独使用TMP时细菌易产生耐药性。
氨磺必利片
![氨磺必利片](https://img.taocdn.com/s3/m/5aa6924eb307e87101f69697.png)
氨磺必利片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氨磺必利片【商品名称】索里昂 Solian【英文名称】 Amisulpride Tablets【汉语拼音】 An Huang Bi Li Pian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氨磺必利其化学名称为: (S)-2-氨甲基-N-乙基吡咯烷其结构式为:分子式:C17H27N3O4S分子量:369.48所属类别:化药及生物制品>> 抗精神失常药>> 抗精神病药>> 苯甲酰胺类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适应症:氨磺必利用来治疗精神疾患,尤其是伴有阳性症状(例如:谵妄,幻觉,认知障碍)和/或阴性症状(例如:反应迟缓,情感淡漠及社会能力退缩)的急性或慢性精神分裂症,也包括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病患。
规格:0.2g用法用量:通常情况下,若每天剂量小于或等于400mg,应一次服完,若每天剂量超过400mg,应分为两次服用。
阴性症状占优势阶段推荐剂量为50至300mg/天。
剂量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最佳剂量约为100mg/天。
阳性及阴性症状混合阶段治疗初期,应主要控制阳性症状,剂量可为:400-800mg/天。
然后根据病人的反应调整剂量至最小有效剂量。
急性期治疗开始时,可以先以最大剂量400mg/天进行几天肌肉注射,然后改为口服药物治疗。
口服推荐剂量为400-800mg/天,最大剂量不应超过1200mg。
然后可根据病人的反应情况维持或调整剂量。
任何情况下,均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将维持剂量调整到最小有效剂量。
肾功能不全:由于氨磺必利通过肾脏排泄,故对于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为30-60ml/min 的患者,应将剂量减半,对于肌酐清除率为10-30ml/min的患者,应将剂量减至三分之一。
由于缺乏充足的资料,故氨磺必利不推荐用于患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肌酐清除率<10ml/min)(见禁忌)。
肝功能不全:由于氨磺必利代谢较少,对于患有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需调整剂量。
氨磺必利
![氨磺必利](https://img.taocdn.com/s3/m/74bea5390b4c2e3f572763b5.png)
【通用名称】氨磺必利片【商品名称】索里昂 Solian【英文名称】Amisulpride Tablets【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氨磺必利其化学名称为: (S)-2-氨甲基-N-乙基吡咯烷其结构式为:分子式:C17H27N3O4S分子量:369.48主要成份相关链接:氨磺必利【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适应症】氨磺必利用来治疗精神疾患,尤其是伴有阳性症状(例如:谵妄,幻觉,认知障碍)和/或阴性症状(例如:反应迟缓,情感淡漠及社会能力退缩)的急性或慢性精神分裂症,也包括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病患。
【规格】0.2g【用法用量】通常情况下,若每天剂量小于或等于400mg,应一次服完,若每天剂量超过400mg,应分为两次服用。
阴性症状占优势阶段推荐剂量为50至300mg/天。
剂量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最佳剂量约为100mg/天。
阳性及阴性症状混合阶段治疗初期,应主要控制阳性症状,剂量可为:400-800mg/天。
然后根据病人的反应调整剂量至最小有效剂量。
急性期治疗开始时,可以先以最大剂量400mg/天进行几天肌肉注射,然后改为口服药物治疗。
口服推荐剂量为400-800mg/天,最大剂量不应超过1200mg。
然后可根据病人的反应情况维持或调整剂量。
任何情况下,均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将维持剂量调整到最小有效剂量。
肾功能不全:由于氨磺必利通过肾脏排泄,故对于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为30-60ml/min的患者,应将剂量减半,对于肌酐清除率为10-30ml/min的患者,应将剂量减至三分之一。
由于缺乏充足的资料,故氨磺必利不推荐用于患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肌酐清除率<10ml/min)(见禁忌)。
肝功能不全:由于氨磺必利代谢较少,对于患有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需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经常发生的不良反应:-血中催乳素水平升高,可引起以下临床症状:乳溢,闭经,男子乳腺发育,乳房肿胀,阳痿,女性的性冷淡。
停止治疗,可恢复。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60f0d4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4.png)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氨磺必利是一种具有抗精神病作用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下面将介绍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氨磺必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多巴胺D2受体来减少多巴胺的活性,从而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
近年来,研究表明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也具有一定疗效。
一项系统回顾发现,氨磺必利以增加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浓度来改善阴性症状,同时减少多巴胺D2受体密度来改善认知功能。
氨磺必利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相比,具有较少的副作用。
早期的研究发现,氨磺必利的副作用较轻微,如恶心、睡眠障碍和焦虑。
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一项2016年的回顾性研究发现,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相比,氨磺必利使用后的不良反应更少。
氨磺必利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氨磺必利的长期治疗效果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项对氨磺必利长期治疗效果的回顾性研究发现,患者在长期使用氨磺必利后,阳性症状的减轻效果持续稳定,而阴性症状的改善效果逐渐增加。
它还能够减少住院次数和改善生活质量。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氨磺必利是一种长期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药物。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氨磺必利联合其他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以及个体化治疗的开展。
研究表明,将氨磺必利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个体化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型、临床特征和生活方式等个体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疗效。
氨磺必利是一种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具有较少的副作用。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究其联合其他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个体化治疗的应用。
这将进一步促进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进展。
氨磺必利结构式
![氨磺必利结构式](https://img.taocdn.com/s3/m/06387e2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6.png)
氨磺必利结构式氨磺必利是一种常用的胃肠道动力药物,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症状。
它的化学结构式为C10H22N2O4S,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
氨磺必利主要通过激活胃肠道细胞上的多巴胺D2受体来发挥作用。
它能够与D2受体结合,阻断多巴胺的作用,从而增加乙酰胆碱的释放,促进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增加胃肠道蠕动速度。
此外,氨磺必利还能够抑制5-羟色胺受体,进一步增强胃肠道的蠕动。
氨磺必利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相关的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排空障碍、胃食管反流病等。
它能够缓解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改善胃肠道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氨磺必利的用法和剂量要根据具体疾病和患者的情况来确定。
一般而言,成人常用剂量为每次10-20毫克,每日3次。
儿童的用量则根据年龄和体重而定。
在使用氨磺必利时,应注意遵医嘱,不要超过推荐剂量。
氨磺必利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药物,但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头晕、乏力、失眠、焦虑等。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长期大剂量使用氨磺必利还可能导致运动障碍,如震颤、肌张力增高等。
因此,在使用氨磺必利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就医。
除了一般的禁忌症外,氨磺必利还存在一些特殊人群的禁用和注意事项。
例如,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氨磺必利,因为尚未明确其对胎儿和婴儿的安全性。
对于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氨磺必利,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总的来说,氨磺必利是一种常用的胃肠道动力药物,通过激活胃肠道细胞上的多巴胺D2受体来促进胃肠道蠕动。
它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功能紊乱相关的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排空障碍等。
在使用氨磺必利时,应注意遵医嘱,避免超量使用。
同时,患者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并及时就医。
在特殊人群中,如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等,应谨慎使用氨磺必利,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05、阿立哌唑、氨磺必利
![05、阿立哌唑、氨磺必利](https://img.taocdn.com/s3/m/89b4649dd1f34693daef3e97.png)
阿立哌唑(Aripiprazole)作用机制:D2部分激动;5-HT2A、1A;D3等适应症:13岁以上Sch;10岁以上躁狂/混合发作;双相障碍维持治疗;抑郁症(辅助治疗)其他:双相抑郁;痴呆行为障碍;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冲动控制障碍相关疾病剂量:15~30mg;建议起始量10~15mg;某些患者低剂量可能效果更佳;平均清除半衰期75小时和94小时;C类风险不良反应:眩晕、镇静、低血压、EPS、恶心、呕吐、激活、静坐不能、兴奋、便秘、头痛、无力、TD?、罕见恶性综合征/癫痫、罕见体重增加氨磺必利(Amisulpride)作用机制:D2部分激动;D3等适应症:急性或慢性精神分裂症;心境恶劣剂量:精神分裂症400~800mg/d,分次;只有阴性症状50~300mg/d;心境恶劣:50mg/d半衰期大约12小时;儿童、孕期、哺乳禁用不良反应:EPS(尤其在高剂量时)、泌乳素升高、代谢性风险?、失眠、镇静、兴奋、焦虑、便秘、体重增加、罕见TD/恶性综合征/癫痫、剂量依赖的QTc间期延长特点:在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中疗效特别好;与5-HT2A拮抗作用药物相比,可能有更多的EPS和泌乳素升高;低剂量可能对心境恶劣有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受体特征SDA:氯氮平、奎硫平、奥氮平、齐拉西酮、帕利哌酮、利培酮DPA:氨磺必利、阿立哌唑、舒必利(低剂量时)SPA:齐拉西酮、奎硫平、阿立哌唑、氯氮平5-HT2C、H1、M1:氯氮平、奎硫平、奥氮平、齐拉西酮(无H1、M1作用)α2:奎硫平、帕利哌酮、氯氮平、利培酮受体X?:氯氮平、奥氮平、奎硫平、利培酮、帕利哌酮Sch治疗增效策略:丙戊酸盐、卡马西平、拉莫三嗪、锂盐、苯二氮卓类。
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3488485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4.png)
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摘要】氨磺必利是一种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其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来改善症状。
临床疗效研究表明,氨磺必利在缓解消极症状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且长期观察显示其稳定的治疗效果。
氨磺必利在安全性评价方面也表现出较好的表现,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
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是值得肯定的,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氨磺必利、阴性症状、疗效、药物治疗、临床研究、安全性、长期观察、治疗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混乱思维和消极症状。
消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中阴性症状如情感平淡、社交退缩、言语贫乏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目前,氨磺必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备受关注。
背景介绍部分将探讨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以及当前治疗现状。
患者选择标准部分将介绍患者的筛选标准,包括疾病诊断标准和相关医学历史。
药物治疗的机制将详细解释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的作用机制,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理解。
临床疗效研究将就氨磺必利在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综述,以证明其临床应用的重要性。
安全性评价将着重介绍氨磺必利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情况。
长期疗效观察将评估氨磺必利在长期治疗中的疗效持久性及潜在风险。
结论部分将总结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并展望其未来的临床应用前景。
2. 正文2.1 患者选择标准患者选择标准是使用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关键。
患者必须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包括持续的症状和功能障碍。
患者必须表现出明显的阴性症状,如情感平淡、社交退缩、不动声色等。
患者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症状的疾病或药物因素。
对于老年患者和孕妇,需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副作用。
《氨磺必利讲座》课件
![《氨磺必利讲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03ce0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3.png)
避免与某些药物合用
氨磺必利可能与某些药物发生 相互作用,如抗凝药、抗癫痫 药等,在使用时应避免合用。
注意剂量调整
氨磺必利的剂量应根据个体情 况调整,避免过量或不足。
如何处理氨磺必利的副作用
01
02
03
04
对于胃肠道反应,可以采取分 次少量进食、饭后服药等方式
氨磺必利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氨磺必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有效性,尤其 对于阴性症状和认知障碍的改善有显著效果。
氨磺必利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探索
尽管目前氨磺必利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临床证据尚不充分,但仍有一些研究 表明氨磺必利可能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快速循环和混合状态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CHAPTER 02
氨磺必利的作用机制
氨磺必利对多巴胺受体的作用机制
氨磺必利是一种选择性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主要作用于D2和D3受体。
它能够拮抗多巴胺受体,减少多巴胺的过度激活,从而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比,氨磺必利对D2受体的亲和力较低,因此锥体外系副作用 较少。
氨磺必利对其他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
感谢您的观看
01
氨磺必利对5-羟色胺受体也有一 定的拮抗作用,这有助于改善精 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症状。
02
此外,氨磺必利还对组胺受体、 乙酰胆碱受体和肾上腺素受体有 一定的亲和力,但这些作用相对 较弱。
氨磺必利的作用机制与其他药物的比较
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相比,氨磺必利 的作用机制更加特异,对D2受体的 亲和研领域的研究进展
氨磺必利的作用机制研究
科研领域对氨磺必利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其在神经递质受体、信号转导和神经可塑性等方面的影响 ,有助于深入理解其治疗精神疾病的机制。
索里昂(氨磺必利片)
![索里昂(氨磺必利片)](https://img.taocdn.com/s3/m/3ba1980aa8114431b90dd8b8.png)
索里昂(氨磺必利片)【药品名称】商品名称:索里昂通用名称:氨磺必利片英文名称:Amisulpride T ablets【成份】氨磺必利【适应症】用于治疗精神疾患,尤其是急性或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例如:妄想,幻觉,思维障碍)和/或阴性症状(例如:反应迟缓,情感淡漠及社会能力退缩),也包括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病患。
【用法用量】通常情况下,若每天剂量小于或等于400mg,应一次服完,若每天剂量超过400mg,应分为两次服用。
阴性症状占优势阶段推荐剂量为50至300mg/天。
剂量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最佳剂量约为100mg/天。
阳性及阴性症状混合阶段治疗初期,应主要控制阳性症状,剂量可为:400-800mg/天。
然后根据病人的反应调整剂量至最小有效剂量。
急性期治疗开始时,*可以先以最大剂量400mg/天进行几天肌肉注射,然后改为口服药物治疗。
*口服推荐剂量为400-800mg/天,最大剂量不应超过1200mg。
然后*可根据病人的反应情况维持或调整剂量。
任何情况下,均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将维持剂量调整到最小有效剂量。
肾功能不全:由于氨磺必利通过肾脏排泄,故对于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为30-60ml/min 的患者,应将剂量减半,对于肌酐清除率为10-30ml/min的患者,应将剂量减至三分之一。
由于缺乏充足的资料,故氨磺必利不推荐用于患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肌酐清除率【不良反应】经常发生的不良反应:-血中催乳素水平升高,可引起以下临床症状:乳溢,闭经,男子乳腺发育,乳房肿胀,阳痿,女性的性冷淡。
停止治疗,可恢复。
-体重增加;-可产生锥体外系综合症(震颤,肌张力亢进,流涎,静坐不能,运动功能减退)。
使用维持剂量时,这些症状通常处于中等程度,无需停药,使用抗胆碱能类抗震颤麻痹药物治疗,症状即可部分缓解。
以50-300mg/天的剂量治疗优势缺失综合症,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率很低(剂量依赖型)。
临床研究显示,接受氨磺必利治疗的病人比接受氟哌啶醇治疗的病人出现锥体外系症状的几率小。
氨磺必利简介ppt课件
![氨磺必利简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8c783dc281e53a5802fffb.png)
schizophrenia: a meta-analysis. Lancet JT - Lancet, 2009,373(9657):31-41.
7
强效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
Z检验效应值
0.4
0.3
0.2
0.1
0 氨磺必利
奥氮平
喹硫平
利培酮 舍吲哚
Leucht S,et al Amisulpride,an Unusual”Atypical”Antipsychotic: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m J Psychiatry.2002:159(2):180-90
9
总体安全性良好
2009 The Maudsley Prescribing Guidelines
药物
糖尿病 与糖耐 量降低 危险
对血脂 的影响
体重增加
氨磺 必利
–
No 文献
+
锥体
QTc 影响
外系 副反
体位性 低血压
过度镇静
抗胆碱能 作用
泌乳素升高
应
+
+
–
–
–
+++
氯氮平
+++
+++
+++
+
–
+++
中脑-额叶通路 突触前结合
氨磺 必利
中脑-边缘通路 突触后结合
阻断突触前多巴胺受体,增 加多巴胺的分泌,主要控制 阴性症状
阻断突触后多巴胺受体,抑 制多巴胺传导信号,主要控 制阳性症状
氨磺必利是治疗精分的首选用药2013.5.31
![氨磺必利是治疗精分的首选用药2013.5.31](https://img.taocdn.com/s3/m/3cd46563b84ae45c3b358cd5.png)
氨磺必利
只有四个SGA(氨磺必利,氯氮平,奥氮平, 利培酮)比FGA更有效。
氨磺必利排在第二位
Leucht S, Corves C, Arbter D, et al. Second-generation versus first-generation antipsychotic drugs for schizophrenia: a meta-analysis. Lancet JT - Lancet, 2009,373(9657):31-41.
帕可®(氨磺必利片)治疗急性发作精神分裂症 患者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一项为期8周、单臂、开放性、可变剂量、 多中心、前瞻性观察临床试验
研究对象描述:筛选162例,纳入144
30
30
31 28
25
20
20
20 15
Cases
15
10
5
0
Bjhlg 1
2 3 4 5 6 Shanghai Nanjing Anding PekingU Guangzhou
下丘脑
控制催乳素的分泌
垂体
黒质
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中脑边缘多巴胺假说
中脑边缘通路过度活动=精神分裂症的过度活动=阳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认知症状和情感症状 的中脑皮质多巴胺假说
认知症状
阴性症状
情感症状
中脑皮质活动低下=精神分裂症阴性、认知及情感症状
整合的精神分裂症多巴胺假说
中脑边缘 通路 至DLPFC的 中脑皮质通路 至VMPFC的 中脑皮质通路 黒质纹状 体通路 正常
颅内灌注影像的改变
第 0日
固定系数(%) 120 120
110 100 110 100
第28日
抗精神病药-氨磺必利
![抗精神病药-氨磺必利](https://img.taocdn.com/s3/m/0b1c064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d.png)
抗精神病药-氨磺必利精神疾病是一类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这些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精神障碍,也被称为思维分裂症。
它影响了人的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经历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情感淡漠以及社会功能下降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使患者认知能力受损,与他人的交流受到困扰,并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通常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发病,对患者及其家庭来说都是巨大的负担。
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社会功能。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有疑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在治疗精神疾病过程中,抗精神病药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科普将为您介绍一种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氨磺必利。
第一部分:什么是氨磺必利?1.1 氨磺必利的定义氨磺必利(Aripiprazole)是一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属于丙二酸类抗精神病药。
它通过调节多巴胺和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对精神疾病的症状进行治疗。
氨磺必利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氨磺必利(Aripiprazole)是一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也被称为丙二酸类抗精神病药。
氨磺必利通过调节多巴胺和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来治疗精神疾病。
它可以同时作为多巴胺D2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和拮抗剂,从而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在不同的脑区域产生不同的调节效应,以达到治疗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效果。
氨磺必利的副作用相较于其他类似药物而言较少,且长效制剂的出现方便了患者进行口服使用。
但是,使用氨磺必利仍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1.2 氨磺必利的作用机制氨磺必利通过作用于多巴胺和5-羟色胺系统,对神经递质的功能进行调节。
它既可以作为多巴胺D2受体的部分激动剂,也可以作为多巴胺D2受体的部分拮抗剂。
氨磺必利讲座ppt课件
![氨磺必利讲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6d1bc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9.png)
1.2 精神症状与特定通路或脑区有关
阳性症状:中脑-边缘;中脑-皮质 阴性症状:中脑-皮质/前额叶皮质;伏核/奖赏回路 认知方面:背外侧前额叶皮质; 情感症状:腹内侧前额叶皮质; 攻击性:眶额叶皮质/ 杏仁核。
药理学特征:D1、 D5 - D1 族受体 D2、D3、D4 -D2族受体 中脑-皮质: D2族受体( D2、D3、D4,与SCH有关) 中脑-边缘通路:D2族受体( D2、D3、D4,与SCH有关); 黑质纹状体通路:D1族受体,D2、D3 (阻断可致EPS) 结节漏斗通路:D2受体
2.2 独特神经生化特征与药理特性 ---3个高度选择性
对DA能系统的选择性:对D2,D3有高度选择性亲和性,对D1,D4,D5亚型却无任何识别能力,对其它神经递质受体和药物作用位点也缺乏显著的亲和力,与HAL和CLZ显著不同。 ----抗精神病作用且副作用少。 对边缘系统D2/ D3受体选择性。经体内放射配体实验证实。 对突触前DA自身受体的选择性。低剂量下AMSP≤10mg/kg)选择性阻断突触前DA受体,消除突触前抑制,使DA进入间隙量释放增加;高剂量下((AMSP>40-80/kg)选择性阻断突触后多巴胺受体.使DA结合位点减少。
提 纲
多巴胺受体分布与药理活性 氨磺必利(Amisulpride)独特的药理特性 FGA与SGA的比较---循证 氨磺必利相关主要研究 分裂症药物治疗的挑战与应对 氨磺必利的应用方法
*
1.1 脑内有4条多巴胺能通路
基底神经节
被盖
黑质
下丘脑
3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通路
1中脑-边缘多巴胺通路
2中脑-皮质多巴胺通路
*
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说
中脑-额叶和中脑-边缘多巴胺通路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氨磺必利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氨磺必利](https://img.taocdn.com/s3/m/612174053186bceb18e8bbbd.png)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氨磺必利发表时间:2013-04-15T10:34:25.5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黄晓东[导读] 最近16年以来,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黄晓东 (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甘肃兰州 730000)【中图分类号】R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073-02 最近16年以来,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现己认识到,这一类患者部分的阴性症状是单纯、原发的,并可能与多巴胺能功能减弱有关,故对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疗效欠佳。
因此,有必要寻找新的治疗药物。
氨磺必利(am isulD ride,A SP),商品名Solian,足由sanofi-svnthelabo公司开发的一种针对阴性疖状具有显著优点的新型非绎典抗精神病药物,系苯甲酰胺类衍生物,化学名称4一氨基一氮一1-『(1-乙基一2吡咯烷)甲基1-5一乙基磺酰一2一甲氧基苯甲酰胺[4一anl ino_N一1[(1-ethyl-2一pyrm 1idinyl)m ethyl]-5一(ethvlsulfonvD一2111 ethoxvbenzam ide]。
分子结构式如图]。
1 药理作用ASP是一种选择性多巴胺能D2和D3受体拮抗剂,具有独一无二的治疗作用,即低剂量时缓解阴性症状,高剂量时治疗阳性症状。
目前的药理研究认为这是与A sP具有的“双重多巴胺能受体阻断”特点相联系的。
其药理作用特点有:(1)针对多巴胺能D2和D3受体拮抗。
(2)双重多巴胺能受体阻断生理状况下,多巴胺与两种多巴胺能受体结合:与D3/D2突触前自身受体(auto recep to r)结合,通过突触前抑制,减少多巴胺进入突触间隙:与多巴胺能突触后受体结合,传输生物信号。
ASP进入体内后,低剂量时以阻断D3/D2突触前自身受体为主,消除突触前抑制,使多巴胺进入间隙量增加:高剂量时主要阻断突触后受体,使多巴胺结合位点减少。
氨磺必利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效果
![氨磺必利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f1042e8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0.png)
氨磺必利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效果难治性强迫症是一种让患者深受折磨的精神疾病,其特点是持续的强迫思维和行为。
患者常常体验到强烈的焦虑和恐惧,他们不得不反复进行某种行为以减轻内心的不安感。
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效果有限,患者常常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近年来,一种名为氨磺必利的药物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据说它对于难治性强迫症的治疗有着很好的效果。
本文将就氨磺必利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效果进行详细的探讨。
氨磺必利,又称为SSRIs类抗抑郁药,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药物。
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加大脑中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含量,从而改善人的情绪。
近年来,研究发现氨磺必利也可以用于治疗难治性强迫症。
据一些临床实验的结果显示,氨磺必利对于难治性强迫症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而且它的副作用相对较小,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对氨磺必利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对许多临床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比对,他们发现使用氨磺必利的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被研究的患者表示,在使用氨磺必利一段时间后,他们的强迫行为和思维减少了很多,很多甚至完全消失了。
这种改变让患者重新获得了自由,他们不再被强迫行为和思维所困扰,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氨磺必利还可以降低患者的焦虑水平,改善其情绪状态,让患者更加平静和放松。
除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外,氨磺必利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社交能力。
难治性强迫症会使患者产生排斥行为,他们往往会避开与他人接触,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强迫行为和思维会给他人带来困扰。
使用氨磺必利后,患者们感到自我控制力明显增强,他们能够更加自如地与他人交流,社交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这对于患者的康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社交是一个人的基本需求,它关系到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除了以上的效果外,氨磺必利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
据一些研究显示,患有难治性强迫症的患者在进行认知任务时,通常会出现认知障碍,他们的思维变得迟钝和混乱。
化学治疗药—磺胺类人工合成抗菌药(药理学课件)
![化学治疗药—磺胺类人工合成抗菌药(药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709ce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c.png)
是治疗肠内、肠外阿米巴病的首选药。 4. 抗贾第鞭毛虫作用 是目前治疗贾第鞭毛虫病最有效的药物。
甲硝唑 (灭滴灵)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 消化道反应 可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口腔金属味。 2. 神经系统反应 表现为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及共
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急性下尿路感染、慢性菌尿症和 反复发作的慢性尿路感染。
不良反应常见恶心、呕吐、腹泻,亦可引起头痛、眼球 震颤和伴有脱髓鞘的多种神经病变等,长期应用可引起急性 肺炎,部分病人可出现高敏反应。新生儿和孕妇禁用。
最敏感
A群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鼠疫耶氏菌、诺卡菌属。
抑制作用
沙眼衣原体、疟原虫、卡氏肺孢子虫、弓形虫滋养体
无效
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一、概述
【作用机制】
磺胺类药与对氨苯甲酸 (PABA)结构相似,可与之竞争二
氢叶酸合成酶,阻止细菌二氢叶酸的合成,从而发挥抑菌作用
。
磺胺类
济失调等。 3. 过敏反应 少数人可发生皮疹、白细胞减少、荨麻疹等。 4. 用硝基咪唑类药物期间,告诉病人会出现恶心、厌食、头晕、
头痛、感觉异常等,停药后自然消失;若出现眩晕、共济失调、 惊厥的情况,立即停药;药物抑制乙醇代谢,用药期间禁止饮 酒和含乙醇的饮料。
呋喃妥因
为人工合成的硝基呋喃类抗菌药,可有效地杀灭引起下 尿路感染的G+菌和G-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葡萄球 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
复方磺胺甲噁唑/复方新诺明
SMZ+TMP
柳氮磺吡啶 (SASP)
氨磺必利临床研究进展
![氨磺必利临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e3e3c5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9.png)
氨磺必利临床研究进展
氨磺必利是一种选择性5-HT4受体激动剂,可增强胃肠道运动并促进胃排空。
该药常用于治疗慢性便秘和胃排空障碍等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同时该药也被证实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等有一定疗效。
氨磺必利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于其药效和安全性方面。
有多项研究表明,氨磺必利相对于安慰剂可以显著地提高胃肠道运动功能,促进胃排空和肠蠕动,增加粪便排泄次数,减少便秘症状。
另有研究表明,氨磺必利能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胃部不适和饱食感等。
然而,氨磺必利也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和不良反应。
在临床研究中,有些患者使用氨磺必利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
此外,氨磺必利同时也有心血管安全性问题,如心律失常和QT间期延长等。
近年来,一些研究对氨磺必利的长期使用、剂量和安全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提醒临床医生在给予该药物时应格外注意。
总体上看,氨磺必利是一种对胃肠道运动功能有良好调节作用的药物,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但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安全性问题综合考虑,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同时,患者在使用氨磺必利时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问题。
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99ea894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c.png)
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其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情感麻木和社交障碍等。
目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抗精神病药物,包括传统的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和新型的胞内G蛋白偶联受体激动剂等。
然而,这些药物对于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仍然不理想。
最近的研究发现,氨磺必利是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有效药物。
氨磺必利(Amisulpride)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胞内G蛋白偶联受体激动剂。
该药物能够逆转多巴胺受体下调和降解,从而增加多巴胺在部分脑区的浓度。
相比于传统的多巴胺受体阻断剂,氨磺必利能够更好地调节多巴胺系统的功能,更加针对性地治疗阴性症状。
阴性症状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情感麻木、社交退缩、意志缺乏和言语贫乏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交功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目前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对于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非常有限,很难达到满意的疗效。
随着氨磺必利的问世,治疗阴性症状的希望也逐渐增加。
多项研究显示,氨磺必利能够显著改善阴性症状,其疗效优于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
一项对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的Meta分析显示,氨磺必利能够显著缓解阴性症状,并且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
另外一项对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系统评价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氨磺必利的剂量因人而异,一般建议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逐渐调整至最佳剂量。
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监控心率、血压和血液生化指标等,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此外,氨磺必利的使用也需要严格遵从医生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巴胺受体会导致泌乳素升高
STAHL精神药理学精要:神经科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第三版. 2011.
中脑皮质多巴胺通路
脑干腹侧盖区 前额叶皮质 调节精神分裂症的认知症状、阴
性症状和情感症状。
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说
中脑皮质和中脑边缘多巴胺通路 额叶皮质 活性减退
Hedges g:Hedges法计算出的标准化均数差 本研究中95%可信区间均为负值代表疗效显著优于氟哌啶醇
图 SGAs与氟哌啶醇对阴性症状的改善情况
研究设计:该荟萃分析纳入150个研究的21533例患者。通过Hedges g分值比较SGAs 和氟哌啶醇对急性期阴性症状的控制。
Leucht S, et al. Lancet. 2009 ;373(9657):31-41.
结节漏斗多巴胺通路
下丘脑 腺垂体 生理性的多巴胺保持体内激素
的协调释放
STAHL精神药理学精要:神经科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第三版. 2011.
中脑皮质多巴胺通路
脑干腹侧盖区 前额叶皮质 生理性的多巴胺维持正常的认知
功能、情绪表达等。
氨磺必利更快的D2受体解离速度
➢ 理想的抗精神病作用并不需要持续的受体占据
35
40
紧密结合
单纯的拮抗多巴胺D2受体产生继发性阴性症状
12
部分激动作用使得阻断作用恰当
13
哪些药物具有D2的部分激动作用?
哌罗匹隆
依匹唑哌
14
荟萃分析:氨磺必利有效控制阴性症状
Hedges g (95% CI) SGA更差 SGA更好
➢ 氨磺必利改善阴性症状优于氟哌啶醇。
-0.5 -0.4 -0.3
脑内主要的多巴胺通路
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通路
脑干腹侧盖区 腹侧纹状体的伏隔核 对一些情绪行为包括
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 如幻觉、妄想具有重要 的调节作用。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通路
黑质
基底神经节与纹状体
阻断该系统突触后膜的多巴胺受体,
会引起类似帕金森症状的运动功能障
碍,以及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结节漏斗多巴胺通路
浅谈氨磺必利的药理机制
主要内容
1 氨磺必利锥体反应与多巴胺作用
2
氨磺必利在代谢方面的优势
3
氨磺必利的相关部分文献
2016RANZCP指南:氨磺必利整体
不良反应较少
表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
抗胆碱 血脂障
能作用
碍
EPS
高 血糖
高泌乳 素血症
直立性 低血压
镇静
体重增 加
QTc 间期延
-0.2 -0.1
0 0.1
0.2 0.3 0.4
-0.27 P=0.0001
-0.09 P=0.079
-0.32
-0.27
P<0.0001
P<0.0001
0.00 P=0.928
-0.09
-0.13
-0.11 P=0.384 P=0.068
P<0.0001
-0.23 P=0.050
氨磺必利 阿立哌唑 氯氮平 奥氮平 喹硫平 利培酮 舍吲哚 齐拉西酮 佐替平 n=929 n=2049 n=1603 n=4187 n=1926 n=3455 n=1198 n=691 n=450
➢ 氨磺必利引起锥体外系副作用的风险与安慰剂无显著性差异。
图 15种抗精神病药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风险
2013年《柳叶刀》一篇荟萃分析的研究设计:该荟萃分析纳入了1955到2012年间的212 项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试验,共43049名患者。对15种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与耐受性进行
。 Leucht S, et al. Lanc了et 2分01析3;382:951-62
低剂量改善阴性症状、高剂量改善阳性症状
• D2受体主要分布于纹状体、伏隔核、嗅结节和黑质纹状体 • D2;
+
++
?:很少或无信息报道 +:罕见 +++:常见
-:可忽略或不存在 ++:少见
Malhi GS et al.Aust N Z J Psychiatry. 2016, 50(5);410–472.
++
++
++
++
++
+
++
+
+
-
+
+++
+
+
+
++
RANZCP: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皇家精神科医师学会
氨磺必利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与安慰剂相当
9
快速解离与四大通路的关系
1、内源性(生理性)的多巴胺生理作用 2、FAG鸠占鹊巢、SAG快速解离
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通路
脑干腹侧盖区 腹侧纹状体的伏隔核 生理性的多巴胺维持正常的思维、情感
等。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通路
基底节:黑质与纹状体 生理性的多巴胺维持基底节的正常生 理传导,使得运动协调、锥体外系副作 用减轻或消失。
➢ 自身的多巴胺在下一次给药之前与受体结合一段时间,能够预防EPS等不良反应的出
现
➢ 磺必利与D2受体的结合“松散”能够快速解离,可以达到抗精神病的作用,又在产生
锥体外系副作用、泌乳素升高及加重阴性症状前离开。
氯氮平 (15 sec) 喹硫平 (16 sec) 氨磺必利 (42 sec) 阿立哌唑(52 sec) 帕利哌酮 (60 sec) 阿莫沙平 (66 sec)
长
氨磺必利
-
?
+
-
+++
-
+
+
++
阿立哌唑
+
-
+
-
-
+
-
-
-
阿塞那平
+
++
+
++
+
+
+
+
+
氯氮平 +++ +++
-
+++
+/-
+++
+++
+++
+
奥氮平
++
+++
+/-
+++
+
+
++
+++
+
帕利哌酮
+
++
+
+
+++
++
+
++
+
喹硫平
+
++
+
+++
+
利培酮
+
++
+
++
+++
舍吲哚
-
-
-
-
+
齐拉西酮
+
-
奥氮平 (17 min)
利培酮 (27 min) 氯丙嗪
氟哌啶醇
012345
10
15
20
25
30
Minutes for 50% release from cloned D2
松散结合
1. Stahl’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3rd edition,2008;296 2. Seeman P. Expert Opin. Ther. Targets 2006 ;(10)4: 515-531
边缘系统 活性增强
背外侧阴性、认知症状 腹内侧阴性症状
STAHL精神药理学精要:神经科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第三版. 2011.
阳性症状
6
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假说
7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假说
8
快速解离是其作用不同的重要机制
1、什么是快速解离? 2、氯氮平拮抗60%D2,快速解离是作用好的可能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