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水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水 知识要点复习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水知识
要点复习
本文档旨在复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的第二单元内容,涉及水
的知识要点。
以下是复的内容及要点:
1. 水的来源和用途
- 水的主要来源:雨水、河水、湖水、海水等。
- 水的主要用途:饮用、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等。
2. 水的形态和性质
- 水的三种形态:液态、固态、气态。
- 水的性质:无色、无味、无臭、可溶解许多物质。
3. 水的变化和循环
- 水的变化:水可以由液态变为固态(冰)、气态(水蒸气),也可以由固态或气态变为液态(融化、凝结)。
- 水的循环:水通过蒸发、降水、地下渗透和河流循环等环节,形成水循环的闭合循环过程。
4. 水的保护与利用
- 水的保护意义: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需要保护
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 水的合理利用:合理使用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持水质清洁等。
以上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程中第二单元水的知识要点复。
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参考资料:
- 中小学教科版科学教材
- 相关科学教育资源。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课件《认识水
详细描述
水在人类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如饮用、洗 涤、灌溉等。水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 要意义。
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结词
学会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是认识水的必然 要求。
详细描述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日益紧缺 。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如减少污 染、节约用水等。同时,我们也应该合理利
实验材料
水 烧杯
冰块
热水
玻璃棒 食盐
实验步骤
02
01
03
1. 观察水的外观 让学生用眼睛观察水,描述水的颜色和透明度。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水,观察水中的杂质和悬浮物。
实验步骤
2. 感受水的温度 将手放入水中,感受水的冷热程度。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记录数据。
实验步骤
3. 探究水的状态 将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水的流动性和表面张力。
水的特性
总结词
水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详细描述
水在0°C以下会结冰,在100°C以上会沸腾,这些特性使得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和 循环变得十分重要。此外,水还能溶解许多物质,这对于生物体内外的物质交 换以及自然界的水循环等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水的重要性
总结词
水对生命至关重要,是所有生物活动的基础。
水与人类生活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础,用于饮 用、洗涤、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各 个方面。
水的质量和供应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 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水资源的稀缺性
尽管地球上70%的表面被水覆盖,但其中大部分是咸水,不 适合人类直接饮用或使用。
淡水资源相对稀缺,且分布不均,许多地区面临严重的水资 源短缺问题。
用水资源,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水》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水》的教学设计一等奖1、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水》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背景分析:《水》是三年级上学期的内容,学生对感知事物还比较笼统。
他们刚开始接触科学课,对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还不熟悉,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法。
在以前的科学课学习中,学生仅仅是用某一个感官观察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没有明确运用感官观察事物的正确方法。
本课以水为载体,重点对“水是什么样的”进行探索研究。
让学生用感官(眼、鼻、舌)运用看、闻、尝的方法把水与其它液体进行比较,感知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是透明的。
重点对学生进行感知训练,初步掌握一些观察的`技能,如怎样闻气味、尝味道等。
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通过感官观察水,认识水的基本特征,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2.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知道像水一样没有固定形状、易流动的物体叫液体。
过程与方法1.运用感官认识水的性状,能用准确语言对水的性状进行描述2.能够运用感官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快速地将多种液体中的水鉴别出来,体会运用感官观察是常用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人体感官在认识事物上的重要性,理解用感官观察水要有顺序。
2.在观察过程中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现象,愿意与同学交流看法。
3.进一步培养成细心观察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精神。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用感官进行正确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认识水的性状。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到水是会流动、没有一定形状的。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不同形状的器皿、白醋2.分组材料:透明塑料瓶、牛奶、白糖水、白酒、水、干净的筷子、记录表实验表感官方法现象眼睛看鼻子嘴巴我观察到的水的特点是:板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谈话:(出示一瓶白醋)猜猜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你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发言讲述:要想准确辨别出我们周围的东西,只靠看是不好下结论的,看只是观察的一种方法,你知道观察还有哪些方法?(课件出示:眼看、鼻子闻、嘴巴尝)(当学生说到“闻”的时候,及时演示“闻”的正确方法,提示学生不认识的物体不能随便就去闻、去尝。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水循环的过程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水循环的过程
1. 概述
本单元主要讲解了水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不断
循环利用的过程,包括蒸发、云的形成、降水、地面流动和地下渗
透等过程。
2. 水的蒸发和云的形成
水循环的第一步是水的蒸发。
当太阳照射到水面上,水会变成
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云。
水蒸气上升到高空时,遇冷变成小水滴,就形成云。
3. 降水和地面流动
当云中的水滴凝结得足够大时,就会坠落到地面上,形成降水,例如雨、雪、雾等。
降水后,一部分水滴流到地面上,形成河流、
湖泊等水域,另一部分水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
4. 地下水和地下渗透
地下水是指流入地下的雨水或融雪水。
当地下水到达地下层的
岩石的间隙或裂缝时,会停滞在那里,形成含水层。
当地下水在地
下岩石层面内流动时,会通过渗透进入植物的根系以及地下的水源。
5. 水循环的意义
水循环的过程能够将水资源合理利用,并保持水的不断循环,
为植物提供水分和养分,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不仅如此,水循
环还能影响着气候和地质变化。
6. 总结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过程,包括蒸发、云的形成、降水、地面流动和地下渗透等环节。
它不仅为植物提供养分,维持
生态平衡,还对气候和地质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以上是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关于水循环的过程的
知识点概述。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1《水》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1《水》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水的性质,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溶解性、透明度、流动性等特点,从而加深学生对水的认识,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水并不陌生,生活中处处都有水的存在。
但他们对水的性质的认识还比较片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让学生对水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的溶解性、透明度、流动性等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水的溶解性、透明度、流动性的理解和掌握。
2.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水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玻璃杯、水、盐、糖、透明塑料袋等。
2.课件:水的性质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水的图片,让学生来说一说他们对水的认识。
然后提问:“水有哪些性质呢?”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特点。
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水的溶解性、透明度、流动性等性质。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初步了解水的性质。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的溶解性、透明度、流动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教师提问:“你们发现了水有哪些性质?”引导学生回答。
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水性质的理解。
拓展(5分钟)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水的性质的应用,如洗涤、灌溉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小结(5分钟)教师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教案5篇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合同方案、演讲稿、作文大全、教案、述职报告、调查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contract proposals, speeche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job reports, investigation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教案5篇通过编写优秀的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教师通过教案,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而补充相关的教学知识和技能,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水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水》教科版 (共9张PPT)
水在哪个袋中
如果可以打开袋子,但是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我们能 找出水在哪个袋中吗?
无气味、无味道
刺鼻气味、酸
香甜
给袋中的物体分类
我们将袋中的物体都一一分辨出来后,将它们分类。如 何分类呢?分类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石头 木块 树叶 水
醋
牛奶
空气
给袋中的物体分类
固体
液体
气体
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无固定的形状,有一定体积 无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 8.818:0 5:3818: 05Aug-218-Aug -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18:05: 3818:0 5:3818: 05Sunday, August 08,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8. 821.8.8 18:05:3 818:05: 38August 8,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 1年8月 8日星 期日下 午6时5 分38秒1 8:05:38 21.8.8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下 午6时5 分38秒 下午6时 5分18: 05:3821 .8.8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水3 水结冰了课件
思考:在碎冰中加入食盐有什么作用呢?
观察:1.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2.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
水结冰后体 积膨胀了
水结冰后变 成了固体
水
冰
汇报:1.水在0℃的条件下会结冰。 2.水结冰后会变成固态,体积会变大。
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水在结冰的过程中,温 度要一直保持在0℃。
这是一种与原来杯中的水不一样 的物质,它的名字称为——
形成凝华的条件比较特殊,一般是要求气体的浓度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温度要低 于凝点的温度,比如低于0摄氏度时的水蒸气等,形成原因一般是急剧降温或者升华 现象造成。 凝华的实际现象举例: 1.冬夜,室内的水蒸气常在玻璃窗上凝华成冰晶;树枝上的“雾凇”;从冰箱里拿出来 的冰棍表面结了一层“霜”;又如自然界中“霜”的形成等等,都是凝华现象。 2.冬天叶片上出现的白边。
冰
冰与水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冰也是水吗?
闻
看
摸
摸得着 看得见
透明
冰的特点
坚硬 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
冰
资料:水和冰的相同点
水和冰都由水分子组成,属 于同一种物质
资料:水和冰的比较
水
液体
都是水; 看得见; 透明; 没有气味; 摸得着; 没有颜色
冰
固体
霜
雾凇
凝华是物质跳过液态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是物质在温度和气压低于 三相点的时候发生的一种物态变化。凝华过程中物质要放热。
第一单元 水
3.水结冰了
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 什么情况?
我们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
水
思考: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操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约四分之一的清水,在水
面处做好标记。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 入了食盐)的容器中,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1水
1 、2、 4
液体
6、7
气体
二、问答题
人们曾发现埋藏在地下1000多年的莲子 始终没有发芽, 这是为什么? 种子实在太干燥, 缺少水分
后来人们把这种子播中有水的泥土里,沉睡 了1000多年的莲子竟然发了芽,又是为什么?
活的种子在水分适合的环境中能发芽, 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水的秘密还有很多,上网或看 书去了解更多水的知识。
将石头、木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为固体; 将水、醋分为一类,称它们为液体;
空气单独一类,称为气体。
思考:生活中常见的固体、液体和气体还有哪些?
水在哪里?
湖泊
海洋
冰川
空气
地下
瀑布
雪
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绝大
部分是不能直接利用的海洋水,所
有水中淡水只占2.8%,而人们目
前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仅占全球
淡水总量的0.3%.
植物离不开水
动物都离不开水
人每天必需补充 一定量的水
微生物离不开水
因为缺水,农田颗粒无收
因为缺水这里成了沙漠
因为缺水他们翻山越岭
云南连续干旱
河水干枯、草木枯死 、 田地荒芜……“彩云 之 南”到处是死气沉沉 的景象。西南地区陆 续 遭遇罕见旱灾,其中 云南涉及面积最广。
下节课材料:一小瓶油
判断 方法 判断 理由
小组
水
牛奶
醋
空气
1
摸、掂
有固定 的形状、 又硬、 又重
2
看、闻
没有固定 的形状、 透明、无 色、无味
3
看
没有固定的 形状、会流 动白色不透 明透明
4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要点
单元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水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之中。
冰是一种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的雪也是固态的冰。
2.测量水温的方法:手拿温度计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在液面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水沸腾的温度是100℃,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在100℃不变。
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大大增加。
4.使用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很烫,不能用手触摸。
5.水温在0℃或0℃以下,水就会结冰,体积增大。
同样,当温度上升到0℃以上,冰就会融化成水,体积减小。
6.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是水的三种存在形态,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在一定条件下,冰、水、水蒸气可以互相转化。
7.能够溶解于水的物质很多,如白糖、红糖、食盐、小苏打、碱、味精等,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通过对比实验,我们知道在同样多的水里,食盐比小苏打溶解的要多。
8.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常用的方法有搅拌、加热、研磨。
9.食盐和沙混合在用一起,我们利用水,通过“溶解过滤结晶”的方法将食盐和沙子分离。
10.与水一样,生活中很多物质的大小、形状、颜色改变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11.生活中大部分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会把乒乓球顶回原形。
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水和冰的相同和不同点水蒸气水水冰无色、液体、固体、液体,无味、气体、看不见、摸不着。
温度低、表面光滑。
水和水蒸气、冰的互相转化水受热受热遇冷遇冷受热水蒸气冰遇冷第二单元空气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占据一定的空间,有质量,可以流动。
空气是由微粒组成的,能被压缩和扩张。
压缩的空气会有弹性。
2.冷热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就会形成风。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水》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水》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水的性质和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水的溶解性、透明度、冰冻等特性,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于水并不陌生,但对于水的性质和特点可能还没有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发现水的性质,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水的溶解性、透明度、冰冻等特性,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学会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水的溶解性、透明度、冰冻等特性。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水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水的性质。
2.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究水的性质。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滴管、冰块等。
2.教学课件: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3.教学材料:实验指导书、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关于物质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我们之前学习了哪些物质的性质?它们有什么特点?”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验或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水的特点。
例如,展示一杯清水,让学生观察水的颜色、透明度等。
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水的溶解性和透明度。
例如,将一些盐加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盐是否溶解,并观察水的透明度是否改变。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水性质的理解。
例如:“你们观察到盐在水中的溶解了吗?能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吗?”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冰冻性质,让学生举例说明水在冰冻时有什么变化。
三年级科学水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水知识点一、水的基本性质。
1. 无色、无味、透明。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并且是透明的液体。
例如,我们喝的白开水,透过杯子可以清楚地看到对面的物体,而且喝的时候没有特殊的味道,看起来也没有颜色。
2. 会流动。
- 水具有流动性。
当我们把水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时,水会顺着容器壁流淌,并且会根据容器的形状而改变自己的形状。
像把水倒入不同形状的花瓶中,水会充满花瓶的底部和内部空间。
3. 没有固定形状。
- 水装在什么容器里就呈现什么形状。
将水倒入圆形的碗中,水就成圆形;倒入方形的盒子里,水就成方形。
这是因为水的分子间作用力比较特殊,使得它不能像固体那样保持固定的形状。
4. 有一定的体积。
- 虽然水没有固定形状,但它有一定的体积。
例如,一个装满水的100毫升的量筒,不管把这些水倒入什么形状的容器中,水的体积始终是100毫升。
二、水的状态变化。
1. 固态(冰)- 当水的温度降低到0℃及以下时,水会凝固成冰。
冰是水的固态形式,它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比如在冬天,湖面上的水会结成冰,冰的形状和湖面的形状相似,而且冰会占据一定的空间。
- 水结成冰后,体积会膨胀。
这是因为冰的分子结构比液态水的分子结构更加规则,分子间的距离相对较大。
2. 液态(水)- 在0℃到100℃之间,水以液态形式存在。
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水的状态,如河流、湖泊中的水,以及我们日常饮用的水等。
3. 气态(水蒸气)- 当水的温度达到100℃时,水会沸腾,变成水蒸气。
水在常温下也会缓慢蒸发变成水蒸气。
例如,晾晒的湿衣服会变干,这是因为衣服上的水变成了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 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感知它的存在。
当我们对着镜子哈气时,镜子上会出现一层水雾,这是因为我们呼出的水蒸气遇冷变成了小水滴。
三、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1. 海洋。
- 海洋是地球上水的主要存在形式之一,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水填空1.物体的三种形态为(固体、液体、气体)。
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形状)。
固体、液体有(固定体积)气体(没有固定体积)。
2.水是生命的源泉,(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3.水的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冰和水蒸气都是(水),它们是水的不同形态。
4.水和水蒸气的相同与不同:水和水蒸气是水的不同形态。
它们都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有一定温度,占据一定的空间,无固定形态)的特点。
不同点在于(水是液体,看得见,摸得着,有固定体积,较重,可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气体,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体积,较轻,当温度变低时可以液化成液态水)。
5.用湿抹布擦黑板、湿的手变干了、海水晒盐、湿衣服在太阳底下一会干了等现象说明水(蒸发)了。
蒸发是物质有(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6.夏天,冰棒周围的白气是水蒸气冷却形成的(小水滴),霜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固态的水),露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液态的水),雾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液态的水),雪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固态的水),云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液态的水)。
7.测量温度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遇到(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分开被测)的水8.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1)酒精灯的火焰: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最外面的一层叫(外焰),中间的一层叫(内焰),最里面的一层叫(焰心)。
(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
1(2)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3)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
(4)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且盖两次),不可用嘴去吹。
(5)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盖。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梳理-第一单元水 教科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水课堂知识重现1.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固定的形状、会流动、透明,但有一定体积的液体。
2. 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3. 蒸发的定义: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的现象。
任何时候、任何温度下水都在蒸发。
例如:水洼中的水和湿衣服上的水都是常温下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而砂锅中的水是在加热过程中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
4.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风、温度和湿度。
风越大,蒸发越快;温度越高,蒸发越快;空气湿度越小,蒸发越快。
例如:我们晒衣服时会把衣服晾晒在太阳下、通风干燥处,而不会把它晾晒在潮湿的地方。
5. 水和水蒸气的异同点。
相同点:无色、无味、会流动、无固定形状。
不同点:水是液体,看得到,不易压缩;水蒸气是气体,看不到,易压缩。
水和水蒸气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6.为何盛冰的玻璃杯外壁有水珠?因为玻璃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壁后凝结成看得到的小水滴。
烧开水时水面冒出的“白汽”是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在遇到上方较冷的空气后变成液态的小水珠。
7.其实,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如图中,在壶嘴和“白汽”之间有一段似乎什么也没有的“空缺”,这一段物质主要是水蒸气;而我们看到的“白汽”其实是一些非常细小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由从壶口冲出来的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空气凝结而成的。
7. 当孩子发烧时,我们总会采用一些物理方式来降温。
在腋下、大腿、背部、额头等身体部位,用低浓度的酒精或者温水擦拭,会感到凉爽,这是由于酒精或水蒸发时,从身体表面吸热,使皮肤温度降低的缘故。
生活中的冷风扇就是利用水蒸发吸热而使空气温度降低的原理让我们觉得凉爽的。
8. 沸腾是液体受热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气泡的现象。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一般而言,水的沸点是100℃ ,但它的沸点也会随着外界大气压强的改变而改变(如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小,水可能到70℃就会沸腾)。
9. 水沸腾时的现象: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只能使水不断地变成水蒸气,它的温度保持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北京的水景:
密云黑龙潭
房山十渡
延庆龙庆峡
颐和园昆明湖
桌上6只杯子中分别装有牛奶、 白醋、白酒、水、红糖水和盐水, 怎样才能把他们识别出来呢?
一、看颜色 牛奶、红糖
二、闻气味 白醋、白酒
感 觉
三、尝味道 盐水、水
器 官
鼻闻:一手拿水杯,另一只手往外 扇空气,闻杯口散发的气体,不要 用鼻子吸气闻。
舌尝:不能喝,筷子蘸一下,筷子 放在舌头上面,让液体滴落在舌尖 上。
水是什么样的?
纯净的水没有颜色,没有 味道,没有气味,会流动,没 有一定的形状。
在塑料袋里装一些水,把袋口抓紧。 塑料袋里的水是什么形状的?
用手压一压,水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你能让水变成几种不同的形状吗?
谢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