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配合物结构习的题目解答

合集下载

第10章习题解答

第10章习题解答

第10章习题参考答案**10.3【解】10-4【解】* 10.5题目改为:已知下列配合物的磁矩,根据价键理论指出各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配离子空间构型,并指出配合物属内轨型还是外轨型。

【解】[Co (NH 3)6]Cl 3 三氯化六氨合钴(Ⅲ)[CoCl 2 (NH 3)4]Cl 氯化二氯∙四氨合钴(Ⅲ) [CoCl(NH 3)5]Cl 2 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 [CoCl 3 (NH 3)3] 三氯∙三氨合钴(Ⅲ)10.7题目改为:计算下列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并判断在标准状态下反应的方向。

【解】-2--2-2θ224-4-22{[Ag(CN)]}(S ){[Ag(CN)]}(S )(Ag )==(CN )(CN )(Ag )c c c c c K c c c ++=θ2θf sp ()K K =2.51×10-50×(1.3 ×1021)2= 4.24 ×10-8θmG r Δ=-RT ln K θ>0,反应逆向自发进行。

(2) +322+444434443Cu)/[NH )/][OH )/][NH )/][H )/]{[Cu(NH ]}/[OH )/][NH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K (((((((θΘΘΘΘΘΘΘΘ+-+-==θθθf w 44(())b K K K =-542412-1441.78104.710 1.010=2.1410)(()⨯⨯⨯⨯⨯θmG r Δ=-RT ln K θ<0,反应正向自发进行。

(3) 32322223([Ag(S O )])/[(Cl )/][(S O )/]c c c c K c c ---⋅=ΘΘΘΘ = K f Θ(-3232])O [Ag(S ) · KΘsp (Ag Cl) = 3.2×1013×1.77×10-10 =5.66×103θmG r Δ=-RT ln K θ<0,反应正向自发进行。

金属有机化学课件和习题及答案

金属有机化学课件和习题及答案
金属有机化学
第10章 过渡金属单或多烯烃、 炔烃-络合物
1
10.1 金属烯烃-配合物的结构特点
10.1.1 金属-单烯烃配合物
H Cl Cl Cl Pt C C H H H K
C M C
-donation via the filled k donation via the empty alkene -system
6 M
M 4
M-C
M
Ar···Ar
[Cr]+ Me6-[Fe]2+ Me6-[Ru]2+ [Ru]2+
C-C
一些金属二芳烯配合物的性质
Complex Ti(C6H6)2 V(C6H6)2 V(C6H5F)2 Nb(C6H6)2 Cr(C6H6)2 Mo(C6H6)2 W(C6H6)2 [Mn(C6Me6)2]+ [Fe(C6Me6)2]2+ Color red red red purple brown green yellow-green pale pink orange mp/ºC Miscellaneous 227 284 115 160 空气敏感,在芳烃溶剂中自催化分解 空气非常敏感,顺磁性,可还原为 [V(C6H6)2] 空气敏感
2. 利用金属蒸气的方法
作为烯烃-络合物的特殊合成方法,可将金属在高真空下加热,蒸发的 金属原子和烯烃一起在低温下(液氮温度)凝聚而生成烯烃配位的络合 物,这一方法可用以合成其它方法不易合成的络合物:
注意:丁二烯与金属配位时,并不形成离域 的-体系,而只是利用两个双键分别作用。
M
10.1.4 金属-环丁二烯烃配合物
环状共轭-体系当其电子满足4n+2规则时具有芳香性,而环丁二烯具 有4个电子,具有反芳香性。环丁二烯的反芳香性以及大的环张力使 这一分子非常不稳定而不能作为一个自由的分子独立存在。 但稳定的环丁烯金属配合物却能分离得到,环丁二烯可作为二阴离子 6e给体:

晶体结构,配合物结构知识点与习题

晶体结构,配合物结构知识点与习题

配合物结构一、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由提供孤电子对(NH 3、H 2O 、X -)或π电子(H 2C =CH 2、 )的物种与提供适当空轨道的物种(金属原子或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为配合物。

二、配位化合物的组成1.配合物由内界(inner )和外界(outer )组成。

外界为简单离子,配合物可以无外界,但不可以无内界。

例如:Fe(CO)5 Pt(NH 3)2Cl 22.内界由中心体(center )和配位体(ligand )组成。

(1) 中心体:提供适当的空轨道的原子或离子,绝大部分是d 区或ds 区元素。

用M 表示。

(2) 配位体 (L)(简称配体):提供孤对电子对或π电子的离子,离子团或中性分子。

三、配位化合物的分类(Classification )1.Classical complexes :配体提供孤电子对,占有中心体的空轨道而形成的配合物。

例如:+23)Ag(NH ,-34Cu(CN)2.π-complexes :配体提供π电子,占有中心体的空轨道而形成的配合物。

例如:255)H Fe(C ,)]H C (K[PtCl 423(第一个π配合物,Zeise ’s salt )H 2CCH 2M配体提供:2个π电子 4个π电子 6个π电子四、配位体(L )Ligand1.根据配体中配位原子的不同,配体可分类成:(1) 单基(齿)配体(unidentate ligand ):配体中只含有一个配位原子; 例如:NH 3、H 2O 、X -、 (py)(2) 多基(齿)配体(multidentate ligand ):配体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位原子。

由单齿配体组成的配合物,称为简单配合物;由多齿配体组成的配合物,称为螯合物(chelate )。

2.一些常见的配体:(1) 单基配体:X -:F -(fluoro)、Cl -(chloro)、Br -(bromo)、I -(iodo)、H 2O (aquo)、CO (carbonyl)、NO (nitrosyl)、C 5H 5N (py)、OH -(hydroxo)(2) 双基配体:en (乙二胺) H 2NCH 2CH 2NH 2(ethylenediamine )ox 2-(草酸根) (oxalate ion ) gly - (氨基乙酸根)bipy (联吡啶) (2,2’-dipyridyl )(3) 多基配体:EDTA (乙二胺四乙酸)(六齿)(H 4Y)(ethylenediaminetetracetato )五、配位数(Coordination Number )1.中心原子(或离子)所接受的配位原子的数目,称为配位数2.若单基配体,则配位数 = 配体数;若多基配体,则配位数 = 配体数 ⨯ 配位原子数 / 每个配体 3.确定配位数的经验规则—EAN 规则(Effective atomic number rule )或十八电子(九轨道)规则(1) 含义:a .EAN 规则:中心体的电子数加上配体提供给中心体的电子数等于某一稀有气体的电子构型(36,54,86)b .十八电子规则:中心体的价电子数 + 配体提供的电子数 =18,(n - 1)d 10n s 2n p 6NO C O COO H 2NCH 2C O O N N HOOCH 2CNCH 2CH 2N HOOCH 2C CH 2COOH CH 2COOHc .九轨道规则:五个 (n - 1)d 轨道(或者五个n d 轨道),1个n s 轨道和3个n p 轨道(9个价轨道)都充满电子。

第10章 配合物(2)

第10章 配合物(2)
t2g eg
d1 d2 d3 d4 d5 d6 d7 d8 d9 d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未成对 电子数 1 2 3 4 5 4 3 2 1 0
未成对 电子数 t2g eg ↑ 1 2 ↑↑ 3 ↑↑↑ 2 ↑↑↑ ↑↑ ↑ 1 ↑ ↑↑ ↑↑ 0 ↑ ↑↑ ↑↑ ↑ ↑ 1 ↑ ↑↑ ↑↑ ↑ ↑↑ ↑ 2 ↑↑ ↑↑ ↑ ↑↑ ↑ 1 ↑↑ ↑↑ ↑ ↑ ↑↑ ↑ 0 ↑ ↑↑ ↑ ↑
稳定常数的大小直接反映了配离子稳定性的大 小。对于同一类型配合物,K稳值越大,配合物越 稳定。 2011-3-22
[例1] 试比较在0.10mol ·L-1的[Ag(NH3)2]+溶液中,含 0.10mol· ·L-1的氨水和在[Ag(CN)2]– 溶液中,含有 有1.0mol 1.0mol· ·L-1的CN–离子时,溶液中的Ag+离子浓度。 1.0mol 1.0mol· K稳, [Ag(NH3)2]+ = 1.7 ×107; K稳, [Ag(CN)2]– = 1.7 ×1021 ·L-1, 有 解: 设[Ag(NH3)2]+溶液中[Ag+] = x mol mol· Ag+ + 2NH3 = [Ag(NH3)2]+
eg

分布式: t2g3 eg2
t2g

´
eg t2g t2g5 eg0
10-4-3 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
在晶体场中,d轨道发生分裂,电子排布采用高 自旋或低自旋排列方式,体系能量比未分裂前能量 的下降值称为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代数值越小, dx2-y2 dz2 配合物越稳定。 eg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章试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章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十章配位化合物本章总目标:1: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和配位键的本质2:掌握配合物的价键理论的主要论点,并能用此解释一些实例3:配离子稳定常数的意义和应用4:配合物形成时性质的变化。

各小节目标:第一节: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1:掌握中心原子、配体、配位原子、配位键、配位数、螯合物等概念,○1配位单元:由中心原子(或离子)和几个配位分子(或离子)以配位键向结合而形成的复杂分子或离子。

○2配位化合物:含有配位单元的化合物。

○3配位原子:配体中给出孤电子对与中心直接形成配位键的原子。

○4配位数:配位单元中与中心直接成键的配位原子的个数。

2:学会命名部分配合物,重点掌握命名配体的先后顺序:(1)先无机配体后有机配体(2)先阴离子配体,后分子类配体(3)同类配体中,先后顺序按配位原子的元素符号在英文字母表中的次序(4)配位原子相同时,配体中原子个数少的在前(5)配体中原子个数相同,则按和配位原子直接相连的其它原子的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表次序;3:了解配合物的结构异构和立体异构现象第二节: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1:熟悉直线形、三角形、正方形、四面体、三角双锥、正八面体构型的中心杂化类型。

2:会分辨内轨型和外轨型配合物。

可以通过测定物质的磁矩来计算单电子数μ=。

3:通过学习羰基配合物、氰配合物以及烯烃配合物的d p π-配键来熟悉价键理论中的能量问题。

第三节: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1:掌握配合物的分裂能、稳定化能概念2:掌握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3;了解影响分裂能大小的因素○1)晶体场的对称性0p t ∆>∆>∆○2中心离子的电荷数,中心离子的电荷高,与配体作用强,∆大。

○3中心原子所在的周期数,对于相同的配体,作为中心的过渡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大,∆相对大些。

(4)配体的影响,配体中配位原子的电负性越小,给电子能力强,配体的配位能力强,分裂能大。

224232I Br SCN Cl F OH ONO C O H O NCS NH en NO CN CO -----------<<<<<<-<<<<<<<≈ 4:重点掌握(1)配合物颜色的原因之一——d-d 跃迁以及颜色与分裂能大小的关系;(2)高自旋与低自旋以及与磁矩的大小的关系。

无机化学——配合物结构 习题解答②

无机化学——配合物结构 习题解答②

第10章习题解答②一、是非题1. 价键理论认为,配合物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是由于中心离子(或原子)采用不同杂化轨道与配体成键的结果。

.( )解:对2. 价键理论能够较好地说明配合物的配位数、空间构型、磁性和稳定性,也能解释配合物的颜色。

( )解:错3. 价键理论认为,在配合物形成时由配体提供孤对电子进入中心离子(或原子)的空的价电子轨道而形成配位键。

.( )解:对4. 同一元素带有不同电荷的离子作为中心离子,与相同配体形成配合物时,中心离子的电荷越多,其配位数一般也越大。

.( )解:对5. 在多数配位化合物中,内界的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的结合力总是比内界与外界之间的结合力强。

因此配合物溶于水时较容易解离为内界和外界,而较难解离为中心离子(或原子)和配体。

.( )解:对6. 由磁矩测出在[Fe(CN)6]3-中,中心离子的d 轨道上有1个未成对电子,则这个未成对电子应排布在分裂后的dr (e g )轨道上。

( )解:错7. 在强场配体形成的配合物中,分裂能大于电子成对能,形成低自旋配合物。

.( )解:对8. 在高自旋配合物中,分裂能小于电子成对能,相应的配体称为弱场配体。

( )解:对9. 按照晶体场理论,对给定的任一中心离子而言,强场配体造成d 轨道的分裂能大。

( )。

解:对10. 按照晶体场理论可知,强场配体易形成高自旋配合物。

( )。

解:错11. 晶体场理论认为配合物的中心离子与配体之间的作用力是静电引力。

( ) 解:对12. 具有d 0、d 10结构的配离子都没颜色,因为不能产生d -d 跃迁。

.( ) 解:错13. 按照晶体场理论,在八面体场中,中心离子d 轨道分裂后组成d ε(t 2g )轨道的是d x y 22-和d z2。

( ) 解:错14. 按照晶体场理论,在八面体场中,中心离子分裂后组成dr (e g )轨道的是d xy 、d yz 、d xz 。

( )解:错15. 按照晶体场理论,中心离子的电荷数越高,半径越大,分裂能就越小。

(完整版)配合物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配合物习题及答案

配合物习题及答案、判断题:1•含有配离子的配合物,其带异号电荷离子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在水中几乎完全解离成内界和外界。

•…()2•在1.0 L 6.0 mol • L-1氨水溶液中溶解0.10 mol CuS04固体,假定Cu2+全部生成[Cu (NH 3 )4 ]2+,则平衡时NH3的浓度至少为5.6 mol • L-1。

........................................... () 2+ 23. 在M 溶液中,加入含有X和丫的溶液,可生成MX 2沉淀和[MY 4]配离子。

如果K |・(MX 2 )和K.-'([ MY#)越大,越有利于生成側丫4广。

()4. 金属离子A3+、B2+可分别形成[A(NH 3 )6 ]3+和[B(NH 3)6 ]2+,它们的稳定常数依次为4 105和 2 1010,则相同浓度的[A(NH 3 )6 ]3+和[B(NH 3 )6 ]2+溶液中,A3+和B2+的浓度关系是c ( A3+ ) > c ( B2+ )。

()5. 在多数配位化合物中,内界的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的结合力总是比内界与外界之间的结合力强。

因此配合物溶于水时较容易解离为内界和外界,而较难解离为中心离子(或原子)和配体。

................................................................... ()6. 已知K2 [ Ni (CN) 4 ]与Ni (CO) 4均呈反磁性,所以这两种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均为平面正方形。

........................................................... ()7. 某配离子的逐级稳定常数分别为K'、KJ、KJ、K',则该配离子的不稳定常数K']= • K汁0' • K]'。

................................ ()8. HgS溶解在王水中是由于氧化还原反应和配合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配合物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配合物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配合物课后习题答案解析课后习题答案8.1 区分下列概念:(1)接受体原⼦和给予体原⼦;(2)配位体和配位原⼦;(3)配合物和复盐;(4)外轨配合物和内轨配合物;(5)⾼⾃旋配合物和低⾃旋配合物;(6)强场配位体和弱场配位体;(7)⼏何异构体和旋光异构体;(8)左旋异构体、右旋异构体和外消旋混合物。

解答(1)配位个体由中⼼部位的中⼼原⼦(可以是⾦属原⼦,也可是⾼价⾮⾦属原⼦)或离⼦与配体组成,前者提供空轨道,称接受体,即接受体原⼦,后者提供孤电⼦对,称给予体,给予体中直接提供孤电⼦对的原⼦即为给予体原⼦。

(2)配位个体中与中⼼原⼦或离⼦结合的分⼦叫配位体,简称配体;配位体中直接键合于中⼼原⼦的原⼦叫配位原⼦,亦即上述之给予体原⼦。

(3)给予体和接受体相结合的化学物种(配位个体)即为配合物。

更为⼴义的是路易斯酸与路易斯碱的加合物。

复盐是过去⽆机化学上对明矾、冰晶⽯、光卤⽯等的俗称。

实际上并不存在单盐与复盐之分:①单盐(如有些有机酸的盐)也有⽐所谓复盐还复杂的;②从结构看,⽆论单盐还是复盐,都可认为是配合物;③复盐,⽆“复盐”⼀词完全是形式化。

论在晶体中,在溶液中都不存在所谓的“化学式单位”的。

从配位个体稳定性的观点,可将复盐看作是⼀类稳定性极⼩的配合物;由于存在着许多中间状态,显然⽆法在复盐和配合物之间确定出⼀条绝对的界线。

(4)从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出发,凡配位原⼦的孤对电⼦填在中⼼原⼦或离⼦由外层轨道杂化⽽成的杂化轨道上,形成配位键的配合物即为外轨配合物。

相反,填在由内层轨道参与的杂化轨道上,即为内轨配合物。

(5)从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出发,由于P 和Δ的相对⼤⼩,使得配合物中的电⼦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排列组态,其中含有单电⼦数较多的配合物叫⾼⾃旋配合物,不存在单电⼦或含有单电⼦数少的配合物叫低⾃旋配合物。

(6)参见节7.2.2。

(7)均为配合物的异构体。

配体在中⼼原⼦周围因排列⽅式不同⽽产⽣的异构现象,称为⼏何异构现象,常发⽣在配位数为4 的平⾯正⽅形和配位数为 6 的⼋⾯体构型的配合物中。

普通化学:第十章配位化合物课后答案

普通化学:第十章配位化合物课后答案

第十章配位化合物习题答案1.指出下列配离子的形成体、配体、配位原子及中心离子的配位数。

[Cr(NH3)6]3+Cr3+NH3N 6[Co(H2O)6]2+Co2+H2O O 6[Al(OH)4]-Al3+OH- O 4[Fe(OH)2(H2O)4]+Fe3+OH-H2O O 6[PtCl5(NH3)]-Pt4+Cl-NH3O, Cl 62.写出下列配合物的化学式:(1) 三氯·一氨合铂(II)酸钾K[PtCl3(NH3)](2) 高氯酸六氨合钴(II) [Co(NH3)6](ClO4)2(3) 二氯化六氨合镍(II) [Ni(NH3)6]Cl2(4) 四异硫氰酸根·二氨合铬(III)酸铵(NH4) [Cr(NCS)4(NH3)2](5) 一羟基·一草酸根·一水·一乙二胺合铬(III) [Cr(OH)(C2O4)(H2O)(en)](6) 五氰·一羰基合铁(II)酸钠Na3 [Fe(CN)5(CO)]3.命名下列配合物,并指出配离子的电荷数和形成体的氧化数。

配合物名称配离子电荷形成体的氧化数[Cu(NH3)4][PtCl4] 四氯合铂(II)酸四氨合铜(II) +2,-2 +2,+2 Cu[SiF6] 六氟合硅(IV)酸铜-2 +4K3[Cr(CN)6] 六氰合铬(III)酸钾-3 +3 [Zn(OH)(H2O)3]NO3硝酸一羟基·三水合锌(II) +1 +2 [CoCl2(NH3)3H2O)]Cl 一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钴(III) +1 +34.有下列三种铂的配合物,用实验方法确定它们的结构,其结果如下:物质I II III化学组成PtCl4·6NH3PtCl4·4NH3PtCl4·2NH3溶液的导电性导电导电不导电可被AgNO3沉淀的Cl-数 4 2 不发生根据上述结果,写出上列三种配合物的化学式。

(完整版)配合物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配合物习题及答案

配合物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含有配离子的配合物,其带异号电荷离子的内界和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在水中几乎完全解离成内界和外界。

.... ()2.在 1.0 L 6.0 mol·L-1氨水溶液中溶解0.10 mol CuSO4固体,假定Cu2+ 全部生成[ Cu (NH 3 )4 ]2+,则平衡时NH3的浓度至少为 5.6 mol·L-1 。

.........................()3.在M2+溶液中,加入含有X-和Y-的溶液,可生成MX2沉淀和[MY4]2-配离子。

如果K( MX 2 )和K([ MY4]2- ) 越大,越有利于生成[MY4]2-。

()4.金属离子A3+、B2+可分别形成[ A(NH 3 )6 ]3+和[ B(NH 3 )6 ]2+,它们的稳定常数依次为 4 105 和 2 1010,则相同浓度的[ A(NH 3 )6 ]3+和[ B(NH 3 )6 ]2+溶液中,A3+和B2+ 的浓度关系是c ( A3+ ) > c ( B2+ ) 。

()5.在多数配位化合物中,内界的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的结合力总是比内界与外界之间的结合力强。

因此配合物溶于水时较容易解离为内界和外界,而较难解离为中心离子(或原子)和配体。

.........................................................................................................................()6. 已知K2 [ Ni (CN)4 ] 与Ni (CO)4均呈反磁性,所以这两种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均为平面正方形。

.....................................................................................()7.某配离子的逐级稳定常数分别为K、K、K、K,则该配离子的不稳定常数K= K·K·K·K。

12第十章配位化合物温相如

12第十章配位化合物温相如

第十章 配位化合物学习要点配合物、配合物价键理论、sp 、sp 3、dsp 2、sp3d2、d2sp3杂化轨道、外轨型、内轨型配合物、磁矩、晶体场理论、分裂能、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 )、螯合物、配位平衡学习指南配合物是配位化合物的简称。

配离子或配位分子是由中心原子提供价层空轨道,配体中的配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以配位键结合而成的难解离的复杂结构单元。

它是由中心原子和配体组成的。

中心原子往往是过渡金属离子,配体一般分为单齿配体和多齿配体,配体中直接与中心原子配位的原子称为配原子。

配离子或配位分子中配原子的数目称为中心原子的配位数。

配合物顺、反异构体的理化性质不同。

配合物的名称有俗名、商品名和系统命名,系统命名法是配合物内外界之间服从一般无机化学命名原则,内界命名的先后顺序所遵循的一般原则是配体数—配体名称—合—中心原子名称(中心原子氧化数),不同配体按阴离子—中性分子—阳离子顺序排列。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认为: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以配位键相结合,成键过程中,中心原子提供的价层空轨道首先进行杂化,形成杂化空轨道,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取决于中心原子价层空轨道的杂化类型。

常见的杂化方式有sp 、sp 2、sp 3、dsp 2、sp 3d 2、d 2sp 3等。

配合物的内、外轨型,可通过配合物的磁矩测定,结合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结构来判断,进一步可推断中心原子价层空轨道的杂化类型、配合物的空间构型、磁性及定性说明部分配合物的稳定性。

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把中心原子和配体都看成点电荷,中心原子和配体之间靠静电作用力相结合,并不形成共价键。

在晶体场的作用下,中心原子d 轨道发生能级分裂,分裂能的大小与配合物的空间构型、配体场强、中心原子所带的电荷数和它所属周期等因素有关。

对于d 4~d 7电子构型的中心原子,其配合物有高、低自旋之分。

根据晶体场稳定化能的相对大小可以比较相同类型配合物的稳定性。

晶体场理论还可以较好地解释配合物的颜色。

第十章习 题

第十章习 题

电离平衡3.已知0.1 mol 〃L -1一元弱酸的HB 的pH=3.0,问其等浓度的共轭碱NaB 的pH 为多少?(已知:a w a20c K c K >>500且)4.计算0.050 mol·dm -3 HClO 溶液中的[H +]、[ClO -]和HClO 的解离度。

[H +]=3.97×10-5;[ClO -]=3.97×10-5;α=0.0794%5.奶油腐败变质后分解产物中含有恶臭的丁酸(C 3H 7COOH )。

今含有0.1 mol 丁酸的0.20升溶液,测得pH = 2.50,求丁酸的解离常数o a K 。

2.0×10-5 7.已知HAc 的o a p 4.75K =,NH 3·H 2O 的ob p 4.74K =,求下列各溶液的pH 值:(1)0.10 mol·dm -3 HAc 2.88 (2)0.10 mol·dm -3 NH 3·H 2O 11.13 (3)0.15 mol·dm -3 NH 4Cl 5.04 (4)0.15mol·dm -3 Na Ac 8.97 8.求1.0×10-6 mol·-3pH=6.999.(1)写出Na 2C 2O 4、NaHCO 3和H 3AsO 4水溶液的质子平衡式。

[OH -]=[H +]+[HC 2O 4-]+2[H 2C 2O 4] [OH -]+[CO 32-]=[H +]+[H 2CO 3][H 2AsO 4-]+2[HAsO 42-]+3[AsO 43-]+[OH -]=[H +](2)分别计算0.100 mol·dm -3 NaHCO 3溶液和0.10 mol·dm -3 KHSO 4溶液的pH 值。

(已知H 2SO 4的24o 2a2(H SO )1.010K-=⨯) 8.32 ; 110.某一元弱酸与36.12 cm 3 0.100 mol·dm -3 NaOH 中和后,再加入18.06cm 3 0.100 mol·dm -3 HCl 溶液,测得溶液的pH 值为4.92。

配合物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配合物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课后习题答案8.1 区分下列概念:(1)接受体原子和给予体原子;(2)配位体和配位原子;(3)配合物和复盐;(4)外轨配合物和内轨配合物;(5)高自旋配合物和低自旋配合物;(6)强场配位体和弱场配位体;(7)几何异构体和旋光异构体;(8)左旋异构体、右旋异构体和外消旋混合物。

解答(1)配位个体由中心部位的中心原子(可以是金属原子,也可是高价非金属原子)或离子与配体组成,前者提供空轨道,称接受体,即接受体原子,后者提供孤电子对,称给予体,给予体中直接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即为给予体原子。

(2)配位个体中与中心原子或离子结合的分子叫配位体,简称配体;配位体中直接键合于中心原子的原子叫配位原子,亦即上述之给予体原子。

(3)给予体和接受体相结合的化学物种(配位个体)即为配合物。

更为广义的是路易斯酸与路易斯碱的加合物。

复盐是过去无机化学上对明矾、冰晶石、光卤石等的俗称。

实际上并不存在单盐与复盐之分:①单盐(如有些有机酸的盐)也有比所谓复盐还复杂的;②从结构看,无论单盐还是复盐,都可认为是配合物;③复盐,无“复盐”一词完全是形式化。

论在晶体中,在溶液中都不存在所谓的“化学式单位”的。

从配位个体稳定性的观点,可将复盐看作是一类稳定性极小的配合物;由于存在着许多中间状态,显然无法在复盐和配合物之间确定出一条绝对的界线。

(4)从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出发,凡配位原子的孤对电子填在中心原子或离子由外层轨道杂化而成的杂化轨道上,形成配位键的配合物即为外轨配合物。

相反,填在由内层轨道参与的杂化轨道上,即为内轨配合物。

(5)从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出发,由于P 和Δ的相对大小,使得配合物中的电子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排列组态,其中含有单电子数较多的配合物叫高自旋配合物,不存在单电子或含有单电子数少的配合物叫低自旋配合物。

(6)参见节7.2.2。

(7)均为配合物的异构体。

配体在中心原子周围因排列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异构现象,称为几何异构现象,常发生在配位数为 4 的平面正方形和配位数为 6 的八面体构型的配合物中。

第10章-配合物结构-习题解答

第10章-配合物结构-习题解答
N)y-的空间构型及中 心离子的杂化方式是.()。
(A)平面正方形,dsp2杂化;(B)变形四面
体,sp3d杂化;
(C)正四面体,sp3杂化;(D)平面正 方形,sp3d2杂化。
解:C
第10章(03397)形下列各种离子中,在通常 情况下形成配离子时不采用sp杂化轨道成键 的是.()O
d2sp3;
(C)三角形,sp;(D)三角锥形,sp。
解:A
第10章(03401)下列配离子的中心离子采用sp杂化呈直线形的是()。
(A)[Cu(en)旷;
(A)Cu2+;(B)Cu+;(C)Ag+;(D)Au+。
解:A
第10章(03398)在KAI(OH)寸-中Al3+的杂化
轨道类型是()。
(A)sp2;(B)sp3;(C)dsp;(D)sp3d2。
解:B
第10章(03399)[Co(NH3)『(磁矩为0)的电 子分布式为()。
(A)[]
3d4s 4p;(d2sp3)
解:错
第10章(03370)所有内轨型配合物都呈反磁 性,所有外轨型配合物都呈顺磁性。•()
解:错
第10章(03371)内轨型配合物往往比外轨型 配合物稳定,螯合物比简单配合物稳定,则 螯合物必定是内轨型配合物。•()
解:错
第10章(03372)内轨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一 定大于外轨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解:对
第10章(03393)已知下列配合物磁矩的测定 值,按价键理论判断属于外轨型配合物的是
()。
(A)[Fe(H2O)『,5.3B.M.;
(B)[Co(NH3)『,0B.M.;
(C)[Fe(CN)6]3-,1.7B.M.;

配合物课后习题答案

配合物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8.1 区分下列概念:(1)接受体原子和给予体原子;(2)配位体和配位原子;(3)配合物和复盐;(4)外轨配合物和内轨配合物;(5)高自旋配合物和低自旋配合物;(6)强场配位体和弱场配位体;(7)几何异构体和旋光异构体;(8)左旋异构体、右旋异构体和外消旋混合物。

解答(1)配位个体由中心部位的中心原子(可以是金属原子,也可是高价非金属原子)或离子与配体组成,前者提供空轨道,称接受体,即接受体原子,后者提供孤电子对,称给予体,给予体中直接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即为给予体原子。

(2)配位个体中与中心原子或离子结合的分子叫配位体,简称配体;配位体中直接键合于中心原子的原子叫配位原子,亦即上述之给予体原子。

(3)给予体和接受体相结合的化学物种(配位个体)即为配合物。

更为广义的是路易斯酸与路易斯碱的加合物。

复盐是过去无机化学上对明矾、冰晶石、光卤石等的俗称。

实际上并不存在单盐与复盐之分:①单盐(如有些有机酸的盐)也有比所谓复盐还复杂的;②从结构看,无论单盐还是复盐,都可认为是配合物;③复盐,无论在晶体中,在溶液中都不从配位个体稳定性的观点,可将复盐看作是一类稳定性极小的配合物;由于存在着许多中间状态,显然无法在复盐和配合物之间确定出一条绝对的界线。

(4)从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出发,凡配位原子的孤对电子填在中心原子或离子由外层轨道杂化而成的杂化轨道上,形成配位键的配合物即为外轨配合物。

相反,填在由内层轨道参与的杂化轨道上,即为内轨配合物。

(5)从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出发,由于P 和Δ的相对大小,使得配合物中的电子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排列组态,其中含有单电子数较多的配合物叫高自旋配合物,不存在单电子或含有单电子数少的配合物叫低自旋配合物。

(6)参见节7.2.2。

(7)均为配合物的异构体。

配体在中心原子周围因排列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异构现象,称为几何异构现象,常发生在配位数为 4 的平面正方形和配位数为 6 的八面体构型的配合物中。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十章配位滴定课后练习与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十章配位滴定课后练习与答案

第十章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一.选择题1.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其配位比一般为()A.1:1B.1:2C.1:4D.1:62.有关EDTA叙述错误的是()A.EDTA也是六元有机弱酸B.可与大多数离子形成1:1型的配合物C.与金属离子配位后都形成深颜色的配合物D.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一般都溶于水。

3.已知lgK MY=18.6,pH=3.0时的lgK'MY=10.6,则可求得pH=3.0时的酸效应系数的对数为()A.3B.8C.10D.184.在配位滴定时,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越稳定,K越大,则滴定时所允许的pHMY(只考虑酸效应)()A.越低B.越高C.中性D.无法确定5.下列金属离子浓度均为0.01mol.L-1,则pH=5.0时,可用EDTA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A.Mg2+B.Mn2+C.Ca2+D.Zn2+6.EDTA滴定Zn2+时,若以铬黑T作指示剂,则终点颜色为( ) 。

A. 黄色B. 酒红色C.橙色D.蓝色7. 对金属指示剂叙述错误的是()。

A.指示剂本身颜色与其生成的配位物颜色应显著不同B.指示剂应在适宜pH范围内使用C.MIn稳定性要略小于MY的稳定性D. MIn稳定性要略大于MY的稳定性8.如果MIn的稳定性小于MY的稳定性,此时金属指示剂将出现()A.封闭现象B.提前指示终点C.僵化现象D.氧化变质现象9.某溶液主要含有Ca2+、Mg2+及少量Fe3+、Al3+。

在PH=10时,加入三乙醇胺,以EDTA滴定,用铬黑T为指示剂,则测出的是()。

A.Mg2+量B.Ca2+量C.Ca2+、Mg2+总量D.Ca2+、Mg2+、Fe3+、Al3+总量10.在直接配位滴定法中,终点时,一般情况下溶液显示的颜色为()。

A、被测金属离子与EDTA配合物的颜色B、被测金属离子与指示剂配合物的颜色C、游离指示剂的颜色D、金属离子与指示剂配合物和金属离子与EDTA配合物的混合色11. 在EDTA配位滴定中,有关EDTA酸效应的叙述何者是正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习题解答第10章(03367)所有八面体构型的配合物比平面四方形的稳定性强。

.()解:错第10章(03368)所有金属离子的氨配合物在水中都能稳定存在。

.()解:错第10章(03369)价键理论认为,所有中心离子(或原子)都既能形成内轨型配合物,又能形成外轨型配合物。

()解:错第10章(03370)所有内轨型配合物都呈反磁性,所有外轨型配合物都呈顺磁性。

.()解:错第10章(03371)内轨型配合物往往比外轨型配合物稳定,螯合物比简单配合物稳定,则螯合物必定是内轨型配合物。

.()解:错第10章(03372)内轨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一定大于外轨型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解:错第10章(03373)不论配合物的中心离子采取d2sp3或是sp3d2杂化轨道成键,其空间构型均为八面体形。

.()解:对第10章(03374)[Fe(CN)6]3-和[FeF6]3-的空间构型都为八面体形,但中心离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不同。

()第10章(03375)[Fe(CN)6]3-是内轨型配合物,呈反磁性,磁矩为0。

()解:错第10章(03376)K3[FeF6]和K3[Fe(CN)6]都呈顺磁性。

()解:对第10章(03377)Fe2+的六配位配合物都是反磁性的。

.()解:错第10章(03378)在配离子[AlCl4]-和[Al(OH)4]-中,Al3+的杂化轨道不同,这两种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也不同。

()解:错第10章(03379)已知E(Cu2+/Cu)=0.337V,E([Cu(NH3)4]2+/Cu)=-0.048V,则E([Cu(CN)4]2-/Cu)<-0.048V。

()解:对第10章(03384)Ni2+的四面体构型的配合物,必定是顺磁性的。

()解:对第10章(03380)已知E(Ag+/Ag)=0.771V,E([Ag(NH3)2]+/Ag)=0.373V,则E ([Ag(CN)2]-/Ag)>0.373V。

()解:错第10章(03381)按照价键理论可推知,中心离子的电荷数低时,只能形成外轨型配合物,中心离子电荷数高时,才能形成内轨型配合物。

.()解:错第10章(03382)以CN-为配体的配合物,往往较稳定。

()第10章(03383)Ni2+的平面四方形构型的配合物,必定是反磁性的。

.()解:对第10章(03387)所有Fe3+的八面体配合物都属于外轨型配合物。

()解:错第10章(03385)磁矩大的配合物,其稳定性强。

.()解:错第10章(03386)所有Ni2+的八面体配合物都属于外轨型配合物。

()解:对第10章(03393)已知下列配合物磁矩的测定值,按价键理论判断属于外轨型配合物的是()。

(A)[Fe(H2O)6]2+,5.3B.M.;(B)[Co(NH3)6]3+,0B.M.;(C)[Fe(CN)6]3-,1.7B.M.;(D)[Mn(CN)6]4-,1.8B.M.。

解:A第10章(03388)已知K2[Ni(CN)4]与Ni(CO)4均呈反磁性,所以这两种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均为平面正方形。

()解:错第10章(03389)价键理论可以解释配合物的()。

(A)磁性和颜色;(B)空间构型和颜色;(C)颜色和氧化还原性;(D)磁性和空间构型。

解:D第10章(0339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般地说,内轨型配合物较外轨型配合物稳定;(B)ⅡB族元素所形成的四配位配合物,几乎都是四面体构型;(C)CN-和CO作配体时,趋于形成内轨型配合物;(D)金属原子不能作为配合物的形成体。

解:D第10章(03391)在[AlF6]3-中,Al3+杂化轨道类型是()。

(A)sp3;(B)dsp2;(C)sp3d2;(D)d2sp3。

解:C第10章(03392)下列配合物中,属于内轨型配合物的是()。

(A)[V(H2O)6]3+,μ=2.8B.M.;(B)[Mn(CN)6]4-,μ=1.8B.M.;(C)[Zn(OH)4]2-,μ=0B.M.;(D)[Co(NH3)6]2+,μ=4.2B.M.。

解:B第10章(0339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Ni2+形成六配位配合物时,只能采用sp3d2杂化轨道成键;(B)Ni2+形成四配位配合物时,可以采用dsp2或sp3杂化轨道成键;(C)中心离子采用sp3d2或d2sp3杂化轨道成键时,所形成的配合物都是八面体构型;(D)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后,其磁矩都要发生改变。

解:D第10章(03395)下列配离子中,不是八面体构型的是.()。

(A)[Fe(CN)6]3-;(B)[CrCl2(NH3)4]+;(C)[CoCl2(en)2]+;(D)[Zn(CN)4]2-。

解:D第10章(03396)[Cu(CN)4]3-的空间构型及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是.()。

(A)平面正方形,dsp2杂化;(B)变形四面体,sp3d杂化;(C)正四面体,sp3杂化;(D)平面正方形,sp3d2杂化。

解:C第10章(03397)形下列各种离子中,在通常情况下形成配离子时不采用sp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A)Cu2+;(B)Cu+;(C)Ag+;(D)Au+。

解:A第10章(03398)在〖Al(OH)4]-中Al3+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A)sp2;(B)sp3;(C)dsp2;(D)sp3d2。

解:B第10章(03399)[Co(NH3)6]3+(磁矩为0)的电子分布式为()。

(A)↑↓↑↑[↑↓↑↓↑↓↑↓↑↓↑↓]3d4s4p;(d2sp3)(B)↑↓↑↓↑↓____[↑↓↑↓↑↓↑↓↑↓↑↓]______3d4s4p4d;(sp3d2)(C)↑↓↑↑↑↑[↑↓↑↓↑↓↑↓↑↓↑↓]______3d4s4p4d;(sp3d2)(D)↑↓↑↓↑↓[↑↓↑↓↑↓↑↓↑↓↑↓]3d4s4p;(d2sp3)解:D第10章(03400)已知[Fe(C2O4)3]3-的磁矩大于5.75B.M;其空间构型及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A)八面体形,sp3d2;(B)八面体形,d2sp3;(C)三角形,sp2;(D)三角锥形,sp3。

解:A第10章(03401)下列配离子的中心离子采用sp杂化呈直线形的是()。

(A)[Cu(en)2]2+;(B)[Ag(CN)2]-;(C)[Zn(NH3)4]2+;(D)[Hg(CN)4]2-。

解:B第10章(03402)下列配离子的形成体采用sp杂化轨道与配体成键且μ=0B.M.的是.()。

(A)[Cu(en)2]2+;(B)[CuCl2]-;(C)[AuCl4]-;(D)[BeCl4]2-。

解:B第10章(03403)已知[Co(NH3)6]3+的磁矩μ=0B.M.,则下列关于该配合物的杂化方式及空间构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sp3d2杂化,正八面体;(B)d2sp3杂化,正八面体;(C)sp3d2,三方棱柱;(D)d2sp2,四方锥。

解:B第10章(03404)下列配离子中具有平面正方形空间构型的是.()。

(A)[Ni(NH3)4]2+,μ=3.2B.M.;(B)[CuCl4]2-,μ=2.0B.M.;(C)[Zn(NH3)4]2+,μ=0B.M.;(D)[Ni(CN)4]2-,μ=0B.M.。

解:D第10章(03405)实验测得配离子[MX4]2-的磁矩小于简单离子M2+的磁矩,则下列关于[MX4]2-的中心离子轨道杂化类型和配离子空间构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sp3,正四面体形;(B)dsp2,正四面体形;(C)sp3,平面正方形;(D)dsp2,平面正方形。

解:D第10章(03406)下列各组配离子中,都是外轨型配合物的是()。

(A)[Fe(H2O)6]2+、[Fe(CN)6]4-;(B)[FeF6]3-、[Fe(CN)6]3-;(C)[FeF6]3-、[CoF6]3-;(D)[Co(CN)6]3-、[Co(NH3)6]3+。

解:C第10章(03407)下列两组离子,每组有两种配离子:(a)组:[Zn(NH3)4]2+与[Zn(CN)4]2-;(b)组:[Fe(C2O4)3]3-与[Al(C2O4)3]3-;它们的稳定性应该是()。

(A)(a)组前小后大,(b)组前大后小;(B)(a)组前大后小,(b)组前小后大;(C)(a)、(b)两组都是前小后大;(D)(a)、(b)两组都是前大后小。

解:A第10章(03408)某金属离子所形成的八面体配合物,磁矩为 =4.9B.M.或0B.M.,则该金属最可能是下列中的.()。

(A)Cr3+;(B)Mn2+;(C)Fe2+;(D)Co2+。

解:C第10章(03409)测得某金属离子所形成的配合物磁矩,有5.9B.M.,也有1.7B.M.。

则该金属离子最可能是下列中的.()。

(A)Cr3+;(B)Fe3+;(C)Fe2+;(D)Co2+。

解:B第10章(03410)已知[CoF6]3-与Co3+有相同的磁矩,则配离子的中心离子杂化轨道类型及空间构型为()。

(A)d2sp3,正八面体;(B)sp3d2,正八面体;(C)sp3d2,正四面体;(D)d2sp3,正四面体。

解:B第10章(03413)配离子[HgCl4]2-的空间构型和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A)平面正方形,dsp2;(B)正四面体,sp3;(C)正四面体,dsp2;(D)平面正方形,sp3。

解:B第10章(03411)已知[Ni(CN)4]2-的 =0B.M.,则此配离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为()。

(A)正四面体形,sp3;(B)正四面体形,dsp2;(C)平面正方形,sp3;(D)平面正方形,dsp2。

解:D第10章(03412)下列离子中,在形成四配位的配离子时,必定具有四面体空间构型的是.()。

(A)Ni2+;(B)Zn2+;(C)Co2+;(D)Co3+。

解:B第10章(03417)[Mn(CN)6]4-是内轨型配合物,则中心离子未成对电子数和杂化轨道类型是.()。

(A)1,sp3d2;(B)0,sp3d2;(C)0,d2sp3;(D)1,d2sp3。

解:D第10章(03414)已知[Ni(NH3)4]2+的磁矩为2.8B.M.,则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配合物空间构型为()。

(A)d sp2,平面正方形;(B)dsp2,正四面体形;(C)sp3,正四面体形;(D)sp3,平面正方形。

解:C第10章(03415)某配离子[M(CN)4]2-的中心离子M2+以(n-1)d、ns、np轨道杂化而形成配位键,则这种配离子的磁矩和配位键的极性将.()。

(A)增大,较弱;(B)减小,较弱;(C)增大,较强;(D)减小,较强。

解:B第10章(03416)[Fe(CN)6]4-是内轨型配合物,则中心离子未成对电子数和杂化轨道类型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