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案)人教版新课标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整套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整套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整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d52bbcba1aa8114431d9b5.png)
仅供个人参考旅游地理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教案用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教案用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潮安县宝山中学教案用纸2007 —2008 学年度第二学期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年级:高二级科目:地理科B3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教案用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教案用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教案用纸潮安县宝山中学教案用纸学期 2008 —2007 学年度第二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年级:高二级科目:地理科B3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教案用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教案用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潮安县宝山中学教案用纸2007 —2008 学年度第二学期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年级:高二级科目:地理科B3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教案用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教案用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潮安县宝山中学教案用纸2007 —2008 学年度第二学期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年级:高二级科目:地理科B3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教案用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教案用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教案用纸过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教案用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潮安县宝山中学教案用纸2007 —2008 学年度第二学期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教案用纸过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教案用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教案用纸3、社会经济环境(1)社会经济环境是评价旅游资源特别是人文旅游的一项重要指标,主要指一个地区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的整体形象。
(2)社会经济环境对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的影响有的旅游资源本身的旅游观赏价值并不高,但结合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进行综合评价时,就可能得出很有价值的结论,例如上海请阅读课本P49面“上海旅游业的优势”。
旅游地理全套教案人教选修3
![旅游地理全套教案人教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fe43e881804d2b160a4ec04f.png)
《旅游地理》全套教案(人教选修3)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目标:一、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2.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3.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与其重要价值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1.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2.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与其形成原因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三、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与它们的相互影响,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初步规划与设计2.旅游点的确定,合理的旅游路线的选择3.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与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四、旅游与区域发展1.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本讲重点:旅游资源的类型与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本讲难点: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与旅游规划考点点拨:第一课时一、现代旅游1.现代旅游的特点(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2)旅游形式的多样化(3)旅游空间的扩大化(4)旅游目的的娱乐化2.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食、宿、行、游(核心)、购、娱二、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1.拉动经济发展(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2)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4)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1)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2)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3)促进文化交流。
3.影响区域环境三、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1.旅游资源的内涵(1)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aea54ea45177232f60a2a8.png)
选修3·旅游地理一、旅游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七个选修模块中,旅游与“城乡规划”同属于人文地理分支,城乡规划之中涉及的经济地理、人口地理、聚落地理,侧重于人类活动的物质方面,本模块则侧重于人类活动的精神侧面。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长足发展,旅游活动日趋大众化。
旅游业作为“无烟产业”和“朝阳产业”,目前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产业部门之一。
二、旅游地理内部结构分析本模块包括三部分内容:1、旅游资源:(第一二单元)它是本模块的基础,要求(1)能从地理角度认识旅游资源(包括其内涵、类型与分布)(2)对旅游资源进行有实用价值的评价,即由基本知识转向技能与方法。
2、旅游规划:贴近社会实际,是学以致用的重要环节(包括景区规划和旅游活动设计)3、旅游与区域发展:这是学习的提升部分,从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高度,在总结前面两部分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对旅游中发生的人地关系及其协调深入加以认识,形成观念和行为准则。
第一章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1旅游资源及其多样性教学目的:1、能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2、能使用资源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重点与难点:内涵及多样性课时:1教学过程:阅读探索活动,解释:旅游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问题:最近一个假期你去哪儿了?该旅游地对你吸引力最大的是什么?(为什么选择此旅游地而非彼旅游地?)——吸引你去旅游的这些动力(景观或资源)我们可以将它们称之为旅游资源。
例:(刚才同学们说的一些资源)这些资源具有共同的特征,同时也是它们区别于其它资源的本质属性,即内涵。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此事物区别于彼事物的本质属性):P4,最后一段,一般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可称为旅游资源根据内涵可以对旅游资源进行定义:P5[阅读]从不同的角度,其定义也不尽相同。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与其他资源相比,旅游资源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多样性:即旅游资源是多样的,并且也是广泛存在的,例:自然界多姿多彩的自然事物,变化万千的自然现象,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千差万别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都可以构成旅游资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一节 现代旅游》_28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一节 现代旅游》_28](https://img.taocdn.com/s3/m/0269b2cbf121dd36a32d82c7.png)
《现代旅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判断何种现象为旅游活动2.能说出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3.了解旅游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及特点4.能说出现代旅游的六大基本要素5.能举例分析现代旅游的基本特点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现代旅游的基本特点难点:旅游的概念及特点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四、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你有过旅游的经历吗?来给大家分享分享1—2名学生分享个人的旅游经历(回答“是什么时候外出旅游的?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那个旅游地点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在这次旅游过程中你参与了哪些活动?”)师:旅游业被誉为“无烟产业”“朝阳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产业部门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都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我们绝大多数人也都参与过旅游活动。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以地理的视角,来认识旅游及旅游活动。
板书标题:现代旅游【课堂推进】1、旅游概念师:什么是旅游呢?学生思考讨论,说出自己对旅游的简单理解举例让学生判断是否属于旅游活动:小华周末去电影院看电影某位同学邀约好友一起去神女湖骑自行车玩耍小张回农村帮爷爷收割稻子小敏去欧洲游学两年某同学暑假随奶奶去仙女山度假一个月师:“旅游”这一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定义,通常我们从将“旅游”定义为: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自己的常居环境、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旅行和逗留活动。
师: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师:旅游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要离开居住地或工作的地方,短暂前往一个目的地从事各种娱乐活动。
2、旅游活动的三要素师:旅游活动有三个基本的要素: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师:旅游者是参与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而旅游业是旅游活动的媒介,三者的共同参与才构成了旅游活动。
3、旅游的历史发展4师:现代旅游有哪些特点呢?展示永川区近年来旅游接待人次统计图表学生读图,教师引导分析数据所包含的信息:旅游人数众多,出游人数快速增长师:永川旅游人数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反映了旅游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消费活动。
选修三旅游地理5.1 设计旅游活动教案
![选修三旅游地理5.1 设计旅游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fe75f40975f46527d3e181.png)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选修3[人教版]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者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以及旅游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闲暇时间等因素对其选择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等的影响。
2.学会从多种渠道收集旅游地的信息,包括旅游地的资源特色、时空可达性、旅游接待设施和条件及旅游费用等。
3.了解普通旅游者在选择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时,所遵循的一般性原则。
4.应用自己已掌握的自然地理知识,分析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对旅游安全的影响,并了解应该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保障旅游安全难点:选择不同旅游地和旅游线路时所遵循的一般原则教具准备:各种图片、图表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与联系实际法相结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一)旅游者的主观愿望从主观上来说,个人的兴趣(旅游动机)和爱好(旅游偏好)不同,对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旅游内容等的选择都会不同。
1.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和指导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原因或动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们的旅游动机非常丰富和复杂,如观光、考察和研究、会议和商务活动、宗教朝拜、疗养和健身、学习、娱乐、探亲访友、购物等。
每个人的旅游动机受到个人知识、经验、内心印象以及各种信息(大众媒介的宣传广告、口碑等)的强烈影响。
同一个旅游者,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其旅游动机也会发生变化。
旅游动机还会随着旅游地交通条件的变化、人文环境的变化,以及不断变化的信息、旅游价格等而不断更新。
通过读图,了解以下知识:人们的旅游动机非常丰富和复杂,主要有:消遣娱乐、追新求奇、考察研究、会议、商务活动、宗教膜拜、疗养健身、学习、探亲访友、购物观光等。
讨论:(1)旅游动机受哪些因素的影响?(2)同一个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是否会发生变化?1)每个人的旅游动机受到个人知识、经验、内心印象以及各种信息(大众媒介的宣传广告、口碑等)的强烈影响。
《旅游地理》全套详细教案(新人教选修3)3.2
![《旅游地理》全套详细教案(新人教选修3)3.2](https://img.taocdn.com/s3/m/19689abd960590c69ec37640.png)
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并能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2.能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旅游欣赏。
3.通过旅游景观的欣赏,树立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景观欣赏的方法: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
领悟和谐生美,学会以情观景。
难点:以情观景教具准备:风景图片、自制图片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对比法与启发教学法相结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许多自然景观在不同的观赏位置,由于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别,所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
一、选择观赏位置(一)距离观赏景观时,选择适当的距离是很重要的。
距离不当,往往观赏不到美。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峰峦之雄伟峻秀,惟远观可得(图3.7)。
山中的峡谷、幽洞、一线天之类的景观,则要置身其中,近而观之,方知其妙。
观赏瀑布,宜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之美。
总之,对全景的观赏需要距离远些,才能见其全貌和整体的美;要想看到局部的美,则需要近些。
通过读图,认识到:选择观赏距离的重要性。
在进行景观欣赏时,要根据欣赏的对象,选取不同的距离,对于高大雄伟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如雄伟峻秀的峰峦、大江大河,要想观赏到全景,应采取远眺的方式,才能见其全貌和整体的美;要想看到局部的美,则需要近些。
而对于较小的景观,如山中的峡谷、山洞、一线天之类景观,要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
归纳:常见景观欣赏位置把握(二)角度观赏景观的角度不同,产生的审美效果也不同。
景观特点不同,宜选择的观赏角度也不同。
旅游者在观赏风景时,要选择好角度。
可正面观赏,也可侧面观赏;可平视、仰视,也可俯视。
探究活动:1、观赏大江大湖和比较小的湖沼池塘时,选择的观赏位置有何不同?2、观赏瀑布,应采取什么角度效果最佳?、江河以回环曲线构景为佳,湖海以旷景取胜。
因此,观赏江河湖海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以俯瞰全景之貌,兼收远眺之趣。
高中地理 第二章第1节 旅游资源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 第二章第1节 旅游资源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5c20c3f080eb6294dd886c50.png)
第2章旅游资源第1节 旅游资源教案(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要点:旅游资源的内涵、类型、特性。
2.知识与技能: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内涵,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比较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理解旅游资源的特性。
3.过程与方法:应用层次法解释旅游资源的内涵;应用表格归纳法概括旅游资源的类型;收集旅游资源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特性。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旅游资源内涵和特征的兴趣;养成收集和整理旅游资源的习惯。
教学重点:旅游资源的内涵、分类、特征。
教学过程: 一 本章概论[导读] 阅读教材 本章概论部分,宏观把握本章知识。
【导入】概述本节在旅游活动三要素中,地理学最为关注旅游资源。
本节教材重点阐述旅游资源的分类、特性和价值,以说明旅游客体为什么能满足旅游活动的目的,这些认识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有一定的意义。
二.旅游资源的内涵(1)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3)旅游资源形成的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活动】完成教材14页的2个活动题。
三.旅游资源的类型[导读]读图2.1 旅游资源的分类,完成: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划分为 旅游资源和 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地质、地貌景观气象、地貌景观 对于 、游乐、疗养等 1.自然景观水文地理景观 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景观大多数的自然风景区都离不开 构景的作用,因此 景观在自然景观中处于相对重要的作用(举例:桂林山水、庐山冰川地貌等)。
人工建筑景观 二次备课二次备课2.人文景观文化、艺术作品及景观更多表现在旅游方面的意义民俗风情3.说明: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不是截然分开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教案-现代旅游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教案-现代旅游](https://img.taocdn.com/s3/m/b5b7ea2080eb6294dc886c9c.png)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選修3[人教版]第一章現代旅遊及其作用【本章學習目標】瞭解現代旅遊發展的特點及現代旅遊的基本要素。
認識旅遊業的發展對社會、經濟、文化的作用。
【課時建議】本章教學時間3課時,其中第一節1課時,第二節1課時,複習1課時。
第一節現代旅遊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目標:1.瞭解旅遊活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是現代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2.瞭解現代旅遊發展的特點,認識現代旅遊的基本要素。
教學重難點:重點:現代旅遊的主要特點和基本要素難點:現代旅遊的主要特點。
教具準備:有關掛圖、自製圖表等教學方法:導思——點撥、啟發式教學教學過程:一、旅遊的發展及現代旅遊的特點1.旅遊活動的歷史發展旅遊活動自古就有。
根據旅遊活動的歷史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古代旅遊、近代旅遊和現代旅遊。
(1)古代旅遊:時間:1840年以前特點:只局限於一定社會階層的少數人,事務性出遊占絕大多數,出遊的距離較短,沒有出現提供旅遊專業化服務的企業。
(2)近代旅遊:時間:1840年~1950年標誌:1841年,英國首次出現以盈利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專門化旅遊服務,隨後誕生了旅行社特點:仍是高消費活動,普及程度、活動範圍和規模仍然有限,沒有形成完整的旅遊產業結構。
(3)現代旅遊:時間:1950年以後發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
原因:①新的科技革命推動世界經濟迅速發展,世界局勢也日趨穩定,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安定,使人們外出旅遊的欲望日益增強。
②交通條件的改善,尤其是超音速大型客機的出現,使世界各地的距離日益“縮短”。
2.現代旅遊的特點國際旅遊人數及收入呈快速增長的趨勢,反映了旅遊逐漸成為大眾化的消費活動。
據30億人次。
?(即金錢)、動機(即旅遊欲望)。
?動時間縮短使閒暇時間延長,為外出旅遊提供了金錢和時間的保證。
此外,隨著競爭的激烈化,人們逐漸進入了節奏快、強度高、風險大的工作狀態。
在這種背景下,大眾對旅遊休閒的需要也隨之提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教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教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62fa515f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47.png)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
旅游地理》教案全套本章介绍了现代旅游及其作用,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以及旅游与区域发展。
其中,重点讲解了旅游资源的类型与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现代旅游具有大众化、多样化、扩大化和娱乐化等特点,其基本要素为食、宿、行、游、购、娱。
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拉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化繁荣和影响区域环境等方面。
旅游资源的内涵包括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和具有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等条件。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
旅游资源的类型主要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在评价旅游资源时,需要考虑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以及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在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方面,需要考虑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初步规划与设计,以及合理的旅游路线的选择和旅游安全的关系。
在旅游与区域发展方面,需要考虑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自然旅游资源由地貌、水文、气候和生物等要素组成,其中地貌要素对于构建自然风景区至关重要。
这些自然景观对于探险、游乐和疗养等方面的旅游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宗教文物和民俗风貌等,其中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的重要标志。
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和永续性等特性。
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需要考虑资源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地理位置和交通、客源市场也是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重要因素。
旅游地的基础设施是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
公共设施包括水、电、交通、邮政、通信等,而配套服务设施则包括住宿、餐饮、购物、健身、文化娱乐等。
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需要从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和旅游环境承载量这五个方面入手。
人教版选修三地理优秀教学案例:5.1设计旅游活动
![人教版选修三地理优秀教学案例:5.1设计旅游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0a3c539b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9.png)
2.结合课本内容,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旅游活动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提升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创设互动情境,如模拟旅游策划公司、旅行社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旅游活动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1.讲解旅游活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让学生对旅游活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介绍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评价和分析旅游资源。
3.阐述旅游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如突出主题、注重体验、保护环境等,并通过实际案例讲解,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原则。
4.讲解旅游线路规划和产品设计的方法,以实际操作为例,指导学生如何设计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产品。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1.了解旅游活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掌握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会分析旅游资源的优势和特点。
3.学习旅游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旅游线路规划、旅游产品设计等方法。
4.掌握旅游市场调查与分析的基本方法,了解旅游市场的需求和趋势。
3.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分享,让学生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以下策略,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
1.引导学生定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改进方向。
2.组织课堂展示、汇报等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接受他人的评价和建议。
(四)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人文素养
本案例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融入旅游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关注人地关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同时,通过对旅游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多元文化的价值,提高人文素养。
高中地理选修三人教版:1.1.现代旅游及其作用(2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选修三人教版:1.1.现代旅游及其作用(2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b27377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7.png)
-推荐阅读与旅游业相关的书籍、文章,如《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学》等,拓宽知识视野。
-阅读后,撰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每次作业,按时完成,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提交时,要求字迹清晰、内容完整、观点明确。
3.教师将对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提供课后拓展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思考题:
-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现代旅游业的认识,以及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分析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
-结合课本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旅游业的发展,提高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3.分组合作,探究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特定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适时引导,情感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在旅游业发展中关注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
3.导入新课:
-通过以上活动,激发学生对现代旅游及其作用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理论知识讲解:
-介绍现代旅游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发展历程。
-分析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以及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2.实例分析:
-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讲解旅游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
2.实践作业: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我国某一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市场状况和规划情况。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 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教案含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 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教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238caa5acfa1c7ab00cc46.png)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1.了解旅游景观的两大审美形态。
2.理解并掌握旅游景观的主要审美特征。
3.运用图表归纳判断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培养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一、自然美1.概念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表现形式二、人工美1.概念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表现形式类别组成审美内涵古典园林山、水、花木、建筑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大自然的美景浓缩到有限的空间内古建筑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其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序列组合、空间安塔、民居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装饰等方面人造景物亭台楼阁、桥梁、寺庙等与自然景物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绚丽多姿的风景美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旅游景观的形象美。
(×)2.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工美破坏了自然景观的自然美。
(×)3.峨眉山兼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且两者有机结合,体现了和谐美。
(√)4.下列不属于自然美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是(C )A.形象美B.色彩美C.古建筑美D.朦胧美5.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反映了自然景观的美感类型是(C )A.形象美B.动态美C.色彩美D.朦胧美[问题探究]读教材P32图3.1、图3.2,探究下列问题。
(1)华山之险反映了自然美中的________。
(2)峨眉之秀反映了哪些自然美?答案:(1)形象美(2)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
[总结深化]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等是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是广大旅游者所欣赏的审美特征。
美感特征美感形成举例形象美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
地貌是构景基础,不同地貌形态,展示出的形象美感不同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色彩美颜色不同的岩石、土壤、水体、植物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图案,且随时间而变化自然景观四季的春翡、夏翠、秋金、冬银动态美自然景观中的动态美,由波涛、飞瀑、溪泉以及云雾飘动等引起山为水动、水为山转、流水飞瀑、飞禽走兽、风吹林动等朦胧美自然景观透过某种朦胧模糊的形式含蓄地表现出来,使欣赏者获得审美享受烟雨中的山水风光,云蒸雾腾(1)对于色彩美的理解,要从“丰富”和“富于变化”两个层面去展开理解。
高中地理选修三人教版:3
![高中地理选修三人教版:3](https://img.taocdn.com/s3/m/708b14f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1.png)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旅游景观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特点,掌握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方法。
2.学会运用地理学视角分析旅游景观的形成、发展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培养学生对旅游景观的审美能力,提高旅游景观欣赏的水平。
4.能够运用地图、图片、文献等资料,对旅游景观进行简要描述和分析。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旅游景观的分类、特点及其欣赏方法;地理环境与旅游景观的关系。
2.难点:运用地理学知识分析旅游景观的形成、发展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提高旅游景观欣赏的水平。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丰富的旅游景观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旅游景观的特点。
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旅游景观的欣赏具有较强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建立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体系。
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表达沟通方面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地理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旅游景观欣赏的能力。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旅游景观的魅力,增强实践体验。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观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教案-旅游规划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教案-旅游规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792630d5bbfd0a785673b6.png)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選修3[人教版]第四章旅遊開發和保護第一節旅遊規劃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目標:1.初步瞭解旅遊規劃與旅遊景區規劃的主要內容。
2.通過案例研究,初步瞭解旅遊規劃與旅遊景區規劃的實際做法。
3.初步理解旅遊規劃工作的重要性,樹立“旅遊發展,規劃先行”的觀念。
教學重難點:重點:旅遊規劃與旅遊景區規劃的主要內容難點:旅遊規劃與旅遊景區規劃的主要內容教具準備:景觀圖片、自製圖表等教學方法:案例分析法、問題探究法教學過程:一、旅遊規劃的概念和重要性1.旅遊規劃的概念旅遊規劃是旅遊業發展的綱領和藍圖,是促進旅遊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
旅遊規劃一般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對旅遊發展基礎進行分析,包括旅遊資源、交通條件、社會經濟因素等;二是提出具體的規劃方案,即旅遊業發展藍圖,要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因此理解這個概念也要從“綱領”和“藍圖”幾個中心詞來人手。
2.旅遊規劃的重要性旅遊規劃是促進旅遊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
旅遊景區規劃是形成旅遊吸引力的根本保證,它使得旅遊景區產生更大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二、旅遊規劃的基本內容1.影響旅遊規劃的因素:自然、社會、經濟等。
一是分析該區域自然環境、文化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對旅遊發展的影響以及社會經濟因素的作用;二是分析該區域旅遊客源市場對旅遊需求的數量、品質和類型;三是策劃旅遊資源開發,使旅遊資源轉化為旅遊吸引物,安排旅遊活動;四是計畫旅遊交通、住宿、餐飲、遊覽、娛樂、商業以及旅遊環境保護等設施的建設探究問題:1、如何評價旅遊地發展的基礎條件?2、廈門南部旅遊功能區的“五帶三區”分別致的是哪些景區?通過案例的探究學習,瞭解以下內容:1、評價旅遊地發展的基礎條件主要從旅遊資源的特點、旅遊發展的交通條件、旅遊發展的社會經濟條件及旅遊客源市場四方面分析。
旅遊資源的特點,主要從旅遊資源的數量、類型、品位、分佈、組合等方面加以分析。
旅遊發展的交通條件,可以從交通類型、線路格局、運輸數量和速度等方面加以分析。
最新人教版地理选修3《设计旅游活动》教案.doc
![最新人教版地理选修3《设计旅游活动》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59896f580740be1e650e9ae7.png)
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一、学习目标1、了解旅游者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以及旅游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闲暇时间等因素对其选择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等的影响。
2、学会从多种渠道收集旅游地的信息,包括旅游地的资源特色、时空可达性、旅游接待设施和条件及旅游费用等。
3、了解普通旅游者在选择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时,所遵循的一般性原则。
4、应用自己已掌握的自然地理知识,分析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对旅游安全的影响,并了解应该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设计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保障旅游安全2、教学难点:选择不同旅游地和旅游线路时所遵循的一般原则三、基础梳理(一)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1.影响旅游者出游决策的主观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旅游动机①旅游动机是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心理要求,是直接推动和指导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
②人们的旅游动机非常丰富和复杂,主要包括___________、购物、_________________、娱乐、___________疗养、___________宗教朝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察、研究。
③影响因素每个人的旅游动机受到________________、经验、________________以及各种信息(包括大众媒介的宣传广告、口碑等)的强烈影响。
同一个旅游者,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旅游动机也会发生变化。
旅游动机还会随着旅游地的_______________变化、人文环境的变化,以及不断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而不断更新。
(2)旅游偏好每个人还会因为性别、___________、心理、兴趣、___________、经济收入、文化程度、_________________、家庭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自然条件等方面的不同,而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旅游活动,因而对_________________的选择也有差异,这就是旅游偏好。
高中地理选修3全套教案(旅游地理)
![高中地理选修3全套教案(旅游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2687a2542f60ddccdb38a04b.png)
高中地理选修3全套教案(旅游地理)第一章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1旅游资源及其多样性教学目的:1、能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2、能使用资源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重点与难点:内涵及多样性课时:1教学过程:阅读探索活动,解释:旅游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问题:最近一个假期你去哪儿了?该旅游地对你吸引力最大的是什么?(为什么选择此旅游地而非彼旅游地?)——吸引你去旅游的这些动力(景观或资源)我们可以将它们称之为旅游资源。
例:(刚才同学们说的一些资源)这些资源具有共同的特征,同时也是它们区别于其它资源的本质属性,即内涵。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此事物区别于彼事物的本质属性):P4,最后一段,一般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可称为旅游资源根据内涵可以对旅游资源进行定义:P5[阅读]从不同的角度,其定义也不尽相同。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与其他资源相比,旅游资源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多样性:即旅游资源是多样的,并且也是广泛存在的,例:自然界多姿多彩的自然事物,变化万千的自然现象,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千差万别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都可以构成旅游资源。
2、独特性(非凡性):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因此,只有那些在同类中具有独特特点的事物或者现象,才能成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独特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价值也就越高。
3、变异性(可创造性):随旅游业在世界范围的迅速发展,人们根据旅游者的心理和需要,更加主动地,有意识地人工建设和创造了大量的旅游资源。
4、观赏性:P7阅读多样性: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体现在:1、内容上:多种多样,将P5下图分类(按内容)2、地域上: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在地域上的差异而形成旅游资源的地域性。
也就是说: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有不同的地方特色。
例:地中海地区的阳光、海水、沙滩(与其地中海气候有关)阿山的滑雪(与其山地条件相关和气候条件相关)东南亚的热带海滨风光。
3、在季节上,同一资源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景观。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3旅游地理第一章《第一节 现代旅游》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3旅游地理第一章《第一节 现代旅游》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766beca1c7aa00b52acb29.png)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3旅游地理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第一节现代旅游》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了解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认识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
2学情分析
高中地理注重的是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融会贯通,其中涉及的大多都是原理知识。
而旅游地理比较注重识记,内容也多,不仅要记得景点的地理位置、历史,还要记得它的旅游特色与优势。
所以学习中国旅游地理要多看书,多看地图。
学生对旅游地理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加深了学生多我国一些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了解,了解了一些主要的旅游区和景点及其旅游节之以及重要的旅游线路。
3重点难点
重点: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要素
难点: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现代旅游
有的同学想去太空旅行,有的同学想到南极区探险。
老师小的时候也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周游世界。
不管是到南极去探险,还是到北极去郊游,或者周游全世界,都是现代旅游的一部分。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现代旅游。
本节课主要有三个内容:1.现代旅游发展的历史阶段。
2.现代旅游的特点。
3.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
2【讲授】旅游的发展及现代旅游的特点
1.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旅游活动自古就有。
根据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旅游、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
高中地理旅游资源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地理教学
![高中地理旅游资源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地理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2e9abb6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7.png)
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的主要旅游资源;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世界遗产,举例说出其重要价值。
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1.自然旅游资源(1)山岳风光①五岳名山:0□1东岳泰山、西岳0□2华山、北岳0□3恒山、0□4南岳衡山、中岳0□5嵩山。
②四大佛教名山:某某0□6五台山、07某某九华山、某某0□8普陀山、0□9某某峨眉山。
(2)水域风光:如某某1□0某某山水、长江三峡、某某西湖、某某某某1□1太湖、某某1□2日月潭等。
2.人文旅游资源(1)文物古迹与古代工程建筑:如万里长城、1□3京杭水道、故宫、某某1□4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某某1□5园林建筑、敦煌壁画等。
(2)风土民情:如汉族的春节、傣族的1□6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1□7火把节等。
二、我国的世界遗产1.状况:我国于 1985 年参加联合国《世界遗产公约》,截至2023 年 7 月已有 53 个工程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0□1二位。
2.分类(1)世界自然遗产。
(2)世界文化遗产。
(3)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3.开发与保护我国的世界遗产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促进了我国□02旅游业的进展,在开发时要加强对它们的保护。
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各具特色。
建筑构造设计风格也表达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
读以下四幅民居景观图,答复 1~3 题。
1.按旅游资源的分类来说,民居建筑应属于( )A.自然景观旅游资源B.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C.文化景观旅游资源D.园林建筑旅游资源答案 C解析从旅游资源的类型来说,民居建筑是人类建筑的,主要与人类社会进展有关,应属于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2.随着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来此地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图③就是著名的“乔家大院”,它所在省区被纳入联合国“文化遗产”工程的有( )A.龙门石窟、少林寺 B.云冈石窟、平遥古城C.五台山、恒山悬空寺 D.北岳恒山、王家大院答案 B解析“乔家大院”位于某某省,该省被纳入联合国“文化遗产”工程的有五台山、某某云冈石窟和平遥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