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管理者应具备的四种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人本校本权变
——论学校管理者应具备的四种思想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学校管理者应具备发展、人本、校本、权变等四种思想,在具体论述时,着重谈了管理者对教育的发展要充满信心、要谋求主动发展,管理者要尊重教师劳动、要树立依靠教师治校的理念,管理者要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要从学校实际出发进行硬件软件建设,管理者要掌握权变思想、灵活运用权变思想。
关键词:发展人本校本权变
一所学校的成功与发展,主要取决于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见仁见智的。有人可能认为取决于外部因素和内部管理,也有人可能以为取决于管理者的思想和教师的素养,也许还有其他不同的观点。笔者根据平时的观察和学习的体会,觉得一所学校的发展,首先应该取决于管理者的思想,因为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管理者的思想端正,思想前卫,学校才有可能办好,才有生命力。具体地说,学校的管理者应该主要具备发展思想、人本思想、校本思想、权变思想。
一、发展思想
邓小平说过,发展是硬道理。一个国家,要使自己始终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谋求发展,同样,一所学校,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必须不断地谋求发展。
首先,学校管理者对教育的发展要信心百倍。自信心是力量的源泉,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只有满怀自信,才有可能展望未来,规划未来,实现蓝图。从国家宏观条件看,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社会环境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从学校条件看,最近几年,政府对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一所所新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崛起,花园式的校园不断涌现,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局面的出现,教师的整体素质会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结构也会不断优化。从家庭条件看,目前,城镇、城市家庭独生子女的为多数,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极为重视,家长文化层次明显提升,家庭教育的环境今非昔比。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认识到,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向前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对自己学校的发展要充满信心,要力图变革,谋求学校的未来发展路子。
同时,学校管理者应主动谋求发展。社会向前发展是必然,教育向前发展也是必然,但这并不是说不做任何努力就能自动地发展。相反地,随着教育的发展,校际之间的竞争会日益激烈,即使是名校,也会面临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比如,2009年底,杭州市对29所国有民办学校进行了改制,国有民办体制的调整,为
杭城的教育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这对大家都是一个机遇,学校管理者应抓住契机,主动发展。就拿初中来说,原有的国有民办初中有10来所,经过调整,四所初中转为民办,这四所学校虽说原本就实力雄厚,转民后在招生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社会对他们会有新的期望,他们会有新的压力,他们也必须研究新情况,主动谋求新的发展。同样,民办初中周边的公办初中也会面临新的压力,也要根据新情况谋求新发展。公办民办都主动谋求发展,杭城的教育就会进入更好的良性循环,就能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优质教育需求。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如果一所学校的管理者缺乏主动意识,消极被动,这个学校最终会被淘汰。一所学校的管理者若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这所学校就会乘风破浪,直挂云帆。
二、人本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中,“以人为本”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包括要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等。
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任何社会活动都是由人来进行的,没有人的积极性和活动作用,其他因素都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从学校管理理论来讲,在教育系统中存在着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因素,而其基本因素是人,人起决定作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固然存在着哲学上的主客体关系而体现为领导和服从的关系,但由于学校管理的层次性特点,使得管理者和教师都具有管理他人,被他人管理的状态。教师既是学校管理的客体,又是学校管理的主体。教师在管理中具有被管理者的角色身份,但教师们有较强的自主性倾向,他们一方面要接受学校领导的指挥、指导,另一方面又要自主地去完成自己工作领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因此,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在视教师为执行者的时候,也应凸现教师管理者的身份,体现出教师是学校管理的主人。
学校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先要充分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现代社会,人的物质方面不断富足,人的需要不断向精神层面迈进,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更加具有极其敏感和强烈的情感需求,更加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渴望自己的劳动得到别人的尊重,渴望与人们和睦相处。教师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职业心理是为人师表、自尊自爱,对信任和尊重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强烈需求。他们的劳动一旦得到尊重,很可能就会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心理。教师一旦产生心理认同,学校就能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就能焕发积极
性和创造性,学校的教育教学效率则会立即提高。其次,学校管理者还要树立依靠教师的理念。“教师作为一种人力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教师是有潜能的。这里的潜能不仅仅是指教师先天具有的而未表现出来的能力,更主要的是教师的尚未激发的与自我发展想相联系的能力和兴趣。”(徐金贵、唐玉昕语)教师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景是无法估量的。教师是学校的重要主体,学校管理者的思想,主要依靠广大教师执行,学校的业绩,也主要依靠广大教师去创造,教师是学校最大的财富,学校的财富也必须靠教师创造。学校管理者应从战略的高度把握这个规律,充分了解研究本校教师的特点,从本校实际出发,和教师共同制订出本校未来的发展目标,包括明确的近期目标,比较清晰的中期目标和大致的远期目标,并和教师一道去实现一个又一个愿景,拥抱一次又一次的收获。
三、校本思想
校本管理是西方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重建公立教育系统和学校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由于各国文化传统、政治经济体制不同,各国在校本管理改革的具体实践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对“校本管理”这个概念的界定,也不尽一致,但大致的观点为:校本管理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其核心就是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下移,强调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使中小学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主体,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我们的校本管理并不是要教育行政部门完全放权,并不是主张让学校完全成为一个自行管理系统,我们着重要的是一种校本思想,强调学校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与学校系统有关的人参与决策过程,强调受学校决策影响最深的人(教师、学生和家长)在学校事务的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校本思想要求学校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确定办学理念,为学校设计发展的蓝图和实现的策略。理念先行,一所学校,只有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者才能使整个学校的行为表现出目的性、整体性和前瞻性,学校才能逐步形成竞争力,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校本思想要求管理者在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上要有自己的主见。在校舍建设,学校环境布置等硬件设施方面要凸显自己的办学理念,要体现人本思想,要有文化内涵。校本思想还要求管理者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必须具有自主思想。管理者要了解本校的历史,立足于现状,充分了解教师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本校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制订一系列合乎本校实际的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规范、程序。管理者要坚持以岗位训练、校内培训、教师自学为主的原则,加强校内交流。要善于挖掘本校优势,合理利用本校的资源,充分开发人力资源,通过培养学科带头人,以点带面,促进教师素质的大面积提高,并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