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第四章生产者理论87页PPT
合集下载
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ppt课件
课时要求:4-5课时
第一节 厂 商
一、厂商
1-1 定义: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和销售
决
策,并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1-2 假设:在分析厂商行为时,微观经济
学
假定厂商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
2
标的。 2019/12/2
二、厂商组织形式
2-1 分类: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 2-2 定义: (1)业主制:是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由单个人
dK MPL dL MPK
3)公式的转变:增加的量等于减少的量
L MPL K MPK
2019/12/2
K MPL L MPK
23
4)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1)MRTS递减: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
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
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 代
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这
代率(MRTS)小于等成本线的斜率:MPL/MPK<PL/PK (1/4<1/1),此时资本 的边际产量大于劳动力的边际产量,在产量既定的情况下,生产者可以减少资
段。在这个区域内,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
代,来生产某一既定的产量水平,等产量
曲线的斜率为负值。
3-3生产的不经济区域。生产的不经济区域为 脊线OF以下和脊线OE以上的区域。脊线 OF以下和脊线OE以上的区域的等产量曲 线的斜率为正值,表示两种生产要素投入
量都同时增加,只能维持某一既定的产量
水平。
2019/12/2
此时资本的边际产量大于劳动力的边际产 量,生产者会增加资本的投入来提高产量 水平。
2019/12/2
35
六、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K
a
三条等成本线C1C2C3,C2等成本线同等产量相 相切于W点,实现产量既定条件下成本最小化
第一节 厂 商
一、厂商
1-1 定义: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和销售
决
策,并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1-2 假设:在分析厂商行为时,微观经济
学
假定厂商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
2
标的。 2019/12/2
二、厂商组织形式
2-1 分类: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 2-2 定义: (1)业主制:是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由单个人
dK MPL dL MPK
3)公式的转变:增加的量等于减少的量
L MPL K MPK
2019/12/2
K MPL L MPK
23
4)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1)MRTS递减: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
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
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 代
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这
代率(MRTS)小于等成本线的斜率:MPL/MPK<PL/PK (1/4<1/1),此时资本 的边际产量大于劳动力的边际产量,在产量既定的情况下,生产者可以减少资
段。在这个区域内,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
代,来生产某一既定的产量水平,等产量
曲线的斜率为负值。
3-3生产的不经济区域。生产的不经济区域为 脊线OF以下和脊线OE以上的区域。脊线 OF以下和脊线OE以上的区域的等产量曲 线的斜率为正值,表示两种生产要素投入
量都同时增加,只能维持某一既定的产量
水平。
2019/12/2
此时资本的边际产量大于劳动力的边际产 量,生产者会增加资本的投入来提高产量 水平。
2019/12/2
35
六、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
K
a
三条等成本线C1C2C3,C2等成本线同等产量相 相切于W点,实现产量既定条件下成本最小化
四章生产理论ppt课件
75
90 100 105
85 100 110 115
90 105 115 120
等产量曲线
K
5
CG
4
等产量曲线图 The Isoquant Map
3 AD
2 1
0
12
H
E
I
Q3 = 90
B
F
Q2 = 75
Q1 = 55
3
4
5
L
等产量曲线特征
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 方倾斜的线。
斜率是负的,
表明:实现同样产量, K 增加一种要素,必须减 5 少另一种要素。
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的增加幅度等于要素的增加幅度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规模报酬递减 产量的增加幅度小于要素的增加幅度
O
L
长期生产函数
(1)规模报酬递增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产量增加的比例>规模 (要素)增加的比例。
生产函数Q=f(K,L)
L MPK
K1 K2
△K
A B
△L
Q
O
L1 L2
L
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表示边际技术替 代率有递减倾向。 K
5
当L , K 时,MPL , MPK 4
MRTSLK
MPL MPK
3
d dL
MRTSLK
d ( dK ) dL dL
2
d2K
4/3 1
dL2
0
0
C MRTSLK = 2
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 增加的比例。
K
生产函数Q=f(K,L)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 11——176
表4-1 TP、AP和MP及其关系
资本量 (K)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劳动量 (L)
0 1
2 3 4 5 6 7 8
劳动增量 总产量 ( △L) (TP)
0
0
1
6
1
13.5
1
21
1
28
1
34
1
38
1
38
1
37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 (AP) (MP)
0
0
6
下一页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第一,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 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 升而后下降。
第二,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 曲线的最高点。
第三,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 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绝对减少。
二、生产要素
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 产品的行为。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即劳 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
❖ 劳动是指生产中一切体力和智力的消耗,劳动者 的数量和质量是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 资本是生产者的投资,它既包括生产中使用的厂 房、机器、设备、原料等有形资本,也包括商标、 专利、信誉等无形资本。这里主要指有形资本。
业主企业更大,但是,与公司制企业相比,这种企业的筹资能 力毕竟有限,不能满足企业大规模扩张的需要。要进一步发展 和扩张企业需要选择公司制企业的企业组织形式。
3、公司制企业
❖ 公司制企业是指由出资人依法集资联合组成的、 有独立的注册资产、自主经营自负营亏的法人 企业。
❖ 公司制企业的优势是:
表4-1 TP、AP和MP及其关系
资本量 (K)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劳动量 (L)
0 1
2 3 4 5 6 7 8
劳动增量 总产量 ( △L) (TP)
0
0
1
6
1
13.5
1
21
1
28
1
34
1
38
1
38
1
37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 (AP) (MP)
0
0
6
下一页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第一,在资本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量的增加, 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 升而后下降。
第二,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 曲线的最高点。
第三,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 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绝对减少。
二、生产要素
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 产品的行为。
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即劳 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
❖ 劳动是指生产中一切体力和智力的消耗,劳动者 的数量和质量是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 资本是生产者的投资,它既包括生产中使用的厂 房、机器、设备、原料等有形资本,也包括商标、 专利、信誉等无形资本。这里主要指有形资本。
业主企业更大,但是,与公司制企业相比,这种企业的筹资能 力毕竟有限,不能满足企业大规模扩张的需要。要进一步发展 和扩张企业需要选择公司制企业的企业组织形式。
3、公司制企业
❖ 公司制企业是指由出资人依法集资联合组成的、 有独立的注册资产、自主经营自负营亏的法人 企业。
❖ 公司制企业的优势是:
第四章 生产理论 《经济学》PPT课件
绘出预算线。
如果厂商的货币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改
变了,则等成本线就会变动。如果生产
者的货币成本变动(或者生产要素价格
都变动),则等成本线会平行移动。货
K 币成本增加,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行移 K
动;货币成本减少,等成本线向左下方 平行移动。
a2
50 a
a
a1
在图4-3中,ab是原来的等成本线。 当货币成本增加时,等成本线移动为 a2b2,当货币成本减少时,等成本线 移动为a1b1。
0
b
0
图4-2 等成本线
40
L
b1 b b2 L
4.2短期生产函数
4.2.1产量概述
总产量(TP)是指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如劳动)可以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或指在资本不变的条件 下,一定的劳动投入量可以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AP)是指每一单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 的产量。总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存在着的关系:TPL=APL•L或APL=TPL/L。
Q b
影响规模经济变动的因素
规模经济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以技术不变为前提 a
的
在生产中使用的两种可变投入要素是按同比例
c
增加的,且不考虑技术系数的变化的影响,以
及两由种于生生产产要组素织增规加模所的引调起整的对产产量量或的收影益响变动情
0
L, K
图4-7 规模收益的变动
况,就如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一样, 也有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 递减三个阶段。
4.1生产及生产函数概述
4.1.3 长期生产函数
长期是指厂商可以根据他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长期研究的是厂商生产规模的 收益率。在长期中,厂商的生产要素不再划分为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而是所有的要素投入都可以改变
微观经济学 第4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ppt
TP f (x)
AP TP f (x) xx
MP TP MP lim TP df (x)
x
x0 x
dx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 AL K ( A > 0,1 > > 0,1 > > 0)
TP AL K
APL
TP L
AL 1K
文版“中国最受赞赏的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八。
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
沃尔玛1996年进入中国,在深圳开设第一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和 山姆会员商店以来,经过八年多的发展,目前已经在包括深圳、 昆明、福州、大连、厦门、汕头、东莞、哈尔滨、长春、沈阳、 长沙、北京、南昌、济南、青岛、天津、南京、南宁、武汉、 贵阳、太原和重庆在内的22个城市开设了47家商场,包括沃尔 玛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店、沃尔玛社区店等三种业态。其中沃 尔玛购物广场42家、山姆会员商店3家,社区店2家。沃尔玛在 中国现有员工超过2.3万人。沃尔玛至今在华的总投资额达16 亿元人民币,创造了超过2.5万个就业机会,累计纳税逾14亿 元人民币。作为一个出色的企业公民,沃尔玛自进入中国就积 极开展社区服务、慈善公益活动,八年多累计向慈善、公益团 体捐献超过1974万元的物资。2004年6月,沃尔玛中国获得由 光明日报社颁发的光明公益奖(跨国公司)的最佳社区奖。
一、生产者行为准则 ——追求最大利润
行为准则—— 运用有限的资本, 通过生产经营活动 以取得最大的利润。
二、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厂商
厂商或企业[Firm] ——组织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销售
产品和劳务,以取得利润的机构。
一般意义上理解,企业就是从事生产、流通 或服务等经济活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得 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PPT课件
11.08.2020
生产函数分析
3
企业分类
业主制; 合伙制; 公司制:
无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两合公司; 股份责任公司。
11.08.2020
生产函数分析
4
第一节 生产函数分析
人类经济活动的四个环节 生产环节起决定性作用;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杠杆, 从实物形态研究是生产函数, 从货币形态研究是成本函数。
11.08.2020
生产函数分析
8
二、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
技术条件不变,一种可变动投入(劳 动)与另一种固定投入(通常是资 本)相结合,只生产一种产品,可 能生产的最大产量(Q),通常又称 作短期生产函数:
Q =f (L)
11.08.2020
生产函数分析
9
1. 实物产量
可能的最大产量和变动投入之间的关系, 可表示为:
不同的投入要素组合可以生产同样的产量
QK456源自334050 122505
5 4 3
1050
2 1
1 2 3 4 5 6L
11.08.2020
生产函数分析
40-45 35-40 30-35 25-30 20-25 15-20 10-15 5-10 0-5
21
等产量线
等产量线表示具有相同产量的各种可能的 要素组合的轨迹; K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 生产函数 第二节 成本函数
11.08.2020
生产函数分析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第四章 生产理论《经济学》PPT课件
4.1 生产及生产函数概述 4.1.3 短期生产函数
这里的“短期”,不是指一个具体的时间跨度,而是指厂商不 能根据其所要达到的生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不 同行业中的“短期”也不同,这取决于投入品变动所需要的时 间。短期生产函数是指在短期内所反映的投入产出关系。通常 表示为:
4.1 生产及生产函数概述 4.1.4 长期生产函数
递减趋势;当MP= AP(AP的最高点)时,第一阶段结束。
• 第Ⅱ区间是投入劳动L从A点增加到B点。其特点是:TP保持递增趋势,
AP呈递减趋势;AP>MP,MP>0;当MP= 0时,TP达到最大值,第
二阶段结束。
• 第Ⅲ区间是投入劳动L从B点增加到无限大。其特点是:TP呈递减趋势
;AP继续保持递减趋势;MP<0。
第4章 生产理论
知识结构图
4.1 生产及生产函数概述
又称为企业或厂商,是指使用生产要素自主从事商品或
劳务生产的单位。
厂商从组织形式上可以划分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三种类
型。
4.1 生产及生产函数概述 4.1.1 生产与生产要素
(1)生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生产是指投入各种不同的生 产要素以制成产品的过程,也就是把投入变为产出的过程。
4.3 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及规模经济
4.3.2 规模经济
2)影响规模经济变动的因素 ➢ 规模经济变化的不同情况要由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来解释。
01
内在经济
02
内在不经济
03
外在经济
04
外在不经济
4.3 长期生产函数: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及规模经济
4.3.2 规模经济
3)适度规模 ➢ 适度规模是指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使规模扩大的同时,也使产
经济学原理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
(三)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1、凸向原点( MRTSLK为负数); 2、任意两条不可能相交; 3、过某一点只能有一条通过; 4、愈往右上方的,其产量愈大; 5、等产量曲线切线的斜率并不总是为 负。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四)生产的经济区域
等产量曲线的斜率可以为负,也可以 为正,还可以为零或无穷大。
◇当斜率为负时,表明两种生产要素 可以互相替代,一种要素增加,另一种要 素就减少。
◇当斜率为正时,表明两种要素必须 同时增加才能维持总产量不变。
◇当斜率为零(如图4—3中的E点)或 无穷大(如图4—3中的B点),表明两种要 素之间已完全不能替代。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K
B
K5 K4 K3 K2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K F3 F2 F1
O
A
C E
MRTS PL PK
MRTS PL PK
B D G1 G2
MRTS PL PK
Q L
G3
图4—11 既定产量下的最小成本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一定产量下最小成本的要素组合条件, 与一定成本下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条件是 一样的。即: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三)生产时期 1、固定投入与变动投入 变动投入: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要素。 固定投入:在短期内无法进行数量调 整、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要素。 2、生产上的短期与长期 (1)生产上的短期 把握要点: ◇至少有一种或多种生产要素是固定 投入;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假设某种产品的生产情况如表4—1所 示。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生产者理论》课件
企业资源配置
企业资源配置是指企业根据自身资源和能力,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 等资源,以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企业资源配置需要综合考虑企业战略、市场需求、产品特点等因素,制定 出合理的资源配置方案,以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
企业资源配置过程中,需要运用生产者理论,分析资源配置的成本和效益 ,确定最优的资源配置方案。
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是相互依存的,成本函数是生 产函数的反函数。
02
通过成本函数可以推导出生产函数,通过生产函数 也可以推导出成本函数。
03
生产函数的特性决定了成本函数的特性,而成本函 数的特性也反映了生产函数的特性。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生产者行为与市场结构
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价格机制
02
价格是调节供需关系的重要手段,当市场失衡时,价格会发生
变化,引导资源在不同部门间流动。
市场结构
03
不同的市场结构(如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
断)对市场均衡的形成产生影响。
生产者决策与市场均衡的关系
01
生产者决策影响市 场均衡
生产者的产量和价格决策会影响 市场上的供应和需求,从而影响 市场均衡。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生产者理论,可以分析不同生产要素的组合和配置,实现资源 的有效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促进经济发展
生产者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应用,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 构,促进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
生产者理论的发展历程
古典经济学时期
当代经济学时期
古典经济学家们开始探讨生产要素的 最优组合问题,提出了劳动分工、规 模经济等概念。
第六讲: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一)PPT课件
要有极大值的必要条件: = MUx1- Px1 =0 = MUx2 - Px2 =0 = I-Px1 X1-Px2 X2=0 要有极大值的充分条件:
LX1
LX2
L
U X1
U X2
管理体系复杂、决策缓慢要交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企业存在的原因两种经济活动协调方式:
企业协调 ——企业作为一个统一单位,组织与协调进行生产,然后与其他个人和企业在市场上发生关系。市场协调 ——个人直接通过市场来调节各种活动进行生产。
降低交易成本: [Depressing Transactions cost]
企业的目标
对生产者行为进行经济分析的基本假定是: ——利润最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唯一目标。 利润最大化被认为是企业的理性行为,即假定企业是理智的生产者。
三、生产者的效率[]
技术观念与经济观念: 技术观念——技术上是否合理; 经济观念——经济上是否划算。技术上合理,经济上不一定划算;技术上不合理,经济上一定不划算。 技术角度——投入—产出分析; [Input-Output Analysis] 经济角度——成本—收益分析。 [Cost-Revenue Analysis]
UX1
UX2
将 I = Px1 X1 +Px2 X2改变为: I - Px1 X1 - Px2 X2 =0 假定MUx1>0, MUx2>0, 设拉格朗日函数为: L( X1、X2、)=U(X1、X2)+(I-Px1 X1-Px2 X2)
无差异曲线的含义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用于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两种商品的效用无差异组合
LX1
LX2
L
U X1
U X2
管理体系复杂、决策缓慢要交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企业存在的原因两种经济活动协调方式:
企业协调 ——企业作为一个统一单位,组织与协调进行生产,然后与其他个人和企业在市场上发生关系。市场协调 ——个人直接通过市场来调节各种活动进行生产。
降低交易成本: [Depressing Transactions cost]
企业的目标
对生产者行为进行经济分析的基本假定是: ——利润最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唯一目标。 利润最大化被认为是企业的理性行为,即假定企业是理智的生产者。
三、生产者的效率[]
技术观念与经济观念: 技术观念——技术上是否合理; 经济观念——经济上是否划算。技术上合理,经济上不一定划算;技术上不合理,经济上一定不划算。 技术角度——投入—产出分析; [Input-Output Analysis] 经济角度——成本—收益分析。 [Cost-Revenue Analysis]
UX1
UX2
将 I = Px1 X1 +Px2 X2改变为: I - Px1 X1 - Px2 X2 =0 假定MUx1>0, MUx2>0, 设拉格朗日函数为: L( X1、X2、)=U(X1、X2)+(I-Px1 X1-Px2 X2)
无差异曲线的含义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用于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两种商品的效用无差异组合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四章)生产理论 ppt课件
递减规律,只是投入超过一定量时才会出现; 第四,所增加的生产要素在每个单位上的性质都是相同
的,先投入和后投入的在技术上没有区别,只是投入总
量的变化引起了收益的变化。
例证:【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在1958年大跃进中,不少地方盲目推行水稻密植,结
果引起减产。
PPT课件
26
土地的边际报酬递减与城市化
PPT课件
7
2、市场和企业的比较
市场的优势: (1)规模经济和降低成本; (2)提供中间产品的单个供应商面临着众多的厂商需求
者,因而销售额比较稳定。 (3)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迫使供应商努力降低
成本。
企业的优势: (1)厂商自己生产部分中间产品,降低部分交易成本。 (2)某些特殊的专门化设备,必须在内部专门生产。 (3)厂商长期雇佣专业人员比从市场上购买相应的产品
• 注意:本节中考察的一种生产要素可变的生产函数,是
在分析短期生产理论。
PPT课件
18
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Q = f( L , K )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TPL = f( L , K )
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APL = TPL/ L
Ⅱ区域 Ⅲ区域 E
TPL F
H
o
APL
L
A
B MPL
Ⅱ区域: AP最大 L=OA,
TP最大 L=OB,
PPT课件
28
第四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在长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 的,多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可以写 为: Q= f ( x1、x2……Xn )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可以写为 Q = f ( L、K ) L 与 K怎样组合是最优的
的,先投入和后投入的在技术上没有区别,只是投入总
量的变化引起了收益的变化。
例证:【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在1958年大跃进中,不少地方盲目推行水稻密植,结
果引起减产。
PPT课件
26
土地的边际报酬递减与城市化
PPT课件
7
2、市场和企业的比较
市场的优势: (1)规模经济和降低成本; (2)提供中间产品的单个供应商面临着众多的厂商需求
者,因而销售额比较稳定。 (3)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迫使供应商努力降低
成本。
企业的优势: (1)厂商自己生产部分中间产品,降低部分交易成本。 (2)某些特殊的专门化设备,必须在内部专门生产。 (3)厂商长期雇佣专业人员比从市场上购买相应的产品
• 注意:本节中考察的一种生产要素可变的生产函数,是
在分析短期生产理论。
PPT课件
18
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Q = f( L , K )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TPL = f( L , K )
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APL = TPL/ L
Ⅱ区域 Ⅲ区域 E
TPL F
H
o
APL
L
A
B MPL
Ⅱ区域: AP最大 L=OA,
TP最大 L=OB,
PPT课件
28
第四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在长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 的,多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可以写 为: Q= f ( x1、x2……Xn )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可以写为 Q = f ( L、K ) L 与 K怎样组合是最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2/14
5
短期生产函数与长期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
假设资本不变,则
Q f (K,L)
长期生产函数
所有投入都是可变的 ,则 Qf(K,L)
2019/12/14
6
一 短期生产函数(1)
总产量(Total Product,简称 TP):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既定投入要素所形成的最大产量。
假定两种投入中,资本是固定的,仅有劳动可变,我们
有了一种可变投入品生产函数,假定该生产函数可被下表
所描述:
劳动力数(L)资本数量(K)总产量(Q)平均产出(Q/L)边际产出(ΔQ/ΔL)
0
10
0
-
-
1
10
10
10
10
2
10
30
15
20
3
10
60
20
30
4
10
80
20
20
5
10
95
19
15
6
10
108
规模报酬
2019/12/14
2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表明在一定技术条件下, 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与该物品最大产量之间的关 系。
假定有两种投入品:劳动L和资本K,产出为Q, 则生产函数可以表达为:
Q = F (K,L)
注意:
生产函数是在给定知识和技术条件下成立的
又要进行辅助工作(如领材料、借用工具、打扫卫生),使机
车的生产效率没有发挥,日产量32件,人均产量8件。当增加
一人后有一人专做辅助工作,其他4人能将大部分时间用在机
车上日产量增加到45件,人均产量9件,边际产量13件。再增
加一人后有四人全时盯在机车上,充分发挥设备效率,日产量
增加到60件,人均产量10件,边际产量15件。这就是边际产
量递增阶段,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当增加到7人时,由
于新投入的第三人没多少活干,日产量虽然增加到70件,平均
产量保持不变,边际产量反而下降。随着投入的进一步增加互
相干扰,废品率上升,平均产量下降,边际产量下降更快。这
件而发生作用的普遍性或一般性。
(2)前提之一“技术水平”不变, (3)规律表述有“最终”二字修饰条件。也就是说,某
一投入边际收益并非自始至终递减,它有可能在一定范 围内呈现增加趋势。
2019/12/14
10
生产三阶段
QI
II III
I:MP递增最大 递减,MP>AP,
B TP
A
AP,TP,相对 K,L缺乏,应增 加L;
III. TP最大,MP=0,AP,L, TP。
AP
MP
L
AP
O L1 L2 MP L
2019/12/14
第二个阶段是可行区域
12
问题
为什么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第二阶段?
人多真的好办事吗?
劳动只有与资本保持合适的比例,才能高效率 的生产财富,人多真的好办事是有条件的,即 劳动和资本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2019/12/14
4
短期和长期
短期与长期非日历时间的长短。不同行业不 同企业的“长期”对应的具体时间长度有显 著差别。
短期与一种(或多种)投入要素是固定的时期相
对应。在长期,所有的投入要素都是变动的。
注意:
短期——研究的是某种变动投入要素的收益率。 长期——研究的是厂商生产规模的收益率。
当边际产量高于平均产 量时,平均产量上升; 反之下降;因而,边际 产量在平均产量的最高 点处从上到下穿过平均 产出线。
2019/12/14
每月产量 112
D
C
总产量
60
B
A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每月投入劳动
每月产量
30
20
E
平均产量
10
边际产 量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每月投入劳动
第四讲 生产和成本
第一节 生产理论 第二节 成本理论 第三节 利润
2019/12/14
SM·CUMT 董靖 微观经济学
1
第一节 生产理论
要求掌握:
生产函数 一种可变投入品生产函数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两种可变投入情况与生产要素最佳组合投入选 择
等产量线 等成本线 边际技术替代率
II:MP递减,
O
AP
但MP>0,MP<AP, L
MP
AP,TP;
AP
III:TP最大,
O
MP=0,
L1 L2 MP L AP,L,TP。
2019/12/14
11
典型的生产函数——生产的三阶段
I
Q
II III
B TP
A
I. MP递增最大递减,MP>AP, AP,TP;
II. MP递减, 但MP>0,MP<AP, AP,TP;
18
13
7
10
112
16
4
8
10
112
14
0
9
10
108
12
-4
10
10
10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
-8
其中,劳动平均产出(APL)到4以后下降;劳动边际产出从第3个以后下降。
2019/12/14
8
一种变动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3)
总产出曲线上某劳动投 入数量点的劳动平均产 量是该点与原点连线的 斜率。如B点与原点斜 率为60/3=20。
随着知识技术不断进步,生产函数会发生变化。
2019/12/14
3
固定投入要素和变动投入要素
固定投入要素:
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投入要素,它在整 个既定时期内不管生产量是多少,生产过程 中所使用的这种投入要素的数量都是不变的。
变动投入要素:
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投入要素,其数量是随 着预期生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简称AP): AP= TP/ L 总产量与生产此产量所使用的变动投入要素之比。
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简称MP): MP=△TP/ △ L 生产过程中增加的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2019/12/14
7
一种变动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2)
9
一种变动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4)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 当技术等其它投入固定不变时,一种投入数量增加最终会达到一 个临界点,在它以后产出水平会因为这一投入的增加而减少。
理解注意几点: (1)生产力递减规律具有独立于经济制度或其它社会条
2019/12/14
13
转盘日产统计表
工人数 4 5 6 7 8 9 10 11
机床 4 4 4 4 4 4 4 4
总产量 32 45 60 70 72 72 70 55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
8
9
13
10
15
10
10
9
2
8
-0
7
-2
5
-15
2019/12/14
14
分析
开始时,用四名工人加工,一人一台机器,每人既要操作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