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绩效及其政策优化
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管理论坛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郭伟伟(滨州市沾化区财政局,山东滨州256800)摘要: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依托,政府通过保险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种植业、养殖业的经济损失提供的政策性保险。
近年来,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迅速,其将财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创新政府救灾模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效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资金管理是促进农业保险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条件。
本文从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资金(以下简称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方面论述,提出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及应对措施,力求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工作的提高,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管理;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资金1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是指各级财政对有关农业保险经办机构开展的符合条件的农业保险业务,按照保险费的一定比例,对投保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等提供的保费补贴。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
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各级财政承担的保费补贴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实行专款专用、据实结算,保费补贴当年出现资金结余的,冲抵下一年度的预算。
各级财政应编制辖区内当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的申请报告,并及时与上级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进行结算。
2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各级财政部门应当认真做好保险费补贴资金的筹集、拨付、监管等各项工作,并与农业、林业、畜牧业、金融工作办公室、保险监督管理、宣传等部门通力配合,一起把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落到实处。
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2.1基础数据报送不及时、不完善农业保险经办机构在组织农户投保,并收到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自缴的保险费后,出具保险单,进行公示。
我国现行财政支持农业保险政策绩效评价
[农业经济]我国现行财政支持农业保险政策绩效评价甘亚冰(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摘要]2004年我国开始试点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尤其是2007年中央财政首次安排专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我国农业保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以农业保险的功能为标准,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农业保险参保率、农业保险供求规模和农户收入水平三个角度对我国现行财政支持农业保险政策进行绩效评价,并分析其存在的缺陷。
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财政补贴比例低且结构单一,税收优惠力度不足,巨灾风险基金规模小,财政在农业保险再保险体系中缺失问题。
[关键词]农业保险;财政支持;绩效评价[中图分类号]F8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80(2010)01-0099-03从2004年到2009年连续六年的中央1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0问题,重点提出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多种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2007年中央财政首次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在全国6省区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2008年增至60.5亿元,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增加至16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在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迅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我国农业保险试点现行财政支持政策内容2004年我国确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以后,中央政府和各试点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财政支持政策,以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展开和发展。
综合各试点政策,主要内容有财政保费补贴、政府与保险公司分摊保险责任、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和税收优惠政策。
11财政保费补贴为提高农户投保农业保险的积极性,我国各级财政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给予一定比例保费补贴,在不同的地区中央财政和省、市、县各级地方财政承担比例各不相同;险种不同、保险标的不同,该比例也不相同。
对于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和地区,中央财政做出倾斜性政策,承担较高比例;对于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地区,中央财政则承担较低比例。
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
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农业保险是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用来保护农民免受自然灾害和不可抗力的冲击。
为了支持和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许多国家采取了财政补贴政策。
下面是一些与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相关的参考内容。
1. 定义和目标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是指政府向农民提供经济资助,用于支付农业保险费用的一种措施。
其目标是减轻农民在面对农业风险时的负担,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补贴方式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包括直接资金拨款、保费减免、保费补贴等。
补贴金额可以根据不同的农业保险制度和产业特点而有所调整。
3. 补贴对象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对象通常是农民或农业生产者。
政府会制定明确的资格标准,用于确定哪些农户可以享受补贴。
这些标准可能包括农户的土地面积、种植业务规模、收入水平等。
4. 补贴政策的影响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补贴政策可以提高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增加农业保险的普及率。
其次,补贴可以减轻农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的经济压力,降低农户的损失风险。
最后,补贴政策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消费能力。
5. 国际比较不同国家在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欧盟国家通过丰富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而在发展中国家,政府通常面临着更有限的财政资源,因此可能需要采取更加精确和有针对性的补贴政策。
6. 政策评估与调整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调整。
政府应该密切关注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和农民的需求变化,及时对补贴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此外,政府还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确保补贴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效果。
总结: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是一项重要的政府举措,用于支持和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
通过补贴,政府可以增加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减轻农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的经济负担,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这一政策需要根据国情和市场需求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绩效及其政策优化
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绩效及其政策优化作为分散农业生产风险、补偿农户经济损失、稳定农业生产的一种机制以及世贸规则所允许的“绿箱政策”之一,农业保险已经成为各国农业保障体系和非价格农业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从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特别是2007年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进行保费补贴以来,补贴额度、补贴品种、补贴比例都逐年增加,农业保险也由亏损转为盈利,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但其发展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政府或保险机构骗取农业保险财政补贴,部分保险公司套取农业保险费用,部分镇和行政村存在挪用、截留保险赔款,部分农户谎报或多报灾害损失等。
可见,财政补贴对农业保险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但是为进一步规范好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政策,实现财政补贴资金的规模最优、配置最合理、效用最大化,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绩效进行适时有效评估就显得尤为必要。
虽然财政部2012年选择四川、内蒙古、安徽、江苏4省(区)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绩效评价试点工作,一些省(区、市)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也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一些绩效评价工作,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但评估手段简单,指标单一,整体性和动态性评估不足,不能全面反映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综合效益。
而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绩效评估是个系统的综合过程,既要看经济效益,更要看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特别应该考虑如下关键性问题,比如,政府财政补贴保费对农民的购买决策有多大影响?怎样补贴更合理?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经营行为(种植面积、种植品种、农药化肥使用等)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其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有多高?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改善的促进作用有多大?中央和地方财力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保证农业保险补贴的可持续性?只有把农业保险的实际需求分析清楚,把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绩效评估准确,把中央和地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可持续性分析透彻,才能让农民在参保时更积极,让政府知晓应该补贴多少金额,并能达到政府少投入、农户多受益的效果。
2021—2023年财政补贴型农业保险实施方案
2021—2023年财政补贴型农业保险实施方案2021—2023年财政补贴型农业保险实施方案一、背景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的生产经营和生活,2021—2023年财政补贴型农业保险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这一实施方案的出台,对于农业生产经营、农民收入保障以及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财政补贴型农业保险的意义1. 保障农民利益2021—2023年财政补贴型农业保险实施方案的出台,将有效保障农民的生产经营利益。
农业保险的实施能够在自然灾害、疫病等突发事件中减轻农民损失,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
2. 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财政补贴型农业保险的推行能够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增加农业生产信心,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农民在有保障的情况下更加愿意投入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推动新型农业保险发展该实施方案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新型农业保险的发展和应用。
财政补贴将为新型农业保险的试点实施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农业保险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三、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1. 政府财政补贴2021—2023年,政府将逐步增加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这将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农业保险的普及和推广。
2. 农业保险品种的拓展实施方案将继续拓展农业保险的品种,针对不同的农业生产环节和不同的农产品进行精准保障。
这将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保险需求。
3. 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政府将加大对农业保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力度,构建健全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
这将提高农业保险的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农民提供保障和支持。
四、展望与个人观点2021—2023年财政补贴型农业保险实施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农业保险迈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未来,随着农业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农业保险将更好地发挥保障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的作用。
我对此充满信心,并期待着我国农业保险事业迎来新的一轮发展繁荣。
农业保险补贴绩效评价报告
农业保险补贴绩效评价报告农业保险补贴绩效评价报告背景:农业保险补贴是政府为农民购买农业保险提供的资金支持措施。
为了评估这项政策的有效性和效果,进行农业保险补贴绩效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目的:本报告旨在评估农业保险补贴的绩效,包括其对农民经济保护的效果、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
方法:1. 数据收集: 收集相关的农业保险补贴数据、农业生产数据和农村经济数据。
2. 数据分析: 运用经济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农业保险补贴的绩效。
3. 模型构建: 建立绩效评价模型,从不同角度评估农业保险补贴的效果。
4. 绩效评价指标: 根据研究目的和模型构建结果,确定评价农业保险补贴绩效的指标体系。
5. 绩效评价结果: 根据数据分析和模型评价结果,得出农业保险补贴的绩效评价结果。
评价指标:1. 收益保护率: 衡量农业保险补贴对农民经济保护的效果。
2. 市场活力指数: 评估农业保险补贴对农业生产市场的影响。
3. 农业生产稳定性: 评估农业保险补贴对农业生产的稳定性的贡献。
4. 农村经济发展指数: 评估农业保险补贴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
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和模型评价结果,得出农业保险补贴的绩效评价结果。
例如,收益保护率达到了X%,市场活力指数提高了Y%,农业生产稳定性增强了Z%,农村经济发展指数提高了W%。
结论: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可以得出农业保险补贴对农民经济保护、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建议继续支持和发展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政策措施,以提高其绩效和效果。
备注:本报告的评价结果仅供参考,可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分析和讨论。
同时,报告中的数据和模型也需要与其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和验证,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
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财政部
•【公布日期】2021.12.31
•【文号】财金〔2021〕130号
•【施行日期】2022.01.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保险,预算、决算,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金〔2021〕130号农业农村部、林草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财政部各地监管局,中国融通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有关保险公司:
为进一步做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推动农业保险加快高质量发展,结合近年来工作实践和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对2016年制定的《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险费补贴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的《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
财政部
2021年12月31日。
[补贴,绩效,财政]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绩效评估分析
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绩效评估分析我国中央财政从2007年开始对农业保险给予补贴,其中2007年补贴了21.5亿元.10亿为种植业保险补贴,11. 5亿元为养殖业保险补贴),全年保费收入为51. 8亿元,保险赔付32. 83亿元;2008年补贴了60. 9亿元,全年保费收入为110. 7亿元,保险赔付69. 09亿元;2009年补贴了90亿元,全年保费收入133. 93亿元,保险赔付101. 89亿元①;2010年保费收入135. 86亿元,保险赔付100.69亿元②。
可以看出伴随着中央财政的补贴,我国农业保险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基础(2002)则考察了1996年到2000年间在密西西比州,农业保险对棉花种植的影响。
他们使用一个单一方程,模型化了棉花种植面积是棉花与其主要竞争作物的大豆之间每英亩的期望回报的一个方程。
基于他们的估计,结果显示平均来看,每上升1%的农业保险期望收益,会使棉花面积以0. 036%的比例上升,而棉花期望市场回报每上升1%,却会导致棉花种植面积上升0. 222%。
这意味着每英亩从市场因素中获得的相对更大的收益相比从保险中获得的收益,对棉花种植的增加有更大的影响力。
基于政策模拟,他发现明显的保费费率下降大体上影响保险参与,但保费费率下降却并不能解释棉花种植面积的变化。
R. Tronstad and R. Bool(2010)利用1995一2005年美国农业保险的面板数据发现,诸如每单位生产的补贴等更高的保险收益,将鼓励农业保险的参与,并促进额外的棉花种植。
那些相对低产量的县相比高产量的县,更愿意参保农业保险。
二、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面板数据波动性加大会导致变量间更大的洞察力,而且会扩大样本信息,增加自由度,减少变量之间的共线性,能更好地识别和度量单纯的时间序列模型和单纯截面数据模型所不能发现的影响因素,进而提高估计的效率。
最重要的是,与时间序列数据与截面数据不同,面板数据控制了个体异质性,并可以更好的动态调整分析,有助于建立和检验更负责的行为模型。
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的优化设计
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的优化设计【摘要】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针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进行了优化设计。
通过设定明确的优化目标,提高了财政补贴的效率和精准性。
调整财政补贴政策,更好地满足农户需求,增强农业保险的吸引力。
加强监管机制,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保险制度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优化农业保险产品设计,提升保险产品的保障水平和适配性。
加强科技支持,推动农业保险创新发展,提高风险评估和定价的准确性。
通过这些优化措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促进农业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优化设计、目标设定、政策、监管机制、产品设计、科技支持、发展、行业。
1. 引言1.1 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的优化设计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农民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保障农民的生产经营利益。
而财政补贴是农业保险的重要支撑,可以有效减轻农民购买保险的成本,提高保险参保率。
在实践中,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优化设计。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设定明确的优化目标。
这包括提高财政补贴的效率和精准度,促进农业保险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增强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和信任度等方面。
在优化财政补贴政策方面,应当根据不同地区和农作物的风险特点,科学制定不同的补贴标准,确保财政补贴的有效利用。
优化监管机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规范农业保险市场的秩序,加强对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的监督和管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在农业保险产品设计方面,应当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需求,推出更加灵活多样的保险产品,提高覆盖范围和赔付能力,满足不同农户的需求。
加强科技支持也是优化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的重要一环。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保险机构的风险评估和定价能力,为农民提供更好的保险服务。
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的优化设计对农业保险行业发展至关重要,需要政府、保险机构和农民共同努力,共同打造一个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农业保险体系。
农业保险补贴 实施方案
农业保险补贴实施方案农业保险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保障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农户因自然灾害等原因所造成的损失。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保险的普及和发展,我国农业保险补贴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一、政策背景。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农业保险的普及率仍然较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出台了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以降低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成本,提高保险的普及率。
二、补贴对象。
农业保险补贴的对象主要是农户,特别是那些生产经营规模较小、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弱的农户。
政府将通过财政资金对这些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给予一定的补贴,以减轻其购买保险的经济压力。
三、补贴标准。
农业保险补贴标准主要由政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和不同险种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补贴标准应当以一定比例来确定,既能够保证农户的购买积极性,又不至于给财政造成过大的负担。
四、补贴资金来源。
农业保险补贴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
中央财政将根据全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情况,拨付一定的资金用于农业保险补贴。
地方财政也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补贴资金,以提高农业保险的普及率。
五、补贴管理。
为了保证农业保险补贴的公平、公正和有效管理,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的补贴管理制度。
具体来说,应当建立健全的补贴申请、审核、发放和使用监督制度,确保补贴资金的有效使用,避免出现浪费和滥用的情况。
六、政策效果。
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农业保险的普及率,增强农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减少因自然灾害等原因所造成的损失,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将为农业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七、政策建议。
为了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补贴管理监督,促进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总之,农业保险补贴实施方案的出台将为我国农业保险的普及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提高农户的风险保障能力,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的优化设计
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的优化设计【摘要】农业保险在农民收入保障和农业生产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如不合理的补贴政策和缺乏风险评估模型。
为了优化设计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应该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完善补贴政策,并提高农民参保意识。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率和效益。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注重深化农业保险制度改革,推动农业保险市场化发展。
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的优化设计对于保障农民利益,稳定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优化设计、风险评估模型、农民参保、研究背景、研究意义、问题、原则、补贴政策、参保意识、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业保险是一种重要的农业风险管理工具,可以有效减轻农民的风险负担,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如补贴标准不够合理、资金分配不够科学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进行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能够提高补贴的效益,促进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好的保障。
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的优化设计工作,需要深入研究其背景和意义,探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实现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的优化设计对于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设计可以提高农业保险的普及率和覆盖范围,实现农民的全面保障。
通过合理设置补贴政策和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可以有效降低政府的支出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优化设计也有助于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从而减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体系的优化设计既符合国家的政策方向,又符合农业保险市场的需求,对于推动我国农业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行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内容
现行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内容
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政策而有所差异。
但是,一般来说,农业保险财政补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保费补贴:政府对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的保费补贴,以降低农业保险费用,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和参保率。
2. 经营管理费用补贴:政府对农业保险公司或农业保险经纪公司提供的经营管理费用补贴,以鼓励和引导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
3. 农业保险奖励资金:政府对农业保险公司或农业保险经纪公司提供的奖励资金,以鼓励其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质量、创新农业保险产品等。
4. 定损核赔补贴:政府对农业保险公司或农业保险经纪公司提供的定损核赔补贴,以提高其定损核赔的准确性和效率。
5. 农业保险宣传教育补贴:政府对农业保险公司或农业保险经纪公司提供的宣传教育补贴,以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和参保意识。
总的来说,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目的是通过政府财政的支持,提高农业保险市场的竞争性和参保率,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
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概述农业保险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商业保险机构向农户提供各类农业风险的损失保障和经济补偿的一种保险方式。
为了推动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各级政府普遍实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
本文将介绍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的背景、目的以及相关实施措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该政策。
一、政策背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面临各种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威胁。
为了保障农户的权益,推动农业稳定发展,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应运而生。
该政策旨在通过给予农业保险项目一定的财政补贴,降低保费,提高保险保障水平,保护农民免受农业风险的冲击。
二、政策目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旨在提高农业生产者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促进农业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次,该政策可以缓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压力,为农户提供稳定的保障和资金支持,保证农业生产的持续性。
此外,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还可以帮助农民规避和减轻农业风险,降低贫困农户因灾等原因致贫的风险。
三、政策实施措施1. 资金支持方面:各级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等方式,向农业保险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以降低农业保险的保费。
政府会根据不同农业保险项目的风险程度和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资金投入计划。
2. 保户补贴方面:政府为参与农业保险的农户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
补贴的比例一般根据农业保险产品的风险程度和农户的经济情况来确定,以达到公平合理的目的。
3. 项目扶持方面:政府会对农业保险机构进行扶持,支持其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提高其服务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培训等。
四、政策效果评估政府将定期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该政策的可持续性和高效性。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参保农户数量、保费收入情况、理赔率等指标。
评估结果将用于优化政策措施,提高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效果。
五、结语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绩效评价及改进思路
财政金融㊀㊀[基金项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理财学研究项目 (024050317013)㊀㊀[作者简介]林光彬(1973-㊀)ꎬ男ꎬ陕西绥德人ꎬ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㊁博士生导师ꎮ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㊁中国经济㊁风险管理ꎮ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绩效评价及改进思路林光彬㊀郑㊀川(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ꎬ北京㊀100081)㊀㊀[摘㊀要]㊀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大战略ꎬ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ꎬ提高对农民的补贴效能ꎮ为科学评价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绩效ꎬ采取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ꎬ量化分析了农业补贴政策在价格调控㊁农业增产㊁农民增收的综合作用ꎮ研究发现ꎬ我国的四项农业补贴政策在2006年㊁2010年㊁2011年和2015年4个年度是制度有效的ꎬ总体提高了国内的粮食价格和农产品产量ꎬ但存在规模效率下降㊁市场干扰过重㊁增收效率偏低等问题ꎮ建议国家应增强财政投入的扶贫功能ꎬ长远来看要注重补贴的环境保护功效和社会总体福利ꎬ加强补贴的科技支持作用ꎬ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ꎮ[关键词]㊀乡村振兴战略ꎻ农业补贴ꎻ农民增收ꎻ绩效评价[DOI编码]㊀10.13962/j.cnki.37-1486/f.2019.06.010[中图分类号]F304.2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2095-3410(2019)06-0102-10一㊁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ꎬ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ꎬ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ꎮ2018年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指出: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ꎬ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 落实和完善对农民直接补贴制度ꎬ提高补贴效能 ꎮ这是中央一号文件持续15年聚焦 三农问题 ꎬ将农业支持支持放在了重要位置ꎮ农业补贴政策一直以来是非常重要的农业政策ꎬ在平抑粮价㊁促进农业增产和推进农民增加收益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ꎮ我国农业补贴中发挥作用较强㊁补贴力度较大的补贴是良种补贴㊁种粮直补㊁农机购置补贴和生产资料补贴ꎮ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㊁促进粮食生产ꎬ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对粮食主产区的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ꎬ以此来维持农户种粮积极性ꎬ并使种粮农民获得适当收益ꎬ从此四项补贴政策开始成为主要的农业补贴政策ꎮ补贴金额从2004年最初的145亿元迅速增长至2012年的1668亿元ꎬ并逐步稳定ꎬ2016年降低到1633亿元ꎮ2015年起ꎬ国务院开始着手开展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改革ꎬ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ꎮ但是ꎬ学界和社会对农业补贴政策一直存在着诸多批评ꎬ如农业补贴政策的效率低下㊁占用财政资金过多㊁骗补现象屡禁不绝等ꎮ随着国家对农业补贴的作用越来越重视ꎬ如何在目前201财政金融高额资金规模的基础上更大程度地提升农业补贴政策的效率ꎬ是构建和优化农业补贴制度的必要条件ꎮ本文将从近年来实施的农业补贴的角度ꎬ评价政策实施在实现预期目标方面的绩效ꎮ二、文献综述最近几年ꎬ农业补贴效果的评价是国内外学界㊁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关注的热点ꎮ鉴于研究的背景㊁目标和具体方法等不同ꎬ国际国内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一定差别ꎮ国外学界对农业补贴政策的评价主要集中于测评社会福利最大化ꎬ主要运用价格水平㊁储备水平㊁粮食产量水平㊁收入水平等静态指标ꎬ以及价格波动水平㊁收入波动水平动态指标来反映市场参与者的福利状况ꎬ包括经济㊁社会㊁国际贸易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ꎮGlauber等(1989)[1]认为ꎬ当财政支出不变时ꎬ与诸多价格政策对比ꎬ对私人储备进行财政直接补贴ꎬ其市场稳定的作用最佳ꎬ社会福利最高ꎮGardner(1992)[2]发现ꎬ对农业进行财政补贴在提高农业投资效益㊁平抑粮食价格㊁促进农民增收㊁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ꎮSumner(2003)[3]认为ꎬ农业补贴的社会效应较低ꎬ农业补贴的好处大多数转移给了生产端的大农场主和农产品大型经营企业ꎬ并没有发挥出改善贫困农民生活水平的目标ꎮGouel(2013)[4]通过分析政府储备㊁价格补贴和税收措施这三种政策ꎬ发现价格补贴和税收措施对社会福利作用的效率较低ꎬ但反周期的价格补贴政策和税收措施在平抑农产品的价格方面作用明显ꎮSatya(2009)[5]通过对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ꎬ发现农业补贴在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国家贸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ꎬ建议发展中国家需要不断加强团结协作㊁共同发展ꎬ应当逐步减少农业补贴总量以降低贸易壁垒ꎮHelming等(2017)[6]采取一般均衡模型对欧盟农业劳动力补贴政策进行实证分析ꎬ结果表明劳动力补贴政策能够增加农业就业人数和农业产出ꎬ但是农业总产值下降最终导致欧盟的整体福利水平呈降低趋势ꎬ所以建议政策制定者应权衡政策带来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ꎮStein等(2015)[7]利用马拉维农户的面板数据对耐旱玉米品种的效果进行检验ꎬ结果表明对马拉维农场的补贴计划使耐旱玉米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ꎬ从而很好地应对当地的气候条件ꎮ国内对农产品价格政策的评价侧重于对农业增产㊁农民收入增长和国家粮食安全等最终目标的实现ꎮ学界通过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进行研究发现ꎬ近年来政策的实施对于稳定产品价格㊁提高粮食产量㊁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ꎬ而地方政府的支出负担并不重(丁声俊ꎬ2011)[8]ꎮ黄季焜等(2011)[9]发现ꎬ粮食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对农民收入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ꎬ但对市场作用并不明显ꎬ且对农产品产量尚未发现统计学影响ꎮ王欧和杨进(2014)[10]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分析农业补贴对中国农户粮食生产的影响ꎬ认为农业补贴增加农户收入的作用在贫困区和非贫困区间存在差异ꎬ农业补贴在贫困区增加农户收入效果更显著ꎮ朱满德等(2015)[11]测度了粮食综合性收入补贴对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ꎬ结果发现综合性收入补贴与粮食生产有脱钩的趋势ꎬ但仍有助于提高粮食全要素生产率ꎮ陈飞和翟伟娟(2015)[12]从农户行为视角分析农地流转诱因ꎬ研究发现作用于生产领域的农业补贴对土地租入决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ꎬ诱使农户产生对租入土地的需求ꎮ李江一(2016)[13]发现ꎬ虽然农业补贴已演变成对农户的一项收入补贴ꎬ但它仍然能够显著提高农业产出的激励效应ꎬ且完全301财政金融通过影响农业投入来影响农业产出ꎬ因为其显著提高农户雇佣劳动力的概率ꎬ增加了农业机械的使用ꎬ特别是会影响化肥㊁种子㊁农药等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ꎮ罗超平等(2017)[14]从粮食价格波动和农业补贴直接收入效应两方面分析对主产区农户长期㊁短期的影响ꎬ发现农业补贴直接收入效应比粮食价格效应对主产区农户影响更显著ꎬ提倡在改革现行粮食价格补贴的同时应当继续加大直接收入补贴ꎮ但是ꎬ我国推行多年的农业补贴还存在效率低下等若干缺陷ꎮ蒋和平㊁吴桢培(2009)[15]的研究表明ꎬ现在的农业补贴模式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作用甚微ꎬ政策在扩大农民种粮面积方面并没有产生作用ꎬ建议粮食直接补贴资金通过普惠制的形式下发ꎮ王晓芸㊁赵玲(2010)[16]认为ꎬ当前国内农业补贴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效率已经进入递减区间ꎬ尤其在农业科技补贴方面的作用最弱ꎮ李金姗㊁徐越(2015)[17]分别从政府和个体农户角度测算农业补贴在农户农业增收方面效率影响ꎬ结果表明ꎬ扶持水稻增产的农业补贴效率随补贴金额增加而下降ꎬ建议简化农业补贴种类ꎬ避免交叉重叠ꎬ完善农业补贴信息ꎬ保证相关农业补贴直接转化为农民收入ꎮ彭超(2017)[18]认为ꎬ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制度在农业领域投资㊁粮食增产㊁农民增加收入等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ꎬ农民群众比较满意ꎬ然而补贴还是存在农民致富困难㊁增产效应递减㊁新型从业者支持力度较弱等问题ꎮ如图1所示ꎬ粮食补贴政策在提高粮食产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ꎮ粮食产量从2004年起开始恢复增长ꎬ2007年超过5亿吨ꎬ2012年突破6亿吨ꎬ2017年为历史最高水平ꎬ达到6.61亿吨ꎮ虽然粮食产量的增长是各项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ꎬ如最低收购价等ꎬ补贴政策只是其中一个方面ꎬ但是其作用是发出国家重视和鼓励粮食种植这一政策信号上ꎬ从心理上对农户种粮起到稳定作用ꎮ图1㊀1995-2017年中国粮食产量情况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ꎬ农业补贴在从业者增收和农业增产中的功能将更加重要ꎮ当前我国农业补贴的政策导向开始由稳定粮食价格和产量㊁促进农民增收转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㊁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等ꎬ关于农业补贴具体措施的改进ꎬ也由政策结构和规模调整转向农业的多功能性和社会总体福利ꎮ柯炳生(2015)[19]认为ꎬ我国应当深入推进农业补贴制度体系的改革ꎬ建立以土地面积为资金测算标准的 三项补贴 ꎬ从而提升农业补贴的影响力ꎬ减少土地成本压力ꎬ最大化农产品市场机制的功能ꎮ韩俊(2018)[20]认为ꎬ应当坚持市场配置农村资源要素与提高农业支持保护效率相统筹ꎬ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ꎬ加快构建新型农业补贴制度和支持政策ꎮ2016年起ꎬ在总结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 401财政金融上ꎬ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了农业 三项补贴 改革ꎮ如何更大程度地提升农业补贴政策的效率ꎬ是国家构建和优化农业补贴制度的重要基础工作ꎮ三、模型选择与构建(一)方法选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ꎬDataEnvelopmentAnalysis)ꎬ能够根据若干输入指标和若干输出指标ꎬ对相同模式的生产单位进行相对效率评价ꎮ该方法不用假定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之间的函数关系ꎬ也不用预估各输入和输出指标的权重ꎬ优点是计算方法简单ꎬ能够测算出相对的效率ꎬ且评价结果非常丰富ꎮ鉴于农业补贴具有财政投入和社会效益产出等特征ꎬ可以采取成本收益分析来完成政策的效率评价ꎮ因为成本收益分析的作用标的要求是能够数字化的投入产出指标ꎬ所以该方法需要把成本和效益全部进行量化ꎬ然后才能开展计量分析ꎮ公式如下所示:E=ðni=1PiCi(1)其中ꎬE为政策的效率ꎻPi为在第i个时期落实该政策所取得的效益ꎻCi为第i个时期落实该政策投入的成本ꎻn为政策产生影响的时限ꎮ当总效益大于总成本时ꎬE>1ꎬ表明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ꎮ本研究中农业补贴措施作为重要的惠农政策ꎬ效率评价应当以成本效益的角度进行考虑ꎬ具体分析方法可以按照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ꎮ(二)指标体系构建我国的农业补贴是国家最重要的惠农政策之一ꎬ农业补贴中曾经实施较早㊁使用最普遍㊁资金规模最高的农业补贴是种粮农民直接补贴㊁农作物良种补贴㊁农机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接补贴这四项补贴ꎮ根据成本效益的分析方法ꎬ目前国家落实农业补贴政策的成本应当是政府财政支出ꎬ政策预期目标即为实际效益ꎬ即研究政府投入对农业补贴政策目标的作用ꎮ当前ꎬ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目标主要是平稳粮食价格㊁提高农业产量㊁增加农民收入ꎮ为满足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要求ꎬ我们建立了指标体系对国家实施的农业补贴的效率开展评价ꎬ如表1所示ꎬ输入指标即为四项农业补贴ꎬ包括种粮农民直接补贴㊁农作物良种补贴㊁农机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接补贴ꎻ输出指标为三项政策目标ꎬ包括粮食价格指数㊁农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和粮食产量ꎮ㊀表1我国农业补贴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决策单元输入指标输出指标2006-2015年农资综合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价格指数农民人均经营净收入粮食产量(三)模型构建根据DEA方法的定义能够得出ꎬ评价内容有制度效率㊁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等ꎮ而对于评价农业补贴制度的效率ꎬ政策的 制度效率 就是 技术效率 ꎬ即目前政府的农业补贴政策能否从机制设计层面ꎬ高效地稳定农产品价格ꎬ提高国家农产品产量ꎬ促进农民增收ꎮ纯501财政金融技术效率是不考虑规模报酬时的技术效率ꎮ规模效率ꎬ可以判断一个国家农业补贴的实施规模能否达到最佳状态ꎬ也就是实现规模报酬不变ꎮ综上ꎬ本研究从制度效率㊁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方面评价近年来国内的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率ꎮ1.决策单元选取假定我国在多个时期实施了农业补贴政策ꎬ则DEA方法的模型中需要n个决策单元ꎮ因此ꎬ本研究选择国内2006-2015年实施政策的10年构建决策单元ꎬ分析这10年农业补贴政策制度的效率ꎮ2.输入指标本研究的输入指标包括4个ꎬ即农资综合补贴㊁种粮农民直接补贴㊁农作物良种补贴㊁农机购置补贴ꎬ2006-2015年的全国主要农业补贴的资金投入情况见表2ꎬ数据来源于财政部官方网站公布的四项农业补贴数据ꎮ㊀表22006-2015年农业补贴㊁收入和粮食产量各项输入㊁输出指标情况年份农资综合补贴/亿元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亿元农作物良种补贴/亿元农机购置补贴/亿元粮食价格指数农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元粮食产量/万吨200612014240.26.00102.5193149804.23200727615166.620.00106.42193.750160.282008716151120.740.001072435.652870.922009795151198.5130.00105.72526.853082.082010835151204154.90111.72832.854647.712011860151220175.00112.3322257120.8520121078151224215.00103.83533.458957.9720131071151226217.50104.93652.560193.8420141077.15151207.23227.55103.14237.460702.6120151071140.5203.5227.551024503.662143.92㊀资料来源:财政部网站ꎬ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shuju/ꎻ国家统计局网站ꎬ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3.输出指标本研究的输出指标包括3个ꎬ即粮食价格指数㊁农民人均经营净收入㊁粮食产量ꎮ2006-2015年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目标设定情况见表2ꎬ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年度农业生产数据ꎮ同时ꎬ本文对结果指标的分析将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综合分析输入指标对我国粮食价格指数㊁农民人均经营性净收入㊁农产品产出的总体作用ꎻ二是独立计算输入指标对某一个输出指标的影响ꎬ分别分析对粮食价格指数㊁农民人均经营净收入㊁农产品产量的作用ꎮ构建DEA模型ꎮ根据上述讨论ꎬ令Ci=(c1jꎬc2jꎬ ꎬcijꎬ...ꎬc1j)T(2)Pj=(p1jꎬp2jꎬ...ꎬpijꎬ...ꎬp1j)T(3)那么ꎬCij表示第j个年度对第i项补贴的投入资金量ꎬPij表示第j个年度对第i项效益的产出量ꎮ那么ꎬ第j0年度的农业补贴政策的效率分析模型C2R为:601财政金融(D C2R)=minθðnj=1Cjλj+s-=θC0ðnj=1Pjλj-s+=P0λjȡ0ꎬj=1ꎬ2...ꎬns-ȡ0ꎬs+ȡ0ìîíïïïïïïïïïï(4)在此模型的方程组中ꎬp为第j0个年度的效率值ꎬ即制度效率或综合效率ꎬ能够测算政府制度效率ꎬ表示在完成政策目标方面ꎬ农业补贴实现目标的效率ꎬ在企业运营等技术层面称作技术效率ꎬ在排除规模收益时的计算结果为纯技术效率ꎮ各年份农业补贴的制度效率通过定理1进行计算ꎮλj是在第j0个年度的基础上ꎬ再次建立有效决策单元组合后第j个决策单元的组合比例ꎬ主要用于测算规模效率ꎮ各年度政策的规模效率需通过定理2进行量化分析ꎮ定理l:假设λ0㊁s-0㊁s+0㊁θ0为( DC2R)的最优值ꎬ那么:(1)若θ0=1ꎬ且s-0ꎬs+0全部为0ꎬ则决策单元达到DEA有效ꎻ(2)若θ0=1ꎬ且s-0ꎬs+0不全部为0ꎬ则决策单元处于较弱的DEA有效ꎻ(3)若θ0‹1ꎬ则决策单元判定为DEA无效ꎮ定理2:假设λ0㊁θ0为( DC2R)的最优值ꎬ那么对于决策单元的规模效率:(1)达到恒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θ0=1ꎻ(2)达到递增的充分必要条件是ðλ0θ0<1ꎻ(3)达到递减的充分必要条件是θ0<1ꎬðλ0θ0>1ꎮ四、实证分析(一)评价结果本研究使用DEA模型方法评价2006-2015年我国四项农业补贴的作用效率ꎬ模型计算的结果见表3ꎮ㊀表32006-2015年我国农业补贴效率综合评价结果年份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松弛变量规模收益结果评价2006111S=0不变有效20070.99210.992S=0递减有效20080.99610.996S=0递减有效20090.9520.9600.991Sʂ0递增无效2010111S=0不变有效2011111S=0不变有效20120.9420.9470.995Sʂ0递增无效20130.9530.9540.999Sʂ0递增无效20140.9410.9420.998Sʂ0递减无效2015111S=0不变有效运用DEA模型分别计算2006-2015年我国四项农业补贴对单独输出指标的作用效率情况ꎬ量化分析结果见表4至表6ꎮ701财政金融㊀表42006-2015年我国农业补贴对粮食价格指标的效率评价结果年份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松弛变量规模收益结果评价2006111S=0不变有效20070.97410.974S=0递减无效20080.9760.9970.979Sʂ0递减无效20090.9490.9590.989Sʂ0递增无效20100.99810.998Sʂ0递减无效2011111Sʂ0不变有效20120.9240.9460.997Sʂ0递增无效20130.9340.9530.981Sʂ0递增无效20140.9200.9410.978S=0递增无效20150.97310.973S=0递增无效㊀表52006-2015年我国农业补贴对粮食产量指标的效率评价结果年份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松弛变量规模收益结果评价2006111S=0不变有效20070.9930.9400.993Sʂ0递增无效20080.96310.963S=0递减无效20090.8840.9370.944Sʂ0递增无效20100.8890.9360.950Sʂ0递增无效20110.9130.9360.975Sʂ0递增无效20120.9090.9350.972Sʂ0递增无效20130.9250.9340.990Sʂ0递增无效20140.9250.9340.990Sʂ0递增无效2015111S=0不变有效㊀表62006-2015年我国农业补贴对农民收入指标的效率评价结果年份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松弛变量规模收益结果评价2006111S=0不变有效20070.99210.992S=0递减无效20080.99610.996S=0递减无效20090.7230.9370.772Sʂ0递增无效20100.7490.9360.800Sʂ0递增无效20110.8020.9360.857Sʂ0递增无效20120.7880.9350.843Sʂ0递增无效20130.8080.9340.865Sʂ0递增无效20140.9140.9340.979Sʂ0递增无效2015111S=0不变有效(二)结果分析1.总体分析发现ꎬ2006-2015年ꎬ我国农业补贴制度效率达到有效性的年份为四个ꎬ制度效率均能达到0.9以上ꎮ(1)制度效率评价ꎮ运用模型分析发现ꎬ在2006年㊁2010年㊁2011年和2015年我国实施农业补贴的制度效率(技术效率㊁综合效率)是非常有效的ꎮ一是因为四个年份农业补贴水平相对较低ꎬ二是与补贴数额的增速减缓有一定关系ꎮ反过来说明在其他年份ꎬ过高水平和快速增长的农业补贴显示出制度的无效ꎬ这是没有必要的ꎮ从具体数值来看ꎬ2006-2015年间ꎬ每年农业补贴的纯技术效率都达到了0.94以上ꎬ在2006-2008年㊁2010年㊁2011年和2015年ꎬ纯技术效率已经达到了1ꎮ同时ꎬ通过分析发现ꎬ纯技术效率在时间上显现出一定的递减趋势ꎬ并在2014年到达了最低点0.942ꎮ这说明在制度实施初期ꎬ农资综合补贴㊁种粮农民直接 801财政金融补贴㊁农作物良种补贴㊁农机购置补贴的相继推出和资金额度的增加ꎬ对于稳定农产品价格㊁提高粮食产量㊁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ꎮ然而ꎬ伴随国内城市化㊁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演变和推进ꎬ补贴政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开始减弱ꎬ政策对农村居民的吸引程度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ꎬ但下滑程度并不明显ꎮ(2)规模收益评价ꎮ从表3可以看出ꎬ农业补贴的规模效率总体也呈现出较高的有效性ꎮ2006-2015年ꎬ四项农业补贴的规模效率都在0.99以上ꎮ这说明ꎬ四种补贴的规模效率还处于较高水平ꎮ同时ꎬ技术有效年份都表现为规模收益不变ꎬ这表示在技术效率不变的前提下ꎬ相关年份的财政补贴投入已经处于规模效益最优状态ꎮ研究发现ꎬ与技术效率不同ꎬ规模效率波动的规律性并不十分明显ꎮ只是在近年来补贴总量稳定甚至是下降后ꎬ规模效率又开始出现递减的情况ꎮ这说明ꎬ政策规模效应对政策的变化还是比较敏感的ꎮ2.对各输出指标的效率进行分析ꎬ经过对比三项指标单独结果的有效性可以发现ꎬ农业补贴制度效率的单独作用效果类似ꎬ均在两个年度作用有效ꎮ具体到效率数值ꎬ从表4至表6可以发现ꎬ农业补贴对粮食价格的作用效率最高ꎬ对粮食产量的作用效率次之ꎬ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最低ꎮ其中ꎬ农业补贴对粮食价格的制度效率㊁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较高ꎬ达到90%以上ꎬ这是提高农业补贴总体效率的主要原因ꎮ同时ꎬ对粮食价格的单独效用变化规律并不明显ꎮ另外ꎬ农业补贴对粮食产量指标的作用效率较低ꎬ对粮食产量的综合效率㊁制度效率和规模效率能够达到88%以上ꎬ且在2009年和2010年出现效率下降ꎬ但随后逐步有所提升ꎮ对于农民增收指标ꎬ综合效率在2009-2013年处于低谷时期ꎬ持续时间较长ꎬ主要是由于规模效率下降ꎮ这表明ꎬ一方面农业补贴政策虽然对农产品市场价格的调控作用效率较高ꎬ但这也是国家政策对农产品市场干预过重的体现ꎮ这造成了近年来国内农产品价格稳步提升ꎬ甚至出现国际国内粮食价格一度倒挂的尴尬现象ꎬ这也是国内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原因之一ꎮ此外ꎬ农业补贴在实际发挥作用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效率损失ꎬ尤其是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作用偏弱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ꎬ可能是农业补贴在发放过程中ꎬ刺激了从业者扩大生产ꎬ但大多投入在大型农场和全产业链加工企业ꎬ而中小农户获益相对较小ꎬ从而形成整个市场粮食价格增长ꎬ产量提高ꎬ但农民增收相对不够明显的局面ꎮ五、政策建议本研究通过模型分析发现ꎬ各年度农业补贴在技术效率㊁规模效益以及各结果指标等方面变化较大ꎬ所以将来的农业补贴政策实施进程中可以进一步进行调整和细化ꎬ提高国内农业补贴的效益ꎮ一是确保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稳步实施ꎮ在短期内ꎬ由于我国农业补贴技术有效且规模效益较高ꎬ农业补贴政策应发挥好调节供求㊁稳定市场价格的功能ꎮ在农产品市场供大于求时ꎬ产品价格下降ꎬ国家通过最低收购价等政策保护农民的利益ꎬ可以适当降低直接补贴的水平ꎬ压缩粮食产量ꎬ恢复供求平衡ꎬ提高产品价格ꎮ而在农产品市场供不应求时ꎬ产品价格过高ꎬ就需要采取扩大农业补贴的政策措施ꎬ鼓励粮食增加产量ꎬ平抑价格水平[21]ꎮ二是增强农业补贴的扶贫功能ꎮ党的十九大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确定了我国扶贫攻坚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ꎮ而本文研究发现ꎬ在农业补贴的几个目标中ꎬ农民增收目标的901财政金融效率却是最低的ꎬ侧面反映出近几年农业补贴对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的支持效率是不够的ꎮ因此ꎬ中央财政应进一步扩大对农业补贴的分配比例㊁范围和规模ꎬ尤其是中小农户为主的山区㊁经济欠发达区域㊁少数民族地区ꎮ在补贴方式上ꎬ需要加大与产量没有关联的直接收入补贴ꎬ也可以提高对增收作用明显的生产环节的支持水平ꎬ达到提升补贴效率水平㊁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ꎮ同时要将扶贫与扶志㊁扶智相结合ꎬ将补贴用在农民培训㊁农民信息和交易平台建设方面ꎬ提高农民的市场判断㊁种植技术等核心竞争力ꎬ培养懂生产㊁善经营的农民队伍[22]ꎮ三是注重补贴的综合功能ꎮ本文发现ꎬ我国过高水平和快速增长的农业补贴是无效的ꎬ且农业补贴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开始显现递减趋势ꎬ因此伴随着城市化㊁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ꎬ政策的目标设定需要加以改进ꎮ目前ꎬ我国化肥㊁农药等化学农资施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ꎬ应当避免发达国家的农业问题重演ꎬ更加重视农业补贴的环境保护功效和社会总体福利ꎮ补贴需要以支持地力保护㊁藏粮于地的政策为主ꎬ以土地实际种植面积为基础计算补贴ꎬ简化核算程序ꎬ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ꎬ改善生态环境ꎬ提高土地的持续利用能力ꎮ此外ꎬ配合实行农业信贷支持和保险补贴ꎬ多方式实施农业补贴政策ꎮ四是注重补贴的科技支持作用ꎮ本文发现ꎬ我国农业补贴在农产品价格方面的作用效率较高ꎮ目前虽然我国的农产品价格也维持了较高水平ꎬ但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ꎬ如果单靠政府财政的价格直接支持是难以提高我国农业整体竞争力的ꎮ因此ꎬ从长远来看ꎬ要充分发挥农业补贴的多功能性特点ꎬ创新补贴形式和内容ꎮ国家需要扶持农业高科技的研究和创新ꎬ可以建立农业高新技术风险基金ꎬ采取政府贴息的政策吸引金融或实业公司加大对农业高新技术的投资ꎬ增加对农业龙头企业的科研支持等ꎬ以创新补贴的方式来提高我国农业补贴资金的利用效率ꎮ参考文献:[1]GlauberJꎬHelmbergerPꎬMirandaM.Fourapproachestocommoditymarketstabilization:Acomparativea ̄nalysis[J].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ꎬ1989ꎬ71(2):326-337.[2]GardnerBL.Changingeconomicperspectivesonthefarmproblem[J].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ꎬ1992ꎬ30(1):62-101.[3]SumnerDA.ImplicationsoftheUSAfarmbillof2002foragriculturaltradeandtradenegotiations[J].Aus ̄tralianJournalofAgriculturalandResourceEconomicsꎬ2003ꎬ47(1):117-140.[4]GouelC.Rulesversusdiscretioninfoodstoragepolicies[J].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ꎬ2013ꎬ95(1):1029-1044.[5]SatyaRS.TradeexternalitiesofagriculturalsubsidiesandWorldTradeOrganization[J].AmericanJournalofEconomicsandBusinessAdministrationꎬ2009ꎬ1(3):225-231.[6]HelmingJꎬTabeauA.TheeconomicꎬenvironmentandagriculturallanduseeffectsintheEuropeanunionofagriculturallaboursubsidiesundertheCommonAgriculturalPolicy[J].RegionalEnvironmentChangeꎬ2017ꎬ18(3):763-773.[7]SteinTHꎬMonicaF.Subsidiespromoteuseofdroughttolerantmaizevarietiesdespitevariableyieldper ̄formanceundersmallholderenvironmentsinMalawi[J].FoodSecurityꎬ2015ꎬ7(6):1225-1238.011。
关于建立我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绩效评估体系的建议
关 于建 立我 国农 业 保 险
财 政 补 贴 绩 效 评 估 体 系 的 建 议
许 让
( 西南财 经大 学保 险 学 院 , 四川 成都 6 1 1 1 3 0 )
[ 摘
要] 文章利用福利经济学方法 , 分析针对我 国农业保 险财政补贴的绩效评估 , 对建立我 国农业保 险财政补 贴的
第 2 9卷 第 1期 2 0 1 5年 2月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 双月刊 ) A L OF I N S UR AN C E P R OF E S S I ON A L C OL L E GE ( B i mo n t h l y )
Vo 1 . 2 9 No . 1
e x t e r na l e v a l u a t i o n.
[ K e y w o r d s ]P o l i c y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i n s u r a n c e ;F i n a n c i a l s u b s i d y ; P e r f o ma r n c e e v a l u a t i o n
( 一) 财政补贴造成福利净损失
S i a m w a l l a &V a l d e s ( 1 9 8 6 ) 从 社会 总 剩余 的 角度 对财政 补贴 下 的农 场 主 投保 行 为 进 行 了成 本 收益 分析 。并认 为 由于农业 保 险 的普 遍使 用 , 使 得农 产 品供 给增加 , 农产 品价 格下 降 。此时 消费 者得 到净 福利 , 生产 者 的福利 净 损 失 则 不 确定 , 这个 社 会 的 净福利 大小 取决 于供 给 曲线 向下 偏 移 的幅 度 。 由 于政府 对农 业保 险进行 财政 补贴 , 使 得供 给 c e e v a l u a t i o n s y s t e m ,s u c h a s t h e d i v e r s i i f e d b o d i e s o f e v a l u a t i o n a n d t h e c o mb i n a t i o n o f i n t e r n a l a n d
最新-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绩效分析 精品
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绩效分析农业保险可以说是有效维系农业发展,并且确保农民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基于这种农业保险的有效落实,因为很多农民意识不到保险的重要性,进而也就很难进行全面采购和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我国采取了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方式,进而也就能够促使农民能够享受农业保险的积极作用,减轻农民经济损失。
这种财政补贴农业保险方式的应用对于农民而言必然是极为有利的,但是在具体落实中同样也需要进行绩效评估,确保公共管理的有序性。
一、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绩效概述针对财政补贴农业保险进行绩效评估其实已经受到了高度重视,其也是研究财政补贴实际效益的重要手段,能够较好评价财政补贴农业保险是否能够带来福利净收益,对于其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有效发现和优化。
结合当前我国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绩效评估工作落实,其需要切实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要点内容1明确绩效评估主体。
对于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落实,必须要重点明确绩效评估的主体,这也是保障该项工作有效执行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般在当前实际落实中,相应评估主体主要有政府部门和社会评估机构两类,这两类绩效评估主体的操作落实条件和具体流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有效关注。
对于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落实,其需要由不同级别的政府正对其相关资金的到账和实际应用状态进行评估分析,并且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效益,促使其能够围绕着最终效果做出评价;而对于社会评估机构的参与落实,其除了由受益农民群众做出反应和评估之外,专家机构的评估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方式,其需要首先保障相应评估工作能够较为公正准确,具备第三方性质,充分提升绩效评估的价值。
2明确绩效评估客体。
所谓的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绩效评估客体也就是主要对象和目标,其在实际评估处理中主要就是针对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资金使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了解其实际应用水平是否满足于前期预期,对于整个资金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详细分析,最终也就能够充分了解其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效益。
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有新规
王 宗礼 要 求 , 各 级 畜 牧 业 系统 计 划 财 务 部 门 的 同志 要 主 动 适 应新 形 势 新 变 化 , 进 一 步 加 强畜 牧 业 系 统计 划 财务工作 , 为现 代 畜牧 业建 设 提 供 强 有 力 支 撑 。 一 要 脚 踏 实地 抓 政 策 落 实 , 切 实做 好 项 目实 施 方 案 细 化 工 作 , 确 保 项 目落 实 快 启 动 、 工 作 措 施 早 到 位 。尤 其 是 牛 羊 肉 生 产 规 划 的落 实 。二要 着 眼长 远 加 强 宏 观 研 究 , 超 前 谋
( 新闻来源 : 中 国 畜牧 业 信 息 网 )
市, 以下 简称 省) 级 财政 至少 补 贴 2 5 % 的基 础 上 , 中央 财 政 对 中西 部地 区 的补 贴 比例 为 4 0 %, 对 东 部 地 区 的 补 贴 比例为3 5 %, 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中央 直 属 垦 区 、 中储 粮 北方 公 司 、 中 国农 业 发 展集 团有 限公 司 的 补 贴 比例 为 6 5 %。养 殖 业 保 险 。对 于 能 繁 母 猪 、 奶 牛、 育肥猪保 险,
通 知 在补 贴 区域 上要 求 , 在2 0 1 2年 的基础 上 , 2 0 1 3 年
自主 开 展 、自愿 申 请 并 按 规 定 新 纳 入 中 央 财 政 农 业 保 险
保 费 补 贴 范 围的 地 区 包 括 : 一 是 养 殖 业 保 险 。中 央财 政
2023年农业保险绩效评价
2023年农业保险绩效评价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2023年农业保险绩效评价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保险作为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农民利益的重要工具,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3年,我国农业保险绩效备受关注,各地区对农业保险的评价也在进行中。
本文将对2023年农业保险的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为未来的农业保险工作提供参考。
1. 农业保险的普及程度有所提高2023年,我国农业保险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农业保险的推广力度,通过建立补贴政策、引导扶持措施等方式,促进农民购买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公司也积极开展推广工作,不断拓展保险产品的覆盖范围。
仍有一部分农民由于保费高、理赔流程复杂等原因未购买农业保险,导致保障范围不够广泛。
2. 保险产品创新和服务水平提升2023年,农业保险公司在产品创新和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通过不断研发新产品,满足不同农业生产环境下的风险管理需求,提高了农业保险的适用性和便捷性。
农业保险公司还加强了客户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了理赔效率,为农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保险服务。
这些举措有助于提升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3. 农业保险监管机制逐步完善2023年,我国农业保险监管机制逐步完善,监管部门对农业保险市场开展了更加严格的监管。
通过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信息披露和约束力度等措施,促使农业保险公司依法稳健经营,保障客户权益。
监管部门还建立了健全的监督评估制度,对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服务质量进行定期评估,防范潜在风险的发生。
这一系列措施有利于提升农业保险市场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二、2023年农业保险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保费定价不合理在2023年,农业保险中存在一些保费定价不合理的情况,导致一些农户无法负担高昂的保费。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降低农业保险的保费水平,鼓励更多的农户购买保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绩效及其政策优化作为分散农业生产风险、补偿农户经济损失、稳定农业生产的一种机制以及世贸规则所允许的“绿箱政策”之一,农业保险已经成为各国农业保障体系和非价格农业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从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特别是2007年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进行保费补贴以来,补贴额度、补贴品种、补贴比例都逐年增加,农业保险也由亏损转为盈利,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但其发展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政府或保险机构骗取农业保险财政补贴,部分保险公司套取农业保险费用,部分镇和行政村存在挪用、截留保险赔款,部分农户谎报或多报灾害损失等。
可见,财政补贴对农业保险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但是为进一步规范好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政策,实现财政补贴资金的规模最优、配置最合理、效用最大化,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绩效进行适时有效评估就显得尤为必要。
虽然财政部2012年选择四川、内蒙古、安徽、江苏4省(区)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绩效评价试点工作,一些省(区、市)审计部门和财政部门也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一些绩效评价工作,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但评估手段简单,指标单一,整体性和动态性评估不足,不能全面反映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综合效益。
而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绩效评估是个系统的综合过程,既要看经济效益,更要看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特别应该考虑如下关键性问题,比如,政府财政补贴保费对农民的购买决策有多大影响?怎样补贴更合理?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经营行为(种植面积、种植品种、农药化肥使用等)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其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有多高?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环境改善的促进作用有多大?中央和地方财力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保证农业保险补贴的可持续性?只有把农业保险的实际需求分析清楚,把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绩效评估准确,把中央和地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可持续性分析透彻,才能让农民在参保时更积极,让政府知晓应该补贴多少金额,并能达到政府少投入、农户多受益的效果。
本文力图基于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数据以及对有关省份的考察,来分析探讨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绩效问题,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制度,以期完善我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制度,并使之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特别是当前“工业反哺农业”的大背景,以新古典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信息经
济学、制度经济学、公共财政学和金融发展理论为分析工具,从绩效评估视角,基于时间序列、面板分析以及logistic等多种计量分析工具与博弈模型,结合统计数据与问卷调查数据,对我国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整体绩效,特别是促进农户参保、改善农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农业产量(产值)等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分析制约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绩效的影响因素,构建起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绩效评价制度,从而探求提升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绩效的政策优化路径。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1章是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绩效的理论基础。
阐述了本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如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公共财政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弱质(基础)产业论、工业反哺农业理论等。
上述理论既支撑了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又论证了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的必要性,同时也分析了提升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绩效评估的政策优化路径,从而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第2章是国际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绩效考察及经验借鉴。
首先是从国别角度对美国、日本、法国、印度等典型性国家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政策及其绩效做了详细说明。
然后从横向上对各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政策及其绩效做了对比,分析了各国农业保险在公私合作、销售渠道、强制投保、再保险、财政扶持等上的差异。
最后指出我国农业保险可以在立法保障、政府支持、公私合作、再保险、多方参与等方面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第3章是对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绩效的对比分析。
既对比了财政补贴前后中国农业保险的整个发展绩效,又对比了各地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政策及其绩效。
第4章是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绩效的数理统计分析。
首先结合中国农业保险及财政补贴与农业生产的历史数据,利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与农业生产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然后结合在四川的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方法考察了农民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其后利用各地农业保险与农业生产的面板数据,分别考察了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总值与农民收入中的贡献。
最后分别从全国和四川考察了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可持续性。
第5章是在第3章与第4章的分析论证基础上,结合博弈论方法分析了制约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绩效的原因。
特别
是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补贴博弈引入到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博弈中,进而分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保险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博弈,指出了制约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绩效的影响因素。
第6章是提升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绩效的政策优化路径。
在前面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升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绩效的政策优化路径,即构建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绩效评价体系、法律体系、监督体系,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利与义务,建立激励农户参保的“工业反哺农业”体系,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优化补贴政策。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初步构建了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绩效的分析框架,综合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对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绩效进行了系统考察。
从财政资源的有限性及农业保险的外部性出发,在系统收集整理全国及各省(区、市)农业保险与农业生产、农民收入的相关数据以及开展大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了时间序列分析、logistic分析、面板分析、柯布-道格拉斯模型等多种计量分析工具,从刺激农户参保、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农业生产总值、增加农民收入以及补贴的可持续等多个角度,试图对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弥补之前研究中利用单个分析工具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绩效的某个方面进行分析的不足。
实证发现,财政补贴保费确实会刺激农户参保,增加被补贴作物的种植面积与农民人均经营性纯收入,但在促进农业生产总值与农民整体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却不明显,反而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
第二,以博弈论为基础,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引入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博弈中,克服了之前学界对农业保险博弈分析中将两者混淆的局限,进而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保险公司与农户这四个农业保险的主要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出发,初步分析了制约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绩效的影响因素。
从政治绩效合理性、经济绩效有效性、职能绩效有限性和权责绩效对称性出发,利用是否进行补贴的双层进化博弈、是否进行监管的博弈以及补贴多少的stackelberg博弈等三个模型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补贴博弈进行了深入分析。
第三,尝试性的构建了优化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绩效的制度体系,包括法律体系,监管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刺激地方政府积极性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保险公司与资本市场参与的激励机制,以及刺激农户参保的“工业反哺农业”体系。
目前国内外研究农业保险制度供给与需求、财政补贴制度、农业保险法及农业保险统计的文献不少,但对如何系统的提升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绩效却缺乏系统全面的制度设计。
本文从多个理论视角论证了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及其绩效评价的必要性,进而在借鉴国外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绩效评价的经验基础上,系统性的构建了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绩效评价体系,回答了评价依据、评价实施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程序及评价问责等关键性问题。
本文的主要结论在于:(1)健全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法律体系、监管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是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制度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绩效进行评估是为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强化农业保险的科学管理。
(2)财政补贴之后中国农业保险在保费收入、保险金额、保险赔款、承保区域、参保户数、受益户数、补贴品种、补贴比例等关键指标上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农业保险实现了扭亏为盈。
(3)在中央财政补贴保费之后,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总值的贡献仍不明显,实证结果显示保费收入每增长1%,反而会抑制农业总产值0.527%;而无论是农民人均农业保险保费,还是各地农业保险保费总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弹性都是负值,分别为-0.000832与-0.001024。
农产品价格上升与产量波动增大时可能更多的会抑制农业保险需求;农业种植面积及种植收入的增加会刺激农业保险需求。
而财政补贴保费确实会刺激农户增加被补贴作物的种植面积。
可见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在促进农民增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业产量等方面的作用还很有限,农业保险的补贴品种和承保面以及农户的参保意识仍有待提高,特别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政补贴上的权利与义务仍有待规范,双方良性互动的合作博弈尚未建立起来。
必须在降低市县财政补贴压力的基础上,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的补贴比例,提高农户和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制度可持续性的预期。
(4)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积极作用,以政府财政补贴为引导,以保险公司为基础,以再保险和资本市场为依托,以提高农户对制度的可持续性预期和满意度为根本,不断健全和完善中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