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织炎用药指南

合集下载

颌周蜂窝织炎怎样治疗?

颌周蜂窝织炎怎样治疗?

颌周蜂窝织炎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颌周蜂窝织炎的治疗方法,治疗颌周蜂窝织炎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颌周蜂窝织炎应该吃什么药。

*颌周蜂窝织炎怎么治疗?
*一、西医
*1、西医治疗
1.全身治疗
主要为改善机体状况、增强抵抗力,选用抗菌药物(灭滴灵、螺旋霉素)以控制感染。

如病情严重,可采用两种以上的抗菌药联合应用,必要时静脉给药。

也可根据辩证论治的原则给以扶正祛邪、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等中药。

2.局部治疗
炎症早期可用局部理疗、外敷中草药等促进炎症吸收。

脓肿形成时应及时切开引流。

切开引流时,切口应在利于引流的部位,避免损伤重要的神经、血管、导管等重要结构,部位要隐蔽并尽量与皮纹一致。

在急性炎症控制后,对病源牙应用进一步处理。

口底蜂窝织炎治疗要点:本病的主要威胁为全身中毒及局部影响呼吸道通畅。

如不及时正确治疗可危及病员生命,因此要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全身联合应用大剂量抗菌素(诺氟沙星),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增强病员抵抗力,局部要及时切开减压、引流。

如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应及时作气管切开以保证呼吸通畅。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颌周蜂窝织炎怎么治疗,颌周蜂窝织炎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颌周蜂窝织炎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颌周蜂窝织炎”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蜂窝织炎治疗

蜂窝织炎治疗

蜂窝织炎治疗蜂窝织炎的西医药治疗(1)应用足量抗生素,青霉素为首选药。

(2)早期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促进炎症吸收。

(3)治疗3-4日后效果不明显者,应行局部穿刺,如形成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

(4)对口底或颌下部病变,宜早期切开引流,以防止出现压迫症状。

对因产气菌或厌氧菌所致的感染,均应争取早切开引流。

蜂窝织炎的中医药内治法①风热壅滞:病症初起皮肤红肿热痛,发热恶寒,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荆芥10克、防风6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僵蚕10克、升麻10克、蒲公英20克、夏枯草10克。

上方煎服2剂后用布包药渣,湿热敷患处。

如体温较高不退,加生石膏30克、芦根20克。

如大便干结不通,加生大黄10克、元明粉5克。

②热毒蕴结:红肿扩大,疼痛加剧,指触发烫,痛加重,可有波动感,高热不退,神疲乏力,口干渴,舌红偏绛,苔黄厚干,脉洪数。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消痛。

方药:金银花30克、连翘加克、赤芍20克、生地10克、蒲公英30克、天花粉15克、丹皮10克、山栀10克、黄连10克、皂刺10克、炮甲片10克、酒军4克、地丁30克、生石膏(先煎)30克。

如大便干结,加枳实15克,酒军改生大黄10克、元明粉5克。

出现惊厥、神昏,加服安宫牛黄丸1丸。

③气阴两伤:溃脓后,脓出黄稠,热退肿消,疼痛减轻,周身乏力,口干淡无味,纳呆,舌红少苔,脉细微数。

如脓出稀薄,疮口有空壳,则收口愈合较慢。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黄芪30克、天花粉15克、陈皮10克、太子参15克、生地10克、麦冬IO克、当归IO克、赤白芍各10克、甘草10克、生白术10克。

投诉赞赏医生2015-12-05 13:22wy宋玉华咨询:22人向他咨询病情分析:蜂窝织炎西医治疗方法1.全身疗法(1)早期要给予足量高效抗生素。

首选青霉素480~800万单位/日静点,过敏者可用红霉素1~1.5g/d静点。

蜂窝织炎用药指南

蜂窝织炎用药指南

蜂窝织炎用药指南
【概述】
本病为广泛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症,病原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也可因化学物质侵入软组织引起。

大部分为原发,因皮肤创伤引起,也可因其他部位化脓性感染扩散而来。

【诊断要点】
1.损害为局部大片状红、肿、热、痛,边界不清,严重者可
出现大疱和深在性脓肿。

2.急性期常伴高热、寒战和全身不适。

3.常发生于四肢、面部、外阴、肛周等部位,发生于指、趾
处的称为瘭疽。

口底及颌下蜂窝织炎可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

4.复发性蜂窝织炎。

损害反复发作,全身症状可能较轻。

【药物治疗】
1.早期应用足量有效抗菌药物,首选青霉素G,一日640万
~960万单位,分2次静脉滴注,连续治疗至少10天;其他药物,如如头孢菌素(如头孢硫脒、头孢唑肟等)、氨基糖甙(如依替米星等)、奥硝唑等也可选用。

2.患肢休息,局部可热敷和物理治疗。

3.明显脓肿时应及时切开引流。

【注意事项】
1.本病需与丹毒和血管性水肿相鉴别。

2.治疗应及时,抗菌药物应足量和足疗程。

3.严重者应及时切开引流。

抗生素与皮肤软组织感染蜂窝织炎脓肿的治疗方法

抗生素与皮肤软组织感染蜂窝织炎脓肿的治疗方法

抗生素与皮肤软组织感染蜂窝织炎脓肿的治疗方法在皮肤软组织感染中,蜂窝织炎和脓肿是常见的病变。

这两种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有效地治疗。

在治疗蜂窝织炎和脓肿时,抗生素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抗生素在治疗这两种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抗生素的选择在治疗蜂窝织炎和脓肿时,正确选择适合的抗生素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青霉素类抗生素是首选药物。

对于普通的蜂窝织炎和脓肿,青霉素类药物可以提供很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对于那些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应该选用其他适合的替代药物。

此外,我们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比如,如果患者的感染严重且存在发热、毒性症状等情况,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药物。

对于疑似存在金葡菌感染的患者,可以选用万古霉素等对金葡菌具有活性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二、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在使用抗生素治疗蜂窝织炎和脓肿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上的用药指导来正确使用。

一般情况下,口服给药是首选的方法。

患者应按时按量服用抗生素,并严格遵循医嘱。

同时,应用抗生素的疗程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对于轻度感染,疗程一般为7-10天;对于中度到重度感染,疗程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最长可达数周。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感染复杂、抗生素疗效不佳等,可能需要通过静脉给药来提高药物在患者体内的浓度。

静脉给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三、抗生素的注意事项在使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遵循医生的指导:请务必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上的用药指导来使用抗生素,不可随意更改用药方案和剂量。

2. 完成整个疗程:抗生素治疗的效果需要在整个疗程内得到保证,因此患者应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坚持完成整个疗程。

3. 注意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对抗生素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如出现过敏反应,请及时就医处理。

4. 防止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对一些细菌已经产生了耐药性,因此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下降。

眶蜂窝织炎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

眶蜂窝织炎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

眶蜂窝织炎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临床表现眶蜂窝织炎是眶内软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病原体以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

常由邻近组织如鼻窦、口腔、面部、眼睑等处化脓性感染处理不当蔓延至眶部引起,也可发生于眶部外伤或眶部手术后感染。

本病多发生于儿童,常为单侧。

本病发病较急,具有急性化脓性感染的特征及全身性中毒症状。

眼睑红肿,皮肤紧张,明显压痛,球结膜高度充血水肿,甚至突出于睑裂之外。

眼球向正前方突出,转动受限或完全固定。

由于眼球突出,可造成暴露性角膜炎。

眼底视网膜静脉扩张,视网膜出血。

由于眶内压增高或毒素侵犯视神经,可导致视盘水肿,并造成严重视力损害。

全身可伴有高热、畏寒、恶心、呕吐、眼痛、头痛等症状。

感染如向颅内扩展可引起海绵窦血栓、化脓性脑膜炎等颅内并发症,或者造成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实验室检查,外周白细胞增多,且以中性粒细胞升高明显。

X线检查显示眼眶密度增高;超声波检查如见眶内有不规则、边界清楚的无回声区时,提示脓肿形成;CT扫描可见眶脂肪密度增高,眼外肌肥厚,眼环增宽及泪腺增大等。

除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外,应尽早给予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并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有效药物。

如已经形成限局性脓肿,可于波动明显处切开引流。

结膜囊涂大量抗生素眼膏,以保护角膜。

如已并发海绵窦血栓、败血症全身症状严重,应结合内科进行治疗。

本病中医学属“突起睛高”范围。

多因风热火毒,脏腑积热,上攻于目;或因头面疖肿、丹毒等邻近病灶,邪毒蔓延至眶内所致。

治宜清热泻火,解毒散邪;或凉血清营,清心开窍为法。

治疗方剂1.内疏黄连汤合五味消毒饮【组成】黄连6g,黄芩10g,栀子10g,连翘10g,大黄10g,当归10g,赤芍10g,槟榔10g,木香5g,薄荷10g,桔梗10g,甘草3g,金银花20g,蒲公英20g,野菊花10g,紫花地丁15g,紫背天葵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散邪。

【主治】眼眶蜂窝织炎证,属风火热毒炽盛者。

蜂窝织炎

蜂窝织炎

蜂窝织炎……【概述】蜂窝织炎(Phlegmon Cellulitis)是皮下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治疗措施】1.全身疗法(1)早期要给予足量高效抗生素。

首选青霉素480~800万单位/日静点,过敏者可用红霉素1~1.5g/d静点。

或选用环丙氟哌酸0.2g/次,每日2次静点。

口服氟嗪酸0.2g/次,每日2次。

也可用先锋V号6g/d静点,或选用抗菌谱较广的头孢类抗生素。

一般疗程10~14天,在皮损消退后应维持一段时间。

(2)补充维生素,如VC、复合维生素B等。

(3)对症处理,给止痛、退烧药,如APC和去痛片等。

2.局部疗法(1)已化脓者,应切开引流。

(2)局部湿敷,用50%硫酸镁或生理盐水,然后外用10%鱼石脂软膏包扎。

(3)局部紫外线照射或超短波等物理疗法。

【病因学】病原菌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以由厌氧性或腐败性细菌由外界侵入皮下组织所致。

也可由其他局部化脓性感染直接扩散而来,或由淋巴或血行感染所引起。

【临床表现】初起时为境界不明显的弥漫浸润性斑块,以后发炎的症状迅速扩展和加重,局部红、肿、热、痛,有显著的指压性水肿,有压痛。

皮疹中央部分先是肿硬的斑块,以后软化形成脓肿,溃破后排出脓液及坏死组织。

急性病人都有高烧、寒战、头痛、全身不适等。

有的病人常伴有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坏疽、转移性脓肿或严重的败血症。

蜂窝织炎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以四肢及面部多见,发生于指、趾的蜂窝织炎称为瘭疽,复发性蜂窝织炎上述病情反复发作,红斑明显或不明显,也可完全没有。

全身症状很轻或没有,但反复肿胀,最后可导致慢性淋巴水肿。

【辅助检查】本病病理变化,真皮及皮下组织有广泛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改变,有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及淋巴管扩张,有时可见血管栓塞。

毛囊、皮脂腺、汗腺被破坏,晚期可见由纤维母细胞、组织细胞及巨细胞形成的肉芽肿。

【鉴别诊断】根据有境界不清的红肿,有指压性水肿及压痛,皮疹中央先肿后软,波动、溃破等特点可诊断,但要注意与下列疾病鉴别。

单味药五倍子调醋治疗蜂窝织炎

单味药五倍子调醋治疗蜂窝织炎

单味药五倍子调醋治疗蜂窝织炎3.3有效症状好转,肿块消失在60%以上,局部压痛,有少量渗出,经三次换药9天治愈者。

3.4无效经三次换药后,效果不显著,或局部肿块变软,有波动感,压痛,有脓性分泌物,须经手术切开引流或改用其他治疗者。

4 效果观察本组56例患者,经用醋调五倍子散外用治疗痊愈28例,占 50%;显效21例,占37%;有效5例,占9%;无效2例,占4%;总有效率占96%,疗程最长者9天,最短者3天,平均6.5天。

5 典型病例李某,男,56岁,农民。

全身不适,体温38.2℃,纳差,见有颈后约7×7厘米肿块,质硬,压痛明显。

经用抗菌素、局部热敷治疗,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月余。

经查,诊断为蜂窝织炎,用醋调五倍子散外敷一次,红肿疼痛减轻,食欲增加,一般症状好转。

继续换药二次,肿块消失,无压痛,皮肤色泽正常而痊愈。

2006~2008年,采用醋调五倍子散外用治疗蜂窝织炎56例,均收到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者63 岁,其中7~25岁29例,26~50岁22例,51岁以上5例。

病程最长者73天,最短者5天。

2 治疗方法取纯净五倍子适量研细末,过100号筛,装瓶放阴凉干燥处备用。

应用时将局部毛发剃光,用肥皂水洗擦患处,常规消毒后,视疮面大小取五倍子散加米醋调糊状为度,并均匀涂于敷料上(涂药3毫米厚),贴于患处固定即可。

3天换药一次。

3 疗效标准3.1痊愈体温恢复正常,饮食增加,肿块消失,经一次换药治愈者。

3.2显效全身症状明显好转,局部肿块消失,无明显压痛,经2次换药6天内治愈者。

6 体会蜂窝织炎是农村常见病,多发病。

多因局部不卫生,致病菌从皮肤破损处侵入,引起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急性化脓性病变。

通常采用抗菌素、局部热敷、切开引流等疗法,则病程长,痛苦大。

近几年我们采用醋调五倍子散外用治疗蜂窝织炎,方法简单,疗效确切,缩短疗程,方中醋与五倍子有协同作用,具有消肿毒,敛溃疡,活血散瘀之功。

蜂窝织炎治疗方案

蜂窝织炎治疗方案

蜂窝织炎治疗方案蜂巢织炎,也被称为蜂窝织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疾病。

它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特征是局部红肿、疼痛和高热。

蜂窝织炎治疗方案旨在缓解症状、清除病原体和预防并发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蜂巢织炎治疗方案,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首先,对于蜂巢织炎的治疗,最重要的是要清除感染的病原体。

常见的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因此抗生素是治疗蜂巢织炎的关键。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原体敏感性和过去的经验来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

然而,由于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谨慎,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除了抗生素,疼痛和发热也是蜂窝织炎患者需要关注和缓解的症状。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可以用于缓解疼痛和降低发热。

然而,对乙酰氨基酚在缓解疼痛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而布洛芬在降低发热方面的效果更好。

因此,在选择使用NSAIDs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需要来决定。

除了药物治疗,一些非药物治疗也可以作为辅助手段。

例如,在患有蜂窝织炎的局部可以应用冷敷来缓解红肿和疼痛。

冷敷可以通过减少血管扩张和炎症反应来缓解症状。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组织冻伤。

另外,休息和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有助于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促进伤口的愈合。

尽管蜂窝织炎通常可以通过适当的治疗迅速缓解,但如果不及时和有效地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蜂窝组织坏死和败血症。

蜂窝组织坏死是指细菌感染引起的组织广泛坏死,而败血症则是细菌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性感染。

因此,对于严重的蜂窝织炎,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并使用静脉输液来给予抗生素和其他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在治疗蜂窝织炎的过程中,患者应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及时的调整。

如果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者出现新的并发症迹象,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

此外,为了预防蜂窝织炎的再次发作,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加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也是必要的。

蜂窝织炎治疗方法有哪些-

蜂窝织炎治疗方法有哪些-

蜂窝织炎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概述
某同事的右胳膊上长了一小肿块,有时候觉得很痛,周围是红红的,现在总觉得全身也发热呢,就到医院检查了,说是急性蜂窝组织炎,请问医生,这严不严重呢,应该怎样治疗好呢。

蜂窝织炎是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的一种皮肤疾病,如果严重者可以病变扩散快范围广,甚至会引起中毒症状,那么蜂窝织炎治疗方法有哪些。

二、步骤/方法:
1、患者一定要知道多因皮肤、黏膜损伤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受病菌感染所致。

也可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直接扩散或经淋巴、血液传播而发生。

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时为溶血性链球菌,也可为厌氧菌、大肠杆菌感染或混合性感染。

在免疫缺陷患者中,偶见革兰阴性菌引起的蜂窝织炎。

2、患者一定要了解蜂窝组织炎如形成脓肿可行切开引流,如未形成脓肿可尝试使用外用药外敷、抗炎治疗等方法治疗。

在急性期还应注意勿过多活动患肢、尽量抬高患肢。

建议前往正规医院普外科就诊,行查体及较为全面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行针对性治疗。

3、患者一定要注意抗炎治疗、清热解毒,和营化湿治疗,首先用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局部涂抹或是口服药。

肌肉注射可改为静脉给药,效果比较快,注射时注意皮肤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三、注意事项:
患者一定要注意在平时多注意休息,多喝点水,适当的运动,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一些绿色蔬菜与水果,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吃辛辣食物。

祝你健康。

急性蜂窝织炎主要症状有哪些

急性蜂窝织炎主要症状有哪些

急性蜂窝织炎主要症状有哪些
一、概述
得了急性蜂窝组织炎主要是发生在身体的下肢部位手足背部脸部外阴肛门周边等一些部位比较的多,由于各种致病菌的不同毒性不同所以说发病的,程度也是不同有轻重,如果病情比较轻的患者会出现弥漫性的红肿,皮肤比较坚实,并有灼烧感会容易溃烂化脓。

如果比较严重会导致淋巴结节,转移性脓肿,而且还会引发败血症,决不会产生水泡,并且患者出现高热,还会导致呼吸急促,严重的话会影响到生命危险。

二、步骤/方法:
1、一旦得了急性蜂窝织炎一定要服用大量的抗生素类药物可以服用左氧氟沙星,阿昔洛韦头孢拉定也可以外用红霉素,可以外用硫酸镁溶液来进行贴敷治疗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也可以使用紫外线超短波的方法来治疗。

2、如果脓肿比较严重,一定要采用手术的方法来切开脓肿做引流治疗,平时一定要加强营养服用多种维生素和止痛退热类的药物。

可以服用薏仁红枣粥有清热健脾止痒的功效。

坚持服用,
3、平时洗澡用的毛巾一定要分开,防止接触传染洗完之后也一定要分开清洗要在太阳底下暴晒。

在患病期间也不要抽烟喝酒,不要吃一些比较刺激生冷辛辣的食物,要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

睡眠时间要充足,早睡早起。

三、注意事项:
在做完物理治疗后,也要定期的去医院做复查,平时不要经常去些人多空气质量比较差的环境不要去一些比较潮湿的环境,多注意休息睡眠时间要充足。

蜂窝织炎护理

蜂窝织炎护理

蜂窝织炎健康宣教1.定义蜂窝织炎是一种特别累及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最常由化脓性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儿童多数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糖尿病溃疡和褥疮溃疡周围的蜂窝织炎包括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需氧菌和厌氧菌在内的混合感染。

致病菌通过外部(免疫正常者)或血源性途径(免疫抑制者)进入真皮引起感染。

2.临床表现局部症状表现为红、肿、热、痛。

产气杆菌引起的感染还可有捻发音,甚至出现蜂窝组织和筋膜坏死。

全身症状常伴有畏寒、发热、乏力等表现。

深部蜂窝织炎,可出现寒颤、高热、谵妄等。

口底、颌下和颈部蜂窝织炎可发生喉头水肿;压迫气管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3.疾病治疗1. 系统治疗:大多数蜂窝织炎的治疗应针对化脓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如患者未出现任何全身症状,只需口服针对革兰阳性菌敏感的抗菌药物治疗。

免疫受损患者、全身毒血症状及虚弱患者应住院治疗。

糖尿病溃疡和褥疮溃疡合并蜂窝织炎需要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如环丙沙星加甲硝唑,同时固定并抬高患肢,大疱或渗出的患处需湿敷。

如果治疗24~36小时后症状没有缓解,应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2. 局部治疗:可外用各种抗菌药物;如果形成脓肿则需手术切开引流。

可辅以物理治疗,如紫外线。

4.如何预防蜂窝组织炎?一旦身体出现伤口,切记不可用手去抠,也不要碰触生水,最好能就医处理;若要自行处理,要注意保持无菌,例如要用大量生理食盐水冲洗(或煮开过后的水),若有异物(例如砂土、玻璃碎片)在伤口上务必移除,伤口有异物将大增发炎的机会。

伤口清理后要用优碘消毒,较深的伤口要用无菌油布、纱布覆盖,若是脸上的伤不要用优碘,要用脸用药膏处理;之后至少要一天换药一次,并且注意伤口及附近的变化,如果伤口附近逐渐肿胀,泛红区域也逐渐扩大,也就表示有发炎情况了;若不理它之后就可能出现伤口红肿区域有向躯干侵犯的红线、躯干旁的淋巴腺开始肿痛、甚至发烧畏寒,严重者将引发败血症而有生命危险。

蜂窝织炎治疗方案

蜂窝织炎治疗方案

蜂窝织炎治疗方案蜂窝织炎是一种严重的皮肤感染疾病,常常由细菌引发,症状包括红肿、疼痛和发热。

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蜂窝织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针对蜂窝织炎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1. 综合治疗方案针对蜂窝织炎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休息和伤口护理三个方面。

首先,药物治疗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医生通常会开具抗生素药物,如口服或静脉注射的阿莫西林、克林霉素等,以抑制细菌感染的蔓延。

此外,局部外用抗生素药膏也是常见的治疗方式,可以在皮肤上形成保护屏障,减少感染的风险。

其次,患者需要休息并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蜂窝织炎往往伴随发热和体力消耗,此时患者应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加强营养摄入,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维生素。

最后,合理的伤口护理也是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患者应保持伤口清洁,避免触碰及抓挠,定期更换干净的敷料,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药物外敷。

2. 特殊治疗方案有些蜂窝织炎病例需要特殊的治疗方案,如手术治疗或其他形式的干预。

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的蜂窝织炎病例,手术通常包括切开和引流。

在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必要的准备工作,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此外,其他形式的治疗干预也可能被应用于特殊情况。

例如,针对某些抗生素耐药的细菌感染,医生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抗生素疗法。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能需要额外的免疫调节治疗。

3. 预防和注意事项预防是蜂窝织炎的关键,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洗衣物-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环境中- 注意伤口的护理,防止细菌感染- 避免接触已感染人员的皮肤损伤- 加强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疲劳总之,针对蜂窝织炎的治疗方案包括综合治疗和特殊治疗两个方面,患者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休息和伤口护理等。

此外,预防也是关键,合理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蜂窝织炎的发病率。

对于蜂窝织炎患者来说,积极配合治疗和遵守预防措施,早日康复是最终目标。

蜂窝织炎治疗方案

蜂窝织炎治疗方案
(2)进行体格检查,观察病变部位的红、肿、热、痛等症状,评估病变范围和程度。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4)影像学检查:根据病情需要,选择B超、X线、CT或MRI等检查,了解病变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受累情况。
2.药物治疗
(1)抗感染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在药敏结果未出前,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常见病原菌经验性选择抗生素。
-抗炎治疗: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适量的非甾体抗炎药,缓解局部疼痛和炎症。
-支持性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提供必要的营养和维生素补充。
2.局部治疗
-清洁: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或生理盐水清洁患处,保持局部卫生。
-外用药:涂抹抗生素软膏或抗炎药膏,以减轻局部症状。
3.物理治疗
-冷敷:早期使用冷敷以减轻炎症和疼痛。
2.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4.保持病变部位清洁,避免搔抓,防止感染加重。
5.遵循医生指导,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促进病情恢复。
四、疗效评估
1.症状改善:观察病变部位的红、肿、热、痛等症状是否缓解。
2.实验室检查:定期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3.影像学检查:根据病情需要,复查影像学检查,了解病变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恢复情况。
五、预后
蜂窝织炎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痊愈。但部分患者可能因治疗不当、病情严重等原因,导致病情反复或遗留后遗症。因此,早期诊断、规范治疗至关重要。
本治疗方案仅供参考,具体治疗需结合患者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由专业医生制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医嘱,积极配合治疗,以期获得最佳疗效。

急性蜂窝组织炎怎样治疗?

急性蜂窝组织炎怎样治疗?

急性蜂窝组织炎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急性蜂窝组织炎的治疗方法,治疗急性蜂窝组织炎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急性蜂窝组织炎应该吃什么药。

*急性蜂窝组织炎怎么治疗?
*一、西医
*1、西医治疗
1、患部休息,局部用热敷、中药外敷或理疗。

适当加强营养。

必要时给止痛、退热药物。

应用磺胺药或抗生素。

如经上述处理仍不能控制其扩散者,应作广泛的多处切开引流。

2、口底及颌下的急性蜂窝织炎,经短期积极的抗炎治疗无效时,即应及早切开减压,以防喉头水肿,压迫气管而窒息致死;
3、手术中有时会发生喉头痉挛,应提高警惕,并做好急救的准备。

对捻发音性蜂窝织炎应及早作广泛的切开引流,革除坏死组织,伤口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和湿敷。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急性蜂窝组织炎怎么治疗,急性蜂窝组织炎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急性蜂窝组织炎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急性蜂窝组织炎”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
帮助!。

遇到这种情况要怎么办急性蜂窝织炎的急救指南

遇到这种情况要怎么办急性蜂窝织炎的急救指南

添加 标题
循环支持:建立静脉通路,进行液体复苏
添加 标题
控制感染: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扩散
伤口处理
添加 标题
清洁伤口:用肥皂和水轻轻清洁伤口,去除污物和细菌
添加 标题
止血:用无菌纱布轻轻按压伤口,止血
添加 标题
包扎:用无菌纱布轻轻包扎伤口,防止感染
添加 标题
观察: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如有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
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
注意饮食,避免刺激性食 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 强免疫力
05
常见问题解答
如何判断是否是急性蜂窝织炎?
症状:红肿、疼痛、 发热、皮肤发红
病因:细菌感染,如 金黄色葡萄球菌、链
球菌等
诊断:医生通过观察 症状、询问病史、进 行血液检查等方法进
行诊断
治疗:抗生素治疗, 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急性蜂窝织炎的急 救指南
汇报人: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了 解 病 情 03 急 救 措 施 04 就 医 和 护 理
05 常 见 问 题 解 答
02
了解病情
定义和症状
定义:急性蜂窝织炎是一种皮 肤和皮下组织的感染,通常由 细菌引起。
症状:红肿、疼痛、发热、皮 肤肿胀、脓疱形成等。
THANK YOU
汇报人:
严重程度:病情可能迅速恶化, 导致全身性感染和死亡。
诊断:根据症状和体征,医生 可能会进行血液检查、细菌培 养等以确诊。
病因和易感人群
病因:皮肤损伤、 感染、过敏等
易感人群:免疫力 低下、糖尿病患者、
皮肤病患者等
症状:红肿、疼痛、 发热、流脓等
治疗方法:抗生素 治疗、伤口护理、

蜂窝织炎---肿节风有效

蜂窝织炎---肿节风有效

蜂窝织炎---肿节风有效概述蜂窝织炎是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致病菌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

表浅和深部的蜂窝织炎临床表现有所不同:表浅者初起时患处红、肿、热、痛,病变部位淋巴结常有肿痛;深部蜂窝织炎皮肤症状不明显,多有寒战、高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常用检查有物理诊断、血常规、血培养、药物敏感实验。

就诊科室皮肤性病科是否医保是英文名称cellulitis疾病别称蜂窝组织炎是否常见是是否遗传否并发疾病淋巴结炎、坏疽、转移性脓肿、败血症、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周期无固定治疗周期临床症状患处红、肿、热、痛,寒战、高热、头痛好发人群婴儿、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者常用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甲硝唑、硫酸镁常用检查物理诊断、血常规、分泌物涂片、药物敏感实验疾病分类根据发病的部位深浅通常分为表浅蜂窝织炎和深部蜂窝织炎:•表浅蜂窝织炎局部症状严重,如患处红肿热痛,皮肤发红,引流部位淋巴结肿痛等,而全身症状轻。

•深部蜂窝织炎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热、头痛等更为严重。

病因蜂窝织炎由细菌感染所致,致病菌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

好发人群为婴儿、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者。

任何导致皮肤破损的情况都可以导致感染,如手术、割伤等。

主要病因蜂窝织炎由细菌感染所致,致病菌以溶血性链球菌最常见,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埃希菌或其他性链球菌。

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可释放溶血素、链激酶和透明质酸酶等,炎症不易局限,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扩散迅速,在短期内可引起广泛的皮下组织炎症、渗出、水肿,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和内毒素血症,但血培养常为阴性。

若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者,则因细菌产生的凝固酶作用而病变较为局限。

流行病学本病具体流行病学数据尚未研究清楚。

传播途径蜂窝织炎为非传播疾病。

好发人群免疫力低下或缺陷者,如婴儿、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

诱发因素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肤破损可能诱发感染。

症状表浅者初起时患处红、肿、热、痛,病变部位淋巴结常有肿痛;深部蜂窝织炎皮肤症状不明显,多有寒战、高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蜂窝织炎吃什么药

蜂窝织炎吃什么药

蜂窝织炎吃什么药文章目录*一、蜂窝织炎吃什么药*二、蜂窝织炎的典籍偏方*三、蜂窝织炎的护理知识蜂窝织炎吃什么药1、头孢氨苄胶囊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咽峡炎、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本品为口服制剂,不宜用于重症感染。

用法用量:成人剂量:口服。

一般一次250~500mg,一日4次,高剂量一日4g。

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的程度,减量用药。

单纯性膀胱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及链球菌咽峡炎患者每12小时500mg。

儿童剂量:口服。

每日按体重25~50mg/kg,一日4次。

2、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下列轻、中度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肠道感染以及乳腺炎、外伤、烧伤及手术后伤口感染等。

用法用量:口服。

成人常用量为一日0.3~0.4g,分2~3次服用,如感染较重或感染病原体敏感性较差者,如铜绿假单胞菌等假单胞菌属细菌感染的治疗剂量也可增至一日0.6g,分3次服。

3、阿莫西林颗粒功能主治:?用于敏感菌(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下列感染: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20~40mg/kg,每8小时1次。

新生儿和早产儿每次口服50mg,3个月以下婴儿一日剂量按体重30mg/kg。

蜂窝织炎的典籍偏方1、蚕豆荚炒为炭,香油调涂患处。

2、桃叶,红糖捣烂敷患处。

3、白胡椒适量,研细面,撒在疮面上。

4、鸡蛋3枚,香油15克,放锅内炒至蛋熟,用黄酒送服,再用疔毒膏贴患处。

5、白米50克,加水煮粥,半熟时加入油菜适量熬至极烂服用。

6、白矾6克(研细),葱根(带茎白)3根绞汁,用黄酒冲服,服后出汗。

7、葱心7个,蜂蜜50克。

同熬至滴水成珠,推在绢帛上贴占患处。

眶蜂窝织炎用药指南

眶蜂窝织炎用药指南

眶蜂窝织炎用药指南【概述】眶蜂窝织炎是眶内软组织的急性炎症,严重者波及海绵窦而威胁生命,多见于眶周围结构感染灶的眶内蔓延、面部感染。

分为眶隔后蜂窝组织炎。

【诊断要点】1、眶隔前蜂窝组织炎主要表现为眼睑消肿,疼痛感不重,瞳孔及视力正常,眼球运动正常。

2、眶隔后蜂窝组织炎临床症状严重,患者疼痛明显,眶内组织高度消肿,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眼睑红肿,球结膜充血并高度消肿。

严重者眼睑闭合不全、视力下降,眼底视网膜静脉扩张、视网膜消肿、渗出。

可同时出现发热、恶心、头痛、淋巴结肿大等全身中毒症状。

3、如感染经眼上静脉蔓延至海绵窦而引起海绵窦血栓,可出现谵妄、昏迷、烦躁不安、惊厥、脉搏减弱危及生命4、双眶X线检查可发现眶密度增高。

细菌性感染者外周血细胞数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药物治疗】一经诊断即应全身足量抗菌药物治疗。

1、轻度患者病变局部限于眶隔前部,给予口服红霉250mg,一日4次,疗程7—10天。

2、对于累及眶隔后的严重病例首选广谱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无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阿莫西林一日40mg/kg,分3次口服,或阿莫西林一日100—150mg/kg,分4次静脉滴注,用药两周。

对于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左氧氟沙星0.4g,一日1次,口服或静脉滴注。

3、红霉素眼药膏涂于结膜囊,一日6—8次,每次长度1—2mm.【注意事项】1、青霉素使用前应仔细话询问过敏史,确定选用后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反应阳性者禁用。

2、铝、镁、钙等制酸剂及铁、锌剂与喹诺类在胃肠道发生螯合,形成难溶物质,影响药物吸收,应避免合用。

非甾体消炎镇痛药与喹诺酮类联合应用,加剧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可诱发惊厥。

18岁以下慎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蜂窝织炎用药指南
【概述】
本病为广泛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症,病原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也可因化学物质侵入软组织引起。

大部分为原发,因皮肤创伤引起,也可因其他部位化脓性感染扩散而来。

【诊断要点】
1.损害为局部大片状红、肿、热、痛,边界不清,严重者可
出现大疱和深在性脓肿。

2.急性期常伴高热、寒战和全身不适。

3.常发生于四肢、面部、外阴、肛周等部位,发生于指、趾
处的称为瘭疽。

口底及颌下蜂窝织炎可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

4.复发性蜂窝织炎。

损害反复发作,全身症状可能较轻。

【药物治疗】
1.早期应用足量有效抗菌药物,首选青霉素G,一日640万
~960万单位,分2次静脉滴注,连续治疗至少10天;其他药物,如如头孢菌素(如头孢硫脒、头孢唑肟等)、氨基糖甙(如依替米星等)、奥硝唑等也可选用。

2.患肢休息,局部可热敷和物理治疗。

3.明显脓肿时应及时切开引流。

【注意事项】
1.本病需与丹毒和血管性水肿相鉴别。

2.治疗应及时,抗菌药物应足量和足疗程。

3.严重者应及时切开引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