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现代农业行业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推进中国“四化同步”——评《“四化同步”视域下农业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推进中国“四化同步”——评《“四化同步”视域下农业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推进中国“四化同步''——评《“四化同步”视域下农业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张安安 (安徽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230000)K 擀询谥!l E dn -將鳖 ;册嗥»:酣:作者简介:张安安(1998-) +女,安徽宣城人,研究生就读于安徽建筑大学经管学院。

研究方向:工程投 与。

基金项目:教育厅《工程管理专业学位案例库和教学案例推广 建设》项目(皖教秘科〔2015〕49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7-7359( 202( )04-0024-02DOI : (0.( 6330/j.c n ki.1007-7359.2021.04.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但长期以来存在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也滞后于工业化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必然造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协调、城乡结构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隹动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 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足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 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这是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也是解决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问题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再次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强调,表明了党和国家的深切关注 和高度重视。

但是,目前“四化同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短板亟需补齐,特别 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

我 国是农业大国,而非农业强国,长期以来都面临着地少人多、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不足、相关政策宣传与落实力度不够等难题,这些一直制约着农业现代化进程。

为了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从农业大国转变为农业强国已经越来越重要。

鉴于此,东莉教授、汪青松摘要:文章针对陈莉教授,汪青松教授的专著《“四化同步”视域下农业现代化理论与实践》进行评述。

农业会计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农业会计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农业会计行业分析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推进,农业会计作为重要的管理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将对农业会计行业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以了解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 行业概况农业会计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成本会计、农产品加工成本会计、农产品流通成本会计以及农业企业财务会计等。

这些会计分支主要负责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目的是为农业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农业会计行业的特点是:- 产业特征: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循环性特征,以及农产品销售季节性波动,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多样性:农业会计的对象涉及农场、农户、合作社等多个单位,会计处理方式需要因地制宜。

- 数据复杂性:农业涉及大量的生产数据和成本数据,需要进行细致的统计和核算工作。

- 政策导向:农业会计在农业发展政策的指导下,需要对农业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监管和审核。

3. 行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会计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农业企业财务会计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提升,农业生产成本会计的核算方式也逐渐改进。

同时,政府加大了对农业企业的财务监管力度,强调会计信息透明度和财务合规性。

不过,农业会计行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会计人才短缺:由于农业会计需要掌握农业和财务知识,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较高,导致行业中会计人才供应不足。

- 技术应用滞后:相对于其他行业,农业会计在技术应用上相对滞后,有待引进更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

- 数据准确性问题:由于农业生产中涉及多个环节和参与主体,在数据的收集和转化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和重复计算的问题。

- 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会计需要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进行核算和监控,但行业中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监管机制。

4. 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农业会计行业将面临以下发展趋势:- 技术应用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会计将更多地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农业行业数据分析报告(3篇)

农业行业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分析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农业行业数据的深入分析,揭示农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数据支持。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各省市农业农村厅、行业协会、企业内部数据等公开渠道,涵盖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农业投入品、农业科技、农业金融等多个方面。

2. 数据处理(1)数据清洗: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清洗,剔除异常值和重复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库。

(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农业行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三、农业行业发展现状1. 农业生产(1)粮食产量稳定增长: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人均粮食占有量不断提高。

(2)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3)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涌现。

2. 农产品加工(1)加工能力增强:农产品加工能力不断提高,加工产值逐年增长。

(2)产业链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了从原料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3)品牌建设: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知名品牌不断涌现。

3. 农产品流通(1)流通渠道多样化:农产品流通渠道不断丰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2)物流配送体系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冷链物流、农村电商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

(3)市场竞争力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国内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4. 农业投入品(1)投入品结构优化:农业投入品结构不断优化,绿色、环保、高效投入品占比不断提高。

(2)投入品质量提升:农业投入品质量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3)投入品监管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不断加强,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报告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南美白对虾产业发展报告

图1 2011年~2019年全国南美白对虾海水养殖面积变化情况(单位:公顷)图2 2011年~2018年全国南美白对虾产量变化情况 (单位:t)(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8/ 2021年第5期图3 2011年~2019年国内南美白对虾育苗情况(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底部设置排水系统,优势在于前期投入较工厂化少,但是产出也相对工厂化较少。

广东省、河北省等地的高位池,每年养殖2造~3造。

)工厂化养殖模式。

工厂化通过投入机械、化学及代化设施进行高密度集模式,初期投入很高,产量也较高,在2500k g/6500kg/(造·亩)。

工厂条件限制少,灵活性较高,养殖户可以自己安排投苗时间,养殖造数一般在2造~3造。

(4)大水面养殖模式。

大水面养殖具有面积大、水位深的特点,每个塘口面积超过100亩,最大规模达到3万多亩。

该模式属于粗放养殖,基本上没有机械设备,产量较低,亩产量25kg左右。

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均有大水面养殖。

(5)光伏养殖模式。

光伏养殖模式是在光伏阵列下建池塘进行养殖,具有“一地两用,渔光互补”的特点。

光伏阵列可以为养殖鱼虾提供良2021年第5期 / 29好的遮挡作用,较好地解决了发展新能源和大量占用土地的矛盾,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赢。

4.病害情况2019年虾蟹产业体系针对南美白对虾共在14个试验站设置了36个观测点,其中海水养殖11个试验站24个观测点,淡水养殖6个试验站12个观测点。

根据监测数据,2019年发生病害的共有6个试验站14个观测点,基本情况如表2。

在海水养殖观测点中,茂名试验站3个观测点中有1个发生病害,湛江试验站3个观测点、三亚试验站3个试验站、温州试验站2个观测点全部都发生了病害,上述观测点平均受灾损失49651元;在淡水养殖中,阳江试验站3个观测点均发生病害,中山试验站3个观测点中有2个发生病害,平均每个观测点受灾损失79320元。

新型滴灌带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型滴灌带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型滴灌带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新型滴灌带是一种逐渐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的灌溉方式,它可以实现对植物根系进行精准的灌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报告旨在对新型滴灌带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二、新型滴灌带的原理和特点新型滴灌带是一种通过微孔向植物根系滴水的灌溉设备,其原理是利用水压力将水从管道中通过微孔向地面滴下,可以实现对植物根系进行精准的灌溉。

新型滴灌带相比传统的滴灌设备具有以下特点:1. 精准灌溉:新型滴灌带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水情况进行调节,实现对植物根系的精准灌溉。

2. 节水节能:新型滴灌带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少人力和能源的消耗。

3. 提高产量和质量:新型滴灌带可以为植物提供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 环保健康:新型滴灌带可以减少灌溉过程中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三、新型滴灌带的技术参数新型滴灌带的技术参数包括滴水流量、流速、出水压力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了新型滴灌带的灌溉效果和应用范围。

根据实验数据和技术文献,新型滴灌带的一般技术参数如下:1. 滴水流量:新型滴灌带的滴水流量通常在0.2-2.0升/小时之间,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水情况进行调节。

2. 流速:新型滴灌带的流速通常在0.2-0.4米/秒之间,可以满足不同地块和作物的灌溉需求。

3. 出水压力:新型滴灌带的出水压力通常在0.05-0.2MPa之间,可以根据灌溉距离和高度进行调节。

4. 管道直径:新型滴灌带的管道直径通常在6-16毫米之间,可以满足不同地块和作物的灌溉需求。

四、新型滴灌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新型滴灌带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新型滴灌带在园林、果园、蔬菜园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实现对不同农作物的精准灌溉,提高农作物的抗旱抗病能力,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范文)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指不同农业产业之间相互融合、相互联动,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高效协同发展的过程。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1.调研目的:了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调研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三、调研结果1.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如下:(1)农业产业融合的力度不够。

大部分农业企业仍然是单一产业,缺乏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导致农业产业发展受限。

(2)信息化程度较低。

农业生产和管理仍然依赖传统手段,缺乏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影响了农业产业的高效运营。

2.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通过实地走访,我们发现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以下问题:(1)产业链不完善。

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缺乏协同合作,导致农业产业链条断裂,降低了整个产业的效益。

(2)农产品市场开发不足。

由于农产品市场开发不足,导致农产品滞销的情况较为普遍。

(3)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滞后。

农业生产技术装备落后,导致农业产业效益偏低。

四、发展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发展建议:(1)加强农业产业融合力度。

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企业相互融合,形成多种农业产业的联动发展模式。

(2)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加强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产业的运营效率。

(3)完善农业产业链。

加强上下游产业环节的协同合作,建立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4)开拓农产品市场。

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调研,推广农产品品牌,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的销售。

(5)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

五、结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协同发展的必经之路。

通过调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链不完善、市场开发不足和技术装备滞后等方面。

中国智慧农业发展报告

中国智慧农业发展报告

中国智慧农业发展报告北京研精毕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目录1智慧农业概念及应用场景介绍2我国智慧农业发展阶段及发展必要性3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及驱动因素4我国智慧农业未来发展趋势5经典案例分析一、智慧农业概念及应用场景介绍智慧农业概念辨析智慧农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决策、生产、流通交易等深度融合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与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对人、机、物等的全面连接,一方面对农业生产进行全流程跟踪式监测、管理,以数据驱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实现更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农业产品的种、管、采收、储存、加工等;另一方面打通供需连接渠道,打造快速、高效、精准的农业产销生态系统,重塑农业与消费者之间双向互动关系,构建起覆盖农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生产和服务体系。

水文、土壤、光照、温度等自然环境信息劳动力、化肥农药、农机设备等要素投入信息供需、流通、价格等市场信息传感器与执行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市场信息监测软件(模块)大数据存储与集成处理系统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智能化生产先进传输网络(提供无线/有线泛在连接)感知与执行层运算层应用层智慧农业框架结构目前,我国主要在大田和大棚两个场景中采用了智能技术。

利用智慧技术,通过系统和终端产品,已达到精准化种植的目的。

大田精准种植大棚精准种植传统农业问题智慧化需求l 作业面积大、土地分布广,造成设备布线和供电困难;l 水肥灌溉量不精准、资源浪费、土地严重污染。

l 对于种植物生长环境、生长环节的精准把控和管理较为困难。

l 利用5G 网络和物联网技术;l 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智能气象站,在线获取土壤墒情、养分、气象等信息;l 实现墒情自动预报、灌溉智能决策及远程控制灌溉设备。

l 利用精准数据采集、云端智能水肥控制、智能农事管理、智能控制、数字农场平台等技术;l 通过精准采集系统、云端智能水肥控制系统、智能农事管理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和终端等;l 对大棚种植各环节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

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建设美丽新农村——抚宁区乡村振兴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建设美丽新农村——抚宁区乡村振兴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建设美丽新农村——抚宁区乡村振兴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王 颖(秦皇岛市抚宁区统计局,河北 秦皇岛 066300)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

本文通过抚宁区近年来乡村振兴的实施给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带来了新变化,抽取部分企业、乡镇干部、村干部以及村民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座谈,对全区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农村;抚宁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7X(2021)05.0015-0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抚宁区委区政府积极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实施乡村振兴工作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并结合抚宁区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制定了《乡村振兴夯基行动实施方案》,为实现抚宁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

经过几年的发展,抚宁区农业产业发展如何?农业农村发生了哪些变化?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抚宁区的部分企业、乡镇干部、村干部以及村民进行了调查走访,现将调研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抚宁区总体概况(一)区位优势显著抚宁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北靠长城,是秦皇岛市下辖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

境内有京沈、京秦、大秦铁路和秦山铁路,以及京沈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102国道、205国道和5条省道。

是河北省乃至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山、海、长城的区。

(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抚宁区行政区域面积968平方公里,总人口33.1万人。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才流失、农业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次调查研究了湖南省农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共计收集了500余份有效问卷,并在5个重点县的农村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和观察。

三、调查结果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调查结果显示,湖南省农村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多数农民以水稻种植为主。

种植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农产品未得到有效的加工和推广,导致农村经济收入较低。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调查发现,湖南省农村基础设施滞后,交通、通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欠缺有效公路交通网络和现代化通信设施,对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3.农民生活水平不高由于农村经济收入低,农民的生活水平不高,饮食、住房、医疗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农民的教育水平较低,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缺乏创新意识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使得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展缓慢。

四、结论本次调查针对湖南省农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民收入来源;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路交通网和通信设施;3.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推动农民发展创业;4.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五、参考文献1.李晓,孙慧.湖南省农村现代化建设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技术,2018,12(3):77-81.2.黄志,张强.湖南省农村交通建设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和对策[J].建设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0(2):46-50.3.许志,冯宁.加强农民职业教育,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2019,4(1):128-130.。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大菱鲆产业发展报告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大菱鲆产业发展报告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大菱鲆产业发展报告文/关长涛杨正勇王启要倪琦黄滨林洪杜卓君张云霞张英丽本刊讯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产)是服务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

国家大宗淡水鱼、特色淡水鱼、海水鱼、虾蟹、贝类、藻类等六大水产技术体系分别就草鱼、淡水鲈鱼、鳜、大菱鲆、南美白对虾、牡蛎、海带等重点品种产业发展情况撰写了报告,报告内容涉及养殖及捕捞情况、加工及贸易情况、市场及消费情况、技术研发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等。

现将有关产业报告进行连载,供交流参考。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英文名Turbot,俗称欧洲比目鱼,在中国被称为“多宝鱼”。

199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首次从英国将这一优良品种引入我国,并带领课题组通过驯养、亲鱼培育、生殖调控、产卵育苗等一系列试验,于1999年突破生产性育苗关键技术。

从1999年下半年起,山东省莱州市的养殖从业人员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利用深井海水调温进行大菱鲆工厂化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

雷霁霖院士借鉴种植业温室大棚的模式,创立了大菱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的工厂化养殖新模式。

随后,在育苗技术的突破、养殖模式的创新、品种优良的品质及良好的营利性等因素共同推动下,大菱鲆养殖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及渤海湾地区得到了推广,并在一定程度上向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延伸,迅速成为了我国鲆鲽类的第一大养殖品种,同时也推动了整个鲆鲽类产业的发展。

目前,大菱鲆养殖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海水鱼养殖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其快速发展不但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促进了沿海渔民收入的提高,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2/ 2021年第1期/ 2021年第1期24表1-2:体系示范区大菱鲆2019年度销量情况表1-3:大菱鲆养殖成本分析本年度销量(单位:吨)总额工厂化流水工厂化循环水辽宁37532.2837532.280天津1901900河北1682.891455.23227.66山东14441.6214247.32194.3江苏191019100总计55756.7955334.83421.96项目金额(元/kg )在各自成本中所占比例(%)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苗种支出 2.26 8.46 5.83饲料支出16.82 62.9443.35渔药支出0.28 1.030.71水费支出0.00 0.000.00电费支出 6.65 24.8817.14油费支出0.07 0.270.19临时员工工资0.64 2.39 1.65运输费用0.00 0.000.00其他可变费用(如水污染费等)0.01 0.030.02单位变动成本26.73 10068.88固定员工工资 2.61 21.65 6.74固定资产折旧 6.61 54.7217.03设备维修费0.63 5.24 1.63利息支出0.14 1.160.36其他固定费用0.04 0.370.11土地租金 2.04 16.86 5.25单位固定成本12.08 10031.12单位总成本38.81至2019年底,销量水平在2018年第三季度有一定的降低,进入2019年又逐步回升,2019年第四季度达到15541.29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由于所占比例很少,相对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显得不太明显,但其销量波动同样在2018年后两个季度销量较低,进入2019年后有显著回升,第三、四季度又有所回落。

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18)

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18)

面积(万亩)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产量(万吨)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全国总面积
全国总产量
单位面积产量(kg/亩)
图1 1982—2016年我国稻田养鱼面积和水产品产量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时间
记载。然而,直至解放前,我国稻田 养鱼基本上都处于自然发展状态,民 国时期,有关单位开始进行稻田养鱼 试验,并向农民开展技术指导,但由 于多年战乱,稻田养鱼的规模发展受 到了制约。
(一)恢复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 视下,我国传统的稻田养鱼迅速得到 恢复和发展。1953年第三届全国水产 会议号召试行稻田兼作鱼;1954年第 四届全国水产工作会议上,时任中共 中央农村部部长邓子恢指出:“稻田 养鱼有利,要发展稻田养鱼”,正式 提出了“鼓励渔农发展和提高稻田养 鱼”的号召,全国各地稻田养鱼有了 迅猛发展,1959年全国稻田养鱼面积 突破1000万亩;此后20年,由于政治 原因及家鱼人工繁殖技术未推广,鱼 苗供应受限,加之农药的大量使用, 使稻渔共生发生了矛盾,导致一度兴 旺的稻田养鱼急骤中落。70年代末, 政府逐步重视发展水产事业,以及联
2.生态效益:根据示范点测产验 收结果,19个测产点中,最少的点减 少化肥用量21.0%,最高的减少用量 80.0%;农药用量最低减少30.0%,最 高减少50.7%。根据上海海洋大学、 浙江大学等技术依托单位研究结果, 稻渔综合种养平均可减少50.0%以上 的化肥使用量,减少50.0%以上的农 药使用量。研究表明稻田中鱼、虾等 能大量摄食稻田中蚊子幼虫和钉螺 等,可有效减少疟疾和血吸虫病等重 大传染病的发生,稻田中蟹类活动和 摄食可有效减少杂草的滋生,可有 效节省人力并减少农药的使用。同 时,采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稻田其 温室气体排放也大大减少,甲烷排放 降低7.3%~27.2%,二氧化碳降低了 5.9%~12.5%。

2018年农资流通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农资流通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农资流通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8月目录一、行业管理 (4)1、行业主管部门 (4)2、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5)二、农行业概况及市场情况 (7)1、国外农资流通发展现状 (8)2、我国农资流通市场发展现状 (9)(1)我国农资流通市场发展历程 (9)①化肥 (9)②农药 (10)(2)农资产品供求情况 (11)①化肥供求情况 (11)②农药供求情况 (12)3、我国农资流通行业的经营模式 (13)三、行业竞争格局 (13)四、行业上下游情况 (14)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15)1、品牌认知壁垒 (15)2、资金投入壁垒 (15)3、内控能力壁垒 (16)4、营销网络壁垒 (16)5、管理能力壁垒 (16)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7)1、有利因素 (17)(1)政策支持农资流通行业的全面发展 (17)(2)行业整合是大势所趋 (17)(3)下游需求增加拉动化肥、农药消费 (18)(4)农村居民收入增加 (19)2、不利因素 (19)(1)经营理念落后,陷入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 (19)(2)传统模式下经营风险大,复合型人才紧缺 (20)(3)企业规模小,融资能力弱 (20)(4)2020年前实现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 (20)(5)运输瓶颈 (21)一、行业管理1、行业主管部门农资流通行业主管部门主要包括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农业农村部种植管理司主要负责肥料、农药登记及监督管理的有关工作。

商务部负责研究提出流通体制改革意见,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化肥的生产许可、质量监管、商标管理等。

地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种植业、畜牧业、农业机械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具体职能包括农药化肥的经营许可、使用指导、监督管理及促进农药、化肥等。

中国农业市场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智慧农业发展规模前景趋势分析

中国农业市场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智慧农业发展规模前景趋势分析

中国农业市场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智慧农业发展规模前景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升以及粮食连续增产,资源环境约束日趋明显:首先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口不断减少以及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偏老龄化;其次是人均耕地面积及水资源紧缺;再次是土地地力下降,农残及排放物污染日益严重。

上述变化的出现已经开始逐步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以及抗风险能力,并将最终对国家粮食及食品安全形成挑战。

通过相关政策规划的出台,引导产业升级与技术革命,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随着城镇化率提升以及粮食连续增产,资源环境约束日趋明显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一方面,环保政策约束不断强化。

2015年农业部发布《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畜禽粪便秸秆地膜基本资源化利用的“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任务;2017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农药利用率为38.8%,化肥农药零增长提前三年实现;2018年6月,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要“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

另一方面,国家多次鼓励良种新品培育、强调新技术研发,大力推动高效低耗农业的发展。

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其中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就包括鼓励多抗性高效能新品种培育:加强作物抗虫、抗病、抗旱、抗寒基因技术研究,加大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发力度,推进新型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等重大产品产业化。

2018年7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重点提出选育和推广一批高效优质多抗的农作物、牧草和畜禽水产新品种,显著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优质化率。

从近年来中央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来看,发展绿色环保和高效农业的路径规划已经十分清晰。

近年我国农业政策围绕两大主线:绿色环保与科技、品种创新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政策驱动是最为确定的机会,可自上而下寻找未来产业升级的方向。

政策梳理|支持智慧农业发展的十大政策文件(2018-2019)

政策梳理|支持智慧农业发展的十大政策文件(2018-2019)

政策梳理|支持智慧农业发展的十大政策文件(2018-2019)进入十三五以来,智慧农业成为现代化农业进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智慧农业”发展,多项政策文件中均提出要发展智慧农业及相关技术。

这表明“智慧农业”的研究与推广符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是国家重要支持方向。

《智慧农业》编辑部小编对2018-2019两年来支持智慧农业发展的十大政策与指导文件进行了梳理,相关政策文件发布机构及数量统计如下图所示。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时间:2018年1月2日发布机构:中共中央国务院相关内容:要推进我国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科研机构、设备制造企业联合攻关,进一步提高大宗农作物机械国产化水平,加快研发经济作物、养殖业、丘陵山区农林机械,发展高端农机装备制造。

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

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

二、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发布时间:2018年7月2日发布机构:农业农村部相关内容:在主要任务部分提出发展智慧型农业技术模式,包括重点研发、集成示范、推广应用三部分。

——重点研发:天空地种养生产智能感知、智能分析与管控技术;农业传感器与智能终端设备及技术;分品种动植物生长模型阈值数据和知识库系统;农作物种植与畜禽水产养殖的气候变化适应技术与模式;农业农村大数据采集存储挖掘及可视化技术。

——集成示范:基于地面传感网的农田环境智能监测技术、智能分析决策控制技术、农业资源要素与权属底图研制技术、天空地数字农业集成技术、数字化精准化短期及中长期预警分析系统、草畜平衡信息化分析与超载预警技术、智慧牧场低碳生产技术、主要农作物和畜禽智慧型生产技术模式、草地气候智慧型管理技术模式、农牧业环境物联网、天空地数字牧场管控应用技术。

开展技术模式评估和市场准入标准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文献综述及研究展望

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文献综述及研究展望

前言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以农业为产业基础,在确定的区域范围内聚集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创新生产体系,以推动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为目标的农业综合发展平台。

在2017年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级战略的政策背景下,截止2019年国家批准创立了6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000多个省级产业园区,据统计62个国家级产业园区带动农村返乡就业人员14.2万人,园区农民可支配收入超出所在区域平均水平的34%,基于目前现代农业园区在农业农村发展中所发挥的带动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农业园区的发展应有不同的思路。

本文将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基础理论、农业产业融合及产业集聚、园区规划及发展模式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并展望未来研究重点。

1.现代农业园区基础理论国外对于农业产业园区的研究始于相关基础理论探索,最早由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1986)提出“农业区位论”,由于农业生产中成本的差异,提出根据农业生产成本的不同划分农业产业圈层,从而达到农业收益的最大化,保证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

1890年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1980)对产业集聚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确定了集聚的三个来源,分别是:可利用的专业化劳动力市场、中间产品市场和专业化的服务与知识溢出,合并被称作“马歇尔外部性”。

1926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1926)提出“技术创新的理论”,并提出建立农业技术创新平台—农业园区,破解原有的农业生产要素约束,在农业生产体系中引入新技术、新市场、新条件等,建立效率更高、配置更优的生产体系。

1955年Perroux F(1955)提出“发展极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不同的行业、领域根据自身独特优势按照不同的速度进行增长,而农业园区因其具有的独特优势成为地区农业“发展极”,从而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发展。

2.农业产业融合及产业集聚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转变传统观念,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注重区域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竞争力、创新力,从而实现农业产业兴旺。

都市农业的成功实践--上海首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调研

都市农业的成功实践--上海首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调研

上海农村经济2021年第6期都市农业的成功实践———上海首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调研■《经济日报》记者李治国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农业占全市GDP比重不足1%,但就是这样的“微不足道”,恰恰是上海的“不可或缺”。

上海的“农”字文章怎么写在位于沪上远郊的上海金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中,记者看到了上海农业创新、绿色发展的实践案例。

2019年,上海金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这是上海首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自此,金山区将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集中纳入产业园创建中,以产业园为平台,整合农民、企业、合作社等多种经营主体,让农业链接制造业、服务业,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农业格局。

上海金山区委书记胡卫国表示,在超大城市做都市农业,就要在乡村中嵌入更多产业、文化、生态功能,在精致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让农业价值链向高处走。

今年2月26日,金山区廊下镇叮咚买菜试验基地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采摘仪式。

放眼望去全是一排排碧绿的菜畦和现代种植设施,成熟的菠菜迎来采摘季,工人正忙着将收割的菠菜称重、装车。

与传统营销方式不同的是,这些蔬菜并没有被运往菜场,而是被运往叮咚买菜位于金山的分拣中心,进行分拣、包装。

此后将通过全程冷链送往位于上海市的200多个前置仓。

市民在家拿起手机下个单,鲜灵灵的菠菜29分钟内就能送到家门口。

“金山菜”从田间到市民餐桌的旅程不超过24个小时。

叮咚买菜智慧园总监孙国强介绍,叮咚买菜试验蔬菜基地占地面积200亩,基地已实现温室内自动灌溉设施、环控设施、空气土壤的温湿度监控设施覆盖,接通互联网后,可实现手机远程控制,农作物的生长全流程都可追溯、可监测。

上海农业虽然总体份额不大,但是作用不小,地处远郊的金山区并没有把城市里的精细农业做成“盆景”。

上海金山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冯春欢告诉记者,在龙头企业带动下,目前金山区已经建成了集标准生产、精深加工、冷链配送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农产品全产业链体系。

农业财务难点分析报告(3篇)

农业财务难点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难点。

本报告将从农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入手,分析当前农业财务管理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农业财务管理现状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农业补贴、税收优惠等,为农业财务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 财务管理规范化: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财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制度不断完善。

3. 财务管理信息化:农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财务软件、电子票据等应用越来越广泛。

三、农业财务管理的难点1. 资金投入不足:农业项目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低,资金投入不足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

2. 财务管理人才匮乏:农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短缺,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

3. 财务信息失真:部分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存在虚报冒领、隐瞒收入等问题,导致财务信息失真。

4. 政策执行不到位:农业补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部分补贴资金未能有效落实到农业生产环节。

5. 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农业生产经营风险较大,但部分农业企业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财务风险防控能力不足。

6. 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业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导致农业企业盈利能力较弱,财务状况不佳。

四、解决策略1.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发展,拓宽农业融资渠道。

2. 培养财务管理人才:加强农业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提高农业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3. 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行为,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

4. 强化政策执行监管:加强对农业补贴政策的执行监管,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5.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农业企业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控能力。

6. 延伸农业产业链:通过产业融合、产业链延伸等方式,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强农业企业盈利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土栽培是一种不用天然土壤而采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元素的营养液来 提供营养,使植物正常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栽培技术。它包括水培、雾(气) 培、基质栽培。 无土栽培一般可种植蔬菜、花卉、水果、烟叶等农作物。
1-4-3 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主要是设施农业、无土栽培在农业观光方面的运用,如生态餐厅和 农业观光温室等,可以是集观光游览、餐饮休闲、技术展示、科普教育等于 一体的高科技农业精品主题公园。
信息化
文本
也进行标准化的操作。
1-3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第二产业
农产品加工
谷物 菌类
薯类 浆果
蔬菜 棉麻
水果 花卉
坚果 茶叶
蜂产品 特色农产品
现 代 农 业 产 业 体 系
产后领域
第三产业 储藏
运输
营销
进出口贸易
互联网+
产中领域
第一产业
种植业
畜牧业
林业
渔业
副业
第二产业
农用物资生产
农业机械生产
农业设施工程
转型。同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劳动力成本持续
上升,现代化、规模化种植是绝对趋势。
2-3 农机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5-2017年中国农业机械制造行业收入及变化情况(单位:亿元,%)2015-2017年中国农业机械制造行业利润及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2017年,农机工业12个子行业2429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429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1%。增速较大的子行业分 别是渔业机械增长54.87%;林业机械增长44.49%;畜牧机械增长26.62%。 由于行业对市场判断较为准确,多数企业经营把控和风险防范有力,农机工业全年增幅平缓,没有出现比较大的波动。 2017年农机12个子行业全部实现了正增长,表明国家全面全程农机化的强力推进促进了农机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产前领域
第三产业 农用物资销售 农业机械服务 农村金融服务 农业技术研发
1-4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设施 农业 观光 农业 精准 农业
现代农业包括设施农业、无土 栽培、观光农业、精准农业、 太空农业等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农业生 产种植和经营,实现农业规模 化、产业化、精准化发展,促 进农业附加值增长增收。
1-4-4 精准农业
精准农业是由信息技术支持的,通过对互联网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和植保 无人机的应用,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 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
1-4-5 太空农业
太空农业以航天技术为基础,开发利用太空环境资源而开辟的一个崭新的农 业领域。其中包括利用卫星或高空气球携带搭载作物种子、微生物菌种、昆 虫等样品,在太空环境下直接种养生产农产品,用于解决太空人员的食物来 源,甚至返销地面以补稀缺。
2-4 中国农业政策环境
2014-2018年中国现代农业行业主要相关政策汇总
时间
2014年10月
政策名称
《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 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 见》 《2015-2017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 施指导意见》 《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 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
内容/意义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实现所有 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积 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动了农机市场总量的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不 断升级。 提出要积极探索有效方式,改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村基础服务设施,鼓励建设功能完 备、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休闲农业专业村和休闲农业园;鼓励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 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强品牌培育, 开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推介、中国重要农 业文化遗产认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创建活动等。 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培育一批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电子商务在降低 农村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民收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增加农村就业、带动扶 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 展。 提出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 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提出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 “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 等功能作用。 提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形成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 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现代农业机械关键技术产业化作为九大重点领域之一被纳入其中。 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提 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等。
产品 标准化
现代农业
作业 机械化
的面积比例大,现代农业采用现代工业装备机械化作 业。 三是管理信息化,现代农业通过信息化对人员、设备、 生产资料、过程监控等一系列进行科学管理。
四大标准
管理
四是产品标准化,现代农业通过种植科学化、作业机械化
和管理信息化为消费者提供标准化(外形、重量、品质) 的产品,在后续的分选、加工、包装、冷藏、物流过程中
2-2 城镇化与土地流转加快
2007-2017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单位:%)
2007-2017年中国土地流转面积(单位:亿亩)
近年来,随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从土地供给上升和 粮食供需缺口扩大两方面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规模化
近两年的政策不断加码,尤其是施行“三权分置”明 晰了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 利用为土地流转打破了固有壁垒,随我国土地流转面 积的不断上升,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得以推动。
现代农业发展必要性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
中国农业政策环境
现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业必要性
2-1 现代农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2007-2017年中国农业总产值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单位:万亿元,%)
据发达国家经验,当农业总产值占GDP比
重小于10%的时候,农业进入现代化转型
发展时期。
近十年来,我国农业总产值一直呈现增长 态势,伴随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 农业总产值在GDP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处 于10%以下,我国现代农业进入加速发展 阶段。
使用现代物 质条件装备
通过现代科 学技术改造
依托现代经 营形式发展
利用现代发 展理念指导
农用物资
生物技术 信息技术
新型经营主体 新型职业农民
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 农旅融合规划
农业设施
农业机械
水肥一体化技术
新型商业模式
农业产业规划
乡村振兴规划
1-2 现代农业四大标准
种植
科学化
一是种植科学化,现代农业将一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 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应用到种植实践中。 二是作业机械化,我国大田种植 ( 蔬菜和经济作物 )
2018-2019现代农业行业研究报告
目 录
CONTENTS
01 02
中国现代农业概况
现代农业发展必要性
03
04 05
现代农业产业园分析
现代农业企业分析
现代农业发展前景与趋势
中国现代农业概况
中国现代农业定义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四大标准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1-1 现代农业定义
现代农业是使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依托现 代经营形式发展、利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无土 栽培
太空 农业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1-4-1 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主要是以智能温室为主,智能温室也称作自动化温室,是指配备了 由计算机控制的可自动开启天窗、遮阳系统、保温系统、升温系统、湿窗帘 /风扇降温系统、喷滴灌系统或滴灌系统、移动苗床等自动化设施,基于农 业温室环境的高科技“智能”温室。
1-4-2 无土栽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