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分析与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高层建筑的投入较大,施工工期较长,且作业面较为狭窄,对施工技术要求亦高,极具特殊性.本文对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特点及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施工由于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其施工技术控制要点也不同于一般的普通中低层建筑物。高层建筑施工具有高空作业多、施工过程工作面大的特点,尤其是对于立面造型复杂、顶层没有设计观景厅或蘑菇状,或者是上部建筑形体大于下部建筑形体并且上部挑出部位长的高层建筑,施工过程往往会碰到很多难题。

一、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特点

1、地基设置较深,施工难度较大。由于高层建筑的地面建筑较多,真个建筑的重量较大,今年来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坚固的地基不仅能够很好的支撑上层建筑,对抵抗自然灾害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地基施工时,不仅要考虑到地基的坚固问题,还要考虑到综合利用问题,现代高层建筑通常会设置多层地下室,地下室可以用作商用或者停车场。对地基施工周期要做好预算,不能只专注于地标建筑的施工,地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质量。

2、建筑高,施工技术难度较大。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也不断的增强,温度也越来越低。除了自然因素建筑的造型也影响着施工,要保证建筑造型同时还要抵御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增加了施工难度。作业空间的限制,施工设备使用率降低。高层建筑是采用垂

直向上的方式建造的,低层建筑可以采用与底部面积同样的方式进行扩展,而高层建筑则采用逐级减小的方式进行建造,这样可以保证较大的作业面积。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可行性,施工原材料的运输较为复杂,需要使用垂直升降机或者起重设备进行运输,同地面施工相比,运输方式较为复杂,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工期时间长,受自然气候影响大。

二、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

1、基础施工

(1)土方开挖前,要对地形、地质、水文等信息进行处理,以便选择最合适的开挖方式,编制最优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根据开挖工程规模、土石特性、工作条件等选取最适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做好弃渣、弃土的处理工作,不可随意倾倒,最好用于铺路、造地还田,实现废物的再利用,做好施工排水措施,施工用水、地下水等要及时排出,避免基坑积水,创造最好的施工条件。(2)基坑支护可以减小基地回弹,节约施工空间,保护建筑物和地下设施。在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存在极限状态时,要求施工人员工作必须达到安全标准,挡板质量要高,避免结构受弯破坏,挡板嵌入深度要符合标准要求,增强挡土结构的抗压力,针对不同被支护土体类型选择合理的支护结构形式。

2、混凝土工程

(1)合理选择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选择混凝土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的目的是使混凝土具有较

大的抗裂能力,具体说来,就是要求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较小、抗拉强度较大、极限拉伸变形能力较大、热强比较小、线胀系数较小,自生体积变形最好是微膨胀,至少是低收缩。

(2)选择合理的施工措施,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混凝土浇筑方式: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按照8h以上缓凝(现场实际混凝土缓凝时间按照24h配制),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为500mm,考虑混凝土最不利自由流淌长度为高度9~12倍左右,现场实际将混凝土入模坍落度控制在140~160mm,实际流淌长度将为15~20m左右。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层混凝土初凝前都确保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施工冷缝出现。对到场的每车混凝土均要求测定坍落度、温度,观察其和易性,不得存在离析、泌水、分层等现象,检查不合格混凝土要坚决退场。混凝土到场温度控制在25℃以内,入模温度控制在30℃以内。

混凝土振捣方式:由于混凝土塌落度大,混凝土斜坡摊铺较长,混凝土振捣时由坡脚和坡顶同时向坡中振捣,振捣棒必须插入浇层内50~100mm,使层间不形成混凝土缝,结合紧密成为一体。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必须按一定顺序有规律插棒,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点振捣时间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

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泌水处理:预先在底板四周外模上留设泄水孔。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清理畅通,以使混凝土表面泌水排出。当混凝土浇筑到靠近尾声时,将混凝土泌水排集到模板边,使之缩小为水潭,然后用软轴泵将水抽出。混凝土底板浇筑振捣找平标高到位后,待混凝土收水初凝时,用木抹子将其表面认真压平,并在混凝土覆盖保温材料之前,再检查表面有否龟裂,若有再用木抹子收缝抹压后再覆盖养护。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泌水要及时处理,免使粗骨料下沉,混凝土表面水泥砂浆过厚致使混凝土强度不均和产生收缩裂缝。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温层材料和厚度待定)。混凝土表面压平后,先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保温材料进行养护,

保温材料夜间要覆盖严密,防止混凝土暴露,中午气温较高时可以揭开保温材料适当散热。底层塑料布下预设补水软管,补水软管间距6~8m,沿管长度方向每100mm开5mm水孔,根据底板表面湿润情况向管内注水,养护过程设专人负责。混凝土浇筑完成12小时,严禁上人踩踏,浇筑完成24小时内,除检测测温设备及覆盖材料外,不得上人踩踏。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要小于20℃时方可拆除,并在中午气温比较高时才可安排保温拆除。

3、高层建筑裂缝的控制。

(1)设计措施。(a)“放”的措施。设置永久性伸缩缝;外墙

面适当位置留分隔缝等;(b)“抗”的措施。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重视对构造钢筋的配置;对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轻质墙体,增设间距不大于3m 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120mm与墙等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端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加强;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用钢丝网(每边搭接不小于150mm)进行处理;特别注意梁底的砌筑要求;屋面保温层与隔气层的合理设置等;(c)“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合理设置后浇带,采取相应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混凝土中多掺纤维素类等。

(2)施工措施。“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在混凝土裂缝预防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为使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收缩的同时,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大体积混凝土,应着重在控制砂的温升,延缓砂的降温速率,减少砂的收缩,提高砼的极限拉伸值,改善约束和完善构造设计等方面采取措施。如选用中低水化热的水泥,充分利用砼的后期强度,掺加减水剂粉煤灰等,选择良好级配的粗细骨料,控制砼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对表面、中间、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内部最高温度与气温温差宜控制在25℃以内,否则因温差过大产生混凝土裂缝。

总之,在高层建筑的工程建设中,我们只有本着高效、科学、标准、规范的设计施工原则,依据各工程施工技术特点进行秩序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