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化教学模式
性别教育的新模式——双性化教育(4)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性别教育的新模式——双性化教育(4)
双性化教育可以补充幼儿单性人格的不足,塑造幼儿完整的人格。
单性化人格是指在表现男性、女性性别特征时含有明显性别特征倾向的单纯人格,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人格类型。
在社会生活各方面两种类型人格的较量中,会发现具有双性化人格的幼儿更能表现出较积极的人格特质。
实施双性化教育使幼儿具备两性的优秀人格特质,塑造幼儿完整的人格对幼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著名心理学家贝姆认为:在人类不断发展的未来,双性化人格将会得到充分的重视,双性化将成为心理健康的标志,因此双性化教育也就成为性别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二)从社会层面来看实施双性化教育的意义
双性化教育的实施纠正了单性化教育中出现的“性别倾斜”,体现了性别平等、教育的公平。
现代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性别倾斜”化加深了社会的性别偏见观念,影响幼儿对其性别角色的认同和归属。
要改变这种不良现象的影响就必须推进双性化教育的实施,以纠正“性别倾斜”化教育所带来的偏颇,创设双性化教育使男女具备两性的优秀特质、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培养更多健康优秀的人才,这对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从国家层次来看实施双性化教育的意义
在双性化教育发展方面,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起步较晚,目前拥有的双性化人格的比例较低,系统全面进行双性化教育的政策、可实际操作的方案较少。
所以在今天创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在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公正的激励下,创设家庭、学校、社会多角度、多层面的双性化教育。
培养大量具有双性化人格特质的人才是推进我国经济个、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效举措。
中公资深讲师侯文侠解析。
国内外“双性化”教育研究述评
国内外“双性化”教育研究述评“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兼具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性人格类型,是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
创设“双性化”教育,使男女具备两性的优秀特质,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培养更多健康的优秀人才,对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国内外“双性化”教育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利于该项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双性化人格,又称“双性化”或两性化,其英文单词androgyny来源于希腊语的andro(男人)和gyne(女人)。
“在心理学上,它是指一个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按情况需要而作不同表现”[1](P300);与其它“单性化”规训相比较,它能让拥有者更好地在社会化中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充分地发展潜能。
为此,梳理总结国内外研究“双性化”之成果,以便从社会性别视角,为促进教育公平、性别公正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参考。
一、国外研究概况(一)研究双性化的理论源起国外较早开始双性化的研究。
最早关于男女角色可塑性的报道,是美国人类学家米德于1935年对三个邻近的新几内亚部落的研究,他发现人精神上的双性化比生理上更不明显。
弗洛伊德(Sigmud .Freud)提出了“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
瑞士心理学家容格(Carl. Gustar. Jung)提出了著名的“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理论,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两个术语,说明人类先天具有的双性化生理和心理特点。
20世纪后半叶,随着社会进步和妇女运动的发展,人们力求缩小男女性别的差异。
由于生理差异是先天的,所以人们试图通过改变社会性别来提高妇女的地位。
为此,一些专业心理学家“一方面十分注重女权运动者的热情,但又担心单纯的政治热情没有多大的说服力,总想用心理实验的材料科学来说明两性心理差异的意义。
于是学者在男女心理性度评估与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两性化人格的假说”[2]。
双性化教育
性别角色教育所谓性别角色教育,是指不同性别的人应该与社会关于性别的“原型要求”相适应。
虽然当今社会追求男女平等,但这种平等是在尊重自然性别特征前提下的平等发展,是塑造人格的平等,不是性别无差异的平等。
●孩子需要性别角色教育孩子的性别角色教育是必须的,谨防单恋情结。
让幼儿理解性别角色的特征,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意识从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来看,幼儿时期是性别角色定型化的关键时期,有研究表明幼儿在2-3岁时能够确认自己的性别和与他熟悉的人的性别,5-7岁能够理解性别的坚定性,这一时期他们形成的有关自己性别角色的观念对以后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活动,形成理想、信念、价值观及自我概念都有很大的影响。
贝姆曾指出,应该从小对幼儿进行双性化教育,因为早期经验对人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园做为最基础的教育机构更应该做好这项工作。
人是可以具有两性化的,不必只接受一种性别的特质而拒绝另一种性别的特质,应该融合男性和女性两性人格特质的优点。
经过观察研究发现双性化的个体适应能力强,而且还能在各种情境中取得成功。
如果仔细研究你会发现智商高的孩子特别是独创性高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男性式的女孩或女性式的男孩。
●树立多元化的性别观念“双性化教育”做好性别角色教育,“双性化”教育就成为了核心,优势互补。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基础上,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
这在心理学研究中叫做“双性化”发展,而不是“中性化”。
所谓的“双性化教育”,是摈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后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双性化教育”设计者认为,教育孩子,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气质),只会限制孩子智力、个性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少年儿童做过调查,结果发现,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往往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都较为片面,智商、情商也较低。
高校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实施
高校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实施“双性化”,其英文单词androgyny来源于希腊语的andros(男人)和gyne(女人)。
“在心理学上,它是指一个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即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按情况需要而作不同表现”。
“性别角色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自己对社会性别角色标准的理解对受教育者性别角色社会化施以影响的过程。
“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是摈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的一种教育新理念,在性别角色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持有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期望,使男女学生的发展不再受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注重吸收异性的优秀特征,发展成为具有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的人。
目前,大量的研究证据都支持双性化是最有利于心理适应的性别角色类型。
隐性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没有感觉到教育者向其实施目的明确的教育举措,而通过自身对周围人、事、物的感知、理解、解释、整合、内化以及外化,在这一过程中受教育者的能力、素养发生变化的教育。
一、高校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中隐性教育实施的可能性根据实施的方式和对教育对象作用机制的不同,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可分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
显性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受教育者直接的、外显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而发生影响的方式与过程。
隐性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受教育者间接的、内隐的、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而发生影响的方式与过程,从发生范围上看,隐性教育涵盖到学校生活的整个领域,不仅包含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所覆盖的领域,同时也覆盖学校物质环境、学校制度环境和学校文化环境中能够蕴涵的性别角色教育因素,教育者以隐性课程、文化传统和学校环境为介质,引导受教育者体验、分享有益于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模式等。
隐性教育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具有教育作用的无意识性、隐蔽性,教育影响的间接性、教育方式的内隐性、教育范围和内容上的广泛性等特点。
隐性教育的以上作用特点以及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本质、教育情境决定了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中隐性教育实施的可能性。
试论“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方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运用
试论“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方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运用收稿日期:2018-01-26作者简介:姚雁(1982-),男,本科,浙江省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心理健康教育高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研究方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教学管理。
发展心理学认为,幼儿期是个体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期,在此时期,其通过认知、观察、模仿逐步认识到自己的性别,并掌握和形成属于自己性别的行为特征,如果在教育环境中,教师的性别角色单一化,幼儿所能接触和模仿的空间便大为减少,若再缺少正确的引导,便有可能导致幼儿产生性别角色的偏差。
所以当前,部分幼儿“阴柔有余,阳刚不足”的问题开始逐步暴露,部分男生“女性化”的现象也时有耳闻,这不能不引起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兼有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的人格类型,是一种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人格模式。
1974年,贝姆(Bem )提出了与传统性别角色模式截然相对的两个假设:许多个体是双性化的,他们既具有男性化特质也具有女性化特质;与其他类型的个体相比,双性化个体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1]。
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在学前教育阶段,更多的培养具有“性别角色双性化”特征的教师,进而达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的人格发展。
一、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性别角色”现状探究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个体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但学前教育的师资相比中小学师资,培养随意性较大,准入门槛较低。
与此同时,社会上长期以来存在将儿童教育等同于儿童养育的误区,将学前教育中对孩童的培养等同于母亲对子女的看护,从而形成了学前教育教师以女性为主的社会公众观点,直接导致了目前幼儿园教师几乎女性“一统天下”的局面。
在此背景下,众多家长开始质疑学前教育能否给孩子带来正确的性别角色启蒙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与渠道。
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对人发展的启示
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对人发展的启示
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制度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式,它注重培养儿
童在男性和女性的双重角色下成长,从而探索他们所属的性别之外的性别角色。
双性化性
别角色教育对人的发展有着很多的启示。
首先,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有助于减少性别歧视和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在大多数社
会中,男性和女性被灌输了许多固定性别角色的概念,这会导致对不同性别的公平对待和
平等机会存在一定的限制。
但是,通过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儿童可以更加灵活地探索和
体验不同的性别角色,并增强对性别之外的特定行为习惯的理解和接受。
这有助于消除性
别歧视并打破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
其次,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有助于强化联想、学习能力、同理心以及社交技能等认知
和情感能力。
训练儿童在不同的性别角色下成长有助于他们了解和理解性别角色之外的人
们的行为方式。
这些经验可以让他们在以后的家庭、学校和职场中表现得更加自信和灵活,从而提高与彼此相处的专业水平和人际关系。
最后,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具有不受性别限制
和更广泛的视野可以帮助儿童在灵感、想象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获得更强的自由度。
此外,通过传授男性和女性自主领导能力的经验,儿童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互动、组
织和创新中。
综上所述,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对人的发展有很多启示。
它有助于缓解性别歧视、增
强情感和认知能力,以及提高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这种教育方式应被广泛推广和引
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学校_双性化_教育的意义_方法与应避免的问题
学校“双性化”教育的意义、方法与应避免的问题●史红———————————————————史红/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文学博士,副教授。
我国的教育基本上是性别本质主义的教育。
性别本质主义强调男女两种性别特征是自然的和稳定的,它认为两性及其特征是截然分开的,女性特征被绝对归纳为肉体的、非理性的、温柔的、母性的、依赖的、感情型的、主观的、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男性特征则被归纳为精神的、理性的、勇猛的、富于攻击性的、客观的、擅长抽象思维能力的,两性特征泾渭分明。
“双性化”教育是对现有的性别本质主义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它是解构特定历史条件的性别局限、顺应时代进步的新的性别角色发展趋势。
一、“双性化”教育的意义“双性化”(Androgyny)的英文单词来源于希腊语中的andros(男人)和gyne(女人)。
它又可称为性别角色双性化、双性化人格、两性化人格、男女兼性或心理双性化,指的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
具有这种人格类型的人身上同时具备了男女两性的能力、性格、动机、兴趣等,尤其是在心理特征方面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某些优点和长处。
1964年,罗西(A ·S ·rossi)第一次正式提出“双性化”这个新概念。
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S .L.Bem)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的心理量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她将性度分为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中性化,这以后逐渐建立了“双性化模型”。
该模型认为,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是相对独立的特质,并非一个连续体上的对立面,证实“双性化”女性比其他人有更好的独立性,能较好表现女性气质,并有强烈自尊感。
康布兰、比姆、霍尔与浩宾斯坦也做了相应研究,他们研究发现,男女被试者更多地认为“双性化”是更典型性的理想女人和男人的模式。
斯比尔斯等研究还认为,“双性化”者在同等条件下比性别典型者做得更好,在心理健自尊、自我评价、受同伴欢迎、适应能力等方面优于单性化者。
【性别教育】美国,教育流行“双性化”
【性别教育】美国,教育流行“双性化”美国,教育流行“双性化”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
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能占据优势地位。
这个发现印证了今日美国的一个崭新的教育思路——双性化教育。
“双性化教育”是一种家庭教育新理念。
研究者认为,在教育幼儿时,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特点),只会限制他们智力、个性健康全面的发展,进而可能令男孩过于粗犷、勇猛而缺少平和、细腻气质,无法学会关心体贴他人及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令女孩过于柔弱、内敛而缺少勇气、自立精神,缺乏竞争心及刚强的心理素质,最终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处理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上,都劣于那些“双性化”的男女。
女孩可能因此缺乏独立性和上进心,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最终难以成材;男孩可能变得刚愎自用、难解人意、冷酷冷漠,或干脆成了工作狂,不仅在事业上难有竞争优势,在社交圈中也不受欢迎。
如何开展“双性化教育”,美国专家提出了如下建议:1、鼓励宝宝向异性学习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如:男孩多多学习女孩的细心、善于表达和善解人意,女孩则多多学习男孩的刚毅、坚定和开朗。
2、增加男女宝宝接触的机会宝宝向异性学习应通过自然而然的接触,故应为他们提供共同交流、一起玩耍的机会。
性别教育的新模式——双性化教育
性别教育的新模式——双性化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同时,作为幼儿教育一部分的幼儿性别教育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人作为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生物体,既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因此,人的性别既是一个生物意义上的概念又是一个社会意义上的概念。
即人的性别可分为生物意义上的性别(sex)和社会意义上的性别(gender),所谓的生物意义上的性别也就是人的自然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上所存在的差异;社会性别是指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构建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性别差异,是个体在自身生理特征的基础生,在一定社会文化的两性规范影响下形成的性格、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上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所构成的行为模式。
心理学上认为,性别心理发展是从三岁至成年期的,因此,幼儿期是幼儿掌握性别概念(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和性别恒常性),形成良好的性别偏好和性别角色的初始阶段和关键期,这一时期幼儿能否掌握正确的性别概念、形成良好的性别偏好和性别角色关系到个体人格的形成,影响着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日后正常的恋爱、婚姻、家庭和工作等各个方面。
对幼儿实施怎样的性别教育一直是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随着传统性别教育(单性化教育)的不足在现代社会中不断显现以及社会发展对教育培养人才规格的新要求,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提出了一种幼儿性别教育的新模式—双性化教育。
中公资深讲师侯文侠将就目前人们在幼儿性别教育中探索出的一种新模式——双性化教育的有关问题:双性化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双性化教育实施的目的、双性化教育实施的意义、双性化教育实施的途径、双性化教育实施的策略、双性化教育实施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几方面对这一幼儿性别教育的新模式进行论述以便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理解双性化教育。
一、双性化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在对幼儿实施性别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人们不断地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实施幼儿性别教育的模式。
浅析现代幼儿的双性化教育
浅析现代幼儿的双性化教育中文摘要:“双性化”教育,是摈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后应运而生的一种教育新理念,是采撷男女两性人格特征中社会所承认的男性和女性的优良品质集中在同一个体身上的教育。
幼儿作为未来社会最具竞争力的个体,其社会适应性的健全和人格的良好发展倍受关注,所以,对现代幼儿实施双性化教育是符合幼儿身心健康和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要的教育举措。
——摘要是你全文的梗概,不是写你写作的原因关键词:现代;幼儿;双性化教育一传统性别教育的弊端与双性化教育的现实需要当人一出生,就有了生理性别上的差异,与此同时,人们又赋予了他们社会性别上的不同期望。
世界被鲜明的分为男性和女性。
人们毫不动摇的坚信这一信念,并为维护这一区分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
从家庭、幼儿园到整个社会大环境,幼儿无时无刻不受到传统性别文化的熏陶。
孩子从出生以后,他或她就被期望拥有特定的行为模式:男孩是吵吵闹闹,不守规矩,喜欢捣乱的小淘气,他们穿素色衣服,打扮应该像个男子汉;女孩温柔可爱,顺从听话,她们可穿五彩缤纷的衣服,打扮应该像小公主。
他们的社会角色及其身份早已为他们自身永恒的特征——“性别”所决定好了。
男孩子头脑冷静,逻辑思维能力强,善于思考问题,时常动脑筋,勇于创新,擅长推理,有领导能力,适合搞科研,当科学家,当管理者;而女孩情感丰富,多愁善感,逻辑思维能力差,不爱动脑筋,但做事细心谨慎,因此适合服务性行业,适合留在家里,应当做家务。
一直以来,我们都抱着“性别适合”、“定型的性别角色”这些根深蒂固的概念,将其渗入我们的幼儿教育中。
在这种教育下,儿童在幼儿时期就形成了他们初步的性别意识,这对他们以后性别角色的定位以及对社会角色的理解等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但是,男女之间某些天生的差异与优秀的男性和优秀的女性之间的差别及对其社会品质的不同期待有必然的联系吗?没有人能肯定这个事实。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女性受到了良好的高等教育,走出了家门,从事于各行各业,甚至有许多的女性开始从事人们传统性别观念中只有男性才能做好的事。
试析儿童性别角色教育中的双性化(精)
试析儿童性别角色教育中的双性化论文摘要:在当前我们对儿童的性别角色教育中,常常出现性别角色概念过度延伸的状况,即性别刻板化。
但是,研究表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不会从性别刻板化中获益,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双性化人格教育,并建议从家庭、学校等方面来促使儿童形成双性化的人格。
论文关键词:性别角色教育;性别刻板化;双性化一、引言性别角色是在某一社会文化中众所公认的男性或女性应该具有的行为模式。
性别角色发展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无论古今中外,一个社会对人最基本的分类标准就是性别,并且几乎所有的社会都期待男性和女性分别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因此,任何儿童要想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获得有关不同性别的知识,以及他(她所生活的社会对于不同性别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社会角色期望等方面的知识,即获得性别角色知识、形成性别角色行为。
有鉴于此,从孩子一出生、知道孩子性别的那一刻开始,父母就会有意无意地根据社会所期许的性别行为方式对孩子进行性别角色教育。
对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给予强化,对不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进行惩罚,从而塑造出符合社会规范的男性和女性。
很显然,这种性别角色教育在儿童的社会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们在对儿童的性别角色教育中,过度强化了儿童的性别角色,导致了性别刻板化现象。
也就是说,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应该具有的行为模式形成了僵固不变的性别观念,造成了男性必须如何如何、女性必须如何如何的固有印象,由此形成了性别刻板观念。
性别观念的刻板化体现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着重从家庭、学校、社会传媒三个方面陈述性别刻板化的具体成因,并进而分析性别刻板化在健康、职业选择、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弊端,从而提出进行双性化的性别教育这一建议。
二、性别刻板化的成因性别刻板化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小到穿衣戴帽、大到职业选择,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浅谈培养学生“两性”“两能力”的教学初探
浅谈培养学生“两性”“两能力”的教学初探培养学生“两性”“两能力”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所谓“两性”,即指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两能力”,即指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在这两个方面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两性”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教师应该认识到男女学生在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上的不同。
男生普遍喜欢直接解决问题,而女生更注重细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相互学习,促进男女学生之间的合作。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借鉴,发掘自己的潜力。
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性别角色意识。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打破性别角色的限制,鼓励男生参与到某些女生喜欢的活动中,女生也可以参与到男生感兴趣的活动中。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性别意识的平等发展。
在培养学生“两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获取、整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帮助他们成为主动学习者。
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验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探究和问题解决,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
培养学生“两性”“两能力”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两性”和“两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育新思路 美国提倡“双性化”
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谁都明白,同样的,过于清楚的区分孩子的性别、性格或行为特征并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很多性格特点并没有性别化,就像坚强不是男生特有的,善良也不是女生特有的。如果家长过于强调,会让孩子对某些性格特征感到排斥。
把握尺度
双性化教育的初衷是让孩子弥补性格上的不足,而不是让男孩变得阴柔,女孩变得刚强。家长要把握好尺度,舍本逐末,顾此失彼,得不偿失啊!
提供机会
多让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孩子的天性会让他们通过接触进行模仿学习。
不勉强
教育不能强迫,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感到勉强,家长要顺其自然,不然会让孩子反向发展。
学会鼓励
孩子在相处的过程中,偶尔会感到害羞,家长要对孩子进行鼓励。告诉孩子尽管你是男(女)孩,也可以多和异性交流,大家取长补短,学习女孩子的细心、男孩子的开朗等等。这样才能弥补孩子性格上的弱点,让孩子的人格得以完善。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往往在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方面都较为片面,智商、情商也较低。相反,那些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孩和女孩却大多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
在性别教育领域,双性化理论可谓炙手可热,兼容并蓄是“双性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研究表明,接受“双性化教育”的孩子,在心理健康、适应能力、受同伴欢迎度等方面都优于单性化教育的孩子。家长可以采用正确的方法尝试新型的教育模式,但要把握好尺度。希望上述建议可以为您和您的孩子提供帮助。
教育新思路 美国提倡“双性化”
“双性化教育”是一种家庭教育新理念,最近在美国十分盛行。“双性化”教育是指顺着孩子的先天性别引导他,让孩子在认同自己性别的同时,学习异性的某种特质,从中受益。有研究发现,男女相互学习,有助于男女两性摆脱传统文化对性别的束缚,中国家长也可以尝试“双性化教育”。
学校“双性化”教育的意义、方法与应避免的问题
一
、
“ 双性 化” 育的意 义 教
整合与升华为 目的, 力图使学生建立一种更完整的人格 , 更完美的性剐形 象。 双性化” “ 教育对学生的 全 面发展具 有重要 意 义, 学校在进 行“ 双性 化 ’ 育 时要 采取相 应 的方法 , 应避 免 出现 一些 问题 。 ’ 教 也
关键词 : 双性化 ; 人格 ; 会性 别 社
型 的人身上 同时具 备了男女 两性 的能力 、 性格 、 动机 、 斜 ” 象明显 。现有 的人 类知识 系统 存 在着 以菜 一个 现 兴趣 等 , 尤其 是在心理 特征 方面 同时具 有 男性 和女 性 性别 为 中心 、 忽视 另一 个性 别存 在 的缺 陷 , 者说 它 或 的某 些优点 和长 处 。1 6 9 4年 , 西f S rs ) 一 次 的整个 教育体 系是依 据男性 经验建 立起 来 的 , 罗 A・ ・ s 第 oi 女性 往 正式提 出“ 双性 化 ” 个新概念 。1 7 这 9 4年 , 美国心理 学 往处于边 缘化 或者被 忽视 的角色 . 无法体 现女 性 的主 家桑 德拉 ・ 贝姆 f LB m 设计 了第一 个测量 “ 性化 ” 体 性 在 这种 同一化 的 、 S .e ) . 双 表面完全 平等 的学校 教 育体
两 唾
= 2l 年 4l 筝 l
l h _
_
・.
一 … 一
一 一ຫໍສະໝຸດ ¨博一‘ 。
浅析双性化教育理念在幼儿园的实践
浅析双性化教育理念在幼儿园的实践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幼儿园敖青梅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肤色、种族各不相同的人,单从性别上都可以划分为男人或者女人。
从婴儿呱呱坠地来到人间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因为生理上的差异而决定了他们的性别,这既是一个生物学的事实又是一个社会现实。
因此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是从孩子们出生时就已经开始了。
婴儿出生后,他们的父母便开始以与特定性别相适应的方式对待他们,从姓名、服饰、玩具到日后的行为要求、生活方式、道德准则等。
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就会受到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朝着各自的性别角色发展,并形成能够被社会承认和接纳的符合社会标准的性别角色行为。
可见儿童一出生就被分别纳入到由社会划分好的两个性别范畴,我们仿佛已经隐约地看到了这个男孩或女孩的一幅远景图画,大到家庭分工、社会分工,小到言谈举止、性格特征,这个孩子从出生起就被限定了。
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使人获得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在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受到重视、性知识教育渐渐普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非常关心和重视孩子青春期的性教育,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中,性别教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性别角色教育。
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的主体主要是由幼儿教师、家长和大众的传媒构成的,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以及大众传媒的共同影响下,孩子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性别角色观念。
所以,在学前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适宜的性别角色教育有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观,有助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促进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本文在对美国双性化教育理念的理解基础之上,对比我国传统的性别角色教育,探索适合在幼儿园中双性化教育理念的实践方法。
一、双性化教育理念的一般解读(一)双性化教育理念“双性化”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1964年,罗西(A.S.Rossi)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双性化”的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气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
浅谈培养学生“两性”“两能力”的教学初探
浅谈培养学生“两性”“两能力”的教学初探现今社会中,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一专多能”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而建立“两性两能力”的教学体系则具有更为广阔的意义和作用。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两性”、“两能力”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
一、“两性”教育所谓“两性”,是指男女之间的区别和差异。
在现代社会中,性别歧视已经逐渐被排除,男女在职场、学术及社会等方面都具有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然而,在教育领域,性别差异的存在却时常被忽视或忽略。
因此,开展“两性”教育,既是迎合时代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创设公平、公正的环境男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享有平等的待遇,不应该因性别而受到歧视或偏见。
教师应该积极创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2.强化性别意识的培养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的运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性别差异的存在,理解男女间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小组讨论、实践演练等,让学生在互动中获取更为立体的性别认知。
3.强化性别平等的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发掘自身优势和潜力的人才,必须从小刻意让学生明白性别在学习和职业各方面不应成为制约他们发展的因素。
学校应注重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心理和行为上认可对方的平等地位。
“两能力”教育是指发展学生的综合思考和创新能力,在学生受教育过程中形成学习自主性的认知水平,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与知识经济的发展。
1.思辨和综合思考的能力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思维的多样化和开放性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辨和综合思考能力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辩论比赛、提高课堂的讨论真实性,引导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维模式中,汇总并且加以利用。
2.创新能力常常被高度关注的创新教育,也就是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双性化教学模式‛的理 论来源
• 美国人类学家米德对三个邻近的几内亚部 落进行研究,得出‚社会角色是可以没有 性别差异的‛这一结论。 • 弗洛伊德:‚潜意识双性化‛ • 荣格提出‚阿尼玛‛(anima)和‚阿尼 姆斯‛(animus)两个人类最基本的原始 模型,前者为男性的女性特征,后者为女 性的男性特征。用来说明人类先天具有双 性化心理特点。
• 1、‚双性化‛的概念
• 生物意义上的性别(sex) • 社会意义上的性别(gender) • 同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
• 2、‚双性化教育模式‛的概念
• 在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时,教育者持有双 性化的性别角色期待,使男女两种性别的 发展不再受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注重吸 收异性的优秀特征,发展成为具有双性化 性别角色的人。
• 二、‚双性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 对‚双性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来自家 庭,学校,社会三个部分。
家庭:父母树立正确的两性观点并给孩子正确的指导。 美国对‚双性化教学‛的实践自家庭教育开始,20世 纪80年代,美国家庭教育开始普及‚双性化教育‛的 观念。 学校:改变课程设置,教材设置及教师观念。 2000-2002年韩国改革中小学教育课程,把原来分开 给男女生开设的必修课‚技术与产业‛‚家政与家事‛ 合并为技术与家政一门课程,并作为小学一年级至高 一男女生共同基础教育课程。促进‚双性化‛角色形 成。 社会: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建立在生理差异基础上的职业分工日益模糊。
因性施教
• 目前我国将性别平等、教育公平和因性施 教作为我国实施‚双性化教学模式‛的三 项原则。 • ‚因性施教‛主要指教育要针对两性心理 发展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及其产生原因,按 照教育的目标要求和理想的健康人格标准, 主动去塑造和发展每一个个体健康的性别 心理特征,并完善和个提高不同个体的整 体心理健康水平。
• 思考: • 类似的性别教材怎样保证加强学生的‚双 性化人格‛而不是强化性别刻板论? • 双性化教学模式怎么确保教出的学生是双 性化人格而不是混淆性别的人格?
另:国内提出的关于‚双性化教学 模式‛的实施方法
家庭: 1、父母本人要树立正确的两性观点。 2、父母尽量多陪伴孩子,给予他们更多地关注。 3、改变传统家庭教育方式,鼓励孩子大胆参与社会各项有益活动。 4、对于青春期孩子,多重视他的变化,多和孩子沟通,缓解期心 理压力。 学校: 1、学校教师树立正确的性别观。 2、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打破传统性别 定性观念的限制。 社会: 积极研究如何才能更好的利用社会文化的力量,有效的完善两性 的平等观念的建构,并努力消除媒体错误的示范,坚决摒弃性别角色模式中性别角色的维度是单 一的,男性化和女性化是该维度的两级。
男女双性模式中,支持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是两个 不同维度而不是一个维度的两级假设。将性别分为 了以下四种:
‚双性教学模式‛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 1、越来越多的两性开始从事过去只有异性才从事的 工作。 2、传统的建立在两性差异基础上的社会分工逐渐模 糊。 3、社会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不能接受单性化的束缚。 二、传统单性化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日益暴露出的不足。 1、女性可能缺乏独立性,上进心和独立精神。易自 卑。 2、男性可能粗狂、勇猛而缺少平和细腻的气质。
• 二、‚双性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 2011年,上海黄浦区教育局组织相关专家 编写性别教育的教材《男孩女孩》,有18 所小学加入了‚性别教育‛课程的试点。 • 同年10月,上海理工大附属小学以公开课 的形式开讲第一课,取得良好效果。 • 2016年10月13号,上海推出首本男生性 别教材《小小男子汉》。
(四)、国内对‚双性化教学模式‛ 的探索与实践
• 一、‚双性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发展过程 • 1996年,胡江霞第一次明确提出要结合理想 性的‚双性化‛性别模式来‚因性施教‛。 • 1998年,李少梅对319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 表明在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上,双性化者最优, 其次为男性化者,女性化者,最末为未分化者。 • 2001年马锦华研究显示了双性化人格模式的 个体在自信心,安全感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类型。
(三)、国外对‚双性化教学模式‛ 的探索与实践
一、‚双性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发展过程
• 1964年,罗西第一次正式提出‚双性化教学‛这一概念。 • 1974年,桑德拉•贝姆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的心理量表。 • 1982年,斯比尔斯提出双性化者在各种条件下比性别典型者做 得更好 • 1984年,佩里和布塞认为双性化个体的优势到青少年和成年初 期才能显现出来。 • 20世纪80年代末,‚双性化教育模式‛作为家庭教育新理念在 美国开始流行。 • 《2003-2004年全民教育全球检测报告》中,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提出教育权利之意义及其领域内性别完全平等的四条标准, 给人们对儿童实施‚双性化教育‛以理论和实践上的有力指导。
‚双性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个人: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为当代儿童的性别社会化指明了正确的发 展方向。 3、补充单性人格的不足。 社会: 1、纠正了单性化教育中的‚性别倾斜‛现象。 2、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需要强调的是: • 双性化教学模式是要让每个人都有可能具 有或多或少传统上认为的男性和女性特征。 而不是单纯的让男性女性化、或者女性男 性化。双性化教学模式莫要混淆了性别观 念。
针对当前学校里的‚男生危机‛,上海出版社推出《小小男子汉》一书, 目的是教男孩子更阳刚。 教材分六个篇章: 1、我是男孩 ‚为什么我是男孩不是女孩‛‚男孩女孩有什么不同‛的 问题 2、拥抱我自己 ‚什么样的男孩算得上‘酷’‛ 3、好像长大 ‚父亲对儿子意味着什么‛‚为什么男子汉要有担待‛ 4、亲近大自然 ‚人是大自然中普通的一员吗‛ ‚怎样与自然界中的同伴们相处‛ 5、社会大冲浪 ‚生活中要不要讲‘哥们儿义气’?‛ ‚什么是公共生活?‛ 6、活力美少年 ‚如何在数字化生活中活力畅游?‛
因性施教的策略
• ‚扬长补短‛策略 • 因性施教的策略有两个:一是扬长的策略,一 是补短的策略。所谓扬长的策略是指促进男女 心理发展中的长处得以充分发扬的教学方法和 措施;而补短的策略则是针对男女生心理发展 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予以弥补。 • 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男女生的心理都得到完 善而良好的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 心理潜力,并且培养男女生共有的优秀品质。
双性化教学模式
赵艺凡 2016年10月14号
• • • • • •
1、‚双性化教学模式‛的概念 2、‚双性化教学模式‛的产生原因 3、‚双性化教学模式‛的理论来源 4、‚双性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5、国外对‚双性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6、国内对‚双性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双性化教学模式‛的 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