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的事故分析
一起由勘察失误引起的工程事故
几点看法
• 1)事故发生后,对场地进行补充勘察是必要
的。
• 2)关于基坑山体稳定性的评价是必需的。 • 3)勘察人员应该了解岩土参数的基本概念,
某隧道工程勘察
• 1)勘察将地层定为破碎岩石和砂砾,实际碰到了
坚硬的基岩,被隧道承包商大笔索赔。
• 2)在上部密实砂层和砾石中,钻工用装上三叉钻
头的麻花钻钻进,到有裂缝的石灰岩时,仍以为 是原来土层,继续钻进并剥落了石灰岩,他取了 破碎的岩样,结合高标贯击数,将坚硬的岩石划 归含砾石的密实砂层。
未估计新填土的荷载影响
才能正确地提供合适的参数值。
• 4)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详细勘察应按单体
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 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 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 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 建议〞。对于基坑工程,详勘阶段 〝应针对基坑 工程的设计的要求进行勘察〞。现详细勘察与补 充勘察差异如此大,且由同一家单位勘察,是不 应该的。
• 设计人员只能按照不利的地质报告进行设计。 •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原详细勘
察不到位,二是在重大事故发生后,勘察人员的 心态发生了变化,可能更仔细了,也可能更保守 了。
•勘察问题的
其余一些案例
某大型水泥厂
• 1)建在年降雨量仅150 mm的半干燥地区,土层是湖相沉 • • •
积物、风积土和坡积土的混合物,由粉质黏土、粉质砂土 和含粉砂砾组成。地下水埋藏深度超过30m ,土层含水量 低,饱和度低,标贯击数很高 。 2) 钻探中发生循环水漏失,大量钻孔孔口周围的地表坍塌, 表明粉质黏土具有严重的湿陷性 。 3)但勘察人员未进一步调查,也未提醒,设计人员按高承 载力地基设计了扩展式基础。 4)一场大雨后,地基发生沉陷,一座小型混凝土建筑物沉 降过大被迫拆除,其余的大型建筑如窑和终碾磨厂沉降超 过25cm,地下水管断裂,造成巨大损失。
岩土工程钻探常见的事故及处理方法
岩土工程钻探常见的事故及处理方法摘要:地质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筑业也有了很大发展。
钻探在确定场地位置和评估地质环境和区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能够测量区域地质力学稳定性的结构的地质力学特性,由相关技术人员的测量,然后对参数进行分析。
本文研究了钻探技术当前阶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实用解决方案,并提出了补救措施,研究了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可能性。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钻探;常见事故1、前言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程建设是一个火热的行业,从而带动技术的进步,技术探索是建筑技术中必不可少的过程。
工程地质钻探用于确定地质条件以及结构基础以及周围深层岩石结构、地下水等的物理性能。
钻探方法被用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对简单的勘探方法被广泛使用,随着钻探设备的不断改进,一般技术钻探使用起来相对方便,降低了技术门槛,由于钻机的进步,这些钻机通常安装得更快,并且能够减少技术障碍。
门槛低也就造就了钻探事故多发的直接原因。
2、岩土工程钻探技术简介岩土钻探是岩土工程执行的第一步。
在进行岩土工程施工之前,要对施工现场的岩土工程条件进行钻孔,并由侧车确定许多岩土工程参数。
岩土钻探对建筑安全和技术资本投资有直接影响。
通过记录岩土参数,负责人员可以对建筑物基础的稳定性进行精确评估,以最大程度地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检查机械工程的岩土属性,设备消耗和过程成本,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项目成本。
因此,在开始施工之前,必须使用适当的设备和仪器以及足够的人员,以便在施工现场进行大量的岩土钻探,这为良好地实施该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3、岩土工程质量中的主要问题3.1钻孔时的事故类型和原因在钻孔过程中,经常在井眼中发生以下事故:诸如钻头折断,埋头钻头,钻头卡死,钻头烧毁,脱扣管和流道管等事故。
钻头断裂事故是指在钻进过程中钻杆突然钻入孔中而无法继续钻进的事故。
发生钻头破损事故的原因分析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一是管材质量不合格,所购钻杆不符合钻探要求,使用时钻杆在孔中破损,另一方面破损。
广东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受纳场“1220”特别重大滑坡事故调查报告
四、建议与对策
6、建立奖惩机制:对于在应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同时 对失职人员进行问责和处理,以示警醒。
四、建议与对策
7、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习交流,引进先进的应急管理 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我国在应对叠加型风险方面的能力。
谢谢观看
一、叠加型风险的概念及其特性
一、叠加型风险的概念及其特性
叠加型风险是指多种风险因素在同一时空内相互作用,形成更为复杂的风险 状况。这种风险具有不可预测性、影响广泛性、破坏严重性的特点。在城市环境 中,这种风险可能来自自然、人为等多个方面,如地质灾害、生产事故、交通事 故等。
二、整合型应急预警联动机制的 重要性
内容摘要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安全问题日益凸显。2015年12月20日, 深圳光明新区发生的特别重大滑坡事故,以其73人死亡、4人下落不明、17人受 伤的惨痛代价,再次警示我们:对于城市安全,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本次演示 将从叠加型风险的角度,探讨整合型应急预警联动机制的缺失问题,以期为未来 的城市安全建设提供参考。
四、建议与对策
3、完善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 的职责和行动方案。
四、建议与对策
4、加强培训与演练: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活动,提高公众和相关人员的 应急意识和能力。
四、建议与对策
5、强化监管与执法:加强对危险源的监管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格执法, 确保公共安全。
二、应对措施
二、应对措施
1、搜救与医疗救治: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公安、 消防、医疗等部门展开搜救工作。同时,全力救治受伤人员,确保伤者得到及时 有效的治疗。
二、应对措施
岩土工程风险分析内容和方法
岩土工程风险分析内容和方法1、岩土工程风险分析的内容(1)岩土工程的安全系数影响岩土工程安全系数的因素包括施工技术水平以及施工材料质量和施工环境等各项因素,不仅包括人为原因,同时自然因素也占有较高的比例。
因此,在对岩土工程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评估不稳定和不安全的因素,并对其进行逐一考核与检查,排除影响岩土工程安全系数的根源,从而极大提升岩土工程实施到安全性。
除此之外,影响岩土工程安全系数的主要因素包括地质工程,如地质结构的不稳定会造成渗漏和塌方,地质结构的不稳定会极大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因次,岩土工程的风险分析也包括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调查,从而最大化降低发生工程事故的几率。
(2)岩土工程的设计参数岩石工程的设计参数对于岩石工程实施质量和工程价值息息相关。
岩土工程风险分析必须要加强对其设计参数的考核。
岩土工程设计方案得出必须基于专业人员和先进设备的测量数据进行,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定备选方案,使得岩土工程方案设计不仅具有高精确度,而且具有较高的灵活运用性。
岩土工程的设计参数于工程风险呈反向相关,设计参数精确度越高,其出现安全事故和工程问题的几率越低。
岩土工程设计参数主要针对施工设备以及基础设施和施工材料等各方面进行。
2、岩土工程风险分析的方法(1)定值论分析定值论的风险分析方法主要通过对安全系数的衡量测量岩土工程的风险等级。
定值论的分析方法是最传统的岩土工程分析方式,通过定值论分析能够有效得出岩土工程风险等级,但随着时代进步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定值论的风险评估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要求,在当今岩土工程分险评估工作中,不仅要考虑地质安全,同时也要对工程实施与绿色环保等各项因素进行评估。
除此之外,现代化的岩土工程风险评估也考虑自然因素中气候和温度的变化,气候温度对于岩石工程施工工作安排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定值论分析的方法基础之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如GPS和数字地球,通过应用BIM技术分析岩土工程施工现场的气候变化,土质状况,以及地质数据,有效降低岩土工程风险系数。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事故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事故地下事故是指在进行岩土工程施工或地下工程运营过程中,发生的不可预见的意外事件。
这些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甚至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岩土工程中的地下事故对工程安全和施工质量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研究和探索如何预防和应对地下事故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下事故的类型1. 塌方事故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土体力学性质不稳定或不合理的施工方法,可能导致土体的崩塌、坍塌和塌方。
这种事故因为突发性大、危害性高,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岩体崩塌事故岩体崩塌是指岩石的松散、缺陷或构造裂隙等原因,导致岩体的崩溃和滑落。
这种事故通常发生在山体开挖、隧道施工等工程阶段,如果预防措施不当或施工质量不过关,岩体崩塌事故可能发生,对施工人员和设施造成严重危害。
3. 地下水突涌事故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会破坏原本稳定的地下水体系,导致地下水突然涌入工程洞口,可能导致工地被淹没、设备损坏等。
地下水突涌事故的处理难度较大,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地下事故的原因分析1. 工程设计不合理地下工程中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如果工程设计者对地质信息获取不足或不准确,设计方案可能存在缺陷,导致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事故。
2. 施工方法不当地下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工程安全至关重要。
如果施工方法不科学、不合理,或者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足,都可能引发地下事故的发生。
3. 材料质量问题岩土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支撑材料等,如果质量不合格,容易引发事故。
例如,混凝土中的含水率过高、强度不达标,会导致地下工程出现安全隐患。
三、预防和应对地下事故的措施1. 加强勘察在地下工程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现场调查,获取准确、全面的地质信息,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依据,降低地下事故的发生。
2. 合理设计根据勘察结果,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程结构,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地下工程的地质条件和可能遇到的问题,避免设计上的漏洞。
2、分别列举变形问题、强度问题和渗流问题的工程案例
2、分别列举变形问题、强度问题和渗流问题的工程案例
组合变形工程实例压弯组合变形1概述组合变形:在荷载作用下,构件同时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变形,称为来自组合变形屋架的压力吊车的压力自重风力。
湖南长沙发生一起重大建筑工程质量事故。
新城国际花都主体结构已建至27层。
经检测,混凝土强度设计C35,但实际只达到C15,已多次鉴定,故不能加固。
渗流与岩土工程事故案例分析渗流与岩土工程事故前言渗流是岩土工程事故的主要诱因;在水利水电工程和基坑工程中,大多数事故都是由渗流引起的。
基坑坍塌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分析(5)
5. 不重视变形监测 : 施工纪要和基坑变形 监测资料表明,自2005年以来基坑南边出现过 多次变形量明显增大、坑顶裂缝宽度显著增 大和裂缝长度明显增长的现象,说明基坑南侧 在坍塌前已有明显征兆,但没有引起应有的重 视 , 更没有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 监测方虽 然提供了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数据但未做分析 提示 , 业主方知道变形数值但也未予以重视 , 没有及时对基坑作有效加固处理.
事故初步调查结果
2005年7月22日市政府、市安监局、市 建委召开全市在建深基坑工程有关参建单 位会议,公布“7.21” 事故初步调查结果,基 本情况是: 工程项目名称:海珠城广场;建设单位:广 州市南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基础施工单 位:广东省机施公司 ;工程设计单位 :市承总 设计院;基坑工程无监理单位。
思考(3)
3.施工许可证制度带来的问题 1).腐败现象:政府机构的工作方式及效率缺乏必要 的监督,产生腐败,导致建设单位成本增加,办证时间长, 建设单位望而却步,违规开工,形成恶性循环. 2).监督失衡:政府职能部门关注的重点是规划和用 地许可证,而对涉及工程质量安全的核心内容:施工合 同、施工图及技术资料、施工组织设计、监理合同、 建设资金等方面关注力度不够. 3).责任不明:责任主体不清,责任的分配不明.其中 政府职能部门、业主、施工、监理对施工许可证申请 表确认的内容.
承总设计院 作为设计单位在基坑支护结构施工 设计文件中没有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 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并且承担的主 体结构(条形基础工程)设计与基坑设计衔接不 良,致使主体结构条形基础开挖到-20.3米后基 坑出现安全隐患问题,并且没有提出有效的防 护措施进行加固排险,对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负有重要的管理责任 责令改正和罚款30万元
岩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
地基与基础工程事故
河北遵化县西铺村织布厂布机车间倒塌案例 倒塌的主要原因是质量低劣的毛石基础,在承载能力不足的地基上,在上部结 构荷载的作用下,首先发生破坏,随之房屋整体倒塌。事后现场检查,毛石基 础采用块石和卵石混合砌筑,也无拉结石,又是白灰砂浆,毛石基础的整体性 很差,强度也很低,基础上也没有钢筋混凝土圈梁,使荷载不能均匀传递到地 基上,发生不均沉降。这样的地基和基础是承受不了上部荷载的。这是一起无 证设计、无证施工造成的重大事故。
(5)、对广州市基坑工程进行严格管理:初始对基坑深度大于5米的 严格限制使用喷锚支护方案,后经证求社会各方意见,改为基坑深度 大于9米的严格限制使用喷锚支护方案。“7.21”事故之前,广州地 区70%的基坑采用喷锚支护方案,现只有1/3的基坑采用喷锚支护方案。
(6)、该事故对广州市政府造成 巨大的压力和负面影响。新闻媒 体、网络使该事故传遍让全世界。 该事故是近十几年来广州最大的 工程安全事故,在国内是继2004 年上海地铁安全事故后的又一在 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工程事故;
2011年3月29日,设计、施工、监理四方针对这种复杂的地质结构,进行了会商,对DK349+060~ DK349+040段进行了设计变更,将原设计Ⅲa-2型衬砌支护提升至Ⅲb-2型支护,但由于作业班组未按变更后 的Ⅲb-2型衬砌支护进行施工,仍按原设计Ⅲa-2型衬砌支护施工,2011年4月4日4:00时左右,DK349+035掌 子面爆破引起岩体扰动,20分钟后DK349+055~DK349+035段(20米长)左侧顶部塌方,塌方高度0~4m ,所 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4月4日的初次塌方经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四方会商认为是施工单位“现场隧道作 业班组未按2011年3月29日现场会勘后确定的变更给定的工程措施施工(仍按原设计Ⅲa-2型衬砌支护参数进 行开挖及支护)
万亨大厦基坑倒塌事故分析
根据设计方案实施降水措施, 确保基坑内干燥。
监管措施执行情况
监理单位资质
监理单位具有相应的监理资质和丰富的监理经验。
监理人员配备
监理单位配备了专业的监理人员和必要的检测设备。
监理过程记录
监理单位对施工过程进行了全程记录,并留存了影像资料 。
问题整改要求
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监理单位及时下发了整改通 知单,并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到位。同时,监理单位还 向建设单位报告了相关情况。
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技术力量配备
施工单位配备了专业的技术人 员和熟练的操作工人。
设备及材料准备
施工单位配备了齐全的施工设 备和合格的材料。
现场施工流程梳理
施工前准备
包括场地平整、测量放线、材 料设备进场等。
基坑开挖顺序
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确定 的开挖顺序进行开挖。
支护结构施工
支护结构的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且及时跟进开挖进度。
结构设计合理性评估
设计荷载取值
评估结构设计时荷载取值是否合 理,是否充分考虑了基坑开挖、 支护、降水等施工过程中的各种
荷载。
支护结构选型
分析支护结构选型是否得当,能否 满足基坑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变 形控制要求。
安全系数设定
检查结构设计中的安全系数设定是 否恰当,能否确保在各种不利因素 作用下的结构安全。
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活动,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救援技能。
06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事故教训总结反思
基坑设计与施工不规范
万亨大厦基坑倒塌事故暴露出设计参数选取不合理、施工工序不 当等问题,导致基坑失稳。
地质勘察不全面
施工技术--最详细的深基坑工程安全事故总结及坍塌案例分析(工程人必读)
施工技术最详细的深基坑工程安全事故总结及坍塌案例分析(工程人必读!!)深基坑工程是最近30多年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领域,由于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的发展,深基坑工程的规模之大、深度之深,成为岩土工程中事故最为频繁的领域,给岩土工程界提出了许多技术难题,当前,深基坑工程已成为国内外岩土工程中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深基坑工程概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深基坑工程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地下室3层以上(含3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基坑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深基坑工程特点当前我国各大城市深基坑工程主要突出了以下四个特点:①深基坑距离周边建筑越来越近由于城市的改造与开发,基坑四周往往紧贴各种重要的建筑物,如轨道交通设施、地下管线、隧道、天然地基民宅、大型建筑物等,设计或施工不当,均会对周边建筑造成不利影响。
②深基坑工程越来越深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基坑越来越深,对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都提出的更难的要求。
如无锡恒隆广场基坑深近27m,上海中心深基坑达30m,均已挖入了承压水层。
下图为宁波嘉和中心二期项目基坑,平均开挖深度18.3m,最大挖深25。
9m,整体为3层地下室布局,局部有夹层。
③基坑规模与尺寸越来越大图为天津西站二期项目基坑,总面积为39000m2,基坑周长达855m。
④施工场地越来越紧凑图为宁波春江花城二期项目基坑全景,地下室距离外墙用地红线仅3。
5m.深基坑工程安全质量问题深基坑工程安全质量问题类型很多,成因也较为复杂.在水土压力作用下,支护结构可能发生破坏,支护结构形式不同,破坏形式也有差异。
渗流可能引起流土、流砂、突涌,造成破坏.围护结构变形过大及地下水流失,引起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破坏也属基坑工程事故。
粗略地划分,深基坑工程事故形式可分为以下三类:1)基坑周边环境破坏在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对周围土体有不同程度的扰动,一个重要影响表现为引起周围地表不均匀下沉,从而影响周围建筑、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严重的造成工程事故.引起周围地表沉降的因素大体有:基坑墙体变位;基坑回弹、隆起;井点降水引起的地层固结;抽水造成砂土损失、管涌流砂等。
渗流与岩土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降。6:00,音像楼发生明显变形,墙面开裂,
房屋开始倾斜。
7:30,地面裂缝明显加剧,沉降加快。
7月1日 文庙泵站明显沉降、倾斜,风井也明显沉
陷。
9:00音像楼裙房发生二次突沉,并部 分坍塌,大楼继续倾斜,墙面开裂加剧。
15:00以风井为中心的地面沉陷加快, 并逐步形成沉陷漏斗。坍塌范围扩展到 董家渡路、中山南路、外马路、防汛墙。
渗流与岩土工程事故
前言
渗流是岩土工程事故的主要诱因; 在水利水电工程与基坑工程中,大多数
事故是由渗流引起的; 渗流也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
1. 上海地铁四号线越江隧道事故
2003年7月1号
(1)工程及事故概况
浦东南路站~南浦大桥站区间 隧道工程是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 ――地铁四号线工程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浦东南路站到南浦大 桥站区间隧道上行线长2001m, 下行线长1987m,其中江中段 440m。区间隧道顶最大埋深为 37.7m,隧道中心线水平距离为 10.984m,隧道最大坡度为3.2%。
20:00,防汛墙也开始出现裂缝,沉降 进一步发展。
7月2日-3日,隧道险情在进一步发展和扩大
❖ 隧道内继续大量进水,水位上涨速度较快,
临
约每小时涨移15M。管片损坏程度进一步扩展,
江
并有管片连接螺栓绷断,响声传出。
花 苑
❖ 地面沉陷的范围和深度在进一步扩大,以风
门
井为中心的地面从沉陷漏斗发展成塌陷区,最 深达4M,临江大厦门口地面塌陷最深处约2M,
33.5m
D5.5m
13.3m
18.25m
地
下
连
续
风井
墙
垂 直 通 风 道
旁通道隧道
土石方工程施工事故原因(3篇)
第1篇土石方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的施工环节繁多,施工环境复杂,事故风险较高。
在施工过程中,若未能有效识别和控制风险,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以下是对土石方工程施工事故原因的详细分析:一、施工组织管理问题1. 施工计划不合理:施工计划不周密,未能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导致施工进度与安全防护措施不匹配。
2. 施工人员配备不足:施工现场人员配备不足,导致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隐患增多。
3.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施工材料、设备堆放不规范,施工通道不畅,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二、技术问题1. 设计不合理:设计人员对地质条件、土石方性质等了解不足,导致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
2. 施工工艺不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施工工艺掌握不足,操作不规范,导致事故发生。
3. 施工监控不到位: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的监控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三、安全意识薄弱1.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施工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忽视安全操作规程。
2.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企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足,导致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知识和技能。
四、施工环境问题1. 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复杂,如地基沉降、岩土工程稳定性差等,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2. 施工现场环境恶劣:施工现场环境恶劣,如高温、高湿、强风等,影响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增加事故风险。
五、机械设备问题1. 机械设备老旧:机械设备老旧,存在安全隐患,如机械设备故障、操作不当等。
2.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企业对机械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导致设备性能下降,事故风险增加。
六、法律法规不健全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未能全面覆盖土石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安全隐患。
2. 监管执法不严:监管部门对施工现场的监管执法不严,导致安全隐患得不到有效治理。
总之,土石方工程施工事故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岩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
间接原因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混乱,施工人员安全培训不到位。检验批报检资料滞后,同一时间施工日志与报检内容不 符。监理单位监理基础工作薄弱,履行职责不力,管理不到位,审核把关不严,存在工程施工在前,审批签 字在后的现象;在发现施工单位存在未按规范施工时也没有按照规定采取停工整改措施。设计单位对塌方处 理的方案不完善,也没有向施工单位提出施工过程保障施工人员安全措施的建议。
事故的追查:
• 根据事故调查与责任认定,对有关责任方做出以 下处理:项目经理、现场经理工程师等责任人分 别受到撤职、吊销职业资格等行政处罚;施工、 监理等单位分别受到资质降级、暂扣安全生产许 可证等行政处罚。
3.3 隧道与地铁工程
• 有关于地基工程与基础工程的案例:
事 故 概 况 : 兰 新 铁 路 小 平 羌 隧 道 “ 4 . 2 0 ” 坍 塌 事 故 。 2 0 11 年 4 月 2 0 日 4 时05分左右,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兰新路甘青段LXS—8标小平羌 隧道出口掌子面,喷浆作业时拱顶突然发生坍塌,12名作业人员被掩埋致 死。构成生产安全重大事故。2011年4月19日23时30分,钢筋班组安装完 成DK349+035处最后一环工22a型钢拱架,经领工员检查无异常后,喷浆 组13人操作3台喷浆机喷浆。同日4时05分,隧道喷浆作业面上方围岩突然 发生坍塌,导致初期支护的工22型钢拱架及喷浆作业台架被砸垮,12名作 业人员全部被埋入坍塌体中,事故发生后,中铁二局立即组织抢险救援, 于4时40分发现一名遇难者遗体,后因连续发生塌方,抢险工作被迫停止。 经勘察事故现场,坍塌范围里程为DK349+035~DK349+050,距离地表 深 度 约 1 0 0 ~ 11 0 m 。 坍 塌 岩 石 块 体 约 4 0 0 方 ( 最 大 块 径 约 1 米 左 右 ) , 塌 腔 高8~10米。
土石方事故报告
土石方事故报告1. 引言本报告针对发生在XX工地的土石方事故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土石方事故是指在土石方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不良后果的事件。
本报告将从事故背景、事故原因、事故影响以及事故防范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2. 事故背景XX工地是一处位于市中心的土石方工程工地,主要负责拆除旧建筑和进行土方回填等工作。
事故发生在工地主体建筑拆除阶段,事故造成了3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
3. 事故原因经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3.1 施工人员培训不足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施工人员没有经过相关培训就被派到工地上工作。
这些施工人员对土石方工程的风险认识不足,对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3.2 管理体系不健全工地的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缺陷,安全监督措施不完备。
例如,工地缺乏有效的事故预防培训和应急演练,安全检查频率较低,不及时发现工地存在的安全隐患。
3.3 操作不规范在事故发生时,施工人员未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例如,在土方回填作业中,未按照规定次序进行填筑,导致土方失稳,发生坍塌事故。
4. 事故影响该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人死亡,5人受伤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和工地的工作秩序。
同时,事故还给工地业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
5. 事故防范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和防范措施:5.1 加强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了解土石方工程的风险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不断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
5.2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完善工地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监督措施。
包括加强安全检查频率,及时发现和处理工地存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加强事故应急预案和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5.3 强化操作规范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操作规范,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规定进行作业。
并建立工地安全档案,记录事故隐患和事故处理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参考。
岩土地下工程中的危险源分析
岩土地下工程中的危险源分析岩土地下工程是指在土体或岩石中进行的工程施工或开挖,如地下隧道、地下室、基坑支护等。
由于其施工环境的特殊性和工程难度的复杂性,岩土地下工程中存在着各种危险源。
本文将对岩土地下工程中的危险源进行分析,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程质量。
一、地质和水文条件地质和水文条件是进行岩土地下工程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危险源。
其中,岩土体的物理和力学性质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性,如岩层的稳定性、土体的承载能力等。
而水文条件的不稳定性会引发地下水涌入、土体软化等问题,进而导致工程失稳或坍塌。
在进行岩土地下工程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水文调查,了解地层的组成、性质以及可能存在的水文问题。
基于这些信息,采取合适的工程措施,如地下水排泄、土体加固等,以减小地质和水文因素对工程的影响。
二、施工设备和工艺施工设备和工艺也是岩土地下工程中的危险源之一。
例如,施工设备的使用不当或者存在缺陷可能导致设备事故,如起重机倒塌、机械故障等。
另外,工艺操作不当或者规范缺失也会增加工程安全风险,如施工架设不牢固、爆破操作不当等。
为了避免这些危险源,施工管理人员应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设立安全警示标识、制定操作规程等。
此外,施工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熟悉施工工艺和操作规范,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和质量。
三、施工现场环境施工现场环境也是岩土地下工程中的重要危险源。
例如,施工现场容易产生噪音、粉尘、有害气体等有害物质,对工人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现场内部的通风不良、照明不足等问题也会增加工作人员的意外风险。
为了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施工管理人员需要采取必要的环境措施,如合理设置通风设备、提供个人防护装备等。
同时,也应加强现场卫生管理,及时清理垃圾、控制粉尘等,确保施工环境的良好状态。
四、人为因素除了地质条件、设备工艺和施工环境外,人为因素也是岩土地下工程中的危险源。
例如,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操作错误等都会对工程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岩土工程事故分析
与1971年比较的改进
• 选址:试验场地是一个30°的斜坡,在它 下面是一条较陡的溪流,滑坡下来的泥石 流体可以转折90°向下流去,观察的人群 则在溪流的对岸,十分安全。 • 采用钢板将试验段隔离成只有5m宽的斜坡, 不至于引起周围土体的大范围崩塌,土坡 的表明采用草帘覆盖,使雨水均匀下渗和 避免冲蚀。 • 加强了观测。设臵了大量的位移传感器和 孔压传感器以及远程监测设备和通讯设
滑坡灾害与事故
现场地质灾害试验
-日本神奈川的降雨滑坡试验
试验介绍
• 日本是一个多山和多雨的国家,降雨会使山丘上 部的风化土层饱和,产生沿坡的渗流,引发滑坡 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 • 日本地质研究所(通产省)、消防研究所(自治省)、 土木研究所(建设省)、防灾科学技术中心(科技厅) 共同组织进行了等比尺的自然斜坡的滑动试验。 • 试验场地选在日本神奈川县,川崎市,生田的一 处坡地。事先在现场预备了大量的水罐,用喷头 模拟降雨。 • 9日15:00人工降雨开始,到11日15:00左右降雨量 已达500mm,
关东壤土 (风化花岗岩上 火山灰堆积层) ρ=1.45 w=5% 倾角:30° Nc<50: 1.2~3m
2003年野外实验
2003年野外实验
试验结果
• 14日 上午9:07降雨开始 (降雨強度90mm/hr); • 13:30 斜面最下部深100cm处超静孔隙水压力产 生,表明已经饱和; • 15:00斜面下半部分钟 10mm; • 16:03斜面下半部崩塌。斜面下方14m处的表层破 坏(火山灰层70cm)。而地表移动自破坏前3小时开 始,逐渐扩大。
弄假成真的现场地质灾害试验
殉难者纪念碑
15人不幸遇难,11人受伤 死者当中 实验人员 1人 参观者 10人 报社记者 1人 电视采访人员 3人
杭州地铁事故原因分析
杭州地铁事故分析一、事故概况2008年11月15日15时20分许,一段杭州地铁施工工地突然发生路面大面积塌陷事故,导致杭州萧山湘湖风情大道75米路面坍塌,并下陷15米;十几辆行进中的汽车坠入塌陷处,基坑塌陷导致旁边河水倒灌向地铁坑道内,数十位施工人员困在坑内,这一事故死亡人数已确认17人,另有4人失踪;发生坍塌事故的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工段,建设单位是杭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施工单位为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四局,监理单位为上海同济工程项目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由事故现场图片可以分析得知,施工基坑采用明挖法,挡土结构为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采用钢支撑,基坑坍塌导致几乎所有支撑都发生破坏,从而导致了严重的事故;二、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分析1、天气、道路等客观因素坍塌所在地点风情大道一直作为一条交通主干道来使用,来往车流量大,包括不少负载量很大的大型客车、货车都来往于这条路上,这给基坑西面的承重墙带来太大冲击,由于杭州附近道路的整修,所有车辆均从风情大道通过,原道路设计车流量为3000辆/日,而发生事故阶段车流量达到了30000辆/日,超标了10倍;杭州地区土质情况复杂,属于淤泥质粘土,含水的流失性强,加之十月份杭州出现的一次罕见的持续性降雨过程,使得地底沙土地流动性进一步加大,从而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2、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岩土工程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与结构工程相反,其相关设计规范都以地方规范为主,因而地区经验十分重要;工程设计单位为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是一家北方的设计院,对杭州地区的土质不了解,从而导致了设计方案不尽合理;主要体现在地下连续墙设置深度不足,插入深度不到1倍,据西南交大地质专家曹教授分析,在杭州地区,因土层软,水量丰富,至少要达到倍甚至2倍;这种深度可能是临界状态,可能会发生整体的滑移破坏,而整体滑移破坏即使不在施工阶段出现问题,正式运营也有可能出现问题,其内部如何加强都于事无补;3、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基坑施工阶段的三个原则:一、基坑的开挖必须分层、分段,且开挖时间不宜过长,每次分层开挖控制在3米,分段开挖保证在15—20米;二、基坑必须先支撑后开挖,并把握好支撑的细节,基坑的变形要求在受控的状态;三、注意在雨天环境下基坑的及时排水,在完工后,要立即加固混凝土,确保基坑不变形;而在尽快缩短工期的要求下,以上三原则几乎全部遭到破坏;据有关媒体报道,工程设计图中,该工程呗分成了38段施工,每段由8米、9米到米不等,基坑必须先撑后挖,但据施工人员透露,他们已经挖进去很远了,甚至连土都已清运出去了,支撑还没做上去,这直接导致发生事故后在坑底作业的工人没有了逃生的机会;由于杭州土质含水量高,这样的地质,不仅要基坑内降水保证土质干燥,基坑外也要降水,使得内外压力差尽量减小;然而就目前所见,施工部门并没有做坑外降水;4、事故前的预兆被忽视事故前一个礼拜,就有居民发现风情大道路面就有很多裂缝,宽两三厘米,这些裂缝延长到100米开外,一直延至湘湖小学附近,从机动车道到人行道,无一例外;多位钢筋班的民工证实,到工地工作不久,施工方就发现路面存在下沉;施工单位给予的解释是车辆荷载导致路基产生裂缝,但进行修补措施之后仍存在问题,但作为从事岩土工程施工的专业人员,必然知道路面开裂一定与基坑有关系,但工程已经进展到浇筑地板的阶段,可能在过几天,只要等混凝土浇筑好,基坑作为一临时构筑物就完成其使命,因而施工单位心存侥幸心理,以节省成本为目的,忽略了事故前期的严重预兆,进而导致惨剧的发生;三、事故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分析1、层层转包分包问题突出施工单位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在工程界有相当高的声誉,其技术水平也为全国一流,但仍然导致事故发生,就是因为“一流队伍中标,二流队伍进场,三流队伍施工”;工程转包分包这一行业的顽疾同样发生在了中铁四局这样的大型企业;其手段就是将中标工程分割成若干段,以“综合包干单价制”的方式分包给借用正规公司牌照的大包工头;而大包工头则将自己的劳务二次发包给了若干个小包工头;小包工头们则在开工前临时雇用毫无经验、刚刚从农田洗脚上岸的农民工;中铁四局集团第六工程公司的官方网站公开的数字显示,该公司共有员工234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81人,高级工程师24人,工程师153人,高级技师、技师55人;而其承建的项目,除在杭州外,还有深圳地铁1号线、深圳5号线,上海A15公路14标段,北京地铁亦庄线,武广铁路新广州站,洛湛铁路,海南东环铁路,宜万铁路等项目;两相比较,人数显然远远不够;转包分包问题是全国建设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从深层次治理这一问题,避免杭州地铁这样的事故,值得人们深思;2、大干快上,不按科学办事建设单位在事故中也有很重要的责任,杭州地铁1号线国家发改委批复完工日期为2010年,而该线主管部门的部分领导,不顾在拆迁之后一年,于08年6月份才开工的客观事实,仍要求工期提前至2009年完成,实际工期仅一年半,要求打造全国最快,甚至世界第一快的“杭州”速度,但合理的工期应为3-4年,而国外发达国家却往往为6-7年,迫使将原分段分层的开挖方法改变为大区段整体开挖,以满足工期要求;显示了地方政府错误政绩观指导下过于求快的不科学态度;3、线路规划为利益让路地铁本来越直越好,尽量取直,但由于地方上各种单位、房地产商的干涉说清,要求尽量靠近自己单位设点,导致规划选线被屈服于各种商业利益,增加了工程的难度与风险;2004年2月,以专家评审通过的杭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优化方案为例,当时的1号线和2号线,与日后的规划已完全不同;到2004年底,一号线原方案50%左右的线路、线位进行了优化和调整;4、地方政府监管不力作为监管部门,杭州市的有关部门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负有监管责任,而且没有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事故发生后的处理也由此受到影响;事故发生现场附近没有集中的居民区,如果附近有大量居民建筑的话,基坑周围出现裂缝影响到建筑时,必然会引起居民的担忧,从而向监管部门举报或者阻挠地铁施工,或许可以引起相关部门的警觉,从而避免事故发生;这也是导致地铁事故发生的一个偶然的因素;5、基坑工程的特殊性在我国,基坑工程事故屡见不鲜,基坑事故频发的原因也值得我们深思;首先,基坑工程与其他岩土工程相同,由于土质复杂,不确定性太多,设计理论方面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其次,随着高层建筑和地下交通的日益增多和日益复杂,基坑深度越来越深,施工难度越来越大,过去的由施工单位负责的设计的模式已经完全不符合实际;最后,由于多数基坑属于临时性的结构,,因此多数业主、施工单位不愿意在基坑支护上花费太多费用,出现问题时也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再坚持几天就可以让基坑完成其使命,设计上也偏于危险,这也导致了杭州地铁基坑事故的发生;四、结语综上所述,杭州地铁事故是一场人祸大于天灾的事故,是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导致其坍塌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施工技术的不合理以及设计单位缺乏设计经验,但究其背后的原因,则是施工行业普遍存在的转包分包的顽疾以及建设单位不按科学办事的态度,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从制度上进行约束,加强监督,科学规划;如果得不到解决,事故可能还会继续发生;。
岩土工程风险分析及应用
岩土工程风险分析及应用摘要:为了研究岩土工程风险,本文首先介绍了岩土工程的特点和岩土工程风险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岩土工程安全系数和岩土工程设计参数。
然后介绍了岩土工程风险分析方法:固定值理论、概率法和风险评估法。
最后从确定合理的方法、进行科学地风险评估和采取有效的施工对策三个方面介绍了岩土工程风险分析的应用。
本文的研究可为岩土工程风险分析和应用过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风险分析;应用研究岩土工程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普遍,应采用合理的岩土工程施工方法,确保施工安全。
因此,有必要充分研究岩土工程风险分析与应用,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下面将研究岩土工程风险分析的相关内容。
1. 岩土工程的特点岩土工程作为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涉及岩体和土体两个方面,其中基础处理、土坡处理和地下工程是岩土工程的主要内容。
由于土壤是一个长期地地质过程形成的,土壤和土体的不确定性给工程施工增加了难度。
如果不处理土壤,就不能有效满足相应的施工要求。
从岩土的特性来看,不确定性和非均匀性是岩土工程的主要特性,而非线性特性是岩土工程的主要物理特性。
岩土工程在其物理性质的影响下,会产生许多不确定因素和不利因素。
因此,在岩土工程研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研究分析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施工现场的岩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有些指标与实验室和现场的指标不同;此外,岩土工程计算没有统一的标准;岩土工程在荷载分布和荷载大小方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给岩土工程的分析和处理带来了困难。
因此,在岩土工程分析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应规范,尽量避免岩土工程风险。
2岩土工程风险分析内容2.1岩土工程安全系数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岩土工程在这方面不同于结构工程。
施工条件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也在发生变化,外部气候也会对土工土的整体特性产生影响。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准备足够的安全措施,才能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系统运行能力的下限和所需估价的上限决定了岩土工程的安全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2001-2007国内地铁建设事故的不完全统计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7:00-19:00 19:00-7:00
主体结构 附属结构
a
10
事故一般是可以避免的:事故有预兆,可以 反映在监测数据中,事故萌芽到险情发生一
般有2-3天的时间。
缓慢发展期 事故萌芽
快速发展期
a
16
a
17
坑内的淤泥
a
18
南端破碎的钢筋混凝土连续墙(内)
a
19
南端破碎的钢筋混凝土连续墙(外)
a
20
工程概况简介
a
21
• 湘湖站为杭州地铁1号线的 起点站,位于萧山湘湖杭州 乐园西侧,风情大道东侧。
• 车站东侧为奥兰多小镇、东 南方向为杭州乐园,西侧为 在建苏黎世小区,建筑物主 要为小高层。
• 风情大道沉陷7m,宽40m,长近百米,很快漫水; • 百余名坑中现场施工人员纷纷逃离,5名蛙人进
行潜水作业。抽干积水之后,派出了搜救犬帮助 确定失踪者方位。未能有所发现。救援人员采取 每隔50厘米分区挖沟的方式下探。 • 最后17个施工人员死亡,4人失踪。
a
14
事故现场
西侧
a
15
基坑内散乱的钢管支撑
IL
0.995 0.91
m(kN/ kmax(kN
m4)
/m3)
2000 5000
2-2 -0.64 5.61 19 31.8 10.2 0.868 0.55 18000 10000
4-2 -12.66 12.02 17.1 11.9 15.8 1.430 1.38 3000 6000
6-1 -28.38 15.72 17.1 13.6 13.8 1.353 1.48 3500 7000
• 车站主体结构顶板覆土1.8m,底板埋深16m,
• 地面标高一般在6.0m左右。
• 主体开挖深度约15.7m16.2m,
• 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连续墙入土 深度约17.28m,
• 竖向设置4道ф609钢管支撑,支撑中部设置中间 立柱。
a
24
横断面图
④2 ⑥1
a
25
事故发生前
• 自10月9号至事发前,临近北二基坑西侧风情大 道位于污水管附近上方的车道路面结构层开裂严 重、路面下沉明显;曾多次采取架钢筋、浇灌混 凝土、对路面的裂缝进行了勾缝等措施来补救。
a
5
对待工程事故的正确态度
• 目前“有关部门”对事故采取封堵的做法 ; • 严格控制现场,封锁舆论,销毁物证; • 评审专家-严禁扩散; • 阿Q的精神。
a
6
• 当事者或相关者将造成近300人死亡的襄汾 县尾矿坝事故说成是泥石流;将掩埋了20 多人的杭州地铁基坑事故说成是“突发性 自然事故”。
•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 (论 语•阳货)。 “苍天何辜?代人受过。”
• 鲁迅先生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值 得佩服的,因为他也一定吃过蜘蛛,觉得 不好吃,于是人们也就不再吃蜘蛛了。
• 这里的关键在于他肯将结果告诉大家。
a
7
工程事故是可预防与可避免的
a
8
海因里希调查了75000件工伤事故的结果
事故
占88%
人的不安全行为
占2%
不可抗力因素
占10%
物的不安全状态
a
9
• 车站总长932m,宽21m。 根据结构分段施工,
• 本站主体基坑依照从北向南 分段封堵施工顺序,分为北 一、北二、南一、南二等多 期,
a
22
地质断面图
① ②2 ④2 ⑥1
⑧2
强/中风化砂岩
a
23
工程情况
• 车站主体为地下两层三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 构。
• 北二基坑长度为106m,宽度20.5m。
• 除基坑外地面开裂现象外,基坑内侧地下连续墙 也曾出现过较大的裂缝;
• 基坑全长分为6个作业段(每段25米左右),事 故前第一段已作完底板结构,第二段作完垫层, 第三段辅砂石,第四段清底,两台挖机正在第五 段和第六段段开挖最后一层土方。
• 事故前基坑已见底而未作结构的区段至少3段(即 6070米长)以上。
• 事故的发生归根结蒂是违反了客观规律,
岩土工程的事故是违反了岩土和岩土力学
基本的原理。
a
4
• 古代帝尧“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 成。”据说是由于采用了以“堵”为主的战略, 结果“治水无状”而被“殛于羽山而死”
• 大禹吸取了经验教训,采用“导”的战略,结果 “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完成了 治水任务,功成于天下。
• 人们都是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增长才干,成为专 家。太沙基讲过:“一个记录完善的工程实录等 价于十个有创造性的理论。”(A well documented case history should be given as much weight as ten ingenious theories.)
• 屈原在《惜颂》中指出“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 今而知其信然。”
8-2 -43.5 15.12 17.9 18.2 14 1.040 0.94
a
7000 8000
31
土体稳定分析
坑底承载力
支护墙抗a弯+沿墙底滑动
整体滑动 32
规范名称
《建筑地基基 础设计规范》 GB 50007-
a
26
置钻 探 的 地 下 连 续 墙 位
a
27
破坏后的墙顶 位置
破坏后的平面图
西
下部断裂段的顶 部
原墙位
a
28
基坑内部(南-北)
a
29
西侧的连续墙
a
30
土层指标
层底标 层厚(m) 重度 ()
土层
高
(kN
(m) 表1
/m3)
1-2 4.97 1.53 19
10
c(kPa)
10
孔隙比 eΒιβλιοθήκη 塑性指 数事故险情
关键节点
a
11
1. 基坑事故
a
12
杭州地铁1号线湘湖站 北二基坑事故
a
13
事故回放
• 2008年11月15日下午3时20分左右,基坑西侧, 风情大道街口的交通号正值红灯,南行的十4辆车 停在路面待行。
• 司机们觉得人车整体下沉,前门的红绿灯突然不 见,紧接着车内进水,车内人员紧急逃离,被淹 的K327公交车上的乘客也全部脱险。
岩土工程的事故分析
清华大学 岩土工程研究所 李广信
a
1
目录
• 前言 • 基坑事故 • 水利工程事故 • 滑坡灾害与事故 • 结语
a
2
1. 前言
a
3
• “天意从来高难问”-岩土材料的复杂性、 影响因素多样性造成对客观世界的不可确 知性和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岩土工程具有 更多的不确定性;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 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