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的形状评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组别:综合二组教研组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次篇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评课稿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评课稿
王志丽老师上的这节《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一课以“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主题教学法,通过对三维学习目标的整合,以科学探究过程为教学主线索,教学线索和学习目标在逻辑化的教学程序、结构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化的教学体验中整体推进,互为促进。
本课的亮点:
1、落实科学探究目标:王老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动手参与探索实验,在实验中摸索,在实验中寻求纸的厚度与抵抗弯曲的能力的关系。
通过实验,学生具有积极分析并善于发现引起实验结果出现差异的各因素,能根据实验经验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并不断改进实验的能力。
王老师能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引起实验结果出现差异的各因素。
但学生的实验结果没有统计,如果王老师能通过采集实验数据和制作曲线图,并能运用数据和曲线图进行分析,学生能用汇报实验中的发现和得出结论。
2、落实了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乐于探究不同厚度的纸和抗弯曲能力大小的关系,乐于通过小组合作积极主动完成实验;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亦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初步感受到科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探究形状与结构的兴趣;
3、紧密联系生活:王老师设计了“瓦楞纸的研究”这一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比较六层的平板纸和三层的瓦楞纸的抗弯曲能力,引发本课的研究问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与材料的形状有关,出示各种通过改变形状来增加抗弯曲能力的钢材,把学生课上学习到的知识,同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结合起来,来源生活,回归生活,有机地在课堂中再现生活。
并提出这些钢材为什么要加工成这样?把学生引到了“改变形状为什么能增加抗弯曲能力?”这一深层次问题的思考,解释了三层的瓦楞纸为什么比六层的平板纸抗弯曲能力强。
(转载于:多变的形状评课稿)
本课的不足:
1、王志光老师对课堂纪律仍需有效掌控。
在整节课中,我们看到不论是师生互动还是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由于教师课堂纪律,学生课堂纪律不是很遵守,这就扰乱了课堂的正常秩序。
学生的创意没有全部体现。
有多少学生在这节课中是真正有效地学到了相关知识呢? 2.王老师对课堂中生成的研究问题还不能做到较好地掌控。
在课堂中,当有学生提出一些柱子由于厚度增加,其抗弯曲能力也随之增加时,教师自己没有很好地思考,从而让学生形成错误概念。
教师应抓住这个时机,让学生思考。
3.王老师今天上课有些紧张,导致在课堂教学时,没有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实验的能力,这也是一个缺憾。
应该说六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有自己设计实验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应努力让学生自己去设计。
不管怎样,教学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可能永远会留下遗憾,我想“让学生喜欢科学”,这是王老师最大的追求!篇三:认识图形评课稿
《认识图形》评课稿
主评人:蒋成
《认识图形》是人教版新教材一年级下册中的一块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和球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课。
它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感知到“面在体上,面由体生”的思想。
本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比较等初步认识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几个平面图形的最表面的特征,使学生能准确分辨并说出每个平面图
形的名称,它的难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
老师在设计上以“感知——操作——巩固——应用”为主线,突出数学思想的渗透,注重数学方法的指导,关注学生的认知需求,营造了“互动、主动、灵动”的数学课堂。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关注认知基础、轻松驾驭课堂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需求。
要以形象、直观、具体、生动的材料为载体,帮助学生学习。
本堂课老师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说一说“老师手上的物体是什么体”“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不同?”,这是复习,同时又是了解学生的认知,更是为后续教学服务的。
二、突出数学思考,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课的教学归根结底是数学素养的培养。
虽然本堂课的参与者还只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但老师在课中却十分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培养,表现在(1)如何将面描到纸上?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出现了“印”、“描线”、“描点”、“折”、“量”等多种方法;(2)在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名称与基本特征后,提问:“上面的图形与下面的图形有什么不同?”此处引导学生进行了“比较”、“归纳”。
从而让学生主动地讲出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使学生的认识由“口头”上升为“思想”上的认识。
三、有效设计问题,感受数学魅力。
本堂课无论是课中的习题还是巩固练习,都能紧扣教学内容、符合低段学生心理需求,同时又将触角伸向周边的学科,实现数学学科和科学学科的有机整合。
如在学生认识了基本的平面图形以后。
老师出示的各类安全标志,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含义再讲:图形的名称等。
这是学科整合的良好体现。
本堂课值得探讨的方面有:(1)在学生画出了各类不同的图形后,教师对作品作了展示,此时可否让学生将作品分分类,这样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同时又能渗透分类的思想,进一步突破“长方形、正方体(形)”异同点比较的这一难点。
(2)教师的语言技巧。
如评价的有效性、提问指向的明确性等。
在课中老师曾提问:“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正方形?”等,学生的回答各异:如正的、方的、方方正正的??此时,教师的评价如果能够有所侧重,有意识地将比较本质的词句再说一说,可能会更助于学生认识图形,以及学习用科学的数学术语描述的意识。
又如课的结尾处,要求学生涂一涂时,教师的要求是“选一个涂一涂”而学生的操作中是“选一类涂一涂”,这需要更准确的语言引导。
篇四:图形的旋转评课稿
《图形的旋转》评课稿
神木第六小学李海霞
《图形的旋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
之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本课
学习的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延伸,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图形的
旋转,意在通过欣赏、探索、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到
简单图形变成复杂图形的过程,理解旋转的中心点,进一步发展
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图形变换奠定基础。
本堂课刘老师以学生的认识水平为出发点,通过创设生动、
有趣的学习情境,开展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系列活动,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去想,去说,去做,使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
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上课伊始,
刘老师用课件为学生展示了一组不停地旋转着的
物体,精美的画面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接着课件演示了时
针在钟面上的运动,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旋转的方向和角度。
然后课件展示了一组通过旋转得到的精美图案,同时提出问题:“观察这些图案,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设计,极大的吸引了
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很自然的就
将学生带入新课中。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把一个简单图形旋转成复杂图形的过程本身就是复杂的,学
生的获取不会一蹴而就。
刘老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数学活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
首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旋转而来的?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旋转的?然后突出两个重点图,在小组内阐述自己的观点,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在小组内演示旋转的过
程。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
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在学生经历了看一看,说一说的过程后,如何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呢?刘老师为学生每桌准备了一组四分之一圆,一组直角三角形,一张带格子的纸和一枚图钉,让学生凭自己的喜爱任选一组在格子纸上具体演示四分之一圆,或三角形是怎样旋转成复杂图形的过程。
在活动过程中,刘老师深入到小组中去,引导有困难的学生理解旋转的“角度”和“方向”。
在展示交流环节,王老师始终处于引导者的地位,激励学生汇报出多种旋转方法。
然后结合学生的感悟,播放多媒体课件,明晰顺时针旋转90°这种方法的完整过程,并以课堂小结的形式总结出旋转的三要素及规律。
这部分的设计不仅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而且在学生不断的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技能,而且发展了自己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取了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三、开拓视野,大胆创造
学生经过了欣赏—模仿制作—欣赏的活动过程,肯定会萌发
出创造的火花。
这时刘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制一个基本图形,并通过旋转基本图形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刘老师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
对孩子们的制作方法,只要合理,刘老师都给予肯定;对孩子们创造出的图案,只要正确,都给以展示。
这一做法使孩子们都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
信心。
成功不等于完美,本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
刘老师在给学生
分组的时候考虑不够充分,有一个小组由于没有优等生的带领,小组合作学习时显得有些吃力。
总而言之,刘老师的这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以数学活动为主线,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教材的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意识的进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训练,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了数学的美,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是一堂成功的数学课。
篇五:《商的变化规律》评课稿《商的变化规律》评课稿
首先先感谢教育局和教师培训中心对我们新教师的大力培养,能给我这次机会,来到津南实验小学听刘楠老师讲的这节课,听完这节课后我感触很多,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刘楠老师首先以积的变化规律为练习引入新课,以旧引新,引出商的变化规律这节课,
而本节课又为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形式做了铺垫,体现了知识的整体性,设计上符合学生们的认知规律。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商的变化规律的三个规律的呈现方式教师都有意识地做了调整,第一个规律,出示除法算式,学生计算交流,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从上到下观察得出一个规律,从下到上观察又得出一个结论,并让学生归纳总结成一句话,对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是一个提升,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了这部分知识,并渗透了简约的数学思想。
在教学第二个规律是,由学生观察后直接得出结论,到第三个规律,是由学生自己出题,自己计算观察,自己发现规律,体现了教师由扶到放的过程,真正做到了学生自主学习,体现了主体性课堂的原则。
最后的练习环节设计的相当用心,尤其最后我的傻徒弟环节,更是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发挥到极致,不要怕孩子们出错的地方,要让孩子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并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教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刘楠老师就做到了这点,他不仅仅是引导学生们学习新知识,而是时刻把简约和抓不变看变化的数学思想时刻都渗透到教学当中去。
我觉得本节课刘楠老师无论是从设计到实施都做的相当出色,这是我应当向他学习的地方,完美中呢也有一些小瑕疵,这也是我们新教师都有的通病吧,例如,要培养自己的倾听意识,新教师经常性的只顾着按照自己设计的环节进行下去,而忽视了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并做好及时评价,多元评价,要给孩子引导,
如本节课第三个环节,为了引出商不变的变化规律,教师让学生说出的书等于4的算式,学生马上说出了一个560÷160=4,这时教师可以加以引导:有没有数比较小的式子,或者在提问的时候就可以给予明确的问题:谁能说出50以内的得数等于4的式子,给予学生明确的引导。
本节课中刘楠老师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实施过程真正做到一个教师该做的,听过这节课后,我的感受良多,我想,课堂教学是一门高深而又有趣的学问,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和学生一起,探索这门学问,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互相学到知识,获得提升。
最后感谢教育局和教师培训中心给予我们新教师的大力培养,我们每一名新教师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在每个岗上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