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组织行为学中的人际关系
《组织行为学》作业答案
《组织行为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组织行为学作业1ﻫ一、案例分析(50分)王安电脑公司ﻫ思考题:1、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哪一种?ﻫ2、如果用M=E*V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那么请你指出这个模型中什么是目标、变量和关系。
ﻫ答:(1)从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目光远大,办事果断,懂得人才开发的重要,充分重视人的作用。
对于人的使用,自始至终充满尊重、理解和信赖。
王安认为,公司是人组成的,能不能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将关系到公司的成败。
平日里,王安从不插手一个具体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只是在他认为非要他管不可的时候,他才露面。
而且公司内部每一个员工的意见他都爱听。
公司很少解雇员工,他以最大努力发挥公司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自我实现人性的假设”。
此假设认为:第一、工作可以成为满意的源泉;第二、人们在实现他们所承诺的目标任务时,会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第三、对目标、任务的承诺取决于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后能得到的报偿的大小;第四、在适当条件下,一般的人不但懂得接受,而且懂得去寻求负有职责的工作;第五、在解决组织问题时,大多数人具有运用相对而言的高度想象力、机智和创造性的能力。
(2)如果用M=E*V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那么这个模型中目标是自我实现、变量是王安和员工,关系是尊重、理解和信赖。
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M=V.E)M代表激发力量的高低,是指动机的强度,即调动一个人积极性,激发其内在潜力的强度。
它表明人们为达到设置的目标而努力的程度。
V代表效价,是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即一个人对某一结果偏爱的强度。
(—1≤V≤1)。
E代表期望值,是指采取某种行为可能导致的绩效和满足需要的概率。
即采取某种行为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
(0≤E≤1)。
二、案例分析(50分)研究所里来了个老费ﻫ思考题:1、请用个性理论分析老费、老鲍和季老的个性特征。
组织行为学第七次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B )A.非正式群体B.正式群体C.小群体D.参照群体2.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A )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A.同质群体B.异质群体C.混合群体D.简单群体3.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B )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A.同质群体B.异质群体C.混合群体D.简单群体4.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是:(A. )A.冲突B.竞争C.合作D.对抗5.当与双方利益都有重大关系时.当你的目标是向他人学习时.需要集思广益时.需要依赖他人时.出于感情关系的考虑时,处理冲突的方式是(B )A.强制B.开诚合作C.妥协D.回避6.每一成员在群体中都表现出自己特定的行为模式,我们称之为(B )。
A.模式B.角色C.地位D.规范二、多项选择题1.人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的需要和满足有(ABCD )A.安全需要B.情感需要C.尊重和认同需要D.完成任务的需要E.实现组织目标的需要2.同质结构的群体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条件是(ACD)A.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B.完成复杂的工作C.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密切配合D.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E.一个工作群体的成员从事连锁性的工作3.异质结构群体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条件是(BDE )A.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B.完成复杂的工作C.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密切配合D.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E.当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4.群体决策的方式有(ABCDE )A.缺少反应B.独裁原则C.少数原则D.多数原则E.完全一致原则5.按人际关系的结构分,人际关系的类型有(ABCD )A.经济关系B.亲缘关系C.政治关系D.法律关系E.伦理关系6.按人际关系形成的纽带分,人际关系的类型有(ACE )A.亲缘关系B.夫妻关系C.地缘关系D.老乡关系E.业缘关系7、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是(ABCDE)A、社会性增强,自然性减弱B.自主性增强,依附性减弱C.平等性增强,等级性减弱D.开放性增强,封闭性减弱E.合作性增强,分散性减弱8、人际交往的原则是(ABCD)A.互利原则B.平等原则C.信用原则D.相容原则E.自主原则9、信息沟通中的障碍有( ABCDE)A.语言障碍,产生理解差异B.环节过多,引起信息损耗C.信息沟通中的偏见.猜疑.威胁和恐惧,妨碍沟通D.地位差异,妨碍交流E.信息表达不清,沟通要求不明,渠道不畅,影响沟通10.按沟通的组织系统分,沟通可分为(AB)A.正式沟通B.非正式沟通C.上行沟通D.下行沟通E.横向交叉的沟通11.按沟通的方法分,沟通可分为( ABCA.口头沟通B.书面沟通C.非语言的信息沟通D.下行沟通横向交叉的沟通三、问答题1、内聚力有何作用?群体内聚力在群体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1)满意感。
作业—组织行为学中的人际关系
组织行为学中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
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搞好人际关系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我们要掌握这种人际交往的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
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中国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同时可以看出一般人在新环境中比较拘束,适应较慢。
在异性和非同龄人面前会有所紧张,不够大胆,不主动交往,甚至有少数同学有自闭心理。
人际交往能力和方法的欠缺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因之一。
不少大学生缺乏交往的经验。
他们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人,可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交友的愿望强烈,然而总感到没有机会,想表现自己却不能如愿。
这些情况阻碍了他们和他人交往的顺利进行。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加强这种人际交往能力呢?人际交往的核心部分,一是合作,二是沟通。
培养交往能力首先要有积极的心态,理解他人,关心他人,日常交往活动中,要主动与他人交往,不要消极回避,要敢于接触,尤其是要敢于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人,而且还要不怕出身、相貌、经历,不要因故意封闭自己。
其次要注意社交礼仪,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再次要善于去做,大胆走出校门,在实践中把握人际交往中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要以诚交友,以诚办事,真诚才能换来与别人的合作和沟通。
组织行为学-群体行为与管理(三)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组织行为学-群体行为与管理(三)(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人际关系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政治法律关系B 血缘心理关系C 经济生产关系D 道德**关系分值: 1答案:C[解析] 人际关系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们之间的经济、政治、法律、道德、**、血缘、心理等等关系。
其中经济生产关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
2.人际心理关系的重要特点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以人们的直接的感情相互作用为基础而产生形成的B 以人们的直接的血缘为纽带作基础而产生形成的C 以人们的**道德观念为基础而产生形成的D 以人们的政治法律观念为基础而形成的分值: 1答案:A[解析] 人际关系、人际心理关系的重要特点在于它是以人们的直接的感情的相互作用为基础而产生和形成的。
3.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人们之间的______SSS_SINGLE_SELA 合作关系B 工作关系C 交往关系D 心理关系分值: 1答案:D[解析]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关系。
作为组织行为学研究对象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人们之间的心理关系,特别是组织成员之间的心理关系。
4.群体凝聚力的基础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共同的目标B 同质群体C 良好的人际关系D 同样的价值观分值: 1答案:C[解析] 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对组织的工作绩效和员工满意度都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群体凝聚力的基础。
其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证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
第三,它还影响员工的自我发展。
5.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取决于报酬及相应的成本,人们寻求报酬大于成本的行为关系,回避成本大于报酬的行为关系,持这种观点的理论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人际关系理论B 人际反应特质理论C 社会交换理论D 社会比较理论分值: 1答案:C[解析]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取决于报酬及相应的成本,人们寻求报酬大于成本的行为关系,回避成本大于报酬的行为关系。
组织行为学作业
案例分析一、爱通公司里的员工关系明娟不再和阿苏说话了.自从明娟第一天到爱通公司上班,她就注意到了阿苏,阿苏总是表现得冷漠疏远。
开始,她认为阿苏是憎恨她的工商管理项士学位,她在公司的快速提升,或者是她的雄心壮志。
但是,明娟决心同办公室里的每一位同事都处好关系,因此她邀请他出去吃午饭,一有可能就表扬他的工作,甚至还同他的儿子保持联络。
但随着中西部地区营销主管的任命,所有这一切都结束了.明娟一直盯着这个职位,并认为自己有很大的可能得到这个职位。
她同与她同一级别的另三位管理人员竞争这个职位。
阿苏不在竞争者之列,因为他没有研究生文凭,但是阿苏的意见被认为在高层有很大的影响力。
明娟的资历比其他的竞争者要浅,但是她的部门现在已成为公司的核心部门,而且高层管理多次对她进行褒奖。
她相信,若阿苏好好推荐的话,她能得到这个职位。
但马德最后得到了提升去了陕西,明娟十分失望。
她未能得到提升就够糟的了,使她无法忍受的是选中的竟然是马德.她和阿苏曾戏称马德为:“讨厌先生",因为他们都受不了马德的狂妄自大。
明娟觉得马德的中选对自己来说是一个侮辱,这使她对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进行了反思。
当传言证实了她的猜测:阿苏对决策的作出施加了重大影响之后,她决定把她同阿苏的接触降低到最低限度。
办公室里的关系冷了下来,持续了一个多月,阿苏也很快就放弃了试图同明娟修复关系的行动,他们之间开始互不交流,仅用不署名的小便条进行交流。
最后,他们的顶头上司威恩无法再忍受这种冷战气氛,把他们两人召集到一起开了一个会,“我们要呆在这,直到你们重新成为朋友为止。
”威恩说道,“至少我要知道你们究竟有什么别扭.”明娟开始不承认,她否认她同阿苏之间的关系有任何变化。
后来她看到威恩是严肃认真、誓不罢休的,只得说道:“阿苏似乎更喜欢和马德打交道。
”阿苏惊讶地张大了嘴,吭哧了半天,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威恩告诉明娟:“部分是由于阿苏的功劳,马德被安全的踢走了,而且以后你们谁也不用再想法对付他了。
《组织行为学》--理论
1人际关系学说:(人群关系理论)(9)主要论点:生产效率不仅受物理和生理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相对于传统的科学管理人际学说的新观点:1)员工是“社会人“人不是单纯地追求金钱收入和物质条件的满足,还具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
2)企业的领导者应注重通过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来激发“士气“,提高生产率梅约理论认为,生产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情绪即“士气“而士气又取决与工人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取决于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
2.影响知觉的因素:1)客观因素: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对比、刺激物的活动性、刺激物的新颖性、刺激物的重复。
2)主观因素:过去学习的经验、定势效应、暗示、从众心理、动机与需要、情绪、注意、思维品质等。
3归因理论(45)归因理论是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
人们用它来解释、控制和预测相关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
因而也称“认知理论”。
❖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有:第一,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素关系。
包括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
第二,社会推论问题。
根据人们的行为及其结果,来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素质、个性差异作出合理的推论。
第三,行为的期望与预测。
根据过去的典型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在某种条件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可能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B.Weiner)1974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现实中,一般人对行为的成功内在:能力与努力或者失败进行分析时常作四种归因:外在:任务难度与机遇一是个人努力程度大小;二是个人能力大小;三是任务(事业)难度大小;四是机遇状况的好坏。
归因原理在激发成就动机、促进继续努力的行为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4.气质的类型、理论及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51-54)气质类型1、多血质——活泼型2、胆汁质——不可抑制型3、粘液质——安静型4、抑郁质——弱型1)多血质(活泼型)(性情活跃,动作灵敏)(1)强平衡,高灵活。
(2)敏捷好动,易适应环境。
人际关系与组织行为的理论
人际关系与组织行为的理论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人类在组织内的行为和互动的学科,它主要关注组织管理、组织内部的决策制定、员工满意度、领导和成员的行为、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等方面,是一个与管理学和心理学有关的学科。
而人际关系则是组织行为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相关的组织问题。
人际关系和组织行为的理论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本文将分别从人际关系和组织行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理论是指在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因为相互依赖而发展出来的关系。
而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梅奥的人类关系学说。
人类关系学说提出了“人在组织内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自我满意感,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不仅仅是金钱上的回报。
”这一论点在HR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
另外,人际关系理论提出了“依恋和归属”的概念,这两个概念也是现代组织中管理员工的重要依据。
在现代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相当复杂,在组织内部的人与人之间需要不断建立、发展、修复或结束相互关系。
因此,针对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本质上的因素,例如员工需求、组织文化、传统和习俗等,以此为基础来优化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
此外,还需要加强员工的沟通技能,加强组织内部的交流与互动,以便在团队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组织行为理论组织行为理论则是指在一个组织中,人与人之间因为组织的管理和组织的环境而产生的相互影响。
而在组织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有领导角色、组织文化和行为预期等。
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理论X和Y。
学术界纷纷认为利用理论X的管理模式已经过时,现代管理需要采用理论Y的管理模式来培养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自我激励和工作表现。
在现代组织中,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员工和团队的管理,包括激励、沟通、培训和反馈等。
针对这些管理问题,现代组织行为、组织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给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法和解决方案。
例如,在员工激励方面,员工需求理论,奖励和惩罚机制是最常用的方法;在员工培训方面,教育和培训、实习经验、桥接程序和新员工导师制度等都是常见的员工培训方法;在反馈方面,管理人员需要及时评估员工的表现,帮助员工改进工作效率或进一步优化移动端。
作业及答案组织行为学
九三专修学校会计、物流1012班、会计091、国贸1012班组织行为学作业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 B )。
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B.霍桑试验C.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2.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 B )。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测验法3.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B )。
A.气质B.个性C.能力D.性格4.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A )。
A.气质B.能力C.个性D.性格5.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B )。
A.自我B.本我C.超我6.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 D )。
A.荣格B.阿德勒C.麦迪D.弗洛依德7.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 C )。
A.能力低下B.一般能力C.天才D.才能8.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 C )。
A.理智型B.情绪型C.意志型D.中间型9.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B )。
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定型效应10.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 B )。
A.梅奥B.马斯洛C.赫兹伯格D.泰罗11.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B )。
A.马斯洛B.赫兹伯格C.麦克利兰D.波特12.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 A )。
A.尊重需要B.交往需要C.安全需要D.生理需要13.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C )。
A.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B.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通常都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C.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D.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而激励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14.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C )。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库+答案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领导权威有两个特点,一是持久性,二是()。
A、短期性B、外在性C、系统性D、内在性正确答案:D2、当人们发现所说的话不够明确,或者说写出的句子难以理解时•,自己对其做出调整,这种反馈称为()。
A、自我反馈B、模糊反馈C、正反馈D、外来反馈正确答案:A3、沟通是一个()、互动的反馈和理解过程。
A、双向的B、传递的C、单向的D、语言的正确答案:A4、团队设计因素是指可以实行()的团队特征。
A、管理控制B、组织情景设计C、监控培训D、团队效能正确答案:A5、中国台湾学者()等人在家长式领导理论建构与传播上影响甚大。
A、张世尧B、王宗明C、李萍D、郑伯勋正确答案:D6、()是指组织内的各成员通过学习组织的新知识和新概念,将其转换为自身的隐性知识,并完成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即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
A、内在化B、外在化C、社会化D、合并正确答案:A7、学习型组织是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且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A、合作的B、有机的C、复杂的D、网络的正确答案:B8、为测试不同领导风格,费德勒专门设计了1PC问卷,该1PC问卷由多少组对照形容词构成。
()A、17B、16C、14D、18正确答案:B9、下列描述不属于人格具有的特征的是()。
A、稳定性B、独特性C、统合性D、变化性正确答案:D10、双因素理论值得我们借鉴,但必须结合中国特殊的()。
A^国情B、社会C、实际正确答案:AIK莉莲•吉尔布莱斯的《管理心理学》中强调工人的()与需求是运用科学管理的前提。
A、共性B、积极性C、个性D、欲望正确答案:C12、沟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发送者(信息源)、接收者(听众)、编码和解码、目标(目的)等()大要素。
A、六B、七C、十D、九正确答案:D13、()是指员工对工作有兴趣和好感,才会付出更多努力,产生组织公民行为,如果工作过于常规化,缺乏吸引力,会降低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组织行为学4人际关系
组织行为学4人际关系在当今复杂多变的职场环境中,人际关系成为了影响个人和组织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组织行为学中的人际关系研究,旨在揭示人们在工作场所中的相互作用和交往模式,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人际关系管理来提升工作满意度、团队合作和组织效率。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减少工作中的冲突和误解,提高信息流通的效率,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当员工之间建立了信任、尊重和支持的关系时,他们更愿意分享知识和经验,共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创新和创造力的发挥。
从个体层面来看,人际关系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发展。
一个与同事和上级关系融洽的员工,往往能够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更容易应对工作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满意度。
此外,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为个人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例如通过内部推荐获得晋升或者参与重要项目。
在团队层面,人际关系是团队协作和绩效的关键。
一个和谐的团队能够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团队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合作能够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执行的效率,使团队能够更快地适应变化和应对挑战。
相反,如果团队内部存在人际关系紧张、冲突不断的情况,那么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将会受到严重削弱,影响团队目标的实现。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个人的性格特点。
性格开朗、乐观、善于沟通的人往往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而性格内向、孤僻、固执的人可能在人际交往中面临更多的困难。
其次是沟通能力。
有效的沟通是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清晰、准确、及时的沟通能够避免误解和冲突,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再者是价值观和工作态度。
具有相似价值观和积极工作态度的人更容易相互认同和合作。
组织文化和领导风格也对人际关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开放、包容、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能够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一个保守、封闭、等级森严的组织文化则可能限制人际关系的发展。
领导风格同样重要,民主型的领导能够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员工的个性和需求,从而营造出良好的人际氛围;而专制型的领导可能导致员工的不满和抵触情绪,破坏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与沟通风格组织行为学
父母、成人、儿童这三种“自我状态”之间的平衡
❖ 三种“自我状态”之间的平衡,在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有的人具有很强的批评的父母状态——他们被看作有权威性,但不体谅别人。 有的人成人状态较强——他们就比较有逻辑性和理性,但缺少自由儿童状态所具有的幽默。
❖ 裴尔内认为,我们在某一特殊时刻,或多或少地会受到某一种自我状态的控制。所以,个体有 可能在不同时候暂时性的表现为批评的父母状态,或自由的儿童状态,但不会在同一时刻中出 现两种不同的状态。
❖ 更为普遍的反应是反抗的儿童状态——“他认为他是谁呀?”(这是在经过了非常短暂的“我做 错了什么?”的想法之后,最常发生的)。
TA交往方式的说明
在平行的交互作用中,发起者的自我状态成功地与对方相适宜的自我状态相连接,并从对 方那里引出相适宜的反应。
这些经验包括从爱的经验,到强制性的规则和约束的经验,以及制订标准的经验。
——这些经验内容形成“父母状态”。
2.“儿童状态”。 我们的记忆中也记录了自己对父母行为的反应,也就是孩子对父母的行为的感受,包括
像罪恶感、快乐、反抗等,——这些内容构成“儿童状态”。 3.“成人状态”
最后,大约从10个月开始,婴儿发展出独立性的对周围世界探索和试验的能力,在父母 的“教育”和儿童的“感受”之外,这时又形成了——“成人状态”的信息加工功能。
(AW) 我想人们待我 亲密和私人化
控制 容纳
图 中美人际关系倾向特征比较
情谊
主动容纳
16 14 12 10
8 6 4 2 0
被动容纳
中国 美国标准
主动控制
被动控制
被动期待 主动争取
主动情谊 被动情谊
交互不相容(reciprocal)
组织行为学简答题
1.简述人际关系的作用。
思路: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对组织工作绩效和员工满意度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群体凝聚力的基础。
一个部门或组织的人际关系协调融洽,必然使这个单位的凝聚力提高,从而增强群体士气,提高劳动积极性。
反之,如果一个群体的人际关系差,关系紧张,就会削弱群体凝聚力,降低工作效率。
(2)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证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
(3)人际关系影响员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2.组织结构的优化、合理化思路:组织结构指组织里个人和团队的工作、责任、权力分配的正式结构。
(1)组织目标设置的合理化。
组织目标的设置应该符合一下特征:一致性、协调性、适应性、可行性、可操作性、认知度、实现度。
(2)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设置的合理化。
(3)权责体系设置的合理化。
(4)组织结构功能优化。
(5)遵循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目标原则、集权与分权原则、精简高效原则、信息畅通原则、责权利相统一原则、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结合原则、执行与监督相分离原则、稳定性与适应性原则)。
(6)组织领导结构的合理性(知识、智能、年龄、专业、能力结构)。
(7)组织部门的合理化。
3.什么是群体凝聚力?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思路: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接纳,同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也就是一个群体对于它的组成成员在内的吸引力。
影响因素:(1)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或成员的共同性;(2)加入群体的难度;(3)群体规模;(4)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5)以前的成功经验;(6)外部威胁;(7)有效的情绪认同;(8)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9)群体的领导方式。
4.如何提高工作满意度?(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思路:(1)公平报酬。
(2)改善监管质量。
(3)分散组织职权。
(4)使员工的工作与他们的兴趣一致。
(5)安排心理挑战性的工作。
(6)提供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7)营造融洽和谐的同事关系氛围。
5.人际关系应当遵循什么原则?如何改善人际关系?思路:原则:(1)平等原则;(2)互利原则,这里的互利包括物质互利、精神互利、物质精神互利三个方面的内容; (3)信用原则;(4)相容原则;(5)尊重原则;(6)真诚信用原则;(7)宽厚包容原则等。
人际关系和组织行为学
人际关系和组织行为学一、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互动和交流的过程。
它是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则是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1. 了解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需要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价值观,有助于提高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更容易与人交往并建立良好的关系。
2. 与人沟通与人沟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沟通的方式很多,如语言表达、身体语言、文字沟通等。
在沟通中,要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尽可能做到听取和回答问题,以达到双方交流、理解和沟通的目的。
3. 建立信任在人际关系中,建立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要做到言行一致,有责任感和诚实守信。
通过自己的言行去获得别人的信任,进而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
4. 处理冲突在人际交往中,冲突是难以避免的。
正确处理冲突能让人际关系更加稳定。
在处理冲突时,要首先保持冷静、保持客观,了解事实并挖掘问题的根源。
然后尝试寻找解决方案,寻求妥协,以达到和谐的目的。
二、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个人、团队和组织的行为和决策的学问。
它涉及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团队与人际关系、组织文化和结构等多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内容:1. 个体行为组织中的个体行为涉及到员工的心理和行为。
个体行为包括工作动机、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职业发展等方面。
组织需要了解员工的个体行为,以提高组织的绩效。
2. 团队与人际关系组织的团队与人际关系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内容。
团队要做到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合作、互相尊重,以达到团队绩效的最大化。
3. 组织文化与结构组织文化和结构对组织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组织文化是组织的价值体系、观念和信仰,而组织结构则包括组织的层次结构、权利结构、沟通结构等。
了解组织文化和结构,对于组织发展和绩效改善非常重要。
4. 决策与管理决策和管理是组织中最基本的职能之一。
正确合理的决策和管理可使团队和组织发展和壮大,提高组织的绩效。
组织行为学作业
1、有效的管理者就是成功的管理者?答:这种说法不正确。
答:1、有效的管理者:根据他们工作绩效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他们下属的满意程度和承诺程度来界定;成功的管理者:根据他们在组织中的晋升速度来衡量.2、管理者把时间花费在四种活动上:传统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政治和社会交往。
两者所关注的工作重点大相径庭.有效的管理者:沟通所占比例最大,政治和社交时间占比例最小.成功的管理者:政治和社交时间比例最大,人力资源管理所占比例最小.(启示:政治和社会技能对于管理者谋求组织内部的晋升起着重要作用。
)2、如果你知道一名员工有如下特点:外向型、低马基雅维利主义、低自尊、A型人格,你对他在工作中得行为预测是怎么样的?答:1、外控型:认为自己是被外界力量所左右的,外界的力量如运气和机会控制着自己的命运.如果这名员工的外控得分比较高,那么他对工作不满意,缺勤率高,对工作环境更疏远,工作投入度低,不会改变自己迎合组织。
2、低马基雅维里主义:说明这名员工行为更愿意被别人操纵,赢得利益很少,容易被别人说服。
3、低自尊:(1)员工选择工作时更倾向于传统性工作;(2)更容易受外界影响;(3)希望从别人那里获得积极评估;寻求他人的认同;按照自己尊敬人的信念和行为从事;(4)更注重取悦他人,该员工很少站在不受欢迎立场上。
4、A型人格:(1)运动、走路和吃饭的节奏很快;(2)对很多事情的进展速度的要求很高,力争尽快做完;(3)总是试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4)无法处理休闲时光;(5)专注数字,他们的成功是以每件事中自己获益多少来衡量的.3、请谈谈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怎样合理运用知觉理论对组织中的员工进行认识和评价?一,管理者在对员工评价时要从全面、客观、变化的发展中考察员工,最终获得正确的人际知觉。
管理者既不能先入为主,也不能不看过去,只看现在,应该以联系发展的态度感知事物,把对候选人的每一次感知,都当做自己认知事物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避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国开作业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本章测试48参考(含答案)
题目: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 )。
选项A:正式群体
选项B:非正式群体
选项C:小群体
选项D:参照群体
答案:正式群体
题目: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 )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选项A:同质群体
选项B:混合群体
选项C:异质群体
选项D:简单群体
答案:同质群体
题目: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 )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选项A:同质群体
选项B:异质群体
选项C:混合群体
选项D:简单群体
答案:异质群体
题目: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都多的群体属于( )。
选项A:无序群体
选项B:人际群体
选项C:团队集体
选项D:任务群体
答案:团队集体
题目: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 )。
选项A:团队集体
选项B:人际群体
选项C:无序群体
选项D:任务群体
答案:任务群体
题目:维护角色多而任务角色少的群体属于( )。
选项A:团队集体
选项B:任务群体
选项C:人际群体
选项D:无序群体
答案:人际群体。
组织行为学中的人际关系研究
组织行为学中的人际关系研究人类社会是一种高度复杂的交互网络,因此,在组织行为学中研究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工作场所中占据着关键地位,对于组织的成功和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组织行为学中人际关系的研究,并探讨一些影响人际关系发展的关键因素。
理论研究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生活和工作中相互关系的一种集中反映。
它涵盖了许多方面,例如沟通、信任、合作、竞争和冲突等。
在组织行为学中,人际关系已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
人际关系的理论框架有许多,其中最知名的是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权力相关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基于相互利益和奖惩机制的。
当一个人为其他人提供资源或支持时,他有望在未来得到回报。
社会认同理论则关注人们在群体中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这对于组织中的员工激励和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权力相关理论则研究权力的来源、类型以及影响力的形成过程。
这些理论为组织行为学家提供了研究人际关系的基础。
实践研究在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在进行人际关系研究时,我们需要考虑到个体的特点、组织结构和环境等因素。
下面是一些影响人际关系发展的关键因素:1.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对人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例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文化观念对于团队合作和群体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同的作用。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可以更好地引导组织中的员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领导风格领导风格对于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积极的领导风格可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工作,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相反,消极或者独裁的领导风格容易引起员工的不满和反感,使得人际关系恶化。
3.目标一致性在组织中使用共同的目标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每一个组织成员都应该知道自己的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一致性程度,并且能够为实现共同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4.相互信任信任是人际关系发展的基础。
在组织中,员工之间应该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相互支持和帮助。
第六章 交往活动与人际关系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2.沟通的方式
人类的沟通方式可以大致分为两种,即语言和非语言方式,两种不同方式
在沟通中各有不同的作用。
(1)沟通的语言方式
方式
口头
面谈 普通电话 开会 讲演 联网电话 闭路电视
书面
信函 报告备忘 电报 传真 手册 布告 网络信息
表6—2沟通的语言方式及特点举例
特点
易获得 低成本 高速度 直接性 受关注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三、人际关系的测量
1.社会测量法
社会测量法(method of social measurement)的作用,是测定个体在人际交往 过程中的相互情感取向。莫里诺(J. L. Moreno)1934年创立了这种方法, 经过许多社会心理学家的探讨有所改进,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社会测量法的目的是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并予以数量化表示,对小 群体心理结构研究特别有效。该方法的优势在于:(1)涉及的变量是纯“ 社会性的”;(2)能评定个人在小群体内互动中的地位;(3)易于实施 ,且无需太多的经费支出;(4)研究结果可以具体应用;(5)可以唤起 被试的强烈兴趣与动机;(6)对诸如偏见、士气、社会地位、吸引与互斥 等概念,能以容易被接受的指数加以说明。
①观察情境中发生了什么。 ②考虑非语言行为和语言陈述的差异。 ③观察非语言信号的细微之处。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二、沟通的过程
1.沟通的模型 沟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不同的阶段构成。
图6—2 沟通过程模型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①信息源,即沟通的发起者,是沟通信息的来源。 ②编码,即信号源将信息的意义符号化,编成一定的文字等语言符号及其他形 式的符号。 ③信号,即编码后的信息符号,承载着信息的意义,它是沟通的媒介,是沟通活 动赖以进行的物质载 体。 ④通道,即传递信号的途径。 ⑤解码,解码同编码恰恰相反,是将符号化的信息还原为思想并理解其意义的 活动。 ⑥接收者,即信息发送的对象,是信息源的沟通对象。 ⑦反馈,即接收者把对信息的理解和态度返回给信息源,进行相互沟通与互动。
组织行为学+第九讲:群体人际关系与沟通
(三)人际关系在组织中的影响
人际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在人与人之间的沟 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这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不仅影响人们 的心理状态,而且对社会群体的社会实践有重大影响。
1.人际关系影响组织的氛围和凝聚力
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组织存在的基础,组织成员之 间沟通顺畅、感情融洽,组织活动就会积极、和睦,士气 高昂,组织目标也容易得到认同和实现。相反,人际关系 紧张、不协调,组织成员之间就会不信任、相互戒备,难 以沟通,组织就会涣散。
组织行为学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指群体中成员与成员、成员 与领导以及成员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交往关系。它反映了人们彼 此之间在思想感情上的距离和相互吸引或互相排斥的心理状态。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在其成员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所 谓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与行为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 用的过程。在交往过程中,成员之间实现着信息、感情和个人 特征的相互交流和行为上的相互作用。交往是人类社会所独具 的现象。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他选择一个先进班组与一个落后班组比较,A组是由12 人组成的小组。这个组在车间里生产情况是最好的。调查 显示其人际关系是:组内成员之间作了大量的肯定选择, 没有否定选择。得票最多的是班组组长和共青团小组长, 他们两个也彼此作了肯定的选择,这表明组内领导受到成 员的爱戴,领导人之间合作也很愉快。
D组由13人组成。这个组生产指标一直很低,经常完不 成生产计划。调查其人际关系状况发现:
第九讲:群体人际关系与沟通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同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 系,这种关系经常受到各自的职务、心理特征的制约,并 伴随一定的心理体验和反应。这种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交往 和联系的状态,称为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这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不仅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而且对社会群体的社会实践具 有重大作用。
《组织行为学》三次作业参考答案
《组织行为学》第一次作业第 1 大题单选题0分1 . (3分)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
1 .观察法2 .调查法3 .实验法正确答案:22 . (3分)气质被定义为是一种(.)。
1 ...心理活动动力性特点2 .外表展现出来的特性3 .内心展现的特性正确答案:13 . (3分)弗洛伊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1 .自我2 .本我3 .超我正确答案:2第 2 大题多选题0分1 . (3分)组织行为学是一门渗透()的学科1 .边缘性2 .综合性3 .两重性4 .实用性正确答案:1,2,3,42 . (3分)量表可以分为()类型。
1 .名称量表2 .3 .等距量表4 .比率量表正确答案:1,2,3,43 . (3分)构成组织的要素可以分为(.)两类。
1 .主观要素2 ..客观要素3 .有形要素4 .正确答案:3,44 . (3分)弗洛伊德个性的成分分为()三个部分。
1 .本我2 .自我3 .无我4 .超我正确答案:1,2,45 . (3分)性格应用要遵循()原则。
1 .性格顺应2 .性格互补3 .性格相对4 .性格差异正确答案:1,26 . (3分)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受(.)主客观因素制约。
1 .社会因素2 .个性因素3 .态度系统因素4 .人为环境因素正确答案:1,2,37 . (3分)情绪可分为()等基本形式。
1 .心境2 .激情3 .应激4 .热情正确答案:1,2,3,4第 3 大题0分1 . (5分).何谓人本管理模式?参考答案或提示:“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即人本管理模式,泛指在管理的一切活动中,始终把人放在中心位置。
2 . (5分).如何进行情感的培养?参考答案或提示:.情感的培养:1.培养高尚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通过多种途径,丰富人们的情感体验。
3.培养幽默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 . (5分)个体行为也带有普遍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或提示:个体行为也带有普遍特征,这些特征表现在:行为的自发性。
组织行为学人际关系
组织行为学人际关系1. 简介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个体在组织内的行为以及组织如何影响和塑造个体行为的学科。
而人际关系则是组织行为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人际关系在组织中的发展和维护对于组织的成功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组织行为学中的人际关系,包括定义、作用、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人际关系促进组织的成功。
2. 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关联、相互作用与交流。
在组织中,人际关系是指员工之间相互联系、沟通和互动的情况。
人际关系的发展和维护可以促进组织的凝聚力、团队效能和创新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冲突,从而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3. 人际关系的作用人际关系在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提高员工之间的合作效率。
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员工之间可以更好地共享信息、协调工作,减少工作中的误解和冲突。
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能够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工作质量,进而提高组织整体的工作效率。
3.2 增强组织凝聚力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加强员工与组织之间的联系和归属感,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和认同感。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通过互相信任、支持和帮助建立起更紧密的关系,使员工更加愿意为组织付出努力,从而促进组织凝聚力的形成。
3.3 促进组织创新能力人际关系对于组织的创新能力也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信息的流动性。
通过分享知识和经验,员工可以相互学习和启发,激发创新思维,帮助组织更好地适应变化和挑战。
4.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因素:4.1 个体特征个体的性格、价值观、情绪状态等特征会对人际关系产生影响。
例如,开放性、合作性高的个体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孤立、冲突倾向较大的个体则可能会破坏人际关系。
4.2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对人际关系的形成和维护有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中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
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搞好人际关系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我们要掌握这种人际交往的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
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中国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同时可以看出一般人在新环境中比较拘束,适应较慢。
在异性和非同龄人面前会有所紧张,不够大胆,不主动交往,甚至有少数同学有自闭心理。
人际交往能力和方法的欠缺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因之一。
不少大学生缺乏交往的经验。
他们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人,可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交友的愿望强烈,然而总感到没有机会,想表现自己却不能如愿。
这些情况阻碍了他们和他人交往的顺利进行。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加强这种人际交往能力呢?
人际交往的核心部分,一是合作,二是沟通。
培养交往能力首先要有积极的心态,理解他人,关心他人,日常交往活动中,要主动与他人交往,不要消极回避,要敢于接触,尤其是要敢于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人,而且还要不怕出身、相貌、经历,不要因故意封闭自己。
其次要注意社交礼仪,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再次要善于去做,大胆走出校门,在实践中把握人际交往中的各种方法和技巧。
要以诚交友,以诚办事,真诚才能换来与别人的合作和沟通。
另外,人际交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平等的原则:人际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才能有深厚的感情。
(2)相容的原则:即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
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不但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求同存异、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的完善自己。
(3)互利的原则:指交往双方的互惠互利。
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故有"来而不往、非理也"之说,只有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是不能长久的。
双方都要受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交往双方都要讲付出和奉献。
(4)信用的原则:交往离不开信用。
信用指一个人诚实、信守诺言。
古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现在有以诚实为本的原则,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要设法实现,以免失信于人。
(5)宽容的原则::在对非原则性问题不斤斤计较,能够以德报怨,宽容大度。
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
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又密切,不可必免产生矛盾。
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要克制忍让。
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
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最后,要更有效地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还要注意以下两个能力的提高:
(1)对环境的辨析能力。
要有效地达到社交目标,便要因应情势而作出相应的行为。
社交环境瞬息万变,交往的对象亦有不同的特质,要适应不同社交环境、人物,便要有精锐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对环境的辨析能力是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们如果能够对情境间的细微不同之处加以区分,往往更能掌握社交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合宜的行为,以适应不同性质、千变万化的环境。
(2)对别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
洞察别人的心理状态也是社交能力重要的一环。
一些人看到别人的行为时,不尝试去了解对方做事时的处境和感受,便马上从别人的行为去判断对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种重判断而轻了解的取向,是社交能力发展的一大障碍。
在生活中会发现越倾向性格道德判断的人,他们的社交能力便越差。
反之,越倾向作内心剖析的人,他们的社交能力也就越高。
大学生要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
社交中受欢迎、具有魅力的人,一定是掌握社交口才技巧的人。
懂得说话适时、适量、适度。
其次要培养人际融合能力。
融合于社会,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观念,勇敢地面对世界、接纳世界。
要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接纳现实,并有勇气和决心去消除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弘扬主旋律,尽一份当代大学生应尽的责任。
同时大学生要注意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创造自我,超越世俗的拘束而达到精神自由的高度;升华自我,守住生命的热情;沉思自我,伸展情志的深度与广度。
”大学生处在人生第二次断乳的时期,要特别注意人际关系的培养。
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心情愉悦,更为以后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商106
徐伟
100400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