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对日本出口贸易的市场势力分析
2023年1-8月中国对日纺织服装出口情况分析

2022年1-8月中国对日纺织服装出口情况分析据中国海关统计,8月,我纺织服装对日出口26.6亿美元,同比下降2.83%。
其中,纺织品出口4.3亿美元,同比下降3.61%;服装出口22.3亿美元,同比下降2.68%。
1-8月,我纺织服装对日出口169亿美元,同比下降0.5%,较全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速低14.5个百分点。
其中,纺织品出口30亿美元,同比下降5%;服装出口139亿美元,同比增长0.55%。
出口主要特点如下:一、8月出口额再度下跌从月度出口看,对日出口在经受了一季度大起大落之后(2月增长16.68%,3月下降10.50%),从4月份开头出口逐步趋于稳定,连续四个月持续保持着小幅增长。
八月份,由于服装出口额降幅较多,带动对日纺织服装出口下降了2.83%。
二、8月棉布出口深度下跌8月份,我对日面料出口4705万美元,同比下降11%,较上月跌幅扩大了6.4个百分点。
其中,棉布出口量、值深度下跌。
棉布出口926万米,同比下降40%,出口998万美元,同比下降44%;化纤织物出口1505万米,1397万美元,量、值同比基本持平。
三、8月丝制梭织服装出口暴增8月份,我对日出口丝制梭织服装64万件(套),同比增长781%,出口额1419万美元,同比增长325%。
对比1-8月丝制梭织服装出口量111%的高速增长,消失了爆发性增长,预示着今后日本对丝制梭织服装需求量将大幅增长。
四、1-8月大类商品中制成品出口量降速快,平均价格增长大1-8月,制成品对日出口20亿美元,同比下降4.12%;出口量同比下降22.89%;平均单价1.33美元/每单位,同比增长25%。
其中,家用纺织品对日出口数量同比下降40%,降幅较大;出口平均价格增长达54%,是对日出口纺织服装中价格增长最快的商品;工业用纺织品量价同比保持增长,出口量增长9.53%,出口额1.11亿美元,增长13.22%,平均单价5.53美元/每单位,同比增长3.37%。
我国对欧盟、美国、东盟及日本四大市场出口情况分析

7月份我国对欧盟、美国、东盟及日本四大市场出口情况分析提示:2015年7月份我国对欧盟、美国、东盟及日本四大市场出口情况分析。
进入三季度,波动依然是欧盟市场的主旋律。
7月,我国对欧盟出口61.4亿美元,同比降幅再次扩大到17.4%。
其中纺织品和服装分别下降11.4%和18.5%。
1~7月,我国对欧盟累计出口299.1亿美元,下降10.8%,其中纺织品和服装分别下降8.3%和11.5%。
大类商品针织、梭织服装合计出口量下降11%。
导读:2015年7月份我国对欧盟、美国、东盟及日本四大市场出口情况分析。
进入三季度,波动依然是欧盟市场的主旋律。
7月,我国对欧盟出口61.4亿美元,同比降幅再次扩大到17.4%。
其中纺织品和服装分别下降11.4%和18.5%。
1~7月,我国对欧盟累计出口299.1亿美元,下降10.8%,其中纺织品和服装分别下降8.3%和11.5%。
大类商品针织、梭织服装合计出口量下降11%。
参考《中国纺织品市场发展分析与盈利空间预测报告(2015-2020)》对欧盟降幅再次扩大进入三季度,波动依然是欧盟市场的主旋律。
7月,我国对欧盟出口61.4亿美元,同比降幅再次扩大到17.4%。
其中纺织品和服装分别下降11.4%和18.5%。
1~7月,我国对欧盟累计出口299.1亿美元,下降10.8%,其中纺织品和服装分别下降8.3%和11.5%。
大类商品针织、梭织服装合计出口量下降11%。
对美国增速依然维稳在传统出口市场中,美国市场表现依然最为稳定。
7月,我国对美出口53.2亿美元,在其他市场表现不佳的情况下,我国对美出口依然保持了12.3%的增长。
其中纺织品和服装分别增长7.4%和13.6%。
1~7月对美累计出口264.8亿美元,增长9.5%,对整体出口形成较强的正拉动。
其中纺织品和服装分别增长12.4%和8.5%,大类商品针织、梭织服装合计出口量增长10.3%。
对东盟累计年内现首降东盟市场近来表现不振。
浅析近期中日纺织品贸易的发展趋势

浅析近期中日纺织品贸易的发展趋势1. 引言中日是亚洲两大经济体,其间的贸易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作为重要的贸易品种之一,纺织品在中日之间的贸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纺织品贸易的背景、发展趋势、挑战和合作机会等方面对近期中日纺织品贸易的发展进行浅析。
2. 背景中日两国在纺织品贸易方面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长期以来,中国的纺织品一直是日本市场的主要供应来源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对国际市场需求的增加,中日纺织品贸易也在不断发展。
然而,近年来,中日纺织品贸易面临一些挑战,包括贸易摩擦、技术竞争和市场需求变化等。
3. 发展趋势3.1 扩大贸易规模近年来,中日纺织品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日纺织品贸易额自2010年以来持续增长。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之一,具有较大的出口潜力。
同时,日本作为一个发达经济体,对高品质的纺织品有着较高的需求。
因此,中日纺织品贸易有着良好的合作前景。
3.2 技术创新与升级纺织品行业是一个技术导向的行业,技术创新与升级对中日纺织品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中日两国在纺织品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中国在纺织品生产领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也在不断推动纺织品贸易的发展。
日本则在纺织品设计和高端技术方面具备优势,通过技术合作与交流,中日纺织品贸易可以实现互补优势,共同提升技术水平。
3.3 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纺织品行业作为一个资源密集型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也较为明显。
中日两国在纺织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也逐渐加强。
双方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绿色生产等方面进行技术合作,共同推动纺织品产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4. 挑战与合作机会4.1 挑战虽然中日纺织品贸易发展势头良好,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得国际贸易环境不稳定,可能对中日纺织品贸易造成不利影响。
其次,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崛起可能对中日纺织品贸易构成一定威胁。
中国服装业的国际市场势力分析

随着 纺织 品配额 的取 消 ,我 国服 装 业 生产 规
业 1 0 6家 , 涉案 金 额 1 . 3 4亿美 元 圜 。从 国 内来 看 , 大 量 的服 装 出 口使 我 国陷 入 了“ 贫 困化 增 长 的 陷
模不断扩大,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
阱” , 即出口越多 , 对我 国的贸易条件和 国内经济 要领域 ,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起着重要的作 影 响越 不 利l 3 l 。既然 这种 “ 以廉 、 以量 取胜 ” 的出口 用 。 同时 , 我 国服装 出 口也 呈 现 出快 速增 长 势 头 , 战略外 扰 内患 ,为什 么我 国不适 当提高 服装 出 口 其中 , 2 0 1 0年 服装 出 口达 1 2 9 5亿 美 元 , 占我 国外 价格 , 走 以质 取胜 的策略 ? 这 样是 否会 降低 中国企 贸 出 口总 额 的 8 %,在 国 际上 的市 场 占有 率也 从 业 的出 口利益 ? 这就 需要 考 察 中 国在 国 际市场 上 1 9 9 9年 的 1 5 %上 升到 2 0 1 0年 的约 4 0 %。 可见 , 我 是 否具 有 市场 势 力 。 国已成 为名 副其 实 的服 装 生产 和 出 口大 国 。 所 谓 市场 势 力 ( Ma r k e t P o w e r ) 是指 单个 或一 组 由于我 国服装 出 口走 的 是 “ 以量 取 胜 , 以廉取 联 合 的 厂 商 的 一 种 价 格 影 响 或 价 格 加 成 能 力 胜” 的策略 , 在 我 国服装 大量 出 口的 同时 , 贸 易摩 ( P r i c M a r k u p ) , 即厂 商 将 价格 提 高 到 完 全 竞争 水 平 擦 也接 踵 而至 ,进 口 国往 往 以 扰乱 市场 为 由限制 之上 ,同时价 格 上涨 不会 带 来 大部 分 销售 额 的丧 中 国 的 出 口 。据 中 国 纺 织 进 出 口商 会 统 计 , 从 失[ 4 1 。 中 国纺 织 服装 业在 国际市 场 中市场 势力 的大 2 0 0 6年 起 到 2 0 0 8年 7月 ,全 球 对 中 国纺 织 品 发 小, 不仅 关 系到 我 国纺织 服 装 贸易 的利 得 , 还关 系 起反倾销 、 特保 等 贸易 救 济 措 施共 1 8起 , 涉及 金 到 我 国在 全 球 的贸 易 利 益分 配 中所 处 的 地位 , 对 额5 . 4 亿美元 f l 1 。 仅2 0 1 1 年1 月份 , 山东省出口的 于我 国纺织 服装 业 的发 展具 有重 要 的意 义 。 为此 ,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中国与日本是亚洲两个最大经济体,也是全球重要的贸易伙伴。
双边货物贸易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货物贸易总体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额超过3198亿美元。
中国对日本出口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和汽车等产品,而从日本进口主要是汽车零部件、机器设备和化工产品等。
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近年来,中国对日本的出口中,高附加值的产品比例逐渐增加,这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与转型。
与此中国也从日本进口了更多的中高端产品,这促进了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双边贸易中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中国对日本的出口远远大于对日本的进口,导致了贸易逆差的存在。
这一不平衡可能会引发贸易紧张局势并影响双边的合作关系。
贸易摩擦是中日双边贸易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过去几年,中日之间出现了一些贸易争端,如钢铁和化工产品的倾销问题,这加剧了两国之间的贸易紧张情绪。
中日双边贸易还面临着市场准入的挑战。
尽管中日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FTA),但一些贸易壁垒和非关税障碍仍然存在,影响了贸易自由化进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日双方需要加强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和减少贸易壁垒。
双方可以通过加强贸易谈判和签署更多的自由贸易协定来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
双方还可以加强贸易投资促进合作,鼓励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双边贸易的升级和转型。
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货物贸易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合作和推动贸易便利化,双方可以进一步深化贸易关系,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中国1至4月纺织品和服装对日本出口呈现下降趋势要点

中国1至4月纺织品和服装对日本出口呈现下降趋势据中国海关及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2010年1月-4月,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对日本出口呈现下降趋势。
今年晚些时候对日本出口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因为日本消费增长可能因就业市场低迷及债务危机而转为温和。
中国对日本出口放缓。
2010年1月-4月,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对日本出口总额为68.49亿美元,同比跌3.67%,与2009年1月-4月相比减少8.08个百分点,而对美国和欧盟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0.61%和16.34%,分别较2009年1月-4月提高21.81%和27.65%。
2010年1月-4月,纺织品和服装产品对日本出口约占12.39%,较2009年1月-4月下降2.5%,而对美国和欧盟出口分别约占15.53%和20.52%,同比增长0.62%和0.10%。
来自日本的统计进一步显示,2010年1月-4月,日本纺织品和服装从中国进口总额为78.46亿美元,同比减少4.52%,较2009年1月-4月缩小11.46个百分点。
日本数据还显示,日本纺织品和服装从中国进口呈现下降趋势。
今年日本的服装消费增长温和。
4月份日本零售业总销货数量同比增长3.8%,至420540亿日圆。
较高的燃料价格以及持续稳固的机械销售带动整体零售业的销售额。
然而,4月份日本纺织品和服装零售销售下跌9.18%,至17710亿日圆。
中国已经减少了日本市场的市场份额,因为,越南和泰国等竞争对手的增长速度超过中国。
2010年1月-4月,日本纺织品和服装从越南进口总额4.18亿美元,同比增长3.59%。
占日本纺织品和服装进口总额的4.08%,同比增长0.24%;2010年1月-4月,日本纺织品和服装从泰国进口总额2.04亿美元,同比增长5.52%,占日本总进口的1.99%,同比增长0.15%。
专家将越南出口增长归于两个因素。
首先,越南劳动力成本低。
其次,越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VJEPA)已于2009年10月1日生效,大大促进了越南出口商对日本的出口。
服装企业出口结构分析报告

服装企业出口结构分析报告1. 引言该报告旨在对服装企业的出口结构进行分析,以揭示其出口市场的特点和趋势。
通过分析服装企业的出口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该行业的竞争状况,指导企业的战略调整和市场拓展。
本报告主要包括出口市场的地理结构、产品结构和市场趋势的分析。
2. 出口市场的地理结构分析通过对服装企业出口市场的地理结构进行分析,可以获得以下结论:2.1 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根据数据统计,我们发现主要的出口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
这些国家和地区拥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对高品质的服装有较大的需求。
2.2 出口市场的区域特点根据地理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服装企业的出口市场具有以下区域特点:1) 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2) 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成为了出口市场,由于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可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3. 产品结构分析通过对服装企业的出口产品结构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情况:3.1 主要出口产品种类主要出口产品种类包括男装、女装、儿童装等。
其中,女装在出口中占据较大的比重,这与国际市场对时尚女装的需求密切相关。
3.2 产品质量和价格特点在出口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特点方面,我们可以发现:1) 高质量的产品在出口中占据较大比重,这与消费者对品质追求的需求有关;2) 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也有一定数量的出口,这是为了满足价格敏感的消费者需求。
4. 市场趋势分析通过对出口市场的趋势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4.1 消费市场的多样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消费市场趋向多样化。
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因此,服装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研发和定位,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
4.2 电商渠道的兴起电商渠道的兴起对服装企业的出口产生了重要影响。
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商平台直接购买服装产品,这提高了销售渠道的效率和便利性,也为服装企业拓展市场提供了新的机会。
4.3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双边货物贸易是中日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间的贸易额一直处于高位。
然而,近年来双方间的一些问题与矛盾对贸易往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下面将对中日双边货物贸易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
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双边货物贸易总体表现为“高贸易额、大规模进口、少量出口”的特点。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与日本的贸易额在2018年达到了3292.90亿美元,其中中国进口金额为2629.02亿美元,出口金额则为663.88亿美元。
对于对日本的出口方面,中国主要的商品为纺织品、电子产品、化学产品等工业品和水产品,而从日本进口的商品则以机械设备、高级加工材料和汽车配件较广泛。
然而,随着两国间关系的紧张和政治环境的不稳定,中日双边货物贸易也需面对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中日关系的政治环境不稳定。
由于历史、领土、争端等一系列的问题,中日之间的政治关系一直紧张,这将对两国的经贸合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舆论认为,两国关系的不稳定或许会导致一些交易合作的停滞或缩小。
其次,汇率的波动对两国的商业交流带来不确定性。
随着汇率的波动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人民币对日元的汇率可能会有所波动,这将使双方贸易交往出现不确定性。
同时,两国政策的变化也往往导致两个国家的出入口贸易规模的变化。
最后,中日双边贸易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不容小觑,尤其是来自第三方市场的竞争。
由于中日双方制造业的高度竞争性以及受到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限制,两国面对来自第三方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
因此,对中国和日本这样的制造业大国而言,如何在全球贸易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成为进一步发展贸易的重点。
在此背景下,双方应该加强贸易合作,缩小差距,增强互信,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以利于中日两国的共同经济发展。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中国与日本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双边贸易一直是两国之间的重要经济合作领域。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愈发频繁。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双边关系的发展,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1.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与日本的贸易额已经站到了3352.2亿美元,其中中国对日本出口2420.8亿美元,进口931.4亿美元,呈现出了巨大的贸易顺差。
而日本对华出口额为1374.2亿美元,进口额为1207.2亿美元。
双边贸易规模稳居世界前列。
2. 贸易结构日益优化双边贸易结构日益优化,不仅仅是传统的机械设备、电子产品、汽车、电子通讯产品等贸易逐渐增加,而且还有农产品、食品和轻工业品等非传统领域的贸易发展势头也很不俗。
双方在能源、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加深。
3. 投资合作加快除了货物贸易,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投资合作也在不断加快。
中国对日本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在不断增加,日本企业在华投资也持续增长。
双方企业在亚洲市场的合作项目也不断推出,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4. 地区合作持续增加中国与日本地区合作也在不断增加。
双方在区域内和国际上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尤其是在东亚地区,双方的合作潜力十分巨大。
1. 双边贸易结构不够平衡尽管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总额持续增加,但是中国对日本的贸易顺差仍然十分巨大。
中国向日本出口的主要是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制造业产品,而日本向中国出口的主要是汽车、机械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
这样的贸易结构不够平衡,长期下去不利于双边贸易稳定发展。
2. 贸易制度及政策不完善双边贸易中,还存在一些制度及政策方面的问题。
比如贸易便利化程度不够高,还有一些非关税壁垒和贸易限制等等。
双方政府还可以在经济法律体系和贸易政策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以保障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
我国服装贸易出口现状及对策

我国服装贸易出口现状及对策我国的服装贸易出口现状近年来,我国服装行业持续发展,在全球服装制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和出口国,每年出口服装的数量巨大。
然而,随着国际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我国服装出口面临一些挑战和困境。
首先,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我国服装出口产生了影响。
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时尚的要求提高,他们更加关注设计、品牌和个性化定制等方面。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传统制造型出口模式面临着压力,需要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推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其次,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给我国服装出口带来了挑战。
过去,我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重要优势。
然而,随着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涨以及劳动力供不应求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制衣企业面临压力,需要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来保持竞争力。
另外,质量和环保问题也是我国服装出口面临的问题。
过去,由于监管不严和生产模式单一,一些制衣企业曾经存在质量问题和环境污染。
这些问题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声誉,使得国外消费者对中国服装的信任度降低。
因此,中国制衣企业需要加强质量管理和环保意识,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对策建议为了促进我国服装贸易出口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一些对策建议:首先,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
我国的制衣企业应该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具竞争力和差异化的产品。
利用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和质量,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
其次,加强品牌建设。
品牌是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制衣企业应该注重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打造自主品牌,加强品牌推广和营销工作,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并扩大市场份额。
另外,加强合作与创新。
制衣企业可以通过与设计师、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
加强行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产业联盟,共同开展市场推广和技术创新,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此外,制衣企业还需要加强质量管理和环保意识。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
中日纺织品服装贸易研究

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广东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毗邻港澳,交通便利。这使得广东纺织品服装能 够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快速、准确地送达客户手中,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3、多种语言优势,市场拓展能 力较强
广东拥有丰富的多语言人才,能够与世界各地的客户进行直接交流,更好地了 解市场需求和动态。此外,广东纺织品服装业也在不断拓展新兴市场,增设多 种语言的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提高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
中日纺织品服装贸易研究
目录
01 一、中日纺织品服装 贸易现状
02
二、中日纺织品服装 贸易历史
03
三、中日纺织品服装 贸易模式
04
四、中日纺织品服装 市场分析
05 五、结论与展望
06 参考内容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中日纺织品服装贸易也经历了 多个阶段的发展。本次演示将探讨中日纺织品服装贸易的现状、贸易历史、贸 易模式、市场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3、绿色环保要求提高,影响其 出口发展
随着全球绿色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纺织品服装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然 而,广东部分纺织品服装企业的生产过程不环保,这对其出口发展造成了较大 的制约。因此,这些企业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在生产 和贸易过程中应注重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以符合国际市场对绿 色环保产品的要求从而提升其产品竞争力。
挑战分析
1、竞争对手实力强大,市场竞 争力强
广东纺织品服装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强大竞争对手。这些竞争对手拥有先进 的生产技术、品牌知名度和市场渠道等优势,使得广东纺织品服装业在市场竞 争中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2、贸易方式多样,如何选择合 适的贸易方式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贸易方式包括客户的需求、运输成本、交 货期等,以选择出最适合的贸易方式。
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中国与日本是东亚经济发展中较为重要也较为活跃的两个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中国与日本的经济与贸易发展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中国与日本的经贸关系是一种政治与经济的博弈,日本作为亚洲经济强国,其经济实力是不容小觑的。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俄罗斯,巴西,印度并称为“金砖四国”,其经济发展受到当今世界的关注。
从历史上来说,中国与日本由于地缘和历史的原因,经济与贸易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两国经济与贸易关系的研究亦是与时俱进的不断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经济发展缔造了辉煌与奇迹,中国在经历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保持了一个令世界欣羡的速度。
历史上,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必定会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各个方面产生碰撞,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中国与日本也正是如此,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贸易结构的优化,中国不再满意于成为所谓的“世界工厂”,中国与日本在经济与贸易关系上存在着竞争,在一些领域,竞争可谓是非常剧烈的。
当代中国与日本的经济与贸易关系充斥着合作与碰撞,如何实现两国经济与贸易的互利共赢,求同存异,是中国与日本所要面对的共同话题。
关键词:贸易结构服务贸易经济发展方式跨国公司目录摘要 (1)一、前言 (3)二、中日经贸关系现状 (3)(一)中国与日本的主要经济指标的比较与分析 (4)(二)中国与日本的主要贸易数据的比较与分析 (8)三、中日贸易领域的摩擦 (9)(一)中日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 (9)(二)中日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竞争力比较 (11)四、中日经贸关系的前景分析 (12)(一)中日间跨国公司合作.............................................................., (12)(二)中日间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的交流与合作 (13)结论...................................................................................................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一、前言中国与日本的经济贸易关系是当代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债务危机加上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降,使国际贸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中日经贸现状分析及展望

贸易壁垒:中日 双方将加强合作, 降低贸易壁垒, 促进贸易自由化
贸易合作:中日 双方将加强贸易 合作,共同应对 全球经济挑战, 推动区域经济一 体化
投资规模:预计未来几年内 将保持稳定增长
投资方式:直接投资、合资、 合作等
投资领域:制造业、服务业、 金融业等
投资风险:政治风险、经济 风险、法律风险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2023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达到 3714亿美元,同比增长17.1%
机电产品: 如汽车、电 子设备等
纺织品:如 服装、鞋帽 等
化工产品: 如塑料、橡 胶等
农产品:如 大米、水果 等
钢铁产品: 如钢材、钢 管等
能源产品: 如石油、天 然气等
贸易总额:中日双边贸易总额逐年增长 贸易商品:中日贸易主要商品包括机电产品、纺织品、化工产品等 贸易方式:中日贸易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为辅 贸易伙伴:中日贸易伙伴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01 02 03
04
Part One
2020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达到 3714亿美元,同比增长17.1%
2022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达到 3714亿美元,同比增长17.1%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2021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达到 3714亿美元,同比增长17.1%
人才流动:促进人才跨国流动,提高 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 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市场需求:中日两国市场需求旺盛, 推动经贸合作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日经贸关系的重要推动力 自由贸易协定:中日经贸关系的重要保障 投资合作:中日经贸关系的重要支撑 技术合作:中日经贸关系的重要动力
2022年行业分析07年一季度中国T-恤衫出口情况

07年一季度中国T-恤衫出口情况今年一季度,中国T-恤衫对配额市场出口反弹,价格明显下降。
不过,单价仍旧远远高于2022年。
对非限制国家的销售猛增。
一季度总体销售减缓,主要缘由是日本需求降低。
今年一季度,中国棉T-恤衫出口开头减缓,虽然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回升。
出口金额增长11%,至 12.5亿美元,去年同期增长25%。
出口数量增长6%,2022年一季度增长21%。
对亚洲销售削减销售疲软的主要缘由是对日本的销售较差,到目前为止,日本是中国T-恤衫最大的出口市场。
对日本出口削减近10%,至3亿美元,而2022年一季度增长7%。
对韩国和澳大利亚的销售也在2022年初呈现滑坡现象。
与此相反,今年对所谓的配额国家出口消失反弹。
对美国市场出口猛增211%,至9200万美元,而2022年一季度削减65%。
由于2022年1月份,运抵美国港口的中国T-恤衫滞留在海关,因此,年比可能消失混乱。
但出运数量依旧大幅增长。
对欧洲销售数量很大对欧盟出口也消失同样的猛增现象。
一季度对德国出口提高一倍多,至3600万美元,数量甚至提高180%。
对英国和意大利出口分别提高37%和22%,而2022年同期大幅下降。
对欧洲和美国的直接销售猛增,导致同期通过香港的转运不见起色。
虽然出口反弹,但对配额国家的出口依旧低于两年前的水平,当时对中国进口实施的数量限制刚刚取消。
与此相反,中国对没有重新实施配额,或者从来没有数量管制的国家的出口也消失较高增长。
对瑞士的出口在仅仅两年时间里提高5倍,对加拿大出口提高近300%。
摩洛哥也成为中国T-恤衫的一个重要市场,两年时间里增长大于四倍。
价格下降?一季度单价总体稳定。
对配额国家的T-恤衫价格下降,但仍旧远远高于两年前。
对美国市场出口的T-恤衫单价仍旧较2022年一季度提高59%。
(泰泰)。
中日韩三国出口贸易市场分析及政策建议

主要出口市场: 美国、欧盟、日 本等
出口贸易政策:政 府出台了一系列政 策支持出口贸易, 如出口退税、关税 减免等
出口总额:日本是全球第三大出口 国,出口总额仅次于美国和中国
主要出口市场:美国、中国、欧洲 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主要出口产品:汽车、电子产品、 机械设备等
出口政策:日本政府积极推动出口, 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扩大出口, 如提供出口补贴、降低关税等
竞争力
产业优势:中 日韩三国在制 造业、电子、 汽车等领域具 有较强的产业 优势,产品竞
争力强
政策支持优势: 中日韩三国政 府对出口贸易 给予政策支持, 如税收优惠、
出口信贷等
Part Three
出口贸易规模: 中国是全球最大 的出口国,出口 贸易额逐年增长
主要出口产品: 电子产品、机械 设备、纺织品等
机遇:中日韩 三国地理位置 相近,经济互 补性强,合作
潜力巨大
机遇:中日韩 三国都是全球 重要的制造业 基地,出口贸
易市场广阔
挑战:中日韩 三国之间的贸 易摩擦和贸易
壁垒
挑战:中日韩 三国之间的政 治和经济差异, 可能导致贸易 合作的不稳定
性
加强区域合作, 优化出口结构, 推动自由贸易 提高产品质量 协定的签署和 和技术含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 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加强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建设, 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加强质量监管: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出口商品的质量监管 提高生产标准:制定严格的生产标准,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水平 加强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 加强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出口商品的品牌价值
中日贸易调研报告

中日贸易调研报告中日贸易调研报告一、引言中日贸易一直是两国经济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和日本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日贸易也呈现出一系列特点和趋势。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中日贸易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为两国间的经济合作提供参考。
二、中日贸易总体情况1. 贸易规模: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日贸易额逐年增长。
2019年,中日贸易额达到了6000亿美元。
2. 贸易方式:中日之间的贸易主要以货物贸易为主,但随着双方服务业的发展,服务贸易也逐渐增加。
3. 贸易结构:中国出口给日本的主要产品包括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纺织品等,而从日本进口的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工业设备等。
三、中日贸易的特点和趋势1. 互补性:中国和日本在工业制造、电子产品等领域具有互补性。
中国制造的产品价格相对较低,而日本的技术和品质优势也受到中国市场的青睐。
2. 制造业转移: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吸引了日本企业将生产基地迁至中国。
这一趋势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中日贸易的发展。
3. 服务贸易增长:随着双方服务业的发展,中日之间的服务贸易逐渐增加。
尤其是在旅游、教育、金融等领域,中日之间的人员流动和资金往来不断增加。
4. 贸易摩擦:中日两国在贸易领域存在一些摩擦和争议。
特别是在汽车、钢铁等行业,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时有发生。
四、中日贸易的前景和挑战1. 贸易前景:随着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日贸易有望继续增长。
中国市场对于日本企业来说依然具有巨大潜力,而中国也将继续加大对日本产品的需求。
2. 挑战和障碍:中日贸易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障碍。
首先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崛起,各国普遍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对中日贸易造成一定压力。
其次,两国间存在一些政治和历史问题,对贸易关系造成了一定影响。
五、建议1. 加强政府合作:中日两国政府应加强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为中日贸易提供更好的环境。
2. 加强企业交流:中日企业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创新研发,提升产品品质和竞争力。
2023年中国品牌服装如何打入日本市场?报告模板

其次,日本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除了大量的本土品牌外,还有许多国际品牌在此竞争。中国品牌服装 需要找到自己的独特定位,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可能需要深入挖掘其品牌价值,以独特的产品特 色和消费者体验来吸引消费者。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中国品牌服装在日本市场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随着中日经济关系的不断深化,以 及日本消费者对于中国品牌的认知度不断提高,中国品牌服装在日本市场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
2. 品牌定位: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中国品 牌服装可以尝试以下品牌定位:
高端时尚:针对追求品质和设计的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独特设计的产品。
平价时尚:针对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时尚设计的产品。
文化传承:针对喜欢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消费者,提供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
产品设计与质量把控
1.中国品牌服装在日本市场的挑战与机遇
综上所述,中国品牌服装在日本市场的发展既面临着挑战,也存在着机遇。要取得成功,需要在品牌推广、 产品品质和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02
中国品牌服装在日本市场的 机遇
Opportunities for Chinese brand clothing in the Japanese market
首先,日本消费者对于时尚和品质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中国品牌服装在这些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随着消费 者对于服装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中国品牌服装可以通过推出多样化的产品线,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品牌服装进军日本市场策略
其次,日本市场对于品牌的忠诚度较高,因此中国品牌服装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 的信任。此外,中国品牌服装还可以通过与日本的设计师和品牌合作,引入日本的设计元素,打造独特的品牌形 象。
中国服装对日本出口的问题与发展思考

中国服装对日本出口的问题与发展思考
凌富盐
【期刊名称】《对外经贸实务》
【年(卷),期】2001(000)006
【摘要】@@ 中日建交28年来经贸关系发展迅速,1993年后日本已连续7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国,仅次于美国.近来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出口货源供应充足,为对日贸易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些饱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和地区逐步走出困境,日本经济也逐步显现复苏迹象.据日本经济专家预测,在2001年日本经济可恢复稳定,受这一因素支撑,中日贸易将不断获益.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保持和开拓中国服装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是一个很现实和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凌富盐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对中国服装出口创立国际品牌的思考 [J], 朱佩剑
2.今年上半年中国服装出口日本减少 [J], 王俐
3.盘点2004年中国服装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由大而强的前夜——看服装纺织产业大势回顾服装出口分析进出口比率 [J], 叶凡
4.日本公司向南朝鲜出口中国服装 [J],
5.出口退税的贸易效应研究——来自中国服装出口的经验评估 [J], 徐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价格变动可部分地由数量变动得到解释。我国 是日本进口衬衫的最大供应地, 市场份额一直保 持 在 80%以 上 , 高 市 场 占 有 率 为 我 国 服 装 产 业 带来了一定的市场势力。回归结果中, LQ 的系 数小于零且在 5%的水平上统计显著, 由此得到 2003 年和 2006 年我国服装产业国际市场势力的 估 计 值 分 别 为 0.68 和 0.54。 Nardis & Pensa ( 2004) 的实证研究表明意大利服装企业在德国 市场的市场势力为 0.8, 与之相比, 我国服装产 业的国际市场势力较低, 且 2006 年相对 2003 年 显著下降 ( 详见表 3) 。
资料来源: 根据 UN Comtrade 数据库资料计算得出。 注: 单位出口金额等于各国每 1%的出口数量与所对应的出口金额百分比的比值。 说明: 数量、金额分别表示中国、意大利和泰国出口衬衫占日本市场全部进口衬衫的数量百分比和金额百分比。
- 34 -
《国际贸易问题》2008 年第 7 期
区域国别市场
2.估算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
本国产品的剩余需求等于进口市场对该类产
品的全部需求扣除对竞争对手产品需求后的剩
余, 它主要受本国产品价格、进口国收入水平和
竞争对手成本三个因素影响。因此, 我国出口衬
衫的剩余需求函数可以写成:
Pex=Dres, ex ( Qex, Mn, Z, !)
( 1)
Dres 表 示 剩 余 需 求 , Pex 和 Qex 表 示 我 国 出 口
1.研究对象的选取 服装产品种类繁多且不同种类产品之间的差 异较大, 计算剩余需求时显然不能将它们笼统加 总, 而必须选择一种既满足模型的可加总要求又 有一定代表性的产品作为研究对象, 综合比较 后, 笔者选择男式棉质衬衫 ( SITC2 84411) ④作 为研究对象。 2006 年, 日本是中国 ( 内地) ⑤衬衫的最大 出口市场, 且中国在日本进口衬衫市场的占有率 连续多年高居榜首, 这为研究我国服装产业的国 际市场势力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中国、意大 利和泰国是日本进口衬衫的前三大来源国 ( 参见 表 1) , 利用 1993- 2006 年 日 本 进 口 衬 衫 市 场 的 相关数据来估算中国服装产业的国际市场势力⑥。
- 33 -
区域国别市场
《国际贸易问题》2008 年第 7 期
中间商、品牌制造商和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上的 跨国生产商) 由于在利润分配上拥有控制权而具 有较强的市场势力②。
国外一些学者还对市场势力进行了实证研 究 。Baker & Bresnahan ( 1988) 提 出 了 一 种 利 用 剩 余 需 求 弹 性 估 算 企 业 市 场 势 力 的 方 法 ③, Goldberg & Knetter ( 1999) 将 汇 率 因 素 引 入 上 述模型推导出产业国际市场势力的测算模型, 他 们具体测算了美国瓦楞纸产业和德国啤酒产业的 国际市场势力, Nardis & Pensa ( 2004) 运用上 述方法验证了意大利企业在出口市场上对纺织、 服装等传统产品的价格加成能力。
关键词: 产业国际市场势力; 服装产业; 初级要素依赖
一、引言
服装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对外 贸易的传统优势产业。2006 年 我 国 规 模 以 上 服 装 企 业 从 业 人 员 368.66 万 人 , 实 现 产 值 6119.1 亿元, 服装出口总额 951.9 亿美元, 出口规模居 世界第一, 服 装 贸 易 顺 差 934.94 亿 美 元 , 是 全 部贸易顺差的 52.68%。尽管近年来我 国 服 装 出 口规模不断扩大, 但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下降, 服装出口中存在的 “量增价跌”现象恶化了贸易 条件 ( 参见图 1) , 严重影响到我国服装出口的 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产品市场上, 价格直接体现 了企业全部生产经营努力的成果。市场势力的核 心是定价能力, 市场势力强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
表 2 回归结果报告
说 明 : 括 号 内 为 t 统 计 量 , *、 **、 *** 分 别 表 示 10% 、 5% 和 1%的显著性水平, LXTHJPP 表示泰铢对日元的汇率。
表 3 我国服装产业对日出口市场势力估计值
- 35 -
区域国别市场
竞争对手的相对成本影响进口市场上各国产 品之间出现供给替代的可能性, 我国衬衫的剩余 需求还与它们有关。从回归结果报告中可以看 到, 意大利的成本因素未能进入回归方程, 而泰 铢汇率 LXTHJP 的回归系数显著大于零, 这意味 着日本进口衬衫市场上, 中国和意大利的出口衬 衫之间基本不存在供给替代, 而泰国和中国的出 口衬衫之间则存在显著的供给替代。意大利是世 界 高 档 时 装 和 奢 侈 品 生 产 中 心 , 拥 有 Versace ( 范思哲) 、Prada ( 普拉达) 等 众 多 世 界 知 名 服 装品牌, 意大利服装以优雅的设计、精湛的做工 闻名于世, “意大利时装”已成为经典和高档时 装的代名词。本文比较了 2006 年日本进口衬衫 市场上中、意、泰三国衬衫的价格, 发现意大利 衬衫的平均价格分别是中国的 10.92 倍和泰国的 7.23 倍。意大利衬衫的目标客户主要定位于购买 能力强而需求价格弹性低的高收入人群, 中国生 产的低价衬衫对他们几乎没有吸引力, 因此不存 在供给替代。泰国和中国都是发展中国家, 纺织 服装是泰国的第二大出口行业。泰国的劳动力成 本虽然比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低, 但比中 国、印度等周边国家高 , 2000 年 泰 国 纺 织 业 的 人均小时工资为 1.18 美元 , 而 印 度 和 中 国 分 别 为 0.58 美元和 0.69 美元。泰国衬衫的平均价格 比中国略高, 但其劳动力成本也更高, 泰国和中 国出口衬衫的档次和目标客户相近, 主要针对中 低端市场, 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通常较 高, 对价格的变动较为敏感。近些年, 泰铢缓慢
勒纳指数是衡量市场势力的重要指标, 边际 成本数据的缺乏限制了勒纳指数法的使用。 Goldberg & Knetter ( 1999) 从 本 国 出 口 厂 商 追 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出发, 证明了本国厂商的在出 口市场上的剩余需求弹性和勒纳指数在数值上相 等, 他们提出了估计剩余需求弹性的计量模型, 由此间接地得到市场势力的估计值。
可以获得较多的比较利益, 因此研究我国服装产 业的国际市场势力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势力 ( market power) 指的是单个或一 组联合厂商掌握的能影响商品价格或市场份额的 能力, 市场势力强的厂商可以将价格提高到完全 竞争水平之上而不会引起需求的大量减少, 它体 现了厂商对市场的把握和控制 ( Landes & Pos- ner, 1981)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势力和市场 结构密切相关, 市场势力只存在于不完全竞争市 场中, 差异化产品、进入壁垒、规模经济是市场 势力的三个基本来源。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中, 市场势力表现为价值链的不同分工环节在利润分 配上的相对状况, 价值链上占主导地位的环节 ( 如购买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上的大型零售商、
《国际贸易问题》2008 年第 7 期
区域国别市场
中国服装对日本出口贸易的市场势力分析 *
—— —以衬衫出口状况为例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张小蒂 危 华
摘要: 本文以男式棉质衬衫为例估计并分析了我国服装产业在日本市场的市场势力, 回归结果显 示我国服装产业的国际市场势力较弱且近年呈下降趋势, 致使我国的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出 现了应得与实际获得的比较利益背离的不利格局。针对这一亟待扭转的 “格局”, 论文从国内服装出 口市场集中度、服装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和服装产业密集使用要素三个方面探索了 “市场势力”较弱的 原因, 并就如何构建我国服装产业的国际市场势力提出了若干建议。
LW 表示它们的自然对数; CONST 代表常数项。
我 们 感 兴 趣 的 是 LQ 的 系 数 " ( 即 剩 余 需 求 弹
性) , 它衡量了产业国际市场势力的相对大小,
" 的绝对值越大, 市场势力也越大。
中国和日本之间衬衫贸易的原始数据 ( 金额
和 数 量 ) 来 自 UN Comtrade 数 据 库 , 考 虑 到 我
国服装贸易比较利益的途径。
二、我国服装产业对日出口市场势力的估算
Goldberg & Knetter ( 1999) 提 供 了 一 种 利 用剩余需求弹性估算产业国际市场势力的方法, 该方法首先假定在国际市场上消费者认为来自一 个国家的同类产品可完全替代, 来自不同国家的 产品不可以完全替代 ( Armington, 1969) , 由此 将一个国家出口同类产品的所有厂商视为一个整 体, 各国产品在进口市场上的竞争以国家为单位 展开, 该方法还要求样本期间进口方与出口方的 贸易政策未发生明显变化。
回归结果中, LYIJP 的系数显著大于零, 日 本居民在收入提高后会更多地消费我国的出口衬 衫, 需求的增加推动我国出口衬衫价格上涨。 LCJP 的系数也大于零, 表明日本国内物价水平 的提高会增加对我国衬衫的需求, 可能的解释是 日本国内物价水平的上涨抬高了日本国内厂商生 产衬衫的成本, 日本本国生产衬衫的价格相应提 高, 价格的提高使得消费者减少了对本国生产衬 衫的需求, 这一部分减少的需求可转化为对中国 衬衫的需求, 日本市场上中国进口衬衫的价格由 于需求的增加而上涨。
+#
( 2)
式 中 LP、 LQ 分 别 代 表 我 国 出 口 衬 衫 价 格
( 日元/件) 和数量 ( 件)P, 日元计价) 和
消费价格指数 ( CPI) 两项, LYJP、LCJP 表示它
们的自然对数; 竞争对手的成本因素用汇率
( EX) 和 投 入 品 价 格 指 数 ( WPI) 表 示 , LX、
衬衫的价格和数量, 向量 Z 表示日本市场的需
求因素, 向量 Mn 表示竞争对手的成本因素, 它
可区分为两类, 一类是不随出口目标市场变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