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会考知识点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宇宙环境
1.1人类认识的宇宙
1、常见的天体类型:恒星:星光闪烁;行星:不停移动着的;月亮:有圆缺变化;星云:轮廓模糊;流星:一闪即逝;
彗星:拖着长尾巴;星际中的气体和尘埃。
2、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太阳系:
4 、总星系:我们观测到的宇宙,不是全部的宇宙,其中心是观测者。
5、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是普通的行星,特点与其它行星比较并不特殊
地球是特殊的行星,因为目前的宇宙中只发现其有生命
6、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部条件:(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2)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内部条件:(1)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2)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前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3)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1.2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1、太阳辐射是指太阳源源不断以电磁波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 、太阳能源来源是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能中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
4、人类利用的太阳辐射能有:太阳能发电、热水器等,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5 、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三层:光球、色球、日冕
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光球——黑子(原因是温度低于周围1500度)—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色球——耀斑——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对地球的影响:
(1)影响地球气候的变化(太阳黑子与降水量的关系)
(2)耀斑爆发时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3)对地球磁场影响,产生“磁暴”现象,极光
1.3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1 、开发宇宙
⑴空间资源:卫星通讯、太空实验等(辽阔、高真空、强辐射、失重)
⑵太阳能资源(太空利用)⑶矿产资源
2 、保护宇宙环境:对太空垃圾的措施(推到其他轨道、带回地球)
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1 、地球的自转
(1)方向是:自西向东(北天极俯视逆时针,南天极俯视顺时针),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北半球仰看北极星在地面上的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2)周期:恒星日——360度——真正周期——23小时56分4秒
太阳日——360度59分——人类实用周期——24小时
(4)速度:南北极点无速度(速度为0)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角速度——除极点外都相等(15度/小时,1度/4分钟)
2、地球的公转
(1)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2)
(3)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俯视逆时针)
(4)周期:公转360度——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3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同时同向运动
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目前是23度26分)
地球公转的特点:黄赤交角的存在、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
4 、太阳直射点:唯一在地球上太阳光与成90度平角的光线在地面上的交点
5、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最北——北回归线——6月22日——北半球夏至日
最南——南回归线——12月22日——北半球冬至日
在赤道上——3月21日、9月23日——北半球春分日、秋分日
公转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1.5---1.6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⑴昼夜的形成:地球不发光、不透明
⑵太阳照亮的一半地球——昼半球,背向太阳的一半地球——夜半球
⑶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太阳高度是0度
2、地方时
⑴较东的地方时刻较早(画经度示意图:东经度、西经度、东西经度0度经线和180度附近)
⑵区时划分的国际标准:0时区、东西十二区、东八区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沿运动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4、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不一定是90度)
⑴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于昼长,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⑵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找到直射点的位置是关键)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5、四季的划分
中国传统上的四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
主要适用于我国的黄河流域的生活和农业生产
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冬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春秋二季就是冬夏的过渡季节
欧美国家四季的划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为起点
北温带实际上使用的四季划分与气候相结合:
春季:3、4、5月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6、五带的划分
界线: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名称: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
北温带、南温带——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
北寒带、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
第二单元大气环境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1、低层大气组成:主要是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
2、各组成成分的作用
99%),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而少量穿透大气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线,又起到杀菌治病作用。
水汽和固体杂质(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 、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排放的二氧化碳过多、排放氟氯烃化合物
4 、大气的垂直分布依据:温度、密度、大气运动状况
(一)对流层: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都集中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底部。
特点:(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2)对流运动显著。原因:上部冷下部热
对流层厚度:低纬度地区17----18千米;中纬度地区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8----9千米(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对流上升,气温降低,冷却成云致雨)
(二)平流层:自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