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乘法计算》
《有趣的乘法计算 》
《有趣的乘法计算》目标学生: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目标:通过有趣的乘法计算,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乘法运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学准备:1. 填充物:用干燥的染色纸,剪成黄色圆形,黄色正方形、红色正方体、蓝色正方形分别代表橡皮擦、笔盒、盒装巧克力和粉笔。
2. 图形宣纸:左侧写上乘数,右侧写上被乘数,并在中间加上乘号和等号。
3. 粉笔、黑板、录音机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老师在黑板上写下 1 × 0 = 0、1 ×1 = 1、1 ×2 = 2、1 ×3 = 3,同时提示学生,将宣纸上垂直写上“1”的翻版做出来,并将所有宣纸的中间加上乘号和等号。
第二步、巩固(15分钟):老师将橡皮擦、笔盒、巧克力、粉笔一一放进袋子中,然后让学生从里面抽出一件物品,画在宣纸左侧的两个矩形中。
接着再从袋子里抽出另一件物品,画在右侧的矩形中,然后学生们将两边的图形相乘,最后把宣纸翻过来,把答案写在背面。
第三步、运用(20分钟):老师将之前做的几道乘法题拿出来,让学生们将宣纸上的公式、袋子里的物品、以及答案与问题配对起来,然后让学生们做课堂练习,算出所有的补充题。
第四步、评价(10分钟):老师许可学生前来表演,把玩具、文具、家里东西两两相乘,然后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
此时老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延伸拓展: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们到家里找到至少三种不同的物品,把它们两两相乘,在纸上写出表达式和答案。
总结:通过这篇《有趣的乘法计算》的教案,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可以在玩的中学习知识,在快乐中掌握基本的乘法运算,更加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通过此方式,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数学能力。
这种启发式教育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们从传统的乘法计算方法中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忆公式。
同时,通过像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从而提高整体的数学水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乘法的引入、乘法算式的组成、乘法的运算规律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概念,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在三年级的学生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例如加法、减法、除法等基本运算能力。
但是,对于乘法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概念,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感受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乘法的概念和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乘法的运算规律和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练习题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乘法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乘法的概念和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基本知识。
3.练习:通过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应用: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购物中的乘法计算
总结词
在购物中,乘法计算常常用于计算总价、折扣和优惠。
详细描述
在超市购物时,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商品的总价。例如,如果一个物品的价格是10元, 我们购买了3个,那么总价就是10元乘以3,即30元。此外,在计算折扣和优惠时,我 们也需要使用乘法。例如,如果一个物品打8折,原价是100元,那么实际支付的价格
详细描述
乘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如购物 时计算商品总价、计算时间成本、计 算面积等。通过实例展示,可以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的实际意义。
02
乘法口诀与技巧
乘法口诀的记忆方法
故事法
将乘法口诀与有趣的故 事相结合,通过故事情
节帮助记忆。
图像法
将乘法口诀与图像关联 ,通过视觉记忆加深印
象。
音乐法
将乘法口诀编成歌曲或 韵律,通过音乐节奏辅
面积和体积计算的乘法应用
总结词
在计算面积和体积时,乘法用于计算二维和三维空间的大小 。
详细描述
在几何学中,面积和体积的计算通常使用乘法。例如,矩形 的面积是长度乘以宽度,圆柱体的体积是底面积乘以高度。 通过使用乘法,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各种形状的面积 和体积。
05
乘法的历史与文化
乘法的起源与发展
乘法的起源
乘法最初起源于古代人类的计数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乘法逐渐成为数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乘法的发展
在古代,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探索乘法的计算方法,如埃及的“倍加法”和巴比伦的“倍数法”。随着 数学的发展,乘法的计算方法逐渐简化,现代的乘法计算器就是其中的代表。
世界各地的乘法文化
数学绘本二年级《有趣的乘法》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如优化游戏界面、增加新的关卡和角色、调整难 度等级等,以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同时,也可以考虑将游戏与课堂教 学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乘法知识。
05 挑战提高:复杂问题解决方法
CHAPTER
连续乘法运算技巧指导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从而在连续 乘法运算中能够灵活变换计算顺序,简化计算过程。
反馈与奖励
设计多个不同难度的关卡,每个关卡包含不 同数量的乘法题目,玩家需要依次解答来过 关。
玩家在解答正确时会获得魔法果实和积分奖 励,同时游戏会给出积极的反馈,如动画效 果、音效等。
游戏效果评估及改进建议
效果评估
通过观察玩家在游戏中的表现、收集玩家的反馈意见以及分析游戏数据等方式 来评估游戏的效果。
它本身。
倍数和因数关系探讨
01
倍数和因数之间的联系
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是它的因数的倍数,同时一个数的因数也一定是它的
倍数的因数。
02
倍数和因数之间的区别
一个数的倍数不一定能被这个数整除,而一个数的因数一定能被这个数
整除。
03
数的倍数或因数来简化计算过程。例如,
倍数。
倍数性质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因数概念及求法
因数定义
01
两个整数相乘,如果它们的积等于另一个数,那么这两个数就
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求法示例
02
求24的因数,可以列举出1、2、3、4、6、8、12、24,它们
都是24的因数。
因数性质
03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
《有趣的乘法计算 》(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有趣的乘法计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思维。
3. 通过有趣的乘法计算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有趣的乘法计算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演示法:通过示例演示计算过程。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4. 游戏法:设计有趣的乘法计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乘法口诀复习,引起学生对乘法计算的注意。
2. 新课导入: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通过示例演示计算过程。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5. 活动:设计有趣的乘法计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7. 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应用能力: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运用能力。
4. 活动参与度:观察学生在乘法计算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活动”环节。
这个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巩固和运用乘法计算知识的关键环节。
对于“活动”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活动的设计应该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有趣的乘法计算》嘿!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探索一下超级有趣的乘法计算!你们知道吗?乘法计算就像是一个神秘的魔法世界,里面藏着好多好多的小秘密和惊喜呢!比如说,当我们计算25×4 的时候,是不是一下子就能得出100 这个答案呀?这是不是很神奇?咱们再来看125×8,哇塞,答案是1000 呢!这就好像是乘法世界里的宝藏,只要我们找到了规律,就能轻松把它们挖出来。
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出了一道题:35×11 等于多少?同学们都皱着眉头开始算。
我心里也在嘀咕:“这可怎么算呀?”这时候,老师笑了笑说:“同学们,别着急,咱们来找找规律。
”老师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给我们展示:把35 拆开,3 是百位,5 是个位,中间是3 加5 的和8 ,所以35×11 就等于385 。
哇,这也太简单了吧!我忍不住喊了出来:“这乘法计算也太有趣啦,怎么之前我都没发现呢!”后来老师又出了一道题:48×11 。
这可难不倒我啦!我赶紧按照老师教的方法,4 是百位,8 是个位,中间是4 加8 等于12 ,满十进一,所以结果就是528 。
我高兴地举起手:“老师,我算出来啦!”老师笑着点点头:“真棒!”再比如,计算99×1 、99×2 、99×3 ...... 你们发现了吗?99 乘以一个个位数,积的百位和个位就是这个一位数乘9 的积,十位永远是9 。
就好像是给这个一位数穿上了一件特别的“9 字外套”。
同学们,乘法计算是不是就像一场好玩的游戏呀?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能找到好多好多有趣的规律,让计算变得超级简单又好玩!我觉得呀,乘法计算不再是枯燥的数字运算,而是充满惊喜和乐趣的探索之旅。
咱们以后可不能害怕乘法计算啦,要勇敢地去寻找更多的秘密!你们说对不对?。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有趣的乘法计算(4)-苏教版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8-19页“有趣的乘法计算”。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规律的过程,能应用发现的规律进行一些简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归纳、类推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探索和发现规律的一般过程,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
教学难点:对算式及其结果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归纳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课前视频孕伏笔。
最强大脑“人脑PK计算机与珠算高手”片段(4分钟)一、竞赛置疑,激发探究欲望。
1、组织速算比赛,认识规律的价值。
一个学生到黑板前出三道形如“□□×11”的计算题,另外一个小朋友当裁判,其余小朋友组成一队,跟老师比赛。
(多轮下来,都是老师赢。
)提问:你知道老师为什么可以算得这么快吗?聚焦:应用规律可以提高计算速度。
回顾以前探索“一一间隔规律”的方法:观察、比较。
2、学生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寻找刚才计算的题目的共同特点。
(都是两位数和11相乘)3、提问:像这样,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会有什么特点呢?你们想不想掌握计算的规律啊?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乘法计算中的有趣规律。
二、观察比较,探究有趣规律。
1、探索两位数和11相乘的规律。
(1)自主探索①学生列竖式计算三道两位数与11相乘的算式。
②学生小组活动,讨论比较,形成共识:这三道题,既然一个乘数都是11,那么让我们把眼光集中到积和两位数上,仔细观察、比较积的每一位上的数与原来的两位数有什么关系。
(2)比较中发现规律学生指着竖式说说自己的发现:①积“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
②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百位上”的数一样。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反思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反思星期二上午第二节我在三(2)班执教《有趣的乘法计算》,这部分内容教学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中,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以及“同头尾合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
本节课我立足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通过细心观察比较得出速算方法来计算两位数乘11和“头同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在比较中获得初步感悟,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在陆老师的评课中我对本节课有如下的反思:
1、对课堂时间的把握还有待加强,整节课在探索两位数乘11的规律时花费过多的时间,这是本节课比较简单的奥秘无需花费过多的时间,第二部分“头同尾合十”的两位数相乘讲解不够详细,在强化训练时对于题组的对比时要求学生观察不到位,同学交流的时间不够充足。
2、本节课是探索规律的类型,应该更加突出:猜想——验证——总结——应用,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和比较发现规律并大胆猜想,发现规律后,要通过计算进行验证,最后进行小结并运用。
让学生体会探索规律的一般步骤。
本节课在学生猜想环节处理不够合理,仅仅是为了简便解题去寻找方法,而没有真正感受乘法计算的乐趣,最后在验证猜想的环节还可以再强化一下,对于课堂上的精彩发言可以将其板书记录,将抽象化的概念具体化,使得学生能更加容易接受。
3、整节课的板书设计可以再做一下调整,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可以伴随1~2道题板演在下,PPT呈现虽然清晰但是板书会加深孩子
们的印象,在脑海中有一个表象的过程。
4、可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课下自己主动探索一个规律,让学生不仅仅是为了解题而学习,真正体会乘法计算的乐趣。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再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必将继续研读教材,耐心培养细心观察的能力,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使积极主动的探求新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法的概念,以及乘法口诀的运用。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乘法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知道乘法的基本原理。
2.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能够运用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2.乘法口诀的记忆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通过游戏让学生记忆乘法口诀,通过分组合作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 教学准备1.乘法口诀表。
2.乘法计算器。
3.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籽,一共有几个籽?”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乘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乘法的原理,如“3个2是多少?”,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同时,展示乘法口诀表,让学生初步记忆乘法口诀。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乘法计算,如3×4、4×5等,每组选一个组长,组长负责记录每组的计算结果。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如“乘法接龙”、“乘法抢答”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记忆和巩固乘法口诀。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为什么乘法口诀有用?”,“如何快速记住乘法口诀?”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乘法的概念和乘法口诀的运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乘法计算的作业,如3×5、6×7等,让学生在家里练习和巩固。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ppt课件
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中的规律。
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的得数有什 么特点?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24 ×1 1
24 24
264
53 ×11
53 53
5 83
62 ×1 1
3 0 24
新知探究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管材垂直角切断管材,边剪边旋转,以保证切口面的圆度,保持熔接部位干净无污物
这几道题的乘积会有什么特点?先算一 算、填一填,再和同学交流。
22 × 28 = 6 16
积的末两位是怎样
35 × 35 =
1
2 25
算出来的?末两位 前面的数呢?
56 × 54 = 3 0 24
课堂小结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管材垂直角切断管材,边剪边旋转,以保证切口面的圆度,保持熔接部位干净无污物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62 62
6 82
新知探究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管材垂直角切断管材,边剪边旋转,以保证切口面的圆度,保持熔接部位干净无污物
总结: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的得 数有什么特点?
24 ×1 1
24 24
264
53 ×11
53 53
5 83
62 ×1 1
62 62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概念,知道乘法是重复加法的运算。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乘法口诀。
3. 学生能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乘法概念的理解。
2. 乘法口诀的掌握。
教学难点:1. 乘法运算的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1. 乘法口诀表。
2. 学习卡片。
3. 实物教具。
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乘法是重复加法的运算。
Step 2: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出示乘法口诀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
2. 教师通过讲解乘法口诀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理解并记忆口诀。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乘法口诀的背诵,巩固记忆。
Step 3: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发放学习卡片,学生独立完成卡片上的乘法题目。
2. 教师选取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并给予评价。
Step 4:小组合作(5分钟)1. 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Step 5: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乘法口诀。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三、课后作业1. 背诵乘法口诀表。
2. 完成课后练习册的相关题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乘法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乘法口诀的情况。
3. 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实物操作:教师可以使用实物教具,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过程。
3. 小组合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游戏化学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乘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乘法知识。
三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优秀教学案例
4. 引导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分组等,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注重讲解与示范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乘法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人。给出以下讨论主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待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 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通过乘法计算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思考习惯,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为团队的成功而努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3. 小组合作,促进交流与协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本案例的一大亮点。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决乘法计算中的问题。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提高课堂氛围。
4. 反思与评价,实现个性化学习
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实现自我提高。通过反思与评价,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掌握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熟练进行表内乘法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计算物品的总价、统计数量等。
3. 引导学生掌握乘法口诀,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4. 通过对乘法运算的探讨,使学生能够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拓展数学思维。
例如,在超市购物情境中,学生需要计算购买多个相同商品的总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到乘法计算,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情景创设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到乘法计算的学习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1课《有趣的乘法计算》公开课教案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页。
【学情分析】这是一堂典型的规律探索课《有趣的乘法计算》,计算怎么可能有趣?有趣的乘法计算是什么计算?学生心中必然存在这些间题,但是学生的起点不一样,有的已经知道了一些乘法计算的口算方法及原理,但是有的学生还不知道除了整十数、整百数,也是有其他一些算式是可以通过不同的算法来计算的。
这就造成了在教学有趣的乘法计算时,学生的现实差距是巨大的,应该严格遵循“猜想-验证-归纳-实践-总结”的过程来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规律的过程,能应用发现的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归纳、类推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探索和发现规律的一般过程,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并发现数学的秘密,找出事物的简单规律的方法,并学会运用规律。
难点:能利用所得的规律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视频引入,激发兴趣出示《最强大脑》速算比赛的视频。
谈话:同学们,他们厉害吗?你们也想和他们一样厉害吗?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二、提问互动,引发思考教师出示:口口×11=,提问:谁来任意说一个两位数作为这道乘法算式的一个乘数?谈话:老师认为答案等于……,你相信吗?提问:想知道老师是怎样计算的吗?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你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和老师算得一样快,甚至比老师还快!三、合作探究,寻找规律1.探究乘数是11的乘法计算。
(1)出示题目:24×11 53×11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趣的乘法计算-苏教版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趣的乘法计算——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乘法口诀表。
3.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有趣的乘法题目,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口诀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5分钟)(1)讲解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以25×34为例,先将25分解为20和5,将34分解为30和4,然后进行交叉相乘和相加。
(2)举例说明计算方法。
如:32×47=?先将32分解为30和2,将47分解为40和7,然后进行交叉相乘和相加。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计算方法。
4. 应用(10分钟)(1)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如:小明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小华买了4个橙子,每个橙子3元,他们一共花了多少钱?(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5.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学生对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否掌握?3. 学生能否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4.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5.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通过课后反思,教师可以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授新课”部分,特别是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
-通过具体例题,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强调数位对齐和进位的重要性。
-通过直观的图示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原理,并给出多个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逐步掌握。
-设计多种类型的练习题,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并通过比较和讨论,找出最简洁的计算方式,以此突破灵活运用乘法规律的难点。
要学习的是《有趣的乘法计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多个物品总价的情况?”(例如,购买3个价格为23元的苹果)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乘法计算的奥秘。
5.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乘法规律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将两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理解乘法运算的步骤,并能熟练进行竖式计算。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学生应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a × (b + c) = a × b + a × c),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计算中。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乘法计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乘法规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苏教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 有趣的乘法计算 (共20张)
两位数乘11
24 ×1 1
24 24 264
53 ×1 1
53 53 583
积百位上的数, 与原来两位数十位
上的数一样。
62 ×1 1
62 62 682
两位数乘11 两头一拉 中间相加
24 ×1 1
24 24 264
53 ×1 1
53 53 583
62 ×1 1
62 62 682
36×11= 396 15×11= 165 23×11= 253
只能笔算
两位数乘11 两头一拉 中间相加 十位满十 百位加一
同头尾合十
积末两位:个位乘个位 积前面数:十位乘十位加十位
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 你的体会。
可以通过仔细观 察和比较发现规 律。
发现规律后,要 通过计算进行验 证。
用发现的规律进行 计算,能够算得又 对又快。
都二
能分
运浇
用灌
好,
“八
二分
八等
定待
律;
”二
,分
我管
们教
一,
起八
,分
静放
待手
花;
开二
。分
成
➢ Pure of heart, life is full of sweet and joy!
绩 ,
八
分
方
法
。
愿
全
天
下
所
有
父
母
我们,还在路上……
25×15= 375 45×45= 2025 25×11= 275 15×16= 240
同头尾合十
32×38= 1216 44×46= 2024 45×11= 495 65×65= 4225 23×27= 621 56×11= 616
《有趣的乘法计算》有感
听《有趣的乘法计算》有感《有趣的乘法计算》是修订版苏教版教材三年级“探究规律”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教学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中,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以及“同头尾合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
这节课我看到了教师把自主学习单发给学生,学生在思考后交流汇报。
让我感受到孩子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主观能动性。
孩子们的发现很有意思,“左拉,右拉,中间相加。
”正好符合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这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
我的课堂缺少的正是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后我会深入钻研教材,能用自主学习单的课,会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这样在课堂上会节约一部分时间,给学生充分的交流展示时间。
如果这节课让我上的话,我会重视教师的板书和课件。
板书会用不同的颜色区分末两位和末两位前两部分。
课件上会出示乘法计算的规律,这样对于部分学困生来说,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积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
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
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
”“同头尾合十”的计算规律: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
末两位前面的数,是乘数十位上的数乘比它大1的数的积。
这样的规律,我认为有必要出示在课件上,让学生有规律性的总结。
这节课,老师大胆的让学生去说发现,我认为这节课说发现的时候,可以像教材安排的那样,有浅入深,先讲解两位数乘11的规律,再讲解“同头尾合十”的计算规律。
中间有闯关游戏作为学生的巩固练习。
乘法是有趣的,知道规律,应用规律可以让学生在计算的时候算得又对有快。
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规律,锻炼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 有趣的乘法计算(共15张PPT)
22×28= 35×35= 56×54=
十位相同 个位相加得十
22×28= 616 35×35= 1225 56×54= 3024
十位相同 个位相加得十
22×28= 616 35×35= 1225 56×54= 3024
十位相同 个位相加得十
前面数 十位乘比它大一的数 末两位(个乘个)
22×28= 616
53 ×1 1
53 53 583
62 ×1 1
62 62 682
两位数乘11 两头一拉 中间相加
十位满十 百位加一
23×11= 253 59×11= 649
64×11= 704
64 ×1 1
64 64 704
一个数乘11 把这个数错位相加
22×28= 35×35= 56×54=
22×28= 35×35= 56×54=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202021/3/202021/3/203/20/2021 8:26:37 A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202021/3/202021/3/20Mar-2120-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202021/3/202021/3/20Saturday, March 20,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202021/3/202021/3/202021/3/203/20/2021
•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202021/3/202021/3/202021/3/20
谢谢观看
数学三年级下册《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
25×25 = 45×45 =75×75 =
学生计算
巡回指导
评
学
再
疑
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 说说你的体会。
师生共同小结:
1.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和比较发现规律。
2.发现规律后,要通过计算进行验证。
3.用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能够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汇报体会
师生再次共同小结
实验小学数学课堂“三·五问题导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有趣的乘法计算
主备人
复备人
教学
目标
1.会用速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乘11。
2.会用速算方法计算“同头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
重、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11,“同头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速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课时
基本结构
内 容 和 过 程
学生计算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
讨论汇报
学生计算
板演两道算式。
问:你有什么发现?
与生共同小结
引导学生计算,纠错
引导学生交流、小结
提出新问题
共
学
解
疑
1.引导学生找出这三个式子的特点:
①这三个式子乘数的十位有什么特点?
②这三个式子离得两个乘数个位上数又有什么特点呢?
2.师生共同小结: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我们把这样的式子称为:“同头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
3.引导学生探索“同头尾合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①学生先算一算、 填一填, 再交流。
②教师板演三道算式并写出得数。
22 × 28 =□1 6
董欣欣《有趣的乘法计算》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8-19页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规律的过程,能应用发现的规律实行一些简便计算,进一步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问题解决和数学思考: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归纳、类推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探索和发现规律的一般过程,培养初步的分析水平和合情推理水平。
情感态度:使学生在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着重引领学生经历规律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体会计算规律的“有趣性”。
设计理念:本节课是2015新教材三年级下册新增加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两位数的乘法,而本节课的增设主要是使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计算、推理、总结、验证等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水平,使学生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同时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中存有的趣味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感悟哲理,揭示课题谈话:同学们你们学了这么久的数学,在数学的世界中你见到过最多的是什么?(数),老师想跟你分享两个数(板书:1.01 1.02)理解吗,他们相差大吗?(继续板书:1.01365, 1.02365 )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那你们觉得他们的结果会怎样呢?(完善板书:1.01365,=37.8 1.02365=1377.4)他们的结果相差了多少?(一千多),看了这个式子,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发言指出:同学们,我们每天的学习就像1.01和1.02相差非常少,但是经过365天的积累后,却相差了一千多,老师在今天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多百分之一的努力,得千分收成!揭题:同学们,数学能够给我们启示,给我们带来一些人生的哲理,在数学运算中,也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起探索这些简简单单数学算式背后那些有意思的东西,你愿意去吗?让我们一起出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 2 2 4 2 6
4 1 4
4
5 ×1 5 5 3 5 8
3 1 3
3
6 ×1 6 6 2 6 8
2 1 2
36×11= 396 15×11= 165 23×11= 253
两位数乘11 两头一拉 中间相加
两位数乘11
64×11= 610 4
两头一拉 中间相加
提问:猜一猜62×11等于几?
35×35= 1225
3×3+3 3×4
56×54= 3024
5×5+5 5×6
624 625
2024 2025
5624 5625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
小结:
两位数乘11
23×11=253
两头一拉 中间相加 十位满十 百位加一
64×11=704
十位相同 个位相加得十
追问: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请用竖式验证一下。 师小结:两位数与11相乘,积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两位数乘11
64×11=704 6 4 ×1 1 6 4 6 4 7 0 4
两头一拉 中间相加 十位满十 百位加一
59×11= 649 67×11= 737
为什么百位上的数“6”变成“7”,多了1 是从哪里来的?
末两位 个乘个 前面数 十乘哥
22×28=616 56×54=3024
教学反思:
22×28= 35×35= 56×54=
请同学们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
22×28= 35×35= 56×54=
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快速地说出答案,先同桌说一说。
十位相同 个位相加得十
22×28= 616 35×35= 1225 56×54= 3024
提问:试着算一算,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追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数相乘所得得数 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 。 2.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通过比较,理 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 、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特殊 数相乘所得得数的规律,并能初步运用这 一规律进行一些计算。
两位数乘11
2 ×1 2 2 4 2 6 4 1 4 5 ×1 5 5 3 5 8 3 1 3 6 ×1 6 6 2 6 8 2 1 2
4
3
2
谈话:同学们,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节课,我们一起 去发现这些有意思的规律。
两位数乘11
2 ×1 2 2 4 2 6 4 1 4 5 ×1 5 5 3 5 8 3 1 3 6 ×1 6 6 2 6 8 2 1 2
4
3
2
谈话:一个两位数和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先列式计算。
两位数乘11
2 ×1 2 2 4 2 6 4 1 4 5 ×1 5 5 3 5 8 3 1 3 6 ×1 6 6 2 6 8 2 1 2
4
3
2
提问: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相比,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十位相同 个位相加得十
22×28= 616 35×35= 1225 56×54= 3024
究竟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观察这些得数 ,它们有什么特点?把你们的发现和小组里 的同学说一说。
十位相同 个位相加得十
末两位 个乘个 前面数 十乘哥
22×28= 616
2×2+2 2×3
15×15= 2 25 43×47= 2021 69×61= 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