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

合集下载

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电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电子电路设计与调试是电子工程师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

它涉及到电子元件的选择、电路图的绘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以及电路的调试和优化等环节。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电子电路设计与调试的方法和步骤。

一、电子电路设计方法:1. 确定电路的功能和性能要求:首先要明确电路的功能和所需的性能指标,包括输入输出电压范围、电流要求、频率特性等。

在设计之前,需要对电路的整体框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选择。

2. 确定元件的选择和参数设计:根据电路的功能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同时根据电路的特性要求,进行参数设计,如电阻电容的大小、电感的匹配等。

3. 绘制电路图:在确认了电路的功能需求和元件选择以后,需要绘制电路图。

电路图应该包括所有的元件连接方式,电源线的方向和连接方式,以及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4. 进行电路仿真: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对设计的电路进行验证。

通过仿真软件,可以模拟电路的工作情况,并能够分析电路的性能指标,如频率响应、输出电压波形等。

二、电子电路调试方法:1. 准备好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在进行电子电路调试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

这些仪器和设备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电路的测量和分析。

2. 检查电路连接:在调试之前,需要仔细检查电路的连接,确保没有接错线或者松动的连接。

同时,需要确认电源的正负极是否正确连接。

3. 逐个部分检测和调试:可以将电路分为不同的部分,逐个进行检测和调试。

首先,可以先测试电源模块,确认输出电压是否达到指定范围。

然后,逐个测试各个模块的输入和输出信号,确认信号的正常传递和变换。

4. 使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示波器是电子电路调试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可以显示电路中的信号波形。

通过观察信号波形,可以分析电路中的问题,如信号失真、幅度衰减、频率偏差等。

5. 根据问题进行修改和优化:根据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对电路进行修改和优化。

电子电路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电子电路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电子电路的设计和优化方法电子电路的设计和优化是电子工程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电子电路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一、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步骤:1. 确定电路需求: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明确电路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例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

2. 选取电路拓扑结构: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电路拓扑结构,例如共射放大电路、RC滤波电路等。

3. 选取电子元器件:根据电路拓扑结构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例如晶体管、电容器等。

4. 完成电路原理图设计:根据电路需求和所选元器件,绘制电路原理图。

5. 进行电路仿真:利用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如SPICE)对电路进行仿真,检验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和优劣。

6. 电路布局设计:根据电路需求和所选元器件,进行电路布局设计,保证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7. 电路PCB设计:将电路布局转化为PCB设计,包括连线、焊盘布置等。

8. 制作样品电路板:根据PCB设计制作样品电路板。

9. 进行电路测试和优化:对样品电路板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电路参数优化和调整。

10. 完成电路最终设计:根据测试和优化结果,确定电路的最终参数和设计。

二、电子电路优化的方法:1. 选择性能更优的元器件:在电路设计中,选择性能更优的元器件可以提高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例如,选择低噪声、高增益的晶体管来提高放大电路的性能。

2. 优化电路拓扑结构:对电路拓扑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电路的性能。

例如,对放大电路选择合适的负反馈方式来提高放大倍数和稳定性。

3. 优化电路参数:对电路的元器件数值进行调整,以使电路性能达到最优。

例如,通过改变电容器的数值来调整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

4. 对电路进行多次仿真和测试:通过多次仿真和测试,找出电路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和改进。

例如,通过对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进行仿真和测试,找出并改善非线性变形等问题。

5. 使用优化算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和优化算法对电路进行优化。

电子电路设计中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电子电路设计中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电子电路设计中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数字集成电路(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DIC)设计方法在电子电路设计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数字集成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计算机、通信设备、消费电子产品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并讨论其特点与应用。

一、全定制设计方法全定制设计方法是一种基于传统工艺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它通过精确地定义电路的每个元件参数,将电路设计为完全定制化的形式。

在全定制设计方法中,设计师需要手动绘制电路原理图,并进行详细的手工布局和连线。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设计自由度,可以满足各种特定应用的需求。

然而,全定制设计方法需要投入大量人力与时间,成本较高,因此更适用于小批量、高性能的电路设计。

二、半定制设计方法半定制设计方法是介于全定制设计和可编程门阵列设计之间的一种设计方法。

在半定制设计方法中,设计师通过使用逻辑门库和标准元件库,将电路的逻辑功能和部分布局进行自定义,而其他部分则采用标准单元的形式。

这种方法兼具了全定制设计的灵活性和可编程门阵列设计的高效性,能够在满足设计需求的同时,有效地减少设计时间与成本。

半定制设计方法广泛应用于中小规模、低功耗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三、可编程门阵列(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PGA)设计方法可编程门阵列设计方法是一种基于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在可编程门阵列设计方法中,设计师通过在FPGA上进行逻辑配置,将电路设计实现为可编程的形式。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重构性,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设计需求。

然而,相比于全定制设计和半定制设计方法,可编程门阵列设计方法在性能和功耗上存在一定的折中。

可编程门阵列设计方法主要应用于中小规模、低功耗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以及快速原型验证与系统开发。

四、可重构计算机设计方法可重构计算机设计方法是一种基于可重构计算机架构的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技巧电路设计是电子工程师必备的核心技能之一,实际电子电路的设计过程十分繁琐,需要经历从问题定义、芯片选择、原理设计、电路仿真、布线布板到实际测试的各个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一、问题定义1. 确定设计需求:明确电路应用的具体功能和性能需求,包括输入输出特性、工作电压、功耗、环境温度等。

2. 制定设计规范:根据需求确定电路设计的性能指标,如增益、带宽、噪声等。

二、芯片选择1. 选择芯片类型:根据电路应用需求,确定需要使用的集成电路类型,如运放、比较器、开关等。

2. 考虑芯片参数:根据设计规范,选择各项重要参数合适的芯片,如输入输出电压范围、温度特性、功耗等。

三、原理设计1. 绘制电路原理图:使用电路设计软件,根据设计需求和选定的芯片,绘制出电路的原理图。

2. 确定电路拓扑结构:根据电路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电路拓扑结构,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控制电路等。

3. 选择电路参数:根据设计规范,选择合适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参数,确保电路性能满足设计需求。

四、电路仿真1. 参数仿真: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参数化仿真,验证电路设计的基本功能和性能。

2. 信号仿真:利用仿真软件,对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进行仿真,验证电路的工作波形和频率特性。

3. 稳定性仿真:通过仿真,检测电路的稳定性,确保电路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稳定。

五、布线布板1. 设计布局:根据电路原理图,进行电路布局设计,合理安排电路元件和信号走线的位置。

2. 完成布线:将电路原理图中的元件、信号线等转化为实际的导线和连接器,注意避免信号干扰和交叉耦合。

3. 进行布板:将布线设计转化为实际的电路板,通过 PCB 设计软件进行电路板的布局和布线。

六、实际测试1. 制作样品:根据布板设计,制作电路板样品,注意焊接质量和连接准确性。

2. 进行测试:将样品接入实际测试平台,进行电路功能验证、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

电子电路设计方法PPT教学课件

电子电路设计方法PPT教学课件

集成电路的选择
• 集成电路的种类繁多,选用方法一般是“先粗后 细”,即先根据主体方案考虑应选用什么功能的 集成电路,再进一步考虑它的具体性能,然后再 根据价格等因素选用什么型号。选择的集成电路 不仅要在功能和特性上实现设计方案,而且要满 足功耗、电压、温度、价格等多方面的要求。
阻容元件的选择
• 电阻和电容种类很多,正确选择电阻和电容是很 重要的,不同的电路对电阻和电容性能要求也不 同,有些电路对电容漏电要求很严格,还有些电 路对电阻和电容的精度要求很严,设计时要根据 电路的要求选择性能和参数合适的阻容元件,并 要注意功耗、容量、频率、耐压范围是否满足要 求。
分立元器件的选择
• 分立元器件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和晶 闸管等,选择器件的种类不同,注意事项也不同。 例如三极管,在选用时应考虑是NPN管还是PNP 管,是大功率管还是小功率管,是高频管还是低 频管,并注意管子的电流放大倍数、击穿电压、 特征频率、静态功耗等是否满足电路设计的要求。
元器件的参数计算
• ⑵ 尽量把总电路图画在同一张图上,如果 电路比较复杂,一张图画不下,应把主电 路画在同一张图上,而把一些比较独立或 次要的部分(例如直流稳压电源)画在另一张 或者几张图上,并用适当的方式说明各图 之间的信号联系。
• ⑶ 电路图中所有的连线都要表示清楚,各元器件 之间的绝大多数连线应在图上直接画出。连线通 常画成水平线或竖线,一般不画斜线。互相连通 的交叉线,应在交叉处用圆点标出。连线要尽量 短。电源一般只标出电源电压的数值(例如+5V, +15V,-15V)。电路图的安排要紧凑、协调,疏 密恰当,避免出现有的地方画得很密,有的地方 却空出一大块。总之,要清晰明了,容易看懂, 美观协调。
电子电路的安装

现代电子电路与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方法

现代电子电路与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方法

现代电子电路与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方法现代电子电路与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方法是指在设计电子电路和系统时,采用的一系列技术和工具,以确保电路和系统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并满足性能、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各方面的需求。

在现代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下,电子电路和系统设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分析、设计和实现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现代电子电路与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方法:1. 基于硬件描述语言的设计:硬件描述语言(HDL)是一种用来描述电子系统硬件行为的语言。

通过使用HDL,设计人员可以对电路进行更高层次的抽象描述,从而更容易进行电路的分析和验证。

常用的HDL包括VHDL和Verilog。

2.元件级设计:元件级设计是指在电路设计中将电路拆分为可独立分析和设计的基本元件。

通过对各个元件的分析和设计,可以实现对整个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3.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现代电子电路和系统中应用广泛。

通过使用DSP技术,可以对电路中的信号进行精确和高效的处理,以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4.模拟电路分析与设计:模拟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主要涉及电路的建模、分析和优化。

通过对电路元器件的特性进行数学建模,可以对电路的行为进行准确的分析,并通过各种优化方法来改进电路的性能。

5.电磁兼容性(EMC)设计:在现代电子电路和系统设计中,电磁兼容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过采用适当的布线和屏蔽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电磁干扰和抗干扰能力,提高整个电路系统的EMC性能。

6.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设计是指将多个电路和系统集成到同一芯片上的设计方法。

通过采用现代的集成电路设计流程和工具,可以实现高度集成、低功耗和高性能的电子系统设计。

7.系统级设计和建模:系统级设计是指对整个电子系统进行高层次的建模和设计。

通过对系统功能、性能和约束进行详细分析和建模,可以优化整个电子系统的设计过程。

8.可靠性设计与分析:在现代电子电路和系统设计中,可靠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电子电路设计常用调试方法与步骤

电子电路设计常用调试方法与步骤

电压测量法
总结词
通过测量电子电路中关键点的电压值,判断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详细描述
电压测量法是常用的调试方法之一,通过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子电路中关键点的电压值,与正常值进行比较,判断 电路是否正常工作。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定位电源故障、元件损坏等问题。
电阻测量法
总结词
通过测量电子电路中元件的电阻值,判断元件是否正常工作 。
万用表
总结词
万用表是电子电路设计中常用的基本测 量工具,用于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等 参数。
VS
详细描述
万用表通过测量电子元件的电压、电流和 电阻值,帮助设计人员检查电路是否正常 工作。它具有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测量 精度高等优点,是电子工程师必备的调试 工具之一。
示波器
总结词
示波器用于观察电子信号的波形,能够实时显示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等参数随时间变化 的情况。
信号干扰
信号干扰可能来源于电磁波、电源波动、接地不良等。
解决方案:采取屏蔽、滤波、隔离等措施,减少信号干扰对电路的影响,同时合 理布线,避免信号线与干扰源近距离接触。
时序问题
时序问题可能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如时钟信号不同步、数据传输延迟 等。
解决方案:检查电路中各元器件的时 序关系,确保时钟信号和数据传输的 同步性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示波器通过捕获信号波形并显示在屏幕上,帮助设计人员分析信号的质量、幅度、频率 等参数,进而找出电路中的问题。示波器在调试高速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中具有重要作
用。
逻辑分析仪
总结词
逻辑分析仪是一种用于分析数字信号的测量 工具,能够同时捕获多个数字信号线上的逻 辑状态。
详细描述
逻辑分析仪通过捕获数字信号的状态,帮助 设计人员分析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时序关 系。它对于调试复杂的数字系统,如微处理 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具有重要作用。

电子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电子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电子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步骤电子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步骤一、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1.方案原理的构想在设计一个复杂的系统时,需要进行原理方案的构思。

这就是要确定用什么原理来实现系统要求。

为此,需要对课题的任务、要求和条件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找出其关键问题,并提出实现的原理与方法。

同时,应该广泛收集与查阅有关资料,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以便作出更合理的选择。

所提方案必须对关键部分的可行性进行讨论,并通过试验加以确认。

2.总体方案的确定原理方案选定以后,便可着手进行总体方案的确定。

为了把总体方案确定下来,必须把每一个框图进一步分解成若干个小框,每个小框为一个较简单的单元电路。

总之,应从单元电路和单元之间连接的设计与选择出发,恰当地分解框图。

二、单元电路的设计与选择1.单元电路结构形式的选择与设计按已确定的总体方案框图,对各功能框分别设计或选择出满足其要求的单元电路。

因此,必须根据系统要求,明确功能框对单元电路的技术要求,必要时应详细拟定出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然后进行单元电路结构形式的选择或设计。

满足功能框要求的单元电路可能不止一个,因此必须进行分析比较,择优选择。

2.元器件的选择1)元器件选择的一般原则在选择元器件时,应根据单元电路的要求,选择性能稳定、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元器件。

同时,还要考虑元器件的电气参数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元器件的封装形式和安装方式是否适合设计要求。

在选择元器件时,还要考虑其供应渠道是否可靠,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库存量。

在电子元器件领域,元器件的品种规格繁多,性能、价格和体积各异,新品种不断涌现。

因此,我们需要经常关注元器件信息和新动向,多查阅器件手册和有关的科技资料,熟悉常用的元器件型号、性能和价格,以便为单元电路和总体电路设计提供有利的信息。

在选择合适的元器件时,需要进行分析比较,首先考虑满足单元电路对元器件性能指标的要求,然后考虑价格、货源和元器件体积等方面的要求。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集成电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与设计

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与设计

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与设计电子电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步骤,详细阐述电路的组成、特性以及常见的设计方法。

一、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1. 电流、电压和电阻电流是电子在电路中的流动,用安培(A)表示;电压是电子在电路中的压力差,用伏特(V)表示;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子流动的元件,用欧姆(Ω)表示。

2. 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由电源、负载和导线组成。

电源提供电流和电压,负载消耗电力,导线连接电源与负载。

3. 电路的特性电路具有电流功率、电压和电阻等特性。

电流功率代表电流和电压的综合表现;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电阻是过载中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二、电子电路的设计步骤1. 确定设计要求根据电路使用的条件和功能要求,确定电路的输入、输出端口、工作范围以及性能指标等。

2. 选择电路拓扑结构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电路拓扑结构,如放大器、滤波器、稳压器等,以达到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或对输出信号实现控制的目的。

3. 选择合适的元器件根据电路的功能和特性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源、传感器、放大器、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器件。

4. 进行电路分析利用基本电路原理,对电路进行分析,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确定电路的工作状态。

5. 进行电路仿真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对设计的电路进行模拟,验证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6. 进行实际电路构建根据仿真结果,选取合适的元器件进行实际电路的构建,包括布线、焊接等步骤。

7. 进行电路测试和调试对实际构建的电路进行测试和调试,验证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排除和修复。

8. 进行电路性能评估通过测量和分析电路的输出结果,对电路的性能进行评估,评估参数包括增益、频率响应、失真度等。

9. 进行电路优化和改进根据性能评估结果,对电路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常见的电子电路设计方法1. 基于经验公式设计根据经验公式和规则,选择合适的元器件,设计电路的参数,如放大器的增益、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等。

电子线路设计方法

电子线路设计方法

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元、器件选择
• 数字集成电路选择
数字集成电路(简称数字IC)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经 过近几十年的更新换代,到目前为止,已形成多种 系列化产品同时并存的局面,各系列品种的功能配 套齐全,可供用户自由选择。在选择数字集成电路 时,必须了解:⑴数字集成电路的种类和特点数字 IC 系列产品大体上分为了TTL 型、ECL 型、 CMOS 型等三大类
内容提要及学习收获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电类专业学生重要基 础实践课是工科专业的必修课。经过查资 料、选方案、设计电路、撰写设计报告、 使学生得到一次较全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和培养创新能力,为 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毕业后的工 作打下基础。同时,结合EDA 技术,进行 仿真设计,可以体现现代化的设计方法和 理念,使电子课程设计在培养学生能力方 面,得到比较大的提高。
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在设计一个常用的电子电路(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时,首先必须明确设计任务,根据设计任务按下 图所示的一般电子电路设计步骤示意图进行设计。 但电子电路的种类很多,器件选择的灵活性很大。 因此设计方法和步骤也会因不同情况而有所区别。 有些步骤需要交叉进行,甚至反复多次,设计者 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元、器件选择
• 字集成电路选择
ECL型
• ECL 和TTL 一样也是双极型数字IC。其系列产品主要有 ECL-10K 与ECL-100K 两种系列。ECL 电路的品种不多, 产品限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特点:
• ① 工作速度快。ECL 门电路的传输延迟时间可缩短至1ns 以内,是现代数字IC 中工作速度最快的一种。适用工作 频率范围为100~1000MHZ。

电子电路设计模拟电路设计方法

电子电路设计模拟电路设计方法

电子电路设计模拟电路设计方法电子电路设计是现代电子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模拟电路设计则是电子电路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能够模拟和处理连续变量信号,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系统中。

本文将介绍电子电路设计中的模拟电路设计方法。

一、模拟电路设计所需基础知识在进行模拟电路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路的基本元件,例如电阻、电容和电感等。

其次,我们需要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基尔霍夫定律、电压分压原理等。

此外,还需要具备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知识,包括频域分析、滤波器设计等。

二、模拟电路设计方法1. 设计目标和规范在进行模拟电路设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目标和规范。

例如,我们需要确定电路的功能、性能指标、工作条件等。

这些设计目标和规范将指导我们进行后续的电路设计过程。

2. 电路拓扑设计电路拓扑设计是模拟电路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电路的基本结构和连接方式。

在进行电路拓扑设计时,我们需要根据设计目标选择合适的电路拓扑结构,例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

此外,还需要考虑电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调性等因素。

3. 元件选择和参数计算在进行元件选择和参数计算时,我们需要根据设计规范和电路拓扑来选择合适的元件,并计算其参数值。

例如,在设计放大电路时,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放大器管型和工作点,并计算电阻、电容等元件的数值。

4. 电路仿真与优化在进行模拟电路设计时,我们通常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仿真与优化。

通过仿真软件,我们可以模拟电路的工作过程,验证电路的性能指标,并对电路进行优化。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元件参数和拓扑结构来改善电路的性能。

5. PCB设计PCB设计是模拟电路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PCB设计时,我们需要将电路图转化为PCB布局图,并将元件进行布局、连线和焊接。

通过合理的PCB设计,可以提高电路的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和成本效益。

三、模拟电路设计案例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模拟电路设计案例,以放大电路为例。

电子电路的模拟和数字设计方法

电子电路的模拟和数字设计方法

电子电路的模拟和数字设计方法电子电路是现代电子技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涉及模拟和数字设计两个方面。

模拟电路设计是指根据电路的数学模型,通过选取、设计适当的元器件,以满足电路的功能要求并确保电路的性能稳定可靠。

数字电路设计则是指根据数字信号的处理需求,通过逻辑门和数字元器件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实现对数字信号的处理、编码和解码等操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电路模拟和数字设计的方法。

模拟电路设计步骤如下:1. 确定电路功能:首先明确设计电路的功能需求,例如放大、滤波、比较等。

2. 选取元器件:根据电路功能需求,在元器件手册或相关资料中,选择合适的电阻、电容、放大器、滤波器等元器件。

3. 绘制电路原理图:根据选取的元器件,使用电路设计软件或手工绘图,将电路原理图绘制出来。

4. 电路分析:对绘制好的电路原理图进行电路分析,计算电路的各种参数和指标。

5. 仿真验证: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对设计好的模拟电路进行仿真验证,观察输出信号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6. PCB布局设计:根据电路原理图,进行PCB布局设计,将各个元器件进行合理布局,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 元器件焊接:将选购好的元器件焊接到PCB板上,注意焊接质量和连接正确性。

8. 调试测试:将焊接好的电路连接电源,进行调试测试,观察电路是否工作正常,检查输出信号是否满足要求。

性。

数字电路设计步骤如下:1. 确定数字信号处理需求:明确数字信号处理的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例如编码、解码、逻辑运算等。

2. 逻辑门选择:根据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逻辑门(如与门、或门、非门等)和其他数字元器件(如触发器、计数器等)。

3. 绘制逻辑图:根据选取的逻辑门和数字元器件,使用逻辑设计软件或手工绘图,绘制数字逻辑图。

4. 逻辑分析:对绘制好的数字逻辑图进行逻辑分析,确定输入输出关系,计算逻辑电平和时序参数。

5. 逻辑验证:使用数字电路仿真软件,对设计好的数字电路进行逻辑验证,检查输出信号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电子电路设计与优化方法

电子电路设计与优化方法

电子电路设计与优化方法电子电路设计是电子与电气工程领域中的核心任务之一。

电子电路设计的目标是实现特定功能的电路,并优化其性能,以满足特定的要求。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电路的可靠性、功耗、速度、面积和成本等因素,以及电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设计师需要采用一系列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一、电子电路设计方法在电子电路设计中,设计师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需求分析:设计师首先需要明确电路的功能需求。

这包括了电路的输入和输出要求,以及电路对环境的要求。

通过需求分析,设计师可以明确电路的设计目标,为后续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

2. 概念设计:在概念设计阶段,设计师需要选择适当的电路拓扑结构和组件。

这需要设计师对各种电路拓扑和组件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并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考虑电路的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

3. 详细设计:在详细设计阶段,设计师需要具体确定电路的参数和元件数值。

这需要设计师进行电路分析和计算,并根据电路的特性进行参数选择。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考虑电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并进行相应的优化。

4. 仿真验证:在设计完成后,设计师需要进行电路的仿真验证。

通过仿真,设计师可以评估电路的性能和功能是否满足需求。

如果仿真结果不满足要求,设计师需要对电路进行优化。

二、电子电路优化方法电子电路优化是设计师在设计完成后的重要任务之一。

电子电路优化的目标是改善电路的性能,以满足特定的要求。

在电子电路优化中,设计师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参数优化:通过改变电路的参数,设计师可以优化电路的性能。

例如,设计师可以通过改变电阻和电容的数值,来调整电路的频率响应。

设计师还可以通过改变晶体管的偏置电流,来调整电路的增益和线性度。

2. 拓扑优化:在某些情况下,设计师可以通过改变电路的拓扑结构,来优化电路的性能。

例如,设计师可以通过改变反馈网络的结构,来改善电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设计师还可以通过改变电路的布局,来减小电路的面积和功耗。

电子电路设计方法ppt

电子电路设计方法ppt

电子电路的设计
• 由于电子电路种类繁多,千差万别,设计 方法和步骤也因情况不同而不同,因而上 述设计步骤需要交叉进行,有时甚至会出 现反复。因此在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 灵活掌握。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设计单元电路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 ⑴ 根据设计要求和已选定的总体方案的原理框图, 确定对各单元电路的设计要求,必要时应详细拟 定主要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注意各单元电路之 间的相互配合,但要尽量少用或不用电平转换之 类的接口电路,以简化电路结构、降低成本。
• ⑵ 拟定出各单元电路的要求后,应全面检查一遍, 确实无误后方可按一定顺序分别设计各单元电路。
• 电子电路设计一般步骤如图所示。
电子电路设计一般步骤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 接衡庐 。襟三 江而带 五湖, 控蛮荆 而引瓯 越。物 华天宝 ,龙光 射牛斗 之墟; 人杰地 灵,徐 孺下陈 蕃之榻 。雄州 雾列, 俊采星 驰。台 隍枕夷 夏之交 ,宾主 尽东南 之美。 都督阎 公之雅 望,棨 戟遥 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 旬休假 ,胜友 如云; 千里逢 迎,高 朋满座 。腾蛟 起凤, 孟学士 之词宗 ;紫电 青霜, 王将军 之武库 。家君 作宰, 路出名 区;童 子何知 ,躬逢 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 清,烟 光凝而 暮山紫 。俨骖 騑于上 路,访 风景于 崇阿; 临帝子 之长洲 ,得天 人之旧 馆。层 峦耸翠 ,上出 重霄; 飞阁流 丹,下 临无地 。鹤汀 凫渚, 穷岛屿 之萦回 ;桂殿 兰宫, 即冈峦 之体势 。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 泽纡其 骇瞩。 闾阎扑 地,钟 鸣鼎食 之家; 舸舰迷 津,青 雀黄龙 之舳。 云销雨 霁,彩 彻区明 。落霞 与孤鹜 齐飞, 秋水共 长天一 色。渔 舟唱晚 ,响穷 彭蠡之 滨;雁 阵惊寒 ,声断 衡阳之 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 生,纤 歌凝而 白云遏 。睢园 绿竹, 气凌彭 泽之樽 ;邺水 朱华, 光照临 川之笔 。四美 具,二 难并。 穷睇眄 于中天 ,极娱 游于暇 日。天 高地迥 ,觉宇 宙之无 穷;兴 尽悲来 ,识盈 虚之有 数。望 长安 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 溟深, 天柱高 而北辰 远。关 山难越 ,谁悲 失路之 人?萍 水相逢 ,尽是 他乡之 客。怀 帝阍而 不见, 奉宣室 以何年 ?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 老,李 广难封 。屈贾 谊于长 沙,非 无圣主 ;窜梁 鸿于海 曲,岂 乏明时 ?所赖 君子见 机,达 人知命 。老当 益壮, 宁移白 首之心 ?穷且 益坚, 不坠青 云之志 。酌贪 泉而觉 爽,处 涸辙以 犹欢。 北海 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 晚。孟 尝高洁 ,空余 报国之 情;阮 籍猖狂 ,岂效 穷途之 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 ,等终 军之弱 冠;有 怀投笔 ,慕宗 悫之长 风。舍 簪笏于 百龄, 奉晨昏 于万里 。非谢 家之宝 树,接 孟氏之 芳邻。 他日趋 庭,叨 陪鲤对 ;今兹 捧袂, 喜托龙 门。杨 意不逢 ,抚凌 云而自 惜;钟 期既 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 矣,梓 泽丘墟 。临别 赠言, 幸承恩 于伟饯 ;登高 作赋, 是所望 于群公 。敢竭 鄙怀, 恭疏短 引;一 言均赋 ,四韵 俱成。 请洒潘 江,各 倾陆海 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买的VIP时长期间,下载特权不清零。

高频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

高频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
单电击子输 产入 您品的设封计面与副制标作题
任务八 高频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
操作1 任务的提出
电子电路可以分为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而模拟电路又可以 分为低频率电路与 高频电路。
一般的电子技术人员尝试设计或制作的,大多数首先从低频 率电路开始,较少从高频电路开始的。其主要原因是,高频电路 较难去理解,往往制作出的电路无法实现预期的设计目标。诚然, 如果能够熟悉高频电路,也可以提高低频率电路的设计水准。
下面用调幅发射机的设计举例说明高频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 方法。
操作2 技术指标的确定
调幅发射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载波频率,载波 频率的稳定度,输出负载电阻RL,发射功率PL,发射 机效率,调幅系数ma,调制频率f。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为依据,确定技术指标: 载波频率f0=10MHz,载波频率稳定度不低于10-3,输 出负载RL=50Ω,发射功率PL=200mW,调幅系数平均值 ma=30%,调制频率f=20Hz~20kHz。
操作3 设计任务步骤
1)调幅发射机的设计原则。 2)调幅发射机技术指标的确定。 3)画出调幅发射机的框图。 4)画出调幅发射机的整机逻辑电路图。 5) 设计安装各部分组成电路(要求布线整齐美观, 便于级联)。 6) 调幅发射机的调试,写出设计实验报告。
单电击子输 产入

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常见设计方法与技巧

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常见设计方法与技巧

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常见设计方法与技巧电子电路设计是电子工程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关乎着各种电子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有许多常见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更加高效和准确地完成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并详细列出步骤,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这些技能。

一、常见的电子电路设计方法:1. 分析法:通过对电路的特性进行分析,找出每个元件的作用和特点,进而设计出满足要求的电路。

步骤:①确定电路的输入和输出要求;②进行电路拓扑结构的分析;③设计基本电路模块;④组合基本电路模块;⑤分析电路工作状态;⑥优化电路参数。

2. 仿真法:利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电路设计。

步骤:①选择仿真软件和合适的电路模型;②绘制电路原理图;③设置仿真参数;④进行仿真分析;⑤对仿真结果进行评估和优化;⑥根据仿真结果进行电路设计。

3. 实验法:通过实验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和性能指标,对电路进行调整和改进。

步骤:①搭建实验平台;②进行实验设计,包括输入信号的设置和采样;③进行实验测量和数据采集;④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⑤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电路优化。

二、常见的电子电路设计技巧:1. 参考电路使用:利用已有的可靠设计作为参考,进行电路原理图和布局设计。

2. 分频技术:通过频率分频电路,将高频信号转换成低频信号,以便更好地处理和控制。

3. 反馈技术:利用反馈电路稳定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增加系统稳定性和性能。

4. 滤波技术:通过电容和电感等元件组成滤波器,对电路输入信号进行滤波,滤除噪声和杂波。

5. 隔离技术:对于输入和输出具有不同电位的电路,使用隔离电路进行信号传递,确保信号的稳定和安全性。

6. 选择性放大技术:通过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器,对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进行放大,提高系统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7. 保护和稳定技术:在电路设计中加入过压、过流、过热等保护电路,以防止电路出现故障。

电子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电子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电子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电子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是电子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子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包括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电子电路设计方法:1. 确定需求:在开始设计电路之前,首先要明确电路的功能和需求。

包括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功耗要求等。

2. 选择器件和元器件:根据需求选择适当的器件和元器件,比如电容、电感、晶体管等。

可以根据厂家提供的数据手册进行选择,考虑元器件的参数和性能。

3. 绘制原理图:利用专业软件或手绘,绘制电路的原理图。

将各个器件和元器件按照电路功能逐一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电路图。

4. 确定电路拓扑结构:根据原理图,确定电路的拓扑结构。

包括串联、并联、反向等连接方式。

5. 进行电路仿真:利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

可以分析电路的各种特性,如频率响应、电压波形等。

6. 优化电路设计:根据仿真结果,对电路进行优化设计。

可以调整元器件参数、改变电路结构等方式来提高电路性能。

二、电子电路调试方法:1.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包括示波器、多用表、电源等。

确保这些设备的正常工作。

2. 检查元器件的焊接和连接:检查电路的焊接和连接是否正确。

查看元器件是否有损坏或错误。

3. 找到电路的故障点:根据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逐步检查电路的各个部分,找到可能的故障点。

可以利用示波器等设备进行测量和观察。

4. 利用排除法排查故障:根据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故障现象,逐步排除可能的故障点。

可通过更换元器件、调整电路参数等方式。

5. 高频电路调试注意事项:对于高频电路,需要注意信号的传输和阻抗匹配问题。

可以利用特殊的高频设备进行调试,如频谱分析仪等。

6. 检测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调试完成后,需要对电路进行长时间的运行测试,检测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电子电路设计和调试的注意事项:1. 熟悉器件和元器件的特性和参数:在选择器件和元器件时,要充分了解其特性和参数,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电子电路设计的一般性步骤总结

电子电路设计的一般性步骤总结

电子电路设计的一般性步骤总结一、电子电路的设计基本步骤:1、明确设计任务要求:充分了解设计任务的具体要求如性能指标、内容及要求,明确设计任务。

2、方案选择:根据掌握的知识和资料,针对设计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条件,设计合理、可靠、经济、可行的设计框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3、根据设计框架进行电路单元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具体设计时可以模仿成熟的电路进行改进和创新,注意信号之间的关系和限制;接着根据电路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进行参数的估计与计算;器件选择时,元器件的工作、电压、频率和功耗等参数应满足电路指标要求,元器件的极限参数必须留有足够的裕量,一般应大于额定值的1.5倍,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应选择计算值附近的标称值。

4、电路原理图的绘制:电路原理图是组装、焊接、调试和检修的依据,绘制电路图时布局必须合理、排列均匀、清晰、便于看图、有利于读图;信号的流向一般从输入端或信号源画起,由左至右或由上至下按信号的流向依次画出务单元电路,反馈通路的信号流向则与此相反;图形符号和标准,并加适当的标注;连线应为直线,并且交叉和折弯应最少,互相连通的交叉处用圆点表示,地线用接地符号表示。

二、电子电路的组装电路组装通常采用通用印刷电路板焊接和实验箱上插接两种方式,不管哪种方式,都要注意:1. 集成电路:认清方向,找准第一脚,不要倒插,所有IC的插入方向一般应保持一致,管脚不能弯曲折断;2. 元器件的装插:去除元件管脚上的氧化层,根据电路图确定器件的位置,并按信号的流向依次将元器件顺序连接;3. 导线的选用与连接:导线直径应与过孔(或插孔)相当,过大过细均不好;为检查电路方便,要根据不同用途,选择不同颜色的导线,一般习惯是正电源用红线,负电源用蓝线,地线用黑线,信号线用其它颜色的线;连接用的导线要求紧贴板上,焊接或接触良好,连接线不允许跨越IC或其他器件,尽量做到横平竖直,便于查线和更换器件,但高频电路部分的连线应尽量短;电路之间要有公共地。

电子电路设计

电子电路设计

电子电路设计引言:电子电路设计是电子工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涵盖了电子元器件的选择和连接,以及电路的功能和性能的规划和设计。

本文将介绍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探讨一些常用的电路设计技巧。

一、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1. 电路设计的目标电子电路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特定功能的电路,并尽量达到一定的性能要求。

例如,放大器的设计目标可能是提高信号的增益和降低噪声;滤波器的设计目标可能是削弱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功耗、成本、可靠性等因素。

2. 电子元器件的选择在电子电路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非常重要。

不同的元器件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参数,如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的放大倍数等。

设计者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元器件的特性来选择适合的元器件。

3. 电路的连接和布局电路的连接和布局对电路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长电路线和不良的接触会增加电路的电阻、电感和串扰等问题。

因此,在布局时需要尽量缩短电路长度,合理安排元器件的位置,以减小电路中的不良影响。

二、电子电路设计的步骤电子电路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需求和规范在设计电子电路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设计的需求和规范。

例如,需要设计一个滤波器,需求是滤除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规范是指定信号的功率和频率等参数。

2. 进行电路分析和建模电路分析和建模是电子电路设计的基础。

通过对电路中的元器件进行建模,并应用电路理论进行分析,可以预测电路的性能特征。

在这一步骤中,可以使用理论分析方法、模拟仿真和实验验证等手段。

3. 进行电路设计和优化在完成电路分析和建模之后,可以开始进行电路设计和优化。

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并根据设计目标和规范确定电路的拓扑结构和参数。

同时,可以利用相关工具进行电路性能的优化,比如使用自动化设计工具或遗传算法等。

4. 进行电路实现和测试完成电路设计后,可以进行电路的实现和测试。

这包括原理图、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元器件的选取和焊接,以及对电路性能进行测试和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
发表于:2008-09-12 13:13:02
1.
所谓电子系统是指由一组电子元件或基本电子单元电路相互连接、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电路整体,它能按特定的控制信号执行所设定的功能。

按处理信号的不同,电子系统一般可分为模拟电子系统、数字电子系统和数字模拟混合系统。

1.1.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
由于模拟电子系统种类繁多、千差万别,故设计一个模拟电子系统的方法和步骤也不尽相同。

但对于要设计的实际电子系统,一般首先根据电子系统的设计任务,进行总体方案选择;然后对组成系统的单元电路进行设计、参数计算、元器件的确定和实验调试;最后绘出用于指导工程的电路图。

1.1.1.总体方案的确定
在全面分析电子系统任务书所下达的系统功能、技术指标后,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和资料,将总体系统按功能合理地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单元电路),并画出各个单元电路框图相互连接而形成的系统原理框图。

电子系统总体方案的选择,将直接决定电子系统设计的质量。

因此,在进行总体方案设计时,要多思考、多分析、多比较。

要从性能的稳定性、工作的可靠性、电路结构、成本、功耗、调试维修等方面,选出最佳方案。

1.1.
2.单元电路设计
在进行单元电路设计时,必须明确对各单元电路的具体要求,详细拟定出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认真考虑各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系,注意前后级单元之间信号的传递方式和匹配,尽量少用或不用电平转换之类的接口电路,并应使各单元电路的供电电源尽可能地统一,以便使整个电子系统简单可靠。

另外,应尽量选择现有的、成熟的电路来实现单元电路的功能。

如果找不到完全满足要求的现成电路,则在与设计要求比较接近的电路基础上适当改进,或自己进行创造性设计。

为使电子系统的体积小、可靠性高,单元电路尽可能使用集成电路组成。

1.1.3.参数计算
在进行电子系统设计时,应根据电路的性能指标要求决定电路元器件的参数。

例如根据电压放大倍数的大小,可决定反馈电阻的取值;根据振荡器要求的振荡频率,利用公式可算出决定振荡频率的电阻和电容值等。

但一般满足电路性能指标要求的理论参数值不是唯一的,设计者应根据元器件的性能、价格、体积、通用型和货源等方面灵活选择。

计算电路参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计算元器件工作电流、电压和功率等参数时,应考虑工作条件最不利的情况,并留有适当的余量。

2)对于元器件的极限参数必须理由足够的余量,一般取1.5~2倍的额定值。

3)对于电阻、电容参数的取值,应选计算值附近的标称值。

电阻值一般在1MΩ内选择;非电解电容一般在100pF~0.47F之间选择;电解电容一般在1μF~2000μF之间选用。

4)在保证电路达到性能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元器件的品种、价格及体积等。

1.1.4.元器件选择
在确定元器件时,应全面考虑电路处理信号的处理X围、环境温度、空间大小、成本高低等诸多因素。

1)一般优先选择集成电路。

由于集成电路体积小、功能强,可使电子电路可靠性增强,安装调试方便,并可大大简化电子电路的设计。

随着模拟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用余各种场合下的集成运算放大器不断涌现,只要外加极少量的元器件,利用运算放大器就可构成性能良好的放大器。

同样,目前在进行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时,已经很少采用分立元器件进行设计了。

取而代之的时性能更稳定、工作更可靠、成本更低廉的集成稳压器。

2)正确选择电阻器和电容器。

这是两种最常见的元器件,种类很多,性能相差很大,应用的场合也不同。

因此,对于设计者来说,应熟悉各种电阻器和电容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和特点,以便根据电路要求,对元件作出正确选择。

3)选择分立半导体元件。

首先要熟悉这些元件的性能,掌握它们的应用X围;再根据电路的功能要求和元器件再电路中的工作条件,如通过的最
大电流、最大反向工作电压、最高工作频率、最大消耗的功率等,确定元器件的型号。

1.1.5.计算机模拟仿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发生的很大变化。

目前,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已成为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的必要条件。

在计算机平台上,利用EDA软件,可对各种电子电路进行调试、测量、修改,这样可大大提高电子设计的效率和精确度,同时节约的设计费用。

1.1.6.实验
电子设计要考虑的因素和问题相当多,由于电路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时所采用的元器件参数和模型与实际器件由差别,所以对经计算机仿真过的电路,还要进行实际实验。

通过实验才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若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应深入进行分析出在哪些单元或元件上,再对它们重新进设计和选择,直到性能完全满足要求为止。

1.1.7.总体电路图绘制
总体电路图是在总框图、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元器件选择的基础上绘制的,它是组装、调试、印刷电路板设计和维修的依据。

目前一般是利用绘图软件绘制电路图。

绘制电路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总体电路图尽可能画在一X图上,同时注意信号的流向,一般从输入端画起,由左至右或由上至下按信号的流向依次画出各单元电路。

对于电路图比较复杂的,应将主电路图画在一X或数X纸上,并在各图所有端口两端注上标号,依次说明各图纸之间的连线关系。

2)注意总体电路图的紧凑和协调,要求布局合理、排列均匀。

图中元器件的符号应标准化,元件符号旁边应标出型号和参数。

集成电路通常用方框表示,在方框内标出它的型号,在方框的两侧标出每根连线的功能和管脚号。

3)连线一般画成水平线或垂直线,并尽可能减少交叉和拐弯。

对于相互交叉的线。

应在交叉处用圆点标出。

对于连接电源负极的连线。

一般用接地符号表示;对于连接电源正极的连线,仅需标出电压值。

1.2.数字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
数字系统的规模差异很大,对于比较小的数字系统可采用所谓经典设计。

即根据设计任务要求,用真值表、状态表求出简化的逻辑表达式,画出逻辑图、逻辑电路图,最后用小规模电路实现。

随着大中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实现比较复杂的数字系统变的比较方便,且便于调试、生产和维护,其设计方法也比较灵活。

例如目前正在普及的ISP(在系统编程)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出现,给数字系统设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硬件设计变得像软件一样易于修改,如要改变一个设计方案,通过设计工具软件在计算机数分钟内即可完成。

这不仅扩展了器件的通途,缩短了系统的设计周期,而且还除了对器件单独编程的环节。

省去了器件编程设备。

1.2.1.系统功能要求分析
数字电路系统一般包括输入电路、控制电路、输出电路、被控电路和电源等。

数字系统设计首先要做到的是明确系统的任务、技术性能、精度指标、输入输出设备、应用环境以及有哪些特殊要求等。

设计者有时接到的课题比较笼统,有些技术问题要靠设计者的分析和理解,特别是要和课题提出者、系统使用者反
复磋商,并在应用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以后才能明确地确定下来。

1.2.2.总体方案确定
明确了系统性能以后,应考虑如何实现这些技术功能,即采用哪些电路来完成它。

对于比较简单的系统,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对于输入逻辑变量比较多、逻辑表达式比较复杂的系统,可采用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完成;对于需要完成复杂的算术运算,进行多路数据采集、处理及控制的系统,可采用单片机系统实现。

目前处理复杂的数字系统的最佳方案是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加单片机,这样大大节约设计成本,提高可靠性。

1.2.3.逻辑功能划分
任何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都可以逐步划分成不同层次的较小的子系统。

一般先将系统划分为信息处理和控制电路两部分,然后根据信息处理电路的功能要求将其分成若干个功能模块。

控制电路是整个数字系统的核心,它根据外部输入信号及来自受其控制的信息处理电路的状态信号,产生受控电路的控制信号。

常用的控制电路有3中:移位型控制器、计数型控制器
和微处理控制器。

一般根据完成控制的复杂程度,可灵活选择控制器类型。

1.2.4.单元电路设计
在全面分析各模块功能类型,应选择出合适的元器件并设计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如图1.1所示。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步骤如图1.2所示。

在设计电路时,应充分考虑能否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器件实现某些逻辑单元电路,这样可大大简化逻辑设计,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减小PCB的体积。

1.2.5.系统电路综合
在各单元模块和控制电路达到预期要求以后,可把各个部分连接起来,构成整个电路系统,并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

测试主要包含3部分的工作: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系统功能测试、系统性能指标测试。

若这3部分的测试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则必须修改电路设计。

1.2.6.设计文件的撰写
在整个系统实验完成后,应整理出包含如下的设计文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详细的程序清单、所用元器件清单、功能与性能测试结果及使用说明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