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故都的秋》获奖优秀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故都的秋》获奖优秀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X号选手侯巍,来自郑州一中,我说课的题目《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板书)
《故都的秋》是人教课标版必修二现代抒情散文中文质兼美一篇,作者凭借精巧独特的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作了生动细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
我个人认为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就好像一杯茶,在炎热酷暑中给我们送来清凉的慰藉,在飞雪寒冬中给我们送来舒心的温暖。
但是,由于本文距今已时代久远,学生充分把握文章的情味可能有些困难,好在,学生高一接触过“写人记事类”散文,同时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学习了《荷塘月色》,对写景抒情类散文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因此,学习《故都的秋》,在反复诵读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心灵的律动,体会作品所描绘的美景,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尤其对那些美妙的语段,应该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基于《故都的秋》在学科知识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情,首先我来说一下本课学习目标的确定: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必修散文“阅读鉴赏”有如下表述:
(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2)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3)在阅读鉴赏中,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据此,我确定的三维学习目标是: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流畅而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品味鉴赏精彩语段,分析该文“对比”“比喻”“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和“形散神聚”“首尾呼应”的结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设置情境,营造氛围,为学生感受文本,理解思想创造契机,即“情境导入法”;通过注释和工具书,准确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重点语句的意思,即“自学法”;通过多层次的阅读来提高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即“诵读法”;通过质疑、讨论,理解作品内容价值,评价作品的意义与局限,也就是常说的“合作探究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的环境中,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重点是说一说如何落实学习目标的: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感受秋意(板书)
我这节课的导入语是这样设计的:
一年四季,秋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水碧草,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面对同样的秋天,人们的心境也不尽相同:“万里悲秋常作客”是哀秋怨秋,“我言秋日胜春朝”是喜秋颂秋。那么,近代作家郁达夫对于秋天又有着怎样的认识和感受呢?今天我们学习散文精品《故都的秋》。
此导入语的设计理念是: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最主要的教学环节就是导入。讲《故都的秋》正值秋天,又恰是北国的秋天,精心锤炼语言,让学生从声、色、情、形等多个维度地感受秋韵,调动起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美感思维,迅速进入学习氛围,从而实现过程方法中的“情境导入”目标。
本课的情境导入,不止于精心锤炼的导入语,板书过课题之后,通过对题目的解释,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落实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做铺垫。
“故都”二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一种文化底蕴,例如把开封称作“汴京”“汴梁”,把西安称作“长安”,把南京称作“金陵”,都给人以怀旧的感觉。
二、提纲聚神,初尝秋味
情境导入之后,尤其是通过解题,同学感受了郁达夫在标题中寄寓的眷念之意,怀旧之感之后,课堂进入第二个环节,提纲聚神,初尝秋味(板书)。我选择文章第12自然段进行范读,选择第1自然段让学生齐读,并提出问题:文人墨客,包括郁达夫对于秋天的相同的感受是什么?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有着什么样的深味呢?
我这一步的设计理念是:散文讲究“形散神聚”,《故都的秋》传达神韵的段落有两个,第1和12自然段,从这两段切入文章,能够提纲挈领,直奔主题,让学生少走弯路。就像到贵州看黄果树瀑布,坐缆车直接空降
到瀑布脚下,先直观感受瀑布的壮美,再迂回欣赏不同方位的瀑布旖旎风光。
同时从这两段切入,能与刚刚进行的情境导入环节形成最直接的呼应,课程环节的推进也会显得更加流畅、自然。
另外,我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多层次的阅读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落实“诵读”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生朗读的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因此在经典散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把诵读仅仅作为一个教学步骤浅尝辄止,而要把它视为关乎学生语感形成、情趣提高、人格塑造的重要教学环节。试读,赏读,悟读,齐读都是不错的阅读手段,如果老师抱怨学生朗读水平差,也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亲自出马,范读课文。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文人墨客对秋的相同感触是:深沉、幽远、严厉、萧索;故都秋的深味是:清、静、悲凉。
三.披沙捡金,细赏秋韵
“清、静、悲凉”是全文的主线、文眼,是散文的“神”。散文讲究形散神聚,接下进入第三个环节,披沙捡金,细赏秋韵(板书)。
在导入环节,我就力图让学生从声、色、情、形等多个维度感受秋韵,但我的才华毕竟有限,郁达夫才是写秋的高手。3——11自然段,郁达夫细致入微,妙笔生花,选取各种场景,采取多种手段,将北国之秋写得生动传神,成了永恒的经典。在学生自由诵读该部分的基础之上,我设计的问题是:郁达夫选取了那些场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尽显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子曰:“不愤不发,不悱不启”。有思维力度的问题能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究,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我设置的这一问题,包含两重目的:一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郁达夫笔下的秋景;二是,对精彩的写秋语段进行赏析。
这样的问题设置能有效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和“合作探究”的过程方法目标。其实围绕“三维目标展开设问”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指导思想。它的本质是处理“学什么”和“怎么学”的关系。正如郑州市教育局田保华局长所说:“有了目的,才会选择去的方式,才会产生路程。”
我对这一部分的内容做了如导学案中的详细梳理,虽然比较详细,但是再详细也只是课堂预设,不是课堂知识的生成。如果学生的主体意识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