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作业_

合集下载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B)。

A. 自然环境B.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C. 人类社会D. 生态系统2.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A)。

A. 人类活动B. 自然灾害C. 气候变化D. 物种灭绝3. 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D)。

A. 定性分析B. 数值模拟C. 实验研究D. 以上都是4. 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包括(C)。

A. 水污染B. 大气污染C. 以上都是D. 土壤污染5.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由(B)提出。

A. 联合国B.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C. 世界银行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二、多项选择题6. 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ACDE)。

A. 环境化学B. 环境工程C. 环境生物学D. 环境地学E. 环境经济学7. 以下哪些是环境污染物的来源(ABD)。

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自然排放D. 城市生活8.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包括(BCDE)。

A. 污染治理B. 污染源识别C. 污染程度评估D. 环境质量评价E. 污染趋势预测9.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ABDE)。

A. 环境现状评价B. 影响预测C. 环境规划D. 环境风险评估E. 环境管理措施10. 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包括(ABDE)。

A. 法律法规B. 经济激励C. 环境教育D. 技术标准E. 公众参与三、判断题11. 环境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没有交叉。

(错误)12. 环境问题仅指环境污染问题。

(错误)13. 环境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

(正确)14. 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环境问题,而不是预防环境问题。

(错误)15. 环境科学不涉及人类健康问题。

(错误)四、简答题16. 简述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环境经济学等。

它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探讨环境污染的来源、影响、控制和管理,以及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环境监测与评价B. 环境规划与管理C. 环境工程与技术D. 所有选项答案:D2. 环境问题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即()。

A. 自然环境问题B. 人为环境问题C. 社会环境问题D. 所有选项答案:D3. 环境科学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指()。

A. 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B. 只关注经济增长C. 只关注环境保护D. 只关注社会公平答案:A4. 环境污染的类型包括()。

A. 大气污染B. 水污染C. 土壤污染D. 所有选项答案:D5.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可以分为()。

A. 自然来源B. 人为来源C. 两者都有D. 两者都没有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属于环境污染物的监测指标?()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微生物污染答案:ABCD7. 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包括()。

A. 法律手段B. 经济手段C. 行政手段D. 技术手段答案:ABCD8. 环境科学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

A. 供给服务B. 调节服务C. 文化服务D. 支持服务答案:ABCD9. 以下哪些是环境科学中常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A. 环境影响矩阵法B. 环境风险评估法C. 环境承载力分析法D. 环境系统分析法答案:ABCD10. 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A. 环境质量目标的确定B. 污染控制策略的制定C. 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D. 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

()答案:正确12. 环境问题只与经济发展有关,与社会文化无关。

()答案:错误13. 环境科学的目标是保护环境,而不是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错误14.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只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答案:错误15. 环境科学中的环境伦理主要关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大气B. 水体C. 土壤D. 经济答案:D2. 环境污染物中,重金属污染不包括以下哪种元素?A. 铅B. 汞C. 铜D. 氮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A. 公平性原则B. 持续性原则C. 共同性原则D. 排他性原则答案:D4.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哪种气体的排放增加引起的?A. 二氧化碳B. 甲烷C. 臭氧D. 二氧化硫答案:A5. 以下哪种能源不属于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地热能D. 煤炭答案:D6.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预测环境变化B.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C. 制定环境保护措施D. 以上都是答案:D7. 以下哪种污染属于物理性污染?A. 噪声污染B. 放射性污染C. 化学污染D. 生物污染答案:A8. 生态系统服务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物质供给B. 文化服务C. 调节服务D. 废物处理答案:D9. 以下哪种污染物主要通过食物链传递?A. 重金属B. 放射性物质C. 挥发性有机物D. 二氧化碳答案:A10.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管理的手段?A. 环境立法B. 环境教育C. 环境监测D. 环境破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境科学中,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环境质量?A. 人口增长B. 工业发展C. 农业活动D. 文化娱乐答案:ABC2.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A. 增加公共交通使用B. 发展可再生能源C. 提高能源效率D. 大规模砍伐森林答案:ABC3. 以下哪些属于环境污染物的来源?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生活垃圾D. 自然灾害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环境监测的主要项目?A. 大气监测B. 水质监测C. 土壤监测D. 噪声监测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环境管理的主要目标?A. 保护自然资源B. 改善环境质量C. 促进经济发展D. 保障人类健康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环境科学只关注自然环境,不涉及人类社会。

环境科学概论含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含答案

环境科学(kēxué)概论含答案环境(huánjìng)科学概论含答案一、填空题1、1962年美国(měi ɡuó)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 卡逊在研究了美国使用杀虫剂所产生的危害(wēihài)之后,出版(chūbǎn)了《寂静(jìjìng)的春天》。

2、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yuánzé)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3、影响近地层空气质量的因子主要包括:污染源因子、气象因子和地形因子。

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

5、按监测目的分,环境监测分为: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的检测和研究性检测。

6、典型物理污染包括:噪声污染、电磁辐射、光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热污染。

7、在经济发展(fāzhǎn)过程中,随着(suí zhe)人均收入的提高环境先恶化(è huà)后改善的情况,称为(chēnɡ wéi)环境(huánjìng)库兹涅兹曲线。

8、按照处理原理除尘装置主要分为机械除尘、湿式除尘、过滤除尘和电除尘。

9、根据不同的原则,环境划分也不同。

按环境主体,环境可分为_人类环境__和__生物环境__。

10、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数量逐级__递减_;二是能量流动是___不循环____的,__不可逆_____的。

11、根据大气的物理性质差异和垂直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圈分为五层,分别是__对流层______、__平流层_____、__中间层____、___热成层_____和____逸散层___。

12、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水汽、__液体颗粒______和__悬浮固体杂质______组成的混合物。

其组分可分为___稳定组分_____和___不稳定组分____。

13、人工环境(huánjìng)根据空间分布特点可分为___点状环境(huánjìng)_、___面状环境(huánjìng)__和___线状环境(huánjìng)___。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地球物理现象B. 生态系统及其组成C.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D. 所有以上内容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核心要素?A. 经济可持续性B. 社会可持续性C. 文化可持续性D. 环境可持续性答案:C3.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哪些?A. 工业排放B. 交通尾气C. 农业活动D. 所有以上内容答案:D4. 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重金属污染B. 有机污染物过多C. 氮、磷等营养物质过量D. 微生物污染答案:C5.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主要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B. 海平面上升C. 生物多样性减少D. 人类健康改善答案:D二、填空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相互关系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的学科。

答案:环境、经济、社会2. 绿色能源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________影响较小的能源,如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答案:环境、太阳能、风能、水能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4.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现象,说明了污染物可以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

答案:食物链、生物富集三、简答题1.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可能的影响。

答案: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活动等。

人为因素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

此外,土地利用变化如森林砍伐、湿地消失等也加剧了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影响包括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失衡、农业生产受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环境科学概论作业_-9页word资料

环境科学概论作业_-9页word资料

环境科学概论作业_1姓名:李娜;学号:20190707011022第1章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1.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能力有何区别与联系?区别:(一)环境容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不改变原有状态下,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量。

环境自净能力指得是自然环境可以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将污染物化为无害物的能力。

(二)环境容量是一个量值;环境自净能力是指环境自身转化污染物的能力。

联系:其他条件相同时,环境自净能力越强,环境容量越大。

2.什么叫环境问题?它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发展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关系?(一)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狭义:只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使自然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问题。

(二)(1)原始社会(2) 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3) 近代城市环境问题(4)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为当代环境问题阶段(三)起初,环境问题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然后环境问题反过来抑止经济的发展。

3.环境问题有哪些分类方法?分几类?答:(一)社会活动分类法1、产业公害2、消费公害3、运输公害4、建设公害5、农业公害(二)经济结构分类法1、产业公害2、交通公害3、都市公害(三)致害物质分类法1、固相公害2、液相公害3、气相公害(四)现象事实分类法。

4.环境问题有哪些性质?其实质是什么?答:性质:1、不可根除和不断发展性2、广泛而全面3、具有反馈作用4、可控性。

实质: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是人类自然自觉的建设人类文明的问题。

5.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答:1、控制人口2、发展经济实力,长期付出巨大财力物力治理3、科学进步发展,用科技解决环境问第2章生态学基础1.何谓食物链?何谓食物链的营养级?研究食物链对环境保护有何意义?答:(一)食物链,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二)食物链的营养级,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按营养特性划分等级,光能自养的绿色植物称为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以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是第二营养级,称为第一消费者,肉食动物中以草食动物为食的,称为第二消费者;从第二消费者为食的肉食动物称为第三消费者,依此类推。

国家开放大学《环境科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国家开放大学《环境科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国家开放大学《环境科学概论》第二次作

1. 简介
本次作业旨在探讨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问题。

环境科学是一个涉及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学科领域。

在现代社会中,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重要的全球议题。

2. 污染和环境问题
污染和环境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都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各类污染的原因、成因和解决办法,以减少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目标之一。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利益。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保护环境、促进资源利用效率和推动绿色经济的措施。

4. 环境政策和国际合作
环境政策在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各国政府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环境政策,采取措施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系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此外,国际合作也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关键,需要不同国家共同努力。

5. 结论
《环境科学概论》第二次作业总结了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问题,强调了污染和环境问题的紧迫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了解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和采取相应措施是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并支持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 人类社会B. 自然环境C. 社会经济系统D.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答案:D2. 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问题的特点?A. 全球性B. 长期性C. 局部性D. 复杂性答案:C4.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是在哪个文件中提出的?A. 《人类环境宣言》B. 《我们共同的未来》C. 《里约宣言》D.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服务?A. 物质供给B. 调节服务C. 文化服务D. 技术服务答案:D二、填空题6.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______与______相互作用及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的影响的学科。

答案:人类活动;自然环境7.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项目实施前,对其可能产生的______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

答案:环境影响8.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放大是指某些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传递,导致在______体内积累的现象。

答案:高级消费者9. 清洁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对______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资源10. 绿色化学是指设计对______无害的化学产品和过程。

答案:环境和人类健康三、简答题11. 简述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案:环境科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环境污染的控制与治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环境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规划与实施等。

12. 什么是环境伦理学?它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环境伦理学是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道德责任和行为准则的学科。

它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引导人们采取负责任的环境行为,以及推动环境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四、论述题13. 论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

A. 环境的物理性质B. 环境的化学性质C. 环境的生物性质D.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答案:D2. 环境问题通常是指()。

A. 自然环境的变化B.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C. 环境对人类的影响D.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负面影响答案:D3.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 大气、水体、土壤、生物B. 人口、资源、环境C. 社会、经济、文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 系统分析法B. 模拟实验法C. 统计分析法D. 纯理论推导法答案:D5. 环境质量标准是()。

A. 环境质量的客观描述B. 环境质量的主观评价C. 环境质量的科学规定D. 环境质量的法律要求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包括()。

A. 环境化学B. 环境生物学C. 环境物理学D. 环境工程学E. 环境管理学答案:ABCDE2.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可以分为()。

A. 自然源B. 人为源C. 工业源D. 农业源E. 生活源答案:ABDE3. 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大气监测B. 水质监测C. 土壤监测D. 生物监测E. 噪声监测答案:ABCDE4.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步骤包括()。

A. 确定评价范围B. 环境现状调查C. 影响预测D. 制定减缓措施E. 编制评价报告答案:ABCDE5.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公平性原则B. 持续性原则C. 共同性原则D. 经济性原则E. 效率性原则答案:ABC三、判断题1. 环境科学的发展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

()答案:正确2. 环境科学只关注环境污染问题。

()答案:错误3. 环境科学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

()答案:错误4. 环境科学的研究不需要跨学科合作。

()答案:错误5. 环境科学的目标是保护环境,而不是经济发展。

环境科学(保护)概论第三次作业题及答案.doc

环境科学(保护)概论第三次作业题及答案.doc

第3次作业一、填空题(本大题共40分,共10小题,每小题4分)1.噪声主动控制又称有源噪声控制技术,是根据实施的。

2.空气的组成可分为、和组分。

3.按照处置对象和技术要求上的差异,土地填埋处置分为和两类。

4.生态系统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限度的能力。

5.喷注耗散型消声器主要用于降低 ,它是从研究和实验研究中开发出的新型消声器。

6.辐射防护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少射线对人体的照射,具体方法有、和O7.固体废物处置可分为和两大类。

8.1993年我国颁布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规定噪声测点选在距居住区或工作建筑物、传声器高于地面的噪声敏感区。

9.塑料固化技术有两类:其一是 ,其二是。

10.噪声主动控制又称 ,是根据声波相消干涉的原理实施的。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0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1.浓度控制方式的概念2.城市功能的概念3.城市化的概念4.远期危害的概念5.城市垃圾的概念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0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1.卫生填埋场主要包括哪些设施?2.简述环境与人体的平衡关系。

3.说明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处置技术的特点。

4.简述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基本方针。

5.简述噪声普查时的测点布置原则。

答案:一、填空题(40分,共10题,每小题4分)1.参考答案:声波相消干涉的原理解题方案:噪声主动控制又称有源噪声控制技术,是根据声波相消干涉的原理实施的。

评分标准:全部填空题正确得分2.参考答案:恒定的可变的不定的解题方案:空气的组成可分为恒定的、可变的和不定的组分。

评分标准:全部填空题正确得分3.参考答案:卫生土地填埋安全土地填埋解题方案:按照处置对象和技术要求上的差异,土地填埋处置分为卫生土地填埋和安全土地填埋两类。

评分标准:全部填空题正确得分4.参考答案:自动调节的解题方案:生态系统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限度的自动调节的能力。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

A. 自然环境B. 社会环境C. 经济环境D.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答案:D2.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

A. 自然因素B. 人为因素C. 社会因素D. 经济因素答案:B3. 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是()。

A. 研究环境变化的规律B. 研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C. 研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D. 研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答案:D4.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可以分为()。

A. 自然源和人为源B. 工业源和农业源C. 城市源和农村源D. 陆地源和海洋源答案:A5.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

A. 评估环境质量B. 预测环境变化C. 制定环境政策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A. 环境质量评价B. 环境规划与管理C. 环境工程D. 环境教育答案:ABCD2. 环境污染物可以分为()。

A. 化学污染物B. 生物污染物C. 物理污染物D. 放射性污染物答案:ABCD3.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A. 环境现状评价B. 环境影响预测C. 环境风险评估D. 环境管理措施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没有交叉。

()答案:错误2. 环境问题只与工业发展有关,与农业和日常生活无关。

()答案:错误3.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等。

2. 描述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

答案: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包括:确定监测目的、制定监测计划、选择监测项目和方法、采样、样品分析、数据处理和结果解释。

五、论述题1. 论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答案: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方面。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科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社会的发展B. 自然环境的演变C.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D. 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问题?A. 空气污染B. 水污染C. 噪音污染D. 人口增长答案:D3. 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答案:D4.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预测环境变化B.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C. 制定环境政策D. 进行环境教育答案:B5.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A. 经济增长B. 社会公平C. 环境保护D. 资源的合理利用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与_______相互关系的科学。

答案:人类活动,自然环境2. 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环境问题。

答案:识别,评估,解决3. 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大气监测,水质监测,土壤监测4. 环境质量标准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大气质量标准,水质标准,土壤质量标准5.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预防原则,污染者付费原则,公众参与原则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大气科学、水文学、土壤学、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

2. 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答案: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系统地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的过程,目的是在决策过程中提供科学依据,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4. 简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环境科学概论试习题和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试习题和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试习题和答案2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1、那两种汞化物毒性最大 1.4(1) HgO (2) Hg2Cl2 (3) Hg (4) Hg(CH3)22、生态工程的特点及优势 1.2(1)资源低消耗(2)成本多效益(3)设计多样化(4)工程人为化3、全球环境变化中次生环境问题1.3 (1)酸雨污染(2)水土流失(3)生物多样性锐减(4)海洋资源保护4、复合污染生态效应机制1.4(1)协作作用(2)相互作用(3)降低作用(4)独立作用5、环境科学数据的重要来源 1.3(1)环境监测(2)网络(3)科技期刊(4)学术讲座6、河流环境监测点的设置原则 3.4(1)城市污染(2)面源污染(3)河流的宽度(4)河流的深度及流速7、有效预防污染最重要的手段2.4(1)污染控制技术(2)法律及法规(3)环境经济手段(4)公众参及8、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指标1.2(1)TSP (2)NOX (3)灰尘(4)病毒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 1.4(1)节约资源及能源(2)推行污染治理及管理(3)制定法律及法规(4)绿色生活方式10、及绿色核算相比经济核算的不足:1.4(1)没反映自然资源的消耗(2)计算成本不准确(3)没有计算人类的消费(4)环境成本费用二、名词解释(任选3题,每题6分,共18分)1、有机污染物及POPs有机污染物是指由人为因素产生并排放到环境中,由于超出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而累积,达到一定浓度,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带来影响并造成危害的有机物质。

POPs,持久性有机物,是指一类具有半挥发性、难降解、高脂溶性等理化性质,可进行远距离甚至全球尺度的迁移扩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浓缩累积,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毒性影响的有机污染物。

2、全球环境变化及温室效应全球环境变化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全球环境问题及其相互作用。

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如CO2、CH4、N2O、O3、CFCS、O3等物质允许太阳的短波辐射通向地表,而部分吸收地表长波辐射,使大气具有及温室中玻璃相类似的特性,即温室效应。

国开环境科学概论第四次作业

国开环境科学概论第四次作业

国开环境科学概论第四次作业
作业要求
本次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环保问题,描述该问题的背景和原因,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建议。

选择的环保问题
我选择了水污染作为我的环保问题。

背景和原因
水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水体中出现有害物质的现象。

水污染的背景和原因非常复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业废水排放:许多工厂和生产设施将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水体,导致水体受到污染。

2. 农业污染: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可能渗入地下水和河流,对水体造成污染。

3. 城市排污系统不完善:一些城市的排污系统设计不够完善,导致污水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和过滤。

4. 海洋漏油事故:海上石油钻井和运输中发生的漏油事故会导致海洋水域的污染。

解决方案建议
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污染行为进行惩罚和处罚,提高违法成本。

2. 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公众对水污染的认识,倡导环保生活方式。

3. 推广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4. 加强监测和监管,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水污染问题。

5. 推动国际合作,加强跨国污染治理,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水污染挑战。

以上是我对水污染问题的背景和原因以及解决方案的建议,希望能对环境保护工作有所帮助。

字数:XXX。

环境科学概论作业-

环境科学概论作业-

环境科学概论作业_1姓名:李娜;学号:20120707011022第1章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1.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能力有何区别与联系?区别:(一)环境容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不改变原有状态下,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量。

环境自净能力指得是自然环境可以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将污染物化为无害物的能力。

(二)环境容量是一个量值;环境自净能力是指环境自身转化污染物的能力。

联系:其他条件相同时,环境自净能力越强,环境容量越大。

2.什么叫环境问题?它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发展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关系?(一)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狭义:只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使自然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问题。

(二)(1)原始社会(2) 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3) 近代城市环境问题(4)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为当代环境问题阶段(三)起初,环境问题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然后环境问题反过来抑止经济的发展。

3.环境问题有哪些分类方法?分几类?答:(一)社会活动分类法1、产业公害2、消费公害3、运输公害4、建设公害5、农业公害(二)经济结构分类法1、产业公害2、交通公害3、都市公害(三)致害物质分类法1、固相公害2、液相公害3、气相公害(四)现象事实分类法。

4.环境问题有哪些性质?其实质是什么?答:性质:1、不可根除和不断发展性2、广泛而全面3、具有反馈作用4、可控性。

实质: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是人类自然自觉的建设人类文明的问题。

5.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答:1、控制人口2、发展经济实力,长期付出巨大财力物力治理3、科学进步发展,用科技解决环境问第2章生态学基础1.何谓食物链?何谓食物链的营养级?研究食物链对环境保护有何意义?答:(一)食物链,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二)食物链的营养级,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按营养特性划分等级,光能自养的绿色植物称为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以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是第二营养级,称为第一消费者,肉食动物中以草食动物为食的,称为第二消费者;从第二消费者为食的肉食动物称为第三消费者,依此类推。

《环境学概论》作业习题

《环境学概论》作业习题

《环境学概论》作业习题第一章绪论1、你对“环境”一词有和认识?2、试全面分析人类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特性等诸方面因素的内置关系。

3、试从本章内容中整理出与环境科学有关的名词概念,并逐一编号按序简要说明其含义。

4、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5、阅读有关文献或从相关网站上,了解当前世界和我国的环境形势。

6、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7、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8、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是什么?9、了解在世界环保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会议。

10、什么原因造成当前环境科学的分科体系多种多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你认为合理的分科体系应如何?11、环境科学中的哪一门分支学科或哪一部分内容比较感兴趣?1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环境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加深对环境科学的认识。

第二章大气环境1、比较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异同。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及其危害。

3、比较还原型和氧化型烟雾。

4、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哪些?5、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主要有哪些因素?其中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是什么?6、大气稳定度与气温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递减率的关系。

7、大气稳定度一般的日变化规律?8、逆温分为几种类型?9、试画图说明大气稳定度和烟羽形状的关系。

10、下垫面状况对大气污染有何影响?11、什么是大气湍流?湍流是如何形成的?12、在D级大气稳定度条件下,求出在某市工业区高架点源下风向800m处的扩散参数。

13、高斯模式的基本假设有哪些?写出其一般表达式。

14、Pasquill扩散曲线法是如何确定扩散参数的?其主要的局限性在哪些方面?我国标准对其进行了哪些方面的修订?15、某厂烟囱有效高度为60m,烟囱排出80g/s的SO2,烟囱出口处的平均风速为6m/s。

求:D稳定度条件下下风向500米处的SO2地面一次浓度。

该500米处,原本底浓度为0.08mg/m3。

请按大气质量标准(0.5mg/m3) 进行比较分析。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科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B.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C. 环境与文化的关系D. 环境与社会的关系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科学的研究范畴?A. 大气污染B. 水体污染C. 土壤污染D. 人类文化答案:D3.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A. 人类的生产活动B. 自然灾害C. 动植物的自然演变D. 宇宙射线答案:A4.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A. 经济增长B. 社会进步C. 环境保护D. 资源利用答案:C5. 以下哪个是环境污染物?A. 氧气B. 二氧化碳C. 铅D. 水答案:C6. 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实验室分析B. 现场调查C. 数学建模D. 所有以上答案:D7.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预测环境变化B.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C. 制定环境保护措施D. 所有以上答案:D8. 什么是生态平衡?A.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相对稳定的状态B. 环境中物质和能量的平衡C. 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D. 环境中污染物的平衡答案:A9. 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B. 人类活动减少C. 太阳辐射的增强D. 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可再生资源?A. 石油B. 煤炭C. 太阳能D. 金属矿石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______与环境关系的科学。

答案:人类2. 环境科学的研究范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大气、水体、土壤、生物3.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是______。

答案:人类的不合理活动4.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______。

答案:环境保护5. 环境污染物是指对______、______或______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

答案:人类健康、生态系统、财产6. 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科学概论作业_1姓名:李娜;学号:20120707011022第1章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1.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能力有何区别与联系?区别:(一)环境容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不改变原有状态下,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量。

环境自净能力指得是自然环境可以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将污染物化为无害物的能力。

(二)环境容量是一个量值;环境自净能力是指环境自身转化污染物的能力。

联系:其他条件相同时,环境自净能力越强,环境容量越大。

2.什么叫环境问题?它如何产生?又是如何发展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关系?(一)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狭义:只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使自然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切问题。

(二)(1)原始社会(2) 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3) 近代城市环境问题(4)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为当代环境问题阶段(三)起初,环境问题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然后环境问题反过来抑止经济的发展。

3.环境问题有哪些分类方法?分几类?答:(一)社会活动分类法1、产业公害2、消费公害3、运输公害4、建设公害5、农业公害(二)经济结构分类法1、产业公害2、交通公害3、都市公害(三)致害物质分类法1、固相公害2、液相公害3、气相公害(四)现象事实分类法。

4.环境问题有哪些性质?其实质是什么?答:性质:1、不可根除和不断发展性2、广泛而全面3、具有反馈作用4、可控性。

实质: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是人类自然自觉的建设人类文明的问题。

5.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答:1、控制人口2、发展经济实力,长期付出巨大财力物力治理3、科学进步发展,用科技解决环境问第2章生态学基础1.何谓食物链?何谓食物链的营养级?研究食物链对环境保护有何意义?答:(一)食物链,就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二)食物链的营养级,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按营养特性划分等级,光能自养的绿色植物称为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以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是第二营养级,称为第一消费者,肉食动物中以草食动物为食的,称为第二消费者;从第二消费者为食的肉食动物称为第三消费者,依此类推。

(三)研究食物链的组成及其量的调节,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可使自然资源获得稳定和保存。

否则会破坏自然界物种的平衡与协调,使该地区的生物群落发生改变,对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服从什么规律?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对指导生产活动有何意义?答:(一)1、生产者即绿色植物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很低,只有1.2%。

2、能量只朝单一方向流动。

3、流动中能量逐一减少,每经过一个营养级都有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4、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的利用率不高5、是有当生态系统产生与消耗能量平衡时才能保持生态平衡。

(二)为最经济而合理地选择食物来源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满足人类生活所需能量。

3.一块地一年的作物产量可供M个农民食用,如果将作物的一半饲养牲畜后再一并供农民食用,问此时养活的人口数是第一种情况下养活人口数的多少倍?4.生态学具有哪些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指导生产活动和环境保护有何意义?答:(一)1、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2、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3、物质输入的动态平衡4、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5、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二)对发展农、牧、林、副、渔各业均有指导意义。

5.试举例说明,为什么利用生态学原理或规律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时,其核心思想是整体观点?比如在某个小山村里,蛇能吃老鼠,但是对与人类来说蛇十分致命,因此人类组织消灭蛇的行动,村里的蛇几乎灭绝。

人类没想到的是没了蛇,老鼠的数量骤然增加带来了鼠灾,庄家没了,收入都没了。

这时候人类就想到了蛇的作用,并且认识到蛇在生态中的重要性。

通过例子我们可知道解决问题时要考虑整体,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蛇被消灭后使这个系统整体的动态平衡发生改变,导致了鼠灾,人类虽然没了蛇的威胁还是要遭殃,所以解决生态问题要首先要运用整体观点。

作为整体的大自然是一个互相、互相依赖的共同体。

最不复杂的生命形式具有稳定整个生物群落的作用。

每一个有生命的“螺丝和齿轮”对大地的健康运作都是重要的。

人类的生命维持与发展,依赖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所以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整体观点。

6.试举例说明如何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资源的综合利用?这与环境保护有何关系?一、利用生态学原理提高粮食产量1、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减少水灾、旱灾2、充分利用太阳能,增加初级净产量3、发挥初级净产量转化为食物的作用4、遵循物流平衡、保护土地肥力5、合理捕捞,保护海产资源。

二、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能源问题1、控制人口、减少能源消耗2、充分利用恒定资源3、开发可再生能源4、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浪费利用生态学原则编制生态规划,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7.生态学规律在环境监测中有何应用?如何应用的?可开展生物监测,其可弥补化学监测与仪器监测的不足,可连续进行测定,且无污染。

应用:1)利用植物对大气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价2)利用水生生物监测个评价水体污染8.试指出一种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并分析它的特点。

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对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有何意义?9.试分析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特征。

如何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调控城市环境质量?第3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举例说明,大型水电站对环境的正负效应。

(提示:如长江三峡、埃及阿斯旺水坝等)。

2.如何理解粮食安全?我国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是什么?粮食安全即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维持健康生活所需要的粮食。

途径: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优化粮食生产布局为主,以粮食储备调节和粮食进出口调节为辅,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强化对低收入阶层的粮食援助。

3.有哪些途径可提高粮食产量?开垦荒地和施用化肥与农药4.为什么施用化肥、农药能污染环境?应如何防治?1)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2)导致水体富营养化3)大气污染4)土壤污染5)危害人群健康防治:1)防止农药污染的途径2)现有农药合理使用3)加强生物防治并推广无公害农药5.试系统分析各类常规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提示: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核电、水力发电等方面)一、化石燃料的影响1)开采过程的环境影响包括开采工人的事故与职业性伤亡以及地面或地面生态系统破坏。

前者以井下采煤最为严重,后者则以露天采矿最为明显。

2)运输过程的环境影响煤炭运输过程不仅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而且在堆存和装卸过程中还会发生自燃或扬尘污染大气环境,并由于浸出水的流失而污染周围水系。

因油船事故和油船外排洗舱水而进入海洋的石油对海洋造成严重污染。

3)加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煤加工过程中不但在洗选是排出大量洗煤水和干燥时产生灰尘、NOx、SOx,而且在气化和液化过程中会排出大量污染物。

石油加工过程或炼油厂运转过程中排放的废物数量比煤气化和液化时排放的多10倍以上。

炼油厂的原油或精制油产品储库,也可能发生跑油事故。

4)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1.全球气候变化2。

热污染首先,水温升高使藻类的繁殖加快和固氮藻的固氮速率增大,使水体各类无机氮含量都增加其二,水温升高使藻类种群结构发生改变其三,水体温度的增加也影响浮游动物的生存其四,在强曾温区内,底栖生物的增加也十分突出其五,由于水体周围气温升高,昆虫苏醒次序更迭,破坏生态平衡3.其他污染物及酸雨二、核电站与环境1)慢性辐射的影响问题2)放射性废物的环境问题3)反应堆的安全问题第4章大气污染控制工程1.大气稳定度等级的确定目前我国使用Pasquill稳定度分级法(简称P.S),分为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和稳定六级,分别表示为A、B、C、D、E、F。

确定大气稳定度等级时首先由云量与太阳高度角按表1查出太阳辐射等级数,再由太阳辐射等级数与地面风速按表2查找稳定度等级。

表1.太阳辐射等级数表2.大气稳定度的等级任意时刻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注意与地球概论中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不同。

)0h arcsin[sin sin cos cos cos(15300)]t ϕδϕδλ=++-h 0——太阳高度度,deg;φ——当地纬度,deg;δ——太阳倾角,或太阳赤纬;λ——当地经度,deg;t ——进行观测时的北京时间。

作业:某工厂位于城市远效区,其地理纬度为41°06′N ,121°08′E 。

于2010年12月13日早8时自一高架点源排放大气污染物,当时地面10m 高度处的平均风速为6m/s ,总云量6,低云量4。

问应按何种大气稳定度预测下风向的大气污染物浓度?(12月13日的太阳赤纬为-23.1)第5章 水体污染控制工程1.污染源评价把标准各异、量纲不同的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变成一个统一的可比较值,使各种不同的污染物和污染源能够互相比较,以确定其对环境影响大小的顺序,得出某一区域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方法:等标污染负荷法(亦称等标排放量法)。

(1)评价公式:①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p i 定义为:/i i i p G s =G i ——某污染物的年排放量,t/a;s i ——某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对水为mg/L,对气为mg/m 3),一般为排放标准。

②某污染源(工厂)的等标污染负荷p n 系指其所排放各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1(1,2,3,,)jn i i p p i j ===∑L③某区域(或流域)的等标污染负荷p 为该区域(或流域)内所有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 1(1,2,3,,)kn n p p n k ===∑L④区域中某个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p i 总为该区域内所有污染源中i 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 ∑===k1i i i 总k),1,2,(i p p Λ⑤污染源或区域内某污染物在区域中的污染负荷比(k i ,k i 总):k i =p i /p ;k i 总=p i 总/p⑥某污染源在区域中的污染负荷比k n 为:k n =p n /p(2)主要污染物的确定:按调查区域内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p i 总的大小排列,分别计算其污染负荷比及累计污染负荷比,将累计污染负荷比大于80%左右的污染物列为该区域的主要污染物。

(3) 主要污染源的确定:按调查区域内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p n 的大小排列,分别计算其等标污染负荷比及累计污染负荷比,将累计污染负荷比大于80%左右的污染源列为该区域的主要污染源。

作业:某地区建有造纸厂、酿造厂和食品厂,其污水排放量与污染物监测结果如下表,试确定该地区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提示:计算过程:(1)将污水排放量由m 3/s 换算成m 3/d :Q (1)=0.87m 3/s ×86 400s/d=75 168m 3/d;其余依次类推.(2)计算各污染源中各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p i :p 酚(1)=G i /s i =(3.57×75 168×10-6)/0.5=0.537; 其余依次类推.(3)计算各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p n :p (1)=0.537+0.229+0.239+0.348=1.353; 其余依次类推.(4)计算调查区域的等标污染负荷p :p =1.353+0.423+0.548=2.324(5)计算某污染源内某污染物在区域中的污染负荷比k i :k i =k 酚(1)=0.537/2.324=0.23; 其余依次类推.(6)计算区域内某污染物在区域中的污染负荷比k i 总:k i 总=k 酚=p 酚总/p=(0.537+0.011+0.068)/2.324=0.27; 其余依次类推. (7)计算某污染源在区域中的污染负荷比k n :k n =k (1)=p (1)/p =1.353/2.324=0.58; 其余依次类推.2.河流常用数学模式:(1)完全混合模式:当废水排入一条河流时,符合河流稳态、污染物在整个河段内均匀混合、无源和汇等条件时,可按下式计算:hp hh p p Q Q Q C Q C C ++=C ——废水与河水混合后的浓度,mg/L ; C p ——排放口处污染物的排放浓度,mg/L ; Q p ——排放口处废水排放量,m 3/s ;C h ——河流上游某污染物的浓度,mg/L ; Q h ——河流上游的流量,m 3/s ;作业:河边拟建一工厂,排放含氯化物废水,流量为2.83m 3/s ,含盐量(以Cl-计)900ml/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