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小学数学必备知识点大全2024
![小学数学必备知识点大全2024](https://img.taocdn.com/s3/m/ce4fd99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1.png)
小学数学必备知识点大全2024前言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它不仅是各学科的基石,也是学生认识世界、提高逻辑思维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总结小学数学的必备知识点,供广大学生参考,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数的认识1.自然数的认识:自然数就是从1开始不断往后数的整数,用N表示。
包括1、2、3、4、5、6等。
2.整数的认识:整数是指正整数、负整数、0三种数的总称,用Z表示。
包括-3、0、5、7等。
3.分数的认识: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被分的数,分母表示分成的份数。
例如:$\\frac{3}{4}$,其中3为分子,4为分母。
4.小数的认识:小数是用十进制表达出来的有限或无限的分数,例如:0.5、1.2、3.14159等。
5.百分数的认识:百分数是表示分数的一种方式,其中以100为底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例如:25%就表示$\\frac{25}{100}$。
算数基本运算1.加减法的口算和公式:加法口算,减法口算,加减混合口算;加法公式,减法公式。
2.乘除法的口算和公式:乘法口算,除法口算,乘除混合口算;乘法公式,除法公式,乘方公式及其运用。
3.多项式运算: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数字与多项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除法及余数。
里程碑1.计数:认识自然数质数、合数,用算术基本定理分解自然数(正整数),认识奇数、偶数,掌握有理数范畴内的数要有位数、小位代大位和位数比大小等概念及方法。
2.数字排列:认识数字排列的规律方法,进行数字排列,能把数字按一定规律进行排列并判断其顺序的大小。
3.推理:掌握类比推理,数型推理,形式推理等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4.算术基本定理:认识算术基本定理、从算术基本定理中推导出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掌握用公式法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分数的认识及分数的运算1.分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加法,分数的减法,分数的乘法,分数的除法。
2.带分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带分数加减,带分数乘法,带分数除法。
(完整版)非常全的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非常全的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7e646ad5901020207409cb1.png)
一、各年级知识点: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
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
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二、必背定义、定理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计算方面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完整版)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c3c0e2c281e53a5902ff97.png)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
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⑴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12.543 亿。
⑵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⑶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8、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以此类推。
(二)小数1、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7篇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2a13b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7.png)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7篇第1篇示例: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涵盖了许多基本的数学知识点,为学生在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小学数学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1. 自然数:0、1、2、3、4、5、6、7、8、9……2. 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例如:-3、-2、-1、0、1、2、3……3. 数的比较:大于、小于、等于的关系。
4. 加法和减法:掌握简单的加减法口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5. 乘法和除法: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乘除运算。
二、数的整数:1. 数的读法:认识和掌握各位数的读法,例如:百位、十位、个位。
2. 三位数的加减法:进行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3. 三位数的乘除法:进行三位数的乘除法运算,掌握进位和借位运算。
三、分数与小数:1. 分数的认识:掌握分子、分母的概念,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
2. 分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3. 小数的认识:理解小数的含义和大小比较。
4. 小数和分数的转换:掌握小数和分数的互相转换。
四、长度、面积和体积:1. 长度的认识:理解长度的单位和长度的比较。
2. 长度的换算:掌握不同单位长度的换算方法。
3. 面积的认识:理解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 面积的换算:掌握不同单位面积的换算方法。
5. 体积的认识:理解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 体积的换算:掌握不同单位体积的换算方法。
五、图形与几何:1. 基本图形:认识并掌握直线、曲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图形。
2. 图形的性质:了解图形的各种性质,例如:相似、相等等。
3. 图形的计算: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六、时间、温度与货币:1. 时间的认识:理解时钟、日历的使用方法,掌握时间的读法和计算方法。
2. 温度的认识: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掌握摄氏度和华氏度的换算。
3. 货币的认识:认识各种货币的名称和面值,掌握货币的兑换和计算方法。
数学小学生必背知识点总结
![数学小学生必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63e88e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66.png)
数学小学生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数字:数字是用来计数和量化的符号,包括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和负数等。
小学生要能够熟练掌握0-100以内的自然数,以及简单的分数和小数的概念。
2. 加减乘除:加法是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运算;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乘法是两个数相乘的运算;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部分的运算。
小学生要能够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 数列和函数: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的集合,函数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小学生要能够理解数列和函数的概念,并能够简单地解决与数列和函数相关的问题。
4. 分数和小数:分数是一个整数除以一个整数得到的结果,小数是一个数的小数部分。
小学生要能够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并能够进行分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5. 图形和空间:图形是由点、线、面组成的平面或空间形体,在平面上有圆、三角形、四边形等,空间中有立方体、球体等。
小学生要能够认识和描述各种图形,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和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6. 数据和统计:数据是对于事物的某种测量或观察结果,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小学生要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并能够理解简单的统计概念和方法。
二、加减乘除运算1. 加法:加法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包括零加任何数等于原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等。
2. 减法:减法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包括减法的定义、减法与加法的关系等。
3. 乘法:乘法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包括乘法的定义、乘法交换律和分配律等。
4. 除法:除法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包括除法的定义、除法的计算方法等。
三、分数和小数1. 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定义、分子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等。
2. 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和计算方法。
3. 小数的基本概念:小数的定义、小数的读法、小数点的位置等。
4. 小数的加减乘除:小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和计算方法。
四、整数和有理数1. 整数的基本概念:整数的定义、正整数和负整数、绝对值等。
小学生数学知识点总结8篇
![小学生数学知识点总结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15c1c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1e.png)
小学生数学知识点总结8篇篇1一、数的概念与运算1. 数的认识:小学生需要掌握基本数的概念,包括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等。
了解数的性质,如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等。
2. 数的运算:掌握基本的四则运算,包括加、减、乘、除。
学会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过程。
二、图形与几何1. 图形的认识:了解常见图形的名称、特点及性质,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2. 图形的测量:掌握长度的基本测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会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3. 图形的变换: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等基本变换,学会运用这些变换进行图案设计。
三、函数与方程1. 函数的初步认识:了解函数的概念,会画简单的函数图像,如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2. 方程的初步认识:了解方程的概念,会解简单的线性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
四、数据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会使用统计图表进行数据整理。
2. 数据的描述与分析: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会运用这些统计量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3. 概率的初步认识:了解概率的概念,会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五、生活中的数学1. 时间的计算: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包括时间的加减法以及时间的乘法(如计算火车运行时间)。
2. 长度、重量和容量的计算:掌握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基本换算关系及计算方法。
3. 钱的计算:掌握钱的加减法及简单的乘除法运算,学会找零钱及计算购物时的总花费。
4. 图形的组合与拼摆:了解如何将简单图形进行组合或拼摆成更复杂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解题技巧与思维训练1. 解题技巧: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技巧,如观察法、尝试法、列举法、归纳法等,学会运用这些技巧解决数学问题。
2. 思维训练: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
七、数学文化与欣赏1. 数学史话:了解一些数学史话,如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圆周率的计算等,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所有小学知识点数学总结
![所有小学知识点数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de0585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5.png)
所有小学知识点数学总结小学数学知识点涵盖了基础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能,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一、数的认识1. 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如1, 2, 3等。
2.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
3. 奇数和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是奇数,能被2整除的是偶数。
4. 质数和合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有其他因数的是合数。
二、四则运算1. 加法: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减法:从一个数中去掉另一个数的运算。
3.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三、分数和小数1. 分数: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份的数,如1/2。
2. 小数:小数点后有若干位数的数,如0.5。
四、度量衡1. 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等。
2.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厘米等。
3.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厘米等。
4. 质量单位:千克、克等。
五、几何初步1. 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2. 立体图形:如立方体、圆柱体、球体等。
3. 周长:图形边缘的长度。
4. 面积:平面图形的内部区域大小。
5. 体积: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
六、代数初步1. 变量: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通常用字母表示。
2. 表达式:由数字、变量和运算符组成的式子。
3.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七、数据的收集与处理1. 数据的收集: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获取数据。
2. 数据的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排序等。
3. 数据的描述:用图表、平均数等方式描述数据的特征。
八、问题解决1. 问题理解:明确问题的要求和条件。
2. 策略选择: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3. 问题解答: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公式和运算规则,更重要的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学生可以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4ab14b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c.png)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目录:1. 引言2. 数的认识2.1 自然数2.2 整数2.3 小数2.4 分数3. 四则运算3.1 加法3.2 减法3.3 乘法3.4 除法4. 应用题4.1 算术应用题4.2 比例问题4.3 单位换算4.4 面积与体积5. 几何知识5.1 平面图形5.2 立体图形5.3 对称与变换6. 概念与逻辑6.1 数的概念6.2 逻辑推理7. 结语1. 引言本文旨在汇总小学阶段数学教育中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为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一个参考和复习的资料。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涵盖了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应用题解决、几何图形认知以及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
2. 数的认识2.1 自然数自然数是用于计数和排序的数,包括0和所有正整数(1, 2,3, ...)。
2.2 整数整数包括自然数、它们的相反数(负整数 -1, -2, -3, ...)以及零。
2.3 小数小数是实数的一种表示形式,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如0.5、-0.25等。
2.4 分数分数表示一个整体被等分后的一部分或几部分,形式为a/b,其中a是分子,b是分母,b≠0。
3. 四则运算3.1 加法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值合并成一个总和的运算。
3.2 减法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去掉另一个数的值,得到差。
3.3 乘法乘法是重复加法的一种形式,表示将一个数加到自身若干次。
3.4 除法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求每一份的大小。
4. 应用题4.1 算术应用题涉及基本四则运算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间计算等。
4.2 比例问题比例问题涉及两个或多个比率相等的情况,常用于解决速度、比例分配等问题。
4.3 单位换算单位换算涉及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转换,如米与厘米、千克与克等。
4.4 面积与体积面积是二维图形的大小,体积是三维空间的大小,需要通过特定的公式进行计算。
5. 几何知识5.1 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是所有点均在同一个平面内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最新整理)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4cf2020856a561253d36fb4.png)
d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11)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 单价×数量路程= 速度×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效总产量=单产量×数量3、典型应用题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的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通常叫做典型应用题。
(1)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大数应给数最大数与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应得数。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 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60 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
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同样可以利用公式。
此题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设为“ 1 ”,则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 2 ”,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100 ,所用的时间为,汽车从乙地到甲地速度为60 千米,所用的时间是,汽车共行的时间为 + = ,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2 ÷ =75 (千米)(2)归一问题: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
根据求“单一量”的步骤的多少,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一次归一问题,两次归一问题。
根据球痴单一量之后,解题采用乘法还是除法,归一问题可以分为正归一问题,反归一问题。
一次归一问题,用一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
又称“单归一。
小学数学知识点精心总结大全
![小学数学知识点精心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5e706cb67ec102de3bd89bc.png)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2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1234 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完整版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c81dc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5.png)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数学基础知识数的概念1.自然数:正整数和0,用于表示物体个数和序号。
2.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用于表示物体个数、序号和相反意义的量。
3.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用于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等。
4.分数:表示两个整数之间的关系,分子表示部分数量,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了几份。
数的运算1.加法: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
3.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运算。
4.除法: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
5.幂运算:求一个数的n次方的运算。
计量单位1.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等。
2.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等。
3.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等。
4.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等。
5.时间单位:秒、分钟、小时、天、月、年等。
6.货币单位:元、角、分等。
分数的运算1.分数加法: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分子相加;分母不同的分数需要通分后相加。
2.分数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减,分子相减;异分母分数需要通分后相减。
3.分数乘法:分子相乘的积作为新分数的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新分数的分母。
4.分数除法:将除法转换为乘法,即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其倒数。
小数的运算1.小数加法:将小数点对齐,按位相加,保留相应位数的小数。
2.小数减法:同小数点对齐,按位相减,保留相应位数的小数。
3.小数乘法:忽略小数点,按整数乘法计算,然后根据因数中小数点后的位数确定结果中小数点的位置。
4.小数除法:将除数乘以10的整数次幂,使其成为整数,然后进行整数除法,最后将商的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平面几何1.点: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物体。
2.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线段,可以测量长度。
3.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延伸的线段。
4.直线:无端点,无限延伸的线段。
5.角:由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形成的图形。
6.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230d53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6.png)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整数1.整数的概念和性质2.整数加减法3.整数乘法4.整数除法5.整数的混合运算6.整数的比较和排序7.整数的绝对值8.整数的应用问题二、小数1.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小数加减法3.小数乘法4.小数除法5.小数的比较和排序6.小数的应用问题三、分数1.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分数的大小比较3.分数的加法4.分数的减法5.分数的乘法6.分数的除法7.分数的应用问题四、倍数和约数1.倍数的概念和性质2.倍数的判断和求解方法3.约数的概念和性质4.约数的判断和求解方法5.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6.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7.倍数和约数的应用问题五、比例和单位换算1.比例的概念和性质2.比例的判断和运算方法3.比例的应用问题4.长度单位换算5.面积单位换算6.容积单位换算7.重量单位换算8.时间单位换算9.温度单位换算10.单位换算的应用问题六、面积和体积1.平行线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三角形的面积3.梯形的面积4.圆的面积5.立方体的体积6.长方体的体积7.圆柱体的体积8.圆锥体的体积9.锥台的体积10.面积和体积的应用问题七、图形与坐标1.点、线、面的概念2.图形的分类和性质3.图形的判断和构造方法4.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特点5.正方形和菱形的特点6.三角形的分类和特点7.五边形和六边形的特点8.圆的性质和构造方法9.坐标系和坐标点的表示方法10.坐标点的移动和变换11.图形和坐标的应用问题八、数据统计和概率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2.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方法3.平均数和中位数的计算方法4.概率的概念和性质5.概率的计算方法6.数据统计和概率的应用问题以上是小学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这些知识点包括整数、小数、分数、倍数和约数、比例和单位换算、面积和体积、图形与坐标、数据统计和概率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全面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全面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71b00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4.png)
小学数学全面知识点总结一、数的认识1. 数的认识:自然数、0和整数的认识。
2. 数的读写:认识各位数、写出数的读法和写法。
3. 数的大小比较:认识数的大小关系,比较大小的方法。
4. 数的分类:奇数和偶数的认识。
二、数的加减法1. 加法概念:认识加法的意义,掌握数的加法规则。
2. 加法计算:认识进位,学会各种进位运算的方法。
3. 减法概念:认识减法的意义,掌握数的减法规则。
4. 减法计算:认识借位,学会各种借位运算的方法。
5. 加减法综合计算:学会加减法综合计算的方法。
三、数的乘除法1. 乘法概念: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数的乘法规则。
2. 乘法口诀:掌握乘法口诀表,学会快速计算乘法。
3. 乘法计算:掌握乘法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4. 除法概念:认识除法的意义,掌握数的除法规则。
5. 除法计算:掌握除法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6. 乘除法综合计算:学会乘除法综合计算的方法。
四、数的倍数和约数1. 倍数的概念:认识倍数的概念,学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2. 倍数的性质:掌握倍数的性质和应用。
3. 约数的概念:认识约数的概念,学会找出一个数的所有约数。
4. 约数的性质:掌握约数的性质和应用。
五、分数和小数1. 分数的认识:认识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分数的大小比较: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3. 分数的加减乘除:学会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4. 小数的认识:认识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5. 小数的加减乘除:学会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六、长度、面积和体积1. 长度的认识:认识长度的概念,学会长度的单位和换算。
2. 面积的认识:认识面积的概念,学会面积的单位和换算。
3. 体积的认识:认识体积的概念,学会体积的单位和换算。
七、时间、钟点和日历1. 时间的认识:认识时间的概念,学会时间的单位和换算。
2. 钟点的认识:认识钟点的概念,学会读写时间和解决时间问题。
3. 日历的认识:认识日历的概念,学会使用日历解决问题。
八、图形的认识1. 点、线、面的认识:认识基本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小学生常用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生常用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9cc59d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3.png)
小学生常用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年级1. 数的认识学习认识0-100的数字,包括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2. 数的比较学习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等比较符号比较数字的大小。
3. 加法和减法初步学习两位数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十以内的加减法口诀。
4. 数的排序学会将一组数字按大小顺序排列。
5. 分钟和小时学习认识时钟和表盘上的钟点和分钟数。
二年级1. 三位数的认识学会认识100-1000的数字,包括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2. 加法和减法学习两位数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进阶,初步学习进位和退位运算。
3. 数的解释学习组合数的各种解释形式,包括物品的个数、长度、重量、容积等。
4. 三角形和四边形学习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形状和性质。
5. 时钟和日历学习认识钟面上的分钟和小时,以及日历上的星期和月份。
三年级1. 十位数和百位数学习认识千位数以内的数字,包括人民币的认识和计算。
2. 加法和减法学习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进位和退位的运算方法。
3. 乘法初步学习乘法口诀表,学会进行乘法运算。
4. 除法学习整除和余数的概念,初步学习除法运算和倍数的概念。
5. 分数学习认识分数,包括分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化。
四年级1. 数的拆分学习用不同的加法和减法算式简单化复杂的加减法运算。
2. 乘法和除法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表,掌握除法运算和乘除法的应用。
3. 小数学习认识小数,包括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
4. 几何图形学习认识各种几何图形的属性和关系,包括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等。
5. 数据和图表初步学习用数据和图表表示信息,包括条形图、饼图、折线图等。
五年级1. 加减混合运算学习混合运算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运算顺序和括号的运用。
2. 乘法和除法学习进一步的乘法口诀表,学会速算和乘除法混合运算。
3. 分数学习分数的四则运算,包括整数和分数的运算和比较。
4. 小数学习小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和化简。
5. 百分数学习认识百分数,包括百分数的大小比较和换算。
最全面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81ca6f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d.png)
最全面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小学数学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的基础阶段,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重点掌握。
下面是针对小学数学的最全面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一、数的认识:1.自然数的认识:1、2、3、4...2.零的认识:了解‘0’的概念。
3.负数的认识:了解负数概念及负数与正数关系。
4.分数和小数的认识:了解分数和小数的含义及互相转换关系。
二、数的运算:1.加减法运算:认识加减法的概念及运算法则。
2.乘法运算:学会乘法口诀及乘法的运算法则。
3.除法运算:了解除法的意义及运算法则。
4.分数运算:分数的加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5.小数运算:小数的加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6.综合运算:综合运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
三、计算技巧:1.消去法:运用演算法进行运算简化。
2.翻倍法:运用倍数进行运算简化。
3.取近似法:学会合理估计数值。
4.整体法:发现问题中的整体规律,用整体推导解决问题。
四、数的认识与计算中的性质:1.数字的整体性质:了解数字由位数组成,及位数的意义。
2.原数和向上、向下取整:了解向上、向下取整的原理及应用。
3.数轴的应用:能在数轴上表示和比较数。
4.逆数与倒数:认识逆数的概念及逆数与倒数的关系。
5.数字的零头:学会去尾法。
6.倍与比:了解倍与比的概念及应用。
五、数量关系:1.大小比较:能辨别数值的大小关系。
2.数量与合,差,积和商的关系:了解数量之间的基本关系。
3.数倒和数互换:能将数值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倒读或重新排列。
4.估计与精确: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或得到精确值。
六、数表与运算:1.乘法口诀表: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独立运用。
2.100以内的加减乘除计算表:能熟练进行100以内的加减乘除运算。
3.单位换算表:学会常用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七、图形与运动:1.坐标系和坐标轴:学会在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
2.图形的基本属性:学会识别和描述图形的形状、边长和角度等基本属性。
3.面积与周长的认识:了解面积与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完整版)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5229a0240c844769eaeeaf.png)
(7)解答加法应用题:a求总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求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b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和乙数比甲数多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8)解答减法应用题:a求剩余的应用题:从已知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
-b求两个数相差的多少的应用题:已知甲乙两数各是多少,求甲数比乙数多多少,或乙数比甲数少多少。
c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比甲数少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9)解答乘法应用题:a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已知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求总数。
b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是多少,另一个数是它的几倍,求另一个数是多少。
( 10) 解答除法应用题:a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把这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的,求每一份是多少。
b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每份是多少,求可以分成几份。
C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倍的应用题:已知甲数乙数各是多少,求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几倍。
d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11)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 单价×数量路程= 速度×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效总产量=单产量×数量3、典型应用题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的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通常叫做典型应用题。
(1)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大数应给数最大数与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应得数。
数学小学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数学小学知识点总结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f61c2a7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e.png)
数学小学知识点总结最全版数学课要有必须的速度学习,慢腾腾的学习是训练不出思维速度,这就要求在数学学习中必须要有节奏,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迅捷性和数学实力会逐步提高。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数学小学学问点总结最全版, 盼望大家喜爱!数学小学学问点总结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那么:把一样数位对齐列竖式, 在把一样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那么:①一样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 一样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起, 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 十位上的数相加时, 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一样数位对齐列竖式, 再把一样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那么:①一样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 从十位退1, 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 一样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减起, 个位不够减, 从十位退1, 个位加10再减, 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依次和连加、连减的口算依次一样, 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 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 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 都要把一样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 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 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 都要把一样数位对齐, 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 其运算依次、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一样。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 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 要把一样数位对齐, 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 列成一个竖式, 先完成第一步计算, 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其次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1、步骤:①先读题②列横式, 写结果, 千万别遗忘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cf974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7.png)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1. 数的认识-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 分数:表示一个整体被等分后的部分。
- 小数:表示整数部分后的小数部分,由整数和小数点及小数部分组成。
-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 数的运算- 加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一个总和。
- 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
- 乘法:表示重复加法,即一个数被另一个数重复相加。
- 除法: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每份的大小就是商。
3. 数的比较- 整数大小比较:正整数大于零,负整数小于零,正整数大于负整数。
- 分数大小比较: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相同的情况下,分子大的分数大。
- 小数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大;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大的数大。
4. 四则运算法则- 先乘除后加减: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先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再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 括号优先:在有括号的情况下,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
5. 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 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6. 几何图形的性质- 点、线、面:点是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线由点组成,面由线组成。
- 角度:表示两条射线的夹角,通常用度数表示。
- 周长:平面图形的边界线的长度总和。
- 面积:平面图形内部的区域大小。
7. 几何图形的计算- 三角形面积:底乘高除以2。
- 四边形面积:根据形状不同,计算方法各异。
- 圆形面积:π乘以半径的平方。
- 立体图形体积:根据形状不同,计算方法各异。
8. 度量单位- 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等。
-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厘米等。
-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厘米等。
9.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收集: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
- 数据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排序等处理。
10. 概率与统计- 概率: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 统计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用于展示数据的分布和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基本概念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 2, 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
10个1是10, 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
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0。
7、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⑴ 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1254300000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2.543亿。
⑵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1302490015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亿。
⑶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1。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以此类推。
(二)小数1、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如1/10记作0.1,7/100记作07。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
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叫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第二位叫百分位, 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就叫做几位小数。
如0.36是两位小数,3.066是三位小数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0。
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0。
2、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3、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4、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5、小数的分类⑴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例如:0.25、0.368都是纯小数。
⑵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3.25、5.26 都是带小数。
⑶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41.7、25.3、0.23都是有限小数。
⑷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4.33 ……3.1415926 ……⑸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例如:n⑹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3.555……0.0333……12.109109…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3.99…的循环节是“ 9 : 0.5454…的循环节是“ 54。
⑺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例如:3.111……0.5656 ……⑻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3.1222 ……0.03333 ……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
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
(三)分数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 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3、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4、比较分数的大小⑴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⑵ 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就大。
⑶ 分母和分子都不同的分数,通常是先通分,转化成通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⑷ 如果被比较的分数是带分数,先要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它们的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
5、分数的分类按照分子、分母和整数部分的不同情况,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⑴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真分数小1。
⑵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1。
⑶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6、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及分数的基本性质⑴除法是一种运算,有运算符号;分数是一种数。
因此,一般应叙述为被除数相当于分子,而不能说成被除数就是分子。
⑵ 由于分数和除法有密切的关系,根据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可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⑶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和通分的依据。
7、约分和通分⑴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⑵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⑶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⑷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⑸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倒数⑴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⑵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⑶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四)百分数1、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
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2、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3、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 %来表示。
4、百分数与折数、成数的互化:例如:二折就是30%,七五折就是75 %,成数就是十分之几,如一成就是牐闯砂俜质褪?0%,则六成五就是65%。
5、纳税和利息: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率。
由银行规定按年或按月计算。
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二本金>利率>时间6、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⑴ 意义不同。
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它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
如:可以说1米是5米的20%,不可以说一段绳子长为20%米。
”因此,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分数是把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
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如:甲数是3,乙数是4,甲数是乙数的?;还可以表示一定的数量,如:犌B恕米等。
⑵ 应用范围不同。
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常用于调查、统计、分析与比较。
而分数常常是在测量、计算中,得不到整数结果时使用。
⑶ 书写形式不同。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百分号%”来表示如:百分之四十五,写作:45%;百分数的分母固定为100,因此,不论百分数的分子、分母之间有多少个公约数,都不约分;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
而分数的分子只能是自然数,它的表示形式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一般要通过约分化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
7、数的互化⑴ 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⑵ 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
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⑶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⑷ 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⑸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⑹ 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⑺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五)数的整除1、整除的意义整数a除以整数b(b工)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 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除尽的意义甲数除以乙数,所得的商是整数或有限小数而余数也为0时,我们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或者说乙数能除尽甲数)这里的甲数、乙数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乙数不能为0)。
2、约数和倍数⑴ 如果数a能被数b (b工)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⑵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⑶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3、奇数和偶数⑴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①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0也是偶数。
②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⑵ 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①相邻两个自然数之和是奇数,之积是偶数。
②奇数+奇数二偶数,奇数+偶数二奇数,偶数+偶数二偶数;奇数-奇数二偶数,奇数-偶数二奇数,偶数-奇数二奇数,偶数-偶数二偶数;奇数>奇数二奇数,奇数>偶数二偶数,偶数>偶数二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