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审查要点
职业病危害项目预评价报告审查要点
![职业病危害项目预评价报告审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2d0c886f90f76c661371a7f.png)
职业病危害项目预评价报告审查要点预防性职业卫生工程项目审查分为2部分:1、形式审查,2、实质审查。
☆形式审查:为审查程序的合法性,包括行政审查的启动合法性、立项的合法性、范围的合法性、技术服务机构的合法性、过程的合法性、资料的合法性等;☆实质审查:为审查工程项目的合法性,包括建设项目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预评价报告质量、竣工验收报告质量、初步设计是否符合要求等。
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审查技术要点(一)建设项目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审查主要是对项目总体概况与工艺流程的审核。
通过对项目的选址地点、性质、规模、生产设计能力、劳动定员、总投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经费的投入、总平面布置情况、生产过程拟使用的主要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的化学名称、用量或产量、主要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及其布局情况,生产设备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程度等的了解,根据审核者的经验或参考相关资料,判断其申报材料中是否有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漏报。
例如:在参加中国石化成品油输送管道工程项目审查中,我们发现申报资料中没有储罐区储罐清洗流程,评价单位也没有对此进行职业病危害识别和防护措施的评价。
一般情况下,该类工程是密闭操作的生产流程,产生化学有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在露天,成品油正常情况下无高浓度的高毒化学物,评价单位将其定为一般危害项目,但凭我们的经验,储罐区的储罐底往往会聚集大量的硫化物,尤其是硫化氢的毒性很大,我省曾经发生过多次清洗储罐引起的中毒事故,多造成人员死亡。
因此,我们要求评价单位重新对储罐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进行评价,并将该工程项目定为高度危害项目。
(二)预评价报告质量审查1、工程分析质量审查⑴建设项目概况的描述是否客观、准确、完整。
尤其是要判断评价单位对拟建工程选址是否进行了实地考察,是否掌握了选址的自然环境条件等;⑵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评价是否符合国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⑶对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化学名称、用量或产量的描述是否客观、准确、完整和符合逻辑。
专家评审报告要点.doc
![专家评审报告要点.doc](https://img.taocdn.com/s3/m/705277e51a37f111f1855b9f.png)
专家评审报告要点一、总体原则(一)工作要求。
公开公平、严肃认真、科学严谨、客观公正。
(二)报告评审原则。
合法、真实、科学、客观。
(三)审查依据。
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安监总局《编制要求》等规范性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规范。
(四)专家构成。
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实行专家评审制度。
根据评价报告类型(行业),从省职业卫生专家库中抽取预防医学和相关专业专家对评价报告进行评审,专家原则上3人,其中,专家组长必须具有高级职称、预防医学专业。
二、评审要点(一)初审。
专家组长对报告进行初审,满足下列条件方可上会评审。
1、机构资质符合规定。
2、报告书编制人员资质符合规定,具有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
3、报告书编制人员必须本人签名。
4、报告法律责任承诺书符合要求。
(1)预评价报告:类比调查现场调查情况说明和照片;参加现场调查技术服务人员(专业、资质证书编号)名单。
(2)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现场调查情况说明和现场照片;现场采样点布置图和采样情况说明;参加调查和采样技术服务人员(专业、资质证书编号)名单;实验室出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3)现状评价报告:现场调查情况说明和现场照片;现场采样点布置图和采样情况说明;参加调查和采样技术服务人员(专业、资质证书编号)名单;实验室出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4)(二)评审。
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评审工作实行专家组长负责制,专家组长负责审查会的具体程序,归纳专家意见,并宣布评审结论。
(一)专家组长预审查(二)专家组审查1.专家组推荐组长,并由组长主持审查会;专家组长原则上要求为职业卫生专业专家。
2.评价单位介绍预评价报告书、建设单位介绍建设项目情况;3、控制效果评价(现状评价)需要到现场验收或检查的,专家组现场查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置和运行情况,查阅职业病防治管理资料;4.专家组查看现场检测有关资料;5.专家组针对不明情况质询,对报告书进行评议;6.专家组合议,形成审查意见,确定专家组审查结论。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d194ebc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9.png)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第一篇: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1评价目的1.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1.2确定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卫生补充措施。
1.3针对不同建设项目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
1.4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2 评价依据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现行法律、相关法规、规章,以及国家、行业、地方等标准、规范;评价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文件,建设项目设计资料及试运行情况的有关资料,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等。
3 评价范围以建设项目实施的工程内容为准,主要针对试运行期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及职业病防治情况进行评价。
4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等。
5 评价方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控制效果评价一般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检测检验法等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必要时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
5.1 现场调查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方法,了解建设项目生产工艺过程,确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使用及职业卫生管理的实施情况。
5.2 检查表法依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
必要时可赋分进行量化分析。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大纲.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efef4ec0740be1e640e9aeb.png)
安监局新导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大纲1建设项目概况1.1基本情况包括建设项目名称、性质、规模、建设地点、建设单位1.2项目组成应包括生产装置、辅助装置、公用工程以及辐射源项等内容。
1.3主要工程内容应包括建设施工过程等评价范围内的全部工程内容。
1.4 “三同时”执行情况及试运行情况阐述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及试运行时间、目前达到的设计产量以及生产设备、辅助设施和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运行状况.1.5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建设施工落实情况1。
6 建设项目建设施工过程职业卫生管理情况2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评价2.1 评价单元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评价的要求,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将生产工艺、设备布置或工作场所进行单元划分.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针对其存在的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岗位及其相关工作地点,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并对照GBZ2.1或GBZ2。
2标准等,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的符合性。
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超过标准限值时,应分析超标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建议.2.3 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针对其设置的各类职业病防护设施,根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调查结果、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检测结果以及职业健康监护调查结果等,并对照GB/T 16758等相关标准要求,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超过GBZ2。
1或GBZ 2。
2标准限值时,应分析其所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设施改善建议。
2。
4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分析与评价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针对其存在的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岗位 ,根据其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与检测结果以及职业健康监护调查结果,并对照GB/T 11651或GB/T 18664等相关标准要求,评价所配备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的符合性与有效性。
ZW-JB-2014-003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要求
![ZW-JB-2014-003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0c9afc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d.png)
ZW-JB-2014-003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要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要求ZW—JB—2014—003一、评价范围以建设项目实际建设内容为准,并包括建设项目建设施工和设备安装调试过程。
对于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评价范围还应包括与实际建设内容相关的设备设施利旧内容。
二、评价方法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一般采用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分析法、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及定性和定量评价,必要时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
三、评价过程1.现场调查1)建设项目概况调查:主要调查建设项目规模、地点、主要工程内容、“三同时”执行情况及试运行情况等。
2)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调查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开展工时调查(或工作日调查)以及职业病危害作业的相关情况调查等。
3)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调查:调查建设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在线监测设施、日常监测制度和各种数据记录等。
4)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查询拜访:针对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导致急性职业病危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特点、可能发生泄漏(逸出)或聚积的工作场所,调查各类应急救援设施的种类、数量、设置地点及运行维护状况等。
5)个体防护用品调查:结合各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及其相关工作地点的环境状况、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作业人员实际接触状况等,调查各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所配备的个体防护用品的种类、数量、性能参数、适用条件以及使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等。
6)建筑卫生学调查:调查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情况。
7)辅助用室查询拜访:查询拜访工作场所办公室、卫生用室(浴室、更/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等)、生活室(苏息室、食堂、厕所等)、妇女卫生室等辅助用室的设置及使用情况。
8)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调查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情况、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及执行情况、职业病危害告知情况、职业卫生培训情况、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及执行情况、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情况、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设置情况、职业病危害申报情况、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和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等内容。
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编制要点和质量
![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编制要点和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fb277348b307e87101f69611.png)
建设单位、项目组成、主要工程建设内容及总平面布置图等。 对在施工过程中和建成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 、工艺设备、原辅材料等应重点描述。
7
一、预评价报告编制要点 (一)建设项目概况编制要点(正文)
1.1 背景:目的,批复,规划(分期建设),区域位置,保密性 1.2 名称:一致性(应与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技术资料名称一致,与项目申请 或核准项目名称一致) 1.3 性质: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 1.4 规模:分别列出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整体规划与分期建设 1.5 建设单位: 1.6 拟建地点、区域位置图及总平面布局图 1.7 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划分评价单元,按照批文与可研,说明新建建 筑物、构架、设备,以及利旧的建筑物、构架、设备 1.8 生产制度、岗位设置 1.9 建设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基本情况 8
一、预评价报告编制要点
(三)类比调查的编制要点(附件)
类比装置与拟建项目的可比性分析 自然环境状况、生产规模、工艺流程、设备、原辅材料 、劳动定员与生产班制、职业病 危害防护设施、操作的方式、应急救援设施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比较,说明哪些内容可 比行强、有一定的可比性、或不可比。 类比装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分析 引用的类比可溯源
类比的目的
通过对类比工程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 (强度)检测以及与本 项目有关的可比性分析,类推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职业病 危害的隐患(概念)和后果进行风险评估,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 效果。
类比调查选择
自然环境状况、原辅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生产规模基本相同或相似,职业病防护措施、管 理水平等方面相似, 可选择多个类比
职业病危害项目预评价报告审查要点标准版本
![职业病危害项目预评价报告审查要点标准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6fe0952bcf84b9d529ea7a5d.png)
文件编号:RHD-QB-K6418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职业病危害项目预评价报告审查要点标准版本职业病危害项目预评价报告审查要点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预防性职业卫生工程项目审查分为2部分:1、形式审查,2、实质审查。
☆形式审查:为审查程序的合法性,包括行政审查的启动合法性、立项的合法性、范围的合法性、技术服务机构的合法性、过程的合法性、资料的合法性等;☆实质审查:为审查工程项目的合法性,包括建设项目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预评价报告质量、竣工验收报告质量、初步设计是否符合要求等。
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审查技术要点(一)建设项目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审查主要是对项目总体概况与工艺流程的审核。
通过对项目的选址地点、性质、规模、生产设计能力、劳动定员、总投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经费的投入、总平面布置情况、生产过程拟使用的主要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的化学名称、用量或产量、主要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及其布局情况,生产设备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程度等的了解,根据审核者的经验或参考相关资料,判断其申报材料中是否有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漏报。
例如:在参加中国石化成品油输送管道工程项目审查中,我们发现申报资料中没有储罐区储罐清洗流程,评价单位也没有对此进行职业病危害识别和防护措施的评价。
一般情况下,该类工程是密闭操作的生产流程,产生化学有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在露天,成品油正常情况下无高浓度的高毒化学物,评价单位将其定为一般危害项目,但凭我们的经验,储罐区的储罐底往往会聚集大量的硫化物,尤其是硫化氢的毒性很大,我省曾经发生过多次清洗储罐引起的中毒事故,多造成人员死亡。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评审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评审](https://img.taocdn.com/s3/m/6d288eb83c1ec5da51e27014.png)
关于印发《南通市化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审查要点(试行)》的通知各县(市)、区安监局,各职业卫生评价机构,各有关单位:现将《南通市化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审查要点(试行)》(以下简称:《审查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同时,请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市局行政服务处。
此《审查要点》的起草得到了江苏泰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和各有关专家的大力协助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南通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3年1月9日南通市化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审查要点(试行)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1、形式审查要求1。
1审查评价单位资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是否由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编制.评价、检测和审核人员是否符合资质和有效期要求.报告封面、总体结论、封页应加盖评价机构公章。
1。
2审查评价范围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范围是否准确、具体。
1.3 审查报告格式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是否符合《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相关要求,是否按《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条的要求,从七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2、报告附件审查要求2.1 建设单位对报告的初审意见建设单位是否对预评价报告职业病危害识别、防护措施结论和建议予以确认.2.2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图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是否正确,项目周边环境图是否详细标注企业(项目)与周边企业(单位)环境的实际距离;是否注明建设项目四周相邻单位名称、性质;是否注明项目与相邻单位关键建筑物、生产、储存设施的间距;是否注明交通线路等。
2.3 总平面布置图总图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是否注明生产车间、储存设施、控制室、剧毒化学品仓储、室外变配电站、消防泵房、办公楼等重点部位.是否标明建、构筑物及设施的间距(或坐标),说明设计规范依据,附建(构)筑物一览表(名称、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耐火等级、火灾危险类别、备注等)。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审查要点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审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4212a6eddccda38376baf15.png)
报告书审查要点
职业病危害因素概述是否包括:
检测与评价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 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劳动定员及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是否明确: 化学因素、粉尘、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不良气象条件
等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仪器、条件、频次、 检测点设置等内容。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是否: 检测结果经整理分析后,用简洁的文字、图表等进行 合理表述,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概述
基本概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是指建设项 目在竣工验收前,通过对工作场所存在的化学毒物、 粉尘、噪声、振动、辐射、致病的生物体等职业病危 害因素进行调查、检测与分析,对除尘、排毒、通风、 照明等各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辅助设施、应急救援 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情况等进行调查与分析,对建设 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程度、健康影响、防护措施的防护 效果等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的结论作为卫生行政部门 对建设项目竣工卫生验收主要依据。
报告书审查要点
目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基本原则
是否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建设项 是否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保证评价
工作的独立性,排除非技术人为因素的影响。
控制效果评价工作是否在生产满负荷和正常生产情况
下进行。
控制效果评价工作是否遵循国家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 是否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
报告书审查要点
项目概况
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
⊙是否包括工程性质、规模、地点、建设情况、 “三同时”执行情况等。 ⊙对于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引进、技术 改造项目还应明确工程的利旧情况。
是否对工程试运行情况表述清楚。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要点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eea18a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f.png)
汇总分析实施阶段获取的各种资料数据,通过分析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进行专家评审,修改提交正式报告。
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 报告编制及评审阶段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内容
预评价
建设单位性质、主要业务范围
建设项目意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评价项目由来
控制效果评价
建设单位性质、主要业务范围
建设项目意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评价项目由来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概况,职业病危害类别
与预评价时相比,项目的变更内容
存在问题
照搬可研,无关的内容引用太多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内容
(一)总论:项目背景、评价依据、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程序、质量控制; (二)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 (三)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 (五)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 (六)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 (七)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 (八)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与评价 (九)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调查与评价 (十)评价结论与建议
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书编制要点 项目背景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职业病防治法》等国家、地方、行业相关法律法规 标准、技术规范 GBZ1、GBZ2.1、 GBZ2.2、 GBZ158、 GBZ159、 GBZ/T160、…. GBZ/T205等国家、地方、行业相关职业卫生标准、技术规范等 基础依据 预评价: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技术资料、合同、委托书等 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及相关技术资料、预评价报告书、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审查文件 其他依据 为完成评价报告书参阅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等支持性文件照搬可研。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与内容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与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3f3f38d48d7c1c709a14587.png)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与内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与内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与内容的全部内容。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与内容一准备阶段(一)收集资料与初步现场调查对项目的试运转情况进行初步现场调查并收集以下主要资料: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政府监管部门对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设计阶段的审查意见.2建设项目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1)建设项目的概况,包括工程性质、规模、地点、总投资、建设情况、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环境条件、项目组成及主要工作内容、生产制度、岗位设置、劳动定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三同时”执行情况等;(2)生产过程的物料、产品及其有关职业病危害的中文说明书;(3)生产工艺;(4)辐射源项;(5)生产设备及其有关职业病危害的中文说明书;(6)采取的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7)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部位、存在形态、浓(强)度;(8)有关设计图纸(建设项目区域图、总平面布置图);(9)有关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资料;(10)有关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资料;(11)职业卫生管理各类资料,包括:1)职业病危害防治领导机构及人员配备情况;2)职业病防治规划及执行情况;3)职业病防治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人员及其资格情况;5)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接受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情况;6)职业健康监护数据及档案情况;3 项目的试运转情况;4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相关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令【2011】第52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令【2007】第70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令【2014】第13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令【2009】第65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令【1994】第28号)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相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7号)2)《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9号)3)《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5】第73令)4)《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1987】第105号)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8号)6)《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 7)《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 50号)8)《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51号)9)《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1】第192号)10)《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1号)11)《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第48号)12)《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第142号)* 1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2003】第376号)* 14)《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02】第23号)* 15)《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第108号)*16)《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3)标准规范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工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https://img.taocdn.com/s3/m/47476902a0116c175e0e4828.png)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要求ZW—JB—2014—003一、评价范围以建设项目实际建设内容为准,并包括建设项目建设施工和设备安装调试过程。
对于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评价范围还应包括与实际建设内容相关的设备设施利旧内容。
二、评价方法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一般采用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分析法、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及定性和定量评价,必要时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
三、评价过程1.现场调查1)建设项目概况调查:主要调查建设项目规模、地点、主要工程内容、“三同时”执行情况及试运行情况等。
2)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调查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开展工时调查(或工作日调查)以及职业病危害作业的相关情况调查等。
3)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调查:调查建设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在线监测设施、日常监测制度和各种数据记录等。
4)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调查:针对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与分布,调查各类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种类、数量设置地点及运行维护状况等;针对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导致急性职业病危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特点、可能发生泄漏(逸出)或聚积的工作场所,调查各类应急救援设施的种类、数量、设置地点及运行维护状况等。
5)个体防护用品调查:结合各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及其相关工作地点的环境状况、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作业人员实际接触状况等,调查各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所配备的个体防护用品的种类、数量、性能参数、适用条件以及使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等。
6)建筑卫生学调查:调查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情况。
7)辅助用室调查:调查工作场所办公室、卫生用室(浴室、更/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等)、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等)、妇女卫生室等辅助用室的设置及使用情况。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570376b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2.png)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实施控制效果评价是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现场调查、监测、检测、分析和评价等步骤。
评价单位应根据评价方案,对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建设和使用情况、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暴露情况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和监测。
同时,还需要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量检测和分析,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评价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
五、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根据实施控制效果评价的结果,评价单位应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①评价目的、依据和范围;②建设项目概况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建设及使用情况;③现场调查与监测的内容、方法和结果;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和分析结果;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评价结果;⑥评价结论和建议。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是对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和确定,并对工作场所、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
控评分为预评
价、现状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三种,本文介绍的是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收集资料、制定评价方案、工程分析、实施评价和编制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应根据国家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
建设项目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审查要点
![建设项目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审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635f8c71fe910ef12df81f.png)
评价依据\评价目的
1
评价范围\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评价程序 质量控制 项目概况及情况
2 3
项目概况
试运行 布局的评价 检测与评价
4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 职业病危害因素概述 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是否包括: 劳动定员及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化学因素、粉尘、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不良气象条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件等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仪器、条件、 是否明确: 频次、检测点设置等内容。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检测结果经整理分析后,用简洁的文字、图表等进行 结果与评价是否: 合理表述,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防护设施评价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调查与评价是否包 括: 设施防护设计能力调 查与检测 防护设施维护情况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 度或强度超标处理 防护设施评价 防护用品评价 防护设施设置及运行情况 防尘、防毒、噪声与振动控制、防暑降温、防潮防寒 、防辐射、事故通风等。 是否油制度及维护记录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超标时,是否 对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检测,并分析超标原因。 是否客观、合理。
7Leabharlann 辅助用室 职业卫生管理1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 2 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 3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 4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 5 职业病危害的告知情况 6 职业卫生培训情况 7 职业健康监护制度 8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施及演练情况 9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状况 10 职业病危害申报情况 11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12 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
8
职业卫生管 理情况的调 查与评价是 否包括:
9 10
健康监护分析与评价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情况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病人的处置 结 论 报告书的结论是否在全面总结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归纳建设项目 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个人使用的职 业病防护用品、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等的评价 建 议 是否在对建设项目全面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针对试生产阶段存 在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不足,从组织管理、工程技术、个体防护 、卫生保健、应急救援等方面,综合提出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的 建议。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审核和验收实施细则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审核和验收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ad3ee18a76a20029bc642d1d.png)
1 目的明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审查、验收的要求,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审查和验收的过程。
2 适用范围公司及各所属单位。
3 编制依据3.13.2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2006,卫生部。
3.3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规定》,2006,卫生部。
3.4 《卫生部关于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2009,卫生部。
3.5 《中海油海西宁德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质量健康安全环保管理制度》,QHSE-01,2011,公司。
3.6 《中海油海西宁德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办法》,QHSE-01-09,2011,公司。
4 释义4.1 建设项目指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指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
4.2 建设项目指海洋开采的石油、天然气在陆地进行后续加工等作业,包括但不限于炼油、精馏、油气的深加工、化肥、液化天然气等。
本件所称中下游建设项目, 是指国内中下游建设项目中由中国海油控股或负责经营管理的项目。
非中国海油控股或负责经营管理的中下游建设项目按国家或项目所在地省级有关规定执行。
4.3 卫生部审批的项目由卫生部负责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的建设项目,包括:1) 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授权的有关部门审批、核准或备案,总投资在500亿人民币以上的建设项目;2) 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3)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
4.4 建设单位指项目的所属单位。
对于多方投资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可以是投资方共同组建的,为项目的经营管理或建设的组织机构。
4.5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指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依据建设项目是否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毒理学特征、浓度(强度)、潜在危险性、接触人数、频度、时间、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发生职业病的危(风)险程度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与内容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与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8aee3f1172ded630b1cb681.png)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与内容一准备阶段(一)收集资料与初步现场调查对项目的试运转情况进行初步现场调查并收集以下主要资料: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政府监管部门对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设计阶段的审查意见。
2建设项目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1)建设项目的概况,包括工程性质、规模、地点、总投资、建设情况、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环境条件、项目组成及主要工作内容、生产制度、岗位设置、劳动定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三同时”执行情况等;(2)生产过程的物料、产品及其有关职业病危害的中文说明书;(3)生产工艺;(4)辐射源项;(5)生产设备及其有关职业病危害的中文说明书;(6)采取的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7)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部位、存在形态、浓(强)度;(8)有关设计图纸(建设项目区域图、总平面布置图);(9)有关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资料;(10)有关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资料;(11)职业卫生管理各类资料,包括:1)职业病危害防治领导机构及人员配备情况;2)职业病防治规划及执行情况;3)职业病防治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人员及其资格情况;5)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接受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情况;6)职业健康监护数据及档案情况;3 项目的试运转情况;4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相关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令【2011】第52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令【2007】第70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令【2014】第13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令【2009】第65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令【1994】第28号)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相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7号)2)《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9号)3)《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5】第73令)4)《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1987】第105号)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8号)6)《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7)《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 50号)8)《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51号)9)《国家安全监督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1】第192号)10)《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1号) 11)《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第48号)12)《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第142号) * 1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2003】第376号)* 14)《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02】第23号)* 15)《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第108号)*16)《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3)标准规范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工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二部分:物理因素》(GBZ2.2— 2007)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示》(GBZ158—2003)5)《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AQ/T8008—2013)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效果控制评价导则》(AQ/T8010—2013) 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9部分:手传振动》(GBZ/T189.9—2007)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6部分:紫外辐射》GBZ/T189.6 —2007)9)《照明测量方法》(GB/T5700—2008)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7部分:高温》(GBZ/T189.7—2007)1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1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3部分:工频电场》(GBZ/T189.3—2007)13)《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14)《尘测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192.2 —2007)15)《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GBZ/T192.3—2007)16)《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192.4— 2007)17)《工作场所空气中无机含碳化合物的测定方法》(GBZ/T160.28—2004)18)《工作场所空气中无机含氮化合物的测定方法》(GBZ/T160.29—2004)19)《工作场所空气中硫化物的测定方法》(GBZ/T160.33—2004)20)《工作场所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GBZ/T160.13—2004)2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3—2004) 2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新版 2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4)《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25)《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26)《煤矿安全工程》 2011年版*27)《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159—2004) *28)《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 225—2010) 5建设项目施工期施工单位有关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检测与职业健康监护的相关资料;(二)编制职业危害控制效果方案评价方案在准备阶段编制,具体指导建设项目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的开展,应以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为原则,概述建设项目投产运行期的职业危害特征,明确评价重点、范围、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及评价方法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及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ac133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b.png)
1、结论 2、提出职业卫生防护对策和建议
➢ 收集资料 ➢ 制定评价控制效果方案 ➢ 工程分析 ➢ 实施控制效果评价 ➢ 得出控制效果评价结论 ➢ 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资料的收集
➢ 项目的批准文件 ➢ 项目的技术资料 ➢ 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
评价单元的划分
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在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时,往往按照职业 病危害因素的类别划分评价单元,也可按照 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的分布进行评价单元的 划分。
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和方法(续 )
由于至今尚无一个明确通用的“规则”来规 范评价单元的划分方法,因此会出现不同的 评价人员对同一个评价对象划分出不同的评 价单元的现象。
实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
目的和意义(续)
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阶段,人们的法律 意识还较为淡薄,职业病危害形势仍较为严重, 实施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客 观要求,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的根本 措施,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实施建 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制度是保证建设项目职业 卫生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 ,将大大提高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质量 和科学水平。
➢ 总平面布置 ➢ 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中间品、产品名称
、用量或产量 ➢ 主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其布局 ➢ 主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
类、部位及其存在的形态 ➢ 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实施控制效果评价:
➢ 对建设项目生产或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 害因素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进行 分析和评价; ➢ 对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 ; ➢ 对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案的审查要点
? 是否编制了评价方案。 ?、范围及内容: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选
定的适用评价方法是否适用,评价范围确定、评价 单元划分和评价内容等是否合理。 ? 职业卫生调查内容:是否全面。 ? 检测方案:检测项目、方法、检测点和样品数等布 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 组织计划:评价程序、质量控制措施、工作进度、 人员分工、经费概算等是否合理
报告书审查要点 检测与评价
? 职业病危害因素概述是否包括: ?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 ? 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 劳动定员及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是否明确: ? 化学因素、粉尘、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不良气象条件 等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仪器、条件、频次、 检测点设置等内容。 ?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是否: ? 检测结果经整理分析后,用简洁的文字、图表等进行 合理表述,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报告书审查要点 基本原则
? 是否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建设项目 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 是否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保证评价工 作的独立性,排除非技术人为因素的影响。
? 控制效果评价工作是否在生产满负荷和正常生产情况下 进行。
? 控制效果评价工作是否遵循国家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 ? 是否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概 述 常用术语 2
? 评价单元: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评价的要求,将生 产工艺、设备布置或工作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 部分或区域。
? 职业病危害暴露: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接触某种 或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过程。
? 接触水平: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和接触时间。
评价方案的编制
? 评价方案是具体指导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 价的技术文件。应以科学性、实用性、针对 性为原则,概述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特征, 明确评价工作重点、范围、内容、方法及质 量控制措施。
? 评价方案应在充分研读有关资料和初步现场
调查后编制 。
评价方案的内容
? 概述:简述评价任务由来、评价目的等。 ? 编制依据:列出适用于评价的有关依据。 ? 评价方法、范围及内容: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选定适用
报告书审查要点 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
? 项目概况 ⊙是否包括工程性质、规模、地点、建设情况、 “三同时”执行情况等。 ⊙对于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引进、技术 改造项目还应明确工程的利旧情况。 ? 是否对工程试运行情况表述清楚。
报告书审查要点 布局的评价
总体布局、设备布局等是否符合 GBZ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等标准
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报告书审查要点 总论
? 项目背景: 包括项目建设意义(社会和经济效益)、评价任务由 来等内容,是否表述完整。
? 评价依据:列出评价项目引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技术规范和 标准;基础技术资料等的名称,是否有效、全面、合理。
? 评价目的:是否明确。 ? 评价范围:根据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判定是否恰当。对于改建、
主要内容
? 控制效果评价概述 ? 评价方案的编制及主要内容 ? 评价方案的审查要点 ? 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及主要内容 ? 评价报告书的审查要点 ? 评价报告表的审查要点
概 述 常用术语 1
? 建设项目: 指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 术引进项目
? 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 的各种危害
扩建项目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是否包括工程的利旧范围。 ? 评价内容:是否全面。 ? 评价方法:评价应用的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
健康检查的方法和检查表法、定量分级法等方法和内容是否合理、 正确。 ? 评价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及工程实际。 ? 质量控制:评价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应全面、 概括地反映评价的内容,文字表述应简 洁、用语应规范、结论应明确,需以数 字或图片表达的内容,应尽可能采用图 表和照片,以利于阅读和审查。原始资 料及数据计算过程等不必在报告书中列 出,必要时可编入附件。
评价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1 总论 2 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 3 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4 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 5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 6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与评价 7 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 8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与评价 9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与评价 10 结论 11 建议
? 辅助用室:指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浴室、 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食堂、 厕所),妇女卫生室、医务室等。
? 应急救援设施:指在工作场所设置的报警装置、现场 急救用品、洗眼器、喷淋装置等冲洗设备和强制通风 设备,以及应急救援使用的通讯、运输设备等。
概 述 基本概念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是指建设项目 在竣工验收前,通过对工作场所存在的化学毒物、粉 尘、噪声、振动、辐射、致病的生物体等职业病危害 因素进行调查、检测与分析,对除尘、排毒、通风、 照明等各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辅助设施、应急救援 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情况等进行调查与分析,对建设 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程度、健康影响、防护措施的防护 效果等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的结论作为卫生行政部门 对建设项目竣工卫生验收主要依据。
?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各种危 害因素的统称,可分为生产工艺过程中、劳动过程中和生 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 职业接触限值: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 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 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
?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是以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 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 健康的损害或影响,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目的的装置。
的评价方法,确定评价范围、评价单元和评价内容。 ? 建设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简述建设项目性质、规模、
地点等基本情况、建设情况、试运行情况。 ? 职业卫生调查内容:在分析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明确职业
病危害因素的分布、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 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调查内容。 ? 检测方案: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方法、检测点 和样品数等。 ? 组织计划:主要包括评价程序、质量控制措施、工作进度、 人员分工、经费概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