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湖南新邵县谢家山金锑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湖南新邵县谢家山金锑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4c1c2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b.png)
湖南新邵县谢家山金锑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作者:徐英明李惠纯颜伟裕成晟鑫来源:《国土资源导刊》2020年第04期摘要本文对谢家山金锑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与总结,认为矿区属裂隙充水矿床,主要充水水源为浅变质岩裂隙含水岩组,充水方式主要为顶、底板分散滴入或渗入。
采用“大井法”和“比拟法”对谢家山矿区李家冲矿段进行矿坑涌水量预测,估算矿坑涌水量均小于300m3/d,属小水矿床,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能为矿山开发利用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关键词水文地质;涌水量;金锑矿;谢家山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n Hydro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Xiejiashan Gold Antimony Mine in Xinshao County of HunanXu Yingming1, Li Huichun2, Yan Weiyu2, Cheng Shengxin2(1. Hunan Yimidi Planning Consulting Co.Ltd., Changsha Hunan 410000; 2. 304 Brigade of Hunan Nuclear Ge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00)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Xiejiashan gold-antimony mining area.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ining area is a fractured water-filled deposit. Themain water source is shallow metamorphic rock fractured water-bearing rock group, and the water filling method is mainly scattered dripping or infiltration of roof and floor. The "big well method" and "comparison method" are used to predict the pit water inflow in the Lijiachong section of the Xiejiashan mining area.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mine water inflow is less than 300m3/d. It is a small water deposit with simpl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mining area, which can provide for min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Keywords: hydrogeology; discharge; gold antimony mine; Xiejiashan謝家山金锑矿区分为李家冲矿段[1]和后里冲—虎形山矿段[2],位于湖南省新邵县潭溪镇,为一小型金锑矿,主要赋矿层位为南华系下统长安组(Nh1c),属中低温热液蚀变破碎带型金锑矿[3]。
湖南省主要地势、地貌、地形、地质特点
![湖南省主要地势、地貌、地形、地质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1f960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1.png)
湖南省主要地势、地貌、地形、地质特点地形、地势:湖南地形为东西南三面环山,中北部低落,呈蹄形。
位于石门县境内的壶瓶山海拔2099米,为省内最高点,中部大都为丘陵,多宽广的盆地和谷地,北部为洞庭湖平原,地势低平,海拨大都在50米以下。
湖南地势属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
湘西有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山势雄伟的武陵山、雪峰山盘踞,是湖南省东西交通的屏障。
雪峰山从城步苗族自治县至益阳县境是资水和沅水的分水岭,是湖南省东、西自然条件的分界线。
湘南有南岭山脉,峰顶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向东西方向延伸,是长江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山间盆地较多,谷地为交通要道。
湘东有幕阜、连云、九岭、武功、万洋、诸广等山,海拔一般为500—1000米,均为东北—西南走向。
湘中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台地广布。
这些盆地多为河谷沟通,并有河流冲积平地。
湘北为洞庭湖及湘、资、沅、澧四水尾闾的河湖冲积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
全省东、西、南三面山地环绕,逐渐向中部及东北部倾斜,形成向东北开口不对称的马蹄形。
省内大于海拔2000米高点的分布与地势总特点基本一致,集中分布在东、南、西三面的山地之中。
湘东最高点是炎陵县的斗笠顶,峰顶海拔2052米。
东南部有桂东县的八面山,峰顶海拔2042米。
湘南有道县的韭菜岭,峰顶海拔2009米。
西南部有城步县的二宝鼎,峰顶海拔2024米。
西北部有石门县的壶瓶山,峰顶海拔2099米,是省内最高点。
全省地势的最低点,是临湘县的黄盖湖西岸,海拔只有24米,与省内最高点相差2000米左右。
地貌:按成因可分为:以流水地貌为主,占全省总面的64.76%,岩溶地貌次之,占25.97%;湖成地貌最小,仅占2.88%,水面积占6.39%。
按组成物质(不含水域)分沉积岩(包括砂质岩、碳酸盐岩、红岩、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地貌为主,占全总总面积的57.75%;变质岩类地貌次之,占24.99%;岩浆岩类地貌,仅占8.87%。
王家岭煤矿水文地质特征
![王家岭煤矿水文地质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998c65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b.png)
王家岭煤矿水文地质特征王家岭煤矿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境内,地处于零陵山脉中队。
该煤矿地处于祁阳-新化地区的下扬子区域内,是湖南省第一大深部煤矿,储量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煤矿地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对于煤炭开采的安全和生产起着关键的作用,为此对该煤矿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
煤矿地区属于岷江组上段和下石炭统,由泥岩、砂页岩和泥页岩组成,其中夹层和断裂较多。
在煤田区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基本上呈东西向的走向,其中以南北向断层为主。
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动方向、地下水化学性质等几个方面。
煤矿地区的下部地下水属于含水层,地下水位较高,位于海拔350米以上的地区,地下水位在200米以上,水位根据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由于煤田区地质构造的特殊性,地下水主要是通过断层或裂隙等通道运移的,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呈山脊梁垂直流动和沟谷横向流动两种类型。
煤矿地下水的一般运移速度较慢,为m/d量级。
地下水的化学性质也受到了煤田区地质构造和煤体中成分的影响。
在煤矿地下水中主要含有钙、镁、钾、钠、硫酸盐等物质,其中硫酸盐含量较高,而且含有少量的氢硒酸盐。
由于煤体的不同,地下水中总硬度和钠化度均较高,因此对于地下水的利用需进行处理才能使用。
这些水文地质特性的研究对于煤炭开采安全和人员安全保障有重要的意义。
在煤矿开采中,需要密切关注地下水位变化,避免水矿的发生,保证矿井的正常生产和人员的安全。
同时,也需要对煤矿地下水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开发,以满足产品加工等方面的需求。
因此,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需要对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全面的研究,以保证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
3第三章 自然条件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3第三章 自然条件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https://img.taocdn.com/s3/m/72819a778e9951e79b8927f6.png)
第三章自然条件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3.1 城市自然地理概况3.1.1 自然地理概况长沙市为湖南省省会,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地处湘江下游,地理坐标:东经111°53′-114°15′北纬27°51′-28°40′之间,扼南北要冲,东邻江西,南与株洲、湘潭两市相接,西与娄底及益阳市毗邻,北与岳阳市接壤。
长沙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辖五个区,一个县级市、三个县。
市域土地总面积11819.5平方公里,其中五区面积523平方公里。
长沙市地处湘江下游、滨临洞庭,处于湘中丘陵与洞庭湖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和湘浏盆地。
市区西面为丘陵地貌,东面主要为河流阶地。
地形总体较为平坦,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展现。
湘江由南向北横贯本区中部,东、西两侧分别发育有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等支流,河流沿岸地形平坦开阔,阶地发育,现代河床标高均低于30m,阶地面标高30~80m,自然坡度一般小于10°。
湘江以西主要为剥蚀构造地形,其中砂、页岩丘陵区海拔200~300m,自然坡度一般7~15°;浅变质岩丘陵区海拔一般小于100m,丘顶面呈波状起伏,沟系发育,相对高差均小于50m,自然坡度一般小于10°。
湘江以东为红岩丘陵区,海拔60~160m,相对高差40~80m,自然坡度一般10~15°,谷地开阔平缓。
3.1.2 河流水系长沙市溪河纵横,水系发育。
湘江由南往北贯穿长沙市,境内河流水系大多属湘江流域,较大的一级支流有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沩水等,这些河流江面宽阔,水量充足。
湘江河宽约1300m,5~8月为洪水期,12月至翌年2月为枯水期,湘江由南往北贯穿长沙市,每年4~6月为丰水期。
据湘江长沙站观测资料,最高洪水位39.18m(1998年6月28日,吴淞高程),最低水位26.35m(1998年11月14日),多年平均水位29.48m,最大变幅度达13.83m,多年平均变幅10m,最大流量14700立方米/秒(1954年6月30日),最小流量134立方米/秒(1954年11月19日),多年平均流量2473立方米/秒。
湖南省常宁市水口山矿田水文地质构架分析
![湖南省常宁市水口山矿田水文地质构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c50651f524ccbff02184d1.png)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湖南省常宁市水口山矿田水文地质构架分析李 培(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一七队,湖南 衡阳 421000)摘 要:水口山矿田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43km、常宁市东北34km 处,其专门水文地质工作起始于五十年代,其后随着找矿勘探的进一步深入,新的矿床不断被发现,再加上矿山疏干,为矿田积累了丰富的水文地质资料。
目前矿田内的找矿勘探主要是向深部拓展,但以往深部水文地质资料缺乏。
本文根据大量的资料对水口山矿田水文地质构架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在水口山矿田进行深部找矿勘探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水口山矿田;浅部盖层水;褶皱构造水;水文地质构架;控水因素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04-0178-3收稿日期:2020-02作者简介:李培,生于1987年,男,汉,湖南汉寿人,本科,水工环地质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工环地质。
1 地质背景1.1 地层矿田内出露地层自古生界上泥盆统至新生界第四系,沉积总厚度达3000多米。
上泥盆统锡矿山组至中生界三叠系大冶群由一套上千米厚的浅海相碳酸盐岩夹滨海相含煤砂页岩组成,呈北北东向展布于矿田南部,中生界侏罗系高家田组、白垩系下统东井组地层,为陆相碎屑岩建造,厚度愈千米,呈东西向展布于矿田北部,新生界第四系为近代冲积层,主要由蠕虫状亚粘土和砂砾组成,厚几米至数十米,沿湘江和舂陵水近代河床及山谷洼地分布[1]。
1.2 构造水口山矿田处于南岭成矿带中部,邵阳一郴州北西向深断裂带北侧,株洲—江永北东向深断裂与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交汇部位,上地幔隆起区(衡阳断陷盆地)南缘。
印支—燕山早、中期构造在本矿田表现明显。
由于受印支运动东西向区域应力挤压作用,使矿田自泥盆—三叠系地层形成一系列大小不一的褶皱和与褶皱相配套的断裂,称为南北向褶断束。
燕山晚期则继承、发展了印支—燕山早、中期构造,使早期产生的褶皱进一步倒转,同时形成规模较大的叠瓦式双层结构推覆断层[2]。
湖南的地形、天气气候特点
![湖南的地形、天气气候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7aba381d5bbfd0a795673aa.png)
气候资源
湖南为大陆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省境东南边境距海 400km,受东亚季风环流的影响显著。气候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光 、热、水资源丰富,三者的高值又基本同步。湖南4~10月,总辐射 量占全年总辐射量的70%~76%,降水量则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8%~ 84%。第二,气候年内与年际的变化较大。冬寒冷而夏酷热,春温多 变,秋温陡降,春夏多雨,秋冬干旱。气候的年际变化也较大,极大 值与极小值的地区差值比平均值的地区差值大1.29倍,雨量最多年份 与最少年份相差1460mm,最多年几乎为最少年的3倍。第三,气候 垂直变化最明显的地带为三面环山的山地。尤以湘西与湘南山地更为 显著。湖南年日照时数为1300~1800h,以洞庭湖为最多,岳阳可达 1840h。湖南热量丰富,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在16~18℃之间。湖 南冬季处在冬季风控制下,而东南西三面环山,向北敞开的地貌特性 ,有利于冷空气的长驱直入,故1月平均气温多在4~7℃之间,湖南 无霜期长达260~310d,大部份地区都在280~300d之间。年平均降 水量在1200~1700mm之间,雨量充沛,为我国雨水较多的省区之 一。
旅游资源
绮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使湖南具有独特的旅 游资源。全省共有10大旅游区和100多处旅游点,其中桃源 县的桃花源,宁远县的九嶷山,郴州市的苏仙岭,衡阳市的 回雁峰,炎陵县的炎帝陵,汨罗的屈子寺,特别是湘潭韶山 冲上毛泽东同志故居和宁乡县花明楼刘少奇同志故居等久负 盛名、令人向往。“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是著名的佛教 圣地和避署胜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以其悠久的 历史、美妙的传说和雄伟的气势蜚声中外。自然风景明珠武 陵源风景区(包括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和猛洞河等风景 区),地貌奇特,古木参天,珍禽出没,深谷幽遂,清溪明 澈,溶洞温泉融为一体,奇峰怪石错落相间。张家界已辟为 第一座国家森林公园。省会长沙,是历史文化名城,集古扬 今。马王堆汉墓,岳麓山、爱晚亭、桔子洲和烈士公园的秀 美景色,天心阁、开福寺“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中共湘区 委员会旧址等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湖南水文地质条件概况共10页
![湖南水文地质条件概况共10页](https://img.taocdn.com/s3/m/5f7273a37f1922791688e8e6.png)
湖南水文地质条件概况湖南省域处于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之间,西北部为杨子地体的冻缘,东部则为华南褶皱带的主体.两大单元由于地质发育条件的差异,所形成的构造单元,无论以构造形态,抑或是演化方式都存在着各自的特点,杨子地体其构造活动是以较均衡的升降运动为主,因此其构造形态多以连续、完整的褶曲形式出现,断裂不发育,极少岩浆岩活动.而在华南褶皱带内部由于构造活动是以均衡性较次的差异性运动,构造形态以非连续性的褶曲为多,常伴以断裂活动,岩浆活动也比较频繁.因此,在空间上形成相互连续性较差的和多样的形态特征。
地貌发育史表明,省境内现代地貌地势形式,大体继承上述的构造格局,在此基础上由内外动力所塑造的地貌形态成因,无不与此相关,而控制地下水运移过程及活动方式的首要控制因素为大地构造的一级或二级单元,该单元构成相对完整的地下水系统。
根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2019年编制的《湖南省地下水资源评价》,以大地构造单元作为划分依据,全省划分为6个一级系统.分别为:湘西北褶皱山地水文地质系统、湘西褶皱隆起中低山裂隙水系统、湘中褶皱丘陵盆地地下水系统、湘南褶皱山地丘陵地下水系统、湘东断褶山地丘陵水文地质系统和湘北拗陷平原地下水系统。
6大地下水系统初步情况如下:⑴、湘西北褶皱山地水文地质系统(Ⅰ)湖南境内西北、北、西南面以桑植~石门新华夏系褶断带的边缘为界,为澧水分水岭与湖北省、重庆市相邻,南部边界为新生代白垩~第三系内陆盆地,东临新生代断陷盆地~洞庭湖平原相邻,区域构造属新华夏系一级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带,组成湘西北弧型构造,一系列呈北北东走向的较连续的二级及三级构造带的褶皱构成,为一强烈隆起升地块,地形高凸,起伏大,组成复式褶曲的地层,由上元古代板溪群的浅变质岩系列新生代第四系的松散堆积物都有存在,其中在奥陶~寒武、石炭~三迭系地层中的碳酸盐发育最为广泛,岩溶发育条件优越,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最为发育。
全区划分为121个计算单元,其中岩溶水57段,裂隙水43段,红层裂隙水~裂隙孔隙水18段,孔隙水3段。
湖南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湖南水文地质条件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1c0dc19571fe910ef12df878.png)
湖南水文地质条件概况湖南省域处于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之间,西北部为杨子地体的冻缘,东部则为华南褶皱带的主体.两大单元由于地质发育条件的差异,所形成的构造单元,无论以构造形态,抑或是演化方式都存在着各自的特点,杨子地体其构造活动是以较均衡的升降运动为主,因此其构造形态多以连续、完整的褶曲形式出现,断裂不发育,极少岩浆岩活动.而在华南褶皱带内部由于构造活动是以均衡性较次的差异性运动,构造形态以非连续性的褶曲为多,常伴以断裂活动,岩浆活动也比较频繁.因此,在空间上形成相互连续性较差的和多样的形态特征。
地貌发育史表明,省境内现代地貌地势形式,大体继承上述的构造格局,在此基础上由内外动力所塑造的地貌形态成因,无不与此相关,而控制地下水运移过程及活动方式的首要控制因素为大地构造的一级或二级单元,该单元构成相对完整的地下水系统。
根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2002年编制的《湖南省地下水资源评价》,以大地构造单元作为划分依据,全省划分为6个一级系统.分别为:湘西北褶皱山地水文地质系统、湘西褶皱隆起中低山裂隙水系统、湘中褶皱丘陵盆地地下水系统、湘南褶皱山地丘陵地下水系统、湘东断褶山地丘陵水文地质系统和湘北拗陷平原地下水系统。
6大地下水系统初步情况如下:⑴、湘西北褶皱山地水文地质系统(Ⅰ)湖南境内西北、北、西南面以桑植~石门新华夏系褶断带的边缘为界,为澧水分水岭与湖北省、重庆市相邻,南部边界为新生代白垩~第三系内陆盆地,东临新生代断陷盆地~洞庭湖平原相邻,区域构造属新华夏系一级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带,组成湘西北弧型构造,一系列呈北北东走向的较连续的二级及三级构造带的褶皱构成,为一强烈隆起升地块,地形高凸,起伏大,组成复式褶曲的地层,由上元古代板溪群的浅变质岩系列新生代第四系的松散堆积物都有存在,其中在奥陶~寒武、石炭~三迭系地层中的碳酸盐发育最为广泛,岩溶发育条件优越,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最为发育。
全区划分为121个计算单元,其中岩溶水57段,裂隙水43段,红层裂隙水~裂隙孔隙水18段,孔隙水3段。
湖南水系情况
![湖南水系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3ee0530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2.png)
湖南水系情况因湖南地势东、南、西三面高,北面低。
水流沿着山谷汇入四水,从南向北流注洞庭湖进入长江。
这是湖南的地理特征。
湖南的河流属雨源河流,一遇暴雨,水位陡涨陡落。
四水一般自4月开始涨水,7、8月以后,水位低落。
但有些年份也出现冬汛。
一般以4至9月为汛期,10月至翌年3月为非汛期。
湖南地表水资源极为丰富,全省平均径流深一般在500~1500毫米之间。
但湖南各地水资源分布不均,且水土资源的组合不相适应,35%的水资源属于洪水径流,难以很好利用,容易导致水灾。
湖南河流所夹带的泥沙甚少,年平均含沙量在0.1~0.5公斤/立方米。
冬季河水清澈见底,不结冰。
一、湘江湘江发源于广西省临桂县海洋圩的海洋坪,称海洋河,北流入湖南省,经零陵纳潇水,茭河口纳舂陵水,衡阳汇蒸水和耒水,衡山纳洣水,渌口汇入渌水,湘潭汇入涟水,长沙汇入浏阳河,新康纳沩水,至濠河口分左右两支汇入洞庭湖,全长856公里,是湖南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湘江水系地处长江之南,南岭之北,东以罗霄山与赣江水系分界,西隔衡山山脉与资水毗邻。
湘江主要支流潇水、舂陵水、耒水、氵米水、渌水和浏阳河由右岸汇入干流,支流祁水、蒸水、涓水、涟水、沩水从左岸汇入。
湘江流域大都为起伏不平的丘陵与河谷平原和盆地,长沙以下的冲积平原范围较大,与资、沅、澧的河口平原连成一片,成为全省最大的滨湖平原。
湘江流域的海拔高度上下游相差不大,但起伏不平,加速了雨水的集流。
各支流的上游多曲行于山地之中,表现着山溪河流的特征。
湘江在零陵以上称为上游,水流湍急,河水有时穿切岩层而过,形成峡谷,流域内石灰岩分布很广,岩洞较多,地下水对河水的补给量较大。
湘江在零陵至衡阳之间为中游,沿岸丘陵起伏,盆地错落其间,亦有峡谷。
湘江在衡阳以下进入下游,衡山以下,地势平坦,河水平稳,沿河沙洲断续可见。
湘江河口散布着大小不等的湖泊,大都是昔日洞庭湖的遗迹。
湘江水系有通航河流31条。
湘江主干流通航660公里。
湘江流域降水量比较丰沛。
王家岭煤矿水文地质特征
![王家岭煤矿水文地质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163f1b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0.png)
王家岭煤矿水文地质特征王家岭煤矿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5°,北纬25.66°。
该煤矿地处于湖南西南部地区,属于湘江流域,矿区内主要水文地质特征如下:一、地质特征王家岭煤矿位于湖南省中央山地山前残留丘陵带上,矿区岩性以变质岩为主,代表着震旦系、下寒武统、上寒武统、奥陶系、志留系等不同地质年代的不同岩性。
矿区内煤层发育,煤储量丰富,主要为烟煤和无烟煤。
煤矿地层主要为寒武系,由上寒武统至志留系组成,厚度约为1000米至1700米。
二、水文特征1. 雨量特征矿区内年平均雨量约为1600毫米,主要降雨期为4月至9月,其余时间比较干燥。
2. 水文地质特征(1)矿区内地下水以含沙泉水为主,沉积层、火山岩层和岩溶地层的岩体中含水量相对比较高。
在不同季节和降雨量的影响下,地下水位波动范围在2米以内。
(2)矿区内地表水主要由小溪、水沟和补给于地表的雨水组成。
在降雨季节,地表水位和流量较大,如果降雨量较大,可能会出现地面积水和山洪灾害。
(3)矿坑降水主要来源于地下水,煤层裂隙中透水通道的发育程度影响着煤坑降水的大小和稳定性。
在开采过程中采用防渗、加固和排水等措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矿区内地下水中总硬度为85mg/L,主要元素有Na、Ca、Mg、Fe、Si等。
地表水中总硬度为72mg/L,主要元素有Mg、Ca、Na、K等。
地下水存在一些重金属元素含量过高的问题,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 水资源开发利用特征矿区内水资源丰富,水质多样,但受限于环境和经济等因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
目前,煤矿生产和企业用水是矿区内主要的用水需求,接下来应积极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煤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以上为王家岭煤矿水文地质特征的简要概述,水资源开发利用应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煤矿安全生产和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湖南晏家铺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与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湖南晏家铺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与矿井充水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bb20160912a21615792902.png)
别 斜 切 向斜 北部 和 南部 , 8条 暗 河 中有 6条 排 泄 于 上 述 两 河 , 即 河 谷 地 带 是 向 斜 地 下 水 天 然排 泄 带 。 本 区地 处 次 一 级 地 表 分 水 岭 附近 .地 形 岩 性 控 制 了地 下 水补 给 、 迳 流 和 排 泄 条 件 。地 下 水 主要 由大 气 降 雨 补 给 . 次为 地袁 水 补 给 , 地 下水 沿溶 蚀 裂 隙 、 岩 溶 通 道 及 构 造 裂 隙 等 途 径 由 高 势 能 向低 势 能 方 向 运 动 . 以汇 流 及 潜 流 形 式 向排 泄 区 迳 流. 地 表 水 系是 地 下 水 的 主 要 排 泄 场 所 。由于 地 貌 和 岩 层含 水 性 差 异 。地 下 水 多 集 中在 含 水 性 强 与 弱 的 岩 层 接 触 面及 沟谷
区 内地 表 水 系发 育 , 矿 区 内主 要 地 表 水 体 为车 田江 水 库 , 总库容约 1 . 2 7亿 m , , 呈树 枝 状 分布 , 水 库 蓄 水 情 况 良好 , 水 域 面 积达 5 . 3 3 k m 2 。
【 关键词 】 晏 家铺矿 区; 水文地质条件 ; 矿井充水 ; 因素分析 【 中图分类号 】 T D 7 4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6 ) 1 5 — 0 0 7 3 — 0 2
图 1 晏家铺矿区水文地质单元
4 k m。 向斜 内地 下 暗 河 总 长度 约 3 0 k m, 总流量约 7 3 0 1 / s , 向 斜 天然排泄总量约 9 2 5 1 / s 。 向斜 翼 部 和 转 折 端. 的 地 下 暗 河 流 程 较 短。 地 下水 动 态 不稳 定 , 水位埋 深小于 5 0 m, 湄江河 、 龙 潭 河 分
湖南长沙地质报告
![湖南长沙地质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b9438d8da38376bae1fae0c.png)
报告人:第八组(戴文武 黄明卿 管俊 李沁铮)
1 湖南地质
2 长沙的地理位置
3 长沙的地形地貌
Contents
4 长沙水文 5 长沙的土地资源
6 长沙的地质概况 7 湖南的交通网络与断层
01
湖南地质
湖南的地质构造
湖南位于东亚大陆新华夏系第二复式沉降带与新华夏系第二复式隆 起带的南段,南岭纬向构造带之中段以北。总的看来,湖南发育的 构造体系较多,有东西向构造体系、南北向构造体系、各种扭动构 造体系、北西向构造体系以及体系归属不明的其它构造。 其展布轮廓是:湘南属南岭巨型纬向构造带中段北部,湘中、湘北 有3条区域性东西向构造带横贯全省;大体以石门—安化—武冈一线 为界,东西两边分别为新华夏系构造第二沉降带和第二隆起带,华 夏系构造隐显其间;南部和中部发育有南北向构造带及弧顶朝西的 山字型构造。
06
长沙地质概况
长沙的地质概况
• 长沙的地质结构主要由砂砾岩、粉砂岩、砂岩、砾岩及板岩等岩层 组成,最上层则多为网纹红土。由于这些岩石均由铁质、钙质和泥 质胶结,颜色多呈红色或紫红色,因此该盆地习称为红岩盆地或简 称红盆。而地层的砂岩和砂砾岩中组成成分则以石英为主,颗粒较 大,颜色灰白。 • 岳麓山山体为砂岩、砂砾岩、板岩等较坚硬的岩层组成,抗风化力 强,故能保持低山地貌,四周断裂处经长期的侵蚀,逐渐形成沟壑、 溪谷,使山体更显巍峨耸立,从白鹤泉至爱晚亭一线为一横向断裂 带,发育成谷地,地下水沿断层汇向低谷,而有白鹤、青枫诸名泉 形成,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营造出了名誉宇内的岳麓山自然景观。
№
长沙的水文概况
经过
长沙
的河
流
长沙的母亲河——湘江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湘江水文概况
![湘江水文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31040ea602768e9951e738db.png)
一、湘江自然地理概况令狐采学湘江又称湘水,是长江七大支流之一,也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
湘江发源于广西临桂县海洋坪的龙门界,流经广西的兴安县、全州市及湖南的永州市、冷水滩、衡阳市、株洲市、湘潭市、长沙市、湘阴等县市。
其中长沙段经湘潭昭山后,进入长沙县境暮云镇,沿长沙县西南边缘至东窑港流入市郊,再由南而北横贯市区,经三汊矶转向西北至乔口出望城区,至湘阴县濠河口分东南两支汇入洞庭湖,是洞庭湖水系中最大的河流。
二、湘江河道特征湘江全长856km,(湖南境内670km,其中,长沙市境内81km),流域面积94660km2(湖南境内85383km2),多年平均流量664.49亿m3。
河床宽1000-1500米,航道宽20-30米。
枯水季节时水深1.2-1.6米,常年可通航。
湘江水系河网密布。
因南面及东面山势较高,河网发育,支流较大。
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渌水、浏阳河和捞刀河等支流均来自东南面,使得湘江发育成为一个不对称的树枝状水系。
湘江长沙段沿河多为冲击平原,河道宽度约600-1000米,平均坡降0.045‰,具有平原河流特点。
长沙段两岸台地均筑有堤防,河床稳定,滩槽分明。
三、湘江水情特性湘江水量充沛,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300-1500mm,径流与降水关系极为密切,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不均。
平均流量为2110m³/s,最大流量20600m³/s,最小流量100m³/s。
每年4-9月为汛期,10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
年内水位变幅较大,达9.5-13m。
湘江是少沙河流,湘潭水文站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为0.164kg/m³。
四、湘江已有工程设施及水土保持情况湘江长沙以上流域目前已经建有宋家洲、近尾洲、大源渡和株洲等大型枢纽水库。
湘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为蒸水流域,水土总体保持良好,也是湘江成为少沙河流的主要原因。
五、湘江水功能区划湘江流经长沙城南猴子石一带,受坚硬沙砾岩的影响,形成众多江心洲,境内的沙洲由南而北有兴马洲、鹅洲、巴溪洲、柏家洲、柳叶洲、水陆洲(橘子洲)、傅家洲、浏阳洲、龙州、月亮岛、香炉洲、冯家洲、蔡家洲、洪洲、甑皮洲等15个洲岛。
湖南恩口煤矿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坑涌水量预测
![湖南恩口煤矿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坑涌水量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0873a3eb6bec0975f465e2aa.png)
湖南恩口煤矿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矿坑涌水量初步预测报告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二0一三年六月审查:孙由政教授校核:余先颖编写:余先颖目录一、自然地理概况...................................................二、矿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层及其水文地质特征.........................................1.石炭系中上统(c2+c3)...........................................2.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3.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4.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5.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d).....................................6.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s).....................................7.三叠系中统麒麟山组(T2).....................................8.第四系冲积层(Q4).......................................... (二).构造及其水文地质特征.......................................1.恩口向斜.................................................2.断层.....................................................三.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一)含隔水层的划分.......................................1.含水层.............................................(1)茅口组灰岩岩溶含水层(p1m)...................(2)大冶灰岩(T1s)岩溶含水层......................2.隔水层..............................................(1)p1q1-3(栖霞组)................................(2)p2d(长兴组).................................(二).矿床充水条件...........................................1.充水水源.............................................2.充水途径.............................................(1)断层...........................................(2)裂隙溶洞........................................(3)岩溶塌陷........................................四、矿坑(井)涌水量的预测.....................................(一)水文地质条件的概化.................................1.充水层的概化.......................................2.边界条件概化.......................................(1) 顶板边界条件..................................(2)侧向边界条件..................................(二)计算方法选择..........................................(三)计算参数的确定........................................(四)计算结果评述...........................................五、结论与建议...................................................六、附图一、自然地理概况恩口煤矿位于湖南省娄底市北,属于涟邵煤田的东北部。
湘江流域湘潭段的水文资料
![湘江流域湘潭段的水文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b56579bd5bbfd0a795673ec.png)
个人收集整理-ZQ
湘江在永州芝山以上,河宽自至不等,河床坡降为‰,表现为山溪河流地特性.至萍岛纳潇水后,水势大增,河道加宽,进入中游.芝山芝衡阳间河道最宽至,而最窄处约,是峡谷与盆地交错段,河床平均坡降为‰,河床多为泥砂卵石;至衡阳以后在流程不到河段先后纳入蒸水、耒水,在雨季,如蒸、耒两水与湘江干流同时并涨,则水流相互干扰,渲泄不畅.衡阳以下,湘江进入下游阶段,衡阳至衡山间河宽平均约,平均坡降‰,河床尚属稳定.衡山以下,河水愈丰;河床平均坡降越小,衡山至长沙段平均‰左右;其中株洲以下常受洞庭湖洪水顶托,而株洲还受涟水地影响.
湘江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水集中、夏秋多旱、暑热期长地特点.受季风影响,湘江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在左右,全年降雨量集中在~月,梅雨季节~月三个月降雨占全年降雨地以上.流域多年平均降雨在左右,最多地湘东北个别地区年降雨量可达以上,而湘中衡邵丘陵区则小于.流域暴雨中心有两个,分别在湘东南地桂东一带、湘东北地浏阳一带.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根据评估区上游株洲水文站地水文资料,在湘潭河段累年各月洪水特征值见表.
表累年各月洪水特征值表
年月、年月湘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株洲水文站最大流量分别达(调查)、(实测值),为该站年以来第一、第二洪水.根据株洲水文站年最大流量系列,推求湘潭段地最大洪水位,按概率最大流量为,最高洪水位,按概率最大流量为,最高洪水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本线路工程地处湘江流域,线路部分地段跨越湘江河流阶地,地面高程在以上,评估区位于年一遇地洪水位以上.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除湘江水系外,工程在响水乡跨越了一条小溪,溪水主要用于农田灌溉,流量小,不会形成洪灾.如上述,评估区内地水文条件间单.
1 / 1。
湖南水文——精选推荐
![湖南水文——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b3c53fd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9.png)
湖南水文湖南水资源丰富,构成全省水资源的地表水径流量大,地下水资源充足。
省内河网纵横,几乎全为洞庭湖水系,长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5341条,其中以湘江、资江、沅水和澧水四条河流最大。
源自广西东北部海洋山西麓的湘江全长856公里,为本省流量最大、经济价值最高、流域最广的河流;沅水,源自贵州云雾山,全长1033公里,为湖南境内最长河流,流量仅次于湘江。
洞庭湖为湖南最重要的湖泊,北接松滋、太平、藕池和调弦(已堵)四口纳长江,从岳阳城陵矶汇入长江,对调节长江水量起着重要作用。
湘江湘江,又名湘水。
长江中游主要支流之一,湖南省最大河流。
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山西麓,源头称海洋河。
流经文本兴安、全州两县,在叉江入湖南东安县下江圩,经永州、冷水滩、祁阳、祁东、常宁、衡南、衡阳、衡东、衡山、株洲、湘潭、长沙、望城等县市,于湘阴县濠河口分左右两支流入洞庭湖。
全长856公里,湘境内长670公里。
流域面积94660平方公里,湘境仙85382平方公里。
年平均流量为2365立方米/秒。
年平均含沙量0.17 公斤/立方米。
不结冰。
PH值平均为8.1。
耗氧量为1.3毫克/升。
年平均总硬度5.02(德国度)。
河床比降0.134‰。
湘水水系在湖南境内长5公里以上的河流共2157条。
永州市频洲以上为上游,长246公里,宽110-140米,地表崎岖,多峡谷,水力资源丰富。
频洲至衡阳市区为中游,长290公里,宽250-600米,中游为丘陵盆地,沟谷深切,蜿蜒曲折。
衡阳市区至湘阴县濠河口为下游,长320公里,宽500-1000米,为冲积平原,地势低落,坡降大为减小,河床宽阔。
沿江建有韶山、欧阳海、双牌、青山垅、酒埠江、黄材等大型灌区和东江水电站。
水运发达,衡阳以下可常年通轮船,衡阳以上通机船、木船。
主要支流的中、下游亦可通航。
湘江汛期一般在3月上旬至7月上旬,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径流量的74%。
最枯水季节一般在12月和次年一月,占全年径流量的7%。
湖南水文研究报告
![湖南水文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94fe68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7.png)
湖南水文研究报告湖南是我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南部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水文状况也各不相同。
为了全面了解湖南的水文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我们进行了湖南水文研究。
首先,我们对湖南的主要江河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湖南境内的主要江河有湘江、资江和沅江。
调查结果显示,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全长长约1129千米,流域面积约为98604平方千米,是湖南重要的水资源。
资江长约380千米,是湖南的重要支流。
沅江长约306千米,也是湘江的重要支流。
研究结果还发现湖南的江河水质普遍较好,但也存在一些污染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其次,我们对湖南的湖泊进行了研究。
湖南境内的主要湖泊有洞庭湖和岳阳楼。
洞庭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面积约为2680平方千米,是湖南重要的水资源。
岳阳楼是洞庭湖的一座岛屿,也是湖南的著名景点。
研究发现湖南的湖泊水质普遍较好,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湖泊污染也逐渐增加,需要重视湖泊保护和治理。
此外,我们还对湖南的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湖南的地下水资源丰富,是湖南重要的水资源补给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湖南的地下水位较高,水质较好,适合进行可持续利用。
然而,随着地下水的开发和利用,地下水位逐渐下降,水质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需要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最后,我们对湖南的水资源管理情况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湖南的水资源管理相对较好,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较为合理。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水资源分配不均衡、水污染治理不彻底等。
建议湖南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污染治理,保护好湖南宝贵的水资源。
综上所述,湖南的水文状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水文研究,为湖南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推动湖南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湖南省矿山地质构造特征及水文地质资源的形成机理
![湖南省矿山地质构造特征及水文地质资源的形成机理](https://img.taocdn.com/s3/m/6e93052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2.png)
湖南省矿山地质构造特征及水文地质资源的形成机理杨建新,郭克林,吴俊刚(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三0二大队,湖南 郴州 423000)摘 要:本文通过对湖南省矿山水文地质调查,基本查明了研究区的含水层地层岩性,地下水类型,含水层的分布情况,地下水的补给、径、排条件等。
勘查区在区域上位于祁阳山字型构造袁家复式向斜(长轴走向近南北)的西翼,处于区域构造酃县-郴州-蓝山北东向断裂带、永兴-蓝山北东向断裂带及区域构造宁远-临武北西向断裂带、阳明山-骑田岭北西向断裂带的复合交汇部位。
总结了区域水文地质资源的形成规律,分析了矿山水文地质资源开发前景,希望对该区地质资源的勘查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矿山地质构造;水文地质资源;形成机理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17-0105-4Characteristics of mine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mechanismof hydrogeological resources in Hunan ProvinceYANG Jian-xin, GUO Ke-lin, WU Jun-gang(No.302 brigade of Hunan Nuclear Industry Geological Bureau,Chenzhou 423000,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hydrogeological survey of mines in Hunan Province, this paper has basically found out the stratum lithology of aquifer, the type of groundwater, the distribution of aquifer, the recharge, runoff and discharge conditions of groundwater. The exploration area is regionally located in the West Wing of Yuanjia syncline of Qiyang mountain zigzag structure (the long axis is nearly north-south), and is located in the composite intersection of Lingxian Chenzhou Lanshan NE fault zone, Yongxing Lanshan NE fault zone, Ningyuan Linwu NWW fault zone and Yangmingshan Qitianling NW fault zon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formation law of regional hydrogeological resources,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mine hydrogeological resources, hop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resources in this area.Keywords: mine geological structure; hydrogeological resources; formation mechanism1 地层特征区域内主要出露地层为泥盆系(D)、石炭系(C)及第四系(Qh)。
湖南省水资源及开发概况讲座
![湖南省水资源及开发概况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079c7310d5bbfd0a7856732b.png)
湖南省水资源及开发概况讲座前言应学院的邀请,来给大家讲水资源及地下水开发情况,今天给大家讲的主要是关于水资源及开发方面的一些概况和湖南省地下水资源特征及其勘察评价和开发利用的一些体会,供大家在学习、工作中参考。
由于本人离开工作岗位已有10多年,因此给大家介绍的资料有的可能较陈旧,仅供参考。
“水是农业的命脉,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水。
据了解,生产一吨玉米需水量800m3;一吨钢需水量6.7 m3,一吨谷物需水量1400 m3,一吨纸需水量500 m3,、、。
可见工农业生产没有水是不行。
地下水(包括矿泉水、地下热水)不仅为人们生活、人体健康方面有重要作用,在农田供水、城镇、厂矿、企事业单位供水等都有重要作用。
但开发地下水往往又带来地质环境负面影响问题,因此也给大家讲讲地下水开发引发的地质环境变化和地质灾害的一些情况。
一、水资源概况(一)、全球水资源概况地球总面积为5.1亿km2,有3.61亿km2为冰复盖,(占地球面积71%);全球水资源量为13.8—14亿km3, 但其中不能直接使用的海洋占96.5%,余下的3.5%陆地淡水绝大部分被冰川、雪山、地下水、土壤水所占。
可供人类采用的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总储量仅占淡水总量的0.35%.可见地球上水虽较多,但可供利用的淡水数量却是很少。
(二)、我国水资源概况我国水资源量为28000亿m3,,总量居世界水资源的第六位,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但按中国12亿人口计算,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2333 m3 ,居世界第88位;华北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又仅为全国人均量的1/3;远远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11000 m3。
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加拿大的2.5%,为俄罗斯的1/7;为美国的1/5;。
按国际上划分贫水国家标准(人均占有量5000 m3以下属贫水国家),我国实际为一个贫水的国家。
全世界共有50多个贫水国家;按耕地占有水资源量,我国平均每亩只有1755 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水文地质条件概况湖南省域处于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之间,西北部为杨子地体的冻缘,东部则为华南褶皱带的主体.两大单元由于地质发育条件的差异,所形成的构造单元,无论以构造形态,抑或是演化方式都存在着各自的特点,杨子地体其构造活动是以较均衡的升降运动为主,因此其构造形态多以连续、完整的褶曲形式出现,断裂不发育,极少岩浆岩活动.而在华南褶皱带内部由于构造活动是以均衡性较次的差异性运动,构造形态以非连续性的褶曲为多,常伴以断裂活动,岩浆活动也比较频繁.因此,在空间上形成相互连续性较差的和多样的形态特征。
地貌发育史表明,省境内现代地貌地势形式,大体继承上述的构造格局,在此基础上由内外动力所塑造的地貌形态成因,无不与此相关,而控制地下水运移过程及活动方式的首要控制因素为大地构造的一级或二级单元,该单元构成相对完整的地下水系统。
根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2002年编制的《湖南省地下水资源评价》,以大地构造单元作为划分依据,全省划分为6个一级系统.分别为:湘西北褶皱山地水文地质系统、湘西褶皱隆起中低山裂隙水系统、湘中褶皱丘陵盆地地下水系统、湘南褶皱山地丘陵地下水系统、湘东断褶山地丘陵水文地质系统和湘北拗陷平原地下水系统。
6大地下水系统初步情况如下:⑴、湘西北褶皱山地水文地质系统(Ⅰ)湖南境内西北、北、西南面以桑植~石门新华夏系褶断带的边缘为界,为澧水分水岭与湖北省、重庆市相邻,南部边界为新生代白垩~第三系内陆盆地,东临新生代断陷盆地~洞庭湖平原相邻,区域构造属新华夏系一级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带,组成湘西北弧型构造,一系列呈北北东走向的较连续的二级及三级构造带的褶皱构成,为一强烈隆起升地块,地形高凸,起伏大,组成复式褶曲的地层,由上元古代板溪群的浅变质岩系列新生代第四系的松散堆积物都有存在,其中在奥陶~寒武、石炭~三迭系地层中的碳酸盐发育最为广泛,岩溶发育条件优越,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最为发育。
全区划分为121个计算单元,其中岩溶水57段,裂隙水43段,红层裂隙水~裂隙孔隙水18段,孔隙水3段。
地质系统区域内的行政分区主要是湘西自治州的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花垣县和张家界市的永定区、武陵源区、桑植县和慈利县的全境以及自治州古丈县、吉首县、凤凰县等县的部分,总面积28775km2。
本区又分为2个含水层系统,如下:),主要构造为桑植~石门新华夏系摺①武陵山山原岩溶水含水层系统(I1断带及凤凰~古丈新华夏系摺断带北部,二者自东以EW向转为SW向的弧形构造,由一系列的向、背斜及顺向断裂组合成一弧形构造体,地层连续性好,形成数个较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岩溶水多以管状的地下河形式,或树枝状水流系统集中排泄,且规模较大,有的地下河长达几十公里,最大流量可达7300L/s,据不完全统计已发现的地下河有188条,地表岩溶形态极其发育,岩溶洼地、落水洞、漏斗,分布很普遍,降水通过此补给地下河,形成垂直径流带,侵蚀基准面以上的地下河以河流为主要排泄带。
),以武陵山系为主体,以海拔②和武陵山中山岩溶裂隙水含水层系统(I21000m以上的山岳构成澧水与沅水一级支流酉水的分水岭,北界为澧水谷地,南界为沅陵~麻阳的红层盆地,西界以武陵山支脉与贵州省相连,东界与西洞庭接壤。
区内主要含水层系统形成是以古老浅变质岩系为主的背斜构造组成的峰峦为边界,上复的寒武奥陶系地层多为碳酸盐岩层组成汇水盆地,主要构造形迹为凤凰、古丈复背斜、慈利~张家界~保靖断裂带及金塌~四都坪断裂带;凤凰、古丈复背斜核部为冷家溪、板溪群,向北东延伸与金塌~四都坪断裂带北部构成武陵山系主脉,山脉的斜坡及谷地是由下古生界的奥陶系、寒武系及震旦系上统灰岩,其中寒武系上统~奥陶系下统灰岩质纯,分布广泛,岩溶最为发育,岩溶水分布面积在70%以上。
⑵、湘西褶皱隆起中低山裂隙水系统(Ⅱ)该系统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其南与西两面与广西自治区和贵州省接壤,北以沅麻盆地与武陵山相连,东与湘中和湘南的丘陵区毗邻.行政区域包括怀化市辖的沅陵、辰溪、怀化、中方、麻阳、芷江、新晃、洪江、会同、靖县、通道等县(市)全境以及张家界市所辖的永定区、湘西自治州所辖的古丈、吉首、凤凰、常德市辖的桃源县、益阳市辖的桃江、赫山、安化、邵阳市辖的洞口、绥宁、城步等县(区)的大部或者一部.全区面积50752 km2。
,占全省面积24%。
本区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第三隆起带南翼,主要由沅陵~麻阳~芷江拗褶皱带和雪峰山断褶带两个呈北东或北北东东次级构造单元组成,前者主要构造形迹为沅陵、麻阳-芷江这两列,北东30°~35°走向的盆地呈多字形排列,盆地组成为中、新生界的白垩~下第三系陆相红色碎屑岩沉积、盆地周缘基底岩层主要为前泥盆系的浅变质岩系,仅在辰溪~怀化一线看石炭系~保罗地层.主要形迹以规模巨大的断裂为主,褶皱及红层盆地次之;断裂带彼此平行,多字形排列.断裂带北缘、溆浦~新化一带有规模的岩浆岩侵入,本区地下水系统的结构受地质构造控制十分明显,大片分布的浅变岩及碎屑岩系构造基岩裂隙水,仅在辰溪~怀化一带局部地带碳酸盐岩赋存较丰富岩溶水,本区据含水层的组合分为三个含水层系统.分别为:①沅陵~麻阳红层盆地裂隙孔隙~裂隙含水层系统(Ⅱ),该盆地界于1武陵山和雪峰山之间,为湘西山区最大的山间盆地,盆地由相互连接的大河滩~沅陵和麻阳~芷江盆地及其它小型盆地组成的复合盆地群,区内地下水类型较单一,红层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分布面积占93.8%,只有局部地段分布有零星的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
),位于沅麻盆地东南,②辰溪~怀化低山丘陵岩溶水含水层系统(Ⅱ2为一东部高向西逐渐降低的盆地,碳酸盐裂隙岩溶水在本区分布最为广泛,其中石炭系中上统和二叠系灰岩、白云岩及少量硅质岩系含水中等,地下河及岩溶大泉发育较广,而寒武系中上统及三叠系下统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泥灰岩、夹页岩层含水贫乏,区域边缘地带为元古宇及下古生界浅变质岩及中生界碎屑岩层,含中等水量的基岩裂隙水。
),雪峰山脉是本区的主体,南③雪峰山中低山裂隙水含水层系统(Ⅱ3段以绥宁的巫水峡谷为界,南连南岭山脉的南山山体,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西部和北部属安化—会同华夏断褶带;东部为雪峰山新华夏系断裂带;北部为EW向构造与华夏系构造及EW向构造复合的弧形构造;南部尚有中华山~五团SN 向构造,构成多种形式的复合构造全境地层发育以元古宇冷家系、板溪群和下古生界的浅变质岩最为广泛,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分布最广,局部地带尚有岩溶水和红层碎屑岩孔隙裂隙水分布,基岩裂隙水中以构造裂隙水为主,一般含水贫乏到中等,泉水流量一般小于 1.0L/s;局部地段尤其是构造破碎带存在着相对富集地段,泉水流量可达8.5L/s。
以上三个区域划分为碳酸盐岩岩溶水42段,基岩裂隙水57段,红层裂隙孔隙~裂隙水36段,松散岩类孔隙水12段。
⑶、湘中褶皱丘陵盆地地下水系统(Ⅲ)雪峰山以东、沩山以南,衡阳盆地以西及阳明山以北广大范围,行政区域包括邵阳、永州、娄底三市及新化、涟源、双峰、新邵、邵东、祁阳、芝山、冷水滩、东安、隆回、洞口、武冈、城步、衡阳、常宁、冷水江等十七个县(市区)的大部或者一部,总面积29228 km2。
,占全省面积的13.8%。
本区总地势为一东、西、南三面环山的向北敞开的丘陵盆地景观,其中丘陵面积占80%以上,海拔800m以上的山地约占整个地域面积的10%.北部的龙山和南部的何伯岭、四明山地、大云山海拔高程都在1000m以上。
区域又可分成四个有差异的次级盆地,即:北部的涟源盆地,西部的雪峰山山前盆地,中部的邵阳盆地何东部的祁零盆地。
本区地质构造条件相当复杂,主要构造形迹包括: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新宁南北构造、牛头寨~越岭北东向构造,形成复杂的构造格局,地层出露齐全,从元古代冷家溪群至新生代第四系都有发育,其中尤以上古生代石炭系~二迭系最为广泛,构成一系列疏密相间大致平行的褶皱。
根据各类地下水含水层的成分、结构条件,本区分为两个次级含水层系统,分别为),区域构造条件为由一①新化-涟源岩溶丘陵裂隙岩溶水含水层系统(Ⅲ1系列呈北东向展布的褶曲,其中向斜核部均由上二叠统或三叠系下统组成的含煤盆地,盆地两翼的二叠系下统或石炭系的灰岩,岩溶发育深度最深海拔高程为-886.11m。
可见一些流程不长的地下河,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龙山山地地带,以浅变质岩构造裂隙水为主,全区岩溶水分布面积达76.6%。
②洞口~祁阳低山丘陵岩溶水含水层系统(Ⅲ),位于龙山~白马山一线以2南的湘中丘陵地带的南部,地势呈一由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的丘陵盆地群,自西向东近似平行分布,雪峰山山前盆地,邵阳盆地和祁阳~永州盆地3个长条形盆地,3个盆地组成相对独立的地下水盆地,西部洞口~城步地段主要是泥盆系~石炭系地层组成的复式向斜构造,向斜核部为石炭系中~上统或泥盆系上统灰岩层,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含水层系统由泥盆~石炭系夹层状碳酸盐岩构成岩溶不甚发育,一般含水中等—贫乏,仅在向斜核部出露的石炭系中~上统白云质灰岩,有较强的岩溶发育,使含水丰富;中部邵阳市~隆回~武冈~线以三叠系下统或二叠系上统为轴的紧密线状向斜,向斜两翼及期间的背斜部分,主要是石炭系下统或中、上统灰岩,白云岩组成,受大致与褶皱平行的弧形冲断裂改造,使得不同层位的灰岩白云岩相互沟通形成有水力联系的大片可溶岩层出露,为岩溶作用创造条件,因此岩溶强烈发育,形成多种岩溶形态,尤以地表溶洞,露斗、落水洞、洼地呈有规律的线性分布,地下水多为管道运动,连通较好,成为有远景的岩溶水分布区;东部双峰~东安一带,以泥盆~石炭的夹层或互层状岩溶水分布,多数为丰富岩溶水地带,地下河发育多与断裂带相关;基岩裂隙水主要发育在关帝庙岩浆岩岩体及其周围的浅变质岩系,主要以浅层的风化裂隙水为主,含水贫乏,断裂带附近可存在地下水富集带。
以上2个次级含水层系统,划分为116个含水层单元,其中碳酸盐岩岩溶水53段,基岩裂隙水47段,红层裂隙孔隙~裂隙水19段,松散岩类孔隙水5段。
⑷、湘南褶皱山地丘陵地下水系统(Ⅳ)该区域位于湖南省南部,为南岭山地北麓,行政区包括郴州市和永州市所辖的桂东、汝城、苏仙区、桂阳、宜章、临武、嘉禾、新田、宁远、兰山、道县、江华、江永等县以及双牌、祁阳、常宁、耒阳、安仁、资兴、炎陵等县大部或一部,全区总面积39307 km2。
,占省境面积的18.6%。
本区地势总的是南高北低,南岭山脉自西向东有都庞岭、九嶷山、香花岭、骑田岭等海拔在1500m左右的中山,东缘则为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这些山地构成湘江及其主要支流的发源地,均为湘江河流域的上游河段,中部至阳明山之间为南岭山脉北坡及其所形成的岭间丘陵盆地,海拔在500m左右,潇水、春陵江、耒水、郴江等河谷地区往往形成较低的垄状低丘,海拔在200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