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路由及动态路由配置
实训报告路由器配置
![实训报告路由器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ce6cd85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f.png)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了解路由器在网络中的作用,提高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能力。
二、实训环境1. 路由器:华为AR系列路由器一台2. 交换机:华为S系列交换机一台3. 网线:直通网线若干4. 计算机若干5. 实验室网络环境:模拟企业局域网环境三、实训内容1. 路由器基本配置2. 路由器接口配置3. 路由协议配置4. 静态路由配置5. 动态路由配置6. 路由策略配置7. NAT配置8. 路由器安全配置四、实训步骤1. 路由器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与计算机,使用Console线进入路由器配置模式。
(2)配置路由器基本参数,包括主机名、密码等。
(3)配置接口IP地址,确保路由器与交换机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2. 路由器接口配置(1)查看路由器接口信息,了解接口状态。
(2)配置接口VLAN,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隔离。
(3)配置接口安全特性,如MAC地址绑定、IP源地址过滤等。
3. 路由协议配置(1)配置静态路由,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
(2)配置动态路由协议,如RIP、OSPF等,实现网络自动路由。
4. 静态路由配置(1)查看路由表,了解当前网络的路由信息。
(2)配置静态路由,实现特定网络之间的互通。
5. 动态路由配置(1)配置RIP协议,实现网络自动路由。
(2)配置OSPF协议,实现网络自动路由。
6. 路由策略配置(1)配置路由策略,实现特定数据包的转发。
(2)配置策略路由,实现不同数据包的转发。
7. NAT配置(1)配置NAT地址池,实现内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
(2)配置NAT转换,实现内部网络访问外部网络。
8. 路由器安全配置(1)配置ACL,实现访问控制。
(2)配置IPsec VPN,实现远程访问。
(3)配置端口安全,防止未授权访问。
五、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成功配置了路由器的基本参数、接口、路由协议、静态路由、动态路由、路由策略、NAT和路由器安全配置。
实现了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满足了网络需求。
基本的路由策略配置
![基本的路由策略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75be3db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3.png)
基本的路由策略配置在网络通信中,路由是指在不同网络之间传递数据包的过程。
路由策略配置是指根据特定的需求和条件,对路由器进行配置,以实现数据包的正确转发和传输。
本文将介绍基本的路由策略配置方法和相关概念,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配置路由器。
一、静态路由配置静态路由是指通过手动配置路由表的方式,将特定的目的网络与下一跳路由器的接口相关联。
静态路由配置的优点是简单、稳定,适用于小型网络或特定的网络拓扑结构。
在配置静态路由时,需要指定目的网络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以及下一跳路由器的接口。
通过静态路由配置,路由器将根据路由表中的信息,将数据包转发到正确的目的网络。
静态路由配置的命令格式通常为“IP route 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路由器接口”。
二、动态路由配置相对于静态路由,动态路由是通过协议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表的一种方式。
动态路由配置的优点是灵活、自动化,适用于大型网络或需要频繁变动的网络拓扑结构。
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有RIP、OSPF和BGP等。
在配置动态路由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协议,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动态路由配置的命令格式通常为“router protocol”和“network 目的网络子网掩码”。
三、路由策略配置在实际网络中,可能会遇到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和需求来选择路由的情况,这就需要进行路由策略配置。
路由策略配置可以根据源IP 地址、目的IP地址、协议类型、端口号等条件,对路由进行选择和控制,以实现特定的网络流量控制和优化。
路由策略配置可以通过访问控制列表(ACL)和路由映射等方式实现。
通过ACL,可以根据条件对数据包进行匹配和过滤,然后根据匹配结果选择合适的路由。
路由映射可以实现对路由的优先级和权重的调整,以达到流量控制和负载均衡的目的。
四、默认路由配置默认路由是指当路由表中没有与目的网络匹配的路由项时,将数据包转发到默认路由器的接口。
默认路由配置可以实现将所有未知目的网络的数据包转发到指定的下一跳路由器,从而达到连接不同网络的目的。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介绍及配置分析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介绍及配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32a8876529647d27285243.png)
手动去修改路 由表 中相关 的静态路 由信 息 。静态路 由信 息在
的地址不 能与任何路 由相匹配 , 那 么系统将使用缺省 路 由转发 默认情况下是私 有的 , 不会 传递 给其他 路 由器。 当然 , 网络管 该数 据 包 。缺 省 路 由配 置命 令 为 : [ Qu d i wa y ]i p r o u t e - s t a t i c 理员也可 以通过 对路 由器进行 设置 使之成 为共 享 的。静 态路 0 . 0 . 0 . 0 0 . 0 . 0 . 0 n e x t - h o p - a d d r e s s 。
一
静态路 由是指 由用户或 网络管理 员手工配置 的路 由信 息 。 当网络 的拓扑结构或链路 的状态发 生变化时 , 网络管 理员需要
种特殊 的静 态路 由。在路 由表 中, 缺 省路 由以 目的 网络为
0 . 0 . 0 . 0 、 子 网掩码为 0 . 0 . 0 . 0的形 式 出现。如果数 据包 的 目
{ i n t e r f a c e - t y p e i n t e r f a c e - n a me I n e x t h o p - a d d r e s s }[ p r e f e r e n c e
4 改造 效 果分 析
对改造前后在 不同负荷 段 的运 行时 间和凝 泵耗 电量 进行 统计分析 , 计算出年度节能效 果 , 如表 3所示 。
S h e b e i g u a n l i y u G a i z a o O设备管理与改造
____ _--__・ ・・_--_ _______ ___・__ -_--・
静 态 路 由和 动 态 路 由协 议 介 绍 及 配 置 分 析
网络路由技术中的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对比(系列三)
![网络路由技术中的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对比(系列三)](https://img.taocdn.com/s3/m/2055831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c.png)
网络路由技术中的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对比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路由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作为两种不同的路由选择方式,在网络架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和对比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它们的优势和不足。
一、静态路由概述静态路由是一种通过手动配置网络路径的路由选择方式。
在静态路由中,网络管理员需要手动设置路由器的路由表,指示数据包应该经过哪条路径传输。
这种方式不需要网络中设备之间的互相通信,可以节省网络资源并提高路由效率。
静态路由适用于小型网络或者网络拓扑结构较简单的环境,其中网络结构不经常变动的情况下,静态路由展现出了优势。
静态路由的配置相对简单,易于理解和管理。
管理员可以手动设定每个节点之间的最佳路径,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数据流量。
此外,静态路由不需要运行动态路由协议的开销,可以减少网络带宽的消耗,提高路由器的性能。
然而,静态路由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静态路由不能适应网络结构的变化,如果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管理员需要手动修改路由表,这会增加管理的复杂性。
其次,静态路由不能根据网络流量负载的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当流量过大时,可能会导致网络拥塞,影响网络性能。
二、动态路由概述动态路由是一种通过路由协议自动计算网络路径的路由选择方式。
在动态路由中,路由器之间通过网络协议交换路由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自动更新路由表,并选择最佳的路径传输数据包。
动态路由适用于中大型网络或者网络结构变化频繁的环境,其中网络结构经常变动的情况下,动态路由会发挥其优势。
动态路由的最大优势在于其自动化和适应性。
路由器可以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自动更新路由表,无需人工干预,减少了管理员的工作量。
此外,动态路由可以根据流量负载情况调整路由,并实现负载均衡,提高网络性能。
然而,动态路由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动态路由的运行需要花费网络资源,增加了网络的开销。
此外,动态路由的配置和管理相对比较复杂,需要了解和掌握多种动态路由协议,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配置和故障排除可能会比较困难。
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
![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ccbd5e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6f.png)
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
动态路由和静态路由是网络中常用的两种路由协议,它们的配置方法也不尽相同。
静态路由是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而动态路由则是由路由器间自动协商得出的路由信息。
在静态路由中,网络管理员需要手动配置每一个路由器的路由表,而在动态路由中,路由器会通过协商与邻居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自动更新路由表。
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手动配置路由器接口地址和网段信息;
2. 手动配置静态路由,将目的网络和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绑定;
3. 验证静态路由配置是否正确。
动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则需要更多的步骤:
1. 配置路由器的接口地址和网段信息;
2. 配置动态路由协议,如RIP、OSPF、BGP等;
3. 配置协议参数,如路由器优先级、路由器ID、网络号等;
4. 配置邻居路由器信息,如邻居路由器的IP地址、接口信息等;
5. 验证动态路由配置是否正确,如使用ping命令测试连通性等。
总的来说,动态路由相比静态路由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但配置起来更为复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网络规模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和配置方法。
- 1 -。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https://img.taocdn.com/s3/m/489c8acaaa00b52acfc7ca65.png)
采用静态路由的方法成功ping通三台主机在R1上配置到网络192.168.20.10和192.168.30.10的静态路由。
R1(config)#ip route 192.168.20.0 255.255.255.0 192.168.12.2R1(config)#ip route 192.168.30.0 255.255.255.0 192.168.13.2R1(config)#ip route 192.168.10.0 255.255.255.0 192.168.10.10R1(config)#exitR1#%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1#copy run startDestination filename [startup-config]?Building configuration...[OK]在R2上配置到网络192.168.10.10和192.168.20.10的静态路由。
R2(config)#ip route 192.168.10.0 255.255.255.0 192.168.13.1R2(config)#ip route 192.168.20.0 255.255.255.0 192.168.13.1R2(config)#ip route 192.168.30.0 255.255.255.0 192.168.30.10R2(config)#exitR2#%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2#copy run startDestination filename [startup-config]?Building configuration...[OK]在R3上配置到网络192.168.10.10和192.168.30.10的静态路由。
R3(config)#ip route 192.168.10.0 255.255.255.0 192.168.12.1R3(config)#ip route 192.168.30.0 255.255.255.0 192.168.12.1R3(config)#ip route 192.168.20.0 255.255.255.0 192.168.20.10R3(config)#exitR3#%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3#copy run startDestination filename [startup-config]?Building configuration...使用动态路由的方法也能成功ping通三台主机在R1上可以配置如下:R1(config)#route rip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11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3.1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2.1R1(config-router)#exitR1(config)#exitR1#%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1#copy run startDestination filename [startup-config]?Building configuration...[OK]在R2上可以配置如下:R2(config)#route rip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3.2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11R2(config-router)#exitR2(config)#exitR2#%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2#copy run startDestination filename [startup-config]?Building configuration...[OK]在R3上可以配置如下:R3(config)#router ripR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2.2R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11R3(config-router)#exitR3(config)#exitR3#%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3#copy run startDestination filename [startup-config]?Building configuration...[OK]。
如何设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
![如何设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https://img.taocdn.com/s3/m/4b0277a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c.png)
如何设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路由器是网络中的关键设备,它根据网络中的各种路由协议来寻找最佳路径,并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设备。
为了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我们常常需要设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
一、静态路由的设置静态路由是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它需要提前定义网络的路径和目标。
以下是设置静态路由的步骤:1. 登录路由器的管理界面。
通常在浏览器中输入默认的IP地址,如192.168.1.1,然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2. 找到路由器的路由设置页面。
不同型号和品牌的路由器界面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可以在设置菜单或网络配置中找到路由设置选项。
3. 在路由设置页面中,选择“静态路由”选项。
一些路由器品牌可能使用其他术语,如“静态路由表”或“路由规则”。
4. 点击“添加”或“新增”按钮,进入静态路由配置页面。
在该页面中,您需要填写以下信息:- 目标网络:要设置路由的目标网络地址,通常以CIDR表示法表示,如192.168.2.0/24。
- 子网掩码:目标网络的子网掩码,指定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边界。
- 下一跃点:数据包从当前路由器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
5. 确认并保存静态路由配置。
根据不同的路由器,可能需要点击“确认”、“应用”或“保存”按钮来使配置生效。
二、动态路由协议的设置动态路由协议是路由器之间自动交换路由信息的一种机制,可以动态地更新路由表。
以下是设置动态路由协议的基本步骤:1. 登录路由器的管理界面,与静态路由相同。
2. 找到路由器的路由设置页面,与静态路由相同。
3. 在路由设置页面中,选择“动态路由协议”选项。
一些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包括RIP、OSPF和BGP。
4. 在动态路由协议设置页面中,启用所需的协议。
通常提供一个开关或复选框来启用/禁用协议。
5. 配置动态路由协议的参数。
根据不同的协议,可能需要配置路由器的自治系统号、网络地址、邻居路由器等参数。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配置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189fab7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7.png)
10.1.2.0
10.1.1.0
.1
Router A
NET
VIA
t0 10.1.1.0 --
10.1.2.0 --
HOPS 0 0
.2
.1 10.1.3.0 .2
.1
Router B
Router C
.2
10.1.4.0
10.1.5.0 Router D
NET
VIA
10.1.2.0 --
10.1.3.0 --
//开启端口 • R2(config-if)#int s1/1
• R2(config-if)#no shut • R2(config-if)#exit
• (2)配置R2接口地址。 • R3: • Router(config)#host R3 • R3(config)#int s1/0
• R3(config-if)#no shut • R3(config-if)#int s1/1
• 6.1.2 动态路由
• 图6-2 动态路由实现
• 动态路由是指路由器能够自动地建立路由 表,而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旳变化适时地 进行调整。路由器之间旳路由信息互换是 基于路由协议实现旳
• 1.距离向量路由协议
• 距离向量指协议使用跳数或向量来拟定从一种设备到另一 种设备旳距离,而不考虑每跳链路旳速率。距离向量路由 协议不使用正常旳邻居关系,而是用下列两种措施获知拓 扑旳变化和路由旳超时。
• 1.配置静态路由 • (1)配置R2接口地址。 • R2: • Router(config)#host R2 • R2(config)#int s1/0
//进入S0接口 • R2(config-if)#ip add 192.168.0.2 255.255.255.0 //设
IPV4静态路由,动态rip,ospf配置实验报告
![IPV4静态路由,动态rip,ospf配置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a9c99503c1ec5da50e27098.png)
一、实验目的了解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RIP、OSPF)的配置与运行过程,会运用静态路由、动态路由配置与连接多台路由器。
二、实验内容(一)实验资源、工具和准备工作。
(二)按照5.2、5.3的配置步骤,设置路由器名称、IP地址、静态路由、动态路由(RIP、OSPF)。
保存配置文件。
重新启动路由器,调试网络,直至3台路由器互连成功。
三、实验步骤IPV4静态路由配置: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1R1(config)#interface fa0/0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R1(config-if)#exitR1(config)#interface Se2/0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252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1(config-if)#exitR1(config)#interface Se3/0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3.2 255.255.255.252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1(config-if)#exitR1(config)#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72.16.1.2 R1(config)#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72.16.3.1 R1(config)#exitR1#wr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2R2(config)#interface fa0/0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R2(config-if)#exitR2(config)#interface Se2/0R2(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2 255.255.255.252R2(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2(config-if)#exitR2(config)#interface Se3/0R2(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1 255.255.255.252R2(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2(config-if)#exitR2(config)#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72.16.1.1 R2(config)#ip route 192.168.3.0 255.255.255.0 172.16.2.2 R2(config)#exitR2#wr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3R3(config)#interface fa0/0R3(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R3(config-if)#exitR3(config)#interface Se2/0R3(config-if)#ip address 172.16.3.1 255.255.255.252R3(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3(config-if)#exitR3(config)#interface Se3/0R3(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2 255.255.255.252R3(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3(config-if)#exitR3(config)#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72.16.3.2 R3(config)#ip route 192.168.2.0 255.255.255.0 172.16.2.1 R3(config)#exitR3#wrIPV4动态RIP协议配置: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1R1(config)#interface fa0/0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R1(config-if)#exitR1(config)#interface Se2/0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252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1(config-if)#exitR1(config)#interface Se3/0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3.2 255.255.255.252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1(config-if)#exitR1(config)#router rip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3.0R1(config-router)#exitR1(config)#exitR1#wr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2R2(config)#interface fa0/0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R2(config-if)#exitR2(config)#interface Se2/0R2(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2 255.255.255.252R2(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2(config-if)#exitR2(config)#interface Se3/0R2(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1 255.255.255.252R2(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2(config-if)#exitR2(config)#router rip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R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R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2.0R2(config-router)#exitR2(config)#exitR2#wr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3R3(config)#interface fa0/0R3(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 R3(config-if)#exitR3(config)#interface Se2/0R3(config-if)#ip address 172.16.3.1 255.255.255.252 R3(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3(config-if)#exitR3(config)#interface Se3/0R3(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2 255.255.255.252 R3(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3(config-if)#exitR3(config)#router ripR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R3(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3.0R3(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2.0R3(config-router)#exitR3(config)#exitR3#wrIPV4动态ospf协议配置: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1R1(config)#interface fa0/0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R1(config-if)#exitR1(config)#interface Se2/0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252 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1(config-if)#exitR1(config)#interface Se3/0R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3.2 255.255.255.252 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1(config-if)#exitR1(config)#router ospf 100R1(config-router)#router-id 192.168.1.0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255.255.255.0 area 0 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 255.255.255.252 area 0 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3.0 255.255.255.252 area 0 R1(config-router)#exitR1(config)#exitR1#wr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2R2(config)#interface fa0/0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R2(config-if)#exitR2(config)#interface Se2/0R2(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2 255.255.255.252R2(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2(config-if)#exitR2(config)#interface Se3/0R2(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1 255.255.255.252R2(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2(config-if)#exitR2(config)#router ospf 100R2(config-router)#router-id 192.168.2.0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255.255.255.0 area 0 R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 255.255.255.252 area 0 R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2.0 255.255.255.252 area 0 R2(config-router)#exitR2(config)#exitR2#wrRouter>enable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3R3(config)#interface fa0/0R3(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R3(config-if)#exitR3(config)#interface Se2/0R3(config-if)#ip address 172.16.3.1 255.255.255.252R3(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3(config-if)#exitR3(config)#interface Se3/0R3(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2 255.255.255.252R3(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3(config-if)#exitR3(config)#router ospf 100R3(config-router)#router-id 192.168.3.0R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 255.255.255.0 area 0 R3(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2.0 255.255.255.252 area 0 R3(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3.0 255.255.255.252 area 0 R3(config-router)#exitR3(config)#exitR3#wr四、体会和总结。
静态与动态路由
![静态与动态路由](https://img.taocdn.com/s3/m/3f076667b84ae45c3b358c1c.png)
静态路由与路由协议一、实验目的1.掌握通过静态路由方式实现网络的连通性。
2.掌握在路由器上配置RIP V1。
二、背景描述假设校园网通过一台路由器连接到校园外的另一台路由器上,现要在路由器上适当配置,实现校园网内部主机与校园网外部主机的相互通信。
实验需用2台路由器,路由器分别命名为Router1和Router2,路由器之间通过串口采用V35 DEC/DTE电缆连接,DCE端连接到Route1(R2624)上。
PC1的IP地址和缺省网关分别为172.16.1.11和172.16.1.1,PC2的IP地址和缺省网关分别为172.16.3.22和172.16.3.2,网络掩码都是255.255.255.0。
实现网络的互相连通,从而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
三、实验拓扑结构四、实验步骤步骤1.在路由器Router1上配置接口的IP地址inter f 0 !进入接口F0的配置模式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0!配置路由器接口F0的IP地址no shutdown !开启路由器fastethernet 0 接口inter f 1 !进入接口F1的配置模式ip address 172.16.2.1 255.255.255.0!配置路由器接口F1的IP地址no shutdown !开启路由器fastethernet0 接口ip inter brief 验证路由器接口的相应配置结果如下图所示:步骤2.在路由器Router1上配置静态路由ip route 172.16.3.0 255.255.255.0 172.16.2.2 show ip route 验证Router1上的静态路由配置结果如下图所示:步骤3.在路由器Router2上配置接口IP地址inter f 0 !进入接口F0的配置模式ip address 172.16.3.2 255.255.255.0!配置路由器接口F0的IP地址no shutdown !开启路由器fastethernet0 接口ip address 172.16.2.2 255.255.255.0!配置路由器接口F1的Ip地址no shutdown !开启路由器fastethernet0接口show ip inter brief 验证路由器接口的配置结果如下图所示:步骤4.在路由器Router2上配置静态路由ip route 172.16.1.0 255.255.255.0 172.16.2.1show ip route 验证Router2上的静态路由的配置步骤5.验证网络的互连互通性。
路由配置方法
![路由配置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503415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a.png)
路由配置方法一、基本概念路由配置是指在网络中设置路由器的工作方式和参数,使其能够正确地转发数据包。
路由器是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通过路由配置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二、静态路由配置静态路由配置是一种手动配置的方式,管理员需要手动输入目的网络的IP地址和下一跳路由器的IP地址。
静态路由配置的优点是简单易懂,适用于小型网络环境。
但是缺点是需要管理员手动维护和更新路由表,不适用于网络拓扑结构频繁变化的情况。
三、动态路由配置动态路由配置是一种自动配置的方式,路由器可以通过路由协议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表。
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有RIP、OSPF和BGP 等。
动态路由配置的优点是可以自动适应网络拓扑变化,减轻管理员的工作负担。
但是缺点是配置复杂,可能会产生路由环路或者黑洞路由的问题。
四、RIP路由配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可以通过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来学习网络拓扑信息。
RIP路由配置需要配置网络地址、默认网关和路由器之间的互联接口等参数。
五、OSPF路由配置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可以通过路由器之间交换链路状态信息来学习网络拓扑信息。
OSPF 路由配置需要配置区域、区域边界路由器、接口和路由器ID等参数。
六、BGP路由配置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是一种自治系统间的路径选择协议,用于在互联网中交换路由信息。
BGP路由配置需要配置自治系统号、对等体路由器和网络地址等参数。
七、路由策略配置路由策略配置是指在路由器上设置一些策略,用于控制路由器的转发行为。
常见的路由策略包括路由过滤、路由聚合、路由重分发和路由映射等。
路由策略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控制路由器的转发行为,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
八、多路径路由配置多路径路由配置是指在路由器上配置多个等价的路径,用于实现负载均衡和容错。
静态和动态路由配置
![静态和动态路由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41b789c8227916888586d745.png)
RIP v1和RIP v2的共同特征
❖ RIP 协议分为版本1 和版本2。不论是版本1 或版本2,都 具备下面的特征:
▪ 1. 是距离向量路由协议; ▪ 2. 使用跳数(Hop Count)作为度量值; ▪ 3. 默认路由更新周期为30秒; ▪ 4. 管理距离(AD)为120; ▪ 5. 支持触发更新; ▪ 6. 最大跳数为15 跳; ▪ 7. 支持等价路径,默认4 条,最大6 条; ▪ 8. 使用UDP 520端口进行路由更新。
并且只有当网络已经发生变化时才传送 ▪ 触发更新,路由收敛快。路由变化的信息被立即扩散而不是定期扩散,收
到该信息的路由器同步地计算拓扑图 ▪ 高级路由选择:采用路径成本(cost)值作为路径选择的依据,cost是与带
宽有关的一个值 ▪ 管理距离是110
OSPF的几个术语
❖ 区域:共享链路状态信息的一组路由器。在同一个区域中的路由器有相同的 链路状态数据库。
▪ 在每次路由更新中都发送所有的路由表表项。 ▪ 每个路由器只认识相邻的路由器和到目标的路离。
❖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如OSPF等)
▪ 每个路由器在其区域内维护相同的数据库,在网络里的每个 路由器能看见整个网络。
▪ 链路状态更新通告所有其他路由器的只是有关其邻接和链接 链路的信息,而非整个路由表。
▪ 它无须周期性地更新,只有改变后才传播出去。
静态路由
❖ 用途:
▪ 在不会显著增长的小型网络中,便于维护 ▪ 可以路由到stub网络,或者从stub网络路由到外部网络。 ▪ 使用单一的默认路由。如果某个网络在路由表中找不到更匹配的路由条目,
可使用默认路由。
❖ 优点:
▪ 占用资源少 ▪ 可控性强 ▪ 无需动态更新 ▪ 简单和易于配置
配置静态路由
![配置静态路由](https://img.taocdn.com/s3/m/ddd9813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9.png)
配置静态路由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是路由协议中的两种主要类型。
在网络环境中,静态路由通常被用来手动配置路由的表项。
静态路由表项是由网络管理员手工创建的,并且与网络拓扑基本相同,这样就可以在静态路由中定制路由信息并精确地控制数据流。
接下来,我们将说明如何配置静态路由。
配置静态路由的步骤:Step 1:登陆网络设备使用SSH协议,从管理员工作站连接到网络设备。
Step 2:配置局域网地址在路由器上配置局域网地址,确保其可以作为静态路由的源。
Step 3:选择静态路由协议在网络中,使用不同的协议来实现静态路由。
常见的静态路由协议包括RIP和OSPF。
根据需要,选择多路复用协议。
Step 4:配置静态路由表项为了在网络中实现静态路由,需要手动配置静态路由表项。
静态路由表项基于目标子网以及该子网的下一跳IP地址。
静态路由表项必须精确地匹配网络拓扑,而动态路由通常可以自适应变化的拓扑。
以下是静态路由表项的基本格式:```ip route目标子网子网掩码下一跳IP地址```例如,在一个包含10台计算机的小型公司中,路由器内网接口的IP地址为10.0.0.1,要将包含所有这些计算机的子网路由到一个ISP的路由器,路由器的IP地址为209.165.200.226。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以下静态路由表项:```ip route 10.0.0.0 255.255.255.0 209.165.200.226```将此静态路由项添加到网络设备的静态路由表中。
Step 5:验证静态路由最后,验证静态路由是否可用。
通过验证这些静态路由表项是否在网络中正常工作,可以确保网络管理员的配置是正确的。
总结:在网络环境中,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是两种主要的路由协议。
静态路由表项由网络管理员手工创建,可以精确地控制数据流,并且在网络拓扑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低的负载。
为了在网络中实现静态路由,需要手动配置静态路由表项。
在配置静态路由时,需要选择一个静态路由协议,并将静态路由表项手动添加到网络设备的静态路由表中。
静态和动态路由配置
![静态和动态路由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39a8846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5.png)
混合路由配置示例
配置目的
结合静态和动态路由的优点,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配置命令
同时配置静态和动态路由,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各自的比例和优先级 。
配置步骤
分别配置静态和动态路由,确保两者之间的兼容性和优先级设置合 理,以满足实际业务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动态路由
适用于大型或复杂的网络环境,能够自动适应网络规模和结 构的变化。
路由协议的安全性
静态路由
安全性较高,因为不需要使用动态路由协议,减少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动态路由
安全性相对较低,因为需要使用动态路由协议,可能存在安全漏洞和攻击风险。
04
CATALOGUE
实际应用中的选择
根据网络规模和需求选择
负载均衡
动态路由可以实现负载均衡,提高网 络性能。
动态路由的优缺点
• 安全性:通过加密和认证等机制,提高网络安全 性。
动态路由的优缺点
配置复杂
相对于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的配置较为复杂 。
对路由器资源要求较高
动态路由需要路由器进行较多的计算和交换 信息,对路由器资源要求较高。
可能存在路由环路问题
如果没有正确配置动态路由,可能会导致路 由环路问题。
静态和动态路由配 置
目录
• 静态路由配置 • 动态路由配置 • 静态和动态路由的比较 • 实际应用中的选择 • 配置示例
01
CATALOGUE
静态路由配置
静态路由的基本概念
静态路由是指手动配置的路由信息,不随网络拓 扑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静态路由适用于网络结构相对固定、路由需求较 少的情况。
静态路由的优点在于简单、可靠,不需要额外的 路由协议开销。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的配置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的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53fc906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7e.png)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的配置第 6 章路由协议6.1 路由表6.1.1 路由表简介路由器就是在互联网中的中转站,网络中的数据包通过路由器转发到目的网络。
在路由器的内部都有一个路由表(Routing Table),路由表是路由器中路由条目项的集合,这个路由表中包含有路由器掌握的目的网络地址以及通过此路由器可以到达这些网络的最佳路径,如某个接口或下一跳的地址,正是由于路由表的存在,路由可以依据它进行转发。
当路由器在某个接口中收到一个IP 数据包时,路由器通过匹配操作查看数据包中的目的网络地址,如果发现数据包的目的的地址不是这个接口所在的网络中,路由器查看自己的路由表,找到数据包的网络所对应的接口,并从相应的接口转发出去。
上述只是路由过程的简单描述,但却是路由的最基本原理,关于 IP 路由过程参阅本教材 5.1.4。
打个比方,路由表就像我们平时使用的地图一样,标识着各种路线,路由表中保存着子网的标志信息、网上路由器的个数和下一个路由器的名字等内容。
路由表可以是由网络管理员固定设置好的,也可以由路由器系统自动动态调整和修改。
6.1.2 路由表结构在学习路由相关协议和配置之前,先需要理解路由表的结构。
每台运行 TCP/IP 协议的路由器都是根据 IP 路由表的决定作出数据包转发的。
下图 6.1 是路由器 RA 的最基本路由信息和路由器RA 连接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第 1 页共 39 页图 6.1 路由表示意图我们首先简单说明一下,在图 6.1 中如果路由器 RA 收到一个要去 1.1.1.0/24 网络的 IP 数据包,在路由表中说明了 1.1.1.0/24 是直接连接在路由器 RA 的 Fastethernet0/0 接口,路由器RA 可以直接将该数据包发往该网络中的目的主机。
同样道理如果路由器 RA 收到一个要去 4.4.4.0/24 或者 5.5.5.0/24 网络的 IP 数据包,在路由表中说明了 4.4.4.0/24 网络和 5.5.5.0/24 网络分别直接连接路由器 RA 的 Loopback0 和 Loopback1 接口上。
IP地址的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选择
![IP地址的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e2dc8c4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e.png)
IP地址的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选择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是实现不同网络之间互联的核心技术。
路由器根据IP地址来决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而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是常用的两种路由选择方式。
一、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是由网络管理员手动配置的路由,其路径固定且不会动态更新。
管理员需要事先指定每个目标网络的下一跳地址,并手动将这些信息配置到路由器中。
静态路由的优点是控制性强,因为管理员完全掌控了路由表的内容。
此外,静态路由的学习和更新过程相对简单,对网络设备的资源要求较低。
在小型网络中,静态路由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选择。
然而,静态路由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
首先,静态路由表需要手动配置,对于大型网络而言,配置过程可能非常繁琐且容易出错。
其次,静态路由不会自动适应网络拓扑变化。
如果网络中出现链路故障或者节点故障,静态路由无法自动调整,导致数据包传输失败或者延迟严重。
二、动态路由选择动态路由选择是一种自动的路由方式,通过路由协议来学习和更新路由表。
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有RIP、OSPF、BGP等。
这些协议能够自动感知网络拓扑的变化,并根据一定的算法进行最优路由选择。
动态路由的优点在于灵活性和自动适应性。
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动态路由能够及时更新路由表,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此外,动态路由还支持负载均衡和冗余备份,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
然而,动态路由也存在一些考量因素。
首先,动态路由需要消耗更多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对于大型网络而言,路由器的性能要求较高。
其次,动态路由的学习和更新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可能会导致网络出现瞬时的不稳定。
三、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选择的比较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选择各有优劣,网络管理员应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适合的方式。
下面是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选择的比较:1. 配置复杂度:静态路由需要手动配置路由表,而动态路由通过协议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表。
在小型网络中,静态路由配置相对简单;而在大型网络中,动态路由更为便捷。
2. 适应性:静态路由路径固定,不会自动适应网络拓扑变化;动态路由可以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自动更新路由表,并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实验四 静动态路由设置实验报告
![实验四 静动态路由设置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2e94aa1284ac850ad02422b.png)
实验四静/动态路由设置一、实验目的1.学习静待路由配置方法,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2.了解路由器的RIP路由协议的原来;3.熟悉掌握路由器的RIP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4.了解路由器的OSPF路由协议的原来;5.熟悉掌握路由器的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内容1.根据拓扑图链接好所有设备;2.综合使用路由器和主机进行静态路由方案的设计;3.使用超级终端进行路由配置;4.使用PIP路由协议配置路由器的动态路由;5.使用OSPF路由协议配置路由器的动态路由;6.相关命令:#shiow ip protocols: 显示路由的路由信息#show ip route: 显示IP路由表静态路由:(config-if)#ip address<本端口IP地址><子网掩码>:为端口设置一个IP地址(config)#ip route<目的子网地址><子网掩码><相邻路由器端口地址或者本地物理端口号>:设置静态路由(config)#no ip route<目的子网掩码><子网掩码><相邻路由器端口地址或本地物理端口号>:删除静态路由RIP:(config)#router rip:激活RIP路由协议(config-router)#network<>网段地址>:指明相关联的网段,以便RIP动态学习路由信息OSPF:(config)#router ospf<进程号>:激活OSPF路由协议(config-router)#network<与本路由器相连的ip子网号><通配符>area<区域号>三、实验条件:如图搭建实验环境。
四、实验过程1)配置静态路由:R2600A#show ip route(查看当前路由信息)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0/0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1/0C 192.168.3.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R2600A#config(设置静态路由)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2600A(config)#ip route 192.168.4.0 255.255.255.0 192.168.3.2R2600A(config)#ip route 192.168.5.0 255.255.255.0 192.168.3.2R2600A(config)#exit%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2600A#show ip route(查看当前路由信息,发生变化)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0/0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1/0C 192.168.3.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S 192.168.4.0/24 [1/0] via 192.168.3.2S 192.168.5.0/24 [1/0] via 192.168.3.2R2600A#对于路由器S2600B进行类似的配合,路由信息如下:R2600B#show ip route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S 192.168.1.0/24 [1/0] via 192.168.3.1S 192.168.2.0/24 [1/0] via 192.168.3.1C 192.168.3.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C 192.168.4.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0/0C 192.168.5.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1/0R2600B#在PC1上检测连通性,如下:R2600A#config(删除路由器A静态路由)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R2600A(config)#no ip route 192.168.4.0 255.255.255.0R2600A(config)#no ip route 192.168.5.0 255.255.255.0R2600A(config)#exit%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R2600A#show ip route(显示结果)Codes: C - connected, S - static, I - IGRP, R - RIP, M - mobile, B - BGPD - EIGRP, EX - EIGRP external, O - OSPF, IA - OSPF inter areaN1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1, N2 - OSPF NSSA external type 2E1 - OSPF external type 1, E2 - OSPF external type 2, E - EGPi - IS-IS, L1 - IS-IS level-1, L2 - IS-IS level-2, ia - IS-IS inter area* - candidate default, U - per-user static route, o - ODRP - periodic downloaded static routeGateway of last resort is not setC 192.168.1.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0/0C 192.168.2.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1/0C 192.168.3.0/24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R2600A#对于路由器B也进行类似操作,请参考路由器A。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几种配置模式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几种配置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0a68864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e.png)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几种配置模式路由器和交换机是网络中常见的设备,它们在网络通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网络环境下的需求,路由器和交换机有多种配置模式,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配置模式。
一、静态路由配置模式静态路由配置模式是一种基本的路由器配置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管理员手动配置路由表,规定了数据包传输的路径。
静态路由的配置相对简单,适用于小型网络环境,并且具有较低的资源开销。
然而,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静态路由的维护和管理变得困难,因为需要手动添加、删除和修改路由表。
二、动态路由配置模式动态路由配置模式是一种更智能和自动化的配置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路由器可以通过与其他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自动构建路由表。
通过动态路由协议,路由器可以实时地了解网络拓扑和链路状态的变化,选择最优的数据传输路径。
常见的动态路由协议有RIP、OSPF和BGP等。
动态路由的配置相对复杂,但能够更好地应对网络变化,适用于大型复杂网络环境。
三、VLAN配置模式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是一种虚拟局域网技术,可以将一个物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逻辑上的独立网络。
通过VLAN的配置,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网络管理和资源隔离。
在交换机上配置VLAN时,需要指定端口的归属,将其划分到相应的VLAN中。
VLAN的配置可以增加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
四、端口聚合配置模式端口聚合(Port Aggregation)是一种将多个物理接口捆绑在一起,看作是一个逻辑接口使用的配置模式。
通过端口聚合,可以提高链路的带宽和可靠性,同时实现接口的冗余和负载均衡。
在配置端口聚合时,需要设置相关的聚合协议和模式,并指定参与聚合的接口。
端口聚合的配置可以提升网络的灵活性和吞吐量。
五、ACL配置模式ACL(Access Control List)是一种访问控制列表,用于筛选网络数据包并实施相应的访问控制策略。
通过ACL的配置,可以控制数据包的进出规则,限制特定协议、端口或IP地址的访问。
实验四静态路由的设置
![实验四静态路由的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9fa0c03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2.png)
实验步骤4:
步骤4:测试PC间连通性,并分析原因。
实验步骤 2 :配置路由器A、B的各端口的IP地址,
Ra (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配置RA的时钟频率(DCE) Ra (config-if)#no shutdown Ra (config-if)#exit 路由器B做同样配置,需注意,Rb串口为DTE,不需配置时钟频率。 验证:查看端口配置,查看路由器中路由表内容。 Ra #show ip interface Ra #show interface serial 1/2 Ra #show ip route
实验步骤6:验证PC1与PC2连通性,并分析原因。
如:C:\>ping 202.99.8.3 !在PC1的命令行方式下验证能PING通PC2。
6、实验要求
(1)熟悉静态路由的概念; (2)正确记录实验过程设置情况; (3)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四 静态路由的设置
静态路由:在拓扑结构简单的网络中,网管员通过手工的方式配置本路由器未知网段的路由信息,从而实现不同网段之间的连接。 动态路由:在大规模的网络中,或网络拓扑相对复杂的情况下,通过在路由器上运行动态路由协议,路由器之间互相自动学习产生路由信息。
1、实验目的
学习掌握路由器中设置静态路由的方法;
4、实验内容
(3)然后,设置两个路由器相互连接的串行口,使得它们位于同一逻辑网内,在两个路由器上分别设置合理的静态路由; (4)测试两个局域网主机之间的连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静态路由及动态路由配置实验目的:掌握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掌握路由器常用动态路由的配置;实验器材:Cisco 2621XM、Packet Tracer5.0等实验内容:1、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是由管理员手工输入的一种路由,由管理员为路由器指定数据报的转发。
2、动态路由动态路由是路由器相互交换路由信息,并更新路由表。
网络上有拓扑变化时,路由器自主更新路由表。
常见的动态路由有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RIP协议和OSPF协议。
前者是一种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以经过路由器的个数(即跳数)作为唯一的路由好坏的度量标准。
后者是一种距离矢量的路由协议,综合带宽、负载、可靠性等多种因素。
3、综合实验参考下面的拓扑图,分别使用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两种实现源与目标主机之间通信。
4、各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命令(pc配置省略)路由器R1配置:Router#config tRouter(config)#hostname R1 //设置主机名R1(config)#inter s0 //进入端口配置子模式R1(config-if)#no ip addR1(config-if)#ip add 11.0.0.2 255.0.0.0R1(config-if)#no shutdownR1(config-if)#inter e0R1(config-if)#no ip addR1(config-if)#ip add 192.168.4.254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tdownR1(config-if)#exitR1(config)#ip route 10.0.0.0 255.0.0.0 11.0.0.1 //设置到达网络10.0.0.0的路由R1(config)#ip route 12.0.0.0 255.0.0.0 11.0.0.1 //设置到达网络12.0.0.0的路由R1(config)#ip route 172.16.0.0 255.255.0.0 11.0.0.1 //设置到达网络172.0.0.0的路由R1(config)#exitR1#show ip route //查看路由表,观察静态路由------输出省略--------R1#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保存设置------输出省略--------路由器R2配置:Router#config tRouter(config)#hostname R2R2(config)#inter s0R2(config-if)#no ip addR2(config-if)#ip add 12.0.0.1 255.0.0.0R2(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DCE端需配置时钟,时钟大小据线缆实际R2(config-if)#no shutdownR2(config-if)#inter s1R2(config-if)#no ip addR2(config-if)#ip add 10.0.0.1 255.0.0.0R2(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2(config-if)#no shutdownR2(config-if)#inter s2R2(config-if)#no ip addR2(config-if)#ip add 11.0.0.1 255.0.0.0R2(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2(config-if)#no shutdownR2(config-if)#exitR2(config)#ip route 192.168.4.0 255.255.255.0 11.0.0.2 R2(config)#ip route 172.16.0.0 255.255.0.0 12.0.0.2R2(config)#exitR2#show ip route------输出省略--------R2#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输出省略--------路由器R3配置:Router#config tRouter(config)#hostname R3R3(config)#inter s0R3(config-if)#no ip addR3(config-if)#ip add 12.0.0.2 255.0.0.0R3 (config-if)#no shutdownR3(config-if)#inter e0R3(config-if)#no ip addR3(config-if)#ip add 192.168.4.254 255.255.255.0R3(config-if)#no shutdownR3(config-if)#exitR3(config)#ip route 10.0.0.0 255.0.0.0 12.0.0.1R3(config)#ip route 11.0.0.0 255.0.0.0 12.0.0.1R3(config)#ip route 192.168.4.0 255.255.255.0 12.0.0.1R3(config)#exitR3#show ip route------输出省略--------R1#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输出省略--------5、动态路由配置—RIP协议配置路由器R1配置:Router#config tRouter(config)#hostname R1 //设置主机名R1(config)#inter s0 //进入端口配置子模式R1(config-if)#no ip addR1(config-if)#ip add 11.0.0.2 255.0.0.0R1(config-if)#no shutdownR1(config-if)#inter e0R1(config-if)#no ip addR1(config-if)#ip add 192.168.4.254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tdownR1(config-if)#exitR1(config)#router rip //宣告使用rip协议R1(config-router)#network 10.0.0.0 //宣告直连网络10.0.0.0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4.0 //宣告直连网络192.168.4.0 R1(config-router)#exitR1(config)#exitR1#show ip route //查看路由表,观察动态路由------输出省略--------R1#show ip protocol //查看所配置的协议------输出省略--------R1#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保存设置------输出省略--------路由器R2配置:Router#config tRouter(config)#hostname R2R2(config)#inter s0R2(config-if)#no ip addR2(config-if)#ip add 12.0.0.1 255.0.0.0R2(config-if)#clock rate 64000 //DCE端需配置时钟,时钟大小据线缆实际R2(config-if)#no shutdownR2(config-if)#inter s1R2(config-if)#no ip addR2(config-if)#ip add 10.0.0.1 255.0.0.0R2(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2(config-if)#no shutdownR2(config-if)#inter s2R2(config-if)#no ip addR2(config-if)#ip add 11.0.0.1 255.0.0.0R2(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2(config-if)#no shutdownR2(config-if)#exitR2(config)#router rip //宣告使用rip协议R2(config-router)#network 10.0.0.0 //宣告直连网络10.0.0.0 R2(config-router)#network 11.0.0.0 //宣告直连网络11.0.0.0 R2(config-router)#network 12.0.0.0 //宣告直连网络12.0.0.0 R2(config-router)#exitR2(config)#exitR2#show ip route------输出省略--------R1#show ip protocol //查看所配置的协议------输出省略--------R2#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输出省略--------路由器R3配置:Router#config tRouter(config)#hostname R3R3(config)#inter s0R3(config-if)#no ip addR3(config-if)#ip add 12.0.0.2 255.0.0.0R3 (config-if)#no shutdownR3(config-if)#inter e0R3(config-if)#no ip addR3(config-if)#ip add 172.16.0.254 255.255.0.0R3(config-if)#no shutdownR3(config-if)#exitR1(config)#router rip //宣告使用rip协议R1(config-router)#network 12.0.0.0 //宣告直连网络12.0.0.0 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0.0 //宣告直连网络172.16.0.0 R1(config-router)#exitR3(config)#exitR3#show ip route------输出省略--------R1#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输出省略--------6、学生思考如何使用OSPF协议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了解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的配置过程,达到了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