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论文

合集下载

《基于遗传算法的泵站运行模式研究》范文

《基于遗传算法的泵站运行模式研究》范文

《基于遗传算法的泵站运行模式研究》篇一一、引言泵站是水资源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负责水的传输、调节和排放等任务。

其运行模式直接影响着泵站效率、能耗及整体经济效益。

传统的泵站运行模式多依赖人工调整,效率不高且缺乏精确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遗传算法等智能优化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泵站运行模式的优化研究中。

本文将探讨基于遗传算法的泵站运行模式研究,以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遗传算法理论基础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选择和遗传学机理的优化算法。

它通过模拟生物进化过程中的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在解空间中搜索最优解。

遗传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适应性,可以处理离散和连续的优化问题。

三、泵站运行模式研究现状目前,泵站运行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和降低能耗。

传统的泵站运行模式多采用固定参数设置,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近年来,随着智能优化算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将遗传算法等智能算法应用于泵站运行模式的优化中。

这些研究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实现泵站运行参数的动态调整,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和降低能耗的目的。

四、基于遗传算法的泵站运行模式研究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泵站运行模式优化方法。

首先,根据泵站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包括泵站的能耗模型、效率模型等。

然后,利用遗传算法对数学模型进行优化,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的泵站运行参数。

最后,将优化后的参数应用到泵站的实际运行中,实现对泵站运行模式的优化。

五、实验与分析为了验证基于遗传算法的泵站运行模式优化方法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遗传算法优化的泵站运行模式在提高效率和降低能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具体来说,优化后的泵站运行模式可以降低能耗约XX%,同时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约XX%。

这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泵站运行模式优化方法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六、结论与展望本文研究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泵站运行模式优化方法,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实现泵站运行参数的动态调整,从而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和降低能耗。

河泵站设计毕业论文

河泵站设计毕业论文

河泵站设计毕业论文为了更好的保护河流,确保河流畅通无阻,河泵站逐渐发展成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泵站作为水资源利用和河流保护的基础设施,其设计必须符合科学、合理、经济、可行的原则,具有很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设计目标河泵站的设计目的是为了保障每年全年的通航和灌溉需求。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设计需要实现如下的要求:1. 涵盖面积满足灌溉和通航的需求。

泵站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其所涵盖的面积,确保其能够满足较大涵盖面积的灌溉和通航的需求。

2. 技术设施齐备。

泵站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其技术设施的完善程度,确保其能够满足长期运行的需要。

3. 经济运行,可持续使用。

泵站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其经济运行的问题,以及其可持续使用的性能。

设计方案1. 设计基础由于泵站是需要经常进行运行操作的设备,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可靠的基础设施。

这个基础设施需要具备以下要素:1.1 所在地质地形的命名:包括研究泵站所在的地理位置、地质结构、土壤类型、地下水文和地貌特征等。

1.2 设计工况要求:泵站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其所要满足的工况要求,对于所处地形、地貌条件、水位变化和泵站设备等进行计算分析。

1.3 基础工程技术要求:基础工程技术要求包括泵房、配电间、变电室等的设计要求。

1.4 设备站技术要求:该要求包括泵房、泵机、水泵等的技术要求。

2. 泵站设备在泵站设备的设计上,应考虑到处理河流中可能存在的增压泵设备、包水泵设备、润滑泵设备等因素。

设备方案应具有以下特点:2.1 分层设备区域布局:在泵站内的设备安排中,需要对不同类型的设备进行分层,并根据安装高度、体积大小以及设备需要维修的频率等进行布置。

2.2 设备拟装空间保留:在泵站内的设计中,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对拟装设备进行改变和安装升级。

2.3 设计适应性:针对极端天气和水位变化等情况,需要采用带自动调节功能的电力设备、改变泵机配置的策略等。

3. 控制系统及传输系统泵站的控制系统和传输系统可基于现代技术的集成控制和数字化通信技术。

对水利工程中泵站安全运行管理论文

对水利工程中泵站安全运行管理论文

对水利工程中泵站安全运行管理的探讨摘要:泵站安全运行是泵站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保证泵站安全运行, 本文在分析了泵站的安全事故的原因后,给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泵站安全生产提供解决方案,实现泵站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上的双赢。

关键词:泵站;安全生产;运行;管理abstract: the safe operation of pumping station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pumping st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ccident reasons,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in order to provide solutions for safety production of pumping station, pumping station to achie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a win-win situation.key words: pumping station; safety produc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中图分类号:tv5前言泵站是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主要承担该区域的防洪、除涝、灌溉、调水和供水等工作重任,而泵站是以提水作业为农业灌排、航运、乡镇工业用水、给排水等各部门服务的一项社会性事业.在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和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已拥有大、中、小型固定灌排泵站50余万座.这些泵站在长期的运行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给各个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了不可低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然而,由于运行时间长,许多泵站工程日趋老化,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许多机电设备长期带病运行,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产品和超期服役设备仍在使用,影响了灌溉的保证率,使安全生产成为心腹之患。

自-以全面提高泵站工程效益论文

自-以全面提高泵站工程效益论文

全面管理提高泵站运行工程综合效益(论文)作者:范娟引言目前,国家正在加大力度对大型泵站进行改造,首先进入实施阶段的就是对大型泵站的改造,改造目标是:通过建筑物工程的加固与改造,逐级蹦极电气设备的更新改造,管理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彻底解决主机机组极电气设备老化、病险建筑物功能下降、泵站机组不匹配、进出水管道(流道)布置不合理等问题,提高排涝泵站的安全运行率和工程完好率、设备完好率,大幅度的提高泵站装置效率,降低能耗,基本实现大型泵站运行自动化,逐步实现管理、调度信息化,实现大型泵站高效低耗、安全运行、管理科学的目标,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由以上目标也可以看出来,在泵站的更新改造中,不仅仅是因为水泵部件的老化而导致改造,更重要的就是节能,在提出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今天,能源的节约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我们不仅在硬件上积极开发应用各种先进的供水、调节设备,如泵的调速设备,更应该积极寻找量化的节电设计方法、节电比例测算方法和节能运行控制方法,在泵站的节能方面,前者是硬件,后者则是软件,给予当前的情况来说,软得比硬得更需要得到重视。

一国外比较先进的泵站管理主要体现在:(1)泵站技术装备好、自动化程度高;(2) 泵站运行管理人员少、素质好、社会分工严密;(3)十分注重泵站工程的维护和保养、运行管理费用充足。

我国目前泵站管理存在管理粗放的现象,主要表现:一是工程管理粗放,管理手段落后,技术含量不高;二是资产、财务管理薄弱,难以做到规范化管理;三是管理成本高、运行效益差。

比较国内外泵站管理的实际,我们与国外先进泵站的管理还是存在差距的,但是在结合我们实际国情的条件下,我们同样可以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泵站的运行效益。

在泵站汛前、汛期(运行)、汛后的管理工作中,立足泵站实际,精心、精确、细致、全面的“精细”管理,都非常重要。

这是全面提升泵站运行效益的有效手段。

(1) 精心管理。

精心管理是指对泵站管理从思想上就高度重视,建立详细的管理方案、管理计划,精心组织实施。

试论一体化泵站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应用论文

试论一体化泵站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应用论文

试论一体化泵站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应用论文•相关推荐试论一体化泵站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应用论文摘要:作为一种较好实现潜水泵、泵站设备、除污格栅设备、控制系统及远程监控系统集成的产品,一体化泵站本身已经成为我国泵站建设的最主流发展趋势,为此文章就一体户泵站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应用展开了具体研究,希望这一研究能够为我国泵站建设领域的向发展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一体化泵站;自动化控制;潜水泵;城市内涝在无自流的条件下想要实现水的排灌与排污,泵站所提供的势能与压能极为重要,但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传统混凝土泵站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城乡发展的需要,这就使得新泵站的发展形势开始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而文章所进行的一体化泵站设计开发与应用,就属于一种崭新的泵站发展方向,这一发展方向能够较好满足我国城乡的排灌、排污需求。

1.一体化泵站的含义与特点1.1一体化泵站的含义在文章就一体化泵站展开的研究中,笔者选择了成本较低的新型一体化泵站设备,这一设备内部集成了潜水排污泵、管路、阀门、仪表、控制设备、楼梯以及其他用户所需要的附件部件,而由于这些部件能够实现成套提供,这就为该一体化泵站的自动化控制实现提供了帮助,而由于这一一体化泵站选择了强化玻璃钢、聚乙烯树酯作为外壳筒体材料,这就使得该一体化泵站能够在制造厂安装完毕后进行具体的土建作业,在底基的开挖与保养完成后,这一在底基的开挖与保养完成后能够在3天内实现试运行。

1.2一体化泵站的特点为了较好完成文章就—体化泵站展开的相关研究,我们首先需要深入了解一体化泵站的特点,而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与自身认知,笔者将这一特点概括为占地面积与占地空间较小、施工周期短、集成度高、设备匹配度高、可重复利用、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等方面,表1对这一特点及特点的表现进行了直观描述。

2.一体化泵站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为了较好完成文章就一体化泵站设计展开的研究,我们还必须明晰一体化泵站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与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将这一因素概括為以下几个方面。

谈泵站电气自动化的设计思路的论文

谈泵站电气自动化的设计思路的论文

谈泵站电气自动化的设计思路的论文•相关推荐谈泵站电气自动化的设计思路的论文所谓泵站,一般指的是排水泵站,它是市政服务建设体系中一项基础的设施机构,致力于对城市污水的排放以及洪涝的防治工作,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障。

然而,我国的泵站电气自动化水平并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大多数泵站实行的仍然是单机常规控制,且管控能力不强,具有一定的缺陷。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不断提升泵站的电气自动化水平,借鉴国外的先进自动化技术,实现无人发展模式,使泵站的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的需求。

1泵站电气自动化的必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充分地应用,这在泵站的自动化技术应用中也有一定的体现,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然而,从我国当前的泵站自动化控制技术来看,大部分泵站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泵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不完善。

一方面当前的自动化技术研发机构缺乏一定的技术参照标准,另一方面,对泵站的自动化需求缺乏深入了解,对泵站的实际工作需要把握不够,这就造成了在泵站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合实际的现象。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泵站的I/0点设备在技术参数、检测控制以及配置等方面都与泵站的自动化运行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然而,由于我国的自动化水平起步较晚,再加上传统思想的影响,开发商将简单的泵站设备开关机操作单纯的认为是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因此,着重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对泵站设备的开关机幕前操作。

而实际上泵站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不单单是能够实现设备的自动开关或者电脑监控,它更包含了泵站励磁系统开发、水利监控以及继电保护与优化等多个方面,这些都是泵站电气自动化的重要环节,且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泵站的电气自动化综合了计算机、网络通信以及信息化等多种技术在内,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起步较晚,发展比较缓慢,在水泵站的工作实践中经验并不是很丰富,而且,我国目前还未建立起完善的自动化技术规范与标准,因此,必须加强对泵站电气自动化的实践,不断改进自动化技术,使其能够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发挥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泵站运行管理论文

泵站运行管理论文

泵站运行管理论文泵站在平时的运转中,由于各种消耗.会引起各方面的障碍,维护较为困难。

因此,对泵站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运行效率成为泵站管理人员未来工作的重点之一。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泵站运行管理论文,仅供参考!泵站运行管理论文篇一浅议泵站运行管理【摘要】:在水资源的科学调度对水利工程的运行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在论述了泵站在运行上存在的若干问题的基础上。

还提出厂解决各种管理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泵站;运行管理;问题与途径;【abstract 】: in water resources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scheduling plays an active rol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ump station in operation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lso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management of the concret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 】: pump sta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the way;中图分类号:TV6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引言泵站是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丰要承担该区域的防洪、除涝、灌溉、调水和供水等工作霞任,而泵站的主要用途足农田排灌、城市给排水以及跨流域调,对合理配置水资源起着积极的作用。

泵站与其它水利上程建设不同,无需修建挡水和引水建筑物,还不会影响生态环境和其它资源,受自然条件影响小,投资较少、生产成本低、便于投入使用。

但泵站在平时的运转中,由于各种消耗.会引起各方面的障碍,维护较为困难。

因此,对泵站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运行效率成为泵站管理人员未来工作的重点之一。

水利泵站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论文

水利泵站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论文

水利泵站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水利泵站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论文1、前言在全球资源匮乏的大环境之下,用于发电、蓄水同时也能为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经济效益的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越来越重。

这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如在泵站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高喷防渗墙技术就是对于水利设备的渗透问题的解决方案。

文章通过介绍高喷防渗墙技术以及特点等概述,重点分析其在水利泵站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

2、高喷防渗墙技术在水利泵站的施工中,由于泵站主要由泵、电机和其他辅助设备组成,这些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泵站的运转失灵,因此在实际的操作工作中重点在于其的防水、防渗工作问题。

2.1概述。

高喷防渗墙是指利用钻孔设备对墙体进行钻孔之后,采用专业仪器设备对墙体喷射高压射流从而改变土体的原有性能,经过冲刷之后形成一个高强度的防渗保护外层,能够有效的起到防渗的效果。

相比其他进行防渗的技术而言,高喷防渗墙不仅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工艺简单而且加固质量效果更好。

2.2技术流程。

其一,对施工地点进行清洁保持干净,同时对准备使用的各种设施设备的进行检查,保证其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其二,根据之前进行调查并且按照施工地点墙体的材质等制定的相关方案,进行钻孔并与图纸进行比较;其三,根据国家相关质量标准调配混合物,以钻杆作为衡量标准,比对钻孔的实际深度;其四,利用喷射管进行高压喷射,形成防渗固体。

2.3注意事项。

在进行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严格控制操作过程的细节问题,避免由于其中某一环节出现的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一般来说,根据我国的相关质量标准,有以下几个要求:钻孔过程要保持孔嘴与土体保持垂直;插入喷射管高压进行喷射时,需要注意喷嘴不能出现堵塞的情况,一旦发现喷射枪的情况异常,应该及时停止工作;确保喷射过程的持续性,尽量不停顿;进行喷射过程中的混合液中的水灰比必须要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同时,在注意这些问题的同时,应该在操作过程中适时记录。

水利泵站运行论文

水利泵站运行论文

水利泵站运行论文摘要:泵站管理离不开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有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水泵操作规程及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泵站操作人员要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精心操作,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

维修人员要认真做好泵站机组巡回检查,及维护保养工作,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前言泵站的建设和运行及管理,不同于一般的水利工程建设。

泵站在修建和运行时,不需要像发电站那样修建挡水和饮水建筑物,对生态环境和其他自然资源环境影响小,其投资少、生产成本低、使用便捷。

加强对泵站运行的科学管理,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是泵站管理工作的主要重点之一。

1泵站运行现状1.1设计标准低1.1.1标准不匹配许多泵站建设年代跨越大,资金投入主体和灌区内农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原有设计的排灌标准与现有规程不匹配,少数泵站达不到排灌标准,无法提供及时的水源。

1.1.2设计不标准部分泵站进水池设计不规范,流态紊乱,并伴有振动、旋涡、汽蚀等现象,不仅能耗高,而且工作性能急剧下降,造成巨大浪费。

1.1.3机型不科学目前中小型泵站大多建于计划经济时代,机电设备依赖统一调配,没有因地制宜,导致同一座泵站机型不一,无法进行大批量的运行维护,对运行和维保带来很大困扰,造成效率低下。

1.1.4设备不配套目前农村中小型泵站很多主水泵型号由于没有及时更新升级,设备水平仍然是几十年前的标准,在汛期外河水位抬高,机组超负荷运行,导致机体震动剧烈,排水量降低,经常被迫停机,致使效益下降。

同时主变压器等设备,容量与泵站装机不匹配,运行得不到安全保障。

1.1.5布局不合理由于历史的原因,泵站建设具有盲目性和突发性的特点,部分没有经过详尽的规划和论证,建设地点选址随意性大,布局不合理,导致整体工程效益难以完全体现,致使资源浪费严重。

1.2运行管理不善(1)日常管护不力,设备维护欠缺,运行效率低,能耗高。

首先对泵站的管理制度没有一个合理的要求,管理员人时常变动,没有固定的人员,如果人员固定,泵站的日常维护得到很好地改善;但是无制度、无固定的管理人员、无充足经费的“三无”现象使得日常管理工作陷入停顿,致使很多型泵站在关键时刻如防汛、抗洪时不能及时开启,导致经济损失,甚至引发小规模的群体性事件,给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泵站结构设计论文

泵站结构设计论文

泵站结构设计论文1泵站结构设计的主要工作1.1泵站结构的模型计算在泵站结构设计过程中要根据泵站的结构特点与功能构成划分为易于计算的部分,进而建立起设计与运算的数字模型。

泵站地下部分以钢筋混凝土为建模标准,垂直壁板的计算过程中要注意长宽比,低于0.5的地下部分以单向板结构计算,大于0.5的地下部分以双向板计算;泵站地上部分以框架结构为建模标准,要注意模型构建的合理性和结构的完整性。

1.2泵站结构荷载的计算要根据泵站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工程实际,对泵站结构进行平面计算,要重点做好泵站自重、土压、活荷载、静水压力、工作荷载等与泵站结构和强度相关的计算,以便确保泵站结构符合建设的实际情况和运行的基本要求,从负荷能力与抗荷载能力上确保泵站的稳定。

1.3泵站结构设计的原则一是,泵站结构设计要坚持适当原则,泵站结构设计应该满足当前的工程实际和施工技术水平,以此来确保泵站结构设计的可行性,要尽量控制泵站结构的合理性,受力的明确性,真正实现泵站结构设计的安全与经济等目标。

二是,泵站结构设计要坚持安全原则,在泵站结构设计中要通盘考虑地基的稳定性、土壤性质,避免出现泵站结构施工中大量挖掘和填埋,在妥善利用地形地利的情况下,做到泵站结构的安全。

三是,泵站结构设计要坚持优化选型原则,要通过泵站结构设计工作来控制整个泵站的结构尺寸,减少泵站结构出现过多的裂缝影响结构功能,同时提高泵站结构对震动、温差、负荷的抵抗能力,确保泵站结构的强度。

四是,泵站结构设计要坚持经济性原则,泵站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该结合施工当地的特点,采用因地制宜的措施与方法,控制泵站结构建设的成本,例如:在泵站结构设计中要注意到材料的选择,通过就地取材来降低泵站结构的建设造价,从成本上进行深入的控制和合理的设计。

2泵站结构设计应该突出和把握的关键问题2.1强化泵站结构混凝土防腐性能设计设计工作中应根据泵站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做好各方面的处理和强化,做到对腐蚀作用的有效防治。

泵站电气自动化论文设计应用论文

泵站电气自动化论文设计应用论文

泵站电气自动化论文设计应用论文【摘要】泵站电气自动化设计与应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工程的后续发展中,要不断进行泵站电气自动化设计与应用的研究,促进泵站电气自动化设计与应用水平的提高。

一、前言我国泵站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正在不断的完善,在应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泵站电气自动化设计与应用的研究,对确保泵站电气自动化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二、分析泵站自动化的必要性混流泵机组开机有4个步骤:开启真空泵,启动主机、打开闸阀、关闭真空泵等,与此同时还要观测仪表,需2-3人同时操作,劳动强度大(特别是开启大口径闸阀),有一定危险性,容易发生事故,24h 运行时需要有6-9人值班。

而采用自动化控制,不仅可以减少,2/3操作人员,节省相应的运行工资费用,还可将泵站的设备运行情况即时显示并存储,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人和设备的安全性,并可随时分析泵站装置效率,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泵站高效、低耗、安全运行。

三、泵站自动化设计中的问题分析当前,我国国内的泵站电气自动化水平提升速度较快,尤其一些大型泵站的自动化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但是在更为广泛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问题,这对泵站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阻碍。

1、设计过程中对测量、控制和保护的协调传统的泵站在升级改造的过程中主要是围绕测量、控制和保护三方面进行,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科技应用于泵站的自动化设计过程,在新兴技术的影响下,测量、控制和保护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小,并逐渐过渡和融合。

然而,又因为继电保护过程中的作用对象和人工操作一样是电气设备的开关,也通过对开关的控制来对设备的运行管理,因此这样起到了控制的作用,所以在泵站电气自动化设计中要考虑到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应用,注重和处理好测量、控制和保护之间的关系。

2、设计过程中对自控环节的划分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结构主要分为一个顺序控制和多个独立控制单元。

中小型泵站电气设计的环保节能与经济性论文

中小型泵站电气设计的环保节能与经济性论文

中小型泵站电气设计的环保节能与经济性论文标题:中小型泵站电气设计的环保节能与经济性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保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水资源的重要调配设施,中小型泵站的电气设计对于节能与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重点探讨了中小型泵站电气设计中的环保节能与经济性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优化方案。

一、引言中小型泵站作为城市供水、农田灌溉等领域的重要设施,对水资源的调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泵站电气设计中存在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亟待解决。

本论文将从环保节能和经济性两个方面入手,探讨中小型泵站电气设计的优化方案。

二、环保节能设计1.选择高效节能设备:在中小型泵站的电气设计中,可以选用具有高能效和低能耗的设备,以降低泵站的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2.采用先进控制模式:引入现代化的控制系统,减少人为操作引起的误差和能源浪费,实现泵站的智能化运行。

3.优化配电系统:合理设计泵站的配电系统,减少电能传输和转换过程中的能耗损失,提高泵站的供电效率。

三、经济性设计1.成本优化:在电气设备采购和安装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成本效益,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设备和方案。

2.维护费用控制:合理设计泵站的电气设备,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护费用的支出。

3.寿命周期成本分析:通过对泵站电气设备的寿命周期成本进行分析,选择寿命长、性能稳定、维护成本低的设备和系统。

四、案例分析以市中小型供水泵站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对其电气设计进行优化。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替换旧有设备,引入先进的控制系统,优化配电系统的设计,并进行经济性评估。

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泵站电气设计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并在经济上获得可观的成本节省。

五、结论本论文通过对中小型泵站电气设计中的环保节能与经济性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

通过合理选用高效节能设备、采用先进控制模式、优化配电系统设计等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泵站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实现经济性的提升。

取水泵站毕业设计论文

取水泵站毕业设计论文

取水泵站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泵站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一部分,已在机电灌排、跨流域调水、城乡供水、电厂供水及输油系统等工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离心泵由于其扬程较高,流量范围广,在实际中更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本设计所设计的为一取水泵站(有隔墩的进水池),其作用是排灌供水,将低处的水输送到高处,供灌溉和饮用,从而实现能量从机械能到势能的转化。

本论文为某供水泵站的初步设计,主要根据泵站设计规范对水泵、泵房、进出水池、管路系统及其他配套设施进行了初步的设计,列出了离心泵站设计的一般设计方法及步骤。

其中对水泵的选型、水泵的安装高程、泵房的设计和水锤等给出了详细的设计说明及计算步骤,并附有各部分结构示意图和泵站剖面图。

从设计结果上来看本设计技术上可行,满足《泵站设计规范》的要求。

关键词:水泵选型水锤工作点安装高程IABSTRACTPumping station as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i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water transfer, urban and rural water supply and oil system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and the centrifugal pump have gained wide application in practice for its higher head and bigger flow range.This design is designed for a water pumping station (with isolated pier into the pool ) , whose role is to drainage and irrigation water supply, will lower the water delivered to the height , for irrigation and drinking ,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onversion of energy from mechanical energy to potentialenergy .This paper preliminary design for a water supply pump station, I basically according to pump station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pump, pump room, in and out pool, pipeline system and other auxiliary facilities for a preliminary design, lists the centrifugal pump station design general design methods and steps. Among them on the pump selection, pump installation elevation, the design and water hammer pump are the details of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and calculation steps, attached parts structure schematic diagram and pumping stations section. Judging from the design results this design technically feasible,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 Pumping station design of the standards”.Key words:Pump Selection water hammer pump operating point elevation for pump install目录前言 (1)1 绪论 (2)1.1 泵站的地位与作用 (2)1.2 泵站的现状 (2)1.3 泵站工程概论 (4)1.4 未来泵站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具体目标 (5)1.5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分类和构造 (7)1.5.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7)1.5.2 离心泵的分类和构造 (8)1.6 本设计目的及意义 (9)2设计基本资料 (10)3水泵选型与设备配套 (11)3.1 水泵选型 (11)3.1.1 确定设计流量 (11)3.1.2 确定设计扬程 (11)3.1.3 拟选泵型方案 (11)3.1.4 确定水泵台数及方案比较 (12) 3.2 动力机选型及配套 (12)3.2.1 电动机的类型选择 (13)3.2.2 电动机的功率和转速 (13)3.3 管路配套 (13)3.3.1 吸水管路及配件选配 (13)3.3.2 出水管路及附件选配 (14)3.4 确定水泵安装高程 (15)3.4.1沿程水头损失 (15)3.4.2 局部水头损失 (15)3.4.3 水泵安装高程 (16)3.5 真空泵选型 (17)3.5.1 抽气体积计算 (17)3.5.2 真空泵抽气量计算 (17)3.5.3 真空度确定 (18)3.5.4 真空泵选型 (18)3.6水泵汽蚀及预防措施 (18)3.6.1 水泵的汽蚀 (18)3.6.2 汽蚀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199)4 泵房设计 (21)4.1 泵房结构型式确定 (21)4.1.1 水泵有效吸程H效吸值计算 (21) 4.1.2 水源水位变幅△H (21)4.1.3 泵房结构型式确定 (21)4.2 内部设备布置 (21)4.2.1 主机组布置 (212)4.2.2 辅助设备布置 (222)4.2.3 泵房尺寸拟定 (255)5 泵站进出水建筑物 (30)5.1 前池 (30)5.1.1 平面扩散 (30)5.1.2 立面扩散 (30)5.1.3 细部构造尺寸 (30)5.2 进水池 (31)5.2.1 型式 (31)5.2.2 尺寸确定 (31)5.3 出水建筑物 (34)5.3.1 出水池设计 (34)5.3.2 干渠的设计 (366)5.3.3 连接段设计 (377)5.3.4 细部构造设计 (388)6 管路工程 (40)6.1 进水管 (40)6.2 出水管路 (40)6.2.1 出水管线布置 (40)6.2.2 出水管线长度 (40)6.2.3 管材与管壁厚度确定 (411)6.2.4 镇墩尺寸 (411)6.3 泵站管路水锤计算及防护措施 (422)7 水泵运行工况分析 (50)7.1 水泵运行工作点 (50)H、Q)计算 (50)7.1.1 装置性能参数(需7.1.2 水泵性能参数 (51)7.1.3 水泵工作点推求 (52)7.2 泵站总流量核算 (52)7.3 泵站运行效率 (53)8 机组基础尺寸 (54)8.1 平面尺寸 (54)8.1.1 基础长度L (54)8.1.2 基础宽度B (544)8.2 立面尺寸 (544)8.2.1 水泵基础高度H (544)8.2.2 电机基础高度H (545)设计结果 (56)致谢 (58)参考文献 (59)前言水泵及泵站工程是关系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设施,被广泛应用于城乡给水排水、农业灌溉、防洪排涝等领域。

XX泵站论文

XX泵站论文

浅谈XX泵站运行与管理一、摘要水泵广泛应用于城乡给水排水、抽水蓄能、跨流域调水工程、农业灌排等,是关系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的基础设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水泵技术及泵站管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广大的用户和相关部门也越来越关注水泵及泵站的维护、管理和使用效益。

本文分泵站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泵站设备管理及结束语三部分。

二、泵站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泵是一种能量转换的机械。

动力机通过泵轴使泵叶轮旋转,对水体做功而使能量增加以达到提升或输送液体的目的。

水泵按工作原理可分三大类:叶片式水泵、容积式水泵和其他类型泵。

其中叶片泵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三种。

水泵是泵站的核心,雨(污)水的提升和排放都是由水泵来实现。

在多台水泵的泵站,存在着边台水泵的电流高于中间水泵的现象,有的泵站电流高出20%以上,有的泵站还必须先开边台泵,否则边台泵就开动不起来。

说明泵站进水扩散的流态不好,配水不均匀、不平稳。

有的泵房设置多台泵,但出水池采用了侧向出水,造成远离出口的边台水泵出水阻力大,运行电流高,甚至频繁跳闸。

说明泵站出水管布置不合理,水头损失过大,严重影响水泵的运行。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一)水泵类1、水泵电缆磨损:污水泵站及大型雨水泵站使用的水泵多数为潜水排污泵和潜水轴流泵,潜水泵的电缆大部分在水中,如不加以合理的固定,在水泵运行时,电缆就会随水泵晃动,时间长了电缆就会被磨破,造成水泵进水或电缆短路而跳闸。

在运行过程中,往往由于疏忽或缺乏经验,没有及时发现问题,而使水泵出现此类故障。

因此,在水泵运行中要定期检查水泵电缆的固定情况,防止电缆磨损,影响水泵安全运行。

2、汽蚀:水泵在运转时,会在叶片和泵壳处形成气泡,气泡的形成、发展和破裂,以致使水泵的过流部件受到破坏的全部过程称为汽蚀现象。

解决气蚀问题,可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保证水泵的安全运行和提高水泵的效率。

水利工程泵站优化设计与运行控制研究

水利工程泵站优化设计与运行控制研究

水利工程泵站优化设计与运行控制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水利工程泵站作为重要的供水设施,其优化设计与运行控制对于保障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传统的设计方法和控制策略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本论文旨在通过研究泵站优化设计与运行控制,提出一种能够提高泵站效能、降低能耗的方法。

通过理论的探索和实践的验证,本论文将为水利工程泵站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水利工程;泵站;优化设计;运行控制引言水利工程泵站作为重要的水资源调控和供水设施,其设计和运行对于保障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传统设计方法和控制策略存在局限性,泵站的运行效率和能耗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

因此,对泵站的优化设计与运行控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水利工程泵站的重要性和现有问题水利工程泵站是重要的水资源调节和供水设施,对于满足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至关重要。

泵站通过抽水、输送和调节水流,保障城市供水、农田灌溉、工业生产等多个领域的正常运行。

然而,目前面临一些重要的问题:许多泵站的设计不够优化,结果导致能耗过高和效率不高,限制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传统的泵站运行控制策略缺乏智能化和自动化,运行管理和调度困难,导致资源浪费和运维成本增加;此外,一些泵站面临安全隐患,例如设备老化和管理不善,可能引发事故和环境污染。

因此,研究水利工程泵站的优化设计与运行控制是迫切需要的,以提高泵站的效能、降低能耗、提高运维管理水平,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水利工程泵站优化设计2.1泵站结构优化在水利工程泵站的优化设计中,泵站的结构优化起着关键作用。

需要合理选择泵站的结构布局,确保设备的布置紧凑、便于维护和操作。

需要考虑流场的优化,采用合适的进、出口形式和管道布置,减少能量损失和阻力,提高流体的输送效率。

同时,应注重物质的选择和处理,选用抗腐蚀、耐用的材料来保证泵站长期的可靠运行。

高扬程泵站灌区研究管理论文

高扬程泵站灌区研究管理论文

高扬程泵站灌区研究管理论文一、影响灌区运转的几个问题1.管理体制不顺畅,经营机制不灵活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水管单位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水利工程正常的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事”“企”不分,“大锅饭”“大锅水”现象依然存在,愈来愈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水管单位的发展要求。

在经营机制上,部分灌区虽然推行了企业化管理的模式,但由于受周边环境的影响,仍不能很好地实现自主经营和高效运转。

2.主体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农水配套资金缺乏高扬程泵站主体工程大部分建成于20世纪50~70年代,由于受当时条件限制,建设初期就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加之投入运行后,长期实行的是无偿供水和低水价政策,泵站自身难以提取折旧积累和大修理基金,造成主体工程设施老化失修十分严重。

由于主体技改工程与农水配套工程投资渠道的不同,受地方财政影响,农水配套工程大大滞后于主体技改,22处泵站大多数基础设施已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报废年限,而配套资金至今难以全部到位。

3.电价增涨频繁,殃及泵站生存高扬程泵站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基础产业,其特点是装机大、扬程高、耗电多。

1985年以前,国家对高扬程泵站实行分级优惠电价:50m以下0.06元/kW·h,51~100m0.04元/kW·h,101~300m0.03元/kW·h,300m以上0.02元/kW·h。

从1985年以来电价多次上调,据统计至2000年底,累计调价17次,每度电增加0.226元,达到国家优惠电价的7.5倍,电费开支在运行水价成本(不含大修、折旧)中已占到60%~70%。

根据1994年对周边省份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农业排灌电价的调研,山西省作为一个能源电力大省,以工补农的优惠政策与相邻各省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电价的提高,泵站的水价由原来的0.05元/m3提高到现在的0.279~0.608元/m3亩次浇地费用高达40~60元左右,农民浇地积极性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市西南部排水泵站效益衰减原因及对策
韩东伟
(唐山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唐山市,063000)
摘要:唐山市西南部低洼排水区分布有国管泵站80座,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泵站工程效益逐年衰减,成为我市水利工程的“落后群体”,泵站更新改造迫在眉睫。

本文通过详尽分析,提出解决对策,并制定泵站的更新改造方案。

关键词:泵站;效益衰减;对策;更新改造
1 概述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而泵站工程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农业丰收、抗御洪涝灾害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着其它水利工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发展粮食生产和全面服务于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唐山市西南部洼地排水区属低洼易涝地区,涉及我市的丰润区、丰南区、玉田县、芦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汉沽管理区5个县、区。

区域总面积1625.2km2,区内有乡镇31个,现状人口88.75万人,GDP112.4亿元。

现有国管泵站80座,装机总台数277台,泵站装机总功率4.72万Kw,设计总排水能力568.6m3/s;其中500kW以上大中型泵站23座,泵站装机总功率2.45万Kw,装机总台数127台,设计总排水能力280.9m3/s。

泵站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我市低洼排水区的生态环境,并带来了百业兴旺。

23座大中型泵站总控制面积650.2 Km2,保护人口47.82万人,保护范围内年工农业总产值64.22亿元;设计排涝总面积87.7万亩,设计灌溉总面积57.32万亩。

年直接经济效益5552万元。

2 泵站现状情况
我市的排水泵站皆建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由于受当时特定时期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工程设计标准偏低,电气、机泵设备技术落后。

目前泵站经过30~40年的运行,加之长期缺乏资金,机组、电气设备和工程设施皆已严重老化,工程效益大大衰减,有些泵站甚至几近报废。

现状泵站泵房有70%已成危房,存在着严重的沉陷、裂缝、漏雨、门窗损坏等问题;进水闸门、出水闸门、进水池、出水池及进闸涵洞等水工建筑物严重腐蚀、破损,钢筋砼部位存在碳化、露筋现象等等。

大多数泵站主机组严重老化。

主电机均为六七十年代产品,早已属淘汰之列,电机发热,绝缘程度降低。

水泵普遍存在着磨损、锈蚀、汽蚀,泵壳破裂、漏水等情况。

泵站的电气设备均为淘汰产品,手动操作。

泵站辅助设备和设施落后,进口缺少拦污清污设施, 泵站起重设备极不安全,闸阀严重损坏。

泵站在计算机监控与信息化建设方面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

多数泵站远离城镇,交通、通讯困难,设施落后,周边环境恶劣,职工生活艰难。

据最新资料统计,我市西南部洼地排水区大中型泵站平均工程完好率仅为56.55%,设备完好率仅为57.35%。

3 泵站效益衰减的主要原因
泵站效益衰减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①排涝能力降低,不满足原设计标准。

我市大中型泵站设计排涝标准为5年一遇,而目前有些泵站排涝能力仅为2~3年一遇。

大中型泵站设计总排涝面积87.7万亩,目前实际排涝面积仅为72.96万亩,占设计排涝面积的83.2%。

②电气、机泵设备严重老化,建筑物工程年久失修,故障频繁发生,维修周期缩短。

③原设计不合理,泵站出水流量减少,装置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严重超标。

④长期以来投入资金不足,缺乏维修资金,设备不配套。

⑤泵站技术落后,缺少自动化监控设施和基本的信息化手段。

⑥泵站经济效益差,职工生活困难,多数泵站亏损经营,难以为继。

23座大中型泵站中亏损的有14座,占60.87%。

4 主要对策
为使泵站达到安全可靠运行,正常发挥其工程效益,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应尽快组织实施泵站的更新改造计划,恢复其设计标准。

泵站更新改造必须依照“科学、合理、高效、规范”的原则,制定系统的相关措施。

4.1 科学编制泵站的更新改造规划
我市于2005年5月下旬完成了《唐山市西南部低洼排水区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十一五”规划》,此规划严格按照《全国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十一五”规划技术大纲》编制完成,目前该规划已获得国家立项批复。

本次规划方案的制定,为下一步我市实施大中型泵站的更新改造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我市今后全面开展泵站的更新改造提供借鉴。

该项规划主要内容如下:
①规划标准
规划至2010年,我市西南部低洼排水区大中型泵站排涝标准将从现有的3~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的标准。

泵站的建筑物等级、设计流量、设计水位等均保持原设计标准。

至2010年,泵站平均排涝模数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25%,达到0.55~0.75m³/s/Km²;防洪减灾面积将增加10%;装机功率增加8%;泵站工程和设备完好率提高到80%;泵站装置效率平均提高10~15%,能源单耗下降1.5~2.5kW·h/kt·m,单位面积能耗下降5~6 kW·h/亩,大中型排涝和大中型泵站年节电20%以上;信息化水平覆盖我市全部大中型泵站。

②总体规划
“十一五”期间,将对泵站的厂房、泵房下部结构、进出水池、排灌水闸进行修缮、维修加固,对落后、影响机组正常运行的已被淘汰的机电设备全部进行更新(包括:水泵、闸门、启闭机、配变电设备、控制设备、电线线路及配、备件等),采用新标准、新型号的机电设备,并完善拦污清污、检修等辅助设备和设施的大修或更新,同时增加泵站的自动化监控和信息化建设规划,通过本次泵站更新改造规划,将泵站改造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管理先进的现代排灌工程。

③总投资估算
“十一五”期间,我市西南部低洼排水区23座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规划估算总投资8626.29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475.30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费2268.76万元,金属结构制作及安装费2847.41万元,自动化监控及信息化建设费375.00万元,管理所建设与设施费245.00万元,交通及环境整治费58.00万元,旧泵站拆除费179.01万元,临时工程费228.95万元,其他费用570.37万元,基本预备费378.49万元。

④环境影响评价
泵站的更新改造可使泵站保护区的生产生活秩序得到保障,为保护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提供良好的环境。

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的实施不仅可改善局部小气候,还可增加土地利用率,减轻土壤侵蚀,对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都具有重要作用。

⑤国民经济评价
本次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实施后,可新增排涝面积6.14万亩,改善排涝面积64万亩;可新增灌溉面积12.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3.8万亩;可改善泵站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预计可改善区域面积730Km2;新增供水量7500万m3;新增粮食产量1.13亿公斤。

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新增效益包括防洪效益、灌溉效益、供水效益、节能效益及其它如节约管理费用等方面的效益,仅由泵站自身产生的增量效益计算采用分摊法。

经计算,泵站的增量效益为4224.4万元。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计算结果如下:
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49.08% 经济净现值ENPV=21817.41万元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完全满足规定要求,说明该项目经济可行。

4.2 多渠道筹措泵站更新改造建设资金
大中型泵站属国家公益型工程,应坚持以国家投资为导向,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在争取国家政策性拨款的同时,充分发挥地方财政的积极性,以中央投入带动地方投入。

在政府投资建设的同时,可采取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钟形式,鼓励、引导、支持社会资金参与建设和管理。

4.3 积极推进泵站工程的管理体制改革
泵站工程管理改革方案主要包括:
①理顺泵站管理体制。

②泵站工程管理单位定性,定编、定岗。

③精简机构合理配置,深化泵站工程管理单位内部改革。

④按照国家省、地方颁布的法律、法规、条例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⑤完善生产体制和人员保障制度。

⑥加强后备人员的组织培养与技术培训。

⑦制定合理的水费收缴方案。

4.4加大监管力度,统一规划管理。

政府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泵站保护区的监管力度,对泵站保护区内的新建项目应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处理好项目开发与流域治理间的关系,兼顾资源开发和生态平衡,使泵站保护区的水环境、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

4.5加强学习和交流,促进泵站的现代化建设。

自“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南方一些省市如江苏省在泵站现代化建设方面采用了多项现代先进科技技术,积累了很多建设与管理的成功经验。

在今后我市泵站的更新改造中,应加强与这些省市的学习和交流,提高新技术、新经验的应用水平,保证我市泵站的可持续性发展。

5 结语
近年来,国家对水利基础产业愈加重视,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的出台又给水利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据悉,我国初步规划在“十一五”期间对部分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投资将达150亿元。

我们相信,通过国家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泵站管理单位与地方的共同努力,我市的国管泵站一定会走出困境,泵站效益也一定会得到不断恢复和扩大,泵站在农业直至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必将到不断巩固和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