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小组讨论
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讨论学习

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小组讨论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要让小组讨论发挥最大的效果,需要一定的规划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讨论学习。
一、确定讨论目标在开始小组讨论之前,明确讨论的目标非常重要。
讨论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并且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
可以将讨论目标写在白板上,以便小组成员清楚地知道讨论的重点。
二、分配角色在小组讨论中,分配角色可以帮助组员更好地参与讨论,确保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角色:组长、记录员、时间管理员和发言顺序控制员。
组长负责组织整个讨论过程,记录员记录每个成员的观点,时间管理员控制讨论的时间,发言顺序控制员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设定时间限制小组讨论需要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这样可以保证讨论的高效进行。
可以根据讨论的话题和讨论的重要性来设定时间限制。
事先告知小组成员讨论的时间限制,并提醒大家抓紧时间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鼓励积极参与在小组讨论中,鼓励组员积极参与是非常关键的。
可以通过提问、鼓励发言、表扬等方式来激发大家的积极性。
同时,要尊重每个人的观点,鼓励多样性的观点表达,避免出现争论或人身攻击的情况。
五、倾听他人观点在讨论过程中,要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别人的意见。
不仅可以从别人的观点中获得新的思考角度,也能够培养自己的谦虚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当别人发表观点时,应该保持注意力集中,不中断和打断发言者。
六、总结归纳在小组讨论结束之后,应该对讨论的观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可以请记录员将重要的观点汇总在一起,并给出一个简短的总结。
这样可以帮助组员更好地理解讨论的内容,并保留下有价值的讨论成果。
七、反思提升小组讨论结束后,可以进行反思提升的环节。
可以向成员征求意见,了解每个人对整个讨论过程的感受和建议。
这样可以进一步改进讨论方法和提升讨论效果。
总结:小组讨论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但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提前规划、明确目标、分配角色、设定时间限制、鼓励积极参与、倾听他人观点、总结归纳和反思提升。
教学心得分享如何开展小组讨论

教学心得分享如何开展小组讨论教学中,小组讨论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经过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一些开展小组讨论的心得,现在与大家分享如下。
一、明确目标在开展小组讨论之前,首先要明确目标。
明确目标可以让学生知道他们讨论的目的是什么,从而更加专注和投入。
教师可以事先设定一些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可以确保讨论的目标明确。
二、合理分组分组是开展小组讨论的基础,合理的分组可以保证讨论的有效性。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分组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分组。
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等进行分组,也可以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确保每个小组成员的贡献度均衡。
三、明确角色在小组讨论中,每个人起到不同的角色和作用。
教师可以明确每个人的角色,比如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确保每个人都参与到讨论中,并有所贡献。
明确角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责任感,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讨论的深入。
四、发挥互动小组讨论的关键在于互动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各种互动方式,比如提问、讨论、辩论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定一些小组游戏或任务,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思想碰撞和合作。
五、梳理成果小组讨论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成果梳理和总结。
可以要求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展示他们的收获和心得体会。
教师可以通过批评和肯定的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六、提供指导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
教师应该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促进讨论的顺利进行。
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予他们充分的发挥和表达的空间。
七、反思改进每次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反思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可以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讨论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以上几点心得的分享,我相信在开展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学习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学习小组讨论学习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然而,要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学习,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学习。
一、明确目标和议题在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前,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议题。
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小组成员更好地聚焦学习内容,避免偏离主题。
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小组成员的思考和讨论。
二、制定议程和时间限制在小组讨论学习中,制定一个明确的议程和时间限制是非常重要的。
议程可以帮助小组成员有序地进行讨论,避免过多的闲聊和话题跑偏。
时间限制可以提高小组成员的效率和专注度,确保每个议题都得到充分的探讨。
三、积极参与和尊重他人有效的小组讨论学习需要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倾听和接受不同的意见。
在讨论中,可以提出自己的异议或补充意见,但要注意措辞,避免使用攻击性或侮辱性的言辞。
四、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良好的沟通氛围是进行有效小组讨论学习的基础。
小组成员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相互支持和鼓励,避免争吵和争执。
可以通过表扬和赞赏他人的观点,建立良好的合作氛围。
五、提出问题和寻求解决方案在小组讨论学习中,提出问题是促进思考和讨论的重要手段。
小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其他成员思考,并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问题的提出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能够引发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六、总结和归纳讨论结论一次有效的小组讨论学习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和总结。
小组成员可以对讨论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梳理出关键观点和要点。
同时,还可以提出新的问题和思考,为以后的学习和讨论提供启示。
七、反思和改进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后,小组成员可以进行反思和改进。
可以回顾讨论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寻找改进的方法和策略。
同时,也要肯定自己和他人的努力和成就,鼓励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技巧和原则,可以帮助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讨论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教学过程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然而,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是每位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课堂讨论的方法。
一、开放式问题引导讨论开放式问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方法。
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开放式问题,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在课堂讨论中,教师需要避免问“是”或“否”回答的问题,而是提出一些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自己观点的问题。
通过开放式问题引导讨论,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合作能力的讨论方法。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或者一个话题。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相互学习和借鉴。
教师可以在小组讨论结束后,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和汇报,促进全班学生的交流和互动。
三、案例分析讨论案例分析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讨论方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案例,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在案例分析讨论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角色扮演讨论角色扮演是一种能够增强学生参与感和沟通能力的讨论方法。
教师可以给学生分配一些角色,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讨论。
通过角色扮演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角色的立场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课堂讨论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问题引导讨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讨论和角色扮演讨论等方法。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都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通过适当的课堂讨论,教师可以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在现代教育中,小组合作已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小组合作的方法。
一、创建小组在课堂小组合作中,首先需要教师创建小组。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特点等因素,合理组合学生,以形成协作、互补的小组。
创建小组时,教师要尽可能保证每个小组的人数均衡,并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组长负责协调组内事务。
二、明确目标教师在小组合作前,应明确课堂小组合作的目标。
目标应该具体明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例如,目标可以是完成一个小组项目、解决一个问题、展开一次讨论等。
明确目标后,教师应向学生介绍目标,并确保每个学生都明确了自己在小组中的任务和责任。
三、提供指导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起到指导和支持的作用。
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激发讨论、分享经验等方式,帮助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互帮助、鼓励他们勇于提出问题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设立时间限制为了保证小组合作的高效性,教师可以设立时间限制。
时间限制可以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和工作效率,避免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消耗过多时间。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立合适的时间限制,以保证学生在充分讨论和合作的基础上,及时完成任务。
五、组织分享和总结在小组合作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总结。
学生可以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交流心得,并对小组合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小组合作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进一步发展。
六、评价与反馈在小组合作完成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与反馈。
评价可以包括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贡献度、合作技能等方面。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如口头评价、写作评价、同学互评等。
同时,教师要提供具体的反馈,指导学生在以后的小组合作中改进和提高。
有效开展小组讨论

有效开展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和交流方式。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思想,共同探讨问题,增强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文将介绍如何有效开展小组讨论,包括小组组建、讨论主题确定、讨论过程引导和总结反思等方面。
一、小组组建1. 小组规模小组的规模应在4-6人之间,这样可以确保每个成员都有足够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听取他人的意见。
如果小组太大,可能会出现少数人主导讨论,而大多数人只是听众的情况;如果小组太小,可能会出现讨论不够充分和多样性不足的情况。
2. 成员搭配小组成员搭配应该尽量多样化,包括性格、专业背景、学习能力等方面。
这样可以促进多元化的思维碰撞,有利于问题的全面解决。
3. 小组长选举每个小组应当选举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引导话题、控制讨论节奏,并最终总结讨论成果。
小组长可以轮流担任,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讨论主题确定1. 主题选择小组讨论的主题应该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涉及到学科知识和社会热点等方面。
主题要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和开放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主题分解讨论主题可以进行适当的分解,使得讨论更加具体和深入。
如果主题是“环境保护”,可以分解为“城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多个子主题,每个子主题都可以成为一次小组讨论的独立话题。
三、讨论过程引导1. 讨论引导小组长在讨论开始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掌握讨论主题的相关知识和资料,并设计好讨论引导方案。
在讨论过程中,小组长应当注意引导讨论,平衡每位成员的发言机会,提醒成员注意讨论方式和表达方式,保持讨论的秩序和氛围。
2. 议题讨论小组讨论的议题可以分为开放型问题和定向型问题。
对于开放型问题,可以由小组成员自由发挥,展开自由讨论;对于定向型问题,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讨论要点,引导成员按照要点逐一展开讨论,确保讨论的深入和全面性。
3. 讨论总结每次讨论结束之后,小组长应当及时总结讨论成果,梳理出讨论的重点观点和结论,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疑问。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与讨论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与讨论要经营一堂生动、互动的课堂,并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教师需要采用正确的课堂互动和讨论策略。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提高课堂互动与讨论的品质。
1. 设计引人注目的开场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应该设计一种引人注目的开场方式。
可以使用问题、配图、悬念或引用等方法。
通过引人入胜的开场,教师能够迅速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
2.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表达观点,教师需要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他们可以使用肯定性语言,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经验。
教师还可以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在讨论中克服困难,并建立信心。
3. 利用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有效的互动策略之一,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并提供一个明确的讨论任务或问题。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相互讨论,交流观点,并寻找共同的解决方案。
之后,每个小组可以派代表来共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想法。
4. 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为了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发言,教师可以采用各种策略。
例如,教师可以提前告知问题,并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以便他们准备好发言。
教师还可以使用悬赏制度,奖励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
5. 使用多种讨论形式和工具为了增加课堂互动的多样性,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讨论形式和工具。
例如,可以组织辩论,模拟角色扮演或利用案例分析。
此外,教师可以采用在线讨论平台或投票工具,以更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参与。
6. 注重课堂重点和目标在课堂互动与讨论中,教师需要确保与课程重点和目标的契合。
教师应该明确传达预期的学习结果,并及时引导学生回到主题。
通过提醒学生目标和及时的反馈,教师可以确保课堂讨论与学习目标保持一致。
7. 鼓励多样的观点和批判性思考有效的课堂互动和讨论应鼓励学生提出多样的观点,并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辨别和评价不同观点的优缺点,并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师工作计划——如何有效组织课堂讨论

教师工作计划——如何有效组织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如何有效组织课堂讨论,提高讨论的质量和效率,是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明确讨论目标在组织课堂讨论前,教师首先要明确讨论的目标。
这包括讨论的主题、要达到的目的以及预期的效果。
只有明确了目标,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避免讨论偏离主题,浪费时间。
二、合理分组分组是课堂讨论的关键步骤。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因素,将学生合理分组。
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
同时,教师还要确保每个小组内部成员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三、准备讨论材料在讨论开始前,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讨论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是课本内容、相关资料或时事新闻等。
通过提前阅读和分析这些材料,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讨论的主题,为接下来的讨论做好准备。
四、设定讨论规则为了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教师应设定一些基本的讨论规则。
例如,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权利,但发言时要尊重他人,不得打断别人的发言;讨论时要围绕主题进行,不得偏离主题;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要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等。
五、引导讨论过程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
教师要时刻关注讨论的进展,确保讨论不偏离主题。
当学生出现困惑或争议时,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六、及时反馈和总结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和总结。
反馈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同时指出他们在讨论中的不足之处。
在总结阶段,教师要对讨论的主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讨论过程进行反思,以便他们在今后的讨论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改进自己的不足。
七、持续改进和优化作为一次课堂讨论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工作就此结束。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有效的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本文将介绍几种实用的方法,帮助您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1.明确目标和规则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开始之前,明确目标和规则至关重要。
明确目标可以帮助小组成员集中注意力,确定讨论的重点。
规则的制定可以确保讨论过程中每个人都能发言并被尊重。
例如,可以规定每个人在规定时间内发表个人观点,不能打断他人发言,必须尊重不同的意见等。
2.制定议程在小组讨论开始之前,制定一个清晰的议程可以帮助小组成员了解讨论的内容和顺序。
例如,可以列出讨论的主题和每个人的发言顺序。
这样可以避免讨论偏离主题或时间分配不均的情况。
3.激发积极参与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中,激发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鼓励同学们发言和分享观点:设定奖励机制,表扬积极参与者;设定挑战问题,激发思考和发言;给予时间和空间,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
4.鼓励批判性思维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过程中,鼓励同学们发展批判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引导同学们提出问题、提供理由和证据,同时鼓励他们互相对观点进行评判和质疑。
这样可以培养同学们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提升讨论的质量。
5.分工合作合理的分工是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关键。
可以根据同学们的个人特长和兴趣,将任务合理地分配给每个小组成员。
每个人负责自己的任务并提供反馈和建议,最终合作完成一个整体的作品或解决方案。
6.建立良好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是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基础。
同学们应该尊重彼此的意见和想法,倾听他人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有效的交流。
可以通过组内交流平台,面对面的讨论或其他适当的方式来实现良好的沟通。
7.评估和总结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结束后,进行评估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让每个小组成员对小组的表现和自己的贡献进行评估,并讨论讨论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地组织小组讨论

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地组织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互动、合作和思考的环境中共同学习。
有效地组织小组讨论对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教师在课堂中组织小组讨论。
首先,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之前应明确讨论的目的和主题。
讨论应与当前主题或课程目标密切相关,以确保学生能够在讨论中获得有效的学习经验。
在明确目的和主题后,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小组大小,通常3-5人为宜,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讨论中。
其次,教师需要提供明确的指导和问题,以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和深度。
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争论,促进他们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定角色和分工来促进小组讨论的深入。
例如,指定一个学生作为讨论的记录员,一个学生作为时间管理者等,以确保讨论的有序进行。
第三,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建立一个安全和支持的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激励措施,例如给予积极参与的学生奖励和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还应担负起引导和监督学生的责任。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思考和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深入的问题和观点。
同时,教师还应监督讨论的质量和进展,确保每个小组都有机会分享他们的见解,并解答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
另外,为了确保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采用一些评估和反馈的方式。
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参与情况,教师可以评估学生的表现并提供及时反馈。
此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讨论结束后提交书面总结或个人反思,以帮助他们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总而言之,有效地组织小组讨论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需要明确讨论的目的和主题,并提供明确的指导和问题。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担负起引导和监督学生的责任。
最后,教师应采用评估和反馈的方式来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通过有效地组织小组讨论,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教案中如何设计有效的小组讨论

教案中如何设计有效的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设计一个有效的小组讨论并非易事,需要教师合理安排讨论的主题、组织好学生的分组以及提供适当的指导和评价。
本文将介绍一些教案设计中的关键要点,帮助教师设计出有效的小组讨论。
一、确定讨论主题首先,教师需要确定一个适合讨论的主题。
这个主题应该与学生的学习内容相关,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或深度。
例如,在语文课上,主题可以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在数学课上,可以是“三角函数的应用”。
通过选择适当的主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的热情。
二、分组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是进行小组讨论的前提条件。
在确定分组方式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目标来灵活选择。
常用的分组方式包括随机分组、兴趣分组、能力分组等。
随机分组可以使学生与不同背景的同学进行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认识和理解;兴趣分组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力分组可以让学生在相互竞争的氛围中相互学习、提高。
无论采用哪种分组方式,教师都应确保小组成员的数量适中,以便于组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三、指导和引导在小组讨论开始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引导,使他们能够清楚地了解讨论的目标和规则。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讨论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交流和合作。
例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遵循讨论的规则等。
通过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可以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评价和反馈教师在设计小组讨论的教案时,也应该考虑如何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给予及时的反馈。
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的成果,更要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以及合作和沟通能力等方面。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观察记录、讨论记录、小组展示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表现,并充分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果。
探索有效的小组讨论教学方法

探索有效的小组讨论教学方法在教育领域,小组讨论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沟通技巧。
然而,如何运用小组讨论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一直是教师们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小组讨论教学方法,帮助教师在课堂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学习。
一、明确目标和规则在进行小组讨论前,教师应该明确讨论的目标,让学生明确知道他们需要达成什么样的成果。
同时,制定明确的规则,包括讨论时间、发言顺序、尊重他人意见等,保证讨论的秩序和效果。
二、组建合适的小组组建合适的小组是小组讨论的重要前提。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目标,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等进行分组,既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又保证了每个小组的学习效果。
此外,小组成员的数量也要适中,过少可能导致讨论不充分,过多则会难以管理。
三、提供明确的问题或话题在小组讨论中,给予学生明确的问题或话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讨论。
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或话题,使其既关联课程内容,又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问题或话题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促使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四、教师的引导和监督在小组讨论中,教师的引导和监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提示或激励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同时,教师还应该在讨论过程中进行适度的干预和监督,确保讨论的质量和效果。
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指导者,还是一个促进者和监督者。
五、鼓励建设性的讨论小组讨论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和交流,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建设性的讨论。
这包括尊重他人意见,互相倾听,给予合理的反馈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
六、总结和评估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进行总结和评估,帮助学生回顾讨论的过程和结果。
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验,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内容。
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参与程度和讨论能力,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师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讨论

教师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一种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教学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观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然而,要想开展有效的小组讨论,教师需要运用适当的策略和技巧。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讨论。
一、明确目标和规则在开展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应该明确目标和规则。
目标可以是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合作能力或者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规则可以包括尊重他人意见、积极参与、听取他人观点等。
明确目标和规则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讨论的目的,也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
二、选择适当的小组成员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性格等因素来选择适当的小组成员。
一个好的小组成员应该是能够相互合作、互相扶持的人。
避免过于相似或者过于不同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合作。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来进行小组的组合。
三、提供明确的任务和问题教师在开展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给学生提供明确的任务和问题。
任务可以是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也可以是一个主题的探讨。
对于刚开始接触小组讨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启示来引导他们的讨论。
对于熟悉小组讨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自由探索。
四、设定适当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应该设定适当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小组讨论。
时间上,教师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展开讨论,同时也应该设定一个时间限制,以确保讨论不会过于冗长。
空间上,教师可以为小组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来进行讨论,以避免干扰和打扰。
五、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教师可以充当一个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
例如,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沟通和合作的技巧,引导他们理清思路和观点等。
同时,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引导总结和反思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
学生可以总结讨论的结果和结论,回顾讨论的过程和学习到的知识。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中重要的学习方式,它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点和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对于小组讨论至关重要。
首先,组内成员应相互尊重和理解,尊重彼此的观点和思考方式,避免争执和攻击性的言辞。
其次,组内应有一个明确的讨论目标,确保讨论的方向明确,避免偏离主题。
最后,组内成员应开放心态,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全员的参与和贡献。
二、明确角色和任务分工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都应有明确的角色和任务分工。
例如,可以指定一位组长来组织和引导讨论,一位记录员来记录讨论内容,一位时间管理员来控制讨论时长等。
明确的角色和任务分工能够提高组内成员的效率和合作度,确保讨论的有序进行。
三、制定明确的规则和议程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中,制定明确的规则和议程是非常重要的。
规则可以包括听取他人观点时保持沉默、言辞要文明、互不干扰等。
议程可以包括讨论的主题、时间分配、讨论的重点等。
通过制定规则和议程,能够提高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避免时间浪费和不必要的争议。
四、积极参与和贡献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都应积极参与和贡献。
积极参与包括主动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及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积极贡献包括主动承担任务、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以及给予合理的建议和反馈。
通过积极参与和贡献,能够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讨论和学习的效果。
五、倾听和尊重他人观点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中,倾听和尊重他人观点是至关重要的。
每个成员都应尊重并重视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要打断或贬低他人的观点。
倾听并认真思考他人观点的同时,也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
通过倾听和尊重他人观点,能够建立互信和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提高讨论和学习的成果。
六、及时总结和反馈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之后,及时总结和反馈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教学中一种重要的互动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然而,要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并不容易,需要教师和学生们共同努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你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
1. 创建积极的学习氛围在开始课堂讨论之前,教师应该创建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
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尊重不同意见、欢迎讨论等方式来营造良好的讨论环境。
同时,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和赞扬,以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2. 提前准备讨论主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之前,教师应该提前准备讨论主题,并向学生提供相关资料和背景知识。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准备讨论内容,并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质量。
3.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提高参与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小组,鼓励他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进行轮流发言和总结,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
4.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
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和挑战性的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解答。
同时,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和创造力。
5. 给予适当的反馈和评价对于学生的讨论发言,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价。
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可以通过提问、点评、总结等方式来进行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
6. 注重学生参与的平衡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参与的平衡。
要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机会发表观点,并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和贡献。
要避免少数学生占据大部分讨论时间,而其他学生默默无言的情况。
7. 引导总结和提炼在课堂讨论的最后,教师应该对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和提炼,帮助学生归纳和梳理所学的知识。
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思考如何将讨论的内容与课堂教学进行结合。
通过以上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形式,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协商解决问题,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讨论目标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前,应明确讨论的目标和任务。
讨论目标可以是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等。
明确讨论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聚焦讨论内容,使讨论更加有效。
二、组织合理的小组教师在组织小组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特长,合理地安排小组成员。
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协作。
同时,小组的规模也需要适中,过大会导致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过小则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碰撞和合作交流。
三、设定明确的讨论任务教师在讨论开始前,应给学生设定明确的讨论任务。
任务可以是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展开一场辩论、阐述观点等。
明确的任务能够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更加集中,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有效地开展讨论。
四、提供必要的指导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供必要的指导。
指导可以包括提供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角度、给予学生思路开展讨论等。
适当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五、促进积极参与和互相合作教师在引导小组讨论时,要重视每位学生的参与。
可以通过提问、邀请发言、鼓励分享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倾听、尊重彼此的观点,并在讨论中提倡团结合作的精神。
六、留出充足时间学生小组讨论是一个相对自主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展开思考和交流。
教师在课堂上要留出充足的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
同时,教师也要把握好时间的节奏,适时总结和引导,确保讨论效果。
七、评价和反馈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评价可以从学生参与度、思考深度、合作交流等多个角度进行。
通过评价和反馈,可以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讨论的质量和效果。
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讨论课

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讨论课1. 确定目标和主题在组织小组讨论课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和主题。
确定想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并选择一个具有挑战性且有足够讨论价值的主题。
2. 制定议程和时间安排制定一份详细的议程和时间安排表,确保每个话题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3. 分配角色和责任给每个小组成员分配角色和责任,例如组长、时间管理者、话题引导者等。
这样可以确保每个人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有明确的任务分工。
4. 提供必要的材料和资源为小组成员提供必要的材料和资源,以便他们能够做好准备并充分参与讨论。
这可以包括阅读材料、研究资料、案例研究等。
5. 设计适合的问题或任务设计适合的问题或任务,以促进讨论和知识交流。
这些问题应该具有挑战性,并鼓励参与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分享经验和思考不同解决方案。
6. 鼓励积极参与和合作鼓励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并促进合作和团队精神。
设立一个开放的氛围,让每个人都感到自由表达意见,并尊重不同观点。
7. 有效管理时间使用时间管理技巧,确保讨论课按时开始和结束。
如果某个话题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讨论,可以灵活调整议程并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
8. 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估为小组成员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估,并鼓励他们提出改进建议。
这有助于提高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同时也促进个人成长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9. 总结和复习在小组讨论课结束之前,总结并复习所讨论的核心要点。
这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为下一次课堂活动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组织有效的小组讨论课需要明确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议程、分配责任、鼓励合作与参与,并及时给予反馈。
通过有效地组织小组讨论课,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何有效进行小组讨论学习

如何有效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小组讨论学习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集思广益,促进思维碰撞,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然而,要有效进行小组讨论学习,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如何有效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帮助学生们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明确讨论目标在进行小组讨论之前,首先要明确讨论的目标。
明确讨论的目标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和针对性。
讨论目标可以是解决问题、深入探讨某个主题或者对某个案例进行分析等。
在明确讨论目标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可以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准备问题以及思考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二、分工合作在小组讨论学习中,分工合作是十分重要的。
每个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擅长领域选择相应的任务,例如组织讨论的提纲、搜集相关资料、汇总小组成员的观点等。
通过分工合作,可以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提高小组的整体效能。
三、倾听和尊重在小组讨论学习中,倾听和尊重是建立良好合作氛围的基石。
每个小组成员都应该尊重他人的观点,并且虚心倾听他人的意见。
即使自己对某个观点持有不同意见,也应该以理性和尊重的方式进行辩论和交流。
通过倾听和尊重,可以促进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达到集体智慧的最大化。
四、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学习的效果与每个成员的积极参与密切相关。
每个成员都应该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即使在和其他成员意见不一致时,也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通过论证和辩论来推动思考和进一步的讨论。
积极参与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也能够激发小组的活力和创造力。
五、批判性思维在小组讨论学习中,批判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所获取信息和提出观点进行客观、深入、全面的思考和评估。
小组成员应该善于提出质疑,不盲目接受他人的观点和结论。
通过批判性思维,可以提高讨论的质量,避免陷入主观臆断和个人偏见。
六、总结和归纳在小组讨论学习结束后,应该进行总结和归纳。
总结和归纳可以帮助成员们回顾讨论的过程和结果,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如何进行小组讨论教学

教师如何进行小组讨论教学小组讨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在进行小组讨论时,要注重组织、引导和评价,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1. 创设适宜的小组氛围为了使小组讨论能够顺利进行,教师要创设一个积极、活跃的小组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彼此尊重、倾听和尊重他人观点的行为来促进小组合作。
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在进行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应该设定明确的讨论目标和任务。
教师可以将目标和任务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完成什么样的任务。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和投入讨论。
3. 合理分组合理的分组是小组讨论成功的关键之一。
教师在分组时应尽量考虑学生的能力、性格和兴趣等因素,确保每个小组都具有一定的均衡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进行轮换分组,使得学生有机会与不同的同学合作。
4. 引导和激发学生思考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起到引导和激发学生思考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说明、示范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信息和材料,以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5. 监控和调整小组讨论教师在小组讨论中要时刻监控学生的表现,并根据需要进行适时的调整。
例如,如果一些学生过于主导讨论,教师就应该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进来;如果讨论过于泛滥,教师则需要收敛讨论的范围和方向。
6. 利用技术手段辅助在现代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技术手段辅助小组讨论。
例如,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设备展示学生的讨论成果,或者利用在线讨论平台来进行远程讨论。
这些技术手段可以增加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提高讨论的效果。
7. 鼓励学生批判思考小组讨论不应仅仅停留在观点的交流和表达上,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思考。
教师可以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原因、影响和解决办法等方面。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小组讨论
姓名陈瑛
单位汕头市澄海华侨中学
时间2009年7月
浅谈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小组讨论
内容摘要:新课标提倡合作学习,而课堂小组讨论是实施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
本文主要是针对高中英语课堂小组讨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优化措施,以引导学生积极地,有效地进行小组讨论。
关键词:新课标小组讨论优化措施有效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逐渐推广和实施,英语课堂上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课堂小组讨论这一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师生教学相长的促进,特别有助于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因此,课堂小组讨论受到了广大英语教师的普遍重视和推崇。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老师在实践中操作不当,难以引发学生对小组讨论的浓厚兴趣,导致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对于课堂教学没有多大的帮助。
这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冷场”的尴尬局面。
小组讨论开始之后,小组成员面对讨论话题,既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知该如何说,结果面面相觑,鸦雀无声,局面尴尬。
二.学生的合作不到位,出现“虚热”的混乱局面。
教师布置了一个话题让学生讨论,结果学生借机会浑水摸鱼,大谈无关紧要或与讨论话题相差甚远的东西。
三.学生的合作不主动。
在开展小组讨论时,发现很多学生只顾自己思考,独立行事,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使讨论流于形式。
四.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出现“独白”的演说场面。
小组讨论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但是小组内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能力强的学生掌控小组的局面,这阻碍了全体组员平等地参与小组活动,尤其对于内向、文静或能力较差的学生不利。
“小权威”往往独断专行,以自己的见解代替全组的想法。
那些成绩差或内向的学生不敢也不愿表达思想,只是安静地做个听众;懒惰的学生在小组内不出力,却享受小组共同的成果。
渐渐地他们对一切语言活动都表现得漠不关心。
针对上述小组讨论的低效,形式化现象,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精心设计讨论的话题。
精心设计一个话题是小组讨论顺利开展的前提。
这就要
求教师在组织课堂小组讨论之前,深入研究课文,理出课文的基本框架,课文内容以及课文所传达的意义;确定所学课文的哪些地方适合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话题是否基于课文之上,能否挖掘课文的内涵;讨论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否激励其有感而发。
教师还应尽可能把握学生在阅读课文与讨论问题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或难点,精心设计讨论话题,避免“有题无议”或“有议无质”的现象。
例如,在NSEFC module 3 unit 2的“Healthy eating”教学中,我们可让学生先从自己一天三餐通常吃什么开始交流,学生一听到这个与自己生活的关的话题都踊跃发言,而后我们就把话题一转,开始讨论“Do you think you are having a healthy diet ?”学生开始从自己的饮食中关注什么是healthy food ,什么是unhealthy food 。
又如,在NSEFC module 7 unit 5 “Travelling abroad ”这一单元的教学中,由于目前出外留学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也存在很多争议,所以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联系实际,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一组的同学再分成小组讨论“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studying abroad?” 和“What are the disadvantages of studying abroad?”。
当代的学生都是思维敏捷,富有个性,富有个人见解的年轻人,于是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些看法连老师都为之赞叹。
二.合理分组,调控小组讨论中学生的参与程度。
有效的学生分组活动是精心设计的、有目的和有准备的教学活动,而不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随心所欲的一种教学方式。
因此,组建小组时要充分考虑到小组成员在性别、能力、原有成绩、性格特征、智力差异等方面的差别,每个小组可以由4或6个同学组成,在座位的编排上最好以前后左右4人或6人为宜,这样有利于小组讨论的随时性。
另外,组内的各个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
小组讨论这一形式的合作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精神,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承担特定的职责,防止大部分同学充当“听众”。
因此,教师应注意做好指导工作,首先是对小组长的指导,指导他们如何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给每个成员分配角色,如何在讨论过程中调动本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如何做好讨论记录,如何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为本组的讨论搜集资料等。
三.排除障碍,保证讨论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开展讨论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看书,上网,或请教长辈等方式预先了解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料。
例如,在上NSEFC unit 4 Global warming这一单元的时候,我让学生课后先通过上网等方式了解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并观察本市的环境污染情况,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讨论“What effects does global warming have on human beings and the nature?”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能做到有话可说,避免了从众心理。
另外,老师也应该为小组讨论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
例如,在上module 5 unit 5 “Heroic
Teenagers Receives Awards”这一课的时候,在讲完了刺伤的急救措施之后,我再引申到其他危急情况的急救措施。
我先给学生提供四幅图,分别是关于在火灾,溺水,车祸,和抢劫中受伤的人,先要求学生描绘图片中发生的事情,然后再根据课文中John如何向遭刺伤的妇女实施急救的事例,结合本单元所学过的知识,分组讨论如何向这些人实施急救。
在学生进行讨论之前,我先提供给学生一些基本句型及表达法,如“firstly…secondly…thirdly…finally…”, “apply pressure to…”, “mouth-to-mouth”等等,这样就为学生讨论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四.营造宽松的讨论氛围,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小组讨论”式的课堂中,教师不仅是小组讨论的设计者,组织者,还应该是引导者和参与者,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灵放松、敢于质疑的氛围。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走动于各小组之间,了解情况,以平等的身份参加讨论,帮助一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
作为教师应既要引导学生在讨论时不要离题太远,钻牛角尖,又要引导学生深入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普遍发言,并尽量给中下学生发言的机会。
而且在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该做必要的小结,指出讨论中的得失,并阐明自己的看法,尤其是那些有争议性的问题,不过不能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学生,要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看法。
因此,尽管课堂小组讨论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解决问题,但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时时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调控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
在课堂讨论的活动中,应把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在讨论中,教师应选择重点的句式,设计适当的语言交际活动来帮助学生学会使用这些重要的句式,能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语言。
为此,在设计小组活动时,教师应注意语言学习与活动的有机结合,即让小组活动成为有意识的语言操练活动与无意识的语言交际活动的平台。
例如在上module 3 unit 3 “Who am I”这一节课的时候,在上完整体理解之后,我先让学生对句型“I agree / don’t agree with...because...”和“Without...we c annot.../ With...we can... ”进行造句,进行有意识的句型操练,然后再让学生在讨论“What if you can not use computers any more?”这个话题中灵活使用这个句型。
学生通过这种操练后又在真实语境中为完成交际任务而使用语言形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通过机械性操练让学生记忆语言形式的单调、枯燥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记住了“I agree / don’t agree with...because...”和“Without...we cannot.../ With...we can...”这些句型,又会使用这些句型。
总之,小组讨论学习作为合作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促使学生通过讨论,自主地学习,真正在讨论中学习,在实践中成熟;同时,通过讨论中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
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相互间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
而且在讨论中,巧妙地运用语言形式达到交际的目的。
因此,小组讨论如何有效地实施将是值得我们广大教育者一再思考与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01
2.英语周报高中教师版, 2006-2007学年第15期
3.How to teach English, Jereny Harmer, 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0,8
4.高中研究型课程导师指导手册,孙原清,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