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3课桃花心木_人教新课标
(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下册《3桃花心木》教案
![(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下册《3桃花心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69282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f.png)
(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下册《3桃花心木》教案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明白得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锤炼、勃勃生气、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明白得,体会种树人的用心,明白得作者从中领会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课前预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找桃花心木的资料,通过资料了解林清玄,搜集并阅读他写得其他文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长大成才的桃花心木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树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教师及时补充介绍:桃花心木,一种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树高可达20多米;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色泽漂亮,能抗虫咬,适合制作车、船、家具,用作绿化环境也专门好,它的种子榨出的油还能供工业使用。
2.出示“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树苗。
这株小树苗你们认识吗?谁也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3.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你们会产生如何样的疑问呢?(学生可能会问:这么幼小的树苗,看似弱不禁风,是如何样长成如此高大、优美、笔直的参天大树的呢?)4.是啊,仅及膝盖的树苗是如何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这节课,我们跟随台湾闻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去查找答案。
教师板书:桃花心木、仅及膝盖、高大笔直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标画下来,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读音,及时正音,适时明白得“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勃勃生气”等词语的意思。
书写生字。
3.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摸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生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1.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摸索:种树人是如何样种树的?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长成大树了吗?第二课时一、品读课文,领会道理1.在林清玄的经历中,桃花心木是一种专门的树,它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可当看到它的树苗却仅及膝盖时,林清玄和我们一样也“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通用14篇)
![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通用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0054d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b.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通用14篇)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预习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等词语。
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
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
(“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
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预习课文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2.利用检查学习情况(1)生字中的特殊部首:拜(手)(2)正音(3)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3.质疑(可简单写副板书,便于在下面的学习中反馈)四、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1)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a48248657f1922791788e853.png)
3桃花心木1会写本课6个生字,掌握“枯萎”“汲水”“依赖”“一旦”“一番”“锻炼”“优雅”“勃勃生机”等词语。
2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课文范读录音、课件。
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教师:生活的大海并非永远风平浪静,人生的旅途也绝非平原纵马,永远一路顺风。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与磨难。
在不幸与磨难中,有的人悲观消沉,最后被困难所击倒。
而有的人却不甘沉沦,将腰杆挺得更直,从而成为杰出的人才。
正如种桃花心木的人不定期地照看桃花心木一样,有的桃花心木在自然界的考验中枯萎了,有的却能长成百年的大树。
这节课我们将要欣赏和学习台湾当代名家林清玄的《桃花心木》。
二、教师范读,初步理解课文想想桃花心木是怎样的一种树?三、自读课文,加深理解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那么,在这些桃花心木还是小树苗的时候,这位种树人是怎样培育它们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读课文,画出有关句段。
3读着读着,你们有什么发现吗?这个高个子种树人种桃花心木和我们通常种花有什么不一样呢?四、产生质疑1如果这个种树人就生活在你的身边,你发现他是这样种树的,你对他的表现会有什么看法或疑问?(设计意图:让学生由好奇而读文,因读文而发现,因发现而生疑。
让学生渐渐走进课文,与文中人物、事件开始初步对话。
)2小结过渡。
作者和你们一样,他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当他发现高个子种树人种树有许多奇怪的表现时,心中产生了许多疑问,而且也一股脑儿地向种树人倒了来。
第二课时一、读中深究,交流感悟出示:句1:种树是百年的基业,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
句2: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句3: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9dbf9ad4a98271fe900ef977.png)
六年级语文桃花心木备课记录表年级:六年级备课组长:四、整体切入,感受心情变化。
1、出示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读文体会我的心情。
引导交流总结,我的心情起初感到奇怪。
2、引导学生默读全文,思考: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引导学生交流。
引导总结我的心情变化:奇怪──越来越奇怪──更奇怪──非常感动板书设计奇怪桃花心木越来越奇怪更加奇怪非常奇怪教学反思教研组签字教导处审核时间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地点六年级办公室主备人备课内容桃花心木文章内容分析《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
课文借生活平凡小事给树苗浇水,喻深刻的育人道理。
文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物喻人,寓意深刻,极具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正确理解词语意思。
2、领会种树人语重心长的话语,受到生活与成长的启迪。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本课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本课难点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学情分析在教学中,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统一,要坚持以“读”为主线,在读中让学生感悟,同时要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执教人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环节安排备注(二次备课)第二课时一、学言语,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词语:汲水、枯萎、依赖、一旦、锻炼、优雅、勃勃生机。
2、看看这些词,哪个同学会读?你对哪个词最最敏感?比较“锻炼”与“磨练”,再齐读。
3、提问:这些词都和什么有关?(板题:桃花心木)4、口语训练:桃花心木是什么样的?在同学们的心中是什么样的?用上词语简单地说一说。
二、初读文,明做法1、默读课文,回答:课文主要写谁?写种树人干什么?2、划出种树人给树苖浇水的句子(“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读后谈体会。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7b593a89a45177232e60a257.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第一课时课时目的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头绪。
3.品读,感悟体验。
重点难点抓住重点段、联络生活实践,领悟文章包括的道理。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
1.出示长大成材的桃花心木的图片。
同窗们,你们看法这种树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描画一下。
教员及时补充引见:桃花心木,常绿乔木,树形优美,矮小而蜿蜒,树高可达20多米;它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色泽美丽,能抗虫咬,适宜制造车、船、家具,用作绿化环境也十分好,它的种子榨出的油还能供工业运用。
2.出示〝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树苗。
这株小树苗你们看法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描画一下。
3.将两幅图片放在一同,你们会发生怎样的疑问呢?〔生:这么幼小的树苗,看似弱不由风,是怎样长成如此矮小、优美、蜿蜒的参天大树的呢?〕4.是啊,仅及膝盖的树苗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这节课,我们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同走进«桃花心木»,去寻觅答案。
〔教员板书:桃花心木〕二、指点自学。
1.初读课文。
(1)要求〔投影打出〕:①学习生字新词——先画出,后自学。
②全体感知——想想:本文写了一些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分为几局部?③质疑争辩——画出不了解的效果,提出不了解的效果。
(2)进程:①默读课文。
②小组协作学习。
要求先生不但答出自学结果,还要引见自学方法。
③各小组简明汇报自学状况。
(3)点拨、指点参考:①生字〝秧〞〝萎〞要掌握音、形、义,其他生字字义要了解,掌握音、形即可。
从冷静容——不慌不忙;优雅自在——优美文雅、自在自在,舒舒适服的样子。
说明生长起来的桃花心木由于可以在树苗时就拼命扎根,确定找到水源,所以如今长得很好。
自学方法:查字典、词典,联络上下文了解。
②本文写的是一团体种桃花心木树苗的故事。
文章是按事情的开展顺序写的,可按发作、开展、结果分为三局部。
第一局部〔第1~10自然段〕:写租种〝我〞乡下老家屋旁的空地,种桃花心木树苗的人,他管理苗木的方法让〝我〞感到奇异。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桃花心木(3)_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桃花心木(3)_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a9cbc31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2.png)
3桃花心木教课目1.会写本 6 个生字,抄录自己有启的句。
2.有感情地朗文,理解文内容。
3.抓住要点句段,系生活,悟文章含的道理。
4.领会借物人的写作方法。
教课重点种人的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领会到作者介种的、道理和方法是一个比,其目的是了明育人之道。
教课程一、展现,目定向1、文入:出示片,同学用一个来形容片上的大。
(高大挺秀、亭亭玉立、笔挺秀美⋯⋯)它是如何从一棵小苗成参天大的呢?我就跟从台湾今世名家林清玄一同来学《桃花心木》。
下,同学都了文,哪位同学能告老,桃花心木是一种什么啊?(生回答),你是通什么方法认识的呢?(料,上网收集)。
2、要想读透课文,离不开词语的支持,下边老师就来检查一下你们对字词的掌握状况。
枯败插秧锻炼优雅平白无故平白无故勃勃活力意味深长要点重申“锻”的书写3、同学们的词语关闯的特别顺利,此刻老师急迫的想知道,你们对课文的内容掌握的如何了,请同学们迅速阅读课文,谈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记述了种树人给桃花心木浇水没有规律的事)二、自主研究,知能整合1、那么,在这些桃花心木仍是小树苗的时候,这位种树人是怎样培养它们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读课文,画出相关句段。
2、读着读着,你们有什么发现吗?这个高个子种树人种桃花心木和我们往常栽花有什么不同样呢?(生回答四点奇异之处)过渡:1、假如这个种树人就生活在你的身旁,你发现他是这样种树的,你对他的表现会有什么见解或疑问?(学生自由发布见解)2、作者和你们同样,他也是生活中的居心人,当他发现高个子种树人种树有很多奇异的表现时,心中产生了很多疑问,并且也一股脑儿地向种树人倒了出来。
三、合作相助,商讨释疑1、看作者向种树人提出疑问时,种树人是怎么回答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诵课文,把他的话找出来。
你能不可以用一句话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样种树的原由终究是什么呢?2、小组内议论沟通3、小组报告:出示:句 1:种树是百年的基业,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桃花心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桃花心木》](https://img.taocdn.com/s3/m/05da3f2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b.png)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桃花心木》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不确定”、“枯萎”、“勃勃生机”等,并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小组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桃花心木树的特点,分析课文中作者观点的表述方式,以及理解作者借桃花心木树比喻人生的用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会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培养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桃花心木树的特点及其比喻人生的用意,并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作者观点的表述方式,以及体会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三、教学过程1.引出课题(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桃花心木树的图片和介绍其特点,引出课文《桃花心木》的课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关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如何面对挫折的问题。
2.个人观点阐述(10分钟):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对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挫折的看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进行表述。
之后,教师提供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词语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3.问题提出(10分钟):教师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如:桃花心木树的特点是什么?作者借桃花心木树比喻人生的用意是什么?等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讨论。
4.分析解决(15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析问题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5.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和分析结果,再次强调课文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巩固。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师将采用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师主导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通过启发式教学,教师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充分讨论和分享自己的看法;通过教师主导式教学,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 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efa77624bb4cf7ec4bfed070.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一、学情剖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篇课文,作者台湾作家林清玄。
作者经过写种树人种桃花心木时不规律地浇水等奇异的现象,从而导出深入的人生道理:在不确定生活的人,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才干更顽强更好地生活。
全文借物喻人,层层设疑,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艺〔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和了解词语〝插秧、茂盛、基业、考验、优雅、语重心长、勃勃生机〞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诵课文,誊写对自己有启示的句子。
〔3〕、抓住重点句段,联络文本和生活实践等方法,引导先生领悟文章包括的深入道理。
〔4〕、感受文章故事层层设疑的写作方法。
经过对含义深入句子的了解,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2、进程与方法〔1〕、围绕效果,联络生活,引进课外资料,层层引导先生深化了解。
〔2〕讨论交流,探求种树人奇异做法的缘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种树人的用心,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抓住重点句段,联络文本和生活实践等方法,引导先生领悟文章包括的深入道理。
教学难点:感受文章故事层层设疑的写作方法,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林清玄作品引荐先生读。
教学进程第二课时学时目的1、抓住重点句段,联络文本和生活实践等方法,引导先生领悟文章包括的深入道理。
2、感受文章故事层层设疑的写作方法。
经过对含义深入句子的了解,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学时重点: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先生领悟文章包括的深入道理。
学时难点: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教学活动一、导入1、课件出示桃花心木的有关图片、资料,了解桃花心木。
2、板书课题,读课题。
3、读课文,画出不了解的句段。
二、深化品读«桃花心木»〔一〕遇见效果1、先生提出不懂的中央。
2、重复熟读课文中的道理语段〔第14自然段〕。
3、梳理先生的效果,板书:生活的考验独立自主的心转化能量努力生长4、依据教员的板书,引导先生背诵这段话。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ae3af6ea79563c1ec4da7164.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艺:会写本课6个生字,誊写对自己有启示的语句。
2.进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住重点句段,联络生活实践,领悟文章包括的道理。
二.教材剖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言语朴实流利、寓意深入。
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生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草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辛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制依赖性对人生长的重要意义。
文章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外形很特别末尾,引出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异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议论。
种树人的话,使作者遭到感动,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拟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道理,点明了文章的宗旨。
作者在描写和表达中转承自然流利,由作者的疑问引出种树人的一番话,使作者遭到启示,感悟到人生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体会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体会到作者引见种树的阅历、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
五.教学预备:1.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和图片,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植物。
2.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读一读,体会一下他的作品作风。
六.教学进程〔一〕新课导入:以前我们学过的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鞋匠的儿子»这两篇课文,请同窗们回想这些课文的写法有什么特点。
2.林清玄相关的资料。
〔课件3〕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让人在伟大的大事之中悟出深入的道理。
明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包括深入道理的文章。
〔板书:桃花心木〕〔二〕初读课文,全体感知。
〔1〕反省预习,认读生字。
〔课件4〕认:租秧汲侥写:租秧旱规萎汲圃〔2〕了解词语。
〔课件5〕莫明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其中的道理。
2023最新-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优秀4篇)
![2023最新-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86f62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6.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优秀4篇)《享受心安理得》课文采用分总的结构,先具体叙述了三件“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事情,再从中总结出道理,告诉人们怎样才能“享受心安理得”。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以下是勤劳的编辑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优秀4篇),仅供参考。
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篇一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长大成才的桃花心木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树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教师及时补充介绍:桃花心木,一种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树高可达20多米;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色泽美丽,能抗虫咬,适合制作车、船、家具,用作绿化环境也非常好,它的种子榨出的油还能供工业使用。
2.出示“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树苗。
这株小树苗你们认识吗?谁也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3.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你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学生可能会问:这么幼小的树苗,看似弱不禁风,是怎样长成如此高大、优美、笔直的。
参天大树的呢?)4.是啊,仅及膝盖的树苗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这节课,我们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去寻找答案。
教师板书:桃花心木、仅及膝盖、高大笔直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标画下来,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读音,及时正音,适时理解“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勃勃生机”等词语的意思。
书写生字。
3.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生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1.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长成大树了吗?小学五年级语文《享受心安理得》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心安理得、年逾八旬、雪中送炭、毫无愧色”等词语意思。
2、简要概括文章讲述的三件事,并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人 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人 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8fcb020c4afe04a1b171de6d.png)
步 骤
师生双边活动
集体设计
一、温习导入
1、听写本课词语:
插秧、茂盛……
2、导入:同窗们,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种树人的奇异种树行为埋下了许多的疑问,懒人怎样知道有几棵树会茂盛呢?究竟应该什么时分来?……明天我们就来听听种树人自己是怎样说的
二、全体感知
1、请同窗们自在读课文,把种树人说的话找出来
2、引导先生了解种树人说的第一段话
1、教员板题,全班齐读
2、出示桃花心木的图片,指名反应搜集到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
3、课文中是怎样引见桃花心木的呢?请同窗们自读课文
二、全体感知
1、先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索:文中是怎样引见桃花心木的?
2、指名反应
3、教员引导:自在读引见桃花心木的句子,从中找出最能表达桃花心木特点的词语。
4、指名反应
5、一株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怎样长成树形优美,矮小而蜿蜒,优雅自在,勃勃生机的参天大树的呢?请读课文
〔1〕从这段话中,找出种树人种树下按规律的缘由
〔2〕先生反应后,教员引导要点
3、假设种树人不这样做,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三、感悟道理
1、种树人的这番话不只解答了作者的疑惑,也给予作者深入的启示,请同窗们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范文(通用14篇)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范文(通用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de32e9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2.png)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范文(通用14篇)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桃花心木》教案范文篇1 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单元9个生字,掌握“枯萎”“汲水”“依赖”“一旦”“一番”“锻炼”“优雅”“勃勃生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训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德育渗透点使学生感悟到作者借种树喻育人,懂得人应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能养成依赖心理。
美育渗透点使学生感受到人生之美在于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于学会自立、自强。
教学方法:教师教法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
(板书:6桃花心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自主学习,谈感悟。
1.抓段落,谈感悟。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喜欢的部分,并陈述自己喜欢的原因。
2.抓句子,谈感悟。
在学生畅谈自己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再组织学生讨论,谈感受,谈见解。
着重理解以下句子(1)“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2)“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53cee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d.png)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和书写生字词,如“桃花心木、苗儿、浇水、依赖”等,并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
2.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节奏和语气,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作者通过对比、设问、描写等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4.学生通过仿写、创作等实践活动,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受作者对桃花心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树立自信心,培养独立自主的品质。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4.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增强环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语文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下: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本节课的课文内容充满好奇心,尤其对桃花心木这一植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5.小组活动: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植物,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物等方式,了解该植物的生长特点、外形特征等,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成果。
6.家庭作业:请同学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家长,与家长共同讨论课文中的美好情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
作业要求:
1.认真完成作业,书写工整、规范。
2.按时提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培养独立自主的品质。
4.布置课后作业:复习课文内容,进行拓展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95d65f9f4b35eefdc8d333c7.png)
提示:静而生慧,轻声交流,尽显素质
知者加速:练习汇报
师就重点语句精讲点拨,渗透借物喻人的写法
五、课文延伸 (6分钟)
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育树人的做法对吗?你是从课文中哪儿知道的?
出示幻灯片:15自然段
难点:
1.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2.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查找桃花心木的资料,搜集林清玄的作品。多媒体课件
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白板、三色牌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感情调节(2分钟)
同学们,上课开始老师跟大家交流一点读书心得:巴西有一种树,它高三十米,它叫酒瓶树;瓶子树;肚佛书;大肚树。你们来猜测一下,这种树长得什么样?师:它长成这样子为什么呢?
实验学校六年级语文课时备课设计
课 题
3 桃花心木
课型
新授
序号
教材
分析
《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教材以树喻人,描写了一位乡村种树人,在培育桃花心木时的二三事。文章在写作方法的运用上,通过层层渗透,抽丝剥茧,去伪存真,使我们终于透过种树人在植树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怪现象,捕捉到合理的内核,感受到深切的震撼。说明育人同植树一样,同样应该在不确定的生活环境中,培养人的自我生长能力。并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对育人道理的认识。
七、当堂检测 (5分钟)
内容:练习册第9页“ 精彩回读”
要求:1.出示答案,组内互阅; 2.疑问亮红牌
知者加速:练习册:跟进阅读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 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b0504eacf7ec4afe05a1df70.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桃花心木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的1.学会本单元9个生字,掌握〝茂盛〞〝汲水〞〝依赖〞〝一旦〞〝一番〞〝锻炼〞〝优雅〞〝勃勃生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局部。
二、重点、难点重点经过了解含义深入的句子,进而悟出课文是借种树喻育人难点体会其中所包括的深入道理。
三、教学步骤一、生活导入:同窗们,教员想请大家帮个忙,〔情愿吗?〕事情是这样的,我老家隔壁住着姐弟俩,从小就失掉父母。
姐姐为了照顾弟弟,很早就任务,赚钱供弟弟上学,生活上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洗脚水都端到弟弟的面前。
他的弟弟如今曾经上高一,效果十分棒。
可是弟弟除了效果好以外,生活上什么都不会,甚至袜子都不会洗,方便面都不会煮,更不愿与人说话。
我总想找这位姐姐谈谈,可一时又不知该怎样跟她说,同窗们能帮帮教员吗?我置信,学了明天的课文,同窗们一定能帮我。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种树人给桃花心木苗浇水时间不一定,浇水的量也不一定,似乎没有一点规律,文中的〝我〞感到十分奇异,忍不住去问那位个子很高的种树人:(先生读)[投影一]我忍不住问他,究竟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事出有因会茂盛?假设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茂盛吧?二、研读第12。
13自然段:1、种树人是怎样回答的?在课文的——12、13自然段。
请大家自在地朗诵这两个自然段。
2、假设你就是种树人,教员就是文中的〝我〞,你能回答好〝我〞的效果吗?别忙,请〝各位种树人〞再精心肠预备一下。
先生一般朗诵。
3、如今,哪位种树人来解答我的疑问呀?指名回答。
〔师问生答,您好,我到您这儿来,头脑当中装满了问号……师从不明白,到有点明白,到还有疑问,到完全明白。
请他生说时〕〔三个效果一同处置。
领先生答到最后一个效果时,强调一下意味深长。
〕4、先生评价。
教员引导:种树人是怎样说的呢?[投影二]文中插图。
请看图,你看到了什么?看看种树人的表情。
〔笑着说〕,啊,种树人为什么要笑着说呢?你们懂他笑的意思吗?〔对问者的有礼貌,宽容〝我〞的不知,自得他的种树技术,自信他的桃花心木一定能成材。
(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8fba57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7.png)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预习、课堂讲解、课后复习等环节,自主探究课文内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朗读比赛、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4.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展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习作者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精神,激发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3.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德,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六年级学生的思维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对于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需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学生在合作学习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但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仍存在依赖心理,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教学设想
针对以上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1.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桃花心木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和好奇心。
2.课文学习:
(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教师讲解课文,针对重难点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 课桃花心木
教学目标:1、通过对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体会文中深刻的人文道理,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2、学会本课的6 个生字及出现的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教学重点: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道理。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和图片,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植物。
2、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读一读,体会一下他的作品风格。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读,激趣质疑引入文。
1.教师动情地讲述《一个大学生的故事》。
同学们,当你有那么一天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刻,你会是什么心情?(学生的回答可能有:高兴、激动、兴奋……)是啊! 的确是一个令人无比激动的时刻,然而有这样一位大哥哥,在接到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却忧心重重,不知所措。
(学生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他是个从小失去父母的孤儿,姐姐为了照顾他,辍学工作,赚钱供他上学,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呵护得无可挑剔,从小到大十几年不让他干任何家务活,只要求他努力学习。
读到高三毕业,他连自己的袜子都不会洗,方便面都不会煮,更不愿与人交流,正常必要的人际交往都很少很少,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无奈,又喜又忧的姐姐只好陪他一起去大学报到,但学校不允许这种情况的陪读,姐姐千叮咛万嘱咐后担心地离开了。
他坚持不到3 天便哭着打电话要姐姐来接他。
因为他根本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除了埋头学习,他一切都不会做。
结局是遗憾而又令人无奈的,他退学了,与已经实现的大学梦想做了最后的告别。
2.请学生自由发言。
听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你有些什么想法? 3.小结:同学们,我们这位可悲的大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结局?是他的错?是爱他的姐姐的错?还是谁的错?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桃花心木》那里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整体感知观其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要求:字字入目,做到三不:不加字、不减字、
不错字。
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3.教师请举手最快的前十名同学串读课文。
(师生共同正音,并对他们积极读书的态度予以表扬。
)
三、精读,潜心会文领其意。
1.教师:同学们,读书只做到正确流利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书读出情、读出意、读出味、读出神,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达到这样的要求,那么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2.再读课文,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反馈学生画出的句子及不懂的地方。
4.抓住重点句段,感悟育人真谛。
学习12、13自然段。
①指名读。
想一想:这两段主要讲什么?②逐句品读。
引导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并相机指导朗读。
(学生之间互动竞争,进行朗读比赛。
)③全班交流自己从读中体会到了什么?④教师小结。
学习14自然段。
①投影出示此段课文,全班齐读。
②自由朗读,小组交流读后的感受。
③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理解:”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④ 学生自悟,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第15、16自然段。
①愿意读的同学一起读。
②小组讨论: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③全班交流。
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评议。
四、展读,联系实际话育人。
1 •分角色表演,种树人与“我”之间的交流。
①同桌组合练习。
②推荐上台表演。
要求:注意人物的身份、语气、可以自由发挥。
2.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
3.教师小结:同学们,成长为一棵抵御风雪,顽强生存的参天大树的确要付诸于不懈的努力。
在挫折与逆境中锻炼、成长,才是我们应该走的成才之路。
板书设计:
3、桃花心木
会找水源生活考验
拼命扎根锻炼自主
种树————育人教学反思:《桃花心木》台湾作家林清玄写的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课文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 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这篇课文,人与事都来自平凡的生活,蕴涵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但,这生活哲理要是我们直白地告诉他们,也许没什么意思。
所以,我想,联系生活经验能使课文所含着的道理变得容易理解。
如课文中有一句“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我结合《课堂作业本》上的练习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议论:
1、树木的“不确定”是指什么?人的“不确定”又是指什么?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为什么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生能通过树木的“不确定”指上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从而理解人的“不确定”指生活的变化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不幸等。
学生大多能联系生活实际,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从自己的学习方面来谈、有的从家庭教育方面来谈、有的从学校的教育教学方面来谈,还有的谈了自己知道的在艰苦环境中自强自立的人的事例,有的学生还能从反面谈到一些人被优越条件娇惯成了“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生活的风雨的事例,两相对比,最后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通过自己亲自去实践,去竞争,去拼搏。
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奋斗的艰难,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
学生在理解了这句话后又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即只有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才会有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本领,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得到生存与发展。
反之,长期在确定中生活的人,依赖性强,生存能力差,甚至会成为废物,被社会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