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管理制度
灌溉人员管理制度
灌溉人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灌溉人员管理行为,增强工作效率,保障农田灌溉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灌溉人员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农田灌溉工作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灌溉工、灌溉管理员等。
第三条灌溉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本制度规定,服从管理,履行职责,维护单位利益,保障水利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第二章灌溉人员的岗位设置和职责第四条灌溉人员主要包括灌溉工、灌溉管理员、泵站工等职务,各岗位职责如下:一、灌溉工:负责掌握农田灌溉设备的操作技术,保障灌溉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灌溉管理员:负责制定灌溉计划,组织调度灌溉工作,保障农田灌溉的科学、有序进行。
三、泵站工:负责维护泵站设备的运行,保障农田的用水需求。
第三章灌溉人员的岗位标准和培训第五条灌溉人员应当具备相关水利工程技术知识,熟悉灌溉设备的操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灌溉工作。
第六条单位应当对灌溉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水平和技能,确保其胜任工作。
第四章灌溉人员的管理第七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灌溉人员档案,记录其个人信息及工作表现,对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对表现不佳的人员进行处罚或调整。
第八条灌溉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单位的工作安排,不得擅自调整工作计划或私自利用单位资源。
第九条灌溉人员应当保管好单位的设备和物资,禁止私自挪用或浪费。
第十条灌溉人员应当积极配合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保持与同事的良好关系,共同完成单位工作任务。
第五章灌溉人员的考核和奖惩第十一条单位应当定期对灌溉人员进行考核,评选出优秀员工,设立奖金或奖励措施。
第十二条灌溉人员如有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单位有权对其进行警告、记过、降职或辞退等处罚。
第六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施行,如有疑义或需要修改,须经单位领导审批后执行。
第十四条灌溉人员应当遵守本制度规定,做到言行一致,自觉维护单位荣誉,不得损害单位利益。
第十五条对于本制度未尽事宜,单位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或调整。
以上为灌溉人员管理制度,望各位灌溉人员自觉遵守,共同维护单位水利工作的安全和稳定。
灌溉管理制度建设
灌溉管理制度建设一、灌溉管理制度概述灌溉管理制度是指对农田灌溉进行规范、科学管理的一套制度体系。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灌溉管理多为基于经验、随意性较大,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农田的疏漏。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灌溉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灌溉水量管理: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期,科学确定灌溉水量,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频率,确保灌溉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2. 灌溉水质管理:对灌溉用水进行处理和监测,确保水质达标,减少农田土壤和作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 灌溉设施管理:对灌溉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减少因设施故障导致的灌溉事故。
4. 灌溉制度管理:建立完善的灌溉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责任和管理流程,加强对灌溉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农田灌溉的正常、高效进行。
二、灌溉管理制度建设的意义建设灌溉管理制度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农田水利用效率: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制度可以减少灌溉水量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农田灌溉的成本。
2. 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建设完善的灌溉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农田在干旱、旱涝等灾害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灌溉,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3. 促进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制度可以减少农田的农药和化肥使用量,降低农田土壤和作物对化学物质的吸收,减少农田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4. 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合理的灌溉管理制度可以降低用水量,减少农田用水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三、灌溉管理制度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农田灌溉管理制度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灌溉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国农田灌溉管理制度多为单一、僵化,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对于应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实际需求存在不足。
灌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灌溉生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灌溉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灌溉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2.灌溉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下设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3.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负总责,确保本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1.灌溉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本单位灌溉安全生产负总责,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2.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确保本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
3.班组长对所辖班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负责班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4.操作人员对个人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四、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2.对在职员工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3.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五、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1.定期对灌溉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对生产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对安全生产隐患进行分类管理,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
六、事故报告与处理1.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按照事故报告制度,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3.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对事故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进行严肃处理。
七、奖惩措施1.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造成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罚。
八、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灌溉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灌区灌溉管理制度
灌区灌溉管理制度一、灌区灌溉管理制度的内容(一)水资源配置1、确定水资源分配原则:包括公平性、合理性、高效性等原则,确保每个农户都能够获得足够的灌溉水资源。
2、划定灌溉范围和水源:确定各个灌区的灌溉范围和水源,确保各个农田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灌溉水源。
3、灌溉水资源的配置:按照灌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各个农田获得的灌溉水资源量,统一划分水权。
(二)技术措施1、建设灌溉设施:包括水源管道、灌溉渠道、喷灌设备等,确保水资源能够有效地输送到各个农田。
2、技术指导和培训:对灌区内的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灌溉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3、灌溉技术改进:不断引进和推广新的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田的产出。
(三)收费制度1、实行水资源收费制度:按照各个农田实际使用的灌溉水资源量进行收费,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建立灌区维护基金:用于灌溉设施的维护和修缮,确保设施能够正常运行。
3、灌溉用水的价格政策:根据市场需求和供求关系,合理确定灌溉用水的价格,保证农民的经济利益。
(四)法律法规1、制定灌区灌溉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种管理制度和规定,对灌区灌溉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
2、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和监督:对于恶意挪用水资源、私设水泵、乱排污水等违规行为,要严格监督和处罚。
(五)组织管理1、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灌区内设立管理机构,明确各项管理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2、实行领导责任制和考核制度:对灌区灌溉管理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和考核制度,明确责任和奖惩措施。
3、建立农民自治组织:鼓励农民自主组织,参与灌溉管理,推动农村社会治理。
二、灌区灌溉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灌区灌溉管理制度的规范和实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保证农田的正常灌溉需求。
2、保障农业生产需水:通过制定灌区灌溉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保障农田的正常灌溉需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供给。
灌溉管理制度
灌溉管理制度一、概述本制度制定的目的是规范企业内的灌溉管理工作,确保灌溉工作的有效进行,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涉及灌溉的部门和人员。
二、管理标准1. 灌溉计划制定1.1 每月初由企业农业部门负责人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气象条件,制定灌溉计划,并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1.2 灌溉计划应包括灌溉的时间、地点、方式、用水量等详细信息,确保灌溉工作的有序进行。
1.3 灌溉计划应进行备案,农业部门负责人负责保留灌溉计划的备案记录。
2. 灌溉设备维护2.1 灌溉设备的维护保养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2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灌溉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2.3灌溉设备的维护记录应进行备案,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负责保留维护记录备案材料。
3. 水资源管理3.1 企业应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保证农作物的灌溉需求。
3.2 农业部门负责人应及时了解当地水资源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灌溉计划和用水量。
3.3灌溉使用的水资源来源应符合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禁止使用污水或其他不符合标准的水源进行灌溉。
三、考核标准1. 灌溉计划执行情况考核1.1 农业部门负责人应按照灌溉计划的要求,按时开展灌溉工作。
1.2 监测部门负责人应定期对灌溉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农业部门负责人。
1.3 农业部门负责人应根据考核结果,及时整改问题,优化灌溉工作。
2. 灌溉设备维护情况考核2.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应按照维护计划,及时对灌溉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2.2 农业部门负责人应定期对灌溉设备进行抽查,评估设备的维护情况。
2.3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应根据考核结果,及时整改问题,确保灌溉设备的正常运行。
3. 水资源利用情况考核3.1 农业部门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
3.2 环保部门负责人应对灌溉使用的水资源进行监测和检查,评估企业的水资源利用情况。
灌溉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灌溉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1.1 为规范和提高灌溉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设施安全可靠,确保项目质量达到预期要求,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灌溉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包括设计、施工、检查、监理等各个阶段。
1.3 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否则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二章质量管理组织2.1 灌溉工程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包括:质量管理部、质量控制部、质量监督部等。
2.2 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工程质量管理方案、制度、规程等,负责工程质量验收和评估。
2.3 质量控制部负责制定工程质量检查计划、检查范围和周期,负责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查。
2.4 质量监督部负责对施工单位进行质量监督,负责协调解决工程质量问题。
第三章质量管理流程3.1 灌溉工程质量管理流程包括: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
3.2 设计阶段质量管理要求:设计方案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设计图纸必须齐全、清晰、准确。
3.3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必须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作业规程。
3.4 验收阶段质量管理要求: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质量验收,必须符合验收标准和要求。
第四章质量检查与监督4.1 质量检查要求:质量控制部必须按照检查计划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
4.2 质量监督要求:质量监督部必须对施工单位进行质量监督,发现质量问题必须及时报告并协调解决。
4.3 重大质量问题必须在第一时间通报项目负责人和监理单位,协商解决措施。
第五章质量管理考核5.1 对涉及工程质量管理的各个阶段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包括设计人员、施工人员、检查人员等。
5.2 考核内容包括严格遵守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是否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等。
5.3 考核结果将作为工作人员晋升、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质量管理记录6.1 所有涉及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制作相关质量管理记录,包括设计文件、施工记录、检查记录等。
灌溉管理制度模板
灌溉管理制度模板一、总则1. 目的:确保灌溉系统高效、合理运行,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灌溉系统的农业生产区域。
二、组织管理1. 管理机构:成立灌溉管理小组,负责日常的灌溉管理工作。
2. 人员职责:明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三、灌溉系统维护1. 定期检查:定期对灌溉系统进行检查,确保所有设备正常运行。
2. 故障处理:一旦发现故障,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确保灌溉不受影响。
四、水资源管理1. 水源保护:保护灌溉水源不受污染,确保水质符合农业用水标准。
2. 用水计划: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季节变化,制定合理的灌溉用水计划。
五、灌溉操作规程1. 灌溉时间:合理安排灌溉时间,避免在高温强光下进行灌溉。
2. 灌溉量: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湿度,合理控制灌溉量,避免浪费水资源。
六、节水措施1.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水利用效率。
2. 水资源循环利用:鼓励采用收集雨水、循环利用灌溉水等节水措施。
七、灌溉记录与监测1. 记录管理:建立灌溉记录系统,详细记录每次灌溉的时间、量、作物等信息。
2. 监测评估:定期对灌溉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灌溉计划。
八、培训与宣传1. 定期培训:对灌溉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
2. 宣传推广:通过宣传资料、讲座等方式,提高农民对科学灌溉的认识。
九、应急预案1.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影响灌溉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十、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灌溉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应经过管理小组讨论通过,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灌区灌溉管理制度范本
灌区灌溉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灌区灌溉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益,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灌区内的灌溉管理工作,涉及水资源管理、灌溉设施建设、维护和运行、灌溉服务等方面。
第三条灌区灌溉管理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合理配置、节水高效、环境友好的原则,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第四条灌区灌溉管理工作由各级水利部门和灌区管理机构负责,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灌区灌溉管理工作。
第二章水资源管理第五条灌区水资源管理应当遵循总量控制、优化配置、节约使用、重复利用的原则,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六条灌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灌区水资源状况和农业需求,编制灌区水资源利用规划和年度水资源利用计划,报请上级水利部门审批。
第七条灌区管理机构应当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调查评价,建立健全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为灌溉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八条灌区内的取水、用水、排水、废水处理等行为,应当遵守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执行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措施。
第三章灌溉设施建设与管理第九条灌区灌溉设施建设应当符合灌区水资源利用规划和农田水利发展规划,实行总量控制、优化配置、高效利用。
第十条灌区管理机构应当加强灌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确保灌溉设施的安全运行和正常使用。
第十一条灌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灌溉设施管理制度,对灌溉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养护,确保灌溉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第四章灌溉服务与管理第十二条灌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灌溉服务体系,提供灌溉技术指导、水量调度、水费收缴等服务。
第十三条灌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灌溉需求和天气预报,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灌区管理机构应当加强灌溉用水计量工作,建立健全灌溉用水计量制度,确保用水数据的准确性。
第十五条灌区管理机构应当加强水费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水费收费标准和规定,合理确定水费征收方式和期限。
灌溉安全管理制度
灌溉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灌溉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灌溉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灌溉工作的人员和单位。
第三条灌溉安全管理制度的宗旨是预防灌溉事故,保障灌溉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四条灌溉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灌溉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责任分工、操作规程、安全防护措施、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责任分工第五条灌溉安全管理工作属于全员参与的工作,各级领导干部是灌溉安全的责任主体,应当加强对灌溉安全工作的领导与监督。
第六条灌溉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由灌溉管理单位负责,设置灌溉安全管理机构,明确灌溉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七条灌溉人员应当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增强灌溉安全意识,自觉履行灌溉安全管理职责。
第八条灌溉安全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灌溉安全督导、检查、评估制度,加强灌溉安全监管,做好灌溉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第三章操作规程第九条灌溉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违章操作。
第十条灌溉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不得擅自私自维修。
第十一条灌溉人员应当在操作灌溉设备前,认真检查设备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无故障,确保操作安全。
第十二条在进行灌溉作业时,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对灌溉管道和设备进行隔离与封闭。
第四章安全防护措施第十三条灌溉作业中应尽量减少人员的操纵与接触,增加机械化操作。
第十四条水库、渠道等灌溉建筑物应当定期维修,确保其安全性。
第十五条灌溉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人员的安全作业。
第十六条灌溉设施的封闭与开启,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不得随意开启和关闭。
第五章事故应急处理第十七条发生灌溉事故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和处置。
第十八条灌溉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十九条对于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灌溉事故,应当及时进行赔偿和处理,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灌区灌溉管理制度范本
灌区灌溉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灌区灌溉管理,保障农田灌溉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灌区内所有灌溉用水管理活动,包括灌溉水资源的分配、利用、保护等一切相关工作。
第三条灌区灌溉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公平公正、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依法管理,加强监督,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灌区灌溉管理机构应当遵循便民、高效、透明的原则,为农民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灌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五条灌区灌溉管理机构应当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适时调整政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六条灌区灌溉管理机构应当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问题,合理规划灌溉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第七条灌区灌溉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灌溉技术水平,推广科学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
第八条灌区灌溉管理机构应当积极开展与相关部门的协作,互通信息,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灌区的发展。
第二章灌溉水资源的配置第九条灌区灌溉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农田特点和作物需水需求情况,合理配置灌溉水资源,确保各农田的灌溉需求得到满足。
第十条灌区灌溉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灌溉水资源分配机制,制定具体的灌溉方案,确定灌溉水量,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水资源。
第十一条灌区灌溉管理机构应当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制定水资源利用计划,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第十二条灌区灌溉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灌区灌溉水资源监测机制,监控灌溉水资源的使用情况,防止浪费现象的发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十三条灌区灌溉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农民的灌溉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灌溉技术的认识和掌握,提高农民的灌溉水平。
第十四条灌区灌溉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水资源调度机制,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农田灌溉的正常进行。
第三章灌溉工程设施的管理第十五条灌区灌溉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灌溉工程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定期检查灌溉工程的使用情况,保障灌区的正常灌溉。
灌区灌溉管理的制度与政策
灌区灌溉管理的制度与政策灌区灌溉管理是指针对特定区域的农田灌溉进行的管理与监督。
在农业生产中,灌溉是确保作物正常生长和增产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农田的灌溉效果、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解决灌溉管理中的问题,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灌区灌溉管理的制度与政策。
一、灌区灌溉管理机构在灌区灌溉管理中,设立专门的机构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机构通常由政府组织,负责协调、管理和监督灌区的灌溉工作。
其主要职责包括制定灌区灌溉管理的规章制度、确定灌溉计划、组织灌溉设施的维护与改进、处理灌溉纠纷等。
二、灌溉计划与调度灌溉计划与调度是灌区灌溉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根据气候、土壤状况、农作物需水量等因素编制灌溉计划,确定不同作物的灌溉时机、水量和灌溉周期。
同时,制定调度方案,确保灌溉水源的合理分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灌溉设施建设与维护灌区灌溉管理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灌溉设施。
政府应加大对灌溉设施的投入,建设和改造灌溉渠道、水库、输水管道等。
同时,制定灌溉设施的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加强设施的巡查、修缮和维护工作,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四、水权管理与利用灌区灌溉管理需要建立水权管理制度,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政府应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明确农田灌溉的水资源分配原则和标准,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水权交易,实现供需的平衡。
同时,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查,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变化情况,调整灌溉计划和调度策略。
五、灌溉费用管理对于灌区灌溉管理的实施,存在一定的经济成本。
为了确保灌区灌溉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的费用管理制度。
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征收灌溉费用、设立专项资金等,用于灌溉设施的维护、管理、改造和农田灌溉技术的推广等。
六、灌区灌溉管理的监督与评估为了保证灌区灌溉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监督与评估机制。
政府应加强对灌溉管理机构的监督,对其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通过定期的灌溉效果评估,检验灌溉政策和制度的实施效果,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灌溉分级管理制度最新
灌溉分级管理制度最新一、灌溉分级管理制度的内容1. 划分灌溉分级管理区:根据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地形地貌特点、作物种植结构等因素,将灌溉区划分为不同的灌溉分级管理区。
通常可以分为重要农田区、一般农田区、边缘农田区等。
2. 制定不同级别的灌溉方案:针对不同的灌溉分级管理区,制定相应的灌溉方案,包括灌溉水量、灌溉周期、灌溉方式等内容。
重要农田区的灌溉方案通常更为严格,一般农田区次之,边缘农田区最宽松。
3. 实施灌溉管理:根据各级灌溉方案,对农田进行相应的灌溉管理,包括测定土壤水分含量、监测作物需水量、调整灌溉水量等措施。
同时,要定期对灌溉分级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管理方案。
4. 加强宣传和培训:对农民进行灌溉管理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对灌溉分级管理制度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其遵守和执行管理制度的积极性。
二、灌溉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在中国各地的农田灌溉管理中,灌溉分级管理制度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些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对灌溉分级管理制度进行了重点推广和实施,取得了以下成果:1. 提高了农田灌溉效率:通过灌溉分级管理制度,农田灌溉水量得到合理配置和调整,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提高了灌溉效率,确保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2. 减轻了农民的灌溉压力:根据灌溉分级管理制度的要求,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作物需水量,进行精细化管理,减少了灌溉工作的繁琐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灌溉压力。
3. 促进了农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灌溉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水资源,防止农田过度灌溉导致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现象,促进了农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4. 增强了农民的环保意识:通过灌溉分级管理制度的推广,农民逐渐意识到了水资源的宝贵和节约利用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和支持管理制度的实施,提高了环保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
总的来说,灌溉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农田水利管理模式。
灌溉工程管理制度细则
灌溉工程管理制度细则灌溉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农田的水分供应,进而决定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最终的产量。
为了有效管理灌溉工程,确保农田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得到满足,制定一套合理的灌溉工程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一、灌溉计划编制与管理首先,灌溉工程管理制度应明确编制灌溉计划的责任部门、人员及流程。
灌溉计划应按照灌溉区域划分,有针对性地制定灌溉方案。
灌溉计划编制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变化,如气象条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土壤的水分状态等。
同时,还应根据灌溉区的特点,科学规划灌溉器械的配置和灌溉渠道的修建。
其次,灌溉计划应及时更新并动态调整。
灌溉工程管理制度应明确灌溉计划的更新频率和调整机制。
根据实时的气象预测以及农田的实际需水情况,及时对灌溉计划进行调整,以确保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灌溉设备的配置与维护灌溉工程管理制度还应包括灌溉设备的配置与维护。
首先,要根据灌区的情况合理配置灌溉设备,包括灌溉管道、水泵和喷灌器等。
设备的配置要满足农田不同位置和面积的需水量,并考虑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
灌溉工程管理制度应明确设备维护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制定设备维护的周期和方式。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灌溉效率。
三、水资源的分配与利用灌溉工程管理制度还应明确水资源的分配与利用规则。
首先,制定合理的农田用水定额,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的水分含量,确定每亩耕地的用水标准。
其次,建立多级的水资源分配管理体系,包括省级、市级和县级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并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探索灌溉用水的多元化利用方式,比如雨水收集利用、蓄水池的建设和利用等。
通过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实现灌溉用水的最大化利用,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农民参与和培训灌溉工程管理制度还应着重强化农民的参与和培训。
首先,应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灌溉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制度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优化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工作,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障农田水稳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维护管理。
三、责任部门1.水利部门负责对农田灌溉工程进行规划和设计,拟定项目方案和施工方案,组织实施灌溉工程建设。
2.农业部门负责对农田灌溉工程进行管理和监督,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3.其他相关部门配合水利和农业部门,协助完成农田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
四、规划建设1.水利部门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制定农田灌溉工程的规划,明确灌溉工程的总体布局和发展目标。
2.水利部门应根据农田的用地特点和需求,设计合理科学的灌溉方案,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3.水利部门应加强对农田灌溉工程施工单位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五、运行管理1.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田灌溉工程的运行管理,定期检查灌溉设备和管道的状况,及时处理故障和漏水。
2.农业部门应按照季节和作物的需要,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确保农田的灌溉水量和质量。
3.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田灌溉工程的节水和节能管理,提高灌溉效率,降低灌溉成本。
六、维护管理1.农业部门应定期对农田灌溉设备和管道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零部件。
2.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田灌溉工程的监测和调节,确保农田的灌溉水量和质量符合要求。
3.农业部门应建立健全农田灌溉工程的档案管理制度,及时更新和完善相关资料。
七、安全管理1.农业部门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对农田灌溉工程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2.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田灌溉工程施工单位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3.农业部门应建立灌溉工程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应对灌溉工程发生的突发情况。
八、奖惩机制1.对于在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和运行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2.对于违反农田灌溉工程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依法给予处罚和纠正。
九、监督检查1.水利和农业部门应定期对农田灌溉工程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维护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水渠灌溉管理制度
水渠灌溉管理制度一、水渠灌溉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是宝贵的资源,必须科学合理利用。
在进行灌溉管理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确保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2. 公平公正。
在灌溉管理中,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各地区、各农户在水资源的分配上公平合理,避免出现资源过度集中或者偏袒某一方面的情况。
3. 环保节约。
水资源是有限的,要注重环保和节约的原则,在使用水资源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浪费并保护水质环境。
4. 力求高效。
灌溉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灌溉管理中要追求高效,尽可能提高灌溉效率,减少能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水渠灌溉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灌溉水源的管理。
灌溉的水源是灌溉管理的基础,要对水源进行合理管理,确保水质安全、水量充足。
同时要合理利用各种水资源,包括地下水、降雨水等,灵活性地选择灌溉水源。
2. 灌溉设施的管理。
灌溉设施是实现高效灌溉的重要条件,要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转和维护。
对于老化设施要及时更新,对于新设施要加强管理,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3. 灌溉计划的制定。
灌溉计划是灌溉管理的核心,通过合理的灌溉计划可以有效地调控水资源的利用。
在制定灌溉计划时,要考虑农田的大小、土质条件、作物的需水量等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4. 灌溉技术的推广。
为了提高灌溉效率,要加强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工作。
通过培训农户掌握科学的灌溉技术,提高农民的灌溉水平,从而提高整体的灌溉效率。
5. 灌溉检查和监督。
对于灌溉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要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建立健全的灌溉管理体系,强化对灌溉工作的监督,确保灌溉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6. 灌溉效果的评估。
对于灌溉效果要进行定期的评估,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灌溉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对灌溉效果的评估,可以不断优化灌溉管理制度,提高农田产量和经济效益。
三、水渠灌溉管理制度的推进措施1. 完善政策法规。
灌溉设施管理制度
灌溉设施管理制度一、目的和原则(一)目的:为了保护农田灌溉设施的正常运行,提高灌溉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保障农田灌溉的可持续发展。
(二)原则: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健全完善灌溉管理机制,加强设施维护和管理,提高供水效率,确保农田灌溉设施的正常运行。
二、管理机构及职责(一)管理机构:由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的农田灌溉设施管理委员会。
(二)职责:1.制定灌溉设施管理政策和计划。
2.负责灌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3.制定并监督执行灌溉水资源利用标准。
4.协调相关部门合理规划灌溉用水,保护水资源。
5.组织开展农田灌溉设施的巡查和检测工作。
6.对违反灌溉设施管理制度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罚和监督。
三、设施建设与维护(一)设施建设:根据需求和规划,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农田灌溉设施的建设,保证其性能和质量。
(二)设施维护:1.设立专门的维护人员,定期进行设施巡检和维修。
2.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进行紧急维修和处理。
3.加强对设施的保养和维修,延长使用寿命。
4.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修复。
四、供水管理(一)供水计划: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和成长期,制定供水计划,合理安排供水时间和供水量。
(三)供水方式:采用科学合理的供水方式,如滴灌、淋灌等,提高供水的效率和利用率。
(四)供水管理:1.确保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供水质量的安全。
2.定期检测供水设施的性能,保证其正常供水。
3.对供水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和处理,保证供水质量。
五、灌溉水资源管理(一)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根据不同农田的需水量和农作物的生长期,进行合理的供水计划,避免浪费和过度抽取。
(二)制定水资源利用标准: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制定并监督执行灌溉用水标准,确保水资源的合理使用。
(三)加强水资源的保护:1.制定并执行禁止污染农田灌溉用水的规定,防止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进入水源。
2.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对违规占用、污染水源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处罚。
六、灌溉费用管理(一)费用征收原则:按照农户实际用水量征收灌溉费用,鼓励节约用水,减轻负担。
灌溉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确保灌溉工程安全、高效、有序地开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制度1. 组织领导(1)成立灌溉工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灌溉工程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
(2)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灌溉工程安全管理工作。
2. 安全责任(1)灌溉工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灌溉工程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安全检查,确保灌溉工程安全。
(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灌溉工程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并督促整改。
(3)施工单位负责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4)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3. 安全培训(1)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安全管理部门等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使其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4. 安全检查(1)定期开展灌溉工程安全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
(2)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5. 应急预案(1)制定灌溉工程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措施、应急物资等。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6. 安全设施(1)在灌溉工程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警示标志、防护栏杆、安全通道等。
(2)确保安全设施完好、有效。
7. 安全记录(1)建立灌溉工程安全管理档案,记录安全检查、整改、培训等情况。
(2)对安全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三、奖惩措施1. 对在灌溉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灌溉工程安全管理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四、附则1. 本制度由灌溉工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灌溉工程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灌溉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各单位和人员要严格遵守本制度,切实加强灌溉工程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灌溉管理制度三篇
灌溉管理制度三篇篇一:灌溉管理制度为了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提高农业灌溉效益和供水可靠性,根据供水单位(XXX县源口水库管理处)的要求,结合本协会章程,制定本灌溉管理制度。
第一条灌溉管理主要是依据全年和阶段性供水计划,适时供水、安全输水,合力利用水资源,平衡供求关系,科学调配水量,充分发挥灌溉效益。
第二条灌溉管理实行执委会调度管理责任制,实行用水申报、按计划供水、合理调配、分段计量的原则。
第三条每年4月初由用水小组汇总各用水户年度用水申请表,报协会汇总。
协会与供水单位协商后,确定年度供水计划,并与其签订供水合同。
第四条每轮灌溉前,由各用水组根据农作物需水情况向协会报告,并办理本轮灌溉用水计划,包括用水时间、流量及总水量。
第五条严格灌溉调度,每轮灌溉应提前72小时申报,用水量增减提前24小时申报。
第六条实行先交款后供水原则,严禁人情水、关系水;严禁隐瞒或转移水量;严禁以权谋私、私减水量。
第七条供(用)水量确定,供(用)双方必须在场,做好记录,双方签字。
第八条科学调度,合理配水,坚持先上游后下游,上游照顾下游,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杜绝漫灌,做好蓄水保水、节约用水工作。
第九条认真做好渠道防汛、保安工作。
放水灌溉期间各用水小组必须派人巡守水渠、分段把关,抢险堵口。
第十条认真做好水费计收工作。
水量结算做到协会、用水组、用水户三方相符。
严格执行水价,不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水费实行专款专用,不挪用,不截留。
第十一条严格依法管水。
对违章用水户应由协会根据情节按章程及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报政府部门处理,触犯刑律的交司法部门处理。
篇二:灌溉管理制度XXX灌区灌溉管理制度第一章第二章总则为了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确保用水单位(用水户)均衡受益,实行科学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用水的效益和供水可靠性,为广大用水单位(用水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灌区内各用水单位(用水户)、管水单位,在本灌区范围内进行的一切灌溉活动均应遵守本制度。
村级灌溉管理制度
村级灌溉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农田灌溉的正常进行,提高农田产量和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灌溉管理组织1. 灌溉管理委员会:村级设立灌溉管理委员会,由村委会主任担任主任,灌溉水利专业人员和农民代表组成。
负责制定灌溉计划、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评估工作。
2. 灌溉管理人员:村级设立专职灌溉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灌溉工作,包括灌溉水源调配、管道维护和灌溉设备管理等。
三、灌溉管理制度1. 灌溉计划:每年初,灌溉管理委员会根据当年的气象条件和农田需水量制定灌溉计划,并在村级公告栏上公布。
2. 灌溉队伍:村级组织灌溉队伍,指定农民代表担任队长,负责组织本村农民进行灌溉作业。
3. 灌溉设备维护:灌溉管理人员负责对灌溉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 灌溉水源调配:根据实际情况,灌溉管理委员会负责调配灌溉水源,合理分配灌溉水量,保证农田的正常用水需求。
5. 灌溉效益评估:每年底,灌溉管理委员会对当年的灌溉工作进行评估,包括灌溉水量、农田产量和水资源利用率等。
四、灌溉管理措施1. 水资源调配:根据灌溉需水量和水源情况,对灌溉水进行合理调配,确保农田的水分需求。
2. 灌溉技术指导:村级负责组织农民进行灌溉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灌溉水平和技术素养。
3. 灌溉管道维护:加强对灌溉管道的维护和修缮工作,确保管道畅通,避免水源浪费和农田缺水。
4. 灌溉水量监测:建立灌溉水量监测系统,对灌溉用水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为灌溉水源调配和效益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五、灌溉管理奖惩1. 奖励措施:对在灌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农民和灌溉管理人员,给予奖励和表彰。
2. 惩罚措施:对不按照灌溉计划进行作业、浪费灌溉水源或者损坏灌溉设备的行为,给予警告、责任追究和相应的处罚。
六、灌溉管理监督1. 村级负责对灌溉工作进行日常的督导和检查,确保灌溉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农民监督:鼓励农民对灌溉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灌溉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灌溉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灌溉工程的安全管理,保障灌溉工程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灌溉工程的建设、运行、维护和拆除等各个环节。
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成立灌溉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灌溉工程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
2.灌溉工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3.各灌溉工程管理机构应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本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四、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教育培训(1)对灌溉工程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新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安全知识更新。
2.安全生产责任制(1)明确各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3.安全生产检查(1)定期对灌溉工程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确保整改到位。
4.应急预案(1)编制灌溉工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应急响应、救援处置等程序。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安全生产投入(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用于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的购置、维修和更新。
(2)加强对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6.事故报告与处理(1)发生安全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按规定报告事故,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依法进行处理。
五、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灌溉工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各灌溉工程管理机构应根据本制度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4.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区灌溉管理制度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确保用水单位(用水户)均衡受益,实行科学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用水的效益和供水可靠性,为广大用水单位(用水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灌区内各用水单位(用水户)、管水单位,在本灌区范围内进行的一切灌溉活动均应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阿勒泰市水利管理总站是本灌区灌溉用水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监督本制度在灌区内的实施,各乡镇水利管理站负责本制度在所在乡镇的实施。
第四条本制度在管理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查漏补缺,执行中发生新问题以及没有涉及到的方面,应及时上报水管所,以便进行补充修订完善。
第二章权利与义务
第五条用水单位(用水户)享有以下权利:
1、依法用水的权利;
2、参与用水管理的权利;
3、用水管理的知情权与监督权;
4、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的权利。
第六条用水单位(用水户)应履行以下义务:
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义务;
2、按用水量按时足额缴纳水费的义务;
3、保护水利工程、维修斗农渠正常运行的义务;
4、及时参加防汛抢险的义务。
第七条水管单位享有以下权利:
1、按要求分配水量的权利;
2、依法收取水费的权利;
3、调解水事纠纷,依法处理水事案件的权利。
第八条水管单位应履行以下义务:
1、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地区有关水利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实行依法治水的义务;
2、按水权面积保证灌溉供水的义务;
3、维护水利工程、干支渠正常运行,保证灌溉正常进行的义务;
4、组织防汛抢险、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义务。
第三章灌溉管理的实施
第九条用水申报
1、每年初由用水协会将全年灌溉计划按组、按轮次汇总报水管站,由水管站按协会、按轮次汇总后报水管所备案。
灌溉计划应包括灌溉时间、各类作物灌溉面积、灌水定额、总需水量等内容。
2、每轮水开灌前5天,各用水协会将本轮灌溉用水申请按组、按作物种类汇总报水管站,由水管站按协会、按作物种类汇总,于开灌前3天报水管所审核。
用水应包括灌溉时间、各类作物灌溉面积、灌水定额、总需水量等内容。
第十条水量分配
1、水管站收到用水申请后,及时制定配水计划,并在开灌前发至水管站,
由水管站下发至各协会,由用水协会严格按照配水计划自行调配各用水小组的用水时间和水量。
2、水量分配按以下原则进行
(1)坚持上、下游兼顾,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
(2)坚持“统一管理、总量控制、以供定需、统一调配、科学调度、严格审批”的原则;
(3)以水权分配方案及水务局下发的水量包干计划为依据,坚持“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十一条灌溉进行
1、灌溉开始前,由用水协会向水管站管水人员提出口头申请,水管站再向水管所提出申请,申请内容包括用水单位、用水时间、所用水源等情况,经水管所同意后方可开闸放水,同时计算灌溉开始时间。
2、灌溉用水必须实行测水计量,测水计量按以下要求进行:
(1)灌溉用水实行“按方计量,按量收费”的原则;
(2)水放稳后,由水管站、用水协会及用水户代表共同组成测水小组进行测水,流量测定后,由水管站管水人员每天不定时进行水位、流量观测,如流量发生变化,应及时做好时间、流量、水量纪录,并通知水管所及用水协会确认;
(3)如因灌溉需要或其他原因增加或者减小流量的,管水人员应做好时间、流量、水量纪录,并将相关情况通过电话或短信形式及时报水管所统计人员备案;
(4)用水即将结束时,用水协会应提前计算剩余灌溉时间及水量,确定停水时间,并上报用水协会及水管站管水人员,管水人员应按时关闭水源,
同时计算灌溉用水结束时间,做好相应记录并上报水管站。
3、灌溉期间,要加强用水管理。
水管站管水人员要根据情况不定期对干支渠进行巡查,用水协会要组织用水户做好斗农渠的巡查工作,巡查中要严防渠道、水闸跑冒滴漏造成渠道冲毁淹地、浪费水以及偷水现象发生。
第十二条水量结算
1、灌溉用水实行轮清轮结制度。
2、每轮水灌溉结束五日内,水管站管水人员应会同用水协会负责人,根据灌溉用水记录计算该轮次用水总量,由用水协会填写水方收条一式三份,双方各执一份并报水管所留存一份,以此作为水费收缴的主要依据。
3、水管站管水人员或用水协会在水费交清之前,应妥善保存各用水户的用水明细,其主要内容应包括用水户名称、用水时间、面积、水量、水费等。
第十三条公示
在每轮灌溉用水结算清楚后,水管站管水人员应督促用水协会在结算完成后三日内公示本轮次灌溉用水情况,公示内容应包括灌溉起止时间、流量、水量、水价、水费、面积等情况。
第四章水费
第十四条灌溉用水应当依法缴纳水费,灌溉水费包含水费和末级渠系水费两部分。
第十五条水费征收标准严格按阿勒泰市供水现行水价根据地区行署阿地署发[2010]7号文件要求执行,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提高或降低。
第十六条水费征收应在上半年征收计划水费的50%,在下半年征收清全年灌溉水费。
第十七条收费人员收费时应当出具由税务部门统一印制的水费发票,
如果收费人员不出具水费发票或发票所开金额与所收金额不一致时,用水单位(用水户)有权拒交水费,并向水管所投诉。
第五章水事纠纷责任划分与调处
第十八条水事纠纷是指水事主体之间因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灾害发生分歧或损失而产生的争议。
水事纠纷的调解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团结协作的精神协商处理。
第十九条水事纠纷责任划分
1、因干支渠管理不善,发生渠道决口、淹地等造成损失而引发的水事纠纷,由水管单位及相应渠道管护人员承担主要责任,并落实调解、赔偿等事宜;
2、因斗农渠管理不善,发生渠道决口、淹地等造成损失而引发的水事纠纷,由具体用水协会承担主要责任,并落实调解、赔偿等事宜;
3、因偷水等违法行为而引发的水事纠纷,由偷水者承担主要责任,渠道管护单位或个人承担次要责任,造成损失的,由偷水者负责赔偿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4、因用水单位(用水户)拒不缴纳应交水费、无理取闹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水管单位收费人员或管水人员不承担责任(由于水管单位收费人员或管水人员过错在先造成的除外),由用水协会负责调解,造成损失的由责任人承担;
5、灌溉用水完毕前,用水单位未能及时通知水管单位停水造成尾水淹地而引发的水事纠纷,由相关用水协会负责调解,造成损失的由用水单位负责赔偿;
6、跨协会用水的,用水协会有管护所用斗农渠的义务,用水过程中如造
成其它协会淹地等水事纠纷的,由用水协会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条水事纠纷的调处
1、同一用水协会内发生的水事纠纷,由当事人双方向用水协会反映,由用水协会组织调解;
2、跨协会的水事纠纷,由当事人双方向各自所在用水协会反映,纠纷涉及协会应及时向所在乡(镇)政府汇报,由镇政府牵头,水管站配合组织调解;
3、通过协商、调解不成的,可向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政府申请调解,或可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解决。
第六章罚则
第二十一条用水协会发生下列情形的,水管单位可不予以配水或停止供水,由此造成的损失或后果由用水协会承担:
1、未按时申报用水申请的;
2、未按规定要求缴纳水费的;
3、斗农渠管护不到位的;
4、不服从管理,谩骂、攻击管理人员的。
第二十二条正常轮期时段内,因各种原因用水单位不要水造成水量外流而在后期出现缺水的,灌区不再协调配水,造成的后果及损失由用水单位自行承担。
第二十三条根据《水法》第七十条之规定,拒不缴纳、拖延缴纳或者拖欠水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纳的,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部分千分之二的滞纳金,并处应缴或者补缴水费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对于多次催收仍不能缴纳的,管水人员有权对其做出停止供水的处理,由此造成的后果及损失由其承担。
第二十四条管水人员发生下列情形的,扣管理单位或责任人管理分1分,造成损失的由当事人承担赔偿责任:
1、未按时报送协会用水申请的;
2、开灌前未报告而私自放水的;
3、未及时做好灌溉流量、水量纪录的;
4、流量发生变化未及时向水管所汇报的;
5、灌溉结束未及时向水管所汇报的;
6、未按时结算水量上报水方收条及不按时公示的;
7、干支渠管护不到位的造成淹地的。
第二十五条若因管理不到位,致使干支渠工程水毁,造成停水,影响正常灌溉的,视情节严重扣管理人员管理分5-10分,造成损失的由相关责任人负责赔偿;凡斗农渠管护不到位,造成工程设施损坏的,当事人及所在用水协会要无条件修复并赔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