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钱学森之问
浅析钱学森之问
浅析“钱学森之问”摘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发人深思的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直指中国高等教育的弊端,揭示了中国高等教育模式的缺陷,反映了中国杰出人才培养的不足。
一经提出振聋发聩,对中国的教育工作者犹如当头一棒。
只有对“钱学森之问”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且在对现状进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找到最终的解决之道。
本文将从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四个方面来浅析“钱学森之问”产生的原因,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高等教育“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振聋发聩发人深思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看望两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先生时,钱老就曾这样感慨过: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与此同时钱老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之问”是关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杰出人才培养的一道艰深命题,只有真正的直面“钱学森之问”,究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才有可能找到破解之法。
本文就是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几点思考。
一、家庭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家庭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人的教育毫无疑问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脱离任何一方面这项系统工程都不可能成功。
其中,家庭教育是这项系统工程的基础,也是一切教育的根本。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将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而将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精美的雕像在他看来需要六位雕刻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
浅谈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什么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生前的疑问,也是钱老的临终遗言。
何谓杰出人才?应该是指世界级的、在全世界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应该是能和“三钱”相提并论的人才。
三钱则是指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钱老对此问题的回答2005年7月30日,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 那么什么样的办学模式能够培养出杰出人才来?上个世纪30年代钱老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模式。
“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关注钱学森之问真正让“钱学森之问”成为舆论的焦点,源于2009年11月11日的一封公开信。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发出公开信的11位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几天前,我们满怀悲痛送别了钱学森老人。
作为一代科学大师,钱老对国家民族、对科学研究、对青年人才、对科学道德的挚爱,感动了全民族。
他的崇高人格和科学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连日来,人们在缅怀和追思中,不时会被钱老提出的一个问题所震撼——‘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
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
”在当时,我们的学校,缺乏培养杰出人才的机制。
当然如果再追问下去,直白一点说,就是我们的学校不像学校,更像衙门。
不仅没有杰出人才,而且离“杰出”两个字渐行渐远。
现在,虽然较当时情况比较好,但是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严峻,钱学森之问仍然值得我们所有人思考。
探解钱学森之问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钱学森之问的背景与意义 • 钱学森之问的内容与实质 • 探解钱学森之问的方法与途径 • 探解钱学森之问的挑战与未来 • 结论与建议
01
钱学森之问的背景与意义
钱学森之问的背景
钱学森的疑问
2005年,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一次科学沙龙上,向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为什么 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个问题的背景在于,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在规模和资源上已经有了显 著的进步,但仍然缺乏在国际上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05
结论与建议
结论回顾
01
02
03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钱学森之问强调了科学教 育的重要性,认为科学教 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
科学精神的缺失
钱学森之问反映了当前科 学精神在教育中的缺失, 需要加强科学精神的培育 。
教育体制的局限性
钱学森之问揭示了当前教 育体制的局限性,需要改 革教育体制,创新人才培 养模式。
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02
钱学森之问的内容与实质
钱学森之问的具体内容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 这是钱学森对中国教育的疑问,也是他对中国科技创新人才 培养的关注。
钱学森之问并非仅限于教育领域,它实际上涉及科技、人才 、创新等多个领域,是对中国如何培养出世界级的科技创新 人才的深层次思考和追问。
科研实践是探解钱学森之问的一个重要 途径。科和解决
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在探解钱学森之问的过程中,科研实践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钱学森先生的 学术思想和贡献,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认识科学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钱学森之问之我的理解
钱学森之问之我的理解钱学森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的“导弹之父”。
他提出了很多重要的科学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却涉及到了科学的本质和特点。
科学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方法论,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揭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科学的目标是解释自然现象,探索宇宙的奥秘,以及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秉持着客观、精确、可验证和可重复的原则,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和理论构建。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起点,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描述,科学家可以发现问题和现象。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变量的控制和对比,科学家可以验证假设和推断。
理论构建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归纳,科学家可以建立起理论框架,解释和预测现象。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思考和创新。
科学家们在探索未知领域时,常常面临着困惑和疑问。
正是通过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科学家们才能够推动科学的进步。
钱学森之问:“什么是科学?”就是他对科学本质的思考和探索。
对于钱学森的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科学是一种基于证据和逻辑的知识体系,它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取数据,通过推理和归纳来解释现象,通过验证和预测来检验理论。
科学的特点是客观、可验证和可重复。
科学的客观性意味着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应该保持中立,不受主观情感和个人偏见的影响。
科学家们应该根据观察和实验结果来提出理论和结论,而不是根据个人意愿或信仰。
科学的可验证性要求科学家们提供充分的实验数据和方法,以便其他科学家能够重复实验并验证结果。
科学的可重复性要求科学家们在研究中使用清晰、准确的方法和步骤,以便其他科学家能够重复实验并得出相同的结果。
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
科学家们在解决一个问题时,往往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假设,进行更多的观察和实验,以求得更准确、更全面的答案。
科学的发展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新的知识和理论往往是在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对钱学森之问的理解和解释
对钱学森之问的理解和解释“钱学森之问”是指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2005年的一次座谈会上,对中国的教育体系和科研环境提出的尖锐问题。
他问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这个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
要理解和解释“钱学森之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教育体系的问题钱学森认为,中国的教育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
首先,中国的教育过于注重分数和考试,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种教育模式导致了学生的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中国的教育体系缺乏个性化的教育,学生缺乏自由度和自主性,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1.科研环境的问题除了教育体系的问题,钱学森还指出了中国科研环境的问题。
他认为,中国的科研环境过于追求短期成果和量化指标,而忽略了长远发展和质量提升。
这种科研环境导致了科研人员的思维局限和急功近利,缺乏对重大科技创新的追求和探索。
此外,中国的科研环境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的问题,如科研资金分配不公、科研人员评价机制不合理等,这些也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1.社会文化的问题“钱学森之问”也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的一些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服从、遵守规矩,而创新和独立思考则被视为离经叛道。
这种社会文化氛围限制了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得培养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更加困难。
此外,中国的社会文化中也存在一些浮躁和功利的心态,这也影响了人们对科技创新的追求和投入。
为了解答“钱学森之问”,我们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反思和改革。
以下是一些建议:1.改革教育体系首先,我们需要改革教育体系,注重对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包括改变过分注重分数和考试的教育模式,加强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其次,我们需要推行个性化的教育,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度和自主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这需要教育机构减少对教育的限制和干预,增加学生的自由度和自主性。
钱学森之问是什么
钱学森之问是什么钱学森,中国的航空航天科学家和工程师,被誉为中国的航天之父。
他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科技领袖之一。
在他的一生中,钱学森提出了一系列关键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被称为“钱学森之问”。
这些问题,不仅对中国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钱学森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实现中国自己的航天事业?这个问题在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当时,中国正处于战争和贫困的时期,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国内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科研体系。
但钱学森坚信,只有通过发展航天技术,中国才能崛起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因此,他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投资建设航天科研机构、培养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发展航天工业等。
这些方案的实施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奠定了基础,并且在后来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钱学森还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如何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这个问题主要是指如何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钱学森看来,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提升中国的经济竞争力。
他提出了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投入、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等方案,推动了中国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钱学森还认为,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他也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将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他认为,科技的发展要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要追求科技进步与社会进步的双向互动。
他提出了加强科技普及教育、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福祉等方案,不仅促进了科技进步,也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钱学森之问所提出的问题,并没有一成不变的答案。
这些问题提醒着我们,科技发展不仅需要关注技术层面的突破,更需要关注社会、经济和教育等领域的发展。
我们需要继续探索和回答这些问题,为中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只有深入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能真正走上科技强国的道路。
总结起来,钱学森之问是一系列关于航天科技发展、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社会发展等重要问题的提出。
浅议“钱学森之问”
科 技 产 品
我们在思索……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 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
“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 的鞭策。” ——温家宝
浅议 “钱学森之问”
第二十九组
研究思路
对比中西究原因
了解政策明现状 定位本校献计策
5
对比中西究原因
各国获诺贝尔三大科技类奖人数
报效祖国 造福人类 4% 2% 7% 13% 18% 20% 30%
学习动机 晚餐时间课程 听讲座意向 学术活动 科普社团 学术氛围 科普节目 门票选择 课外科技书阅读
金钱 12% 24% 12% 17% 24% 10% 金钱
51% 自我完善 50% 76% 70% 81% 72% 68%
感情 一定去 足够 经常 49% 很满意 地位 中国 参加 选 讲座 感情 基本满意 有时间就去 偶尔 不够 自我完善 外国 不参加 不选 8% 演唱会 不去 从不 不满意 造福人类 不了解 70% 70% 地位 报效祖国 12%
活动
慈善资助 学习氛围
娱乐类多
景观类 严肃
学术类多
课程类 自由
社会环境对比
中国 道德水平 知识产权 教育体制 公共科普 信任危机 欠缺保护 行政化严重/选拔制度不合理 水平低 西方 诚信度高 保护良好 教授治校/选拔制度合理 水平较高
【美】马丁· 加德纳 (1914— 2010),是一位及数学家、诗 人、小说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 的学者,斯坦福大学专门为他 举办了纪念会。
定位本校献计策
问卷 调查
结果 分析
建议 提出
问卷调查
结果分析
个人 校园 篇
如果学校在晚饭 如果送你一 你平时会 喜欢哪里 如果有人组建科 你认为学 你学习是 时间开设一门选 你对学校提 张大师级的 普社团,致力于 看与课程 如果学校每两周 制作的科 校里的课 为了什么 修课,学生可以 供给你的学 学术讲座的 普节目? 无关的科 安排一场学术报 以吸引人的方式 一起边吃饭边看 外学术活 术氛围满意 票或一张演 (科学魔术之夜, 技类书籍 告,介绍不同领 课程材料并思考 动足够多 吗? 唱会门票, 相关问题,饭后 吗? 数学文化节等) 域的核心知识及 吗? 讨论,以此利用 你会选哪 学习科学,传播 学科前沿发展, 晚饭时间交流学 个? 你会去听吗? 科学,你会参加 习,你会选修它 吗? 吗?(假设它是 你感兴趣的课 程)
钱学森之问对教育的启示
钱学森之问的教育启示
说起钱学森老先生,那真是个大写的“牛”字!他老人家问的那一句“为啥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嘞?”嘿,这问题,直接戳到了咱们教育的脊梁骨上。
咱们四川人讲究的是“巴适”和“实在”,教育这事儿,也得这么来。
你看嘛,现在娃娃些学习压力大,书包重得跟座山似的,但学的那些个东西,到社会上能用上几成?咱们得反思,是不是教学方法太死板,娃儿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给压没了?
教育嘛,就像是种庄稼,得讲究个“因地制宜”,每个娃儿都是块不同的地,得用适合他的法子去耕。
不能一刀切,全都往应试那条路上赶。
得让娃儿们多动手,多实践,心里头那点小火苗,得给它添柴加火,烧得旺旺的。
还有啊,得培养娃儿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别啥事都等着老师给答案,得学会自己问问题,自己找答案。
这样,将来他们走出校门,遇到啥难题,都能不慌不忙,自个儿想办法解决。
钱老的问题,就是提醒咱们,教育得改,得往好里改。
咱们得让娃儿们在学校里,不仅学到知识,更能学会怎么学习,怎么创新,怎么做人。
这样,咱们国家才能源源不断地冒出杰出人才,让世界都瞧瞧,咱们四川,咱们中国,教育也是顶呱呱的!。
浅谈钱学森之问
浅谈“钱学森之问”的答案钱学森晚年曾不止一次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钱学森之问,更是钱学森之忧,虽然沉重,但是却不容我们回避。
钱老提出的人才不是普通的人才,而是创新型人才,那么为什么我们学校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那?原因很多:学校、老师、家长、政府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归根结底是教育出了问题。
我们的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对于钱学森之问,很多人都把矛头对准高等教育,这是有失偏颇的。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从小做起,只有打好基础,以后才能够茁壮成长。
自古以来中国家长就具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直到今天,我国仍然存在违背儿童成长规律,过度开发儿童潜力的现象。
他们让儿童参加各种“兴趣班”,如舞蹈班、奥数班、艺术班等,他们本意是开发孩子智力,促进孩子成为“神通”,但是由于他们不懂的儿童成长规律,他们的做法反而扼杀了孩子的创新性和兴趣,而兴趣是创新的最强动力。
但是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对这些所谓的兴趣班并没有兴趣,甚至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深深的厌恶,但是他们享受取得成功后给自己带来的荣誉,而不是这些兴趣班本身对它的吸引力。
就拿奥数竞赛来说吧,现在所谓的奥数竞赛实质上是在扼杀数学思维,他们以做难题为荣,这与奥术本身奥义可是大相径庭的。
奥数本身追求的是一种独特思考途径,来自对基础知识独特见解,并不是如今的先记大堆定理,再将其转换书写,他们对于知识已经丧失了初次见面的疑惑和兴趣,只剩下对于知识的麻木,对知识毫无感觉,并逐渐变为一台机器。
据某科研数据显示,中国人的数据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但是他们的想象能力排名倒数第一,而创新能力排名世界倒数第五,这些都和儿童从小接受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与此同时,学校对于学生的基础教育也应该负起一定的责任。
虽然我国已经提出了素质教育,但是并没有得到有力的推广并且实施。
相反,“应试教育”在我国却是根深蒂固,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读“钱学森之问”带来的痛与思有感
读“钱学森之问”带来的痛与思有感《钱学森之问》是在读完钱学森的人生回忆录后,作者韩江辉内心的痛与思所发出的感悟。
这本书记录了钱学森的一生经历和思想总结,可以说是一本非常值得读者深入思考的书籍。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钱学森的崇敬之情更加深刻。
他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坚韧不拔精神的人,他的一生经历不仅证明了科学家的功勋,更体现了一个位伟大人物的人格魅力。
钱学森之所以成为不可复制的传奇人物并不是因为他的成就,而是因为他执着的追求、无私的奉献和慈悲的仁爱。
他一生秉承的信念,饱含着对科学和人类的热爱,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为这个世界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他在科学上的探索和创新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不仅在中国,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对他的贡献表示钦佩。
甚至可以说,在他的领域,他是被无数人所崇拜和尊敬的象征。
但就是他这样一个熠熠生辉的人,却受到一系列的折磨和打击,他在政治污名化的环境中,被打成“反动分子”,苦于拘禁二十年之久。
不过即使这样,他却依旧没有放弃,而是依然执着最初的目标,勇敢地走向最难的道路。
钱学森的经历让我思考,怎样才能拥有这样的智慧和坚强的性格?其实,他一生的努力和所得,都归功于他的严谨自律和百折不挠,他将精力集中在了自己的研究领域上,不断地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和挑战,从而获得了他一生中走向成功的路。
读到钱学森的人生经历,我深感自己的无能。
在生活中,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我总是选择沉默和放弃。
然而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再难再苦再累,也不能轻言放弃,正如他所说:“人生少有的辉煌只是源于极度的坚持。
”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每一次失败都是对未来成功的更好铺垫。
此外,在我们的步入社会后,我们有义务为这个世界付出自己的精力和智慧,拥有了知识和能力,就应该为社会做贡献。
读《钱学森之问》的过程中,钱学森的勤奋、创造、刚毅的精神令我更加明白要做人的的道理和意义,让我更深刻的意识到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努力谋求生存,并且思想与人类发展的紧密结合更是人类前进的动力。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它的背景源自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么多年过去了,“钱学森之问”就像是悬在教育界头上的一个巨大的问号。
时不时就有人会问这个问题,好像教育工作者都被拷问一样。
首先,从钱学森老先生本人的经历来看,钱老是1955年回国的,这个时候,他本人是44岁。
之前虽然有国内求学的经历,但是,他的深造以及科研积淀时期,基本都是在国外所完成的。
基本也可以说明,钱老所受的教育并不是国内所能提供的,科研条件和教育条件根本就不可能有那么好。
当然了,在他那个年代,能在国外求学、发展,也不是一般家庭能够做到的。
这里可以看到,钱老说民国培养出了很多人才,其实,不是国内在“民国”那个时期培养出来的。
其他科学家,基本都有和钱老类似的教育背景。
现在,经常有人津津乐道的一些“民国风范”,其实是说的一些人文社科类知识分子的表现,那个,确实有古代传统知识分子遗风留存。
不过,那个,无法直接比较,现代和民国,到底哪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更好。
要是说学问,谁能说胡适就一定要比现代的那些文史研究者要水平高。
更别提那些”大师“们在道德上的黑料了,要是放到今天这种自媒体舆论氛围中,能被喷死。
民国,整个社会有90%是文盲(有的研究者认为超过了90%,有的认为略低于90%),这样的教育土壤上,能诞生什么“大师”?而且,整个民国时代,基本上,没有几天消停时候,战火纷飞的日子,连基本安全保障都无法实现,更别提教育了。
再说到现代,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出教育事业的。
高考,虽然刚建国的时候,还有,但是,文革期间就停了,后来,已经是文革之后才逐渐恢复,走上正轨的。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形成现在的教育体系,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且,公立的教育,也就是国家所推动的教育,其实,主要是为了托举”底线“,就是让社会上普遍的适龄人都能够接受教育,很多时候,是无法照顾到”上线“的。
你是如何看待“钱学森之问”的
“钱学森之问”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启示1 “钱学森之问”的提出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王”,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钱学森对火箭与航空领域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他还开创了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新的学科领域,对我国科技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5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探望钱学森先生时,钱学森先生感叹:“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先生认为我国并没有全力发展起来,是由于我国大学创新性不强,其现有办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具备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没有突出的“杰出的人才”。
“钱学森之问”的提出引发了全社会各行各业的普遍关注,然而这个疑问并不是在某一个领域就能简单解答的,而须要整个教育界、科学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协同配合来研究破解。
2 杰出人才难以“冒”出的症结所在2.1 教育与受教育根本目的的异化对于学生来说,人们普遍认为只要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以后就可以找到一份稳定轻松又高收入的工作,所以很多学生在学校都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为目的,没有从内心想要进行科学研究,想要真正做出点学问,甚至很多人只为拿到一个毕业证和学位证而进行学习。
这些学生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全面的发展,做出一定的科研成就,而是成为立足社会,求得生存的一种手段。
迫于我国教育升学体制的压力,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大多以升学为目标,功利性很强,尤其是当今社会教育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升学带来的压力更大。
而高等教育大多以就业为目标,却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导致学者无法专心科研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的回馈上,这是我国教育无法培养出杰出人才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原因。
2.2 以知识评价制度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对于我国的教育而言,升学率、分数是束缚创新教育发展的枷锁。
浅析“钱学森之问”
题目:浅析“钱学森之问”课程名称:思想辩证法姓名:xxxx学号:xxxxxxxxx 专业: xxxxxx年级:13级时间:2014.4浅析“钱学森之问”摘要:“钱学森之问”的本质在于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叩问,在于对中国教育体系的质疑。
本文通过“对钱学森之问”的解读,反思我国教育现状。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教育改革人才2005 年7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就是“钱学森之问”,也有人把它称为“世纪之问”。
1 “钱学森之问”命题所指首先,对“学校”一词所指有不同的理解。
在学校层级方面,大多数人认为钱老所谈学校特指大学,部分人认为是各级各类学校的统称。
其次,对“杰出人才”一词所指有不同的理解!在人才层次方面,有人认为杰出人才特指高层次"顶级创新型人才(如诺贝尔获奖者),也有人认为杰出人才即普通创新型人才!在人才类别方面,有人认为杰出人才特指自然科学领域人才,有人认为是包含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在内的所有领域的人才。
此外,有学者认为#钱学森之问,不是一问而至少是三问,一问是,关于杰出人才之问-;二问是,关于教育质量之问;三问是,关于教师水平之问。
也有学者提出了另外三层含义:一是国家建设和发展需要杰出人才;二是什么样的人才是杰出人才,或者说杰出人才具有哪些特征;三是杰出人才的培养到底是谁的责任和使命。
2 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客观地说,我们新中国的教育取得很大的进步和成绩,但显然这也不代表着我国现代的教育就没有问题,不需要改革。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中心研究报告认为我国现行教育中存在着 10 大热点问题:1.高考招生制度问题,离新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差距大;2.农村教师问题,待遇低,教师津贴补贴拖欠严重;3.职业教育问题,职业教育资金投人和吸引力严重不足,工学结合模式推行困难;4.择校问题,择校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两级分化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5.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教育教学功利化、行政化、异化;6. 教师评价制度问题,教师在评价中缺乏自主权,制度设计中就没有话语权。
论“钱学森之问”
论“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自建国以来,历任领导人都对人才培养问题极为关注,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培养优秀人才。
于是时下中国,高校林立,各类高学历人才数之不尽,然而却没有人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没有一个人可以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惊天动地的贡献。
自“三钱”之后,中国的顶尖人才界变进入了寒冬,面对日益严峻的好多人才缺乏情况,钱学森不禁发出这样的担忧。
一、“钱学森之问”反应出了什么问题?自“985”、“211”工程实施以来,中国的大学生数量得到了长足的增长,然而数量的增长并未解决国内对人才的需求问题。
高等教育的推广仅仅是培养出了大批的高学历人才却依旧没有培养出高端人才。
在高等教育的普及过程中,我们仅仅是使更多的人受到了大学教育,降低了大学生拿到高学历的难度,而对于那些能力出众的人却没有因材施教,终使他们错失了成为高端人才的机会,导致了中国大学生数量虽多但含金量不高的情况,没有使中国的顶尖人才缺失情况得到缓解。
中国大学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是将所有的学生放在一起培养,让资质平庸的人与天赋出众的人听同样的课程,学习同样的知识,这样又怎么能找出具有成为顶尖人才潜力的人呢?而且在刚大学之后,大学生们刚刚经历过残酷的高考,对学习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恐惧心理,因而在刚进入大学时,大学生基本上都不愿意直面大学生活,将学习看做是人生的一种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再施以考试的压力,大学生很容易就将学习的目的定为考试不挂科,将学习变成应付考试的一种手段。
中国的基本国情让现有的大学教育方式成为空中楼阁,看似美好,实则不可求。
我们都知道,国内的就业形势很不乐观。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纵使他的天赋再高,学识再渊博,如果缺少与人交际的能力,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这就使社会无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来使大学生磨练自己,增长自己的才干,甚至有的大学生会觉得他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远远没有一个良好的口才重要,于是就有大学生对知识不再看重反而更加留意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力关系。
钱学森之问之我的看法
钱学森之问之我的看法钱学森之问,最重要的是他对科学的思考和追问。
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深知科学的重要性和科学家的责任。
他关心科学的发展,关注科学的意义和影响。
钱学森之问,是他对科学进步的思考和对科学未来的期待。
钱学森之问,可以分为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他关注科学的目标和方向。
他认为科学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人类,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
科学应该为人类的福祉和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他关注科学的方法和过程。
科学应该以客观、严谨、合理的方式进行研究,遵循科学的原则和规律。
他强调科学家应该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品质。
再次,他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科学家应该积极与社会合作,将科学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最后,他关注科学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科学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国际合作能够促进科学的繁荣和进步。
钱学森之问,对我个人而言,也是一种启示和思考。
在现代社会,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科学的进步和科技的应用。
我们应该思考科学对人类的意义和影响,以及如何将科学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科学的规范和伦理,遵循科学的原则和道德。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科学的研究和创新,为科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钱学森之问,是对科学的思考和追问,也是对科学家责任的思考和追问。
作为一位科学家,我们应该不断思考科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积极参与科学的研究和创新,为人类的福祉和发展做出贡献。
我们应该坚持科学的原则和规律,严谨地进行科学研究,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我们应该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积极与社会合作,推动科学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我们也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科学的繁荣和进步。
钱学森之问是对科学的思考和追问,是对科学家责任的思考和追问。
钱学森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的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和航天事业。
他的思考和追问,激励着我们每个人,让我们更加关注科学的发展和应用,为科学的进步做出贡献。
试解“钱学森之问”
试解“钱学森之问”一、基本介绍“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据说温总理2006年拿这个问题请教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这种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解开“钱学森之问呢?”二.试解“钱学森之谜”(一)、原因分析。
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也就是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
为何我国没有诺贝尔那样的发明家型企业家?为何没有企业家设立科学研究基金会与科学奖?钱学森问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答案是很简单的。
学校里,关心科技发展的人已成少数;提得出又打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数;关心的往往是创业问题并非科学研究;社会现状,人人祈求安贫乐道,不搞也不敢搞科技创新等等。
这些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绝不可能造就出像哥白尼,牛顿,诺贝尔,爱因斯坦,马克思这种伟人的!中国教育界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应试教育、学术腐败、盲目扩大招生等等。
归根结底就在于教育的改革始终进程缓慢,学校行政化趋势加剧,教师功利化趋势加剧。
这样的学校和教师怎么培养的出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大师。
(二)、解决方案。
1、改革培养方式。
欧洲从儒家科举制学会了文官制度和考试制度,我们也可建立欧洲的思考型、实践型考试和研究生独立研究能力培养制度的教育模式。
钱学森之问的看法
对“钱学森之问”的看法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很多人提到了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问题,我想这必然是有关系的,但对于教育体制并不是说一下就能彻底改变的,毕竟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大家说它不对就马上改掉甚至废除就行了。
它是一种制度的更替,不是简简单单任意可为。
所以在这里我不打算从这么一个不可能轻易变化的大的原因说,我想从“人”说起,从我们自己身边说。
试想一下你上小学的时候父母跟你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呢,再想想你上了中学父母又是怎样嘱咐你的,再想想高考时父母的那些“语重心长”……我要说的是们的父母对于我们的学习是怎样的观念,是毫不关心,对一切都无所谓?还是时时关注,一点风吹草动就绷紧神经?我想大部分的父母都会是后面的一种态度吧,这的确积很值得恭喜,说明现今人们对待教育有了一种相对较好的认识,这也算一种国民素质的提高。
然而我想问,那些很关心自己孩子学习的父母到底关心的是什么。
或许这样说,这些看似很重视教育的父母真的是关心自己孩子学到了什么吗?记得在小时候,我最害怕的就是期末,严格来说应该是在期末考试后,甚至做梦都经常梦见自己的考试成绩。
梦见考得好时,会高兴;梦见考不好时,就安慰自己说梦与现实是反的。
要知道,考试成绩的好坏,与一个假期的幸福与否密切相关。
这是为什么?因为我的父母,会以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我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
我想这不止是我父母这样做,很多人的父母应该都是这样做的吧,因为每次期末拿成绩单那天,复印店的生意总是很火爆,全是学生在“制作”能让父母满意的成绩单。
浅谈“钱学森之问”
浅谈“钱学森之问”14历史1班冼敏怡 2014084123为什么中国学校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为什么中国能拿诺奖的人寥寥无几。
在温家宝总理探望钱学森教授的时候发出这样令人心疼的问题。
对啊?为什么中国改革进行了那么多年,为何教育改革不曾见有起色,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出不了世界级别的人才。
中国教育还能够改变吗?我们这一年代的大学生,也是从高压制式的教育体制下出产的产品。
我记得从我小学期参加辅导班的同学就特别多,奥数班、奥英班、特育特长班、兴趣班,为了能在考试拿高分,家长们会不惜一起投入时间和金钱到孩子身上为的就是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
而是什么东西都让家长们这样子趋之若鹜的将孩子们培养成为一个十八般武艺的人。
那就得说一下我们的社会现实,家长们为了让孩子们上名牌大学就得上名牌高中、上名牌高中就得上名牌初中、上名牌初中就得上名牌小学、上名牌小学就得上名幼儿园,这里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错,错了一步你的孩子就落后于他人了,感觉就会比别人差。
所以家长们只能做出了一系列的铺垫,就是为了小孩以后好,能够读好书,上好大学,找好工作才会有好日子过。
这真是辛苦了家长,也扼难为了我们中国这一代孩子,这一系列的教育方式杀了每个孩子的美好童年,让他们断掉了接触自然的机会、扼杀了他们对接触未知的世界的好奇心。
这只是额外的培训课程,重点的问题是出在我们的基础教育身上、高等教育的教育方式身上。
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是这一时期最为主要的教育特点,虽然也会冒出一些反对这种教育模式的改革先驱,磕磕盼盼的在改革路上摸索出一种新型的模式,让孩子们爱上学习,不怕学习,改变那种老式教育方式-一直以灌输的方式给学生传授知识。
采取这种填鸭式上课方式的老师,他们的课堂气氛通常十分惨烈,只有老师一个人在简单地讲授教材知识,如果老师教课的能力较差,乖的学生会在那里听听划划重点、做笔记,而自制力差一点的学生根本不会听老师在讲什么,只会开小差。
而开小差这种事情是不允许发生在中国传统的课堂上,这样子就会违反了课堂纪律,课程就会无法继续。
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钱学森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人民共和国元勋之一。
他在自然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之父”。
本文将探讨钱学森之问,他的思考和见解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钱学森之问是“为什么我们不做科学?”,这既是他对当时中国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满,也是一种挑战和激励。
作为一名科学家,他深刻地意识到科学技术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当时的中国却在这一方面严重滞后,不仅无法满足自身需求,更丧失了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钱学森之问直戳当时中国科技落后,呼唤全民学科学,掌握科学技术应用的能力,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钱学森一生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他认为科学研究需要耐心和恒心,只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和不懈地追求才能使科学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他曾说过:“知识穷则意气发,识之无涯,终于忧民。
”他提倡科研人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只满足于学术上的成功,更需要为国家和人民的福祉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钱学森强调科学研究必须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像“面向对象”一样,以问题为导向,从实践和试错中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技术途径。
这种思想启示我们在学科学的时候,不能只一味地追求理论上的完美,必须更注重实际应用。
我国也在这一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现在正处于推进创新创业的良好时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钱学森之问给我们的启示在于:科学技术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得到全民参与和关注。
我们应该强化科技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科技素质,创新创业的热潮不断涌现。
全社会应该重视科学家的角色和贡献,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和创造的环境和氛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实现自己和国家更加美好的未来。
浅谈“ 钱学森之问”与交大毕业生
浅谈“钱学森之问”与交大毕业生5100309657 F1003021 郑浩天钱学森,毕业于交通大学,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
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等职务。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据说温总理2006年拿这个问题请教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然而,这种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实际上,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
所谓杰出人才,钱学森先生和李政道先生应是一个标杆和榜样。
上世纪30年代,钱先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40年代李先生求学于西南联大。
他们到了美国,分别得到了冯〃卡门和费米的指点,处在一个能晓何为科学前沿、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学术氛围中。
无疑,钱、李两位前辈的大师潜质是青年时代在中国形成的,而绝非在美国诞生。
1977年恢复高考后,陆续得到美国高校资助的中国留学生在十年“文革”摧残之后仍然出类拔萃,得到世界公认,其中不少已成为美国科学家的后备梯队,能说中国本土培养不出世界一流人才吗?事实上不是培养不出,而是在中国本土这样一个官本位的人文环境里,学术资源被垄断,学术民主被压制,学术评价缺乏公正,人才大量流失,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杰出人才怎能“冒”出!我们再举西南联大为例。
毫无疑问,西南联合大学取得的辉煌在近代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全校不到1000人,创办七八年却培养出了118名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蜚声国际学术界的大家不乏其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学森之问是什么
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生前的疑问,也是钱老的临终遗言。
何谓杰出人才?应该是指世界级的、在全世界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应该是能和“三钱”相提并论的人才。
三钱则是指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钱老对此问题的回答
2005年7月30日,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 那么什么样的办学模式能够培养出杰出人才来?上个世纪30年代钱老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模式。
“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
关注钱学森之问
真正让“钱学森之问”成为舆论的焦点,源于2009年11月11日的一封公开信。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
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发出公开信的11位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几天前,我们满怀悲痛送别了钱学森老人。
作为一代科学大师,钱老对国家民族、对科学研究、对青年人才、对科学道德的挚爱,感动了全民族。
他的崇高人格和科学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连日来,人们在缅怀和追思中,不时会被钱老提出的一个问题所震撼——‘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
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
”
在当时,我们的学校,缺乏培养杰出人才的机制。
当然如果再追问下去,直白一点说,就是我们的学校不像学校,更像衙门。
不仅没有杰出人才,而且离“杰出”两个字渐行渐远。
现在,虽然较当时情况比较好,但是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严峻,钱学森之问仍然值得我们所有人思考。
钱学森之问提出的背景
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而这个问题极大的反映了中国的教育问题。
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难以突
破的瓶颈。
在中国本土难以培养出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大师,既没有培养出经济学大师,也没有培养出文学大师等。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说:“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
曾一位学生向温总理提出了如何理解钱学森关于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
温家宝说:“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
钱学森先生对我讲过两点意见,我觉得对同学们会有用,一是要让学生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没有想过和做过的事情,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二是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
”总理接着说,大学改革要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环境。
大学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来办。
教育家办教育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
对钱学森之问问题的特征与本质
认识一:解决"钱学森之问"的现有工作基础应该是新中国六十年教育历程所取得的现有辉煌。
离开了中国特色和中国教育今天的整体成就,"钱学森之问"的解决就无从谈起。
认识二::"钱学森之问"的解决方式应该采取"现有套路升华,延伸创新套路"的模式,而并非"先否定一套,再建立一套"的休克疗法。
借力打力是解决"钱学森之问"的力学之道。
整体中看局部是解决"钱学森之问"的几何之道
认识三:"钱学森之问"是教育发展的最高目标问题与中国教育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自然产物。
不同国家的杰出人才培养问题虽然都
是教育发展的共同极限问题,但由于不同国家的社会结构与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必然会呈现出解决这同一最高教育问题--"培养出杰出人才"的不同必然途径。
如何看待学森问题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回应,要加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先试点再推开,注重对学生实施“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培养,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年全国普及义务教育
完善资助促进教育公平
1.整体的教育工作观"是"教育三弄"--诊视教育、设计教育与
实践教育的第一弄的根本。
2."准确的教育规律掌控"是"教育三弄"中设计教育的根本。
3."合理的教育生态空间建设"、"科学的教育发展模式运用"
以及"负责的教育实践工程"是教育第三弄实践教育的主
体成分。
解决"钱学森之问"也需要考虑教育家培养和先进师范大学建设这样的问题。
教育家的内涵首先需要定义。
教育家与杰出人才的教育科学联系是伯乐与千里马的一种现代教育升华关系。
没有先进的师范大学为教育发展来研究制定成熟的科学教育模式,教育的问题就会总是澄不清和理不顺,更不可能深层次地理解教育家与杰出人才的形成机理。
"钱学森之问"的提出是历史的必然。
"钱学森之问"的解决更是历史的必然。
钱伟长是一位知识全面的人,他在科学、政治、教育多个领域取得的成就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然而,钱伟长会见记者及各界人士时,始终强调他那不变的一句话:“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的乐。
”他用60多年的报国路,诠释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专业——爱国。
一次,他应邀给国内大学生讲有关学习问题时说:“世界上没有天才,人的所有才能都是后天获得的,学习就要勤奋刻苦”;他诚恳地告诉同学:“大学毕业后,我也没停止过学习……我现在每天学习时间还比你们多,我每天晚上八点开始,这是我的学习时间,不到凌晨两点我是不停止学习的……”在<<中国三钱>>这本书里看到钱伟长转系的故事,很是佩服,也
让我更理解了他的一句话:"没有学不会的东西,问题在于你肯不肯学,敢不敢学."故事转述如下:
1931年,钱伟长走进了清华园,历史和语文几乎都是满分.开始选系时,历史系陈寅恪认为他应该读中文系;朱自清和闻一多也看中了他,认为他应该读中文系.结果,他选择了中文系.朱自清很高兴,把他召到自己家中,亲切交谈.听说他是钱穆的侄子,就说他们家学渊源,读中文系很有发展前途.就这样,钱伟长怀着美丽的文学梦走进了清华园.
可是,就在他选择中文系的第二天,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钱伟长与几个同学一起走进圆明园,由圆明园引发的对历史的沉思使钱伟长的感情难以自制.从圆明园回来之后,钱伟长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放弃自己的文学梦,立志改学科学.
次日,他找到物理系主任吴有训,表明自己弃文从理的志愿.吴有训查看了他的入学成绩,对他说:"你的物理才考了15分,语文考得这么好.我建议你还是读中文系吧."钱伟长就说读物理是为了救国.而吴有训反驳说学文也可以救国.钱伟长硬是执著地立在吴有训的办公室里,不肯离去.
从那天以后,吴有训走到哪里,钱伟长就跟到哪里,缠了吴有训一个星期.缠得他没办法,最后做了有条件的让步:先试读一年,在这一年里,化学,物理,数学这三门课要能考70分,才能留在物理系,如果有一门考不到,就转回中文系.
钱伟长在读中学时,物理,化学从来没有弄懂,数学也没有系统学过,代数符号都搞不清楚.为了能够留在物理系,他拼命苦读.这一年,他一天最多睡五个小时,早上六点起床到科学馆读书,晚上学校十点熄灯,他就躲在厕所的一角继续读书,深夜才回宿舍.
当年,钱伟长认为自己是清华最用功的学生,结果当他六点起床去科学馆时,发现那里已经有人在读书,这个人就是华罗庚.华罗庚是早上三点就起床去科学馆读书.华罗庚这种拼搏精神,深深地激励着钱伟长,后来两人成为很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