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_眼的视觉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的视觉功能
视觉是人们从外界获得信息最主要的来源,外界信息总量中至少有70%来自视觉。眼是引起视觉的外周感觉器官。外界物体发出的光线经眼的折光系统成像于视网膜上,再由眼的感光换能系统将视网膜像所含的视觉信息转变成生物电信号,并在视网膜中对这些信号进行初步的处理。这些经视网膜初步处理过的视觉信息在传入中枢后,将在各级中枢,尤其是大脑皮层作进一步的分析处理,视觉才能最终形成。
人眼的折光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也是可以调节的光学系统
人眼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60nm的电磁波,即可见光。人眼的折光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人眼光线到达视网膜之前,要经过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4个折射率不同的折光体(媒质),以及各折光体的前后表面多个屈光度不等的折射界面。由于角膜的折射率明显高于空气的折射率,而其他几种折光体之间的折射率以及折射界面之间的曲率相差不大,故入眼光线的折射主要发生在角膜前表面。简化眼(reduced eye)是一种与正常眼折光系统等效的简单模型:①模型由一个前后直径为20mm的单球面折光体所构成;②入射光线仅在由空气进入球形界面时折射一次,折射率为1.333;③折射界面的曲率半径为5mm,即节点(nodal point)在折射界面后方5mm处;④后主焦点位于该折光体的后极,相当于人眼视网膜的位置。利用简化眼模型可以计算出不同远近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人的视力有一个限度,只能看清楚在视网膜上成像大于5μm的物体,这个大小大致相当于视网膜中央凹处一个视锥细胞的平均直径。
眼的调节(accommodation of the eye)
眼的调节包括视近物时的近调节和对不同光照强度引起的瞳孔反射。远点(far point of vision)的概念:通常将眼不作任何调节时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物体所在之处称为远点。理论上无限远,但实际不是,原因:①距离太远的物体发出的光线过弱,被吸收和散射后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足以兴奋感光细胞;②物体太远以至于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过小(<5μm),以至于超出感光细胞分辨能力的下限。
当注视6m以内的物体时,从物体发出的进入眼内的光线呈不同程度的辐射
状,光线通过眼的折光系统将成像于视网膜之后,由于未聚焦,所以产生一个模糊的视觉影像。正常眼之所以能够看清近物,是因为眼在视近物时已经进行了调节——近反应或近反射,这是神经调节,包括①晶状体曲度增加→折光能力增强;
②瞳孔缩小→↓球面像差和色像差;③视轴会聚→物像落在两视网膜对称点。眼视近物时,晶状体曲度的调节是通过反射实现的。过程如下:模糊视觉→视皮层→ 皮层发出下行冲动→皮层中脑束→中脑正中核→动眼神经缩瞳核→副交感节前纤维→睫状神经节→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变凸(以前凸为主)→曲度(折光力)↑→物像前移在视网膜上→清晰物像。近点(near point):眼作充分调节时能看清楚的眼前最近物体所在之处称为近点。晶状体的最大调节能力可用近点表示,近点离眼越近,说明晶状体的弹性越大,即眼的调节能力越强;近点远移,说明晶状体弹性变弱,硬度增加,眼的调节能力下降,引起老视(presbyopia)。
瞳孔大小受自主神经的调控,正常人眼的瞳孔直径可在1.5-8.0mm之间变动。当眼见近物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双侧瞳孔缩小,称为瞳孔近反射(near reflex of the pupil) 或瞳孔调节反射(pupillary accommodation reflex)。具体过程:动眼神经缩瞳核→副交感神经纤维→瞳孔虹膜环形肌收缩→瞳孔缩小。瞳孔缩小的意义: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相差,使视网膜成像更加清晰。视轴会聚:当双眼注视某一近物或物体由远及近时,两侧视轴向鼻翼会聚的现象,也称辐辏反射(convergence reflex)。具体过程:晶状体调节的反射活动中,中脑正中核→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活动→两眼球内直肌收缩→视轴会聚。其意义是物像始终能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corresponding points)上。辐辏反射异常:无视轴会聚调节,物像落在双眼视网膜的非对称点上,即复视(diplopia)。
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或互感性对光反射(consensual light reflex):瞳孔在外界环境光线较强时可反射性缩小,而在光线较弱时反射性增大,即瞳孔的大小随入射光量的多少而改变的活动。因为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位于中脑,因此临床上通过检查反射是否完好来判断麻醉的深浅和病情的危重程度。
眼的折光能力异常(近视、远视、散光)
正常人眼在安静未作调节的情况下就可以使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因而
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经过调节后,只要物距不小于眼与近点之距离,也能看清6m之内的物体,这种眼称为正视眼(emmetropia)。若眼的折光异常,或眼球的形态异常,使平行光线不能聚焦于安静未调节眼的视网膜上,这种眼称为非正视眼(ametropia),也称屈光不正(error of refraction),包括近视(myopia)、远视(hyperopia)和散光(astigmatism)。近视是眼前后径过长(轴性近视)或折光力过强(屈光性近视),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纠正;远视与上相反;散光是角膜或晶状体表面不同经线上的曲率不等所致,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线,用柱面镜纠正(只限规则散光)。
房水循环及其意义
充盈于眼前、后房中的透明液体称为房水(aqueous humor)。房水循环:来源血浆→睫状体脉络膜丛生成→后房→瞳孔→前房→前房角的小梁网→许氏管→静脉。房水循环功能包括营养角膜、晶状体及玻璃体,维持一定眼内压(房水量、前后房容积恒定),保持眼球特别是角膜的正常形状和折光能力。房水循环障碍导致眼内压升高,即青光眼(glaucoma)。
人眼的感光换能系统具有形成和初步处理视觉信息的功能
视网膜(retina)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外界光刺激,并将这种形式的刺激能力转换成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视网膜结构特点:眼球壁最内层,透明的神经组织膜, 厚0.1~0.5mm;视网膜在组织学上可分为10层,包含两种感光细胞:视杆(rod)和视锥(cone)细胞,以及4种神经元: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水平细胞和无长突细胞。
色素上皮层是视网膜的最外层(与脉络膜相邻),不属于神经组织。功能是消除视像干扰、接受来自脉络膜一侧的血液供应,为视网膜提供营养、吞噬感光细胞外段脱落的膜盘和代谢产物。感光细胞层:人和哺乳动物的视网膜中存在视杆细胞(rod cell)和视锥细胞(cone cell) 两种感光细胞,在形态上都分为外段、内段和突触3部分。两者数量、外段、分布、连接方式、视色素及功能均各不相同。感光细胞的外段是一种发生特殊改变的纤毛。视杆细胞的外段成圆柱状,而视锥细胞的外段则成圆锥状。视杆细胞的外段被圆盘状的膜盘占据,而视锥细胞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