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设计与实施
建筑物的防雷设计与避雷系统
![建筑物的防雷设计与避雷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5119cd7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1.png)
建筑物的防雷设计与避雷系统防雷设计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建设与配置,能够有效预防雷击事故,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的安全。
本文将从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原则、避雷系统的构成以及常见的防雷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原则1. 寻找合适的建筑物位置:在选址方面,要避免选择在高地上或是高于周边地区的地方,同时还要考虑周边建筑物的高度和状况。
2. 使用金属材料进行屋面和外墙覆盖: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将雷电导向地下,有效减少雷击损害。
3. 合理规划建筑物的布局:建筑物一般应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可以减少雷电聚集区的面积。
此外,建筑物的高度、体积应适中,避免成为雷电易损点。
4. 增加建筑物接地装置:良好的接地装置能够将雷电引入地下,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
通常采用接地电极、导线和接地网等方式。
二、避雷系统的构成1. 避雷针:避雷针是常用的建筑物避雷装置之一,通过将避雷针安装在建筑物顶端,形成一个尖锐物体,能够有效引导闪电击中避雷针,而不是直接击中建筑物。
2. 避雷带:避雷带是一种平行于建筑物屋面的导电带,通常由导体材料制成,能够导电接地,分散雷电的能量,降低雷击的风险。
3. 避雷线:避雷线用于连接避雷针和地下接地装置,起到将雷电引导入地下的作用。
4. 接地系统:接地装置通常由接地电极、导线和接地网组成。
接地电极埋入地下,通过导线与建筑物的导电部分相连,形成一个导电通路,将雷电引到地下。
三、常见的防雷措施1. 安装避雷装置: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用途等因素,合理选择安装避雷针、避雷带等装置,以提高建筑物的避雷能力。
2. 增加接地装置:建筑物的接地装置应布置在建筑物周围,确保接地装置能够有效引导雷击击中区域。
3. 防雷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定期检查避雷装置的连接是否稳固,防止松动或脱落,同时注意清理导电部件的污垢,以确保其导电性能。
4. 防雷室的设置:对于一些对雷电非常敏感且不能中断供电的设备,可以在建筑物内增设防雷室,用以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论述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和防雷措施
![论述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和防雷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f443ea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8.png)
论述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和防雷措施518100摘要:建筑物在雷雨天气是很容易遭受到雷击现象,尤其是高层建筑。
为了避免建筑物以及人员的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必须要做好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
本文将对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相关的设计,也就是内部设计和外部设计,它们是怎样做到防雷的,并针对防雷给出措施,帮助人们做好建筑电气防雷,提高人们周围环境以及建筑物的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设计;防雷措施引言:建筑物在雷雨天气容易受到雷击,一般会通过接地系统进行防护,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
在其设计中需要注意各个部分的设计结合以及注意事项,才可以对雷击起到作用,同时也是防雷的措施。
1.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基本概念和作用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主要包含防雷装置、引下线、接地装置等。
防雷装置包括外部雷电防护装置和内部雷电防护装置。
引下线和接闪器(接闪带、接闪杆、接闪线、接闪网等)结合使用的将雷电流传导至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
当建筑遭到雷击时,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地把电流导入大地,保护建筑物及人员的安全。
建筑电气的接地系统一般分为防雷接地、工作接地及保护接地。
当建筑遭到雷击时可以有效地把电流导入大地,做好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物以及人员的安全性。
2.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分类2.1装置建筑电气防雷装置主要分两部分,分别是外部雷电防护装置和内部雷电防护装置。
外部雷电防护装置主要包括引下线、接闪器和接地装置,内部共有电位连接系统、合理布线系统、屏蔽系统、电涌保护器四个部分,能够有效地避免雷击带来影响和破坏。
2.2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是指分离的导电物体与装置利用电涌保护器或等电位连接导体有效的连接起来,使雷电流无法在它们之间产生电位差,因此起到建筑物不受雷击影响。
尤其是在高层建筑建筑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中,等电位连接的处理是必须的。
2.3雷击电磁脉冲雷击电磁脉冲属于一种电磁效应,主要由干扰源的直接雷击和附近的间接雷击而引起。
建筑物防雷系统规划与施工要点
![建筑物防雷系统规划与施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52f29b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3.png)
建筑物防雷系统规划与施工要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物的高度和复杂性也在不断提升。
然而,随之而来的雷击风险也越来越大。
因此,建筑物防雷系统的规划与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防雷系统规划与施工的要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雷击风险。
1. 风险评估与规划在开始设计建筑物防雷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这包括考虑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天气条件、建筑物的高度、材料等因素。
通过评估风险,可以确定所需的防雷措施,并进行相应的规划。
2. 接地系统设计接地系统是建筑物防雷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能够将雷电击中的电流引导到地下,减少雷击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危害。
在设计接地系统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类型和用途,以及地质条件等因素。
合理的接地系统设计能够提供良好的电气接地,确保雷电的安全释放。
3. 避雷针的选择与布置避雷针是建筑物防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吸引雷电,并将其通过接地系统释放到地下。
在选择避雷针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高度和形状,以及周围环境的条件。
同时,避雷针的布置也需要合理,以提供全方位的防护。
4. 雷电保护装置的安装雷电保护装置是建筑物防雷系统中的关键设备。
它能够在雷电击中建筑物时提供保护,并将雷电引导到接地系统中。
在安装雷电保护装置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装置,并确保其正确安装和接地。
5. 导线与接地网的布置导线和接地网是建筑物防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能够将雷电击中的电流引导到接地系统中,减少雷击对建筑物的损害。
在布置导线和接地网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以及雷电的传导路径。
合理的布置能够提供良好的导电路径,确保雷电的安全释放。
6. 维护与检测建筑物防雷系统的维护和检测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定期检查接地系统、避雷针、雷电保护装置等设备的状态,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部件。
同时,定期进行防雷系统的测试,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
总之,建筑物防雷系统的规划与施工要点包括风险评估与规划、接地系统设计、避雷针的选择与布置、雷电保护装置的安装、导线与接地网的布置以及维护与检测。
建筑物防雷系统设计与施工
![建筑物防雷系统设计与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c3b0c13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1.png)
建筑物防雷系统设计与施工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安全要求的提高,建筑物防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变得愈发重要。
建筑物防雷系统的合理设计和正确的施工可以有效预防雷击事故,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防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要点,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二、设计要点1. 防雷系统的选择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结构特点,选择适当的防雷系统。
常见的防雷系统包括接地装置、避雷针、避雷带等。
其中,接地装置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将雷电引入地下,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
2. 合理的接地设计接地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建筑物的周边环境、土壤电阻率以及建筑物的结构等因素。
合理的接地设计可以使接地电阻降低到最小,提高系统的防雷效果。
同时,还需要注意接地系统的接地电极材料和化学成分,以确保其持久稳定的性能。
3. 综合保护设计建筑物防雷系统不仅仅局限于对建筑主体的保护,还应考虑到与其相关的设备和线路的防雷保护。
在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个部分的防雷需求,确保整体的综合防护效果。
三、施工要点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现场勘测,以确保施工人员对防雷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施工要求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和施工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 施工人员培训防雷系统的施工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因此,在施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防雷系统的工作原理、施工流程和操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3. 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施工质量。
同时,还应做好每个环节的验收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质量问题,确保防雷系统的功能完好。
四、施工安全措施1. 安全防护措施在施工现场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包括佩戴安全帽、穿戴防滑鞋等,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通讯和救援体系,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2. 施工过程中的防雷措施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安装防雷设备时,要注意防止雷电对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危害。
高层建筑中的建筑防雷系统设计
![高层建筑中的建筑防雷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46b4b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c.png)
高层建筑中的建筑防雷系统设计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舒适生活的追求,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数量倍增。
然而,天气变化的不可预测性带来了雷电的威胁,对高层建筑以及人身安全产生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在高层建筑中进行合理、科学的建筑防雷系统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建筑防雷系统的必要性、设计原则以及系统的组成部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建筑防雷系统的必要性建筑防雷系统的构建对于保护高层建筑及其内部设施,确保住户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雷电天气不仅破坏力巨大,还存在引发火灾、电器设备损坏、建筑结构崩塌等风险。
通过合理设计的防雷系统,可以有效降低这些风险,确保楼内人员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因此,在设计高层建筑时,建筑防雷系统的考虑必不可少。
二、建筑防雷系统的设计原则高层建筑防雷系统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社会结构的适应性:防雷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特定建筑的特点和用途。
不同建筑的结构、高度、用途和位置等差异需被充分考虑。
2. 维护成本的可控性:设计防雷系统时应综合考虑系统的性能和运营成本。
防雷系统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测,因此,在设计时应尽量降低维护成本,确保系统可持续运作。
3. 安全性和可靠性:高层建筑防雷系统应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选择和布置应考虑到问题的长期性和可靠性,以确保系统在雷电天气下能够正常工作。
三、建筑防雷系统的组成部分建筑防雷系统由接闪装置、接地装置和引下线组成。
1. 接闪装置:接闪装置是建筑防雷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通常由针状接闪垫、避雷网和避雷针等组成。
接闪装置被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具有被雷电击中后,将雷电迅速引向地下的能力,以保护建筑物内部设施和人员的安全。
2. 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建筑防雷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通过与大地的连接,将雷电引入大地,以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影响。
接地装置通常由接地体和接地导线组成,接地体需要埋设在地下深处,确保有效地引入雷电。
3. 引下线:引下线是将接闪装置与接地装置连接的部分。
土木工程中的建筑物雷电防护设计
![土木工程中的建筑物雷电防护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e8435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b.png)
土木工程中的建筑物雷电防护设计雷电防护设计是土木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旨在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免受雷电的危害。
雷电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如果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建筑物可能发生火灾、崩塌或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
因此,雷电防护设计对于保障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首先,雷电是一种电流极大的天然电流。
当雷电打到建筑物上时,会产生巨大的电流,可能导致电弧放电和火灾。
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首要措施是在建筑物上安装接闪针。
接闪针是一种导电的金属杆,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边缘以及高出屋顶的部位。
当雷电接近建筑物时,接闪针通过尖端的尖锐形状,帮助导电杆将雷电的电流从建筑物引出,并将其分散到地面。
这样一来,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设备就能得到保护,不会因雷电而损坏。
其次,除了接闪针,还需要安装避雷网。
避雷网是一种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网状结构,它被放置在建筑物的外部,以便将雷电的电流有效地分散到地面。
避雷网的作用类似于接闪针,即通过导电材料帮助将雷电的电能引导到地下。
与接闪针不同的是,避雷网不需要直接接触到雷电,它通过离地面一定距离的安装,能够有效地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威胁。
此外,在土木工程中,地面作为一个雷电的接收点,需要进行合理而充分的保护。
首先,要确保建筑物周围没有突出物,特别是金属物体,这些都会引起雷电的集中并增加电流的强度。
其次,应合理铺设接地网。
接地网是由导电材料构成的网络,将建筑物内部的电流引导到地下。
通过与地面的接触,接地网能够将雷电的电流分散到地下,减少对建筑物的损害。
接地网的铺设应依据建筑物的类型和规模进行合理设计,保证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
在雷电防护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是对雷电非常敏感的部分,一旦受到雷电的侵害,可能会损毁或引发火灾。
为了保护电气设备,通常在建筑物内安装避雷器。
避雷器是一种电气设备,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过电压。
当雷电引起过电压时,避雷器能够将过电压引导到地下,避免其对电气设备的伤害。
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与施工
![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与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33395d5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d.png)
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与施工建筑物防雷装置是指用于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设施免受雷击伤害的一种装置。
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防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关系到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关于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与施工的相关内容。
一、雷电的危害雷电是一种非常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现象,它带来的灾害常常是不可预测的。
雷击不仅会对建筑物和设备设施造成损害,还会对人员产生重大威胁。
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必须充分考虑雷电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建筑物防雷设计建筑物防雷设计是指对建筑物进行防雷规划、设计和施工,并对建筑物的整体防雷效果进行测试和评估。
在进行建筑物防雷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建筑物的周围环境:如周围是否有较高的建筑物或大树等可能导致雷击的物体。
2. 建筑物的高度:建筑物的高度也是雷击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对建筑物进行适当的抗雷设计。
3. 建筑物的用途:建筑物的不同用途对于防雷设计也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考虑。
4. 建筑物的构造:建筑物的构造也是防雷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
建筑物的金属结构要接地接电,并防止出现漏电情况。
三、建筑物防雷施工建筑物防雷施工是指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要求,对建筑物进行实施的过程。
建筑物防雷施工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具体要求如下:1. 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器材和材料。
2. 具体施工要求要符合防雷设计要求,包括施工方法、材料使用和施工工具等。
3. 施工要对防雷功能进行测试,确保施工的防雷功能符合要求。
4. 完成施工后,要对建筑物的抗雷效果进行评估。
四、建筑物防雷的维护与检测建筑物防雷装置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与检测,以确保其始终保持良好的防雷功能。
定期检测和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定期检查防雷装置的状态,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定期对建筑物的金属结构进行接地测试,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3. 定期检查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设备是否有漏电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建筑防雷施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建筑防雷施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7d62202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5.png)
建筑防雷施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建筑防雷施工是指为了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而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
本文将从设计与实施两个方面对建筑防雷施工方案进行讨论。
一、设计阶段1. 雷电参数分析在设计建筑防雷施工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该地区的雷电参数进行分析和统计。
这包括雷电密度、雷暴天数、雷击点频率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根据这些参数,可以确定建筑物所需的防雷等级和抗雷能力。
2. 防雷等级确定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所在地区的雷电参数,选择适当的防雷等级。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和重要设施需要选择更高的防雷等级,以保护建筑物和内部设备免受雷击的损害。
3. 设计防雷接地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是建筑物防雷施工方案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设计阶段,需要确定合适的接地方式和接地电阻。
在建筑物中设置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地将雷电的电流引入地下,减轻雷击对建筑物的影响。
4. 避雷装置的选择与布置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形状,选择适当的避雷装置,并合理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处。
避雷装置起到接收和释放雷电能量的作用,保护建筑物内部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二、实施阶段1. 架设避雷装置根据设计方案,将避雷装置架设在建筑物的高点,确保其高于建筑物的其他部分和周围的物体。
避雷装置的安装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确保其稳固可靠。
2. 安装接地系统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接地系统的安装工作。
接地系统主要由接地体、导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接地体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如钢排、铜杆等。
导线必须选用合适的规格和材质,以降低接地电阻。
3. 检测与调试在完成防雷施工后,需要进行防雷系统的检测与调试。
具体包括对避雷装置和接地系统的电气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4. 合格验收与维护防雷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合格验收。
验收包括对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接地系统和其他相关设备的检查,确保其工作正常。
建筑物的防雷系统还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长期有效。
结论建筑防雷施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是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的重要措施。
建筑物内部雷电防护技术方案设计探究
![建筑物内部雷电防护技术方案设计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96d3abb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5.png)
建筑物内部雷电防护技术方案设计探究摘要:雷电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自然现象,在特定的条件之下会对建筑物以及居民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身体上的伤害。
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建筑物内部的防雷工作,应用科学的内部雷电防护,技术提高建筑物整体的使用性能。
本文立足于现代化的建筑施工技术,并且结合传统防雷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希望能够降低雷电所带来的影响,建立健全安全的建筑内部电气设备运行保障体系,使得内部雷电防护技术应用更具可行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建筑防雷技术,防护方案优化,问题及解决对策一、防雷技术体系构建的重要性虽然近些年来建筑内部雷电打击事件发生的频率相对较低,但是一旦出现了雷击事故,必然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人员的伤亡,所以说必须要高度重视建筑物的整体防雷性能,尤其是现代化城镇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的国土资源相对紧缺,高层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出现雷击事故的几率就会直线上升。
科学的应用室内雷电防护,技术构建起完善的防护体系和防护方案,为保障建筑内部的安全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雷电破坏机理2.1雷电流雷电流主要指的是建筑物或者是其他电气设备遭受雷击之后所形成的特殊电流体。
根据雷电产生的方式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分别是球形雷电,直击雷电和感应雷电。
总体来说,自然环境之中的雷电一旦击中建筑物便会产生极其强大的热效应,和雷电击中机械效应,极容易使得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设备出现损坏迸发火花,诱发火灾事故的出现。
除此以外,雷电击中建筑物还有可能会形成电磁脉冲,形成极其严重的辐射干扰,导致建筑物内部的所有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的使用受到影响,电气设备必然会出现严重的损毁,由此可见雷电流对于建筑内部的破坏十分明显,除了火灾引擎的威胁之外,还有可能会造成电气设备损坏,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威胁人身安全。
2.2雷电磁场虽然高层超高层建筑或者是重要的建筑结构,都会设置避雷灯等等防雷设施。
浅谈建筑物防雷与接地防护措施的设计与应用
![浅谈建筑物防雷与接地防护措施的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aa72f7a561252d380eb6e5a.png)
浅谈建筑物防雷与接地防护措施的设计与应用摘要:防雷接地防护措施是有效防止建筑物受自然灾害侵袭、保护人民财产与人身安全的科学策略。
本文详细阐述雷电的破坏作用,结合实际介绍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措施及其必要性。
关键词:雷电危害防雷接地0引言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放电现象,虽然时间短暂却可以在瞬间的放电过程中聚集很大的电流强度,通常对建筑物,尤其是高层大厦造成极大的破坏。
有时还会引发大面积的火灾或停电、电路虚连造成触电等现象的发生。
由此不难看出,雷电对建筑物的影响之大、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作用之深是无法估量的,我们只有在建筑物的工程建设初期就对其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进行科学的分析,结合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及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才能使建筑物的防雷拒变能力得到根本的提高,使我国的电气设计行业朝着自动化、科学化、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1 雷电的破坏作用主要有1.1直击雷直击雷是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
由于雷击时放电电压很高、电流强大,在强大的雷电流通道上, 将物体水分受热汽化膨胀,而产生强大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 从而使建筑物遭受到破坏, 并可能会引起火灾。
雷云对大地的电压低则几兆伏,高则数10MV甚至更高,雷云对大地一次闪击放电的峰值电流平均约为30多KA,它的瞬时功率为109—1012W以上,由于瞬时功率很大,所以它的破坏力是相当大的。
到现在为止,防直击雷都是采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避雷线作为接闪器,把雷电流接收下来,然后通过良好的接地装置迅速而安全地把它送回大地。
所有的避雷装置都只是把雷击的几率和强度大大地降低,百分之百可靠的避雷装置即使做出来,造价也是十分昂贵的。
常用的接闪装置,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等,它们都是用金属做成,安装在建筑物的最高点,如屋脊或屋角等最易受雷击的地方,避雷网是用金属线造成的网,架在建筑物顶部空间,然后用截面积足够大的金属物让它与大地连接。
当高空出现雷云的时候,大地上由于静电感应作用,必然带上与雷云相反的电荷,然而接闪设备(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等)都处于地面上建筑物的最高处与雷云的距离最近,而且与大地有良好的电气连接,所以它与大地有相同的电位,以致接闪设备附近空间电场强度相对比较大,比较容易吸引雷电先驱,使主放电集中到它上面,因而在它附近尤其是比它低的物体受雷击的几率就大大减少。
建筑物的防雷与避雷系统设计
![建筑物的防雷与避雷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5e577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e.png)
建筑物的防雷与避雷系统设计防雷和避雷系统的设计在建筑物的安全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物作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必须具备一套有效的防雷和避雷系统,以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防雷和避雷系统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和实施这些系统。
一、背景建筑物防雷和避雷系统的设计是为了应对大自然的雷电攻击。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常常伴随着强大的电流和电压,有可能对建筑物和其中的设备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建筑物应该考虑部署一套符合科学标准的防雷和避雷系统,以减少雷击带来的风险。
二、设计原则1. 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防雷和避雷系统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地理环境特点以及建筑物内设备的特殊要求。
在设计防雷和避雷系统时,应充分了解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2. 统筹规划防雷和避雷系统的设计需要统筹规划,确保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效协调。
包括外部导电网、避雷针、避雷网、接地系统等在内的各个组成部分都需要考虑到整体效果,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雷击带来的危害。
3. 按需选择建筑物的防雷和避雷系统的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组成部分。
例如,对于高层建筑物,可能需要配置更高效的避雷针和避雷网;对于有敏感设备的建筑物,可能需要更加精确的接地系统。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组成部分是设计的关键。
三、具体实施1. 避雷针的安装避雷针是一种能够吸引和释放闪电的设备,常常被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
避雷针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能够使附近的雷电放电通向地面,从而避免雷电直接撞击建筑物。
避雷针的安装需要依据建筑物的具体形状和高度,确保能够有效地吸引并释放雷电。
2. 避雷网的布置避雷网是一种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网状设备,通常布置在建筑物的外墙和屋顶上。
避雷网的作用是将雷电从建筑物表面引导到地面,防止雷电对建筑物产生破坏。
避雷网的布置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大小和形状,以及周围环境的特点,以实现最佳的防雷效果。
3. 接地系统的建设接地系统是建筑物防雷和避雷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建筑物中的电气设计与防雷
![建筑物中的电气设计与防雷](https://img.taocdn.com/s3/m/774e3dc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f.png)
建筑物中的电气设计与防雷当现代城市中高楼大厦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电气设计和防雷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建筑物设计中,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电气系统设计和防雷系统安装是必要的工程,需要专业人员来解决。
电气设计电气设计是建筑物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这项工作主要负责将电力输送到建筑物中的所有设备和设施中。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例如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建筑物内部的电路布置以及电源的供应要求等。
要尽可能地保证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设计人员应该首先考虑合适的线路容量,并确保电线和电缆的选择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防止过量和过高的流量和电压损坏电器设备等问题。
同时,建筑物内部的控制系统也需要进行精确设计,以确保所有电器设备都能高效地协同工作。
防雷设计随着科技工程的不断更新,现代建筑物建设已经越来越高,导致大楼成为雷电击中的高风险区域。
因此,防雷设计是建筑物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几乎所有现代建筑都需要设置防雷系统。
它们包括对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结构的防雷设计以及防雷接地设计。
内部防雷设计通常包括使用避雷针或接地线,以提供紧急放电和导流。
同时,在一个建筑物的外部,需要安装一定数量的避雷器和避雷针,以确保建筑物的整个外部结构都得到良好的保护。
建筑物的防雷系统应该经过严格的测试,以确保所有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在万一被击中时,所有人员都能得到正确的保护。
结论无论建筑物是新建的还是正在进行的施工,电气设计和防雷设计都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它们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并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收来确保它们是安全且有效的。
在此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国家和地方标准和条例,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建筑幕墙防雷系统设计
![建筑幕墙防雷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36885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f.png)
建筑幕墙防雷系统设计建筑幕墙是城市现代化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其采用直线、平面、现代化的造型风格,增强了城市的现代感和时尚感。
然而,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建筑幕墙在雷电等灾害发生时,往往容易受到损害。
因此,在建筑幕墙的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建筑幕墙防雷系统设计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建筑幕墙防雷系统的作用建筑幕墙防雷系统主要起到了两个作用:(1)防护建筑在雷电发生时,建筑幕墙防雷系统能够将雷电电流传递到地面,保护建筑不受到雷击的破坏。
(2)保护人员在雷电发生时,建筑幕墙防雷系统能够将雷电电流传递到地面,避免人员受到雷击而发生危险。
2.建筑幕墙防雷系统的设计(1)建筑幕墙防雷系统的排除危险因素建筑幕墙防雷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排除危险因素。
例如,当建筑幕墙高度大于等于45米时,需要考虑到建筑本身的导磁性能以及周围环境的磁场强度。
(2)建筑幕墙防雷系统的引导设计建筑幕墙防雷系统的引导设计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在引导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建筑幕墙的形式和尺寸,以及附近的自然环境等因素。
同时,还应考虑到雷电的传播通道,以达到良好的引导效果。
(3)建筑幕墙防雷系统的接地设计接地系统是建筑幕墙防雷系统的核心部分,可以保证雷电电流在建筑幕墙中传递到地面。
在接地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土壤和地质条件,以及雷电电流的分布和传输情况等因素。
(4)建筑幕墙防雷系统的材料选择建筑幕墙防雷系统的材料选择非常重要。
要选择导电材料,例如铜、铝、不锈钢等。
同时,在材料的选择中,还需要考虑到材料的耐腐蚀性、接触电阻和导电率等因素。
3.建筑幕墙防雷系统维护为了保证建筑幕墙防雷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建筑幕墙防雷系统的维护过程中,应该进行如下的工作:(1)定期检查建筑幕墙防雷系统的各项参数和设备的运行状态。
(2)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3)定期清洗建筑幕墙防雷系统。
(4)定期对接地设备和接地线进行检查和维护。
建筑幕墙防雷系统设计是建筑幕墙设计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能够防止建筑幕墙发生雷击并保护人员安全,减少损失,保证建筑物的长期稳定和安全使用。
建筑物防雷设计方案
![建筑物防雷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76a62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a.png)
建筑物防雷设计方案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方案在建筑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物防雷设计方案的要点和具体实施措施。
一、建筑物防雷设计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现代建筑工程的发展,雷电活动对建筑物的破坏性影响日益显现。
因此,合理有效的防雷设计方案成为确保建筑物安全、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所在。
建筑物防雷设计主要目的是通过规划和设计合理的防雷系统,将雷电的危害引导到安全的地方,保护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同时,防雷设计还能减少雷电对结构、电气设备的损坏,降低维修成本,提高建筑物的可靠性。
二、建筑物防雷设计方案的要点1. 初步设计阶段在建筑物的初步设计阶段,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建筑物结构形式: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选择适当的防雷设施,如避雷针、避雷带等。
(2)环境特点:根据建筑物所处的环境特点,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进行合理的防雷设计。
例如,山区或高层建筑物需要更加完善的防雷系统。
(3)地质情况:分析建筑物基础的地质情况,选择适当的接地装置,确保防雷系统的导电性能。
2. 防雷系统设计(1)避雷针的安装:避雷针是常见的防雷设施,通过将避雷针安装在建筑物屋顶或周围高出的部位,能够吸引雷电,减少对建筑物的直接影响。
避雷针的材质通常选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
(2)接地装置的设计:接地装置是防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雷电引导至地下,减少对建筑物的损害。
合理选择接地装置的类型和数量,确保其导电性能满足要求。
(3)雷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在建筑物的关键部位,如电气室、通信室等,配置雷电保护装置,有效防止雷电对设备的损害。
3. 施工和验收阶段(1)施工过程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防雷设施的施工管理,确保设施符合设计方案要求。
监测施工质量,及时纠正不合格的工程,确保防雷系统的可靠性。
(2)验收标准:建筑物防雷系统的验收应参照相关标准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同时,对防雷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长期有效运行。
建筑物安全避雷系统的设计与布置
![建筑物安全避雷系统的设计与布置](https://img.taocdn.com/s3/m/81b6a60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9.png)
建筑物安全避雷系统的设计与布置建筑物的安全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特别是在雷雨季节。
为了保护建筑物以及内部的设备和人员,设计和布置一个有效的安全避雷系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安全避雷系统的设计和布置,以确保建筑物及其使用者的安全。
一、避雷原理与分类安全避雷系统的设计必须基于避雷原理和分类。
常见的避雷原理包括防雷接地和引雷保护,旨在将雷电放电通路引导到地面,减少雷击的概率以及对建筑物内部安全设备的影响。
根据其分类,避雷系统可以分为外部避雷系统和内部避雷系统。
二、外部避雷系统设计1. 功能分析: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用途,进行功能分析,确定外部避雷系统的设计要求。
这包括建筑物的高度、形状、材料等因素。
2. 避雷针: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地理位置,确定避雷针的高度和数量。
避雷针需要安装在建筑物的高点,并通过导线与接地系统连接,以便将雷电引向地面。
3. 避雷网:除了避雷针,建筑物周围的避雷网也是保护范围内的重要组成部分。
避雷网需要覆盖整个建筑物,并与避雷针和接地系统相连,形成闭合的避雷通路。
4. 接地系统:一个有效的接地系统是外部避雷系统的关键。
接地系统需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导体材料,并确保足够的接地电阻,以便将雷电安全地引入地下。
三、内部避雷系统设计1. 内部设备保护:内部避雷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内的电器设备。
这包括电闸、电缆、计算机设备等。
内部避雷系统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电器设备的分布,确定适当的保护措施,如避雷针、避雷器等。
2. 等电位连接:内部避雷系统还需要确保建筑物内的所有设备都处于相同的电位。
这可以通过连接所有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和设备的等电位连接线来实现,以减少由于雷击而引起的电压差。
3. 导电材料的选择:在内部避雷系统的设计中,应优先选择导电性能好的材料,如铜、铝等。
这些材料可以提供更好的导电能力,保护设备免受雷击的影响。
4. 接地保护:内部避雷系统也需要合理布置接地保护。
这可以包括接地线的连接、接地电阻的测量和维护等,以确保设备的有效接地和保护。
雷电防护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
![雷电防护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61f903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10.png)
雷电防护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其对人类、建筑、设备、财产等均有严重危害。
在工业、农业、航空、交通、通讯、医疗等领域中,对雷电防护的要求越来越高。
雷电防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直接关系到人员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利益。
本文将从雷电防护工程设计的基础知识、施工规范与技术要求,系统地介绍雷电防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规范。
一、雷电防护工程设计的基础知识1. 雷电的基本概念雷电是云与地面或云与云之间发生极高电压和电荷分离而形成的放电现象。
由于其出现猛烈、急剧和不可预见,因此对人类、建筑、设备均有严重危害。
2. 雷电的影响雷电对人类和机器设备均有一定的危害,如电击、爆炸、火灾等,会严重影响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
3. 雷电防护的重要性雷电防护无法完全避免雷击所造成的危害,但是可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雷电对人类、建筑和设备的危害程度。
因此,正确的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二、雷电防护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1. 雷电防护物的种类与选择雷电防护物一般分为避雷针、接地装置、金属屏蔽装置等物品。
在进行雷电防护设计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雷电防护物,以达到良好的防护效果。
2. 雷电防护设备的堵漏处理在进行雷电防护设计时,必须做好设备的堵漏处理,以免因设备漏电而可能造成的雷击危害。
同时,针对电缆、管道等设备,必须按照规范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堵漏处理,以提高设备的实用效果。
3. 土壤特性分析土壤中的电导率直接影响接地的效果,因此必须对土壤的电导率和其他特性进行充分的分析和预测,以提高雷电防护接地的实用效果。
三、雷电防护工程施工规范1. 施工资质要求为保证雷电防护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关的施工资质、技术能力和经验,同时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前必须进行详尽的规划和设计,以充分的了解防护区域的特性,以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工作的安全性。
同时还需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将施工区域内的物品进行移开或者保护,以免影响施工进度或者施工质量。
雷电防护工程实施方案建筑物与设备的接地设计与施工
![雷电防护工程实施方案建筑物与设备的接地设计与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65da5d1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d.png)
雷电防护工程实施方案建筑物与设备的接地设计与施工一、引言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减少雷电对建筑物和设备造成的损害,必须建立完善的雷电防护系统。
而该系统中接地设计与施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就雷电防护工程实施方案中建筑物与设备的接地设计与施工进行探讨。
二、接地设计与施工的背景和目的建筑物与设备的接地是指将设备或建筑物与大地有效连接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确保雷电电流能够在安全和可控的条件下通过地线流入地面,从而保护建筑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三、接地设计1. 确定接地材料接地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接地系统的性能。
常用的接地材料包括铜和镀锌钢等,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抗腐蚀性能。
在选择接地材料时,需要考虑当地地质条件、土壤电阻率等因素。
2. 确定接地方式常见的接地方式包括单点接地、网状接地和网状接地增强等。
单点接地适用于小型建筑物和设备,而网状接地适用于大型建筑物和设备。
在选择接地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电流分布和接地阻抗等因素。
3. 设计接地系统布局接地系统的布局应考虑到建筑物和设备的特点,并遵循接地系统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短接原则、均匀分布原则和破坏原则等。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接地系统的布局,能够提高雷电防护系统的效果。
四、接地施工1. 接地体埋设接地体的埋设是接地系统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埋设过程中,需要注意接地体的深度、间距和排列方式等因素。
合理的接地体埋设能够降低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提高系统的导电性能。
2. 连接导线安装导线的连接质量直接影响到接地系统的导电性能。
在连接导线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导线断面的选择和焊接质量的控制。
同时,还要确保导线的接触面积足够,接触电阻小。
3. 检测与验收接地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接地系统的检测与验收。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接地电阻测量、接地线圈检测和接地电位差测量等。
通过检测与验收,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接地系统存在的问题,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雷电防护系统的设计及优化
![雷电防护系统的设计及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d61c912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b.png)
雷电防护系统的设计及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物、设备和电子设备需要进行雷电防护。
雷电是一种自然灾害,不可预测和可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雷电防护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一、雷电防护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分类雷电防护系统主要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抵御和减轻雷电对于建筑物、设备、电子设备等的破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避雷针避雷针是一种常用的防雷设备,主要作用是在雷电天气下放电,保护建筑物周围的区域和设备。
避雷针巨大的金属导体能够吸引雷电出现大的放电,并把电能引导到大地中。
这样就能抵消这些电能,保护建筑物和设备的安全。
2. 接地网接地网是一种与避雷针相融合的设备,其作用是将引入建筑物周围的雷击电流通过导体,使之以最短路径流向地下,释放其能量,从而避免对建筑物和设备的危害。
3. 金属外壳金属外壳是常见的电子设备防雷方式之一。
当雷电与建筑物碰撞并导致电荷积聚时,金属外壳能够有效地迅速将电能从电子设备中释放出来,为电子设备的安全保护提供保障。
4. 防雷器防雷器是一种专业的雷电防护设备,主要是在电子设备内部采用特殊的构造,通过调节电路中的参数使其在高电场环境下具有一定的防雷能力,对电子设备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二、雷电防护系统的优化雷电防护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是一个系统性的任务,设计良好的雷电防护系统能够保护建筑物、电子设备等,从而避免了瞬间的电力干扰和电气设备的损坏。
1. 保护超出最小限度在雷电防护系统的设计中,需要确保超出最小限度的保护,这意味着防护系统必须满足特定标准和规范,对于电子设备的防护还必须符合相应的国际标准,如美国国家标准的UL 1449等。
2. 选择适当的防雷器在为电子设备选择防雷器时,需要选择具有一定防雷能力、配置合理的和有品质保证的防雷器。
此外,为了保证电子设备的防雷能力和稳定性,设备制造商应当与专业的防雷器供应商合作,并获得相应的技术支持。
3. 电路板的保护在电子设备中,电路板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需要特别的保护。
建筑物防雷设计与接地系统
![建筑物防雷设计与接地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90f05c2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1.png)
建筑物防雷设计与接地系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安全的关注,建筑物防雷设计和接地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雷电频发的地区,建筑物的防雷措施不仅仅是一项法规要求,更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步骤。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防雷设计和接地系统的重要性、原理以及常见的实施方法。
首先,建筑物防雷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雷电对建筑物和人们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如果建筑物没有适当的防雷措施,雷电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电击等严重后果。
因此,建筑物防雷设计是确保建筑物和人们安全的一项基本要求。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建筑物防雷设计的原理。
建筑物防雷设计的核心原则是将雷电引到地面,以保护建筑物和人身安全。
首先,建筑物通常会设置一个或多个避雷针,通过尖端起到集中放电的作用,吸引雷电。
避雷针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金属能够很好地导电,并提供一个较高的导电路径,使雷电选择优先通过避雷针。
其次,建筑物防雷设计通常会设置接地系统,将收集的雷电能量转移到地下。
接地系统通过在建筑物周围埋入导电材料的方式,将雷电释放到地下,从而避免雷电对建筑物和人们的伤害。
建筑物防雷设计的实施方法有多种,我们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
首先是直接接地法,也称为单点接地法。
这种方法采用一根导体将避雷针直接连接到地下,以便将雷电引导到地面。
直接接地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对于高层建筑等特殊情况下不适用。
其次是化学接地法,即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提高土壤的导电性能,以增加接地效果。
化学接地法适用于土壤电阻较高的场所,如沙漠地区。
再者是浅埋接地法,这种方法将导体埋入浅层土壤中,利用土壤的导电性能实现接地效果。
浅埋接地法适用于土壤电阻较低的场所,如湿地。
最后是深埋接地法,这种方法将导体埋入深层土壤中,以提高接地效果。
深埋接地法适用于土壤电阻较高的场所,如山区。
综上所述,建筑物防雷设计和接地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合理的防雷设计可以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和人们的安全。
在实施防雷设计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接地方法,确保防雷效果的最大化。
建筑避雷防雷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建筑避雷防雷系统的设计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6a0f79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b.png)
建筑避雷防雷系统的设计与实践建筑避雷防雷系统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和建筑物财产安全的重要设施,它是建筑物在遭受雷击时保护人员和财产免受雷电侵害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重点讨论建筑避雷防雷系统的设计和实践。
一、引言为了避免雷电给人们带来危害,人们设计了避雷防雷系统。
随着科技和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建筑避雷防雷系统也逐渐变得完善且复杂。
建筑避雷防雷系统的设计和实践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电气工程、材料学、结构设计等多个领域。
二、建筑避雷防雷系统的设计原则在建筑避雷防雷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始终遵循以下原则:1.触碰等电势,大面积接地建筑物的所有金属构件应触碰同一电位,即电气等势性。
而且,全部接地应使建筑物和周围环境形成大面积的等电势面,使累积电量最小化。
2.适当的排雷保护距离排雷保护距离是指正在遭受雷击的建筑物与雷电流最可疑地点之间的距离。
该距离的测量和计算需要结合许多因素,如雷电流强度、建筑物高度和周围地质条件等。
3.设备保护在建筑物内部和外部设备中安装避雷设备和防雷设备以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击的伤害。
建筑物内部电气设备应采用实心导体连接。
避雷设备包括避雷针和金属避雷带,防雷设备包括放电管和扼流圈。
三、建筑避雷防雷系统的实践方法对于建筑物设计者而言,每个建筑物基本都要满足下列条件。
1.在顶部安装避雷针安装避雷针是建筑物避雷的重要措施之一。
避雷针应位于建筑物的最高点,或者在建筑物周围设置。
以保证建筑物容易被雷电路过,避雷针能将建筑物内的电流接到外部地面,从而保证人身安全。
2.安装金属避雷带在建筑物的底部或顶部安装金属避雷带是保护建筑物的一种重要方法。
金属避雷带应与建筑物的金属构件相连,形成一个大的导体接地系统。
避免在雷击中建筑物内部电气设备的损坏,从而减少维修费用。
3.在建筑物外围地面设置建筑物外围地面应与室内电气设备直接或通过避雷装置相连,形成一个庞大的接地系统,保证建筑物所处的区域和周围环境等电势面相同,减少雷电攻击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设计与实施
发表时间:2019-07-09T14:12:08.133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作者:郭延霞[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各类施工技术、施工机械设备不断发展完善与更新换代,建筑工程的施工规模与建筑高度都有极为显著的提升。
(东莞市新铂铼电子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各类施工技术、施工机械设备不断发展完善与更新换代,建筑工程的施工规模与建筑高度都有极为显著的提升。
但与此同时,在雷雨气候下,建筑被雷电打击的可能性与潜在风险概率也相应出现提升。
而建筑受到雷电打击时,雷电会向建筑泄漏大量的雷电流,不但会损坏建筑内部所配置的电气设备,还会对业主造成严重的人身健康财产威胁。
因此为完善这一问题,笔者对建筑物雷电房屋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开展以下研究。
关键词: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设计;实施
在现阶段,虽然针对雷电打击问题,我国建筑行业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会构建建筑配套的防雷接地系统,从而极大规避了建筑受到雷电打击的潜在风险。
但是,在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的设计、施工环节中,仍未对施工流程以及设计计算方法加以统一化、规范化发展,部分建筑物所构建的雷电防护系统并没有实现对雷电打击风险的完全规避,对瞬间峰值过高的雷电也缺乏必要的防护保障。
一、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设计与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笔者认为,建筑物受到雷电打击灾害时,可能出现的消极影响与危害后果可分为三方面加以阐述,具体如下:第一,电气设备受到损坏。
随着现阶段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与性能都有着极大提升。
但是与此同时,电气设备的敏感性也凸现出来,在电气设备运行负荷超过设备负荷上限时,电气设备会受到程度不一的影响与损坏。
而建筑受到雷电打击灾害影响时,雷电会向建筑泄漏大量的雷电流,其电流平均幅值在数万安。
而在雷电流峰值期间内,电流幅值更高达30万安,会对建筑电气设备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害,并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第二,造成人员伤亡。
在建筑受到雷电打击灾害影响时,雷电流的泄露也会衍生出诸多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是会释放大量的温度,并使得建筑内部出现着火情况。
此外,雷电流与人体发生直接接触时,高达数万至数十万安培的电流也会造成人体的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筑受到雷电打击时,雷电流同道所释放温度时常在数万摄氏度,如此高温会对周边辐射区域的人体造成直接伤害,并会使得建筑内部金属构造物(如金属门窗)出现变形、融化等现象,从而对建筑内业主造成间接伤害。
第三,造成建筑物的直接损伤。
在建筑受到雷电打击灾害影响时,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问题的出现,还会对建筑物造成直接程度的损伤。
例如,我国故宫等古迹、以及博物馆、城市公共设施便在受到雷电打击灾害影响时,建筑物出现程度不一的损失。
而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的构建,实现了将雷电流通过雷电防护系统所配置设备引入地底或指定位置区域,不但降低了建筑受到雷电打击灾害影响时所产生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社会消极影响力,还通过将雷电流引入指定位置,为建筑的运行提供充足储备电力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响应了国家构建生态文明环境,打造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战略号召。
二、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原则、要点分析(一)要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针对性开展雷电防护系统的设计工作首先,设计人员应对建筑物周边区域自然环境的雷电灾害气候的出现概率加以实地分析考察。
例如当前我国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设计领域中,便将不同区域的雷电灾害气候严重性与影响系数进行评级划分,在全年雷暴气候总体出现天数在十五天以内的地区被划分为少雷区;全年雷暴气候总体出现天数在15-40天内的区域为多雷区等。
而在不同级别雷区下,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的防护水平要求也大不尽然。
其次,在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区中,不同区域的雷电防护水平要求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建筑物的直击雷非防护区,便有着最高可能性会出现雷电流对这一区域建筑物加以直接打击,而在第一至第三防护区中,虽然会有雷电流在区域中进行流通,但并不会有较高可能性出现雷电流对建筑物进行直接打击。
而值得注意的是,从第一防护区直至第三防护区,所流通雷电流的安培会逐渐降低。
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来针对性设计雷电防护系统。
最后,建筑物受到雷电打击灾害影响时,不但可能受到最为常见的直击雷的打击,也存在着一定可能性建筑物受到感应雷与球形雷的打击。
因此在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的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需要设计全方位立体性的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应以在建筑物受到直击雷、感应雷以及球形雷同时打击时,建筑物的雷电防护系统的防护力的实际需求为设计标准。
(二)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相关配置设备的选择与安装第一,对于避雷器的选择。
设计人员对于避雷器的选择应注重考虑氧化锌避雷器,这一规格型号的避雷器有着质量轻、运行稳定、耐污秽腐蚀等应用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设计人员也需要根据不同建筑物的周边环境与内部结构等加以选定。
第二,引下线材质的选择与具体安装设计方案。
首先,引下线需要尽可量沿着建筑物的外墙结构进行铺设(避免将引下线铺设在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如建筑出入口),且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防雷等级来选择引下线的铺设根数与铺设间距。
值得注意的是,在引下线铺设环节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需要尽可量确保引下线铺设的直线性(并注意引下线的稳定性,可以以1m-1.5m为间隔距离安装引下线的固定装置),并在屋檐、建筑墙角等区域适当加以弯曲。
其次,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防雷需求与周边情况,针对性选择引下线的材质、最小截面面积以及引下线的直径。
而在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的实施安装环节中,施工人员则需要注重在引下线的表层涂刷防腐涂料。
第三,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接地体材料材质的要求。
在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设计阶段中,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与整体雷电防护系统的设计方案,针对性制定接地体材料材质的要求。
例如对热镀圆钢垂直接地体直径的要求、水平接地体面积的要求,对于网格钢板网格边截面尺寸的要求等。
第四,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等电位的连接。
在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设计与安装过程中,建筑物内部的低压配电线路与高压供电线路不可与雷电防护系统中的接地装置设备进行直接连接,因此需要在二者之间加装防雷器。
而防雷器的安装,实现了在建筑物受到雷电打击灾害影响时,电气回路与通信线路中所受雷电流影响时,防雷器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将导通分流,避免雷电流的浪涌对电气回路相关设备造成二次损害与影响。
(三)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的问题
首先,在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实施以及运行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注重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配套设备避免与人流量过高区域进行接触,确保二者之间的间隔距离。
例如笔者上述提及,引下线虽然需要在建筑物的外部墙体结构上进行铺设,但是在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避开建筑物出入口、建筑内部阳台等结构,且在引下线接地后,施工人员对其加以隐蔽埋深作业,从而避免在建筑物受到雷电打击灾害影响时,出现不必要的人员伤亡问题。
其次,在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的实施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施工流程进行作业,并注重开展安全施工,避免在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安装过程中出现各类安全施工问题以及施工质量问题。
三、总结
笔者为提高我国建筑物的雷电防护性能,降低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以及社会消极影响力,因此对建筑物雷电防护系统的设计原则、配置设备的材质选择与安装要点,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的安全问题开展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黎辛华,韩建海.智能大厦电子信息系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防雷技术的应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5(04):114-117.
[2]梁国强.校园雷电防护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