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精选5篇)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精选5篇)《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1一、说教材(课件)1、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7、78页的内容。
2、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课件)长、正方形面积与面积是类属关系,统一面积单位和用面积单位密铺则是探究长、正方形面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
本节课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小学阶段平面图形面积的教学。
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面积等。
这些平面图形面积的求法都是在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的。
所以,这节课又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知识的重点。
教材蕴含了数形结合、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
3、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是这样表述的: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学习目标:(课件)①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通过猜想、操作、分析、验证,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②在小组交流活动中,通过讨论、观察、发现,准确归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③在计算和解决问题中,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④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学重、难点、关键(课件)教学重点:会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体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及公式归纳。
教学关键:借助学具操作,找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一、说教材《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7、78页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是根据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有关知识,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量一量,摆一摆,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推广到任意长方形的面积都可用长×宽=面积的方法计算。
二、说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会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归纳、推理、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三、说重、难点1、重点是使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自行探索,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理解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方形所含的厘米数与宽所含的厘米数的乘积。
四、说教法与学法: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尽量运用直观教学和操作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手、眼、脑)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好学。
2、创设操作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会学,在学习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3、运用电脑辅助教学和直观教学等多种手段,以便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
三、教学过程:1.课前谈话,复习导入通过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用面积单位铺满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的谈话来导入课题。
使学生明白要学什么,知道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了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新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特点,让学生在回忆常用面积单位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得出时,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以下的方式进行:1、通过课件直观演示并完成表格。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科书第77~79页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初步练习运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
教材首先安排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先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长方形并填写表格,又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三个长方形的面积,填写表格。
通过测量和观察,最后通过交流讨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的关系,并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材接着安排学生依据正方形的特征,运用知识迁移直接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
二、说目标:1、认知目标:①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渗透“实验——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2、情感目标:①、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通过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异同,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3、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关键:教学重点:掌握公式,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教学关键:借助学具操作,找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
三、说教法学法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各位的评委、老师: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首先说教材:1、本节课是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的重要教学之一,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更是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起着铺垫作用,因此这节课的知识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本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学生实际操作,量一量、摆一摆,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目标要求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
(课件展示几秒)根据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
难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为实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小组合作探究、设疑诱导、类比等方法进行教学。
组织学生采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动手操作的方式参与课堂学习。
以下是本节课的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预习纸、学具盒中的1平方厘米卡片20张、直尺。
接下来重点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新课程理念提出要让学生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我设计让学生经历“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的过程,因此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第一复习巩固,情境导入中我首先导入与本节课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包括复习两个概念,一是面积概念;二是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用单位面积测量面积,唤醒学生旧知的同时建立空间表象,为下面建立空间表象做好铺垫。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三年一班王晓蒙一、说教材《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面积和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学好本课,是以后学习平面图形面积推导过程的重要基础,并且为学生进一步系统地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做好准备。
1.使学生探究并掌握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2.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学生学会自行探索,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说教法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课我主要运用“情景创设法”,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理论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
三、说学法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选择如下学法:1.操作实践法2.联想类比法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通过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新朋友阿凡提,提出问题,哪一块的毛毯面积大,学生猜想,进而引出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1.出示长方形图片,提出问题,如何求长方形面积。
学生上讲台前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测量出长方形面积。
2.提出问题,长方形面积与什么有关。
小组合作搭建两个长方形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长方形的摆法,教师填写表格,根据表格的数字和图形得出结论,总个数=每行个数×行数。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一、说教材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是学生继学习了“面积的基本认识、面积单位”后的一堂课。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以上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首先安排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探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通过测量和观察最后通过交流讨论长方形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的关系。
并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接着安排学生依据正方形的特征,运用知识的迁移探索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并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运用会为以后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扎实几何知识的重要环节。
二、说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特点,并充分考虑了三年级学生的心智水平。
我确立了一下几个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动手实践,大胆猜想,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对数学的兴趣。
4、通过公式推导,向学生渗透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三、说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学习数学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探究、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
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所以,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组织学生认真观察,通过小组交流分析来解决探究任务,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学生分小组活动:用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观察并做好记录。
小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稿(精选3篇)
小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稿(精选3篇)小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稿(精选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稿(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第40—42页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计算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
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影响。
2、学习目标:⑴、知识技能: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⑵、过程与方法:①、渗透“实验——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利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并尝试克服困难3、学习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
4、学习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5、突破重难点的策略: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采用疑难引入,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
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二、说教法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分析:《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第六单元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把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必然的感性熟悉,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气宇面积。
学好这一部份内容,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式的探讨有着重要阻碍。
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后,让学生初步明白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会运用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育学生的观看能力和初步的归纳归纳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师生交流中,培育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鼓舞学生勇于探讨的精神。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交流,发觉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是这节课的重点。
为了冲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采纳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列表观看,分析推导的方式进行。
在学生把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斗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诱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踊跃、主动、制造性的思维。
二、说学习目标:一、使学生把握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取得探讨学习的经历;学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二、通过学生的观看、探讨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抽象进程中,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现实性。
3、在学习活动中取得成功的体验,培育应用意识,成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觉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把握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进程。
教学预备: 1平方厘米的卡片假设干、1平方分米的卡片1张,3分米×2分米的长方形纸,12个长方形卡片,12张作业纸,课件。
三、说教法新课标的大体理念确实是要让学生“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体会动身,让学生切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说明与应用的进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踊跃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遇,让他们踊跃主动地探讨、解决数学问题,发觉数学规律,从中取得数学体会;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踊跃的评判、关注他们的学习方式、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
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的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3课时的教学内容。
这局部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的。
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根据新课标三维一体的目标要求,在备这节课时,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自己动手摆、动脑想和动口说等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渗透观察、猜测、验证、结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层层推动的活动中尝试、发现、深刻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让学生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说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使用公式准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四、说教法说教法:本节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的素质。
五、说学法本课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通过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从感知到抽象的过程,体会知识的产生及发展,使数学知识在充满探索中得到升华。
六、说教学过程通过看这局部内容的编排,我设计出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整个教学过程我分五大程序实行了教学。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让学生回忆面积的概念,以及常用的面积单位来巩固上节课的知识,为学习本节课知识打好基础。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_1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九义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第2小节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备课伊始,我们首先研读教材和教参,明确本节课在这个单元中的地位和意义,以及这个单元在整个小学阶段的“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学习中的地位和意义。
在上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在本单元的前几节课学生又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而本节课是小学阶段探究图形面积的第一节课。
学好本节课的内容,能为以后探究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本节课内容的计算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便于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因此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
我们的教学思路是充分利用教学内容的这些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身经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注重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扬长避短:有些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但有些内容,不如使用常规教具和学具的,就让学生真实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操作经验,更有利于他们认识表象的形成。
以上这些都成为我们进行最初预设的基础。
二、磨课历程:本节课我们大体经过三轮的备课、试教和修改。
在此过程中,让我们感触最深的是专家们所强调的两个“充分”:一是要充分运用教材资源,二是要充分领会教材意图。
(一)、导入部分在这一部分,我们原来设计了一个情境:“两个操场,要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你怎么想?”我们的意图是:让学生复习比较面积大小的一般方法:重叠法,用单位面积测量后再比较的方法……,体会出此处用这些方法都不方便,不现实,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如何利用面积公式,直接求出这2个操场的面积?听过我们的预设后,专家老师提示我们两点:一是没有立足于教材的前后联系,完全抛开了前面所学的面积和面积单位,以及图形的面积大小就是看这个图形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这些与本课相关的知识。
二是教材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共5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共5篇)第一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下面我和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设想,我主要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教材分析(一)说教材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以及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方法。
这节课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小学阶段探究图形面积的第一节课,也是为今后学习探究其他平面图形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面积的计算打下基础。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是这样表述的: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通过猜想、操作、分析、验证,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数学思考方面: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发现问题的意识,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3、解决问题方面:能在理解面积含义及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情感与态度方面: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合作与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本课教材主要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材例1通过先让学生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3个不同的长方形,并填好表格,让学生通过这个操作初步体会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与宽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例2通过测量面积及试一试,探索并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第三部分从正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3、实验 (1)拉一拉:用橡皮筋在学具盒里拉出一个你最喜欢的长方形,然后思 考一下你拉出来的长方形长、宽、面积分别是多少? (2)刚才我们通过拉一拉得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接下来我们再用 拼一拼来验证一下这个公式的准确性。
(板书:验证):请小朋友用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出面积是12平 方厘米的长方形,将自己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宽、汇报给组长。组长组 织本小组成员看着表格讨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对吗? (3)反馈:老师展示一组学生的实验记录单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 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板块三、应用新知、巩固深化
1、教室黑板长4米,宽1米,它的面积是(
)。
2、我校篮球场的边长是30米,它的面积是(
)
3、我们学校教学楼的正前方有4个花坛,每个花坛的长都是30米,宽12 米。请问我校的四个花坛共有多少平方米? 4、老师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办公桌上的玻璃不小心被打破了,这块玻璃 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我想配一块大小相等的玻璃,已经知道它的宽是4 分米,你们帮我算算这块玻璃要买多少长? 。 5、我来当个小小设计师:请设计出一个面积是600平方米的游泳池
《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 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素材。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 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 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 最近我们研究了面积和面积单位,那什么是面积呢?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 用手势指一指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说课稿(通用5篇)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说课稿《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说课稿篇1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模式的背景(一)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剖析回想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尽管已经融入了新课程的理念,可是仍然不可避免地带着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子:课堂上淡化情境的创设;教师讲的多,学生探究的少;关注更多的还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忽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知识建构环节时间分配少,套用公式的巩固练习时间多,课堂小结流于形式等。
(二)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学生对于数学概念这类知识的学习习惯于死记硬背,只知道其然却不知道其所以然,因此出现了只会套用,而不会灵活应用的弊病。
久而久之,学生头脑中的数学概念就会零散,自然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基于上述原因,我以新课标为依据,以我县开展的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为契机,结合我校的数学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和自己数学教学的实际,确定了:铺垫引入、温故知新——情境激趣、引发思考——自主探究、建立模型——巩固应用、反馈调节——自我梳理、总结提升”的主体发展式五环节教学模式。
所谓主体发展是指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二、模式的论证我从五个环节对我的教学模式进行论证.环节(一)铺垫引入、温故知新小学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大多是以已有知识为基础,利用知识的迁移获得的。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2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主要介绍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计算方法。
但是,学生在学习面积概念和面积计算方法时,可能会对面积的单位产生困惑,对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
2.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面积单位的认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感知面积的意义。
2.直观演示法:利用教具和多媒体,直观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测量和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导入: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第二课时。
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居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本节课将进一步学习面积的计算方法,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打下坚实基础。
二、说教学内容根据新课标三维一体的目标要求,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通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迁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探索和总结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
2、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四、说教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以观察发现为主,以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注意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说学法在学习过程中,我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采用分小组活动,合作学习,并亲身经历实验—发现—验证的过程,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六、说教学过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了好的开头才意味着有好的结尾将出现。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即:①谈话激趣、设疑导入②观察比较、提出猜想③小组合作、验证猜想④多层训练、深化知识⑤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设计如下:第一个环节:谈话激趣、设疑导入首先,我巧设导入语:同学们愿不愿意和老师玩一个游戏?(愿意)老师比划,你们猜猜老师大概比划的是哪个单位?我分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并提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各有什么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贯山镇小学教师:魏国强2016.26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例4。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分别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66-67页的内容,是本单元“面积”中的教学重点。
学好这一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等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作用。
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与实际相结合,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三维目标
据新课程标准,我确定本课的目标如下:
1、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二、学情分析
(一)心理特征:三年级的学生好学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联系和模仿能力较强,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成功的快乐。
(二)认知状况: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給予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三、教法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鉴于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组织小组合作探究、设疑诱导、类比的方法进行学习。
(一)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本课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因此我让学生通过“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的过程来学习。
(二)设疑诱导法:在讲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需要老师给予设疑诱导,深入浅出的帮助学生理解。
(三)类比法: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是由一个长方形渐变成正方形,求面积的过程中得来的。
教具和学具:多媒体课件,预习纸、学具盒中的1平方厘米卡片20张、直尺。
四、学法分析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动手操作的方法。
在学生的学习方面,我将小组合作探究作为首选。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等活动,探索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情境导入
这一环节将用时4分钟。
首先复习两个概念,一是面积,二是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再填空,比较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图形。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通过复习,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这一环节是重点环节,将用时15分钟。
有四个步骤:做一做、猜一猜、验一验、说一说。
首先做一做,让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例题(1),在预习纸上写出自己的方法,再交流。
例题4(1):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
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想办法测量出它的面积。
小组成员可能二种方法:(1)画一画(画方格子——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2)摆一摆(用面积单位测量——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两种摆法:一是全摆上,二是只摆一行一列,再算一算(5×3=15(平方厘米)。
)。
学生操作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不断的提问:长方形长5厘米,沿着长边一行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宽3厘米,沿着宽边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说可以摆几行?(同时配合课件的演示)继续提问:这个长方形每行摆5个正方形,摆了3行,一共摆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怎样列式计算?算式中5、3、15是长方形的什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最后得出结论:每行摆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长,摆的行数是宽,小正方形的个数(即长方形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同学们合作交流后得到共识:用乘法计算最简便。
接着猜一猜,我将提问学生有什么样的猜想?
有人可能会说出:这个长方形面积= 长×宽。
我会肯定这一猜想是对的,然后提问其它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
然后验一验,操作例题4(2)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
边操作,边填表。
学生自己根据预习纸上的5个图形(图A:1行3列,图B:1行6列,图C:2行3列,图D:2行6列,图E:4行3列,),摆一摆,填一填,之后再汇报结果。
图形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
图A
图B
图C
图D
图E
通过刚才的过程验证,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呢?
找同学说出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这个猜想是对的,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同时也体现课堂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当中来。
(三)利用迁移,探究知识
这一环节将用时5分钟。
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例题4(3)先量一量,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引导学生猜想、发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接着让学生交流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得出: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最后让小组交流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联系。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就是两条相邻边长的积;只是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和宽的长度,而求正方形的面积只需要一条边长的长度。
明确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间的异同。
(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将用时8分钟。
为巩固本节学习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指导练习题:
1、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再汇报,最后老师展示A4纸,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面积。
(让学生联系生活,巩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
2、指导课本68页练习十五的1题(老师说出图形的长和宽,让学生直接回答出图形的面积及计算过程)。
(五)总结过程,突破重点
这一环节我将用时2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并引导回顾研究的过程。
设计意图:一节课总结必不可少,能够加深学生对本节重点内容的掌握。
(六)作业布置
这一环节将用时6分钟。
为巩固本节学习内容我布置以下习题:课本68页练习十五的2、3题。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习题,让水平不同的同学都能达到很好的练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行面积= 长×宽5×2=10(平方厘米)
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3×3=9(平方厘米) 以上就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便于学生掌握理解。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认识,衷心希望各位老师赐教。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