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国际供应链管理
第十一章供应商管理
![第十一章供应商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6983d9cda38376bae1fae4c.png)
竞争伙伴 许多货源,大量存货, 买卖双方是竞争对手
以最低价买到所需产品
仅限于定货、收货信息 沟通仅限于采购部
与供应商销售部 双方无支持
合作伙伴
全球一体化发展
合作的货源,少量存货, 市场国际化。不断调整
买卖双方互为伙伴,实 双方的伙伴合作关系,
现“双赢”
在全球经济中寻求平衡
意大利的皮尔卡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研 发和设计,其在全世界市场上销售的产 品,有90%以上是“外包”给发展中国 家的企业生产的,它每年仅通过品牌和 设计标准的输出收入就近2亿美元。
外包后的关键——供应商关系管理
二十世纪 60—70 年代 二十世纪 80 年代
二十世纪 90 年代
图示
特征 市场特点
采购运作
支持
日本的供应商---汽车制造商关系
一般特征
年销售额 汽车销售商占总销售额的比重 不可转置的资本装备比重 年 度 面 对 面 的 合 同 的 人 .日 数 供应商分享机密停息的程度 供应商分享详细成本数据的程度 汽 车 制 造 商 帮 助 供 应 商 降 低 成 本 的程度 汽 车 制 造 商 帮 助 供 应 商 改 进 质 量 的程度 供应商对汽车制造商公平信任的程度 供应商预期不公平待遇的程度 平均合同期限
订单订货
按订单变 化 市场价格
优先型供应商
运作联系 1 年左右 ·顾客要求 ·顾客与供应商
共同控制质量
年 度 协 议 +交 货 订单 年度协议
价 格 +折 扣
伙伴型供应商 供应伙伴 战术考虑 1-3 年 ·供应商保证 ·顾客审核
顾客定期向供应商提 供物料需求计划 ·年度协议(1 年) ·质量协议 价 格 +降 价 目 标
InternationalSupplyChainManagement国际供应链管理
![InternationalSupplyChainManagement国际供应链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c88f9cba98271fe900ef923.png)
© 2007 Thomson, a part of the Thomson Corporation. Thomson, the Star logo, and Atomic Dog are trademarks used herein under license.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Thomson, a part of the Thomson Corporation. Thomson, the Star logo, and Atomic Dog are trademarks used herein under license.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Thomson, a part of the Thomson Corporation. Thomson, the Star logo, and Atomic Dog are trademarks used herein under license. All rights reserved.
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Definition of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Definition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Definition of 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The Economic Importance of Logistics •The Economic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十一章节供应链管理
![十一章节供应链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b335d46ec3a87c24128c404.png)
第十一章 供應鏈管理
造成長鞭現象的原因大致有下列三點
(1)無法反應需求:需求訊號的處理不能反應 真正的需求,若供應鏈成員間以訂單來取代真 實需求,將造成較長的補貨前置時間,加劇長 鞭效應
(2)產生訂單變異:訂貨批量合併,不同的訂 貨政策將產生不同的訂單變異,其中採用批次 訂貨政策的供應鏈員,將使的真實需求度失真, 而導致長鞭效應的發生
第十一章 供應鏈管理
第十一章 供應鏈管理
1
第十一章 供應鏈管理
第十一章 供應鏈管理
第十一章 供應鏈管理
11.2 供應鏈管理的歷史演進
11.2.1 流通及組織的演進 11.2.2 傳統供應鏈管理的問題 11.2.3 傳統供應鏈與電子化供應鏈
4
第十一章 供應鏈管理
11.2.1 流通及組織的演進
運輸與倉儲
拉式
顧客
12
第十一章 供應鏈管理
以拉式為基礎的供鏈有以下的優點
1.透過更精準預測從零售商那裡流入的訂 單,而減少前置時間
2.作到(just in time ,JIT)即時剛好的生產 3.因變異性的減少,製造商的存貨也減少
13
第十一章 供應鏈管理
11.2.3傳統供應鏈與電子化供應鏈
傳 零組件 統 供應商
製造商
批發商
流通中心
零售商
顧客
資訊網理化
電
零組件供應商
子
化
製造商
顧客
物流、金流、交易流
資訊網利
資訊流
零售商
批發商
物流中心
14
第十一章 供應鏈管理
11.3 供應鏈管理的分類及元件
一、供應鏈管理的分類: ➢ 1.嚴密程度
(1)鬆散型:企業僅在網站上提供某些資訊給其 上下游廠商
国际贸易与供应链管理
![国际贸易与供应链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752772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6.png)
国际贸易与供应链管理一、引言国际贸易与供应链管理是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企业需要借助完善的供应链管理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全球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市场的拓展。
本文将从国际贸易和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探讨其相互关系,以及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国际贸易与供应链的定义1. 国际贸易的定义国际贸易是指跨越国际边界进行商品、劳务、资本等要素交流和资源配置的行为。
它不仅是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也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2.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在整个供应链网络中,通过协调和优化信息、资金、物料流等各种资源,以实现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全过程价值链管理。
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实现更高的供应链效率和更好的顾客满意度。
三、国际贸易与供应链的关系1. 供应链的跨国化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供应链也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和跨国化。
企业通过建立全球供应链网络,将全球范围内的生产、供应和销售环节连接在一起,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市场的最大化。
2. 国际贸易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国际贸易中,企业需要考虑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文化、语言等差异,合理规划物流、运输和仓储等环节,并及时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3. 供应链管理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施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交付速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这些因素将有助于扩大国际贸易的规模和范围,促进跨国企业的合作与发展。
四、供应链管理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1. 提高运营效率通过供应链管理的优化,企业可以降低物流成本、缩短交货周期,并提高库存周转率,从而实现运营效率的提升。
2. 降低成本供应链管理可以通过供应商的选择、合理的仓储管理以及物流运输的优化等措施,有效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和运营成本。
3. 增强供应链的透明度通过信息共享和技术支持,供应链管理可以提高供应链的可见性,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整个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从而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和风险变化。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十一章-逆向物流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十一章-逆向物流](https://img.taocdn.com/s3/m/31df714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c.png)
在逆向物流活动中,企业物流活动的流程管理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通常主要涉及以 下几个方面:原材料管理、产品营销管理、回收物品配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
19
First Policy
二、逆向物流系统设计的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逆向物流实施过程中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也就是“事前防范重于事后处理”
11.1
逆向物流的内涵和构成
11.2 逆向物流的分类和特点
11.3 逆向物流系统的功能与设计原则
11.4
逆向物流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
First Policy
11.1 逆向物流的内涵和构成
1.逆向物流的内涵 2.逆向物流的构成
First Policy
一、逆向物流的内涵 逆向物流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逆向物流下的定义如下:逆 向物流也称反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是指物品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 的运动所引发的物流活动。
16
First Policy
1.逆向物流系统的功能 2.逆向物流系统设计的原 则
11.3 逆向物流系统的功能与设计原则
First Policy
一、逆向物流系统的功能
1.信息功能
03
04
图11-2 回收信道的功能 逆向物流系统的信道功能包括收集功能、分拣功能、运输功能、拆卸功能、修复(再加工/再生)功能。
产品再循环:主要指可直接用于其他企业加工的原材料,例如,废钢、废铁 可直接作为炼钢厂的原材料直接使用。
28
First Policy
一、逆向物流的业务流程
产品再分配:把可再使用和再处理过的产品投放到市场中,并运输到使用者手 中,该过程包括:储存、销售和运输。
国际贸易中的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国际贸易中的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39f6b29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4.png)
国际贸易中的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日益频繁,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起着关键的作用。
国际物流涉及货物的运输、仓储、包装等环节,而供应链管理则强调整体的协调与优化。
本文将从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定义、重要性及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国际物流是指涉及不同国家之间的货物流动的全过程管理,包括采购、运输、仓储、包装、分销等环节。
它关注的是如何高效地将产品从生产地运送到消费地,以满足全球化时代的贸易需求。
供应链管理是指整体协调各个环节,以实现成本最小化、效率最大化、品质最优化的目标。
它涉及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最终客户之间的协同与合作,旨在优化整个供应链的效能。
二、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1. 加速全球化进程: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高效运作加速了货物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促进了全球经济的有序发展。
2. 降低成本: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和减少中间环节,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改善客户体验: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能够确保产品及时到达,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品牌竞争力。
4. 应对不确定性:国际贸易中,存在着政策、环境、市场等多种不确定因素,有效的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能够应对这些挑战,降低风险。
三、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挑战1. 跨国运输:不同国家之间的货物运输需要遵守不同的法规和标准,面临着文化差异、语言障碍、海关手续等方面的挑战。
2. 时间和距离:跨越不同的时区、地域和地理条件,需要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和时间,以确保货物及时到达目的地。
3. 信息技术: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需要依赖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来实现效率和效益的提升,但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4. 竞争压力: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高效运作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因此面临着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和挑战。
四、解决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策略1. 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稳定可靠的供应商和物流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挑战,提高物流与供应链的效率和效果。
国际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国际采购与供应链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abfb12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6b.png)
国际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国际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企业需要更加高效和可靠的供应链管理来满足市场需求。
本文将介绍国际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并探讨其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挑战和策略。
一、国际采购概述国际采购是指企业从海外供应商购买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它涉及到与供应商的合作、交流和协商,以获取最佳的质量、价格和交货期。
国际采购需要考虑不同的文化、法律和语言差异,以及跨国物流等复杂因素。
国际采购的优势在于可以获得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产品质量。
通过与全球供应商合作,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并利用全球资源和技术来提升自身竞争力。
二、供应链管理概述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通过整合和协调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最终客户之间的活动,以实现产品或服务的有效流动和交付。
供应链管理包括物流管理、库存管理、需求计划和供应商选择等方面。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降低成本、缩短交货周期、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增强竞争优势来提高企业的综合供应链绩效。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减少库存积压、降低运输成本,并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
三、国际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国际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全球分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优化采购策略和整合供应链资源,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首先,国际采购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通过与海外供应商的合作,企业可以获得更低的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其次,供应链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交货速度和产品质量。
通过确保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协调和协作,企业可以缩短交货周期,提供更准确的产品和服务,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再次,国际采购和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创新机会和市场机会。
通过与全球供应商的合作,企业可以获取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市场的信息,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国际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挑战与策略国际采购和供应链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文化差异、语言障碍、法律和合规要求等。
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36a452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f.png)
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题型:不定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计算案例分析物流的分类1. 根据物流的层次来分◆宏观物流:是国民经济总体或某些产业的物流活动。
◆微观物流:是企业或消费者从事的具体的、实际的物流活动。
2. 根据物流的作用分类◆供应物流:是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或消费者购入原材料、零部件或商品的物流过程.◆生产物流:是从工厂的原材料购进入库起,直到工厂成品库的成品发送位置的物流活动。
◆销售物流:是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售出产品或商品的物流过程。
◆回收物流:是对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可以回收并加以利用的材料进行处理产生的物流活动.◆废弃物流:指对生产和流通系统中产生的无用的废弃物的处理过程。
3. 根据物流活动的空间分类◆地区物流:是在一国疆域内,根据行政区或地理位置划分的一定区域内的物流。
◆国内物流:是在本国不同区域间的物流,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目标。
◆国际物流:是货物及相关信息在不同国家(地区)间的流动、储存。
4。
按物流主体方的目的来分类◆第一方物流:是指由商品供应商提供的物流服务;◆第二方物流:是指由商品需求方提供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指专业物流企业在整合了各种资源后,为客户提供包括设计规划、解决方案以及具体物流业务运作等全部物流服务的物流活动,在国外也称契约物流;◆第四方物流:是指供应链的整合者和协调者,调配与管理组织本身与其他互补性服务所有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来提供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国际物流基本概念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 IL)定义当生产和消费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独立进行时,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隔离和时间距离,对物资(商品)进行物理性移动的一项国际性商品贸易或交流活动,从而完成国际商品交易的最终目的,即实现卖方交付单证、货物和收取货款,而买方接受单证、支付货款和收取货物的贸易对流活动.物流服务的原则八个“Right”服务:以合适的方式(The Right Ways),在合适的时间(The Right Time)、合适的地点(The Right Place),以合适的成本( The Right Cost),将合适的数量The Right Quantity)和合适的质量(The Right Quality)的合适的产品(The Right Product)提供给合适的客户(The Right Customers)。
全球供应链管理课件
![全球供应链管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9fd5b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a.png)
04
全球供应链的挑战与应对
政治经济风险
政治风险
全球供应链可能受到政治不稳定、战争、恐怖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供应链中断。
经济风险
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如贸易战、货币汇率波动等,可能对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成本造成影响。
文化差异挑战
语言障碍
全球供应链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员工 、供应商和客户,语言沟通可能存在障 碍。
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和风险控 制等措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和市场趋势,预测未来 一段时间内的库存需求。
安全库存设置
库存控制策略
根据预测的不确定性和需求波动性,设置 合理的安全库存水平,以应对突发需求和 供应中断。
采用先进的库存控制方法和技术,如实时 库存监控、ABC分类法和实时补货等,以 实现库存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信息共享与协同决策案例
总结词
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将为供应链提供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实现供 应链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
大数据分析
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将能够更好地预测市场需求和供应变化, 优化库存管理和物流配送。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将在供应链决策支持、智能预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 用,提升供应链的智能化水平。
根据市场需求、生产计划和采购 周期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库存计 划,以平衡库存水平和降低库存
成本。
库存控制
通过实时监控库存情况,及时调整 采购和生产计划,避免库存积压和 浪费。
库存盘点
定期对库存进行清点和核对,确保 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信息管理
信息共享
01
在全球供应链中实现信息共享,以提高各环节的协同效率和响
第十一章供应链的绩效评价
![第十一章供应链的绩效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ae9c818ed630b1c59eeb53d.png)
二、标杆管理的实施步骤
1.明确标杆的内容 2.选择标杆企业(或部门) 3.收集资料和数据 4.分析差距 5.制定绩效目标 6.综合与交流 7.标杆管理的成熟运用
三、供应链的标杆管理
自1981年美国施乐公司首创标杆管理制度以来,标杆 管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标杆管理不仅仅在传统企业, 在供应链的构建或再建中的作用也日趋明显,可以说供 应链的标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标杆管理方法。它是将标 杆管理的思想、工作方法贯穿于从供应商、制造商、分 销商到第三方物流及最终用户的整个供应链过程。
3.综合供应链绩效的衡量
顾客服务 饱和率 脱销率
准时交货率 补充订货 循环时间 发运错误
订单准确率
生产与质量 人均发运系统
人工费系统 生产指数 破损率 退货率
信用要求数 破损物价值
资产管理 库存周转 负担成本 废弃的库存 库存水平 供应天数 净资产回报 投资回报
成本 全部成本/单位成本
销售百分比成本 进出货运输费 仓库成本 管理成本 直接人工费 退费成本
三、供应链绩效报告的追踪与考核
追踪考核秩序首先要求有关部门就重大差异的形成原 因、必要对策、改善期限等提出书面报告;召集有关部门 人员开会,以便协调所应采用的措施;根据所制订的期限评 估绩效的改善情形,然后进行检查,检查的范围除不利差异 之外,也应涵盖重大的有利差异,并分析形成原因,还应做好 以下工作: 1)研究分析原来制订的目标是否太低,制订适宜的目标; 2)加强鼓励绩效优秀的部门; 3)绩效良好的部门人员能否教育或协助其他部门人员等。
8. 供应链核心企业产品成本指标:是供应链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根 据核心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确定出该产品的目标成本,再向上游 追溯到各供应商,确定出相应的原材料、配套件的目标成本。当目标 成本小于市场价格时,各个企业才能获得利润,供应链才能发展。
《国际供应链管理》PPT课件
![《国际供应链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36d0cd59eef8c75ebfb322.png)
第二节 国际供应链模式
二、海尔模式——基于市场链的业务流程再造
2.市场链管理的业务模式
把集团原来的职能管理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创新 订单支持流程3R(R&D——研发、HR——人力资源开 发、CR——客户管理),和保证订单实施完成的基础 支持流程3T(TCM——全面预算、TPM——全面设备管 理、TQM——全面质量管理),3R和3T支持流程是以 集团的职能中心为主体,注册成立独立经营的服务 公司。
二、我国企业构建国际供应链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国内供应链的建设和转变 1.重建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 2.合理地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 3.引进和培养供应链管理人才 4.重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供应链的运作 (二)积极参与跨国公司供应链的组建 1.转变传统观念,建立积极参与国际供应链的思
想观念 2.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 3.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
感谢下 载
第二节 国际供应链模式
四、三种典型模式的比较分析 1.核心企业所处领域不同 2.供应链的结构不同 3.供应链管理方式不同
第三节 我国企业构建国际供应链的思路
一、我国企业在国际供应链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一)自身供应链整合上面临的问题 1.组织结构不适应供应链发展需要 2.供应链成员之间缺乏合作意识 3.物流系统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不足 4.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
第二节 国际供应链模式
二、海尔模式——基于市场链的业务流程再造
(一)海尔市场链的内涵和运作方式
所谓市场链,是指企业围绕一个中心任务(如新产 品的策划销售、生产成本控制以及其他需要多部门 协作的工作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分厂形成一个责任 清晰、利益共享的作业链条,一环扣一环,最后形 成一个闭合的链,各环节间的责任关系在组建市场 链时,事先加以规定,并可随着整个任务的完成状 况而进行适当调整。
《供应链管理》(第四版)教学大纲
![《供应链管理》(第四版)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19f3d5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3.png)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该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要求学生较好地掌握其基本理论和实务, 为后继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
供应链管理是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渐受到重视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与模式。
它强调核心企业与最杰出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委托这些企业完成一部分业务工作, 自己则集中精力和各种资源, 通过重新设计业务流程, 做好本企业的核心业务以能创造特殊价值, 从而实现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到最终用户之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一体化管理, 并确保整个供应链低成本和高效率的运作。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思想, 以及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出现的常用的策略手段。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属于课堂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课程, 分为课堂理论教学、课堂实训及上机实训三个部分, 其中课堂理论教学30学时, 课堂实训(含课内讨论、案例分析、课堂作业等)2学时,上机实训16学时。
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按照平时30%, 期末考试70%的权重综合计算总评成绩。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供应链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教学目的] 理解供应链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解和掌握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理解和掌握供应链概念的发展过程以及其结构模型;了解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并理解掌握供应链管理基本思想;理解供应链管理战略及建立供应链管理战略系统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教学时数] 3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一、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二、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课时安排三、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和要求四、本课程考核方式及要求五、教材及参考文献六、供应链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 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的模型及特征第二章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供应链管理体系组成要素、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关键要素、供应链的分类、供应链成长理论、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原理以及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了解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机制和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国际贸易中的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国际贸易中的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61e4b08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5.png)
国际贸易中的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以及贸易的不断扩大,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
国际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直接关系着商品的流通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国际贸易中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作用以及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物流的定义及作用国际物流是指将商品从一个国家运输到另一个国家的流程,包括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环节。
国际物流作为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主要作用如下:1. 降低运输成本:国际物流通过合理的运输方案和运输组织,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效率。
例如,通过集装箱的使用,可以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2. 缩短交货时间:国际物流可以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和运输模式,缩短货物的交货时间。
这有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3. 管理供应链风险:国际物流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供应链风险,防范物流环节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例如,通过提前规划物流路线,企业可以在自然灾害或政策变化等情况下及时应对。
二、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及重要性供应链管理是指有效地整合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等各个环节的活动,以实现高效的物流流程和优质的客户服务。
供应链管理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供应链效率:供应链管理通过优化物流流程,减少非必要环节,提高物流效率,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和运输效率。
2. 降低库存成本:供应链管理可以通过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和库存,降低库存成本,并减少过剩和滞销现象。
3. 加强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管理强调各环节间的合作和沟通,有助于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三、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面临的挑战尽管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 跨国法规不一致:不同国家的法规和监管要求存在差异,这给国际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带来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2. 文化和语言差异:国际贸易涉及到的国家和地区众多,文化和语言的差异给供应链管理和物流合作带来了沟通和合作的难题。
《供应链管理》教案全套教学课件
![《供应链管理》教案全套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e3a20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b.png)
物流运输方式选择依据和建议提供
货物性质
根据货物的体积、重量、价值等特性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运输距离和时间要求
考虑运输距离和交货时间要求,选择快速或经济的运输方式。
物流运输方式选择依据和建议提供
• 运输成本:比较不同运输方式的成本,选择性价比 高的方式。
物流运输方式选择依据和建议提供
多式联运
结合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点, 设计多式联运方案,提高 运输效率。
趋势分析
未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供应链管理将朝着数字化、智能 化、可视化等方向发展。同时,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供应链管理也将成为未来发 展的重要趋势。
02
供应链战略规划与设 计企业战略与来自应链战略关系剖析1 2 3
企业战略对供应链战略的影响 企业战略决定了供应链战略的方向和目标,包括 市场定位、产品策略、渠道策略等。
案例二
某电商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购买行为和配送需求,合理规划配送中心和运 输路线,提高了配送效率和准确性。同时,采用先进的包装技术和环保材料, 减少了包装浪费和运输损耗。
05
供应链协同与信息共 享机制建立
协同理念在供应链中应用推广
协同理念介绍
阐述协同理念在供应链管理中的 重要性,包括提升整体效率、降
01
采购策略的定义和重要性
阐述采购策略在企业运营中的关键作用,包括成本控制、质量保证、供
应链稳定性等方面。
02
采购策略的制定步骤
详细介绍制定采购策略的流程,包括需求分析、市场调研、供应商选择、
合同谈判等环节。
03
采购策略的实施与管理
讲解如何有效地实施采购策略,包括采购计划的制定、采购订单的执行、
全套课件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完整
![全套课件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9beae75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12.png)
资讯资源
私有资产
· 顾客服务 · 需求预测 · 配送沟通 · 存货控制 · 物料管理 · 订单流程 · 零件及服务支援
物流活動
· 工厂与仓储地点的选择 · 采购 · 包装 · 退回商品的处理 · 废品与废料的弃置 · 交通运输 · 仓储与存货
5
1.4. 国际物流形成因素
• 一、经济与产业的推力因素
• 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CSCMP)则定义“供应链管理” 为:
• 供应链管理包含了规划和管理复杂的原料、采购、加工及 所有物流管理活动,重要的是,它也包括与供应链伙伴 (供应者、中间商、第三方服务提供者,及客户)之间的 协调及合作。基本上,供应链管理是跨公司地整合供给与 需求。
8
2.1. 供应链管理定义 2/2
3
1.2. 物流的定义
• 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US 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CSCMP)对“物流管理”的定义为:
• 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其通过 信息科技,对物料由最初的原料,一直到 配送成品,以至最终消费者整体过程中所 牵涉的原料、半成品,以及成品的运输与 储存,以最有效益的计划、执行与控制, 来满足并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寻找系统间的获利 如何包装产品及服务为核
心战略 鼓励系统内风险承担 学习调控系统内其它学员
的技能 以顾客为中心
我们的供应链 非自然形成的联盟 非官僚体系及分层制度 虚拟所有权 复杂的网络 注意技能的充实 把成本由固定成本往变动成本
方向减少
15
3.4.延伸性企业与传统企业观点的不同2/2
11
3.1.延伸性企业的定义
• 所谓延伸性企业(Extended Enterprise)是指从上 游到下游,从原材料到终端消费的所有合作组织, 通过共同的作业将价值带到市场上。
供应链管理完整ppt课件
![供应链管理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071b0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0.png)
供应链管理目标与原则
系统化思维
将供应链视为一个整体系统,注 重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和平衡。
信息化手段
借助信息技术和智能化工具,提 高供应链管理的透明度和实时性 。
02
供应链战略规划
战略分析
01
02
03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评估企业的资源、能力和 核心竞争力,识别优势和 劣势。
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如何进行配送中心选址和布局规划,并分析其优 化效果。
智能物流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智能物流技术概述
简要介绍智能物流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及主要应用领域 。
关键技术应用
详细介绍智能物流中的关键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 工智能、自动化等,并分析其在运输与配送网络设计中的 应用前景。
未来发展趋势
供应商选择
建立科学的供应商选择机制,从 质量、价格、交货期、服务等多
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供应商评估标准
制定明确的供应商评估标准,包 括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能力、技
术水平、财务状况等。
供应商分类管理
根据供应商的综合评估结果,对 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实现差异
化管控。
供应商关系建立与维护
供应商关系建立
与选定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 务。
外部环境分析
研究市场、竞争对手、政 策法规等外部因素,识别 机会和威胁。
供应链现状分析
评估供应链的绩效、成本 、响应速度和可靠性等方 面,识别改进空间。
战略制定
制定供应链战略目标
供应链协同计划
明确供应链发展的长期目标,如降低 成本、提高响应速度、优化库存管理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