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控制管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对仪器设备实施有效的管理,确保其过程能力要求,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0范围适用于对检测仪器设备及其软件的配置、使用和维护、管理。
3.0职责3.1技术负责人3.1.1负责组织对仪器设备从采购到报废全过程的控制。
3.2检测组主任3.2.1负责仪器设备购置申请的审核、维修及档案管理;3.2.2负责仪器设备维修、降级、封存、报废的审核。
3.3设备管理员3.3.1负责对仪器设备使用的管理;3.3.2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及修理的有关记录及资料的管理,建立设备档案。
3.4设备使用人员3.4.1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完成日常保养维护工作。
4.0工作程序4.1仪器设备购置及验收见《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品管理程序》。
4.2仪器设备的标识4.2.1用于检测的仪器设备由设备管理员统一登记建帐、分类编号,该编号应具唯一性,并对该设备粘贴表明其状态的三色标识,以便识别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状态,防止仪器设备的超期超范围使用。
4.2.2标识的分类4.2.2.1合格证(绿色)4.2.2.1.1计量检定合格者;4.2.2.1.2设备不必检定,经检查功能正常者;4.2.2.1.3设备无法检定,经对比或鉴定适用者。
4.2.2.2准用证(黄色)4.2.2.2.1多功能仪器设备,某些功能已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某项功能正常,且经校准合格者;4.2.2.2.2测试设备某一量程精度不合格,但检测某项工作所用量程合格者;4.2.2.2.3降级使用者。
4.2.2.3停用证(红色)4.2.2.3.1检测仪器设备经计量检定不合格者;4.2.2.3.2检测仪器设备损坏者;4.2.2.3.3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4.2.2.3.4检测仪器设备超过检定周期者。
4.2.2.4对贴有停用证(红色标志)的仪器设备禁止使用,对贴有准用证(黄色)的仪器设备只能使用其正常的功能部分。
对没有使用(6个月以上)的仪器设备,技术性能、指标达到规定要求的设备,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可进行封存,并填写《仪器设备封存记录》。
实验室仪器设备状态管理制度及流程
实验室仪器设备状态管理制度及流程如下:一、管理制度1. 实验室仪器设备应建立总账,实验室管理员每学期核查账物。
2. 固定资产做到账、物、卡以及数据库完全相符。
3. 新进设备要及时建卡入账。
4. 为了发挥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提倡各室仪器设备的协作共用,允许各分室之间互借仪器设备。
借用由实验管理员办理登记手续,并检查记录仪器借用前后的完好情况,使用完成后须及时归还,借期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5. 仪器设备及附件定位存放。
6. 仪器设备登记、验收、上交等均需主任签字。
7. 仪器设备如有损坏、丢失要写出报告,说明原因、过程,分清责任,并由实验室主任签属意见,及时上报。
因违章造成的损失,要按有关规定进行赔偿。
8. 仪器设备的说明书由管理员管理,借出要登记并按时归还。
9. 定期开启和维护仪器,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10. 注意清洁卫生和防潮。
11. 注意安全,防火、防盗。
12. 仪器使用完毕,及时做好使用情况记录。
二、管理流程1. 根据学校学科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及财务的可能,由院(系)提出购置仪器设备计划。
2. 由教务处设备科汇总,编制年度仪器设备申请计划,提请主管校长批准后执行。
3. 仪器设备的统计资料,是制定计划的依据,报帐填写设备验收单时按要求认真填写。
单价大于5万元以上的设备,要认真填写“大型精密仪器管理卡”,实现仪器设备的现代化管理。
4. 对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要制定操作规程和保养制度。
5. 根据仪器设备性能特点和使用情况,进行经济和技术状况分析,做到对设备的合理使用,适时更新。
精度和性能下降的可降级使用或调往其它单位。
6. 对长期没投人使用的仪器设备,查明原因,报教务处设备科处理。
对有积压和浪费的,要追查责任,进行处理。
7. 仪器设备属国家的财产,对资产的有偿调拨、处理等收入,统一由学校财务部门办理收款手续。
以上就是实验室仪器设备状态管理制度及流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标准版)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标准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保障实验室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各级各类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
第三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应遵循“安全、高效、节约、环保”的原则,确保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使用率和投资效益。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实行校、院(系)、实验室三级管理。
各级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如下:(一)学校:负责全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总体规划和指导,制定相关政策,审批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报废等事项。
(二)院(系):负责本院(系)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制定实施细则,组织实施,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报废等进行监督检查。
(三)实验室:负责本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使用效率,做好安全、环保等工作。
第三章仪器设备的购置与验收第五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应遵循“按需、实用、先进、节约”的原则,充分考虑教学、科研需求,避免重复购置。
第六条仪器设备的购置程序如下:(一)申请:实验室根据工作需要,向院(系)提出购置申请,填写《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
(二)审批:院(系)对购置申请进行审核,报学校审批。
(三)采购:学校批准购置申请后,由实验室或院(系)负责组织采购。
第七条仪器设备到货后,实验室应及时组织验收,填写《实验室仪器设备验收报告》,并报院(系)备案。
第四章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第八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应遵循“安全、规范、节约”的原则,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第九条实验室应建立健全仪器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记录使用时间、使用人员、使用状况等信息。
第十条实验室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于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应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
第十一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者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资质,对于特殊仪器设备,需经过专业培训后方可使用。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程序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程序1. 仪器设备管理的概念仪器设备管理是指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包括对仪器设备的维护、安装、使用状况的监测;仪器设备使用的质量检测;仪器设备配件、耗材的管理;仪器设备的调整以及验证等。
目的是保证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完成各项科研、教学和生产任务。
2. 仪器设备管理的特点仪器设备管理涉及到多种部门和人员,强调严格执行,集中管理;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加快科学技术的更新,实现仪器设备资源的有效利用。
3. 仪器设备管理的具体措施(1)制定仪器供应和采购管理制度:要按照规定的审批流程,重视来源审查、协议签订和质量检验等关键环节;(2)制定仪器设备安装和维护管理制度:强调严格执行安全性标准,加强设备维护和技术保密;(3)制定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要严格执行设备使用规定,制定合理的试验计划;(4)制定仪器设备附件、耗材的采购和使用管理制度:仪器附件和耗材的采购应多样化,建立良好的仓储管理,有效利用资源。
4. 仪器设备专家的依托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一般依托专业的专家,根据管理者的要求有效实施,这些专家可以是实验室内部的专业人员,也可以聘请外部专家;专业人员应在操作设备前及时进行研习,以确保设备能安全可靠地使用;专家还可以及时优化控制环境,补充技术支持,优化测试结果。
5. 仪器设备管理的注意事项(1)维持仪器设备的新颖性和高性能;(2)加强仪器设备的安全控制;(3)控制仪器设备的运行费用;(4)建立良好的规章制度,强化仪器设备保养检修。
6. 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是能够更好的保证实验室成员的安全;二是保障仪器设备在使用中可以达到最佳效果;三是进一步优化理论分析和测试结果,以提高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四是提升实验室的整体运行效率。
总之,通过规章制度的科学管理,仪器设备管理解决了实验室管理的多种问题,从而更好的达到科研、教学和生产任务的要求,提高了检验之质量和检验之效率,增强了科研、教学、生产任务的保障能力,为实验室中常见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手段,也是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性、技术进步能力和设备使用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
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程序文件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1.0 目录1.0 目录2.0 目的3.0 适用范围4.0 职责5.0 控制程序5.1 设备的购置5.2 设备的验收5.3 设备的存放与使用5.4 设备的管理5.5 设备的维护与维修5.6 仪器设备及标准品的报废5.7 设备记录及档案管理6.0 定义7.0 相关文件8.0 记录表格2.0 目的对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明确管理要求并严格实施,保障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3.0 适用范围适用于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研发分公司所有检测设备(包括辅助设备,下同)的管理。
4.0 职责4.1 技术负责人负责本程序的归口管理;4.2 检测室负责检测设备的采购、更新、报废申请的提出;技术负责人负责申请的技术审核;质量负责人负责停用、降级、封存申请的批准;主任负责采购和报废申请的批准;4.3 设备管理员负责检测设备周期检定/校准/维护保养计划的制订与组织实施;检测室负责期间核查计划的制定;技术负责人负责计划的审核;主任负责计划的批准;4.4 设备管理员负责检测设备校准计划的实施和证书的确认,负责设备档案及相关记录的保存;负责设备变更申请的提出,技术负责人负责申请的审核;质量负责人负责申请的批准。
5.0 控制程序5.1 设备的购置5.1.1 检测中心根据自身的试验需要,合理配备开展样品检测(包括样品制备、环境控制和数据处理与分析)所需的全部设备。
保证检测中心的所有重要和关键设备都是自有设备,拥有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各检测室提出技术规范的要求(包括名称、型号、生产单位、不确定度及购置理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拟购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性能进行评审、论证,提出评审意见,报主任批准。
5.1.2 获得批准后,由采购联系供应商,索取合同书,检测室确定技术指标、运输、安装、调试要求、质量验收标准及验收程序等,最后由采购部负责与供应商签订合同、退货或更换。
5.2 设备的验收5.2.1 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对新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开箱验收,必要时通知供货商参加,按仪器使用说明书或装箱单检查有无缺件或损坏。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操作大全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操作大全一、引言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的核心资源。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提高科研工作效率,规范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操作至关重要。
本手册旨在详细阐述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操作流程,包括设备采购、验收、使用、维护、报废等环节,以期为实验室管理人员提供一套全面、实用的操作指南。
二、设备采购1.需求申报:实验室根据科研工作需求,向实验室管理部门提交设备采购申请,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预算等信息。
2.采购审批:实验室管理部门对采购申请进行审核,确保采购设备符合实验室发展规划和科研需求,审批通过后,向采购部门下达采购任务。
3.采购实施:采购部门根据实验室管理部门的审批意见,组织招标或竞争性谈判,确定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4.采购验收:设备到货后,实验室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验收,确保设备质量、性能符合合同要求。
三、设备验收1.开箱验收:验收人员对照采购合同、设备清单,检查设备外观、数量、配件等是否完好。
2.功能验收:验收人员对设备进行功能测试,确保设备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3.技术参数验收:验收人员核对设备技术参数,确保设备性能满足实验室需求。
4.验收报告:验收合格后,验收人员填写验收报告,签字确认,并将验收报告提交实验室管理部门。
四、设备使用1.设备培训:实验室管理部门组织设备操作培训,确保实验室人员掌握设备操作方法。
2.设备登记:实验室人员使用设备前,需在设备使用登记表上签字,记录使用时间、使用人等信息。
3.设备维护:实验室人员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操作规程,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
4.设备检查:实验室管理部门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发现故障及时报修。
五、设备维护与维修1.日常维护:实验室人员按照设备说明书和操作规程,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清洁。
2.预防性维护:实验室管理部门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
3.故障报修:设备出现故障时,实验室人员及时向实验室管理部门报修,并详细描述故障现象。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程序(含表格)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1.目的:规定对检测设备的管理要求并进行控制,确保对检测设备和辅助设备配备、使用和维护、封存、报废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保证设备安全正常运行,满足检测活动正常运作和保证检测结果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要求。
2.范围适用于实验室检测所有的仪器设备的管理控制。
3.职责3.1技术负责组织制定《仪器设备管理程序》和本程序涉及的清单类和计划类文件。
3.2生产管理室组织实施和归口管理《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3.3质量负责人组织监督《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3.4各部门组织本室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及日常的维护和保养。
4.程序4.1设备和辅助设备配备4.1.1仪器设备的配备本程序所称“设备”包括影响测量结果的抽样、样品的制备、检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措施的设备,测量设备和辅助设备及其软件。
4.1.2根据与客户签署的合同和委托书规定的检测方法,技术负责组织识别所需配备的设备,编制并批准《仪器设备情况一览表》包括(但不限于)序号,名称,方法或实验室规定技术要求等信息。
《仪器设备情况一览表》作为《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程序》评价和选择供应商,采购和验收设备和期间核查的审核依据。
技术要求包括测量不确定度或最大允许差或准确度等级(下同)。
4.1.3 设备的辅助设备配备要满足仪器设备主机的配置和检测方法技术指标要求。
4.1.4 新进仪器设备必须按技术指标验收,技术负责组织,部门填写《仪器设备验收评价表》。
4.2设备的计量确认对设备的计量确认由生产管理室组织实施,具体执行《量值溯源程序》的要求。
4.3设备的使用4.3.1设备由实验室主任授权的岗位人员使用;如检测方法包含使用的设备,对方法的授权视同对使用设备的授权。
4.3.2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必须有授权操作人员使用。
4.3.3设备制造商提供的用户手册,操作和维护指导书或操作规程(样品制样设备)作为受控文件分发到作业场所,便于被授权人员取阅和使用。
4.3.4设备的岗位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使用、日常保护和维护,保存相应的记录。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程(含表格)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程(ISO13485-2016/YYT0287-2017)1.0目的规范实验室分析仪器的确认、校准、维护及文件管理过程。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实验室分析仪器的确认、校准、维护及文件管理。
3.0引用/参考文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指南制药工艺验证实施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20-2001:标准玻璃量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0-2005:专用玻璃量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验证与确认控制程序》《基础设施控制程序》《标识与可追溯控制程序》《数据完整性管理规程》《采购控制程序》《URS管理规程》《验收管理规程》《仪器设备档案管理规程》4.0职责4.1质量控制实验室负责分析仪器的校验、确认、维保和文件管理,起草仪器校准台账,确认方案和确认报告的起草并执行确认。
4.2QA负责对实验室分析仪器管理过程进行监控,负责审核确认方案及确认报告并给定确认编号。
4.3质量部经理负责为实验室分仪器的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源,审批仪器校准台账及确认方案和报告。
5.0程序5.1仪器设备购置质量控制实验室在需要购置分析仪器时,应根据《URS管理规程》编制仪器URS,并按照《采购控制程序》进行申购。
5.2仪器设备验收仪器到货后,质量控制实验室按照《验收管理规程》进行验收,并填写《设备仪器验收记录》。
5.3仪器档案管理5.3.1仪器在初步验收合格后,质量控制实验室根据《仪器设备档案管理规程》建立仪器档案。
5.3.2质量控制实验室仪器编号规则为QC+三位流水号,例如QC001表示实验室的第一台仪器。
5.4仪器设备使用5.4.1确认5.4.1.1仪器分类5.4.1.1.1A类不具备测量功能,或者通常只需要校准,厂家技术标准可以作为用户需求。
例如超声波清洗机、离心机、摇床等。
5.4.1.1.2B类此类仪器具有测量功能,并且仪器控制的物理参数(如温度、压力等)需要校准,用户需求一般与厂家技术标准相同。
实验室设备管理程序
实验室设备报废和处置
报废标准:设备损坏严重,无法修 复或维修成本过高
报废标准和处理流程
处理流程:设备报废后,由实验室 负责人安排人员进行设备拆除、清 理和回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报废流程:设备使用部门提出报废 申请,经实验室负责人审批后,进 行报废处理
处理方式:设备报废后,可进行回 收利用,如出售、捐赠或报废处理。
实验室设备管理程序文 件和记录管理
文件管理要求和归档分类
文件管理要求: 实验室设备管理 程序文件应包括 设备清单、设备 使用说明书、设 备维护保养记录
等。
归档分类:实验 室设备管理程序 文件应按照设备 类型、使用部门、 使用人员等进行
分类归档。
归档方式:实验 室设备管理程序 文件应采用电子 档案和纸质档案 相结合的方式进
采购计划和预算
确定采购需求:根据实验室需求,确定需要采购的设备类型和数量
制定采购计划:根据采购需求,制定采购计划,包括采购时间、采购方式等
预算编制:根据采购计划,编制采购预算,包括设备价格、运输费用、安装费用等 采购实施:按照采购计划和预算,进行采购实施,包括招标、签订合同、验收等环 节。
供应商选择和评估
行归档。
归档时间:实验 室设备管理程序 文件应在设备投 入使用后及时归 档,并在设备报 废或更换时及时 更新归档内容。
记录管理内容和周期
记录内容:包括设备使用记 录、维护记录、维修记录、 报废记录等
记录周期:根据设备使用频 率和重要性确定,一般包括 日、周、月、年等不同周期
记录方式:纸质记录、电子 记录等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记录保存:按照规定期限保 存,定期进行归档和备份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五篇)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是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条件。
为了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仪器设备由专人管理,做到帐、卡、物相符,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不得使用、移动、调换。
二、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做好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维修和保养工作,使仪器处于完好状态。
三、确保仪器设备安全,做好防火、防盗、防损坏、防事故工作。
四、仪器设备不得随意拆改,如确需拆改,必须由实验室主任报请主管院长批准方可。
万元以上的精密仪器的拆改,需经院长同意,并报教务处批准备案。
五、仪器设备的部件及附件不许拆卸改做它用;如确实需要,由实验室主任报请主管院长批准,并到教务处备案;卸改部分,应做书面记录,防止错乱。
六、贵重仪器必须经过培训后方可使用,使用前后应有使用者和管理人员共同检查设备完好情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仪器损坏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七、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生变动时,要及时做好交接手续。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二)第一条各种分析仪器、测试设备是保证科研工作进行的重要条件。
为了加强管理,提高仪器的利用率、完好率,提高使用效益,特制定仪器管理制度。
第二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由仪器设备负责人负责实施具体管理。
第三条实验室工作人员由于调离、退休等原因不再担任仪器设备的负责人时要作好仪器设备的交接工作。
交出者要移交资料(如说明书,使用记录,维修记录等),说明仪器设备现状;接收人要掌握仪器使用方法,清点仪器附备件数量,资料数量。
第四条实验室的大中型仪器的管理必须按要求建立技术档案,各种资料应完整保存,归档资料包括:订货申请、订货合同、装箱单、说明书、安装调试验收报告、仪器零配件、登记表和维护记录。
第五条仪器设备的登记建档、账目管理、报废等工作由实验室财产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负责人负责仪器设备的验收、使用操作、功能开发、维护维修,办理借用手续,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制定仪器管理制度等具体工作,并督促其他仪器设备使用人员按求操作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1.目的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校准等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在用仪器/设备处于正常状态,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特指定本程序。
1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及辅助仪器/设备的控制。
2相关文件《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程序》;《供应商评估及评价程序》;《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
3定义检测仪器/设备:用于检测并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仪器/设备,如天平、ICP-OES等;辅助仪器/设备:辅助检测用的仪器/设备、或保持实验室工作环境之设施等,此类设备对检测结果没有影响,如通风柜、稳压器、实验室空调等。
4职责5.1仪器使用部门负责检测仪器/设备及辅助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维修、档案管理、校准及期间核查;5.2设备管理员负责对仪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5.3技术负责人负责仪器设备停用和报废处理的审批。
6工作程序6.1仪器/设备的档案6.1.1设备管理员负责填写《仪器/设备一览表》(附件8.1);若仪器/设备状态发生变化(如新购置、停用、重新启用、报废等),应随时更新,报部门主管审批;6.1.2设备管理员负责对仪器/设备档案进行统一管理,每个主要检测仪器/设备都应建立一个独立档案,档案内容包括:仪器/设备说明书、仪器/设备出厂合格证、仪器/设备验收记录等;辅助仪器/设备可根据说明书或附件内容的多少,统一建立档案,但相关内容应便于查找。
6.2仪器/设备的校准及期间核查6.2.1设备管理员根据最新的《仪器/设备一览表》,制定《仪器/设备校准计划表》(附件8.2),对所有计量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校准,校准周期为一年;6.2.2所有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在发放使用前需经校准或检定合格才能投入使用,除非仪器/设备附有具可追溯性的校准证书;6.2.3所有仪器/设备及测量校准的标准,须可追溯至国家认可或国际公认的标准;6.2.4外校单位必须是一家获得CNAS认可的机构,及所提供的计量服务须可追溯至国家或国际认可标准,由行政部组织人员按照《供应商评估及评价程序》(COP-003)对外部校准机构进行评估;6.2.5凡校准或检定合格之仪器/设备必须对其进行验收,填写校准验收确认表(附件8.6)后贴上合格标识;6.2.6两次校准期间应按照《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程序》(COP-028)的要求,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期间核查,以保持校准状态的可信度。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程序-精品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一、目的
对全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二、范围
适用于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建档、使用、维护、标识、修理、报废等项管理。
三、职责
1.1技术负责人负责仪器设备的申购、维修、停用、降级的审批,实验室主任负责仪器设备申购、报废的批准;
1.2各检测科室负责本室仪器设备购置申请、使用、日常维护以及仪器设备操作使用、维护规程的编写;
1.3质检室负责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标识管理;
1.4办公室负责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四、程序
4.1购置
4.1.1检测科室需购置仪器设备,应填《仪器设备申购表》,室主任签署意见后, 交技术负责人审批、报实验室主任批准。
4.1.2对价值5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除填写《仪器设备申购表》外,检测业务科室还应提交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各供方同类仪器设备性能及主要技术指标、质量保证能力、同类仪器设备的价格比、用户使用情况等。
4.1.3批准后的《仪器设备申购表》交质检室采购,购置合同由办公室归档。
5.2验收
5.1.1仪器设备购入后应经调试、验收合格,计量器具经计量检定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由仪器设备管理员会同检测科室验收,仪器使用人在《仪器设备档案》本的仪器启用验收记录中填写验收记录。
验收内容包括:
(1)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整机完整性与外观检查,检查主机、附件与合同及装箱单是否一致,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⑵根据合同规定技术要求和相应的标准、规程、使用说明书等对仪器设备性能及技术指标进行质量验收。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控制程序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控制程序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是实验室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是实验室质量保障的关键环节。
二、目的本控制程序旨在确保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以满足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要求。
三、适用范围本控制程序适用于所有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采购、验收、使用、维护和报废等全过程控制。
四、程序内容1. 仪器设备的采购(1)依据实验室需求确定所需的仪器设备;(2)进行供应商的筛选和评估;(3)与供应商进行采购合同的签订;(4)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采购和验收。
2. 仪器设备的验收(1)对采购的仪器设备进行入库前的外观检查;(2)进行仪器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测试;(3)评估验收结果,并做好验收记录和相关文件。
3. 仪器设备的使用(1)建立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和操作程序;(2)进行仪器设备的使用培训和操作人员的资格认证;(3)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仪器设备的使用。
4. 仪器设备的维护(1)建立仪器设备的维护计划,包括定期保养和定期检验等;(2)进行仪器设备的巡检和定期维护;(3)记录维护情况和处理结果。
5. 仪器设备的报废(1)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的技术状况评估;(2)按照实验室的相关管理规定进行报废申请和审批;(3)采取相应的报废处理措施,并做好相关记录和文件。
6. 标准物质的管理(1)建立标准物质的管理台账,包括标准物质的来源、存放位置、规格型号和有效期等信息;(2)严格按照标准物质的使用规程进行标准物质的使用和保管;(3)定期检验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并做好相关记录。
五、相关文件1. 仪器设备采购合同;2. 仪器设备验收记录;3.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4. 维护记录;5. 仪器设备报废申请和审批表;6. 标准物质管理台账和使用记录。
六、质量保证本控制程序应由实验室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定期审查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对发现的问题和风险应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
科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4篇)
科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及保管管理,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1. 仪器设备的购买和登记:a. 实验室应根据实验需要和需求编制仪器设备采购计划,并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b. 购买的仪器设备需进行详细登记,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购买日期、购买渠道、购买价格等信息。
2. 仪器设备的领用与归还:a. 领用仪器设备前,需要填写借用单,并经过实验室负责人的签字批准。
b. 领用人员需要履行保管责任,妥善保管仪器设备,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
3. 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a. 使用仪器设备前,需要经过相关培训和授权,确保能正确操作和使用。
b. 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清理仪器设备,保持干净整洁。
c. 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包括清洗、校准、维修等,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4. 仪器设备的报废与报修:a. 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或不再适用时,需要及时报修,并填写维修申请单。
b. 经过维修无法恢复正常运行的仪器设备,需要报废处理,并填写报废申请单。
5. 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a. 实验室内应设有安全用电设备和消防器材,保证仪器设备安全可靠的供电和使用环境。
b. 仪器设备的使用人员要具备相关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可靠。
6. 仪器设备的定期检验与检测:a. 仪器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性能检验和安全检测,确保设备在正常范围内运行。
b. 检验和检测结果需记录并保存,以备查阅。
7. 仪器设备的台账管理:a. 实验室应建立仪器设备的台账,清楚记录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维护记录、使用记录等。
b. 定期对仪器设备台账进行核对和更新,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8. 仪器设备的保险与财务管理:a. 实验室应购买相应的保险,保障仪器设备的安全和保值。
b. 仪器设备的维修、更换和报废等费用应进行财务管理和预算。
以上就是科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实验室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并严格执行,以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精选10篇)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保障设备安全,防止损坏和浪费,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
同时,依据中国法律要求,本制度制定并执行,以维护各方利益。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三、制度制定程序1.制定本制度的主要责任人:高级管理人员2.制定本制度的流程(1)收集和审查公司现有的有关仪器设备的管理政策和规定(2)分析有关法律法规,确立主要的管理措施和程序(3)对于各种管理程序的制定和审查,征求相关部门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4)领导班子总体审查和决定(5)将制度公示,宣传并保障执行四、各项制度的名称、范围、目的、内容、责任主体、执行程序、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1.设备使用制度名称:设备使用制度范围:本公司所有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目的: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保障各方的利益,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内容:(1)仪器设备的清洁、保养和日常维护;(2)使用仪器设备前必须进行检验和试运行;(3)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正确使用和遵守操作规程,禁止私自改动或拆卸仪器设备;(4)工作结束后,停止供电和电源,设备清理、归位,保养和维护;(5)如需修理或更换设备零部件,需要经过实验室主任或高级管理人员同意;责任主体:实验室主任、使用人员执行程序:(1)由使用人员申请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2)实验室主任审批,签字后使用(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处理仪器设备(4)完成后进行检查和维护,并保证设备在规定区域内归位责任追究:对于违反相关制度和规定,有可能影响设备使用的人员,将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2.保密制度名称:保密制度范围:所有涉及到保密的仪器设备和内容目的:严格保护公司的保密资料,防止泄露和损失内容:(1)所有保密的仪器设备和内容,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私自更改和移动;(2)严格按照保密程度分类存放和使用保密文件和资料;(3)未经授权,任何人员都不得取阅涉及到保密的资料和文件;责任主体:使用人员、保安部门执行程序:(1)每种涉及到保密的设备必须设立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并定期汇报管理情况;(2)所有保密文件和资料必须按照部门的保密程度分类存放;(3)全部使用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并定期进行保密知识培训和考核;责任追究:对于泄露和损失公司保密资料及文件的人员,将被追究道德和法律责任。
实验室仪器设备规范管理制度7篇
实验室仪器设备规范管理制度7篇实验室仪器设备规范管理制度(精选篇1)1、目的保证化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2、适用范围适用于实验室的各种检测设备的管理。
3、职责仪器设备使用人员负责对仪器设备的清洁,使用,维护和保管。
4、工作程序4.1精密仪器及贵重器皿(如铂器皿、玛瑙研钵等)需有登记造册,建卡立档。
仪器档案包括使用说明书、验收和调试记录,初始参数,定期保养维护、校准及使用情况的登记记录等;档案统一存放,由班长统一管理。
4.2精密仪器的安装、调试和保养维修,均应严格遵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上机人员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
4.3使用仪器前,要先检查仪器是否正常。
仪器发生故障时,要查清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
4.4仪器使用完毕后,要恢复到所要求位置,做好清洁工作,盖好防尘罩。
4.5计量仪器(包括天平、砝码、滴定管、容量瓶等)要定期校验、标定,以保证测量值的准确性。
4.6对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器皿要妥善保管,经常检查,及时维修保养使之随时处于良好状态,若人为损坏则照价赔偿。
4.7凡有计算机打印出的原始图表必须附在原始记录表后,做好存档;4.8在一起随机配带的计算机上严禁使用自带的软盘和光盘;严禁在计算机上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4.9仪器设备专业计算机只能保留原工作站内容,与仪器工作站无关的内容一律不准装入;若因工作需要确需装入其它软件,必须经过部门领导同意;4.10药品及仪器负责人不能私自将钥匙交他人使用;请假两天以上,必须将钥匙交给部门领导。
实验室仪器设备规范管理制度(精选篇2)为了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防止积压浪费和损坏丢失,必须加强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以保证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顺利的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1、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必须贯彻“统一领导,分工管理,层层负责,合理调配,管用结合,物尽其用”的原则,做到购置有计划,有验收,使用保管有责任制度,购进、发出、报废手续完备清楚。
实验室设备管理程序
实验室设备管理程序目录1. 引言2. 设备申请3. 设备借用4. 设备归还5. 设备维护与损坏6. 设备报废7. 结论1. 引言本实验室设备管理程序旨在确保实验室中的设备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与使用,以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2. 设备申请2.1 任何实验室成员都可以提交设备申请。
2.2 设备申请应包括以下内容:- 设备名称- 申请人姓名- 申请时间- 设备使用期限- 使用目的2.3 设备申请应提交至实验室主管审核。
3. 设备借用3.1 经过实验室主管审核后,设备可以被借用。
3.2 设备借用人应签署设备借用登记表,并承担设备的使用责任。
借用登记表应包括以下内容:- 设备名称- 借用人姓名- 借用时间- 归还时间3.3 设备借用期限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长借用时间。
4. 设备归还4.1 设备借用期限到期后,借用人应及时归还设备。
4.2 归还的设备应经过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4.3 设备归还应在借用登记表上进行记录,包括实际归还时间。
5. 设备维护与损坏5.1 实验室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2 任何发现设备损坏或异常的情况都应立即上报,以便进行维修或更换。
5.3 维修和更换应由专业人员负责,并及时完成。
6. 设备报废6.1 实验室设备到达设计寿命或无法修复时,应予以报废处理。
6.2 设备报废应经过实验室主管的审批,并记录在设备报废清单中。
6.3 报废设备的处置应符合相关法规,并确保环境安全。
7. 结论本实验室设备管理程序能够有效地管理实验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提高实验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一、引言实验室仪器设备是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保障仪器设备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的管理,包括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报废等环节。
三、管理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全面管理工作,各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本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具体管理工作。
合理配置,资源共享:根据实验室的发展规划和教学科研任务的需要,合理配置仪器设备,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加强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规范管理,提高效益: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规范仪器设备的管理行为,提高仪器设备的管理效益。
四、管理机构和职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制定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审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计划和报废申请。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全面管理工作,制定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组织实施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报废等管理工作,检查和考核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本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具体管理工作,制定本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组织实施本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报废等管理工作,检查和考核本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本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仪器设备的登记、编号、建卡、存档、清查、统计、报废等工作,协助实验室负责人做好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护等管理工作。
1. 2. 3. 4. 1. 2. 3. 4.五、仪器设备的购置购置计划的编制:实验室根据教学科研任务的需要,结合实验室的发展规划,编制仪器设备购置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设备管理程序1.0 目录1.02.0目录目的3.0适用范围4.0职责5.0控制程序5.1设备的购置5.2设备的验收5.3设备的存放与使用5.4设备的管理5.5设备的维护与维修5.6仪器设备及标准品的报废5.7设备记录及档案管理6.0定义7.0相关文件8.0记录表格2.0 目的对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明确管理要求并严格实施,保障检测结果准确、可靠3.0 适用范围适用于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研发分公司所有检测设备(包括辅助设备,下同)的管理4.0 职责4.1 技术负责人负责本程序的归口管理;4.2 检测室负责检测设备的采购、更新、报废申请的提岀;技术负责人负责申请的技术审核;质量负责人负责停用、降级、封存申请的批准;主任负责采购和报废申请的批准;4.3 设备管理员负责检测设备周期检定/校准/维护保养计划的制订与组织实施;检测室负责期间核查计划的制定;技术负责人负责计划的审核;主任负责计划的批准;4.4 设备管理员负责检测设备校准计划的实施和证书的确认,负责设备档案及相关记录的保存;负责设备变更申请的提出,技术负责人负责申请的审核;质量负责人负责申请的批准。
5.0 控制程序5.1 设备的购置5.1.1 检测中心根据自身的试验需要,合理配备开展样品检测(包括样品制备、环境控制和数据处理与分析)所需的全部设备。
保证检测中心的所有重要和关键设备都是自有设备,拥有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各检测室提岀技术规范的要求(包括名称、型号、生产单位、不确定度及购置理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对拟购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性能进行评审、论证,提出评审意见,报主任批准。
5.1.2 获得批准后,由采购联系供应商,索取合同书,检测室确定技术指标、运输、安装、调试要求、质量验收标准及验收程序等,最后由采购部负责与供应商签订合同、退货或更换。
5.2 设备的验收5.2.1 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对新购置的仪器设备进行开箱验收,必要时通知供货商参加,按仪器使用说明书或装箱单检查有无缺件或损坏。
5.2.2 根据合同规定,技术负责人组织供货商、技术人员及设备管理员对仪器进行安装、调试、测试,设备管理员安排进行检定/校准,当确认仪器设备符合规定的技术条件后,相关人员要做好验收记录。
5.3 设备的存放与使用5.3.1 分析检测中心所有投用设备均以标签、唯一性编码的标识方式来表明其校准状态,包括上次校准日期、有效期、指定维护人等信息。
检测员必须经过培训,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操作程序,方允许开机操作。
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或设备使用说明等规定。
主要设备由经技术负责人授权的人员操作,设备最新版本的操作说明书或作业指导书都应使设备操作人员易于取得。
5.3.2 当防护措施需配置设施或有区域隔离、房屋设计等方面的要求,或检测设备的储存和使用有环境条件要求时,设备负责人要提出配置申请,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
对易引起误操作或对测量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操作过程,技术负责人要组织编写详细的设备操作规程。
5.3.3 检测中心对关键设备和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设备都应制定校准计划,并按时执行,保障设备有利于实验室试验活动的进行。
检测员在开展检测工作前,要先对检测设备的适宜性(如设备准确度是否满足要求等)、有效性(是否在检定/校准周期内)和功能的正常性进行核查,在检测使用后要对其正常性进行确认。
WORD格式可编辑534 当操作不当或检测设备示值不稳定、显示结果可疑、已表明检测设备有缺陷或超岀规定极限等异常情况发生,或检测设备损坏时,立即停用,检测员要及时报告技术负责人核查缺陷或偏离规定极限对以前的检测和/或校准的影响,并在检测设备上作岀相应的醒目标识直至修复且经过校准或测试表明能正常工作,同时按《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的规定及时处理。
5.3.5 当损坏、异常情况或可疑状况发生时,设备负责人/使用人员立即告知设备管理员,由设备管理员组织进行检查、维修,检查维修之后可能岀现下列情况:5.3.5.1 异常不能及时消除时,由设备管理员及时在检测设备上粘贴红色停用标识。
535.2 异常能及时消除且对检测结果无影响,可继续投入使用;535.2 异常能消除但对检测结果有影响时,设备管理员在技术负责人领导下立即组织检定/校准或核查。
535.3 技术负责人需组织评价由于上述缺陷对以前检测工作的影响,经分析确认,对结果可能产生影响时,则按《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处理。
5.3.6 用于检测工作的计算机或自动化检测设备及其软件,检测室要按《检测用计算机及其软件控制程序》的规定,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检测过程和结果被随意改变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对其它检测设备,影响其性能的可调部分采取必要防范措施,防止检测设备被无效调整。
5.3.7 禁止将超岀校准或检定有效期的、停用期间的、投入使用前未进行检定/校准/验证的检测设备用于与检测有关的活动。
封存启用的检测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校准/检定符合检测要求,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才允许使用。
5.3.8 分析中心需与大型精密、操作复杂特殊设备的供应商(如生产厂家)保持信息沟通,以利于收集到检测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最新版本说明书,及时用于检测工作。
5.3.9 当检测设备经校准/检定产生一组修正因子时,设备管理员要及时通知有关检测员对其所有备份进行更新。
必要时,修改检测设备操作规程等相关文件。
5.3.10 对检测设备进行的相应处理(如提前校准/检定、将设备撤离检测现场、维修等),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主要检测设备的状态正常性检查结果、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和目的)等要作好记录。
5.4.1设备管理员负责编制仪器设备清单,并负责检测设备点检 /保养计划及周期检定/校准计划的编制与组织实施,并对溯源证书进行确认和保管。
5.4.2设备管理员每季度对各仪器设备存放使用进行确认,对使用记录及时归档。
5.4.3 仪器设备需经常进行维护保养、通电、去尘、去湿、加油及功能性检查,设备 责任人按点检/保养计划由服务供应商进行,并做好记录。
设备的日常保养工 作由使用人员负责。
5.4.4分析中心任何检测设备仪器未经中心主任许可不得外借。
需要使用外借设备 时,必须经过中心主任批准,管理室要向借出方索取被借仪器设备的检定合格等计量检定证书或复印件,以确认在检定有效期内。
5.4.5对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按照期间核查控制程序执行, 测量溯源性有要求的按《量值溯源程序》执行。
5.4.6对检测设备,检测室需根据其性能要求进行安全处置、 运输和储存,以防止损坏或污染,确定检测设备功能和性能的完好。
对安全处置、运输和储存有特殊要求的检测设备,检测室根据其要求提岀环境条件和设备的配置要求和申请, 技术负责人对上述配置申请进行评审和技术确认, 报中心主任批准后由技术负责人落实解决。
精密仪器设备或需要外携的仪器设备, 必须保存原包装箱和防压防震材料,以便于运输时保护仪器设备安全。
原包装箱不能使用的仪器设备,制备适合外携的包装箱。
5.4.7仪器设备现场管理中对所有检测配置的仪器建立唯一性标示, 即粘贴设备管理卡,标明设备编号、名称、型号、检定/校准有效期,同时实施“绿、黄、红”三色标识管理。
绿、黄、红三色标识的使用及定义如下:绿色标识:经检定/校准/验证后达到使用量值和功能要求的仪器设备;黄色标识:某一功能或某一指标达不到仪器本身要求,但又可以限制使用的; 红色标识:仪器设备损坏,经检定/校准/验证技术指标达不到使用要求的,超过检定/校准/验证周期的,怀疑仪器设备失准、有问题的。
5.4.8检测设备的唯一性编号由设备管理员按以下规则进行管理。
设备分为仪器设备和玻璃小容量器具;5.4.8.1.1仪器设备编号规则如下:部门缩写+设备名称+数字序号5.4设备的管理5.4.8.1例如:FS-HPLC-O1,代表检测中心的第一台HPLC设备548.1.2玻璃小容量器具按照等级A、B分类存放及使用,不使用标签。
5.5 设备的维护与维修5.5.1 日常维护:检测设备责任人按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中的规定对检测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将其维护保养时间和内容详细记录。
5.5.2 维护计划和实施:设备管理员根据各检测设备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在每年年初编制年度维护计划。
年度维护计划经技术负责人确认并经主任批准后,由设备管理员和检测设备责任人实施,并收集服务方维护记录或报告,若服务方不提供相应记录或报告,则由设备管理员填写《仪器设备维护记录》,记录维护的细节。
5.5.3 监督员按期间核查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对分析中心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人员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5.5.4 对于岀现故障的检测仪器设备,由设备管理员协助联系设备维修工作。
若服务方不提供相应维修记录或报告,则由设备管理员对维修服务效果进行评价,填写《仪器设备维修验收记录》进行验收,经维修的设备,涉及到关键部件的要安排该仪器的再校准或检定。
5.6 仪器设备及标准品的报废5.6.1 对于达不到量值溯源要求的仪器设备和过期的标准品,由相应责任人填写《仪器设备/标准物质/参考标准变更申请表》做降级或报废处理。
5.7 设备记录及档案管理5.7.1 设备管理员应对检测有影响的检测设备建立设备档案,并按《测试记录及资料控制程序》的规定保存。
档案袋或者档案盒首页应使用《仪器设备档案目录》根据目录放入相应材料,并作必要的说明。
5.7.2 档案一般包括如下内容:5.7.2.1档案目录;5.7.2.2采购申请记录;5.7.2.3安装调试验收记录;5.724原版文件或其存放位置(设备原版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工作站 软件、制造商资料等);5.725 设备授权使用人员名单; 5.7.2.6 检定/校准报告/证书; 5.7.2.7 检定/校准证书确认记录; 5.7.2.8 期间核查记录; 5.7.2.9 量值溯源图;5.7.2.10设备使用记录、维护记录;5.7.2.11设备维修记录(任何损坏修理、故障修复、部件改装)。
定义无相关文件ANCRD07-002《检测用计算机及其软件控制程序》 ANCRD05-002《测试记录及资料控制程序》ANCRD03-001《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ANCRD07-003《量值溯源程序》ANCRD15-005《期间核查控制程序》ANCRD07-001-F-002ANCRD07-001-F-003《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仪器设备档案目录》《仪器设备授权使用清单》 《仪器设备标准物质参考标准变更申请表》ANCRD07-001-F-011 《OOT 报告》END OF DOCUMENTANCRD15-007 《标准物质及溶液配制管理程序》8.0记录表格ANCRD07-001-F-004 《仪器设备清单》ANCRD07-001-F-008 《仪器设备安装/维护/维修验收单》6.07.0 ANCRD07-001-F-009 ANCRD07-001-F-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