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现代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稚园规程》:招收4岁-6岁儿童
第四节 幼稚教育师资培养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一、幼稚师资标准的制定 二、幼稚师资培养机构的设立和发展
一、幼稚师资标准的制定
1926年,张宗麟——《幼稚教育概论》中提出幼 稚师资的修养应顾及学问上、品性上,以及技术上 等诸多方面。不过政府有关部门始终未有统一规范 出台。 1943年,国民政府公布、施行的《幼稚园设置办 法》中规定:“幼稚园教员,以幼稚师范学校毕业 或具有小学教员资格、曾任幼稚园教员一年以上之 女子为合格。
1922
年学制作了师范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可附设幼稚师范 科的规定。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幼稚师范教育还没能得到人 们应有的重视。 192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陶行知、陈鹤琴分别提出开设 幼稚师范和在普通师范中设幼师科的提案,经过讨论通过。 1932年国民党政府颁布《师范教育法》 1933年教育部颁布《师范学校规程》,对附设幼稚师范科作 了若干规定, 规定师范校要附设幼帷师范科,修业年限三年或 二年,招收初中毕业生。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 国最有声望的实用主义哲学家。他于1879年毕业 于佛蒙特大学,后进霍普金斯大学研究院研究师 从皮尔士,1884年获博士学位,此后相继在密执 安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五四 运动前后他曾来中国讲学,促进了实用主义在中 国的传播。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哲学的改造》 (1920)、《经验与自然》(1925)、《确定 性的寻求》(1929)等。 1884年杜威获取博士学位后在密执安和明尼苏达 大学任教。188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美日心理学教 科书,在当时很受欢迎。1894年到芝加哥大学任 教工作十年。这十年是他对心理学有重大影响的 时期。1904年他到哥伦比亚大学教书直到1930 年退休。在那里他不再研究心理学,而只是把心 理学应用到教育和哲学方面,宣扬他的实用主义 哲学和教育学思想。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现代西方儿童教育理论的传播 新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的宣传 幼稚园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幼稚教育师资培养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幼稚教育研究与幼稚园发展概况
第一节 现代西方儿童教育理论的传播
一、蒙台梭利思想研究的深入 二、杜伟实用主义儿童教育观的影响 三、设计教学法的传播
克伯屈 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计划,自己联系实际的 动作。
威廉·赫德·克伯屈(1871—1965)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他一生致 力于对杜威的教育哲学进行解释,使普通教师都能接受进步教育思想 并付诸实践。他具体阐述了进步教育的学习理论,提出了设计教学法 (又称单元教学法)。 他是杜威的学生,于1918年从杜威“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出发,并 在其“问题教学法”的基础上,根据内部动机和附随学习的理论所创 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其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教学中呆板的课 堂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学生学习被动,以及分科教学孤立、分散 等缺点。它废除班级授课制度,打破学科界限,摒弃传统的教科书。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是:(1)学生根据其兴趣和需要, 从实际生活环境中提出学习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2)制订达 到目的的工作计划;(3)在自然状态下,适用具体材料,通过实际 活动去完成这项工作;(4)检查其结果。这种教学形式在克服传统 教学中的缺点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该组织形式在教学的 指导、设备和教材的编写上存在种种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学生不能获 得系统的科学知识、影响教学质量。
“标准”的第二部分是课程范围,规定的幼稚园的课 程内容有: 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常识、 工作、静息、餐点 , 共七项。每一项都分别阐述 , 各项均列目标、内容及最低限度的要求。
“标准”的第三部分是教育方法要点。共列 17 项 , 说明幼稚园具体的教育方法。
主要内容举说如下: 规定幼稚园七项课程不可截然分开。 于实际施行时,无所谓科目, 而实行课程(作业) 中心制的 设计教学,以一种需要的材料,做一日或两三日内作业的中 心,一切活动都不离开这个中心; 各种作业 , 可由儿童各 从所好 , 自由活动 , 但每日必有一次团体作业, 故事、 游戏、音乐、社会和自然,大部分都可由教师引导, 施行 团体作业; 教师是儿童活动中的引导者、把舵者、裁判者, 教师必须作充分的准备 , 提出引导儿童活动的材料, 指 导儿童活动的方法 , 教师应体察儿 童的心理 , 为儿童 准备的活动材料和指导儿童活动的方法 , 都要切合 儿童 的经验 , 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裁判者 , 但又不是替代者, 儿童的问题,应由儿童自己解决,儿童确不能解决时,教师 也只可从旁启发引导。
第五节 幼稚教育研究与幼稚园发展概况
一、幼稚教育的研究和实验活动 二、幼稚园发展概况
1917年,博文女学的钟佩英、黄绍兰女士在上海 组织幼稚教育研究会,推胡彬夏女士为主任。 仅棠花一现,未有后续。 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举行年会时,时任江苏教 育学会会长的袁希涛曾提出筹设模范幼稚园,以推 动幼稚教育,同时建议创立幼稚师范科,以造就幼 稚教育师资。 仅付之保留。
20世纪30年代之后。 重要标志:《幼稚园课程标准》(1932年)、 《幼稚园规程》(1939年12月)
《幼稚园课程标准》:
教育总目标 课程范围 教育方法
源自文库
关于幼稚教育总目标 ,“标准”指出 : (一) 增进幼稚儿童身心的健康。 (二) 力谋幼稚儿童应有的快乐和幸福 (三) 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 (包括身体、行为等 各方面的习惯) 。 (四) 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 , 并谋家庭教育的改进。
课程内容分为精神训练、基本训练和专业训练三项,外加人生心理一科。
教材和教学方法强调尽量与小学实际、幼稚园实际相联系, 教学方法强调 以“做”为中心,采用陈鹤琴提出的“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 方法。 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学校校风优良, 自由平等, 实行“ 纯爱 ” 教育,培养了一批批幼教战线的优秀人才。1948 年并入南昌女师,改为幼稚师范科。
(二) 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师范 学校。, 由陈鹤琴在1940 年10 月创立于江西泰和县,附有小学、幼稚园、 婴儿园。 1943年2月改为国立幼稚师范学校,并添设幼稚师范专科。办学宗旨是: 一、培养幼稚园的师资; 二、开展幼稚教育的理论和教材教法的实验研究; 三、进行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的实验。
194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国民学校教员检定办 法》。 规定:担任幼稚园的教员必须具备师范学校毕业或 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科毕业者的资格。
彼时的规定只是对学历的规定,而对具体的要求未 见明确规定出台。
二、幼稚师资培养机构的设立和发展 20世纪20年代初期,不仅幼稚园数量较少,独立 设立的幼稚师范也极少,公立的如北京女子高等师 范学校附设的保母班,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 附设的幼稚园师范班,以及浙江、福建等省开办的 幼稚师范班。
第二节
新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的宣传
鲁迅 《狂人日记》、《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上海 的儿童》、《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 使自己的子女更强,更聪明高尚。 因此父母应该用无私的爱和牺牲精神为后起的新人 的发展作出贡献。
第三节
幼稚园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规程规定: 两年制幼稚师范科的教学科目为:公民、体育及游 戏、卫生、国文、算学、历史、地理、生理、理化、 劳作、美术、音乐、教育概论、儿童心理、幼稚园 教材及教学法、保育法、幼稚园行政及实习。 三年制幼稚师范科的教学科目为:公民、体育及游 戏、卫生、军事、看护、国文、算学、历史、地理、 生物、化学、物理、劳作、美术、音乐、伦理学、 教育概论、儿童心理、幼稚园教材及教学法、保育 法、幼稚园行政、教育测验及统计、实习。
1.对蒙台梭利思想的介绍更加深入,包括对其小学 教育思想进行研究、介绍。 如:1923年,国立北平女子师范大学附属蒙养院开 办了两个蒙台梭利教育班,开展实验。 2.对蒙台梭利教育思想进行较为客观的研讨。
20世纪20年代之后,难以推广。 1931年,政府公开表示,“蒙台梭利教育法”不 适宜在我国实施。
玛利娅·蒙台梭利(意大利语: 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 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 幼儿教育家,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 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女权主 义者,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 她的教育方法源自于其在于儿童工 作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儿童自发性 学习行为总结而成。倡导学校应为 儿童设计量身定做的专属环境,并 提出了“吸收性心智”、“敏感期” 等概念。
1928年全国教育会议以后,幼稚师范教育得到一 定发展,幼稚教育的师资不断增加。1929 年,全国 幼稚园教职员为1580人,到1936年, 增长到2607 人。。在此期间公立幼稚师范科有了一定的发展, 私设幼稚师范也不断出现,还出现了省立实验幼稚 师范和国立幼稚师范专科。
(一) 北平幼稚师范学校。是香山慈幼院的一部分, 创建于1930年,张雪门为校长。该校以培养幼稚师 资为己,以实现全民的幼稚教育为最终目标。学校重 视实行教学做的方法, 实习的内容有:幼稚园实习,实 行先参观、次参与、后实习的制度,还有家政实习、 自然实习、儿童文学实习、手工实习、游戏实习等。 学制三年,但可分年结业。一年制为速成科,可任幼 稚园教师或助教。二年制为幼师科,可任幼稚园主任。 三年制毕业后,可兼任小学低年级及婴儿园教师。
《幼稚园课程标准》,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幼 稚园课程标准,它建立在幼稚园制度确定以后幼稚园 数量上的较大发展和各种实验活动开展的基础之上 的,它是由我国的专家和学者在总结自己实践基础 上 , 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学前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而 形成的, 因此它既体现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洋为中用 的精神。
蔡元培最早介绍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1913年,黄炎培发表文章力主学校采用实用主义, 以改变当时的学校教育脱离实际和生活的现象。 1919年,杜威来华 讲学,实用主义在中国成为一 种流行的思潮。
主要儿童教育观:儿童是教育的最新,学校的一切 应该为了学生的生活; “教育即生活” ; “学校即社会” “从做中学”
幼稚教师的主要来源是教会设立的幼稚师范学校, 如苏州景海幼稚师范、杭州弘道幼稚师范、福州协 和幼稚师范、厦门怀德幼稚师范等。 毕业生>幼稚园需求
1927年,陈鹤琴在《幼稚教育之新趋势》一文中, 明确提出要大量的早就幼稚师资,就必须大量设立 幼稚师范。
1928年,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均有幼稚师范 科的设立。 193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师范学校规 程》,规定师范学校中必须设立两年制或三年制幼 稚师范科,入学资格为初中毕业并经考试及格者。
一、幼稚园制度的建立 二、幼稚园制度的发展
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将幼稚园正式列入教 育系统,并指出幼稚园收受6岁以下的儿童。
最初我国学前教育一直没有关于课程标准的规定,各种学前
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上各行其是。 1922 年幼稚园制度确立 后,学前教育有所发展, 幼稚园课程和教材的审查编辑的问题 就更为突出 , 此外还有师资、推广乡村幼稚园问题等。编订 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就成为幼教战线一项迫 切的任务。同时国内的很多幼稚园,如南京鼓楼幼稚园、晓庄 乡村幼稚园、南京高师附小附属幼稚园都在幼稚园课 程等方 面做了改革实验,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因此,制定一个全国 通行的课程标准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 陈鹤琴等11 人受教 育会议的委托,着手进行幼稚园课程标准的拟定。1929年9 月《幼稚园课程暂行标准》拟定完成 , 并由教育部令各省市 作为暂行标准试验推行。1932年10月教育部正式公布,称 《幼稚园课程标准》,1936年又修正一次。这个“标准”,是 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