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_黄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与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价值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儒家的“公忠为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道家的“道法自然、逍遥齐物、崇俭抑奢”、佛教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忍辱为重”,在“和而不同”的良性互动过程中,相互诘难而又相互补充,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陶冶出一代代志士仁人,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走向文明、进步,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高度抽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只能在历史文化积淀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予以创造性的发展。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呢?对此,中宣部思政所戴木才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包心鉴教授均提出“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仁义礼智信”主要是一种伦理价值取向,而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则应该是融“政治诉求、道德规范、
精神气质、社会理想”为一体的观念体系。因此,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可概括为“公忠、仁爱、自强、和谐”。这四个基本的价值观念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被前人普遍认同和实践,同时又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
一、“公忠”的价值观
“公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政治诉求,也是社会道德的最高原则。正所谓“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依照古人的解释,“忠”乃尽己之谓,它强调的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态度,即把自己的全部心思和精力都奉献出来,尽力而为、忠诚不二、认真负责。公与私相对,表明的是“忠”的对象问题,即这种尽心尽力,不是为了自己,为了某一个人,而是为大家,为全体成员。早在《诗经》、《尚书》、《左传》、《汉书》等典籍中,就有“夙夜在公”、“公家之利,知无不为”、“临患不亡国”、“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规范性要求。从儒家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致忠而公”,法家的“背私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
□ 黄 岩
作者黄岩,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杭州 310018)。
提要: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价值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它内在地包含由“公忠、仁爱、自强、和谐”四个基本价值观念构成的有机整体。这四个基本价值观念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被前人普遍认同和实践,同时又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能够结合时代的要求予以创造性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 核心 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
之谓公”,墨家的“举公义,辟私怨”到道家的“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无不体现了各家各派对“公忠”的重视和强调。
“公忠”是与“私忠”相对立的。所谓私忠,是指对某个人、某个小团体的忠。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认为孝于父母、信于朋友是个人之间的私义,为此而损害国家利益,不论在政治上还是在道德上都是不能允许的。诚然,在“朕即国家”的阶级社会中,“忠于国家”常常演化为“忠于君主”。但《吕氏春秋》早就提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的观点。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也提出:“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其国,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口号的喊出,从根本上纠正了忠德的狭隘和愚昧,使“公忠”获得了新的意义。
正是这种“公忠”的观念,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忧国忧民、抗暴御辱、以身许国的民族脊梁,孕育着中华民族浓厚的爱国情怀。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无不体现着强烈的为社会、民族、国家而献身的“公忠”精神。正是从这种“公忠”原则出发,中国古代思想家始终强调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主张“先义后利”、“见利思义”,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经历了诸多的战争和灾难,但各族人民对传统文明的认同始终如一,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公忠”的理念已经深深渗透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人们一致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
二、“仁爱”的价值观
“仁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基点和道德本性,是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和道德精神的象征。在我国传统道德精神和道德规范体系中,仁爱最具有根源性和主导性,其它许多价值理念都是从它引申出来的。“仁”是“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首,孔子对仁有过多方面的论述,并赋予“仁”丰富的价值内涵和道德内涵,包括忠恕、克己、孝悌、自爱;
包括“恭宽信敏惠”和“温良恭俭让”诸德。因此,“仁爱”被儒家视为“全德”。 诚如朱熹所言:“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
仁的核心思想是爱人。孔子最早以“爱人”解释人,主张“仁者爱人”,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克己复礼为仁”等。他把“爱亲”规定为“仁”的本始,由“爱亲”推广到“爱人”,到“泛爱众”,就是说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经常考虑他人的感受,对他人应该同情、关心和爱护。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在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同时,明确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理念。荀子则强调“仁者自爱”。汉代以后,“仁爱”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韩愈提出:“博爱之谓仁”。朱熹认为,仁是“爱之理,心之德”。由此可见,儒家的仁爱是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其爱的对象也非常广泛,包括爱他人、爱物和爱自然,以求达到“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和“民胞物与”的境界。墨家主张兼爱,要求“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的理想境界是“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后代的思想家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对于仁爱思想都有所发挥。
以“仁爱”为核心形成的传统道德价值观,是对把人作为神附属物的宗教观念和把人作为工具的奴隶主意识的根本否定,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人本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有了“仁爱”,就会懂得尊重、关爱、宽容、帮助他人,就会去除残暴之心、邪恶之念和贪婪之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仁爱”理念的支撑下,始终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建立了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中华各民族始终互相交融,和衷共济,形成了和谐团结的大家庭;中华民族始终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与世界平等待我之民族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自强”的价值观
“自强”是不依赖、不仰赖别人,自尊、自重、自立、自胜之意。“自强”的核心是“自立自胜、知难而进”。《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盘古开天地”的气魄,“女娲补天”的艰辛,“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的坚毅,“愚公移山”、“精卫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