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内上皮内瘤变病例分析
宫颈内上皮内瘤变病例分析ppt课件
![宫颈内上皮内瘤变病例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4189406c175f0e7dd13718.png)
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例分享
李明会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2
宫颈病变 (Cervical Lesions)
• 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
.3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4
.5
近年,年轻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其原 因可能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I)增加有关。
• 微小浸润癌、原位癌和妊娠妇女不宜用LEEP。 • 如要求宫颈深度>2.0cm,宽度> 2.5cm,以用CKC为宜,
而不用LEEP。
.1 7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随访
任何级别的CIN,任何手段的治疗后,均应进 行细胞学随诊。特别是高危人群。
术后3-6个月进行第一次复查,并确定日后的随 诊计划。随诊应10年以上。
.1 8
.1 9
.2 0
.1 4
诊断性锥切的适应症之二
老年妇女SCJ在颈管内或病变延及颈管; 怀疑宫颈腺鳞癌; 宫颈活检为微小浸润癌; 怀疑或不能除外浸润癌。
.1 5
诊断性锥切的注意事项(一)
.1 6
诊断性锥切的注意事项(二)
• LEEP亦有其优点,可不使用麻醉或仅用局部浸润麻醉, 操作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技术简便、费用低等。.6 Nhomakorabea.7
.8
.9
.1 0
宫颈病变
细胞学
阴道镜检 组织活检 颈管诊刮
诊 断
阴性
结
果
CIN I
CIN II
CIN III
重度非典型增生
原位癌
处 理
定期复查
物 (理 冷治 冻疗 、电凝、激光)LEEP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例特点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例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23e440bceb19e8b9f6bab9.png)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例特点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5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病例特点。
方法:选取近8年我院确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资料,对患者的病例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症状特点、与HVP感染的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无临床症状者居多,占50.0%。
白带增多者占18.9%,接触性出血者有9例,外阴瘙痒7例,阴道不规则流血2例。
在对CIN分级与HVP感染的关系的研究中发现,HVP感染率与CIN分级呈正比。
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多无临床症状,其与HVP感染关系密切,对高危人群定期筛查至关重要。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HVP感染;宫颈癌【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349-02【Abstract】Objectiv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58 cases of CIN were observed.Methods Select the data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patients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in recent 8 years,analyze the patient's case characteristics, understand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HVP infection.Results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had no clinical symptoms, accounting for 50%.Increased leucorrhea accounted for 18.9%,9 cases of contact bleeding, 7 cases of vulvar pruritus and 2 cases of irregular vaginalbleeding.HVP infection rate was proportional to CIN grade.Conclusions Most patients with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have no clinical symptom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HVP infection.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regular screening of high-risk groups.【Key words】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VP infection;Cervical cancer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属于癌前病变,是宫颈上皮由不典型增生向原位癌发展过程中的总称。
宫颈上皮内瘤变310例手术前后病理情况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310例手术前后病理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6a7b9fa26925c52dc5bfbd.png)
宫颈上皮内瘤变310例手术前后病理情况分析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手术前后病理情况分析,探究有效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方法。
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来我院经阴道镜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310例,将阴道镜进行活检诊断结果与患者手术后进行比例情况分析。
结果手术前采用阴道镜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I的患者185例,阴道镜活检诊断的正确率为71.35%;手术前采用阴道镜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II的患者为93例,阴道镜活检诊断的正确率为49.46%;手术前采用阴道镜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的患者32例,阴道镜活检诊断的正确率为100%结论通过阴道镜活检诊断为皮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最好选用切除性的治疗方法,再根据手术之后的病理情况制定处理方案。
标签:宫颈上皮内瘤变;手术治疗;病理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期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反映了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发展的过程[1]。
宫颈上皮内瘤变已经成为防止宫颈癌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如果能及时的诊断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程度,对处理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是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院采用阴道镜活检的方式确认3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将其结果与手术后的病理情况分析,以此研究有效提高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方法。
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来我院经阴道镜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310例,年龄24岁~49岁,怀孕次数0~5次,生产次数0~3次,已生育的患者有284例,未生育患者26例。
310例患者均接受过阴道镜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其中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I患者18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II 患者9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III患者32例。
1.2方法在患者进行阴道镜活检时,活检点的选取应注意:(1)在引导镜下出现病变的地方;(2)最好是位于宫颈鳞柱交界处;(3)活检点应至少选取3处,最多可选取12处。
宫颈上皮内瘤变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c09ac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b.png)
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 ,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 前期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 宫颈原位癌,反映了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开 展的过程,即由宫颈不典型增生(轻→中 →重)→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 一系列病理变化。目前CIN已被国内外病 理学者和妇科肿瘤学者所接受。
第十三页,共二十一页。
治疗
CIN的两种结局:自然消退,开展为浸润癌
根据宫颈细胞学、阴道镜和组织学结果断定治 疗方案
CIN I 60%-85%可自然消退,11%进展位 CINⅡ、CINⅢ或癌。其中0.3%开展为浸润 癌,故LSIL及以下,可观察随访,假设病 变持续或进展持续2年,需治疗。假设HSIL 应治疗。病变开展或持续2年应治疗,冷冻 货激光。阴道镜满意,行激光或冷冻。不
第十六页,共二十一页。
治疗
6)全子宫切除术 是宫颈原位癌最常用而彻底的治疗方法,在癌前病灶,适用于尤其 是CINⅡ及CIN Ⅲ已经不再想生育的人,或者合伴有其他子宫、卵巢和输卵管 疾病者,譬如良性肿瘤 。 7)放射治疗:凡有手术禁忌证或拒绝手术的原位癌患者,采用单纯腔内放疗即可。
第十七页,共二十一页。
高危:16、18、45、56型
CIN1:6、11型 CIN3:80%为16型
第四页,共二十一页。
病因
〔3〕吸烟〔降解物尼古丁与致肺癌类似的宫颈刺激性〕
〔4〕微生物感染〔淋菌、单纯疱疹病毒、滴虫感染可增加HPV易 感性〕
〔5〕免疫缺陷
〔6〕性活泼、性生活过早〔<16岁〕、性伴侣有癌症或前妻宫颈 癌、免疫抑制相关
第二页,共二十一页。
流行病学特点
多发于25-35岁,宫颈癌多见于40岁以上妇女 ,大局部低级别CIN可自然消退,但高级别具 有癌变潜能,CIN到浸润癌的自然演变一般需 要10-15年,因此宫颈癌的预防关键在CIN阶段 的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194例临床病理分析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194例临床病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a618eb770bf78a65295497.png)
高级 别 宫颈上皮 内瘤变 1 9 4例 临床 病理分 析
柳晓肃 武 燕 赵 瑞 霞
宫颈上皮 内瘤变 ( C I N) 是 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 的一组
1 . 1 一般资料 : 选取于我 院诊治 , 经多点活检证 实的 C I NⅡ~
癌前病变 , 它反映了宫颈癌发生发展 的连续 过程 。尤其是高
4 1 ) ,明显高于 C I N患者 7 6 . 7 %( 3 3 / 4 3 ) ,及 慢性 宫颈炎患者 3 3 . 0 %( 6 2 / 1 8 8 ) 的H P v感染率 。 提示高危型 HR . HP V感染 与 宫颈 癌及其 癌前病 变的发 生发展有 明确 的关 系[ 4 j 。
[ 5 ] 赵方辉 , 戎寿德 , 乔友林 . 宫颈癌及其 癌前 病变筛查 方法现 状 [ J ] . 中国医学科学 院学报 , 2 0 0 1 , 2 3 ( 6 ) : 6 3 8 - 6 4 1 .
[ 6 ]P i m p l e S , M u w o n g e R , A m i n G, e t a 1 .C y t o l o g y v e r s u s H P v t e s —
f o u n d p o s i t i v e o n v i s u a l i n s p e c t i o n i n M u m b a , I n d i a[ J ] .I n t J
Gy n a e c o l Obs t e t ,2 01 0, 1 0 8: 2 3 6 - 2 3 9 .
表1 H CI I 在2 7 2 例宫颈病变中的表达结果
鳞状 细胞 癌 ,说明 HC I I . H P V . D N A对宫 颈癌及 癌前病变 的
宫颈上皮内瘤变98例临床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98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6fb324453610661ed9f45d.png)
治 疗 方 式 本 组 9 例 患 者 中 ,物 理 治 疗 患 者 占4 例 ,其 中 8 8
C N— O ,CN— 级 8 ;宫颈 锥 切术 共 4 例 ,其 中CN— I I 级4 例 I I 例 I 3 I I 级
41 ,其 中 l 为绝经 后 阴道 出 血 ;所有 病 例均 排除 子 宫 内膜病 . % 例
变。
1 诊 断 及治 疗 方式 :所有 病 例 均根 据 宫 颈脱 落 细胞 学 检 查 、 . 2 阴道镜 下宫 颈活检 组 织病 理学 检查确 诊并 进行 分 型 ,并 给予 人体
是 最 主要 因素 ,感染 是宫 颈鳞 癌 和上皮 内瘤 变发 生 的必 要 因素 ,
存 率及 预 后有 重 要 意义 川。因此 ,对 于 CN的 准确 诊 断及 恰 当治 I 疗 至关 重要 ,总结 20 年 ~20 年 收治 的9例 宫颈 上皮 内瘤 变患 07 09 8 者 资料 ,现报 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 资 料 :收集 2 0 年 3 ~2 0 年 1月 收 治 的宫 颈 上 皮 . 07 月 09 2
诊 断 与活检 病理诊 断相 符 率未达 到 10 %,本组2 例C N l 患 者 0 7 I —级 I
并 充分考 虑 患者 的意 愿 。研 究 中发现 ,C N I I 级患 者采用 宫颈锥切
本 组 患者 9 例 患 者 中经 阴 道镜 下 宫 颈组 织 活 检病 理 分 型 为 8
C N I , 占5 .%,C N I 3 例 , 占3 .%,C N I 级 I —级5 例 1 21 I I 5 级 57 I I I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理与临床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理与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03bc1bcc7931b765ce1581.png)
有残存者 中,0 6 %仍 为高级别病 变。本组研究 对 象虽 为我院
妇科病例 , 也能说明 L E来自但 E P治疗 CN, I 特别对 于高级别 C N, I
别组 10例 , 7 年龄 2 6—7 , 8岁 平均 4 . 8 6岁 低级别 C N发病 1 平均年龄略低于高级别 ,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 0 ) 发 P> .5 病 年龄主要集 中于 3 6 1~ 0岁年 龄段 . 以 4 一5 尤 I 0岁为发病
CN残存率较 高, I 需要 加强 治疗 的规范化 . 年龄较大的高级别 CN患者可进行全子宫切除。 1
[ 关键 词 ] 宫 颈 上 皮 内瘤 变 ; 发病 年 龄 ; 颈 环 形 电切 术 宫 我 国宫 颈 癌 发 病 率 远 高 于 欧 美 发 达 国家 , 早 发 现 和 治 尽 疗 宫 颈上 皮 内 瘤 变 ( I 是 防 治 的 关 键 宫 颈 环 形 电 切 术 C N) ( E P 是 近 年来 引进 的具 有 治 疗 和诊 断 双重 作 用 的新 技 术 , LE )
检查为 CN的病例 4 6例 . I 3 分析 各年龄段发病率 . 比较不同级别 病变发病 年龄差别。对 其中 5 3例 L E E P标本 诊断为 c N后作全 I 子宫切除的 CN残存情况统 计分析 . I .结果 : 低级别 CN2 6例 , 1 6 平均 4 . ; 5 3岁 高级 别 CN 10例 , I 7 平均 4 . 8 6岁。L E E P术后子宫 CN残存率 2 /3 其中 1 I 45 , 4例残存高级别病, 结论 : 变 低级别 CN发病年龄略低于高级别 ,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L E I 但 E P术后
宫颈细胞学 、 阴道镜 、E P术 的普 及 , I LE C N检 出率 明显增 加, 早期发现 、 及时治疗 , 尤其是高级 别 CN, I 能有效 的减少宫
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CIN1病例分析
![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CIN1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a13e2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8.png)
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CIN1病例分析来源:安必平
患者 46岁
整体背景炎性细胞较多,可见个别细胞有修复化生改变,背景鳞状细胞成分以中表层为主以及少量副基底层细胞,与患者年龄相符。
可见较多典型的低度病变细胞,主要表现为核明显增大,染色质增粗明显,属以核增大为主要表现的LSIL。
部分病变细胞分化程度介于中层和副基地层之间,结合患者年龄,考虑患者可能处于雌激素水平较低的阶段,加上形态学出现胞浆尖角,划分到低度病变更为合适。
仔细镜下观察,可疑HSIL的细胞皆单个散在出现,且总体数量不超过10个。
由于染色质粗糙程度不够,不能除外反应性改变,或存在胞浆破损等因素,不能确定病变细胞为幼稚细胞来源,使得其不能直接证明患者存在HSIL病变。
细胞学判读:LSIL/ASC-H。
活检结果:(宫颈)考虑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CIN1。
总结
此次展示的就是大家工作中所见到的“鳞状上皮病变,不能明确分级”的病例,而这种判读术语并不符合TBS报告中低度与高度2分法的诊断理念。
而目前LSIL病变的后续处理方法也存在学术争议,只报LSIL不一定能保证患者行阴道镜活检。
LSIL/ASC-H的术语可以明确患者低度病变同时,提示患者有较高潜在高度病变的可能,从而保证患者能够有一个阴道镜的检查,避免患者的病情向更高的程度发展。
27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分析
![27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4111df28ea81c758f578d5.png)
1 2年后病 检为 CN 例 I 累腺行全子宫切 除术 。本资料显示 L E EP
治 愈牢 分别 为 9 .4 ,7 5 % ,3 3 % , 文 献 报 道一 致 。 9 5 % 9 .6 9 .3 与
3 讨 论
3 1 宫颈 』皮 内瘤 变 的 病理 及 相 关 因素 分 析 . 二
大 量 研 究 结 果 显
年 3月 25例 宫 颈 上 皮 内瘤 变患 者 进 行 临 床 分 析 。 7
l 资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 2 5例 CN 患 者 , 动 就 诊 者 主 要 表 现 为 阴 道 7 I 主
示 人乳头瘤病毒 ( P 感染 是宫颈癌及 宫颈癌前期病 变的生物 H V)
使 这 一 任 务 成 为 可 能 。本 文对 笔者 所 存 医 院 2 0 04年 3月 一 0 8 2 0
例 CN 全部随访 2年 , 例病变持续存 在一年 , I, 1 要求行全子宫切
除 术 ( 经 患 者 ,0岁 ) 5例 CN 绝 5 。1 I 一原 位 癌 全 部 随 访 2—3年 ,
1. 8 , S— U 9例 占 1.2 , G 0 1% A C S4 78 % A C 2例 占 07 % 。2 5例 .3 7 C N患 者 阴道 镜 下 活 检 结果 ,I 20例 , 8 % , 中 1 T T I CN 2 占 0 其 例 C 正 常 ,5例 T T为 A 4 C S—C S 1 U ,3例 T T为 A C,5 C C 13例 T T 为 C LI, SL 7例 T T为 H I ; I, 5例 占 1. 6 , 巾 1例 T q 正 C SL C N 4 63 % 其 C、 常, 3例 T T为 A C S 2 C S— U ,5例 T T为 L I ,6例 T T为 H I ; C SL 1 C SL CN 原 位 癌 l I 一 0例 占 3 6 % , 巾 1例 T T为 A .4 其 C S—C S 1例 U, T T为 A C 3例 T T为 L I , C G , C SL 5例 T T为 H I 2 5例 CN患 C SI 7 I 者 Le ep术后 病 理 结 果 : I . 1 CN 2 9例 , 7 .0 , I, 1例 , ^ 96% CN 4 占 1. 1 ,I 一 位 癌 1 , 5 4 % 。 T T正 常 者 l 经 阴 4 9 % CN 原 5例 占 .5 C 5例 道 镜 活 检 诊 断 为不 同级 别 的 CN(4例 CN , ] 1 I 1例 CN ) 而 7例 I, , T T提 示 为 H I , 道 镜 下 活 检 却 为 CN , Le C SL 阴 I 但 ep术 后 有 2例 病 理 升 级 为 CN , I 1例 阴 道 镜 检 为 cN , ep术 后 病 理 降 为 I L e CN , 明 细 胞学 可能 受 主 观 因 素 的影 响 , 一 I 说 一 方 可 能 低 估 官 颈
10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阴道镜图像临床分析
![10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阴道镜图像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23bebca45177232f60a2db.png)
10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阴道镜图像临床分析目的评价10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阴道镜图像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选定两个目标乡镇对30~59岁适龄妇女5190人进行宫颈癌筛查,利用宫颈醋酸染色、碘染色肉眼观察宫颈表面,对醋酸反应或碘试验异常表现转入阴道镜检查,用阴道镜绿色滤光片仔细观察涂醋酸后宫颈上皮血管的反应及整个宫颈醋酸染色及碘染色后上皮的变化,进行阴道镜图像诊断,并定位活检后进行对照。
结果101例上皮内瘤变主要图像表现为醋白上皮、点状血管、不典型上皮、角化型腺开口、镶嵌等,阴道镜下诊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符合率高达91.22%。
结论对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可以对患者的阴道情况有详细的了解,其可以对患者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提供有效的价值。
标签:阴道镜;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阴道镜是一种内窥镜,可在强光源下用双目立体放大镜或电子监视器直接观察子宫颈和下生殖道上皮的改变[1]。
其关键是观察宫颈上皮在应用生理盐水、3%~5%醋酸及Lugol碘液后阴道镜下宫颈图像的变化,尤其是观察病变部位对醋酸的反应来明确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早期浸润癌、HPV亚临床感染、扁平湿疣、尖锐湿疣等病变并进行活检,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国医科院及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宫颈癌筛查项目在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实施宫颈癌早诊早治项目数年,笔者所在医院宫颈癌筛查技术成熟,现将2011年宫颈癌早诊早治项目中101例宫颈CIN病变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的情况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进行筛查的适龄妇女5190人,年龄30~59岁,平均40.37岁。
其中宫颈CIN病变101例,全部病例均有病理组织学对照。
1.2检查方法阴道镜观察主要以病变的边界、形态、颜色、血管、腺开口和碘反应五个征象反应病灶有无异常,先用棉球擦去宫颈表面及阴道内分泌物,涂生理盐水观察宫颈鳞柱交界及血管;再于宫颈表面涂沫或覆盖5%的醋酸溶液30秒,然后镜下观察,出现白色上皮、白斑、镶嵌、猪油状、脑回状、角化型腺开口、点状血管及异型血管改变为异常阴道镜图像,特别是有明显界限、厚的不透明的醋白区、紧靠或邻接转化区中的鳞柱交界且3 min后醋白持续不消退者诊断价值高,3 min后将卢戈氏溶液充分涂抹在整个宫颈表面,观察1 min,宫颈鳞状上皮吸碘呈现赤棕色或黑色;柱状上皮、角化上皮、非典型上皮不着色或仅部分着色为碘实验阴性区,病变区不吸碘且呈现厚的芥末黄或土黄色;最后行改良阴道镜Reid评分,0~2分考虑为CINⅠ,3~4分为CINⅠ~Ⅱ,5~8分为CIN Ⅱ~Ⅲ。
【妇产科学习】_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处理和病例
![【妇产科学习】_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处理和病例](https://img.taocdn.com/s3/m/14a01459e87101f69f319541.png)
病例摘要
入院处理: 1. 完善术前检查,及术前准备; 2. 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3. 择期行宫颈锥切术。
入院诊疗
2015-07-28 行宫颈锥切术 术后病理回报: (锥切)宫颈5、6、9、10CINIII,累腺; 5、6局灶有浸润,深度约0.1cm;未见脉管内瘤栓;24CINI,可见挖空细胞;余各点切缘未见特殊;(宫腔刮 出物)增殖期子宫内膜。
HPV(+)或任 何细胞学异常(
除外HSIL)
HSIL (其中一个
月观察即可 )
在第3年进行年 ++
龄特性的重新检
阴道镜
查
Manage per ASCCP Guideline for revised diagnosis
*只有阴道镜显示存在病变并且宫颈内膜所取标本是阴性 ˆ除外特殊人群(包括怀孕的妇女和年龄在21-24岁之间的妇女) +如果年龄<30岁,选择细胞学检查;如果年龄≥30岁,选择联合检查
3、阴道镜检查结果不满意的患者,需行诊断性 锥切。
CASE 1
病例摘要
王女士,34岁 主因“偶有接触性阴道流血1年余,发现宫颈病变 半月”于2015年6月25日入院。
病例摘要
现病史:
平素月经不规律,7-8天/15-40天,量中,痛经(-),LMP 2015-6-7至6-20。
2013年底 不规律接触性阴道出血,当地医院TCT(-), HPV(+)。
度约0.1cm;未见脉管内瘤栓;2-4CINI,可见挖空细胞。
21-24岁间女性阴道镜证实 CIN1的处理
阴道镜证实CIN2,3的处理
年轻女性阴道镜证实 CIN2,3的处理
总结CIN的处理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历模板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历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25dd67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f.png)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病历模板
一、基本信息
姓名:
年龄:
性别:
联系方式:
就诊日期:
二、主诉
患者主诉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为2个月。
三、现病史
患者于2个月前开始出现阴道出血,初时为间歇性的少量出血,之后逐渐加重,变成了每天都有明显的鲜红色分泌物。
伴随着轻微的下腹部疼痛和腰骶部不适感。
患者没有感觉到发热和乏力。
四、既往史
患者无手术史和外伤史。
曾有一次宫颈糜烂的治疗经历。
五、家族史
无明显遗传家族史。
六、体格检查
1.全身情况: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
2.皮肤黏膜:皮肤黏膜正常。
3.淋巴结:颈部淋巴结未见异常。
4.心肺听诊:心肺听诊未见异常。
5.腹部检查:腹部平坦柔软,无压痛和包块。
6.妇科检查:宫颈口闭合,宫颈颜色不均,表面有小溃疡,大小约为1.5cm×2.0cm,质地较硬,触之有轻微疼痛。
阴道壁光滑无异常分泌物。
七、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
2.肝肾功能:肝肾功能正常。
3.血型:A型。
4.乙肝、丙肝、艾滋等传染性疾病筛查:阴性。
5.宫颈涂片结果:上皮内瘤变细胞。
八、诊断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九、治疗
1.手术治疗:建议行子宫颈锥切术。
2.药物治疗: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十、随访
患者于术后第3天出院,建议定期复查并接受进一步治疗。
每3个月
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和涂片检查,直至恢复正常。
注意休息和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
宫颈上皮内瘤变120例临床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120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9f83355727a5e9856a61db.png)
17 67
明显 特异性 且 与病程 长短 有一 定关 系 。 药 流失 败 的原 因 。胎囊 m者 ,难 度加 大 ,尤 其 伴有 胎芽 3C 或血 管搏 动者 或者 胎囊 大 而空囊 壁 薄者 。 由于胎 囊 大使 其与 宫 内 膜 接触 的面积增 大 ,随 着妊 娠 时问 的延 长绒 毛种 植 较深 ,对 药流
[ 收稿 日 : 1—22 期 2 00—1编校 : 建梅】 0 朱
宫颈上 皮 内瘤 变 1 0 临床 分析 例 2
倪少纯 ( 广东省潮州市妇幼保 健院 ,广东 潮州 5 1 1 ) 2 0 1
[ 关键 词 ]宫颈上 皮 内瘤变 ;病 理 ;预后 近 年来 ,我 国宫 颈癌 的发病 率呈 明 显上 升和 年轻化 趋势 ,宫 颈 上皮 内瘤 变 ( I C N)是 一组 与宫 颈 癌密 切 相关 的 癌前 病变 ,因 此 对C N的准确 诊 断和 恰 当 的治疗 对 提高 患者 的生 活质 量具 有 十 I
宫全 切术 。
2 结 果
3 讨 论 CI N治疗 方 法 的 选择 应 根 据 患 者 的 C N 别 ,年 龄 ,生 育 I级
本 组 10 患者 中H V检测 阳性 者共 8 例 ,其 中C N.级 4 2例 P 0 I 1 5
例 ,5 . 6 %,CN一级 2 例(3 % ),C N 3 l例 ( 0 % )。 7 1 2 5 8. 3 I 一级 0 9. 2
中无 临 床症 状者 4 例 ( 58 ),为体 检 时发 现 ;接 触性 出血2 3 3 .% 5 例 ( 08 );阴道 分 泌物增 多4 例 ( 00 );阴 道 出血 者4 2. % 8 4 .% 例 ( % ),排 除子 宫 内膜病 变 。 3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分析及诊治选择-附191例病例分析的开题报告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分析及诊治选择-附191例病例分析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8c8b1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4.png)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分析及诊治选择-附191例病例分析的开题报告研究背景:宫颈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而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3)是宫颈癌的前驱病变。
CIN2/3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CIN2/3诊断方法为宫颈穿刺活检,但该方法存在对宫颈的损伤及误诊率高的缺点,因此寻找新的有效方法对CIN2/3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特征及其与宫颈癌的关系,探讨CIN2/3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并提高对于CIN2/3的认知。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收集相关的191例CIN2/3的临床资料及病理切片。
对这些切片进行病理分析,包括形态学特征、组织学特征、细胞学特征等。
并将这些CIN2/3与宫颈癌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包括年龄、性别、HPV感染、病理类型、临床表现等,以分析宫颈癌的发生与CIN2/3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CIN2/3病理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上皮细胞层数增多、核变异性增高、核染色质异常等。
此外,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等因素也与CIN2/3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对于CIN2/3的早期诊断,可以采用HPV DNA检测、腔镜、活检等方法。
对于治疗,当前常用的有冷冻刀电凝、激光烧灼、微波治疗等方法。
研究结论:CIN2/3是宫颈癌的前驱病变,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分析是CIN2/3诊断的重要手段,同时HPV检测和腔镜技术可作为辅助诊断方法。
治疗方面,根据不同临床类型和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对于CIN2/3的诊治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宫颈腺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分析
![宫颈腺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63cbc652d380eb62946ddb.png)
宫颈腺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分析目的对宫颈腺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妇科收治的36例宫颈腺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术前宫颈细胞学和宫颈活检、治疗方法和病理分析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36例患者中,有33.3%(12/36)的患者经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显示腺上皮异常,50%(18/36)宫颈多点活检为腺非典型性。
41.7%(15/36)为单纯宫颈腺上皮内瘤样病变,58.3%(21/36)为宫颈腺上皮内瘤样病变合并CIN。
术前对于单纯宫颈腺上皮内瘤样病变腺体异常的检出和宫颈腺上皮内瘤样病变合并CIN的检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66.7%(24/36)行子宫切除术,33.3%(12/36)仅行冷刀锥切术。
结论宫颈细胞学联合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可提高宫颈腺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术前诊断率。
宫颈腺上皮内瘤样病变常合并CIN,且宫颈冷刀锥切术是年轻妇女保留生育功能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标签:宫颈腺上皮内瘤样病变;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近年来,宫颈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从60年代占所有宫颈癌的5%,升至90年代的25%[1]。
宫颈腺上皮内瘤样病变是宫颈腺癌的癌前病变,可分为低度宫颈腺上皮内瘤变和高度宫颈腺上皮内瘤变。
然而,人们对宫颈腺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认识远不如对CIN的了解。
为了探讨宫颈腺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我院对36例相关患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妇科收治的36例宫颈腺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宫颈腺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病理学证实。
患者的的年龄为33~60岁,平均年龄为(45.6±6.4)岁。
平均孕次2.6次,平均产次1.7次。
15例无明显症状,12例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9例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3例表现为宫颈局部多呈糜烂状。
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40例临床分析
![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40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cf42f1b4daa58da1114acf.png)
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4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可行性。
方法:利用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40例,对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0例均成功利用LEEP刀完成宫颈上皮内瘤变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切除物可送检等优点。
结论:LEEP术具有操作简单、出血少、时间短,不影响病理组织标本诊断,快速切割,患者无痛苦等优点,是目前预防宫颈癌的最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关键词LEEP刀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分析资料与方法2008年5月~2009年6月门诊行宫颈细胞学(TCT)或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筛查发现宫颈上皮瘤病CINⅠ~Ⅲ级病人40例,行LEEP刀治疗,其中CINⅠ级19例,CINⅡ级16例,CINⅢ级5例,均为已婚。
操作方法: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暴露宫颈,取卢戈氏碘溶液涂抹宫颈标志出宫颈移行带范围,根据病变情况选择不同型号的LEEP刀头距碘不着色范围外缘3~5mm处移动电极,以一定顺序切割宫颈移行区病变组织,操作时应尽量避免停顿并全部切除,以保证环切标本的完整性,如需补切,应注明标本前后方向[1]。
对于重度糜烂或明显肥大者,宫颈环形锥切深度≥2cm。
若有出血,用球形电极止血,切下组织送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术后1、2、3个月定期复查。
结果手术中治疗情况:①手术时间5~12分钟,平均6.3分钟,其中1例因宫颈病变范围大,分次电极切割,另3例因宫颈下唇创面出血增多,故手术时间稍长;②术中出血:平均出血量42±15ml,轻度病变术中几乎不出血,宫颈重度糜烂尤其伴有囊肿时出血较多,平均在15ml左右;③术中均未施予麻醉镇痛药,患者除外可耐受的下腹胀痛或肛门坠胀,无其他不良反应,术后全部患者均能行走自如,不需住院;④术后均予抗生素和止血剂服用3天预防感染及止血治疗。
病理学检查结果:40例标本均无碳化,不影响组织学检查,病理升级2例(5%):1例CINⅠ升级为CIN Ⅱ,1例CINⅢ升级为早期浸润癌,后1例患者住院手术治疗。
宫颈上皮内瘤变198例临床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198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f5dfcf482fb4daa48d4b9e.png)
宫颈上皮内瘤变198例临床分析资料与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并确诊198例CIN患者,年龄21~55岁,平均36岁,其中≤35岁者占48.8%。
孕次:0~8次;产次:0~6次。
初次性生活年龄14~26岁,平均22.25岁。
性伴数:1~10个,平均1.36个。
初诊时主诉包括宫颈细胞学异常,宫颈刮片巴氏分级为Ⅱ~Ⅲ级,阴道脓性分泌物增多,接触性出血,宫颈糜烂,下生殖道炎症等。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在阴道镜下活检。
阴道镜检查前3天禁性生活,取不正常阴道镜图像多点活检,并行病理诊断。
不同类型的CIN处理方法:对于阴道镜检查结果满意的CINI,定期随访观察,在第3、6个月重复细胞学检查,如细胞学检查结果为≥CINⅡ,则行二次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
二次细胞学检查阴性者建议每年1次细胞学检查。
如患者要求治疗,宫颈管诊刮阴性,则采用宫颈电环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
阴道镜检查不满意的CINⅠ~Ⅱ均施行LEEP,部分CINⅢ行LEEP,余行全子宫切除术。
LEEP手术治疗方法:选择月经干净2~7天,无需麻醉,常规消毒、铺巾。
术前宫颈表面涂碘液,显示需切除病灶的边界。
采用不同直径的环形电极切除宫颈组织,锥切宫颈深度约15mm。
根据CIN不同级别,CINⅠ切除范围超出碘示范区外侧1mm,CINⅡ超出3mm,CINⅢ超出5mm,如病变范围超出电极尺寸,经多次补切直至将病灶切净。
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
术后随访:因宫颈病变范围大,第1次锥切术未切净病灶者,术后病理检查切缘阳性,1个月后再次锥切。
再次锥切后无阳性发现,建议随诊。
病灶范围大,未切净,切缘为CINⅡ、Ⅲ,重复锥切困难,则建议行全子宫切除术;切缘阴性的所有锥切患者,术后3个月宫颈刮片及阴道镜联合检查,间隔3个月重复,连续3次结果阴性,改为每年随访。
结果CIN的临床分布:CINⅠ级38例,占19.19%,CINⅡ级90例,占45.45%,CINⅢ级70例,占35.35%。
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标本切缘828例临床病理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标本切缘828例临床病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d49d0f551810a6f42486c5.png)
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标本切缘828例临床病理分析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LEEP术治疗策略。
方法对2007年4月~2009年4月期间我院82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标本切缘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结果82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标本中有85例切缘阳性,高度病变组70例,低度病变组15例,内切缘阳性43例,外切缘阳性35例,内、外切缘均阳性7例,HPV阳性组78例,HPV阴性组7例。
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标本存在10.3%的切缘阳性率,切缘阳性主要存在于高度病变组,随年龄增长,内切缘阳性率增加,切缘阳性与HPV感染显著相关。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trategy of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 for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 MethodsSpecimen margins of 828 cases that underwent LEEP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07 to April 2009 were pathologically analyzed. ResultsIn specimens margins of 828 cases,70 cases showed a high degree of lesion in their margins,15 a low-grade lesion,43 positive internal excision margin,35 positive external excision and 7 positiv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xcision margins,78 positive HPV and 7 negative HPV. Conclusion10.3% of LEEP specimens are positive in their margins,and the majority of these positive margins belong to the high-grade lesion. The positive incidence of the internal excision margin of the specimen increases with age increasing. The positive rate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HPV infection rate.[Key words]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 Margin of specimen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呈现上升及年轻化趋势,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积极治疗是预防宫颈癌的十分有效的手段。
病例分析:宫颈上皮内病变病例诊疗分析两例(三)
![病例分析:宫颈上皮内病变病例诊疗分析两例(三)](https://img.taocdn.com/s3/m/f35548a0dd88d0d233d46af7.png)
病例
宫颈上皮内病变病例诊疗分析两例(三)
患者女性25岁,已婚未育,阴道镜辅助下点状活检(3、6、9、12),病理检查结果为CIN2、HPV阳性......
病例1
病例特点
患者25岁,已婚未育
满意阴道镜辅助下点状活检(3、6、9、12),病理检查结果为CI N2、HPV阳性
处理选择
①p16免疫组化分流(或半年后复查)
②LEEP手术
正确答案
①
解读
临床上对于CIN2的判断常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因此美国临床病理
学会(ASCP)认为, CIN2可做p16免疫组化分流,以增加病理诊断的客观性。
p16、Ki67随宫颈上皮内病变级别升高而表达升高,如果CIN 2且p 16阴性者,年轻患者可选择观察而不是手术。
根据我国《常见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指南》第4版对CIN2、CIN3的处理要求,仅妊娠期的CIN2、CIN3可观察,每3个月进行一次细胞学和阴道镜联合检查,产后6~8周再次进行评估,按重新评估后情况处理,其他病例需要治疗。
治疗方法为:阴道镜检查满意的CIN2可选择LEEP或物理治疗(无年龄区别,但之前必须行ECC除外宫颈管内病变),其中<25岁者可进行半年TCT及阴道镜等随访检测;阴道镜检查不满意的CIN2可选择诊断性锥形切除。
病例2
病例特点
患者40岁,已婚已育
满意阴道镜辅助下点状活检(3、6、9、12),病理检查结果为CI N3、HPV阳性
处理选择
①全子宫切除术
②宫颈冷刀锥切术或大LEEP手术
正确答案
②
解读
对于CIN3应行LEEP或宫颈锥形切除术,子宫切除术一般不做为CI
N3治疗的首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性锥切的注意事项(一)
–宫颈活检不能完全代替锥切。
–宫颈锥切在年龄较大者或阴道镜观察不见的病 例,应呈尖锥状;而对较年轻者或阴道镜检不 能明确者应以做蘑菇状为宜。
诊断性锥切的注意事项(二)
–LEEP亦有其优点,可不使用麻醉或仅用局部浸 润麻醉,操作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技术 简便、费用低等。
锥切既是宫颈病变的诊断手段之一,也是 宫颈病变的治疗方法。
诊断性锥切的适应症之一
细胞学检查阳性,阴道镜检阴性或不满意; ECC阳性或不满意; 细胞学、阴道镜检和活体组织检查三者不符合 或不能解释其原因; 病变面积较大,超过宫颈1/2者;
诊断性锥切的适应症之二
老年妇女SCJ在颈管内或病变延及颈管; 怀疑宫颈腺鳞癌; 宫颈活检为微小浸润癌; 怀疑或不能除外浸润癌。
病例摘要
• 姓名:王X 性别:女 年龄:32岁 ,未生育。 • 因“体检发现宫颈CINII-III级23天 ” 入院 。 • 患者平素月经正常,经量中,每月约用10 余片卫生巾,无痛经史。末次月经:2016 年07月24日。23天前,患者于我院体检, HPV-DNA16阳性,2016年07月06日我院 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提示:宫颈2、4、8、 10点CINII-III级累腺。门诊以“宫颈CINIII” 收入我科。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随访
• CINI :6个月后复查细胞学,如无异常1年 以后复查细胞学及HPV。如细胞学结果是 ASC-US及以上病变或高危型HPV阳性,需 行阴道镜检查。 • CINII-III:仅妊娠期可以观察,每3月进行 一次细胞学和阴道镜联合检查,产后6-8周 再次进行评估。
宫颈病变治疗后的随访
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例分享
李明会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宫颈病变 (Cervical Lesions)
• 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一般认为CINⅠ、CINⅡ相当于轻度和中度 非典型增生 CINIII包括重度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 CINII-III :术后每3-6月进行宫颈细胞学和 (或)HPV检测,连续3次正常后,可选择 每年1次细胞学和(或)HPV,随访任意一 项阳性均建议行阴道镜检查,坚持随访20 年。若切除子宫,18月内定期进行细胞学 的随访及阴道镜检查2次,若均为阴性,以 后每年进行1次阴道细胞学检查。
病例摘要
• 2016年07月06日我院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 提示:宫颈2、4、8、10点CINII-III级累腺 。
• 【初步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II-III 级累腺
病例摘要
子宫颈锥形切除术 • 切除组织病灶范围外5mm,锥宽2.5cm,锥 高1cm。术中切除宫颈组织1块。 • 术中冰冻病理诊断:顶端高级别上皮病变 残留。 • 追加切除病灶,高0.8mm。
宫颈病变
宫颈病变是女性最常见的疾患之一; 宫颈癌是最严重的宫颈病变,在妇女癌瘤 中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 在发达国家,由于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 断和治疗,其发生率已明显下降; 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生率为发达国 家6倍,并且其中8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浸 润癌。
宫颈病变
近年,年轻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 ,其原因可能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HPVI)增加有关。
–微小浸润癌、原位癌和妊娠妇女不宜用LEEP。 –如要求宫颈深度>2.0cm,宽度> 2.5cm,以用 CKC为宜,而不用LEEP。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随访
任何级别的CIN,任何手段的治疗后,均 应进行细胞学随诊。特别是高危人群。 术后3-6个月进行第一次复查,并确定日 后的随诊计划。随诊应10年以上。
病例摘要
• 术后病检示:1、宫颈从12点始顺时针每个 点位均取材包埋,均未见上皮瘤变;2、宫 颈管顶端未见肿瘤浸及。
• 术后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累腺 CINIII级]。
术后随访
• 术后3月后复查, HPV-DNA16阴性。 • 宫颈TCT细胞学检查阴性。 • 术后6月意外妊娠,复查HPV-DNA16阴性 、宫颈TCT细胞学检查阴性。嘱定期产前检 查及 颈管诊刮
诊 断 结 果
阴性
CIN I
CIN II
CIN III
重度非典型增生
原位癌
处 理
定期复查
物理治疗 (冷冻、电凝、激光)
LEEP
锥切或 全子宫切除
宫颈锥切
锥切包括传统的冷刀(Cold Knife Conization,CKC)和近年流行的环行电挖 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LE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