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教案(第一课时)
卖油翁 教学设计(优秀8篇)

卖油翁教学设计(优秀8篇)《卖油翁》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重点难点1、重点:(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2、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尧咨自矜家圃睨之颔之酌油杓沥2、熟读课文。
3、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壹五3卷,附录5卷。
《归田录》是其中的一卷。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这一卷是在出知毫州时作的。
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田录者,录以备闲居之览也。
"是一部笔记小说。
欧阳修(100-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溢号文忠。
是文坛诗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2、导语这将笔记小说通过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正课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2、请几个同学翻译课文,讲清重点词语的含义。
第一自然段:以此:因此。
尝:曾经。
俄之:之,指陈尧咨射箭。
而:表顺接,可不译。
其:指代陈尧咨。
十中八九:十箭射中八九箭。
翻译: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这点本领自我炫耀。
他曾经在自家的场地上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没有离开,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第二自然段:尔安敢:尔,你。
乃:于是。
以钱覆其口:以,用。
其:指葫芦。
而钱而,但是。
因曰:因,于是。
翻译:陈尧咨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技不是很出色吗?"卖油的老头说:"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
13卖油翁 第一课时 教案-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5.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
疏通文意四、疏通文意:
1、分组讨论,疏通课文大意。
(要
求有讨论,有记录)
2、教师巡视,帮助、指导学生疏
通课文(即翻译)。
3、同桌检查翻译情况(互译)。
4、师检查翻译,请同学发言。
(重点词句的检测)疏通文意,掌握
并积累重要的文
言现象。
FJ
当堂训练1、加点字注音。
2、解释下列字词。
3、辨析一词多义。
4、古今异义的区分。
板书设计
卖油翁重点的字词文言知识
同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
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
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
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
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
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人教版语文《卖油翁》教案

教案设计:《卖油翁》课程目标:1.知识与理解:o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卖油翁》的文言文内容,掌握其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o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o欣赏文章简洁、生动的语言风格,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2.技能培养:o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学会翻译和解读文言文。
o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会从文本中提炼主题、分析人物形象。
o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评价文章和人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引导学生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认识到努力和实践的重要性。
o培养学生的谦逊品质和虚心学习的态度。
o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教学内容:•文本介绍:《卖油翁》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及其对技能获得途径的议论,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活动设计: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熟能生巧”的短视频或讲述一个相关的故事,如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熟能生巧”的道理。
然后,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熟能生巧’的例子?你们认为这个道理重要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欧阳修的文言文《卖油翁》,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一个小故事来阐述‘熟能生巧’的道理的。
”二、初步阅读与感知(约15分钟)•自主阅读:学生分组阅读《卖油翁》原文,要求边读边勾画重点字词和句式,注意文章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情节、人物和主题,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情节发展,如陈尧咨射箭的技艺、卖油翁的酌油技巧等,以及这些情节背后的道理。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如陈尧咨的骄傲自满、卖油翁的从容不迫等。
三、深入分析与理解(约40分钟)•重点字词与句式分析:o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如“矜”、“忿然”、“酌”、“以钱覆其口”等,提问:“这些字词和句式在文章中的含义是什么?它们对理解文章有什么帮助?”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这些字词和句式的含义,为理解文章打下坚实基础。
初一语文(下册)课件教案_《卖油翁1》_教案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带领学生跟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在书上画出 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方
读音与老师不一样的字。 一、读 准 字 音
法就是读。指导学生读准 字音是朗读指导中最基本 的要求。
指导学生根据断句方法,边读边体会句中的停 断句需要结合句义。指导
顿。
二、读对断 句
学生断句的过程其实就是 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内容, 体会文言句式特点的过
故事。
握人物特点。
四、读出道 理
改:
。
(一个酌艺高超的卖油翁,用身手不凡却
不张扬自满的处世态度,让射艺出众的
陈尧咨心悦诚服的故事。)
经过上一个环节铺垫,最 后一次指正并修改答案, 引导学生发现文章阐述的 道理是什么。
五、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上联:陈尧咨,箭术一流骄傲自满
下联:
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训 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程。
三、读懂故 事
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在指导学生不断完善概括
甲同学:这是陈康肃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 文章内容答案的过程中,
改:
。 带领学生读懂文章内容,
(这是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 能够根据表现人物动作、
乙同学:一个酌艺高超的卖油翁,用倒油的本 语言、神态的词语,关注
领,让射艺出众的陈尧咨心悦诚服的 称谓语和句末语气词,把
初一语文(下册)课件教案_《卖油翁 1》_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卖油翁》(1)
学科 教材
语文
学段: 初中
书名:《语文》 出版社:
年级 初一 出版日期: 年 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大意。
《卖油翁》教学设计(优秀8篇)

《卖油翁》教学设计(优秀8篇)《卖油翁》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片短小精悍的小故事,包含着丰富深刻的道理,短小精悍的文章,蕴含着熟能生巧的含义,学习本文要注意揣摩作者的用词准确,要运用发散思维,认真品味文章的多次面的内容。
【学情分析】这是一篇较浅显的文言文,而学生也不是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经过一年的训练,已经能够运用自如地借助工具书对不熟悉的文言文做到畅通文意,但对于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掌握还不够,需要系统介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生字,注音,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实、虚词,译全文;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难重点】(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2)实、虚词理解掌握(3)详略得当的'写法【教法与学法】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教学中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
由于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决非难事。
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
对内容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逐步完成本课既定的教学目标。
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一是组织者,把握其学习的整体走向;二是引导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三是一本百科知识全书,给学生提供必需的知识。
这样,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
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学生采取的具体学法有:1、平等交流法。
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在本课中,它包含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完成目标时所需的学习方法和时间,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质疑等。
《卖油翁》教案设计

《卖油翁》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理解《卖油翁》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1.1.2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能够自主阅读和理解文言文。
1.1.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2.2 运用阅读、讨论、分析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1.3.2 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卖油翁》的故事背景、作者陈寿及其代表作《三国志》。
2.2 课文解读2.2.1 字词解释:解释文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2.2 句子翻译: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2.2.3 内容分析: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
2.3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查阅资料、总结要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3 探究学习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和合作意识。
4.2 课后作业评价评价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和内容分析等方面。
4.3 单元测试评价组织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5.2 第二课时讲解生僻字词,翻译重要句子,分析课文内容。
5.3 第三课时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究课文主题和人物形象。
5.4 第四课时布置课后作业,进行课堂小结。
5.5 第五课时进行单元测试,总结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实用的《卖油翁》教案[精选五篇]
![实用的《卖油翁》教案[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cce67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5.png)
实用的《卖油翁》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实用的《卖油翁》教案实用的《卖油翁》教案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卖油翁》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卖油翁》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能使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理解并掌握常用虚词“之” “以” “而”的用法。
3、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4、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及一个人应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实词、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课文导入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卖油翁》教学设计》。
”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的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
在欧阳修笔下一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
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作者:2、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人。
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
他团结和培养了许多著名作者,领导了北宋的运动。
以往所说“唐宋八大家”,就有六大家属于这个时期的这批作家里的。
(知道唐宋八大家吧?)这八大家是:唐的韩愈、柳宗元,宋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和苏辙。
韩、苏、王的绝句我们曾学过一些。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一生写了大量散文作品。
他的文章简洁明畅,说理透辟,状物抒情挥洒自如,语言精练而不奇顺,文辞婉转曲折,具有潇洒的风格和浓厚的抒情气息。
今后我们还要学习他的名篇《醉翁亭记》,更可领略其妙处。
本文仅135字,可算散文中的小品,选自《归田录》。
该书是一部记载朝廷轶事和士大夫诙谐之言的书。
下面,我们就来结识欧阳修笔下的这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
七年级语文教案《卖油翁》

七年级语文教案《卖油翁》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卖油翁》全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卖油翁”的含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领悟到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 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对课文中的典型句子和修辞手法进行讲解。
3.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场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及其文学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对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好标记。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和修辞手法。
5.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的句子和修辞手法,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
6. 情景教学: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课文所描绘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
7. 课堂练习: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
8.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9. 课后作业:10.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时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 作业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吸收程度。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卖油翁》教案(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卖油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寓言故事》,详细内容为《卖油翁》。
本文通过讲述卖油翁与陈尧咨射箭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卖油翁》的故事情节,理解寓言的寓意。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言文翻译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实践与技巧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翻译,尤其是倒装句、省略句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情节,理解寓言的寓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原文、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将一瓶水倒满一个杯子,引出实践与技巧的关系。
2.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理解故事大意。
3. 讲解课文: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式,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句子,进行翻译示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寓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8.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寓言故事。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卖油翁》故事梗概。
2. 黑板右侧:重点词语、句式翻译。
3. 中间部分:课文结构图,展示故事发展脉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课文中的难点句子。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中的寓意。
答案: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翻译,尤其是倒装句、省略句的理解。
2.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将一瓶水倒满一个杯子,引出实践与技巧的关系。
于漪《卖油翁》教案

于漪《卖油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卖油翁》的故事情节,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卖油翁》的故事情节,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
1.2.2 阅读理解:分析课文中的难句、生僻字,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2.3 文化背景:介绍古代油市的变迁,让学生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故事情节的理解:让学生掌握《卖油翁》的故事情节,理解其中的道理。
2.1.2 阅读技巧的掌握: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2 教学难点2.2.1 古代词汇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古代词汇。
2.2.2 文化背景的掌握:让学生了解古代油市的变迁,理解古代人民的生活。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教学过程3.1.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发学生对《卖油翁》的兴趣。
3.1.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3.1.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3.2 教学方法3.2.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释古代词汇。
3.2.2 谈话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3.2.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评价4.1.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1.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2 学习评价4.2.1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阅读练习,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2.2 合作探讨能力: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5.1 教学资源5.1.1 教材:选用合适的文言文教材,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
12《卖油翁》优秀教案(1)

12《卖油翁》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词、短语,理解重点句子,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3. 通过分析课文,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词、短语,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如一位熟练的工匠制作工艺品的过程,引出“熟能生巧”的道理,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词、短语,尝试理解句子。
3. 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解析生词、短语,讲解重点句子。
(2)分析课文内容,理解卖油翁与陈尧咨的技艺对比,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题目,指导学生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寓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卖油翁》2. 重点词语:陈尧咨、卖油翁、熟能生巧3. 课文结构:陈尧咨射箭→卖油翁倒油→熟能生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熟能生巧”的理解。
答案提示:从课文中卖油翁与陈尧咨的技艺对比,说明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达到技艺高超的境地。
2. 课后阅读:阅读一篇关于“熟能生巧”的故事,写一篇读后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实践情景,引导学生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道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熟能生巧”的成语、谚语,加深对这一道理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
《卖油翁》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卖油翁》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了解卖油翁的形象特点。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背景和文化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卖油翁》。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了解卖油翁的形象特点。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背景和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卖油翁》的相关背景资料。
(2)学生预习课文,查阅生字词。
2. 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介绍课文《卖油翁》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卖油翁的形象特点。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主题。
(2)深入学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背景和文化内涵。
(3)实践运用: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卖油翁》。
2. 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卖油翁的小故事。
3. 深入研究课文背景和文化内涵,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卖油翁》优质教案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卖油翁》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主要讲解《卖油翁》一课。
该文选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详细描述一个卖油老人倒油故事,通过故事寓意实践出真知道理。
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生词和句子,把握文章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寓言故事寓意人生道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培养勤奋好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寓言寓意,学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重点:掌握生词、句子,正确朗读课文,体会文章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实践出真知案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词和句子。
3. 合作交流:分小组讨论,解析课文中难点,交流学习心得。
4. 例题讲解:讲解寓言寓意,分析文章主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卖油翁》2. 主要内容:生词: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句子解析:卖油老人倒油过程文章主题: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
(2)运用寓言寓意,写一篇关于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作文。
2. 答案:(1)课文重点段落。
(2)作文示例:以自身学习经历为例,阐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重要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寓言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将寓言故事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指导自己人生实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词和句子理解2. 寓言寓意讲解3.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引导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生词和句子理解1. 结合语境解释生词,使学生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含义。
七年级卖油翁教案 《卖油翁》教学设计_七年级语文教案

七年级卖油翁教案《卖油翁》教学设计_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卖油翁教案卖油翁教学设计_七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重点实词、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第一课时1、课文导入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人。
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
他团结和培养了许多著名作者,领导了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
以往所说"唐宋八大家",就有六大家属于这个时期的这批作家里的。
(知道唐宋八大家吧)这八大家是唐的韩愈、柳宗元,宋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和苏辙。
韩、苏、王的绝句我们曾学过一些。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一生写了大量散文作品。
他的文章简洁明畅,说理透辟,状物抒情挥洒自如,语言精练而不奇顺,文辞婉转曲折,具有潇洒的风格和浓厚的抒情气息。
今后我们还要学习他的名篇醉翁亭记,更可领略其妙处。
本文仅135字,可算散文中的小品,选自归田录。
该书是一部记载朝廷轶事和士大夫诙谐之言的书。
下面,我们就来结识欧阳修笔下的这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
3、检查预习1、教师范读文章,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生自渎课文,结合课文注解初步了解整个故事内容及主要人物,疏通文义。
3、学生自学新词,发现疑难。
三、师生互动1)介绍人物、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原因2)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即射箭和酌油2、结合注解翻译课文,提出疑难,师生共同探讨。
"以"、"于"、"而"、"但"、"之"、"中"等词的词性词义辨清楚。
例轻尔安敢轻吾射"(轻,作动词用,看轻。
)射尝射于家圃(射,动词,射箭)尔安敢轻吾射(射,名词,剑术)之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之,代词,指陈射箭)但微颔之(之,代词,指陈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以我酌油知之(之,代词,指箭也是手熟的道理)以杓酌油沥之(之,代词,代"葫芦")笑而遣之(之,代词,代"卖油翁")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说说生活中学习中"熟能生巧"的例子,并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卖油翁》教学设计一备第一课时

1、能够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小组合作,结合课下释翻译文段
重点
通读课文,扫清障碍,积累文言实词
难点
翻译文段
评价任务
自主学习质疑,合作释疑: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提出其中的疑难。
导学过程
师生活动
问题预设
导
作者简介,欧阳修
唐宋八大家有学生会知道
思
1、下面的字词怎么读
自矜()家圃()睨之()忿然()杓()酌油()
3、重点字词翻译:自矜:自夸;释担:放下担子;睨之:斜着眼看;颔之:只对此微微点头;忿然:气愤的样子;轻吾射:轻视我的箭术;尔:同“耳”,罢了;酌:同“勺”;沥:滴;遣:打发
第一遍也许会有点停顿,多读几遍,其义自见
检
1、自矜()释担()睨之()颔之()忿然()轻吾射()但手熟尔()()杓()沥()遣之()
考试大纲描述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4.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2、下列句子该如何翻译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尔安敢轻吾射!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无
堂测设计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A.公亦以此自矜()
B.但微颔之()
C.尔安敢轻吾射()
D.(油)自钱孔人()
E.惟手熟尔()
F.笑而遣之()
板书设计
自矜:自夸
释担:放下担子
睨之:斜着眼看
颔之:只对此微微点头
教案七:《卖油翁》第一课时教案

教案七:《卖油翁》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欧阳修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疏通文意。
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词,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难点: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展示古代技艺表演的图片,引出卖油翁。
(2)提问学生对技艺精湛的人的认识。
作者及背景介绍
介绍欧阳修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如:善射、自矜、睨等。
疏通文意
(1)学生结合注释,逐句翻译课文。
(2)教师检查翻译情况,重点讲解疑难词句。
整体感知
(1)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主要情节是什么?(2)学生回答,明确人物和情节。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作业。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卖油翁》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卖油翁》第一课时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卖油翁》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故事。
课文讲述了一个聪明机智的卖油翁如何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本文语言朴实,情节紧凑,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习俗,领会勤劳智慧的力量。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课文内容。
但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提高。
此外,学生对古代社会的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念可能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补充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理解课文的大意和寓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卖油翁的智慧和勤劳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2.难点:对课文寓意的深刻领会,卖油翁精神内涵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生的回答来检验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标准、地道的朗读音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参考资料: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主人公卖油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语文教案范文卖油翁

一、教案基本信息《卖油翁》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卖油翁的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卖油翁的故事中领悟到“熟能生巧”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勤奋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内容,理解卖油翁的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深刻领会课文所传达的“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卖油翁》的作者、背景及故事大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学会生字词。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卖油翁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4. 合作探讨1. 卖油翁为什么能够熟练地倒油?2. 卖油翁的故事给你什么样的启示?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熟能生巧”的道理。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拓展训练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卖油翁的故事,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三、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卖油翁》。
2. 写一篇关于“熟能生巧”的作文。
3.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3. 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
4. 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卖油翁》教案

《卖油翁》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熟读课文,识记、理解文言虚词。
2、培养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课文的能力;学习本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的写法。
3、体会课文中描写的人物的品质,虚心请教,不骄傲不自满。
4、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把握课文内容可从刻画人物入手,体会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国有句俗话:“行行出状元”。
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中的能工巧匠。
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但由于他们处在社会的下层,为人所轻,不仅事迹湮没无闻,连姓名也不可考。
这篇课文所写的卖油翁就是其中一例。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翁”是指“老人”“老头”,题目告诉我们,本文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2、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人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着的作家。
主张用平实朴素的语言来写文章,反对当时盛行的崇尚藻饰的骈体“时文”,继唐朝韩愈、柳宗元之后掀起了又一次文学革新运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成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他在写作实践上有较高的成就,尤其是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对后世影响很大。
其着作收在《欧阳文忠公文集》里。
“唐宋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和苏辙。
3、《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着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
《归田录》是其中的一卷。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人语言中伤,自请外任,这一卷是在出使毫州时作的。
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田录者,录以备闲居之览也。
”是一部笔记小说。
本文是作者采用笔记体写的一篇短小精悍的小说,它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欧阳修作文强调要有个人的独创性,强调“道”重于“文”。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卖油翁》第一课时教案

13.卖油翁教学目标:1.识记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疏通文意,感知人物形象。
2.学习运用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理解课文的主旨,领会“熟能生巧”的道理;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1. 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积累文言词汇。
2. 感知人物形象,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上。
教学难点:1.文本细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2.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对文本进行多元的解读。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动画片《熟能生巧》,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卖油老翁的故事。
看似简单的倒油技术,对我们无论是做事还是学习都很有启发。
二、学法指导读:字的正确读音,注意停顿,熟读、读出韵味。
记:作者、朝代、选自、评价,字、词的意思,准确解释、翻译全文,背诵课文。
思:这篇文章有什么教育意义?揭示了什么道理?如何体现人物性格的?谈:自己的生活实际受到的启发。
三、自学展示1.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六一”意为: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吉安)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史学著作有与宋祁合著的《新唐书》,独立撰写的《新五代史》;金石学著作有《集古录》,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
在文学创作上,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散文成就最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散文说理畅达,委婉抒情,名作有《醉翁亭记》《秋声赋》等;诗风与散文近似,流畅自然,名作有《戏答元珍》等;其词清丽深婉,名作有《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等。
《归田录》是欧阳修晚年写的笔记小说。
欧阳修在《归田录·自序》中说:“《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笑谈之余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
”身为史学专家,欧阳修运用史传叙事技巧得心应手,但《归田录》为随笔写作,每则故事短小精悍,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不刻意褒贬,语言简洁,形式灵活,风格平易闲适,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油翁》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子的停顿。
2、利用注释读懂课文,积累掌握文言词汇。
3、把握课文内容,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利用注释读懂课文,积累掌握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俗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它说的是要获得超群的技艺必须经过反复多练以达到熟练的程度,这样往往也会产生震撼的效果,如庖丁肢解全牛,卖油翁酌油入葫。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跟熟练有关。
二、教学目标展示。
三、朗读课文,感知了解。
1、走近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__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晚年又号________(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
2、注音:矜(_____)圃(_____)睨(_____)矢(_____)
颔(_____)忿(_____)酌(_____)杓(_____)
3、多角度课文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四、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落实重点字词。
2、找出疑难,小组解决。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③无他,但手熟尔。
3、指名译讲,教者点拨。
五、再读课文,思考探究。
1、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和哪两件事?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
2、本文通过卖油翁自钱孔滴油技能的描写,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六、点拨引导。
1、文章主要写陈尧咨善射和卖油翁酌油两件事。
陈尧咨:是一个自命不凡、不可一世、骄横无礼的狂者形象。
卖油翁:是一个沉着自信、不动声色、技艺高超、谦逊朴实的智者形象。
2、熟能生巧、精益求精。
七、探究拓展:找出两个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八、课堂小结。
九、板书设计。
卖油翁
欧阳修:一代文豪
观论
酌油卖油翁————射箭陈尧咨
对比
熟能生巧十、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