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土壤空气与热状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对土壤热特性的影响因素:固、液、气三相物质比例 由下表可见,土壤水分热容量最大,土壤空气最小,而 矿质土粒和土壤有机质介于两者之间,而固体是相对稳 定的,则主要取决于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的含量。 所以,粘土:水分含量较高,早春季节解冻迟,土壤回 升慢,为冷性土; 砂土:水分含量低,早春土温回升快,为热性土。
三、土壤通气性(soil aeration) 土壤通气性(土壤透气性):指土壤空气与近地层大气进行气
体交换以及土体内部允许气体扩散和流动的性能。
土壤通气性影响多种生物的生命活动,各种有机物质转化的化
学过程,根际呼吸,种子萌发,土壤病虫害的发生。
土壤通气产生的机制:
(一)、土壤空气扩散(Soil air diffusion) 指某种气体成分由于分压梯度与大气不同而产生的移动。它是 土壤空气与大气间进行交换的主要因素,原理服从气体扩散 公式: F=-D· dc/dx F:单位时间气体扩散通过单位面积的数量; Dc/dx:气体浓度梯度或气体分压梯度; D:扩散系数,负号表示其从气体分压高向低扩散。
2、土壤水分调节:
减少土壤水分的损失;增加作物对降雨,灌溉水及土壤中 原有贮水的有效利用,同时包括对多余水分的排除等, 措施如下: (1)控制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入渗;

合理耕翻:创造疏松的耕作层,保持土壤适当的透水性 以吸收更多的降雨和减少地表径流损失。 等高种植,建立水平梯田:改造地形,平整土地,减少 水土流失,梯田层层蓄水,坎地节节拦蓄 改良表土质地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使蓄墒能力增强。
第二节
一、土壤热来源与平衡
土壤热状况
(一)土壤热来源
1、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 与所处的纬度有关,随纬度的提高,接受辐射减少;
一天之中,14时最高,10-18时较低,2-6时最低。
2、生物热(bioheat) 土壤中微生物生命活动与有机质分解所产生的热 3、地热传导(conductive of terrestrial heat)
(二)土壤热平衡 土壤热的收入:土壤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能等; 土壤热的支出:土壤辐射返回大所; 土壤水分蒸发消耗; 向下层土壤传导等。 Q=E-Q1-Q2-Q3 Q:用于土壤增温的热量; E:土壤表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等; Q1:地表辐射损失; Q2:土壤水分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Q3:其它方面消耗的热量;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土壤空气 第二节 土壤热状况 第三节 土壤水、气、热的调节
第一节
一、土壤空气的组成和特点
土壤空气
(一)组成:与近地面大气基本一样,并互相交换, 但各组成分的含量上存在差异。 表
气体 土壤空气 大气
土壤空气与大气体积组成(%)
N2 78.8-80.24 78.05 O2 18.00-20.03 20.99 CO2 0.15-0.65 0.03 其它气体 1 1


(2)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中耕除草:消灭杂草,减少蒸发量,“锄头下有水” 地面覆盖:地膜,作物秸秆进行土表覆盖 免耕覆盖技术与保水剂的施用:免耕技术降低土壤水分的非生产 性消耗;高分子树脂保水剂减少水分的蒸发 (3)合理灌溉 原则:根层灌水,使土壤水分含量达田间持水量 定额灌水:土壤自然含水量与田间持水量之差(张力计监测法) 灌溉方法:畦灌(粘土);喷灌;滴灌 (4)提高土壤水分对作物的有效性: 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料,降低凋萎系数,提高田间持水量 加厚耕作层,促进根系的生长,扩大根系吸水范围,增加其有效 性。 (5)多余水分的排除。
土壤导温率 K=λ/Cv
K:土壤导温率;λ:导热率;Cv:土壤容积热容量。
土壤空气的导温率比土壤水分的导温率要大得多,因 些,干土比湿土容易增温。
四、土壤温度与作物生长
(一)、土壤温度与种子萌发 种子萌发需要一个适宜的温度范围,在这一范围内,温度 越高,种子萌发高越快,反之亦然。 各种作物种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如下: 小麦、大麦、燕麦:1-2℃,谷子:6-8℃,棉花,水稻, 高梁和荞麦:12-14℃,玉米10-12℃。 (二)、土壤温度与作物根系生长 一般作物根系2-4℃ 微弱生长 >10℃ 生长活跃 30-35℃ 生长受阻 (三)、土壤温度与作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四)、土壤温度影响养分转化与吸收 1、影响微生物活性 2、影响有机质的转化,养分释放及土壤中水气的运动。
土壤空气的整体交换受温度,气压,刮风,降雨或 灌溉水的影响。
四、土壤通气状况与作物生长
(一)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作物种子萌发需要氧气的浓度大于10%,嫌气条 件下,土壤呼吸产生醛类,有机酸等物质抑制种 子发芽。 (二)对作物根系生长及其吸收水肥功能的影响
通气良好:,色暗,根毛稀少,水稻 则黑根数量大大增加,严重时腐烂死亡,接触面 积小。
(二)土壤导热率(soil thermal conductivity)
1、定义:指在面积为1 m2,相距1m的两截面上温度相差1℃时, 每移钟所通过该单元体的热量的焦耳数,单位:J/(m k s),是 评价土壤传导热量的快慢的指标。
2、影响因素:土壤的三相组成,其中土壤空气的导热率最小, 矿物质的导热率最大,为土壤空气的100倍,而土壤水的导热 率介于二者之间。 所以导热率主要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空气有关。当土壤中矿物质 含量越高,土壤空气含量越小,则土壤的导热性能愈强。
对土壤热平衡的影响因素:
1、天气和气候:晴,阴,雨,季节,年份 2、纬度和地势:纬度低,热量丰富,反之亦然;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3、地形部位:阴面,阳面。
4、植被积雪:
5、覆盖作用; 6、耕作栽培 7、土壤条件:水分,质地,颜色等。
二、土壤热特性(thermal properities of soil)
用来解释同一地区不同的土壤,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几乎相同, 但土壤温度却会有较大差异的原因 (一)土壤热容量(thermal capacity) 1.定义;单位容积或重量的土壤在温度升高或降低1℃ 时所吸 收或放出的热量,可分为容积热容量和质量热容量。 2.容积热容量:指每1cm3土壤增、降温度为1℃ 时所需吸收或 释放的热量,用Cv表示,单位:J/(cm3 K)。 3.质量热容量(比热):指每克土壤增、降解温度1℃ 时所需 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用C表示,单位:J/(g K)。 其中Cv=C*d (d:土壤容重)。 土壤热容量愈大,土壤温度变化愈缓慢,反之,土壤热容 量愈小,则土温变化愈快。
即土壤的导热率与土壤容重呈正相关,与土壤孔隙度呈负相关。
所以冬天麦田镇压后导热率增加,白天热量向下层传导,而夜间 则向上传,可有效防冻。另外,增加土壤水分也可以防冻。
(三)土壤导温率(soil temperature conductivity)
土壤导温率:又称土壤导温系数或热扩散率,指标准 条件下,当土层在垂直方向每厘米距离内有1℃的 温度梯度,每移种流入断面面积为1m2的热量,使 单位体积(1m3)土壤所发生的温度变化。
气体分压梯度是引起土壤空气扩散的主要动力。如植物根系的 呼吸及微生物对有机残体的好气分解,O2消耗,产生CO2, 与大气间出现不平衡,从而发生扩散。
(二)、土壤空气的整体交换(soil air exchange) 指由于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存在总的压力梯度而引起
的气体交换,是土体内外部分气体的整体相互流动。
(二)土壤空气调节
粘重土壤:采取合理耕作结合增施有机肥料, 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孔隙; 对于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的易涝区:加强土 壤水分管理,进行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排 除渍涝。 对于由于灌溉、表土板结的土壤:中耕、松土。
(三)土壤温度调节
(1)合理耕作与施用有机肥 对于粘重土壤和低洼地土壤:合理耕作、中耕、耙等,使 表土疏松,孔隙增多,散发其中过多的水分,使土壤热容 量和导热率减少,达到增加土温。“锄头下有火” 砂土及质地较轻土壤:镇压,使土壤固相物质变稍紧,加 大热能传导。 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的热特性,调节土壤温度,加深土 色,增加对太阳辐射能的吸收,提高土温。 (2)以水调温:利用水的热容量大的特点来降低或维持土壤 温度。 (3)覆盖与遮阴: 冬季:大棚塑料薄膜及地膜覆盖,可减少土壤辐射,提高 土壤温度; 夏季:遮阴覆盖则能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降低土 壤温度。
第三节
土壤水、气、热的调节
一、土壤水、气、热的调节 (一)土壤水分调节 1、土壤水分平衡 (1)定义: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容积内,土壤水的收入 和支出平衡。 水分收入:降雨和灌溉,地下水补给和其它来源。 水分支出:土表蒸发,植物蒸腾,向下渗漏及地表径流 损失等。 当收入>支出:土壤水分含量增加; 当收入<支出:土壤水分含量降低。 (2)土壤水分平衡的作用: 计算作物日耗水量; 确定灌溉时间。
(二)土壤空气的特点:
1 CO2含量显著地增多,氧气相对减少; 土壤中有机质分解过程中,作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的 呼吸作用,消耗O2而释放CO2,另外,土壤中碳 酸盐类的溶解释放CO2;
2
3 4
相对湿度大,经常保持水气饱和状态;
由于微生物的嫌气活动可能有还原性气体,如CH4, H2,H2S的存在,影响作物根系的正常生长; 土壤空气数量和组成经常处于变化之中。
容积热容量 土壤组成分 J cm-1 K-1 土壤空气 土壤水分 矿质土粒 土壤有机质 0.0013 4.18 1.930 2.512 J g-1 K-1 1.00 4.187 0.712 1.930 J cm-1 s -1 K-1 0.00021-0.00025 0.0054-0.0059 0.0167-0.0209 0.0084-0.0126 cm2 s -1 0.1615-0.1923 0.0013-0.0014 0.0087-0.0108 0.0033-0.0050 重量热容量 导热率 导温率
二、土壤空气组成的动态变化
1 剖面变化(Vertical change in soil air) 20-95cm土层中,O2随深度加深而减少,CO2增多,尤其 是在粘土中比较明显(透气性差)。 2 季节性变化(seasonal change) 不同干湿季节: 温湿季节(hot and humid season):土壤中的O2少,而 CO2增多; 干冷季节(dry and cold season):O2增多,CO2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