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精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

审题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细致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从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看,教师只是注重对知识的教与学,忽视了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达成学生培养目标层面上,要重视学生这一习惯的培养。“面对已经做过好几遍,讲了好几次,强调好几回的题,学生怎么又错了?”这样的报怨,大家太熟悉了吧!现在你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是谁的错?当你让学生认真做题,学生却还是错了,原因是什么?当你让学生改错时,你不讲他也会做对,原因又是什么?那就是没有认真审题,因此,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审题是一个非常重要、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环节。无论对什么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审题,可以说,审题是解题的基础。

良好审题习惯的养成,能促使学生其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生活品质。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习惯呢?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一、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

数学书也需要读。计算过程要重点读,不仅要读算式、读法则,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阅读中间过程。数学概念应精读,力求让学生理解概念。关键词语重音读;省略句式补全读;条件隐藏想全读。

小学阶段,如果学生养成了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具备了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就获得了终身受用的自学能力。学生读数学课本时要注意引导和帮助他们,如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抓住例题下的小字,引导学生思考与解题;学生发生了错误,引导学生从课本的概念中去找根子,从而领悟到认真看书的必要性,对课本感兴趣,逐步愿意并喜欢阅读课本。老师在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处,提出供学生自学的思考提纲,帮助他们自己学习,自己探索,使他们养成爱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阅读——审题的前提。研究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在阅读和理解数学内涵方面不能明确。许多学生读题时一目十行,在未加充分思考的情况下就盲目的按已知条件去碰数,影响了解题能力的形成。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重视数学阅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读准题。读题是解题的起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通过读题,使

学生明确题意,为下一步思考做准备。教师在读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形式和要求应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弄清题目情节,分离条件与问题,理清题目结构。因为数学题目中多读一字或少读一字,意思可能会大相径庭一。

(2)作标记。为了促使学生在读的同时加强感知,可指导学生在关键的、重要的字词下面做标记,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如:“多”、“还”、还有“除”与“除以”等比较容易忽视或容易混淆的字词可加标记,再者,让学生把关于比较的内容画下来,读一读,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如应用题中出现的“一共”、“增加”、“减少”、“比……多……”、“比……少……”等关键词语,这些词语在应用题里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它能使题目的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发生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制约着解题方法的选择。

(3)看图文。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养成看图、看关键文字的习惯。很多的数学问题总是图文结合的,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启发学生观察思考一些直观性演示以揭示新知外,要在适当时候安排学生阅读并理解课本的插图或关键文字。

(4)课外读。阅读数学课本,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应该把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与培养预习习惯结合起来。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在每次新授课之前,把预习内容布置给学生,并提出适应班级学生能力水平的预习要求,指导看书的方法,再进行必要的预习看书检查。

2、指导方法,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而且能使学生从小就具有做事细心、踏实的品性。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有很多,如,课堂上教师先示范读题方法,学生边指边读,强调多读,弄懂题目具体有几个已知条件和问题,遇到不懂的及时作上记号,养成用符号标记习惯,同时指导分析对比的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题的正确与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通过计算题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意识。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计算时

要认真而仔细。除此之外,我还给学生一些方法。审题——两看两思。如:混合运算(能简便计算的用简便方法计算)。先看一看整个算式,含有哪些运算,想一想,运算顺序;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检查——三验:即一验题目,二验计算过程,三验计算结果。如果学生能按照这些方法去做,计算正确就有了可靠的保证。长期坚持,一定能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还有,教学中可结合应用题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如首先认真读题,弄清题目说了一件什么事情,哪些数量是已知条件,所求问题是什么,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复述题意;然后可以划出题中的关键字、词,并正确理解其含义;第三,分析并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知道要解决问题还需哪些条件,怎样求出这些条件等。

3、遵循规律,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建构者是学生本人,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更好地建构。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认真读题、审题的良好习惯。要避免一出示题目后,让学生齐读,即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计算等。要留给学生审题的时间,让学生有“读”与“说”的训练。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感知——表象——抽象。根据这一规律,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指导学生观察思考,获得表象,借物直观,语言启迪,促进思维内化,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如教学“乘法交换律”指导学生观察红花图。横看,每行几朵?有几行?共有多少朵?竖看,每行有几朵?有几行?共有多少朵?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再观察算式,说一说哪些算式是相等的?然后举例说出结果相等的算式。最后观察上述算式,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概括出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样把观察——思维——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也学到了学习方法,培养了学习能力。学会观察是会审题的前提。

4、应用策略,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除了训练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外,还应重视画图、列表等整理数据等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