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合集下载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第2 9卷 第 9期 21 0 0年 9月




J OURNAL NTE I NCE OF I LL GE
VoI2 No 9 _9 . S p. 2 0 e 01
国 家 综 合 配 套 改 革 试 验 区知 识 产 权 综 合 评 价 体 系研 究 术
Re e r h n Na i n l s a c o to a Co pr h n i e m e e sv Co p e n f r m l me t Re o m Te t s Co mpr he i e e nsv
建设 国 家综 合 配套 改 革 试 验 区 的 基 础 、 导 思 想 和 意 指 义 作 了分 析 。 王 家 庭 、 凯 文 _ 提 出 根 据 候 选 城 市 4 ] 季 5
20 0 5年以来 , 国家 先后在 东部 、 西部 和 中部 设 立 了上 海浦东新 区、 津滨 海 新 区 、 天 成渝 、 汉 和 长 ( ) 武 沙 株 ( ) 湘 ) 5个 国家综 合配 套改革试 验 区。它们 的 洲 ( 潭
建议 。
体创新 , 率先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为
全 国其 他 地 区 的综 合 改 革 起 示 范 和 带 动 作 用 。国 民经 济 和社 会 发 展 “ 一 五 ” 划 纲 要 提 出 , 地 区要 根 据 十 规 各 资 源 环境 承 载 能 力 和 发 展 潜 力 , 明确 不 同 区 域 的 功 能
世界经济论 坛 ( F 和瑞 士洛 桑 国际管 理发 展 WE )
定位 , 并制定相应 的政策和评价指标 , 逐步形成各具特 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因此 , 国家综合 配套 改革试 验 区
建 设不 仅 面临 一 系 列 制 度 体 制 改 革 创 新 的 问题 , 面 还

2022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指南

2022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指南

2022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指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____年度课题指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国家重点招标课题此类课题事关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久远性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为主题,以教育理论重大创新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实际问题为重点,组织跨学科和跨部门的协同攻关,形成标志性效果,代表教育科学研究最高学术水平,为教育教育实践做出突出贡献。

研究者应系统总结已有研究效果,运用适切的研究技术和方法,立论有据,论证有力,结论可信,对策可行,成为板书力作,效果要求出版40万字以上的专著,在核心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的学术优秀论文,并在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发生积极的影响。

1.当代社会变化中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问题研究研究要点:(1)社会变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革新溯源;(2)农村教育革新的社会环境分析;(3)教育政策变化对农村家庭教育消费的影响分析;(4)教育革新对农村学校发展的影响分析;(5)城镇化过程中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6)教育革新对农村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分析;(7)当代农村教育(学校)革新的典型案例分析;(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下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2.教育考试与评价制度创新研究研究要点:(1)各级各类教育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社会环境研究;(2)各级各类教育考试与评价制度的最新理论和技术研究;(3)我国当前各级各类教育考试和评价制度的现状与改革研究;(4)各级各类教育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的公平和质量规范研究;(5)各级各类教育考试与评价的技术支撑和保证条件研究。

3.高校财务管理与资金使用效益研究研究要点:(1)高校资产评估与折旧研究;(2)高校预算管理改革研究;(3)高校防范和化解融资风险研究;(4)高校资源配置与使用效益研究;(5)高校校办产业财务管理与效益评价研究;(6)高校资金平安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街道综合执法赋权事项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街道综合执法赋权事项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DOI :10.19299/ki.42-1837/C.2024.04.0242024年第4期总第222期·社会治理·THE FORUM OF LEADERSHIP SCIENCE街道综合执法赋权事项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戢浩飞摘要:在街道综合执法改革已经全面铺开的背景下,街道综合执法赋权事项是否科学影响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水平。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估,才能评判赋权事项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进而对赋权事项实现动态调整。

在赋权事项评估中,评估什么、如何评估、怎样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指标成为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立足赋权事项的类型与规律,赋权事项的评估应当坚持面向实践、面向公众、兼顾科学与实用的原则,采用目录管理法、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包含赋权前原执法情况、街道执法需求情况、街道执法组织建设情况、街道执法能力情况、街道执法制度建设情况、街道执法办案情况、执法效果情况等的评估指标体系。

关键词:街道综合执法;赋权事项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作者简介:戢浩飞,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湖北武汉430000)。

中图分类号:D9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4)04-0105-04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基层治理重心不断下移。

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大部署,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

对于已经赋权的事项,要通过科学评估,才能判断赋权事项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从而决定相关执法事项是应该维持、调整抑或收回。

2023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要求“完善赋权事项评估和动态调整制度,各地区2024年底前要对已经下放乡镇、街道的行政执法事项至少进行一次评估”。

在具体实践中,评估什么、如何评估、怎样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估指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

因此,在即将全面开展赋权事项评估的背景下,研究执法赋权事项的评估指标意义重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4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两型社会 4 统筹城乡 3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 综合配套改革 2 知识产权 2 成都 2 城乡一体化 2 集体经济组织 1 长株潭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1 长株潭城市群 1 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 1 重庆 1 醴陵市 1 贡献度 1 试验区 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 综合评价 1 统筹城乡发展 1 经济增长 1 生态服务功能 1 生态文化 1 生态型城市群 1 欠发达地区 1 村镇改革 1 政府运作路径 1 政府 1 指标体系 1 成渝改革试验区 1 成渝地区 1 市场 1 宏观战略 1 宅基地使用权 1 大型商业银行 1 基层民主 1 城市群 1 城市 1 城乡统筹发展 1 城乡统筹 1 城乡二元结构 1 土地利用 1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1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 1 农村 1 农房抵押 1 体制创新 1 乡村治理 1 "三农"问题 1
推荐指数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风险评价与预警机制研究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风险评价与预警机制研究
重庆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 0 8年第 1 4卷第 6期
J U A FC N QNG U IE ST Sca S i c dt n o.4N . 0 8 O RN LO HO G I NV R IY( oi c neE io )V 11 o62 0 l e i
国 家 综 合 配 套 改 革 试 验 区风 险评 价 与预 警 机 制 研 究
与风险 防范提 出合 理的 建议 。
关键 词 : 综合 配套 改革 ; 验 区; 险评 价 ; 警机 制 试 风 预
中图分类 号 :0 15 F 6.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0853 (08 0 -040 10 -8 12 0 )602 -4
国 家 综 合 配 套 改 革 试 验 区 是 指 顺 应 经 济 全 球 化 与 区域 经 济 一 体 化 趋 势 和 完 善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系 内 在 要 求 , 科 学 发 展 观 指 导 下 , 家 所 建 立 的 以制 度 在 国 创 新 为主要 动力 , 以全 方 位 改 革 试 点 为 主 要 特 征 , 全 国社 会 经 济 发 展 带 来 深 远 对
他们 产生 强烈 的不 合作 或反抗 行 为 。 风 险 的形 成 和 演 化 有 一 个 发 展 过 程 , 这 个 过 程 中不 可 避 免 地 会 发 出一 些 在
特 有 的 信 息 流 , 些 信 息 流 就 是 风 险 形 成 的 征 兆 , 之 为 风 险 表 征 。 国 家 综 合 这 称 配套 改革 试验 区可 能面 临 的风险 表征 主要体 现 在 : 济增 长放缓 ; 均收入 增长 经 人
放缓 ; 入差距 拉 大 、 位能 耗增 加 、 会 矛 盾加 剧 以及 生态 环 境 质量 恶 化 等方 收 单 社

“综改区”事业单位改革法律问题研究

“综改区”事业单位改革法律问题研究

“综改区”事业单位改革法律问题研究【摘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中央加强民生领域建设的重要推动举措,也是山西综改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

在山西综改区的建设中,应坚持不懈的贯彻中央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精神,落脚山西本土实际情况,运用综改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不断从管理体制、宏观调控等领域进行创新,推进综改区公益服务格局的构建。

【关键词】综改区建设;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先行先试一、山西综改区建设与中央事业单位改革山西作为全国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设立的目的在于通过试验区先行先试,率先突破长期制约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加快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步伐,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其中,在综改区的建设中,民生建设始终是改革的重点。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说:“民生为本是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山西推进综改区建设的五个着力点与民生保障直接相关有两点:积极推动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和统筹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

要求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提高政府各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能力。

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增强服务能力,形成促进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

我省在2008年就被中央确定为事业单位改革的试点省份,按计划应于2010年底结束试点工作并向全国推广经验,但由于遇到诸多棘手难题,截至目前试点仍未结束。

事业单位改革难以推进,这其中既有事业单位内部的动力不足的原因,也有长期以来事业单位法律属性模糊,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原因。

当前,我省正处于综改区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的任务更加艰巨。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省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

中国综合改革试验区及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比较研究

中国综合改革试验区及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比较研究

综 力o M 瘫 . ^
^1 7
《 综合竞 争力》
2 1 第 5期 0 0年
推动作用。
新 的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 发展后劲较大。 从人 口看 ,08年广东年末人 口 94 20 54万 人 , 比
福 建 年 末 人 口 30 64万 人 多 54 90万 人 , 东 年 末 人 广
庆 市被 国务 院 批 准 为 新 的 全 国 统 筹 城 乡 综 合 配 套 改 革试 验 区 : 年 1 同 2月 1 目武 汉 城 市 圈 和 长 株 潭 4 城市 群 被 批 准 为 全 国 资 源 节 约 型 和 环 境 友 好 型 社
经济总量看 , 0 2 8年 福 建 G P为 18 3 1 元 , 0 D 02. 亿 为 广 东 的 3 . % , 福 建 年 末 人 口为 广 东 的 3 .6 03 与 77 %
动 了福建 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在 18 9 8年 2 月, 粤闽两 省正式被 国家批 准为全 国综合 改革试验
区 , 国 内 的进 一 步 改 革 和 开 放 起 到 了极 为 重 要 的 为
作者 简介 : 叶飞文 , 建省发展 和改革委 员会研 究员 , 门大学兼职教授 、 福 厦 理论 经济学博士后 。
行制度 创新 , 取得 经验 后在 全 国推 广 , 失 为一个 不 促进经 济发展 机会 成本 较低 的 明智选 择 。这个 在 部分 区域所划定 的一定范 围 , 行包括经济 改革在 进
国 家 先 后 设 立 不 同 类 型 的 综 合 改 革 或 综 合 配 套 改 革 试 验 区

比低பைடு நூலகம்74 .6个百分点 : 福建 的 固定 资产 投资 5 9 . 12 8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群)知识产权与综合建设的相关性分析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群)知识产权与综合建设的相关性分析

识 , 来 越 成 为 各 国 争 夺 的 焦 点 。但 知 识 产 权 从 整 体 越
上 提 升 国家 和 区域 的 建 设 水 平 的 理 论 研 究 仍 不 够 深 入
与全 面 , 部 分 学 者 仅 仅 从 专 利 和 知 识 产 权 战 略 创 造 大
能 力 两 方 面 , 述 知 识 产 权 推 动 区域 经 济 建 设 , 而 进 论 从
识 产 权 与 城 市 经 济 、 会 、 境 建 设 存 在 不 同程 度 的 相 关 性 。 对 知 识 产 权 与 城 市 综 合 建 设 的 作 用 机 制 进 行 社 环 探 讨 , 此 基 础 上 提 出 城 市群 通 过 把 握 知 识 产 权 发 展 方 向 、 围 等 提 升 综 合 建设 水 平 的 相 应 对 策 。 在 范
第2 卷 第8 9 期 2 1  ̄4 0 2c 月 -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
S in e T c n l g r g e s n o iy ce c & e h o o yP o r s dP l a c
V_ . 9No O 0 2 .8 1 Ap .01 r2 2
[] C 3 UMMI , NG D J MAcI NT0 H Aco scu ty cm— s JG. rs—o nr o p r o f ul n il a v n uecptl xt[.o ra f ai no la dpat l e tr a i i J Ju n l s f i ae s o
作 好 准 备 。关 于 退 出 方 式 选 择 的 问 题 , 文 建 立 了风 本 险 投 资 公 司 ( ) 创 业 企 业 ( N) 用 函数 , 行 微 观 VC 和 E 效 进 因 素 分 析 。根 据 效 用 函 数 给 出 的 判 定 方 式 , 以 选 择 可

浅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府管理职能定位

浅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府管理职能定位
试验 区政 府管理 职 能的科学 定 位指 明了方 向 。
从“ 官僚 理 念 ” “ 务理 念 ” 责 任 理 念 ” 向 服 和“ 转 变 ; 效 率经 济 的理 念” 效 率和公 平并 重 的 从“ 向“ 理 念” 转变 ;从 “ 单一 经济 发展 的理念 ” 科 学 向“
收 稿 日期 :0 60 —9 2 0 - 50
出 :在世 界 各 地 , “ 政府 正在成 为 人 们 注 目的 中



国家综合 配套 改革试 验 区政 府
管理 职能定位 的理 念
思想 解放是 社 会 变 革 的前 提 , 观念 创 新 是 切创 新 的先 导 , 念 转变 和 重新 定 位是 国家 理 综 合配套 改革试 验 区政府 职能 转变 的决定性 因 素 。随 着我 国改革 开放 的深入 和社会 主义 市场 经 济体 制 的建立 健 全 , 国家综 合 配 套改 革试 验 区政府 所 扮 演 的角 色 , 现在 由一 般 的公共 行 体 政 发展 到社会 的公 共领 域 , 即行使公 共权 力 、 代 表 公共 利益 、 理公 共 事务 、 供 公共 服务 、 管 提 维 护 公共 秩序 、 承担公 共 责任上 。因此 , 为了适应 这一 转 变 , 家综 合配 套 改 革试 验 区政 府 管理 国 理 念 也 应 随之 变 化 , 立 反 映 时代 发 展要 求 的 树 全新 的管理 理 念 : 国家综 合 配 套改 革试 验 区政
和 自由发展 的广 阔空 间属于各 类经 济主体 和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产 要 素 主体 , 验 区政 府 更 多地 担 当为 它们 提 试 供 合适 环境 和优 良服务 的角色 。在市 场经 济条 件 下 , 验 区政府 职能 的有 限性主要 体现 在 : 试 在 国家 法 律规 定 的 职责 范 围 内进行 宏 观 调控 , 执 行 国 家的政 策 , 供市场 服务 , 提 即通 过将本 不该 由政 府 管理 的 职 能剥 离开 来 , 那些 政 府本 应 使

调研报告:关于做实体制机制,推进改革创新的实践和思考

调研报告:关于做实体制机制,推进改革创新的实践和思考

调研报告:关于做实体制机制,推进改革创新的实践和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激活改革、创新“双引擎”,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创新发展,逐步形成增长中高速、产业中高端、消费中高级的发展新格局。

同时,我们也感到,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必须进一步做实体制机制创新这篇大文章。

一、近年来改革创新的做法和成效四年来,我市始终聚焦“赢在全面深化改革起跑线”“增创转型创新发展新优势”的目标,把改革作为最大红利来抓,把创新作为发展基点来抓,结合实际推出了一系列举措。

围绕国家层面试点下“先手棋”。

一是聚焦国家战略平台抓改革创新。

深入打造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两型综合评价体系,率先推进资源节约机制、环境综合整治、排污权交易、餐厨垃圾治理、绿色建筑推广等多项改革创新举措。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制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5年)》《三年行动计划》和《若干意见》,着力打造创新谷,目前已搭建国家级创新平台近60个,聚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600家。

湘江新区从规划编制等10个方面构建统筹协调机制,湖南金融中心加快建设,布局了恒大童世界、国际健康城、湘江欢乐城、智能驾驶测试区、高铁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各类创客空间和基地40余家,获批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

二是聚焦智能制造抓改革创新。

率先推出并实施《智能制造三年(2015—2018年)行动计划》。

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成立智能制造研究总院,发布智能制造“工业云”平台。

以政策体系为支撑,着力构建“1+X”的政策体系,即1个“行动计划”和《工业园区转型提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若干政策措施。

以制造企业为主体,在三一重工、华曙高科、威胜集团、中联重科等230多家企业启动智能制造试点,总体效能提升30%以上。

知识产权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思考

知识产权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思考

知识产权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思考汪雪锋;王兴璐;师擎;刘晓豫【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逐渐重视知识产权及其服务业的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代理机构不断涌现,有效推动了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但相对较低的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严重制约了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迫在眉睫.通过界定\"知识产权服务\"内涵和系统调研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依据的服务质量理论和PZB五维度质量测量模型,引入服务补救和管理信息系统两个维度构建了更为完善的知识产权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期刊名称】《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21)003【总页数】7页(P24-30)【关键词】知识产权;服务质量评价;服务质量理论;服务补救;管理信息系统【作者】汪雪锋;王兴璐;师擎;刘晓豫【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87.4引言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砝码,对国家来说,知识产权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际竞争中的战略性资源和核心竞争力。

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的工作体系中,知识产权服务贯穿其中[1],是服务业发展至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业向高端化、技术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因此,加快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对外贸易和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形成结构优化、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新兴服务业态,已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的40年,同样也是我国知识产权产业高速发展的40年。

随着《商标法》(198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专利法》(1985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和《著作权法》(199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陆续颁布与实施,我国逐步建立健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里程碑[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收稿日期:2010-02-03 修回日期:2010-08-0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知识产权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综合评价研究0(编号:08BTQ011);2008年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基于知识产权的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综合评价研究0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谢文照(1983-),女,硕士,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卫生信息管理;罗爱静(1962-),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卫生信息管理。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Research on National Co mprehensive Co m ple m ent R efor m Test Co mprehensiveEvaluation Syste m Based on I ntellectual P roperty R ight谢文照 罗爱静(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长沙 410013)摘 要 在广泛文献调研及实际调研基础上,初步构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综合了知识产权投入、成果、运用、管理和保护活动四方面的指标,较为全面和科学,且符合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运行的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然后通过专家调查、数量分析等实证手段对该体系进行修正,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最后,从实际应用出发,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做实证分析,对所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检验。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 F2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965(2010)09-0089-041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概述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内改革纵深化的推动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以全方位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先试先行为特征,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具有全国意义的改革试验区。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企 业上 。空 间分 布 的不 平衡 性表 现 为主导 产业 和 创新 企业 首先 在某些 城 市和地 区集 聚并 优先 得 到 发展 , 成 “ 长极 ” 然 后 向外 围扩 散 , 形 增 , 带 动 区域 经济 的 发 展 。一般 而 言 , 长极 指 具 有 增 优 势 区位 和推 动 型产业 的地 理空 间 。
等 问题 。
关 键 词 : 合 配 套 改 革 ; 验 区 ; 域 经 济发 展 综 试 区
中 图分 类号 : 1 7 文 献标 识 码 : F2 A 文章 编 号 :6 1 1 0 ( 0 6 0 —0 20 1 7 — 1 6 2 0 ) 40 1 - 5
20 0 5年 6月 2 1日, 家 宝 总 理 召 开 国务 温
维普资讯
2 0 年 第 4期 06
No 4 2 0 . ,0 6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会科学版 ) 社
J u n lo a j r lUnv riy ( o il ce c ) o r a fTini No ma ie st S ca in e n S
增 长 极 对 周 边 区 域 具 有 极 化 效 应 和 扩 散 效
会 的 总体 思想 指 导 下 , 积极 推 进 国家 综合 配 套 改 革试 验 区的建 设 , 充分 发 挥 国家 综 合 配套 改
革 试 验 区对 区域 经 济发 展 的带 动作 用 , 为 目 成
前 急需解 决 的关键 问题 。
总第 1 7 8 期
Su o 87 m N .1
国家综 合 配套 改 革试 验 区与 区域 经 济 发 展 研 究
王 家 庭
( 开 大 学 中 国城 市 与 区 域 经 济研 究 中心 , 津 3 0 7 ) 南 天 0 0 1

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中的投融资模式探讨的开题报告

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中的投融资模式探讨的开题报告

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中的投融资模式探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指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资源整合为依托,综合运用空间、产业、制度、环保等各种手段,构建有利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区域合作、深化国家改革的重要探索。

但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中,投融资模式的运用却面临着挑战。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中的投融资模式,分析其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三、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背景和意义;2.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中的投融资模式;3.分析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中投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4.探讨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中投融资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

文献资料法主要用于获取相关的文献和数据,实证分析法用于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实际运用中的投融资模式。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推动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为以后的投融资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参考,以提高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六、研究进展目前国内对于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中的投融资模式的研究还较少,大部分研究集中于相关政策和经验总结方面。

因此,本文尝试从投融资模式的角度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知识测度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知识测度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7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关联强度 全球制造网络 信息空间 传输模式 价值测度 人口 中国 三重螺旋 bbs论坛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科研热词 进化博弈 路径分析 购买 评估 蜂窝图 竞争力 科技人才 知识转移 知识联盟 知识经济 知识竞争力 知识溢出 知识存量 知识产权产品 疾病成本法 江苏省 水稻生产 模糊综合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 效率 技术采纳 技术接受模型 层次分析法 区域竞争力 创新网络 农药暴露 农药 健康成本 信息搜寻 人才聚集现象 人才聚集效应 中心性 sem bp神经网络 bbs论坛 "小产权房"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科研热词 知识管理 知识产权 高技术产业 适度 超效率dea 超大型城市 评价机制 美国 综合模糊评价 绩效评价 绩效测度 粗集 粗糙集理论 立法 福利指数 社会福利 知识进化 知识辨识 知识计量 知识表示 知识管理效率 知识测度 知识传播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 生产率 熵 测度方法 模糊综合评判 服务业 执法 层次分析法 创新发展 创新 分布不平等 农村社会 保护水平 企业家资本 企业家 企业 互动式创新 上海模式
推荐指数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及对策研究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及对策研究


要 :为 了实现改革 的路径从单方面改革向综 合配套改革 转变 以及 区域协调发展 ,建 立国家综合 配套改革试
验 区显得尤为必要。基 于此 ,就 国家综 合配套改革 试验 区的内涵和特 征以及对 区域 经济发展 的作用 、机理 以及 政策建议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
关 键 词 : 国家 综合 配套 改 革 试 验 区 ;区 域 经 济发 展 ;作 用 机 理 ;对 策 中 图分 类 号 :F6 . 0 15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06—19 ( 07 1 0 5 0 3 8 2 0 )0 — 0 6— 7
有 关 问 题 的 意 见 》,正 式 批 复 天 津 滨 海 新 区 为 全 国综 合 配 套 改 革 试 验 区 。 指 出要 按 照 党 中 央 、 国 务 院 的 部 署 并 从 天 津 滨 海 新 区 的 实 际 出 发 ,先 行 试 验 一 些 重 大 的 改 革 开 放 措 施 。要 坚 持 重 点 突破 与 整 体 创 新 相 结 合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与 其 它 方 面 改 革 相 结 合 、解 决 当地 实 际 问 题 与攻 克 面上 共 性 难
放 ,带 动 区域 经 济 发 展 。 的 战 略 指 导 思 想 是 一 致 的 。 ” 基 于 此 ,如 何 在 科 学 发 展 观 和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的 总 体 思 想 指 导 下 ,积 极 推 进 国家 综 合 配 套 改 革 试 验 区 ,并 在 理 论 和 实 践 两 个 层 面 推 进 国 家 综 合 配 套 改 革 试 验 区 的 建 设 ,充 分 发 挥 国家 综 合 配 套 改 革 试 验 区对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的 带 动 作 用 ,成 为 我 们 目前 急 需 解 决 的 关 键 问题 之 一 。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研究文献综述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研究文献综述

究员 , 士, 博 重庆工 商大学城 乡统筹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 主要从事 国家综合配套改 革、 经济
学价值论 、 国经 济思想史研究 。 外
重庆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 0 8年第 1 4卷第 6期
明显下 降 。通 过 C NKI中 国 期 刊 全 文 数 据 库 检 索 20 0 5—2 0 0 8年 论 文 公 开 发 表 数 量 见 图 1 0 8年 7 。2 0
收稿 日期 :0 8— 7—2 20 0 0 基金项 目: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应 急 项 目“ 立 国家 综 合 配 套 改 革试 验 区 的理 论 研 究 与 政 策 设计 ” 国 设 (0 4 0 4 ; 7 7 10 )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 目“ 基于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 改革试验 的城 乡经济 社会一 体化体制对策研究” 0 B Y 5 ( 8 J 00) 作者简介 : 刘昌用( 9 5一) 男 , 17 , 山东郓城人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 究基地长江 上游经 济研究 中心 副研
改 革 试 点 是 中 国 渐 进 式 改 革 取 得 成 功 的 重 要 举 措 ,0世 纪 8 2 0年 代 和 9 0年 代 中 国进 行 了 两 轮 城 市 综 合 配 套 改 革 试 点 ( 验 ), 计 划 体 制 向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试 对
转 轨 的 改 革 道 路 进 行 了 有 益 的探 索 。 十 六 大 前 后 , 统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同 民 生 问 传 题 、 会 秩 序 问 题 、 态 环 境 问题 之 间 的 矛 盾 日益 凸 现 , 学 发 展 和 社 会 和 谐 成 社 生 科 为 改 革 发 展 的 主 题 。在 此 背 景 下 开 始 了第 三 轮 城 市 综 合 配 套 改 革 试 点 , 2 0 即 05 年 以来 的 “国家 综 合 配 套 改 革 试 验 区 ”的设 置 与 试 验 J 。

2012年2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成果鉴定等级公告

2012年2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成果鉴定等级公告
06BYY056
五岭汉语方言和瑶语生态评估及双语接触研究
五岭汉语方言和瑶语生态调查及语言接触研究
范俊军
暨南大学文学院
20120317
05BZX032
两宋孟学史
两宋孟学史
周淑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20366
04XDJ002
西部地区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西部地区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王彦军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
07BYY055
蒙古语朗读话语韵律特征研究
蒙古语朗读话语韵律特征实验研究
呼和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20120204
06BZX007
批判性论辩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逻辑研究
批判性论辩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逻辑研究
孙麾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杂志社
20120208
08BYY056
指称与句法结构
指称与句法结构
2012年2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成果鉴定等级公告
2012-03-09
优秀(28项)
批准号
项目名称
成果名称
负责人
工作单位
证书号
05CWW007
德语成长发展小说研究
德语修养小说研究
谷裕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20120183
05BZW033
话本小说的文本诠释与历史构建
话本小说的文本诠释与历史构建
刘勇强
史秀菊
山西大学文学院
20120239
05BZX021
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研究
英国新马克思主义主义的社会批判
乔瑞金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20120238
09BGJ00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0-02-03 修回日期:2010-08-0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知识产权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综合评价研究0(编号:08BTQ011);2008年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基于知识产权的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综合评价研究0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谢文照(1983-),女,硕士,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卫生信息管理;罗爱静(1962-),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卫生信息管理。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Research on National Co mprehensive Co m ple m ent R efor m Test Co mprehensiveEvaluation Syste m Based on I ntellectual P roperty R ight谢文照 罗爱静(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长沙 410013)摘 要 在广泛文献调研及实际调研基础上,初步构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综合了知识产权投入、成果、运用、管理和保护活动四方面的指标,较为全面和科学,且符合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运行的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然后通过专家调查、数量分析等实证手段对该体系进行修正,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最后,从实际应用出发,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做实证分析,对所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检验。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 F2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965(2010)09-0089-041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概述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内改革纵深化的推动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以全方位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先试先行为特征,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具有全国意义的改革试验区。

2005年以来,国家先后在东部、西部和中部设立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武汉和长(沙)株(洲)(湘)潭5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它们的设立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主要目的是以试点地区为载体,把改革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结合起来,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率先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国其他地区的综合改革起示范和带动作用。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0规划纲要提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因此,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不仅面临一系列制度体制改革创新的问题,还面临一系列评价测度问题。

2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评价研究从2005年设立第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一些学者开始了相关研究。

其中南开大学经济学家郝寿义教授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探讨,主要研究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内涵、意义、特征、发展模式及动力机制等[1-3]。

张坤、肖绮芳探讨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并对滨海新区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基础、指导思想和意义作了分析[4]。

王家庭、季凯文[5]提出根据候选城市的自身发展能力指标、制度创新能力指标和区域联系能力指标进行评价和筛选,选择那些区域主导优势明显、有中心城市或城市群为依托的城市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国家在各地选取试验区时提供客观的、可以量化的判别标准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世界经济论坛(WEF )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 M D )建立国家竞争力分级指标评价体系,其中反映知识产权保护的指标包括授予国民专利的年平均件数、授予国民专利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在国外获第29卷 第9期2010年9月 情 报 杂 志J OURNAL OF I NTELLI GENCEV o.l 29 N o.9Sep . 2010得专利的件数、平均每10万居民持有专利的件数等[6]。

国家知识产权局黄庆等[7]从专利数量、质量和价值三方面综合考虑,构建了一套以数量类指标表征专利关注程度,以质量类指标表征科技创新程度,以价值类指标表征专利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作用的专利指标体系。

袁灵[8]构建了湖南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并对湖南省的区域竞争力进行了测度评估。

赵涛涛、张明举[9]选择城市经济实力竞争力、资金实力竞争力、教育科技竞争力、环境水平竞争力、产业结构竞争力、文化服务水平竞争力等9大类共52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成渝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对成渝城市群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

上述研究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含义和基本特征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但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评价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并且,国内外已将知识产权纳入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国家、城市或企业的竞争力评价,但是从知识产权角度探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综合评价研究的文献未见报道。

本文从知识产权角度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绩效进行量化评价,可以作为研究知识产权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力关系的基础,从而为区域发展和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3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3.1评价指标的来源及筛选笔者检索了CNK I、重庆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关键词包括/知识产权/专利/商标/著作权/版权0、/评估/评价/测评/测量0、/指标/量表/问卷/工具0等各种组合,并查阅了中国知识产权局网、中国专利网、中国统计局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页等多家网站。

通过广泛的文献调研,我们对收集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研究,统计文件中所涉及的相关评价指标,初步构建了评价体系。

该体系由4个维度和45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4个维度为:知识产权投入、知识产权成果、知识产权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

其中,知识产权投入维度下设4个指标,知识产权成果维度下设19个指标,知识产权运用维度下设6个指标,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维度下设16个指标。

3.2评价体系的构建及修正通过德尔菲法来修正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

选取来自省知识产权局、法学院、情报学院、专利事务所、企业知识产权部的20位专家做专家咨询。

专家咨询共进行三轮,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有效问卷56份,有效率为93.3%。

采用SPSS13.0对调查结果做分析,统计指标的算术均数、标准差、中位数和变异系数。

以同时满足重要性赋值均数>3.50,变异系数<25%两项指标为标准,同时参考中位数、标准差,结合专家意见进行指标筛选。

经过三轮的专家调查,专家咨询得到比较一致的专家意见,从而构建了基于知识产权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说明知识产权投入指标V1.1科技人员数量(万人)V1.2平均每万人中科技人员数V1.3R&D经费支出(亿元)V1.4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科技人员总数平均每一万人中所包含的科技人员数政府投入科技研发的经费总额研发的经费/本地生产总值@100%知识产权成果指标V2.1专利年申请量(件)V2.2发明专利年申请量(件)V2.3每万人专利年申请量(件)V2.4发明专利授权量(件)V2.5发明专利授权率(%)V2.6专利申请增长率(%)V2.7国内商标年注册量V2.8中国驰名商标总量V2.9图书发行量(亿册)V2.10图书年出版种类(种)V2.11软件著作权登记量V2.12版权合同登记量V2.13技术成果数V2.14国外期刊收录科技论文数一年内申请专利的总数一年内发明专利申请的总数平均每万人中专利年申请量被授权的发明专利总数发明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100%专利申请的增长量/上年专利申请量@100%一年内注册国内商标的总量获中国商标驰名批准总量一年内发行图书的总册数一年内发行图书的种类数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的总数申请版权登记的总数一年内技术成果总数在国外期刊山发表的科技论文数知识产权运用指标V3.1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亿元)V3.2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亿元)V3.3技术市场合同成交数V3.4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亿元)高技术产业生产总值高技术产业中新产品产值签订成交技术合同的总数签订成交技术合同的总金额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指标V4.1知识产权局专利纠纷案件结案数量V4.2工商局商标查处侵权假冒案件数量V4.3版权行政机关查处案件结案数V4.4版权行政机关收缴盗版制品数量V4.5法院知识产权案件结案数量知识产权局处理专利纠纷案件的总结行政机关查处版权侵权案件数行政机关缴获盗版品数量法院处理知识产权案件数3.3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分配评价指标的权重。

按照A.L.Saaty建议的1-9标度取值给层次分析结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打分,并构造各层的判断矩阵。

用方根法近似计算得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K max和单排序权向量W,同时计算一致性指标CI和随机一致性比例CR,进行一致性判断。

根据各层指标的计算结果,采用乘积法计算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

并使用MATLAB6.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解各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相应的特征向量,#90#情报杂志第29卷进行归一化处理和一致性检验,得到各单层权重和总排序的权重(见表2)。

表2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综合评价指标权重总序表一级指标权重(w1)二级指标权重(w2)总排序权重(w)知识产权投入0.0709科技人员数量(万人)0.11160.0079平均每万人中科技人员数0.12290.0087R&D经费支出(亿元)0.49180.0349R&D经费支出占GDP比(%)0.27370.0194知识产权成果0.3932专利年申请量(件)0.08830.0347专利授权量0.09640.0379发明专利年申请量(件)0.11190.0440发明专利授权量0.08470.0333发明专利授权率(%)0.06620.0260专利申请增长率(%)0.15800.0621商标注册数量0.03470.0136驰名商标取得数量0.09760.0384图书发行量(亿册)0.01800.0071图书出版种类数(种)0.01800.0071软件著作权登记量0.05060.0199版权合同登记量0.05230.0206技术成果数0.06630.0261国外期刊收录科技论文数(篇)0.05700.0224知识产权运用0.2042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亿元)0.14380.0294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亿元)0.27010.0551技术市场合同成交数0.42480.0868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亿元)0.16130.0329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0.3317知识产权局专利纠纷案件结案数量0.28610.0949工商局商标查处侵权假冒案件数量0.07670.0254版权行政机关查处案件结案数0.17470.0580版权行政机关收缴盗版制品数量0.12220.0405法院知识产权案件结案数量0.34040.11294实证研究以长株潭试验区知识产权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5湖南科技年鉴6、5湖南统计年鉴6、5中国科技年鉴6、5中国知识产权年鉴6、5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年鉴6、中国知识产权网(http://www. cni pr.co m/)、湖南省统计信息网(www.hnt.j )、中国商标网(h-ttp://sb.j .c n/)、国家版权局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