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需求开发管理平台项目POC测试方案
poc测试要点
![poc测试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4dd07a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6.png)
poc测试要点摘要:1.POC 测试的定义和目的2.POC 测试的主要要点3.POC 测试的实施步骤4.POC 测试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正文:【1.POC 测试的定义和目的】POC(Proof of Concept)测试,即概念验证测试,是一种用于验证某个概念或想法的可行性的测试方法。
在软件开发和产品设计领域,POC 测试常常用于评估一个新功能、新设计或新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主要目的是在项目初期,通过快速构建一个简化的、可运行的原型,来验证产品或功能的核心功能是否可以实现,以及用户是否对其有需求。
【2.POC 测试的主要要点】进行POC 测试时,有以下几个主要要点需要考虑:(1)明确测试目标:POC 测试的目标应该是明确、具体且可衡量的。
例如,验证某个新功能的核心算法是否可行,或者验证用户对于某个新设计的接受程度等。
(2)构建简化原型:POC 测试不需要构建完整的产品或功能,而是只需要构建一个简化的可运行的原型。
这个原型需要包含产品的核心功能,以便能够验证其可行性。
(3)快速迭代:POC 测试是一个快速迭代的过程。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根据测试结果不断调整和优化原型,直到达到预期的测试目标。
(4)用户参与:为了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和验证产品的可行性,POC 测试过程中需要邀请用户参与,收集他们的反馈和建议。
【3.POC 测试的实施步骤】POC 测试的实施步骤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测试目标:首先,需要明确POC 测试的目标,即要验证的概念或想法。
(2)构建简化原型:根据测试目标,构建一个简化的可运行的原型。
(3)进行测试:对构建的原型进行测试,收集测试结果。
(4)分析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原型的优点和不足,以及用户反馈和建议。
(5)调整和优化: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和优化原型,直到达到预期的测试目标。
【4.POC 测试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POC 测试在产品开发和设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风险:通过POC 测试,可以在项目初期快速验证产品或功能的可行性,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
鲲鹏POC项目交付方案
![鲲鹏POC项目交付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5e2560bb4cf7ec4bfed017.png)
鲲鹏POC项目交付方案目录POC 基础功能测试方案2POC 测试流程1POC 性能测试方案3性能测试调优4需求分析•需求收集•需求分析•测试方案输出测试准备测试执行测试验收•优化用例•版本准备•能力构建•组网部署•软件迁移•用例执行及调优•输出报告•优化补充•客户签字POC测试的目的:充分展示产品特性,对承载客户的业务数据量和运行时间进行实际测试验证,并考虑未来业务扩展的需要,验证软硬件系统和平台的承载能力和性能变化,从而获得客户对产品的认可,并为方案可行性提供充分证明。
测试阶段项目验收需求分析客户需求提交测试报告问题处理执行测试服务POC 团队测试方案设计/评审ISV测试方案设计需求收集销售经理研发POC 团队测试借货研发SA 团队提交测试申请执行测试测试报告华为测试客户自行测试测试主体ISV 自行测试执行测试测试报告测试支撑测试方案设计远程资源申请(鹏城实验室)测试方案设计测试准备POC测试角色与分工说明角色职责输出件销售经理1.收集项目背景信息,包括客户业务,行业地位,商业价值/空间,测试项目介绍,应用场景,测试内容和范围,,测试目标,测试时间计划,以评估和匹配资源;2.针对需要本地测试设备的客户,为客户申请测试借货;3.需要ASP介入时提交工作联络单委托ASP介入POC测试;《XX省XX客户XX场景POC测试项目信息收集表》测试借货设备现场到货研发SA团队1.支撑销售经理进行客户技术交流,需求收集;2.针对客户需求识别风险,准备测试用例,输出测试方案设计文档;3.评审服务团队/ISV/客户输出的测试方案文档《XX省XX客户XX场景POC测试项目方案设计》服务POC团队1.支撑销售经理进行客户技术交流,需求收集;2.针对客户需求识别风险,准备测试用例,输出测试方案设计文档并与客户达成一致;3.对于需要远程测试资源的项目,为客户申请鹏程实验室资源;4.执行测试,支撑客户/ISV测试,响应客户/ISV测试过程中的咨询和求助;5.输出测试报告,获取客户验收签字&测试评价;6.输出并完善相关交付套件;《XX省XX客户XX场景POC测试项目方案设计》《XX省XX客户XX场景POC测试项目鹏程实验室资源申请表》《XX省XX客户XX场景POC测试项目测试报告》项目测试过程中随时输出并完善相关交付套件:测试指导书,问题处理报告等《XX省XX客户XX场景POC测试项目跟踪表》:需要跟踪客户问题以及需求研发POC团队1.提供相应的测试指导书,指导服务团队进行POC测试;2.响应服务团队遇到的测试问题和求助;3.评审测试报告;项目测试过程中输出并完善相关交付套件:测试指导书,问题处理报告等目录POC 基础功能测试方案2POC 测试流程1POC 性能测试方案3性能测试调优4POC 基础功能测试方案①硬件基本功能测试④兼容性测试⑤稳定性测试②管理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操作系统兼容性测试数据库兼容性测试中间件兼容性测试管理功能测试本地管理功能测试远程管理功能测试硬件基础测试服务器硬件检测服务器上架测试服务器上电测试RAID 配置测试③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电源冗余测试风扇冗余测试硬盘冗余测试稳定性测试长时间稳定性测试测试类别用例名称管理功能测试本地管理功能测试状态指示灯测试硬件开机口令开机控制测试远程管理功能测试服务器iBMC IP查询,设置测试服务器远程和本地KVM对比测试虚拟光驱虚拟镜像文件测试服务器远程上,下电测试服务器功耗查询测试服务器日志测试服务器部件实时监控测试管理用户安全测试管理安全测试远程KVM录像和回放IPMI协议支持测试固件升级测试iBMC管理页面安全登录测试服务器部件信息查询测试稳定性测试长时间稳定性测试测试类别用例名称基本功能测试服务器硬件检测服务器硬件模块标示检测服务器上架测试服务器上电测试RAID配置测试操作系统安装测试可靠性测试电源冗余测试风扇冗余测试硬盘冗余测试兼容性测试MySQLPostgreSQLRedisApacheTomcatZookeeperNginxHaproxyKeepAlivedRabbitMQXX基础功能测试方案和用例POC 基础测试方案-1硬件基本功能测试流程硬件测试总体流程注意事项操作指导•操作前请阅读对应服务器《TaiShan 服务器硬件安装标准化作业指导书(SOP)》•操作前建议学习《服务器硬件安装及部件更换》多媒体视频操作设备前,应穿防静电工作服,佩戴防静电手套和腕带,并去除首饰和手表等易导电物体,以免被电击或灼伤。
poc测试方案
![poc测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44ef6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e.png)
poc测试方案一、背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软件开发和企业应用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各种系统的集成和接口的对接。
在进行系统集成与接口测试时,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验证系统按照需求规范运行,POC 测试方案应运而生。
二、POC测试概述1. POC(Proof of Concept)测试是指通过验证一部分关键功能点或业务流程,来证明系统或软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以及相应系统或软件的需求规格是否能得到满足,并辅助制定下一步完整系统的开发计划。
2. POC测试是在完整系统开发之前的验证测试过程,可以帮助发现设计缺陷、技术难题以及业务逻辑不一致等问题,减少开发成本和风险。
3. POC测试的结果应该是有明确结论和证据的,以便进行下一步决策。
三、POC测试步骤1. 需求梳理:明确POC测试的目标,确定要验证的关键功能点或业务流程,并明确测试范围和时间限制。
2. 环境准备:搭建POC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安装、网络连接等,确保测试时环境的可用性和一致性。
3. 测试用例设计:根据需求梳理的结果,设计符合POC测试目标的测试用例,包括正常情况和异常情况的测试场景。
4. 测试执行:按照设计好的测试用例,执行各项测试活动,记录测试过程中的关键操作和结果。
5. 结果分析:根据测试执行的结果,分析验证测试目标是否达到,发现的问题及其严重程度,给出改进方案或建议。
6. 编写报告:根据分析结果,编写POC测试报告,包括测试方法、测试结果、问题汇总、问题解决方案和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内容。
四、POC测试注意事项1. 确定测试目标和范围:明确需要验证的功能点或业务流程,避免过于宽泛或过于狭隘。
2. 设计合理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要全面覆盖验证目标,包括正常情况和异常情况的测试场景。
3. 准备可靠的测试环境:确保测试环境的可用性和一致性,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4. 注意测试数据的准备:根据测试用例的设计,准备符合场景需求的测试数据,确保测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poc报告
![poc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9eb5d7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5.png)
poc报告
POC(Proof of Concept)报告是一份用于验证某个理念或技术
是否可行的报告。
在信息技术领域,POC报告通常用于测试
新的软件、系统或者功能,以便评估其性能和可行性。
POC报告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 需求分析:概述了项目的背景,明确了项目的目的和目标,并列出了需要验证的功能和需求。
2. 系统架构:详细描述了系统的设计和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环境、数据流程和交互方式等。
3. 实施计划:列出了项目的时间表,描述了实施过程和所需的资源。
4. 测试方法:介绍了测试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测试数据的准备、测试环境的搭建以及具体的测试方案。
5. 测试结果:通过实际测试,记录了系统的性能和功能表现,以及任何已发现的问题或不足之处。
6. 评估和总结: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的可行性和性能进行评估,并总结出结论和建议。
总体来说,POC报告旨在以实际的数据和结果验证某个技术
或系统是否适用于特定的需求,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并为后续的开发和实施工作提供指导。
数据备份POC(测试报告)
![数据备份POC(测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0c55d4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a.png)
数据备份POC(测试报告)一、测试背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
数据备份作为保障数据安全的关键措施,其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为了验证数据备份方案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本次数据备份POC测试。
本次测试旨在验证所选数据备份方案在特定场景下的备份、恢复和容错能力,确保在发生数据丢失或系统故障时,能够快速、准确地恢复数据,保障业务连续性。
二、测试目的1. 验证所选数据备份方案在特定场景下的备份、恢复和容错能力;2. 评估数据备份方案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 评估数据备份方案的性能和扩展性;三、测试环境1. 硬件环境: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2.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等;3. 数据环境:测试数据集,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4. 网络环境:模拟企业内部网络环境,包括局域网、广域网等。
四、测试方法1. 备份测试:对测试数据集进行备份,验证备份过程的稳定性和完整性;2. 恢复测试:模拟数据丢失或系统故障,验证数据恢复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 容错测试:模拟备份设备故障,验证数据备份方案的容错能力;4. 性能测试:评估数据备份方案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5. 扩展性测试:验证数据备份方案在数据量增长时的扩展能力。
五、测试结果1. 备份测试:备份过程稳定,数据完整性得到保证;2. 恢复测试:数据恢复准确,业务连续性得到保障;3. 容错测试:备份方案具备一定的容错能力,能够在设备故障时保障数据安全;4. 性能测试:备份方案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良好;六、测试结论本次数据备份POC测试结果表明,所选数据备份方案在备份、恢复、容错、性能和扩展性方面均表现出色,能够满足企业对数据备份的需求。
建议企业采用该数据备份方案,以保障数据安全,提升业务连续性。
七、改进建议1. 优化备份策略,提高备份效率;2. 加强数据备份方案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备份过程稳定可靠;3. 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演练,提高数据恢复的熟练度和准确性;4. 根据业务需求,不断优化和调整数据备份方案,确保其持续适应企业发展。
poc测试要点
![poc测试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db81f5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6.png)
poc测试要点摘要:1.POC 测试简介2.POC 测试的目的和重要性3.POC 测试的执行步骤4.POC 测试结果分析与应用5.POC 测试在软件开发周期中的作用正文:POC 测试,即Proof of Concept 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种测试方法。
它主要通过对软件系统的某一功能或模块进行验证,以确认该功能或模块是否满足预期的设计要求。
POC 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在软件开发的早期阶段识别并修复问题,降低项目风险,确保软件最终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POC 测试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开发团队快速验证产品的核心功能是否有效,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指导。
此外,POC 测试还有助于为项目争取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提高开发效率。
执行POC 测试的步骤如下:1.确定测试范围:根据项目的需求,确定需要进行POC 测试的功能或模块。
2.制定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的目标、方法、数据和预期结果。
3.进行测试:按照测试计划执行测试,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
4.分析测试结果:对比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分析测试结果的差异,确定问题所在。
5.提供反馈: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开发团队,协助团队进行问题修复和优化。
POC 测试结果分析与应用对于软件开发过程至关重要。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开发团队可以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测试结果还可以为产品的设计、开发和测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在软件开发周期中,POC 测试主要起到以下作用:1.验证产品功能:在软件开发的早期阶段,通过POC 测试验证产品的核心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降低项目风险: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通过POC 测试及时发现并修复问题,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
3.提高开发效率:通过POC 测试,可以为开发团队提供明确的开发方向和优化建议,提高开发效率。
4.优化产品设计:根据POC 测试的结果,对产品的设计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总之,POC 测试作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测试方法,能够帮助开发团队在早期阶段发现并修复问题,降低项目风险,提高开发效率。
poc测试报告
![poc测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05d370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9.png)
poc测试报告一、poc测试概述。
poc测试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某项技术或方法的可行性,因此在进行poc测试时,需要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
在本次poc测试中,我们的目标是验证新开发的数据加密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性能表现。
测试范围包括数据加密和解密的速度、加密后数据的安全性等方面。
二、测试环境。
在进行poc测试时,我们搭建了一个与实际生产环境相似的测试环境。
测试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部分。
硬件环境采用了与生产环境相似的服务器配置,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软件环境则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等相关软件,以保证测试环境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三、测试方法。
在本次poc测试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测试方法来验证数据加密算法的可行性和性能表现。
首先,我们对数据加密和解密的速度进行了测试,以验证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其次,我们对加密后的数据进行了安全性测试,以确保加密算法能够有效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最后,我们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四、测试结果。
经过测试,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数据加密算法在速度和安全性方面表现良好,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在速度方面,加密和解密的性能均达到了预期的水平,能够满足系统对数据加密的实时性要求。
在安全性方面,经过多次测试,加密后的数据均未出现泄漏和破解的情况,证明算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五、测试总结。
通过本次poc测试,我们验证了新开发的数据加密算法的可行性和性能表现,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算法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因此,poc测试的编写对于技术验证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选择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六、建议。
基于本次poc测试的结果和总结,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在后续的开发工作中,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数据加密算法,以提高其性能和安全性;同时,应加强对数据加密算法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发挥预期的效果。
软件开发项目性能测试计划(模板)
![软件开发项目性能测试计划(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7ce55e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e.png)
性能测试计划Edition V1.0.0第一章前言1.1目的描述性能测试的范围、方法、资源、进度,作为性能测试的依据,该文档的目的主要有:1、明确测试范围、测试场景、明确测试目标2、明确测试环境需求,包括:测试需要的软、硬件环境以及测试人力需求3、确定测试方案,测试的方法和步骤4、指定测试工作的时间安排5、分析测试的风险,寻找规避办法确定测试需求输出的结果和结果表现形式1.2项目背景项目背景1.3读者对象项目经理、项目组、测试人员、开发人员1.4参考文档1.5测试交付物说明:>测试计划使用公司统一的最新模板1.6变更记录第二章测试计划2.1软硬件配置本此性能测试环境与真实运行环境硬件和网络环境有所不同,是真实环境的缩小,数据库是真实环境数据库的一个复制(或缩小)。
具体的硬软件和网络环境如下:2.2测试环境拓扑图数据库服务器2.3测试工具2.4测试任务和进度2.5测试场景2.5.1基准测试(新增命名分类)使用一个Vuser,分别运行新增和查询,设置脚本的迭代次数1次,验证所有脚本是否运行正确、所有新增事务是否成功返回,并获取每个新增的平均交易响应时间ATR(Average Transaction Response Time)。
2.5.2并发测试(新增命名分类)使用10个Vuser,分别为每个新增执行并发,验证所有脚本是否运行正确、所有新增事务是否成功返回,并获取每个新增的平均交易响应时间ATR(Average Transaction Response Time) 和服务器各项资源。
根据需求,需要测试50、100个用户并发。
2.5.3 递增测试场景(新增命名分类)使用50个Vuser ,每2秒添加2个用户,持续运行30min ;验证所有脚本是否运行正确、所有新增事务是否成功返回,并获取每个新增的平均交易响应时间ATR(Average Transaction Response Time) 和服务器各项资源。
如何做POC测试
![如何做POC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40be5c2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49.png)
如何做POC测试POC测试,即Proof of Concept,是针对客户具体应⽤的验证性测试,特别是在应⽤系统选型阶段,⼀些⼤型企业的业务流程⽐较复杂,并⾮单⼀的功能性演⽰就能覆盖现实的业务需求,这时候需要事先划定⼀个⼩范围的实验对象(但是业务逻辑的复杂性要有典型性,有代表性),通过⼩范围的项⽬导⼊与实施,从真实业务的实践到战略意图的实现,来验证系统⽅案是否能满⾜⽤户的需求,从⽽做出更客观更准确的判断。
为什么要进⾏POC测试POC是企业对产品选择的⼀个重要参考依据。
最核⼼的是考察产品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另外也侧⾯考察产品的真实功能或性能是否与⼚商宣传⼀致。
POC为企业购买产品吃了⼀颗“定⼼丸”,减少甲⼄双⽅在售后环节的摩擦。
但由于⼀些条件的限制,POC很难做得全⾯,所以如何设计POC内容是⾮常考验技术团队能⼒和经验的。
如何进⾏POC测试Step1:确定选型软件的实际需求越明细越好Demonstrate the need for the product在要开始进⾏POC测试前,甲⽅项⽬IT负责⼈应该尽可能地收集到业务⽅对软件产品和业务的实际需求。
甲⽅IT负责⼈应该很清楚地了解到业务部门对软件的期望及要达到的业务⽬标,并尽可能将其需求转化为⼄⽅可实际操作的POC测试需求。
POC的测试应该标注需求明细及要达到的实际⽬标值,可操作的⽅式,接受的结果或解决⽅案。
在⼀般的项⽬操作过程中,POC中的需求基本上是通过甲⽅IT的负责⼈与业务评估及可⾏性并达成⼀致后,由甲⽅整理并转换成IT中的功能需求项。
Step2:筛选合适的软件服务商及解决⽅案发出POC测试邀请Screening of suitable software service providers and solutions PoC test invitations occur在与业务需求⽅确定较为清晰的需求后,甲⽅IT负责⼈需要对需求进⾏评估,确定是⾃⾏研发软件满⾜业务需求还是在市场中选择合适的成熟的软件服务商进⾏需求实现。
干货: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选型原则和POC测试方法
![干货: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选型原则和POC测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2c431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1c.png)
干货: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选型原则和POC测试方法展开全文【摘要】目前集中式架构已越来越不适应业务以及转型的要求,需要对架构进行分布式改造,提升IT系统的承载能力。
分布式数据库作为分布式架构的基石,其选型直接关系到分布式架构转型的成败。
本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为分布式数据库的选型提供了参考,可降低选型和复杂度及工作量。
【作者】hellot,来自金融行业1.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需求分析1.1 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的计算及存储能力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进而推动关系型数据库技术不断完善及发展。
传统的集中式关系型数据库技术日趋成熟,在各行各业的核心业务系统中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虽然底层硬件的能力在不断发展,数据层面却体现出“广、大、快、杂”的发展趋势,且发展速度远超底层硬件的增长速度。
如何处理不断产生的大量的数据,将是摆在传统集中式关系型数据库面前的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行业内大都采用将承载数据库的底层硬件替换成更稳定、更高计算能力的设备、分库分表、读写分离这些方案。
这些技术方案虽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了部分问题,但终究只是过渡方案,且实施复杂,治标不治本,无法在数据库架构层面提供根本性的解决方案。
幸运的是,计算、存储和网络能力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高IO、低延迟的传输体验,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逐渐登上历史舞台。
随着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的高并发核心业务逐步搬移至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已经成了高并发业务系统的数据库重要解决方案。
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系统是由若干个节点集合而成,它们通过网络联接在一起,每个节点都是一个独立的数据库系统,它们都拥有各自的数据库、中央处理机、存储,以及各自的局部数据库管理系统。
因此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可以看作是一系列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的联合。
它们在逻辑上属于同一系统,但在物理结构上是分布式的,“形散神聚”是对分布式数据库架构组织形式最恰当的描述!1.2 业务需求目前金融行业绝大多数核心系统的数据库依旧采用传统的集中式架构(高端小型机集中式关系型数据库集中式SAN存储)为主的实现方式。
poc指标
![poc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25b7f30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5.png)
POC指标什么是POC?POC(Proof of Concept)是指概念验证,在软件开发和技术实施中经常使用。
它是一种用于评估新想法、新技术或新产品可行性的方法。
通过POC,可以验证一个概念或理论是否可以成功实施,并为进一步的开发决策提供依据。
在信息安全领域,POC通常指的是漏洞验证。
黑客或安全研究人员会尝试利用已知或猜测的漏洞来攻击系统,以证明该漏洞存在并且可以被利用。
这有助于系统管理员和开发人员了解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修复漏洞。
POC指标的重要性在进行POC时,需要定义一些指标来衡量其成功与否。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概念验证的结果,并决定是否继续投入进一步资源进行开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POC指标:1.功能性:POC是否成功实现了期望的功能?它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功能性是衡量一个POC成功与否最基本的指标。
2.稳定性:一个稳定可靠的POC对于后续开发和实施至关重要。
稳定性指标可以衡量POC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3.性能:POC的性能指标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系统在负载较高情况下的表现,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优化。
4.安全性:对于安全相关的POC,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它可以衡量系统在面对攻击时的抵御能力,以及漏洞修复后是否存在新的漏洞。
5.可扩展性: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指标可以衡量系统在增加用户、数据量或功能时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表现。
6.易用性:一个易用的POC对于用户接受和使用非常重要。
易用性包括界面设计、操作简便程度等方面。
7.成本效益:POC是否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预期目标?成本效益是评估POC投入产出比例的重要指标。
如何评估POC指标为了评估POC指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定义指标:在开始POC之前,需要明确定义所需的指标。
根据具体需求和目标,选择适当的指标来衡量POC的成功与否。
软件项目测试方案
![软件项目测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8d62c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d.png)
软件项目测试方案文档修定记录目录1 文档说明 (1)1.1 编写目的 (1)1.2 背景 (1)1.3 适用范围 (1)1.4 缺陷等级定义 (1)1.5 参考资料 (2)2 测试概述 (2)2.1 测试目标 (2)2.2 测试工具 (3)2.3 人员要求 (3)3 测试环境 (3)3.1 硬件环境 (3)3.2 软件环境 (3)4 测试描述 (4)4.1 测试准则 (4)4.1.1 测试开始 (4)4.1.2 测试结束 (4)4.1.3 测试中断 (4)4.1.4 测试通过 (4)4.2 测试通用说明 (5)4.3 测试方法 (5)4.4 测试要求 (6)5 测试分析及重点 (7)5.1 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平台 (7)6 测试用例 (7)7 风险评估及应对 (8)8 附录 (8)8.1 缺陷等级定义 (8)8.2 名词释义 (9)1文档说明1.1编写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制定基于XX平台扩容系统的测试方案,以便客户能够对系统测试过程、整体质量、验收标准有清晰的理解。
以下叙述将结合文字描述,测试用例、时间计划表等对开发计划进行描述。
本文档的预期读者有客户(包括在客户侧领导、技术专家、以及最终用户)、开发人员、测试人员、运维人员以及跟该项目相关的其他人员。
1.2背景本文档描述的产品是XX平台扩容系统,该系统为XX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雪亮工程)中约定的交付内容。
该系统部署于XX电子政务外网,使用XXX云服务平台作为计算、网络、存储资源。
该系统在XX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扩容,将视频点位资源进行录入、汇总后对外提供视频资源的查看、审核等功能。
1.3适用范围该文档的面向读者:XX公司管理者、项目开发、技术支持、项目测试以及项目交付相关人员等。
1.4缺陷等级定义1.5参考资料2测试概述2.1测试目标本次测试目的旨在提高软件的质量,让用户对产品有更好的体验,保证软件的高质量交付。
通过本轮测试,确保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其定制应用软件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且在功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考虑用户使用习惯。
软件测试方案范文
![软件测试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006da3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6.png)
软件测试方案范文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软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软件的质量问题也愈发突显。
为了保证软件的质量,软件测试变得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个软件测试方案,旨在提高软件质量并确保软件的可靠性。
二、目标本测试方案的目标是:确保软件按照用户需求设计并正确运行,以及确认软件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三、测试策略本测试方案采用全面测试的策略,从需求分析开始,到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执行和测试评估,覆盖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
四、测试范围本测试方案的测试范围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和用户体验测试。
功能测试主要验证软件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性能测试主要验证软件的性能是否满足预期要求;安全测试主要验证软件的安全性;用户体验测试主要验证软件是否易用且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
五、测试计划1.确定测试资源:确定测试所需的硬件、软件、测试工具等资源。
2.制定测试计划:根据项目的规模、时间和资源等因素,制定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应包括测试的时间安排、测试的范围和目标、测试的策略和方法、测试的资源需求、测试的风险评估等内容。
3.制定测试用例:根据需求和功能设计制定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应覆盖软件的所有功能和流程,确保测试的全面性。
4.确定测试环境:确定测试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等。
5.进行培训和准备:对测试团队进行相关培训,提供必要的测试工具和测试环境。
六、测试设计1.根据测试用例进行测试设计:根据测试用例,制定测试执行的步骤和顺序。
测试设计应覆盖不同的测试场景和测试条件。
2.设计测试数据:根据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所需的数据,包括输入数据和预期输出数据。
3.设计测试脚本:对于自动化测试,设计测试脚本,提高测试效率。
4.制定测试工具和环境:根据测试设计,确定所需的测试工具和环境,以进行测试执行。
七、测试执行1.确定测试执行的顺序和步骤:按照测试设计的顺序和步骤,进行测试执行。
poc 缩写 原因要点
![poc 缩写 原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e10f7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0.png)
poc 缩写原因要点
POC是Proof of Concept的缩写,意为概念验证或概念证明。
在技术领域,POC通常指的是一个项目或产品的初步验证阶段,目的是证明某项技术或理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软件开发中,POC 阶段通常用于验证新技术、新框架或新功能的可行性,以便在项目正式启动前进行评估和风险控制。
POC的原因要点包括:
1. 技术验证,POC阶段可以帮助团队验证新技术或解决方案是否适用于特定的项目或产品。
通过实际的实验和测试,可以更好地了解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以便在项目实施阶段做出明智的决策。
2. 可行性评估,POC可以帮助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
通过建立原型或简化版本,团队可以更好地了解项目的复杂性、资源需求和预期成本,为项目的后续阶段提供重要参考。
3. 创新实践,POC可以促进团队的创新实践,鼓励成员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通过实际的实验和验证,团队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改进和优化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方案。
4. 风险控制,POC可以帮助降低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
通过及早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和挑战,可以减少项目在后续阶段的失败风险,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效率。
总之,POC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它可以帮助团队在项目启动前全面评估和验证技术和方案的可行性,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惠普超融合系统-POC测试报告
![惠普超融合系统-POC测试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237cb06fad6195f312ba6d9.png)
惠普超融合系统POC测试报告目录目录 (2)1前言 (4)1.1测试背景 (4)1.2测试目的 (4)1.3测试环境 (4)1.4测试项目概述 (6)1.5测试小结 (6)2综合功能测试 (10)2.1简易安装部署 (10)2.1.1基于Oneview instant on的配置和安装 (11)2.1.2基于oneview以及vcenter插件管理工具的快速初始化配置 (12)2.2Oneview 统一管理运维工具 (12)2.2.1Oneview管理概览 (12)2.2.2系统健康检查 (13)2.2.3硬件状态检查 (14)2.2.4基于Lun的快照 (15)2.3高可用性测试 (16)2.3.1基于节点故障的高可用性测试 (16)2.3.2基于单/多节点硬盘故障的可用性测试 (17)2.3.3基于单个电源故障的可用性测试 (18)2.3.4基于站点的容灾测试(可选) (18)2.3.5扩展测试(可选) (18)2.4小结 (19)3HC 250 平台性能测试 (20)3.1硬件配置(单节点配置) (20)3.1.1HP HC250 (20)3.1.2Storage存储 (20)3.1.3Network网络 (20)3.2基本I/O性能测试(可选) (20)3.2.1最大IOPS性能测试 (20)3.2.24k 75%读25%写30%随机性能测试 (22)3.2.38k 70%读30%写60%随机性能测试 (25)3.2.41024k连续100%读性能测试 (27)3.2.51024k连续100%写性能测试 (29)3.3实际应用场景性能测试 (32)3.4小结 (32)1前言1.1测试背景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逐步推广,虚拟化环境下传统集中存储架构被越来越多地诟病,超融合架构越来越多地成为虚拟化环境中的首选基础架构。
由于其横向扩展、快速部署、易管理、节省机柜空间和耗电等,已在制造、金融、电信、电力等行业的数据中心领域得到部署和应用。
软件测试方案范例
![软件测试方案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faa027a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e.png)
软件测试方案范例一、测试目标。
咱们这个软件啊,就像是一个精心打造的小宇宙,里面啥功能都有。
咱测试的目标呢,就是要把这个小宇宙里的每个星球(功能)都探索一遍,看看有没有啥坑坑洼洼(漏洞),让用户在这个小宇宙里能玩得开心,用得顺畅,别一不小心就掉进黑洞(出现严重错误)里去了。
二、测试范围。
# (一)功能测试。
1. 核心功能。
就像咱们盖房子,承重墙可不能有问题。
这软件的核心功能就相当于承重墙,比如登录注册、数据存储和读取这些,得好好测测。
要是登录的时候总是报错,那用户还不得气炸了,就像到了家门口却进不去门一样难受。
以登录功能为例,得试试各种正确和错误的用户名密码组合。
正确的组合得能顺利登录进去,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精准。
错误的组合呢,也得给出合理的提示,不能让用户一头雾水,像“用户名或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这种提示就得明明白白的,可不能是那种让人看不懂的乱码。
2. 辅助功能。
辅助功能就像是房子里的软装,虽然没有承重墙那么关键,但也能影响用户的体验。
像软件里的搜索功能,得看看能不能准确地找到用户想要的东西。
要是用户搜个“红色连衣裙”,结果出来一堆蓝色牛仔裤,那可不行。
还有界面的皮肤切换功能,如果有这个功能的话。
切换皮肤的时候,不能把整个界面弄得乱七八糟的,得像换衣服一样,顺顺当当的,而且换了皮肤后各个功能按钮还得能正常使用,可不能换了身衣服就找不到口袋(功能按钮)了。
# (二)兼容性测试。
1. 浏览器兼容性。
现在浏览器就像不同款式的汽车,用户可能开着各种各样的“汽车”来访问我们的软件这个“目的地”。
咱们得看看在主流的浏览器,像Chrome、Firefox、Safari 还有IE(虽然IE有点老了,但还是有不少用户在用呢)上,软件是不是都能正常显示和使用。
不能在Chrome上看着是个漂漂亮亮的页面,到了IE上就变得歪歪扭扭的,像个被揉皱了的纸团。
2. 设备兼容性。
设备就更多样化了,手机、平板、电脑都有可能。
poc在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poc在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47e647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1.png)
poc在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案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项目管理也变得愈发重要。
项目管理是一种严谨的管理方法,以实现项目目标为导向,通过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资源来完成项目任务。
在项目管理中,POC(Proof of Concept)即概念验证,是指在项目初期阶段,针对某一项技术或方案进行验证,以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后续项目的实施提供依据。
在实际的项目管理中,POC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下面将通过具体的案例来阐述POC在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POC在软件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在软件项目管理中,POC常常被用来验证新的技术或方案的可行性。
某公司计划开发一个新的软件产品,为了确定采用哪种技术或框架来实现这个产品,项目管理团队可以进行POC来验证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通过POC,团队可以快速尝试不同方案,选择最适合的技术方案,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二、POC在市场营销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在市场营销项目管理中,POC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某公司计划推出一种新的市场营销活动,为了验证这种新的活动方案是否能够吸引用户和提高销售额,项目管理团队可以进行POC来测试这个活动的可行性和效果。
通过POC,团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方案,提高活动的成功率。
三、POC在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在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中,POC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某公司计划开发一种新的产品,为了验证这种新产品的可行性和市场需求,项目管理团队可以进行POC来测试这个产品的技术可行性和市场接受程度。
通过POC,团队可以及时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POC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POC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某公司计划建设一座新的大型工程项目,为了验证工程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项目管理团队可以进行POC来测试工程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通过POC,团队可以及时发现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和完善,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软件需求开发管理平台项目POC测试方案
![软件需求开发管理平台项目POC测试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a57bedf61fb7360b4c657f.png)
1
2
需求开发和测 试任务管理
3
4
需求提交人 员,项目管理 任务计划和 人员,开发经 计划审批 理,测试经 理,开发人 项目管理人 任务拆分 员,开发经 理,测试经理 开发经理,测 开发bug管理 试经理,开发 人员,测试人 任务相关数 据项的统计 分析 里程碑计划
5
1
1.由需求拆分的任务可以继续进行类似于project任务分解 2.开发完成后通过提交测试任务包启动测试任务,开发任务包和所产生的测 试任务包是多对多关系 1.在测试中产生的开发bug通过系统进行提交,bug需与任务进行关联 开发bug管 2.将bug分配给相关开发人员解决,bug解决完成后继续提交测试人员进行测 理 试 1.查询各个处室的任务数量和任务工作量 项目管理人 任务相关数 2.查询各个人员的任务数量和任务工作量 员,开发经 据项的统计 3.查询每个任务的完成时间 理,测试经理 分析 4.查询任务计划的执行情况,比如按时完成情况、延误情况、计划变更情况 等。 项目管理人 1.在需求开发全生命周期中,设定里程碑 里程碑计划 员 2.对各个里程碑的交付物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个里程碑阶段 任务拆分
非单点登录 3 系统登录 所有用户 单点登录
可构建多层级组织架构,例如: 1.第1级:公司C 2.第2级:部门D1,部门D2 3.第3级:处室Office11(部门D1),处室Office12(部门D1),处室 Office21(部门D2),处室Office22(部门D2),处室Office23(部门D2) 用户信息应对用户关键属性进行记录,例如用户姓名、ID、用户职级等,并 能够和组织关系进行匹配。例如: 1.部门总经理GM1(部门D1),部门总经理GM2(部门D2) 2.处经理D1M1(处室Office11),处经理D1M2(处室Office12),处经理 D2M1(处室Office21) 3.处员工D1E1(处室Office11),处员工D1E2(处室Office12),处员工 D2E1(处室Office21) 1.供应商1,供应商2 2.供应商1:用户11(高级),用户12(中级),用户13(初级) 3.供应商2:用户21(高级),用户21(中级),用户23(初级) 4.供应商1隶属处室Office11管理,供应商2隶属处室Office21管理 1.将某个组织或供应商停用 2.将某个用户停用 1.构建2个组,组1和组2 2.为组增加用户和组织,组1:处员工D1E1;组2:处室Office22 需求提交人、需求受理人、项目管理人、需求管理人、需求分析人、开发经 理、测试经理、发布经理、外包人员 1. 需求提交人:业务需求提交、需求轨迹查询、业务需求变更 2. 需求受理人:业务需求受理 3. 项目管理人:需求评审、需求轨迹查询、计划审批、需求报表、项目信 息管理 4. 需求管理人:需求分配、需求轨迹查询、需求报表 5. 需求分析人:需求确认、需求分析 6. 开发经理:开发计划制定、开发执行、开发计划变更 7. 测试经理:测试计划制定、测试执行、测试计划变更 非域环境下,任意选取两个用户,使用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功能
12
需求分类统 计及生成相 关报表和图 形
需求管理人 员
需求分类统 计及生成相 关报表和图 形
应用功能
1
业务需求变 更 需求变更轨 迹查询
需求变更管理
2
3
需求变更计 划 需求开发和 测试任务分 配
需求提交人 员 需求提交人 员,需求管理 人员,需求规 划分析人员, 开发测试人 需求规划分 析人员,开发 测试人员 项目管理人 员
系统管理人 员 需求管理人 员
2
需求绩效指 配置需求绩效指标 标配置 流程配置 需求开发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配置信息可参见《新华IT需求管理规定》
工作流配置
1
流程配置、 、表单和表 单数据项配 置
系统管理人 员
表单和表单 流程中表单和表单数据项的配置信息可参见《新华IT需求管理规定》 数据项配置 报表配置 参见《需求周报》
2
计划审批、 发布
需求计划和进 度管理
3
计划变更
3 4 5
计划基线 计划跟踪监 控 计划关键路 径 人力资源登 记 人力资源分 配 人力资源统 计、分析、 查询和绩效
1
复杂需求流 程
流程中角色
复杂流程场 景
需求开发全生 命周期管理
2
多项目需求 管理流程
流程中角色
多项目需求 管理流程场 景
1
需求计划信 息管理
项目管理人 员,需求管 理人员
构建需求计 划信息
需求计划关 需求与需求计划进行关联 联 需求计划统 需求实现与需求计划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内容包括需求计划的完成 计分析 情况、计划内和计划外需求的比对分析等
4
用户界面定 制
所有用户
1. 任意选取两个用户,登录到windows域。 2. 用户直接访问系统,不需要输入密码。 1.系统公告 2.个人关注的需求列表,可以查看个人所需关注需求的生命周期的详细轨迹 用户界面定 3.接收系统提醒,查看与自己相关的提醒内容 制 4.对自己关注的需求进行统计分析,定制报表和图形在首页上展示 5.个人待办工作列表
非单点登录 3 系统登录 所有用户 单点登录
可构建多层级组织架构,例如: 1.第1级:公司C 2.第2级:部门D1,部门D2 3.第3级:处室Office11(部门D1),处室Office12(部门D1),处室 Office21(部门D2),处室Office22(部门D2),处室Office23(部门D2) 用户信息应对用户关键属性进行记录,例如用户姓名、ID、用户职级等,并 能够和组织关系进行匹配。例如: 1.部门总经理GM1(部门D1),部门总经理GM2(部门D2) 2.处经理D1M1(处室Office11),处经理D1M2(处室Office12),处经理 D2M1(处室Office21) 3.处员工D1E1(处室Office11),处员工D1E2(处室Office12),处员工 D2E1(处室Office21) 1.供应商1,供应商2 2.供应商1:用户11(高级),用户12(中级),用户13(初级) 3.供应商2:用户21(高级),用户21(中级),用户23(初级) 4.供应商1隶属处室Office11管理,供应商2隶属处室Office21管理 1.将某个组织或供应商停用 2.将某个用户停用 1.构建2个组,组1和组2 2.为组增加用户和组织,组1:处员工D1E1;组2:处室Office22 需求提交人、需求受理人、项目管理人、需求管理人、需求分析人、开发经 理、测试经理、发布经理、外包人员 1. 需求提交人:业务需求提交、需求轨迹查询、业务需求变更 2. 需求受理人:业务需求受理 3. 项目管理人:需求评审、需求轨迹查询、计划审批、需求报表、项目信 息管理 4. 需求管理人:需求分配、需求轨迹查询、需求报表 5. 需求分析人:需求确认、需求分析 6. 开发经理:开发计划制定、开发执行、开发计划变更 7. 测试经理:测试计划制定、测试执行、测试计划变更 非域环境下,任意选取两个用户,使用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
软件需求开发管理平台项目POC测试方案
对各测试场景案例的评价基于如下的因素:功能拟合度、功能易用性、功能完备性、功能可用性、功能附加值
测试场景案例 评价要素 序号 1 需求属性定制 2 3 1 参数化程度和 配置能力 类别 需求信息定 制 需求状态 需求绩效指 标定制 邮件、短信 配置 业务数据项 配置 需求管理人 员 场景角色 案例场景 需求信息定 制 需求状态定 制 需求绩效指 标定制 邮件配置 短信配置 需求状态 案例概述 支持需求信息的可定制,例如需求编号、需求系统类别、业务类别、模块类 别、需求渠道等。 支持需求全生命周期状态的可配置 支持需求绩效指标的可配置 配置邮件发送 配置短信发送 配置需求全生命周期状态
10
11
需求优先级 1.设定需求的优先级,支持优先级设定的审批流程管理 设置 1.将需求分析完毕的需求提交需求评审申请 项目管理人 需求分析评 2.需求评审申请同时周知所有需求相关人员 员 审 3.需求评审内容记录,附加需求评审会议纪要 需求管理流 1.设定规则对即将延期的需求分析计划发送延误提醒给需求分析人员 需求管理人 程跟踪和监 2.需求分析计划排定和变更后自动反馈给相关人员 员 控 3.与需求相关的所有人员查询需求的进度、状态等信息。 需求规划分 1.需求与需求计划进行关联 需求计划管 析人员,需求 2.实际需求实现与需求计划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内容包括需求计划 理 管理人员 的完成情况、计划内和计划外需求的比对分析等
2
业务需求提 交
需求提交人 业务需求提 员,业务需求 交 审阅人员
3
需求受理
需求管理人 员 需求管理人 员,需求规划 分析人员 需求管理人 员 需求管理人 员 需求管理人 员,需求规划 分析人员 需求规划分 析人员
需求受理、 辨识、审核 、分发 需求规划、 评估 需求分类 需求关联 需求拆分
4 5 6 7 8 9
5
内容管理
系统管理人 员,项目管 理人员,需 求管理人员
系统公告 其他
发布系统公告 发布相关管理制度、流程等内容 1. 业务人员提交一份业务需求R,其中需求中包含5个功能点,分别为F1、 F2、F3、F4、F5; 2. 业务需求R经统一受理后,由部门1和部门2分别在新、旧系统中实现; 3. 部门1和部门2分别有两位需求分析人员负责需求R的需求分析; 4. 部门1中该需求经需求分析后在两个系统中实现,其中系统P1实现功能F1 、F2,系统P2实现功能F3、F4、F5; 5. 部门2中该需求经需求分析后在3个系统中实现,其中系统1实现功能F1, 系统2实现功能F2、F3,系统3实现功能F4、F5; 6. 部门1中系统P1和系统P2独立完成开发后,分别进行测试验收发布; 7. 部门2中系统2的功能F2先完成开发后,进行测试;之后功能F3完成后进 行测试; 8. 部门2中系统1独立完成开发后,在同一个时间点和系统2进行集成测试和 验收,之后在另一个时间点和系统3进行集成测试和验收,三个系统的功能 1. 有A、B、C三个业务需求提交人各提交一份需求,分别是RA、RB、RC; 2. 三个需求经统一受理后拆分成6个需求,分别是RA1、RA2、RB1、RB2、 RC1、RC2; 3. 6个需求进行规划后重新整理成3个需求,分别是R1(RA1、RB2),R2 (RA2、RC1),R3(RB1、RC2); 4. R1、R2、R3按各自需求分析流程并行进行需求分析和评审,R1由项目1开 发,R2由项目2开发,R3由项目3开发; 5. R1和R2在同一个时间点进行集成测试,测试完成后二者同时发布; 6. 之后在另一个时间点和R3进行集成测试;测试后完成后R3发布。 7. 完毕。 1.构建年度需求计划 2.增加需求计划信息,例如需求名称、概述、提出部门、计划开始时间、计 划结束时间等。 2.为需求计划分配人员,包括需求分析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人员 可重复分配。 3.为需求计划分配供应商资源,外包商可重复分配。
1
2
需求开发和测 试任务管理
3
4
需求提交人 员,项目管理 任务计划和 人员,开发经 计划审批 理,测试经 理,开发人 项目管理人 任务拆分 员,开发经 理,测试经理 开发经理,测 开发bug管理 试经理,开发 人员,测试人 任务相关数 据项的统计 分析 里程碑计划
5
1
1.由需求拆分的任务可以继续进行类似于project任务分解 2.开发完成后通过提交测试任务包启动测试任务,开发任务包和所产生的测 试任务包是多对多关系 1.在测试中产生的开发bug通过系统进行提交,bug需与任务进行关联 开发bug管 2.将bug分配给相关开发人员解决,bug解决完成后继续提交测试人员进行测 理 试 1.查询各个处室的任务数量和任务工作量 项目管理人 任务相关数 2.查询各个人员的任务数量和任务工作量 员,开发经 据项的统计 3.查询每个任务的完成时间 理,测试经理 分析 4.查询任务计划的执行情况,比如按时完成情况、延误情况、计划变更情况 等。 项目管理人 1.在需求开发全生命周期中,设定里程碑 里程碑计划 员 2.对各个里程碑的交付物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个里程碑阶段 任务拆分
需求变更轨 1.选择某条需求,查询该需求的需求变更轨迹 迹查询 2.查询该需求的版本变更轨迹,获取需求历史版本内容。 1.需求变更的需求分析计划独立管理,同需求一样可以进行计划变更、计划 需求变更计 反馈等。 划管理 2.对需求变更进行评审,评审后重新排定开发和测试计划。 需求开发和 1.评审通过的需求拆分成多个任务,将不同的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开发和测试 测试任务分 人员 配 1.开发人员排定开发计划,开发计划排定后由测试人员排定测试计划 任务计划和 2.计划排定后进行计划审批流程,审批通过的计划进行计划发布,计划发布 计划审批 后反馈需求提交人员、需求分析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等所有相关人员。
需求规划 需求分类 需求关联 需求拆分 需求优先级 设置 需求分析评 审 需求管理流 程跟踪和监 控 需求计划管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