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产业园环境风险分析

第十章产业园环境风险分析
第十章产业园环境风险分析

第十章产业园环境风险分析

10.1评价目的和思路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98号《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和河南省环境保护厅豫环文【2012】159号《关于加强环评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中的精神和要求,需要对新密市城西产业园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产业园风险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区域内的风险识别,针对区内所存在的各种风险源,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建立有效的安全防范体系和风险应急措施,一旦发生事故的情况下,确保各项风险应急工作快速、高效、有序启动,减缓事故蔓延的范围,最大限度地减轻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

本次环境风险评价重点是产业园内现有企业、产业园的产业定位以及目前产业园

的风险管理现状,并对产业园风险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10.2产业园风险分析

根据规划,新密市城西产业园产业发展方向将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作为主导产业,积极发展信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生物医药的原辅材料部分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有毒有害原辅材料,同时生产产品也有一定的环境风险,因此,本次环境风险分析的对象为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类企业。

10.2.1产业园内现有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情况

根据调查,产业园内现有企业中均没有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新密市城西产业园也尚未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开展区域整体安全风险评价工作。评价建议,产业园尽快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开展区域整体安全风险评价工作,并督促产业园内相关企业尽快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

10.2.2产业园环境风险识别

本次风险识别根据现有入驻企业的环境风险特征对产业园存在的风险情况进行补充说明。

1022.1物质危险性识别

根据产业园产业定位及现有入驻情况,产业园内企业生产过程主要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为甲烷、甲醇、乙醇、甲醛、双氧水、病毒等,各危险物质理化特性和毒理性质详见表

10.2-1和10.2-2。

表10.2-1 现有企业涉及主要物料的理化特性和毒理性质

表10.2-2 拟入驻企业涉及主要物料的理化特性和毒理性质

1022.2储存过程危险性识别

装备制造运营过程中不涉及易燃易爆物质。生物医药项目运营过程中,涉及使用到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较多,在储存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危险化学品包装物的破损以及裂缝而造成的泄漏,潜在事故主要是装有有毒有害物质和易燃易爆物质的泄漏引起的中毒以及火灾、爆炸事故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外购种毒抓药储存在种毒库,可能会发生泄漏,从而引发生物安全问题。

10.2.2.3运输过程中危险性识别

产业园内企业的主要原料由公路运输到厂内。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装卸设备故障,运输罐老化以及碰撞、翻车等原因造成的危险品泄露而导致风险事故发生,因此危险品在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环境风险。

10.2.2.4生产过程中危险性识别

根据生物医药企业生产工艺及装置情况分析,识别出生产过程潜在风险事故有:

(1)生产中易燃化学品甲醇、乙醇等储存时遇火星起火燃烧;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一旦泄漏,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中毒事故,甚至遇高温或明火等将会有爆炸的危险;贮槽发生碰撞等出现泄漏;

(2)病毒的扩散,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各病毒接种时可能使空气中带有活病毒;进出病毒库的物流可能带有活病毒;清洗接毒、收货容器和灭活罐时产生可能带有活病毒的废水;废弃物中检验用培养基和动物尸体、动物粪便等可能含有活病毒。

1022.5产业园内现有企业重大危险源

根据调查,产业园内现有企业内不存在重大危险源,具体详见表10.2-3。

表10.2-3 产业园内现有企业涉及的重大危险源一览表

10.2.2.6产业园风险预测结果

考虑产业园存在最大风险的是生物医药行业,主要的环境风险后果预测为危险化学品泄露和生物安全问题,即病毒的传播。

生物医药项目生产过程中涉及甲醇等易燃易爆物质,发生泄漏时可能发生蒸汽云火灾、蒸汽云爆炸等事故。

根据经验,火的热辐射局限于近火源约200m范围内,对相邻地域影响不大,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主要会对近距离人员即产业园部分工作人员产生急性健康影响。对照产业园土地利用规划,规划区拟在区外设置集中式居住区,并在工业用地区域与集中式居住区等重点环境保护目标之间均设置绿化防护带,发生火灾、爆炸时,对各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较小。另评价要求各入驻企业按照严格的防火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并加强环境管理,减少火灾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

病毒的传播,主要为受项目所用病毒污染的水、固废等与周边动物发生接触,引起疫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